纏繞樹脂促進劑用量
① 不飽和樹脂里的 含量,固體份 各是指什麼東西 知道的朋友請說一下 謝謝了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技術指標如下:
粘度
粘度是樹脂流動性的反應。粘度的大小反映了樹脂潤濕或浸透填料、增強材料的能力。粘度指標一般在25℃下測定。溫度和稀釋劑的含量對粘度的影響很大。不同的成型工藝如手糊、拉擠、纏繞、噴射等對樹脂的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樹脂的粘度一般以Pa•S為單位.有時也以cp為單位,其換算關系為1Pa•s=1000cp
粘度一般是動力粘度的簡稱,其單位是帕·秒(Pa·s)或毫帕·秒(mPa·s)。
酸值
酸值是表示樹脂反應進行程度的指標。酸值的定義為中和1g樹脂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故酸值以mgKOH/g為單位。一般而言,酸值越小說明樹脂反應程度越高,但樹脂的酸值與其配方大有關系,不同的配方所得樹脂的最終釀值就不同。
固體含量
固體含量是指樹脂在一定溫度下加熱,乾燥後剩餘物質量與原試樣質量的比值 %
凝膠時間
凝膠時間一般是在25℃或80℃下測定的。25℃時的凝膠時間是指樹脂從加入引發劑和促進劑開始到變成軟膠狀而失去流動性所經歷的時間。凝膠時間有時候也可理解為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樹脂的可操作時間。環境的溫度濕度、引發劑和促進劑的用量對樹脂的凝膠時間有非常大的影響。
貯存期
測試樹脂貯存期的方法之一是加速法,將樹脂置於80℃溫度下,存放24小時的貯存期相當於20℃下存放半年的貯存期。
至於含量就是純度的意思,固體份和固含量是一個意思,表示特定條件下不揮發物質的百分含量。樹脂中的固體份代表樹脂中高分子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② 不飽和樹酯、固化劑和促進劑的用量配比是多少
不飽和樹脂為微黃半透明的粘稠液體,可做模具,防水防腐,工藝品等,操作版簡單。
不飽和聚酯樹酯在權固化劑和促進劑的作用下發生膠凝,從而達到固化.使用時,首先向不飽和樹酯中加入促進劑攪勻,然後現將固化劑小心地分散到樹酯中,添加完畢攪勻後必須迅速用完,以免自行固化報廢,固化劑的使用必須現用現配.
不飽和樹酯、固化劑和促進劑的用量配比如下:
不飽和樹酯:100%
固化劑:根據不同施工溫度和需要調整 2-4%
促進劑:根據不同施工溫度和需要調整 2-4%
科寶化工專業經營不飽和樹脂及固化劑、促進劑、玻纖布、鋁粉等優質化工輔料。並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歡迎致電咨詢。
③ 191樹脂膠促進劑固化劑的比例是多少
比例:1%促進劑,2%固化劑;
低溫條件下生內產可以再提高1-2個點的固化劑作為補強請酌情參考。
如果固內化劑不是MEKP而是BPO或者TBPB那反應速率會比較慢可以再多加一點,工件不大建議提升周圍環境溫度來輔助,冬天氣溫低時作為稀釋溶劑的鄰苯二容甲酸酯黏度會增大導致鈷鹽難以順利分散也是降低固化進程的一個缺點。
(3)纏繞樹脂促進劑用量擴展閱讀:
不飽和聚酯樹脂的固化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
1、凝膠階段(A階段):從加入固化劑、促進劑以後算起,直到樹脂凝結成膠凍狀而失去流動性的階段。該結段中,樹脂能熔融,並可溶於某些溶劑(如乙醇、丙酮等)中。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幾分鍾至幾十分鍾。
2、硬化階段(B階段):從樹脂凝膠以後算起,直到變成具有足夠硬度,達到基本不粘手狀態的階段。該階段中,樹脂與某些溶劑(如乙醇、丙酮等)接觸時能溶脹但不能溶解,加熱時可以軟化但不能完全熔化。這一階段大約需要幾十分鍾至幾小時。
3、熟化階段(C階段):在室溫下放置,從硬化以後算起,達到製品要求硬度,具有穩定的物理與化學性能可供使用的階段。該階段中,樹脂既不溶解也不熔融。我們通常所指的後期固化就是指這個階段。這個結段通常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幾天或幾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
④ 請問樹脂膠的比例 促進劑的比例百分之一,是指100斤兌一斤嗎 固化時間大概是多久
應該是99斤兌一斤,這樣總質量是一百斤。促進劑含一斤,佔比是1%
⑤ 不飽和樹脂與固化劑和促進劑的使用比例
固化劑、促進劑是相對於樹脂用量而定的。固化劑和促進劑只與樹脂發回生化學反應,而不會與石答粉、鋁粉發生化學反應。
一般配比為:樹脂:促進劑:固化劑=100:3:3,其填充料可控制在120份以下。固化劑和促進劑之前間沒有比例。促進劑過多,固化時間縮短,成品性脆,嚴重的會炸裂。固化劑的加入量和樹脂固化的時間成反比。操作時注意促進劑和固化劑不可直接混在一起用,以免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存放時也不可放在一起。
增加促進劑的用量,可明顯的加快固化速度; 增加固化劑的比例,也可以縮短固化時間。
以上配方,固化時間在3分鍾左右,固化時間受溫度影響。
加入鋁粉和鈣粉對樹脂、促進劑和固化劑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人造大理石在成型過程中要控制好產品固人時間,固化時間短,產品性脆,影響產品性能。
樹脂類人造大理石產生過程中會產生成品收縮,收縮率在7%以下。
人造大理石的成型方式有:1.注塑模塑法;; 2.壓機(壓縮)成型法; 3.注射成型法; 4.澆鑄成法和手糊成型法。
⑥ 樹脂膠衣使用時要加促進劑和固化劑嗎
需要加促進劑和固化劑,在使用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
一、針眼、微孔:主要是膠衣中含有氣或小分子物質,在固化過程中還來不及釋放造成的有:
1、膠認的凝膠時間短,固化劑加入量大。
2、膠衣層太厚,噴塗流量太大,第一道塗噴量大。
3、膠衣在攪拌時帶進大量空氣而沒有釋放,噴塗時又帶進大量空氣。
4、噴射時霧化差,離模具太近而或太遠。5脫模劑不當,模具表面受到污染。
二、膠衣起皺:主要是膠衣固化不均勻造成的有:
1、膠衣太薄,厚度不均,膠衣固化不充分,增強層上得過早。
2、環境濕度大,生產環境的溫度低。
3、環境空氣流速大,帶走大量的苯乙烯。
4、固化劑的含水量高,固化劑與膠衣混合不均勻。
5、膠衣基體樹脂有小分子含量高,塗噴過程中帶進水或污物。
三、裂紋和裂縫:
1、模具表面有裂紋。
2、膠衣太厚,放熱溫度高。
3、結構層內部的沖擊。
4、脫模過猛,膠衣表面外力的沖擊。
5、結構層所用樹脂太韌,固化度不夠。
四、魚眼:主要是因為存在表面張力造成的。
1、模具上有污物,脫模劑沒干,脫模劑選擇不當。
2、膠衣中有不潔物,噴管道內有不潔物。
3、膠衣太薄。
五、流掛:
1、膠衣的觸變指數低,凝膠時間過長。
2、膠衣噴塗過量,立面太厚,噴嘴方向不對或口徑小,壓力過大。
3、模具表面塗的脫模劑不對。
六、纖維外露:
1、膠衣薄,膠衣固化不完全,就上增強層。
2、纖維滾壓太重。
七、製品膠衣光澤不好:
1、模具的光潔度差,表面有灰塵等。
2、固化劑含量少,固化不完全,固化度低,未後固化。
3、環境溫度低,環境濕度大。
4、膠衣層未完全固化就脫模。
5、膠衣內層填充料高,基體樹脂含量少。5、膠衣內層填充料高,基體樹脂含量少。
⑦ 191不包和樹脂添加促進劑和固化劑的的量是多少
在做膠凝時間測試時 1%固化劑 1%促進劑 25度水浴 的凝膠時間, 但在實際生產中受到版條件和環權境的限制,凝膠時間會有變化,所以2% 3%都可能,要看你工藝了。可以用2% 的固化劑 1%的促進劑 試一下凝膠時間,然後根據你的實際需求在調整。
⑧ 請教個問題 在環氧樹脂中加入促進劑能不能減少固化劑的用量
不能,因抄為促進劑說白了就是催化劑,是起到促進作用,促進劑本身並不能完全代替固化劑,打個比方,就像菜裡面的鹽不能代替菜一樣,如果固化劑量不夠,會導致固化不充分,產品性能下降很多。部分促進劑如咪唑類,本身也能固化環氧樹脂,但用量就很不一樣了,所以不能因為加了促進劑就減少固化劑。菲凡士的朋友告訴我的,嘿嘿··小小的賣弄下
⑨ 樹脂中固化劑與催化劑用量比例是多少
這要看你用來什麼樣的樹脂?如源果是工藝品樹脂一般樹脂本身含有促進劑,而玻璃鋼樹脂不含有促進劑,所以你選擇樹脂的時候需要跟供應商溝通固化劑和促進劑的比例。但大部分供應商都不知道。你只有咨詢廠家。不過廠家只是參考用量,你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調節比例。如果還不懂你可以到專業的樹脂工藝品網咨詢。
⑩ 樹脂與固化劑和促進劑的比例很難控制!!
樹脂產品來固化時,促自進劑、固化劑、氣溫等因素都是影響固化快慢的關鍵因素。你如果使用的是不飽和樹脂,樹脂:石粉:促進劑:固化劑=100:120:3:3的比例進行配比。氣溫低時可適當增加促進劑的比例。操作時促進劑和固化劑的用量要精確,過多過少就會出現你說的狀況。特別是模型小的時候,比例更應該嚴格控制好,可以使用一次性注射針筒抽取促進劑和固化劑。操作時注意促進劑和固化劑不可混在一起用,以免發生激烈的化學反應。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