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財報
1. 如何做詳細的關於創業設計的財務報表
誰能告訴我在網上開店怎麼開啊
2. 中國石油上半年凈虧損近三百億元,民營油業業績怎麼樣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油”,00857.HK)在香港聯交所發布了公司上半年業績報告。《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按照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上半年,中國石油實現總營收1.19萬億元,同比增長6.8%,歸母凈利潤為284.2億元,同比增長3.6%。勘探開發及天然氣板塊的利潤增長,彌補了煉油和化工板塊以及銷售板塊的利潤下滑。
對於公司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中國石油方面表示,主要是受原油、天然氣銷售量增加和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等價格變化綜合影響。
具體來看,得益於原油、天然氣等油氣產品量價齊增,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板塊營業收入為3263.39億元,同比增長9.7%,經營利潤536.2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9.4%。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際業務佔中國石油總營收比例為40.5%,達到4849億元。中國石油方面表示,國際業務營業收入、稅前利潤在本集團佔比進一步提升,保持穩健發展的良好勢頭。
對於中國石油下半年的工作,中國石油方面表示,預計世界經濟持續增長,但下行風險加大,國際原油市場供需平衡總體趨寬,油價將保持震盪運行,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中國經濟發展將總體平穩,也將面臨新的風險挑戰,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國家推進油氣管網重組;國內成品油產能過剩,油氣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集團將積極應對各種復雜局面,落實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的各項舉措,優化生產經營運行,深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驅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全面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
3. 2010世界十大塗料品牌公司財報,WPCIA相關報道
2010世界十大塗料品牌公司財報,WPCIA相關報道
WPCIA,World Paint & Coatings Instry Association,世界塗料油漆工業協會
2010年全球塗料行業有一個好的開始,特別是在高增長市場,但對於恢復仍然要保持「謹慎」。未來的前景是積極的,表面上看市場需求依然疲軟。主要商業建築仍處於停滯狀態,結果顯示當前優勢在於快速增長的市場如亞洲的中國,而不是在歐洲或北美。今年第一季度裝飾塗料在亞洲增長3 0%以上(其中中國增長是40%)。全球裝飾塗料銷售額增長7%,產量升幅5%。與去年同期第一季度相比,高性能塗料產量增長了8%,價格下降1%。第一季度提到的唯一較弱的是船舶塗料,其價格在今年一季度就下降了3%,總的來說,今年在成熟的市場收益是穩定。歐洲主要經濟體也在慢慢復甦。
全球油漆和塗料的領導者阿克蘇諾貝爾也感到高興,第一季度業績好於預期,並表現出了繼收購ICI後對收購國民塗料業務的興趣。阿克蘇諾貝爾在收購ICI後仍然可以取得穩定的收益,並表示關閉「跨越多個站點」的歐洲一體化正按計劃進行。這是我們所鼓勵的,因為它使得大多數公司清醒的認識到了經濟放緩的可能性。
這些都表明,雖然塗料行業整體經濟正在強勁增長,一些商業活動水平仍低於經濟衰退前的狀況。盡管北半球嚴冬和疲軟的商用房地產市場,第一季度的營業利潤率仍呈現增長趨勢。但是談到增長強勁似乎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2009年全球塗料總產量205.4億升,產值930億美元。相比2008年塗料產量下降了約2%,由於價格的下降和美元匯率的變化產值下降更多。如下表,亞太地區是在2009年唯一有正增長的市場。2009年成熟的經濟體系在該地區(日本,韓國,和台灣)的銷量下降,中國和印度都略有增長。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塗料消費地區,2009年銷售量佔到全球的40%。
世界油漆塗料工業協會(WPCIA)研究員亞歷克斯的本篇報告首先簡要介紹全球塗料發展情況,包括一般資料和主要經濟指標。此外,還對世界十大塗料品牌公司進行了深入的市場分析。
表一:全球塗料消費(單位:億升)
區域 2008 2009 %AGR
亞太 81.6 82.3 1
歐洲 49.1 46.4 -6
北美 48.5 45.0 -7
拉丁美洲 16.1 15.7 -2
俄羅斯聯邦 7.3 6.6 -10
世界其它地區 10.1 9.4 -7
總計 212.7 205.4 -2
表二:2009全球塗料銷售額(單位:億美元)
建築 工業 包裝 交通運輸 其它 總計
總計 530 251 23 112 14 930
57.0% 27.0% 2.5% 12.0% 1.5%
2009 Top 102009年世界十大塗料品牌公司:
1.AKZONOBEL 阿克蘇諾貝爾 51.3億美元
2.PPG Instries PPG 工業 113.6億美元
3.Sherwin-Williams 宣威威廉姆斯海洋保護 70.1億美元
4.DUPONT 杜邦 46.4億美元
5.BASF 巴斯夫 41.2億美元
6.VALSPAR 威士伯 31.1億美元
7.Diamond Paints 鑽石塗料 25.6億美元
8.SACAL 三彩國際 24.0億美元
9.Usapollo Paints 阿波羅塗料 22.7億美元
10.RPM Inc RPM 國際 20.2億美元
4. 買便宜新車更要注意,下單前先把這5點弄明白
買車的事情,說到底還是品牌、設計、配置、三大件之間的較量,這些要素是用車時最為常見,也是與車主息息相關的方面。不過,雖然外觀配置的重要性不容小覷,但並不代表買車只需看這幾方面。
很多時候,買車總是一眼定情,很多熱門車型之間的產品力差距並不算太大,我們買車也只是追隨自己內心的喜好。
但如果理性來說,買車也是一門系統性的學問,車型之間雖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但卻因為各種隱性因素產生各種問題,這篇文章的意義也在於警醒大家買車時要考慮更深層的方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經常用來做PCB板的材料,比如羅傑斯4350 5880等等,具體是什麼。是陶瓷,還是樹脂,還是塑料之類的。
PCB板即印刷線路板,集成電路板;一般的是用電子玻纖布或其它增強材料回浸入樹脂,再加答入銅箔條熱壓製得。還有更好的是陶瓷基板,銅箔條在高溫下直接鍵合到氧化鋁或氮化鋁陶瓷表面製得。
你說的可能是PCB板一種基板的類型和標號
6. 暴利行業的最新盤點
自2003年改革後銀行業ROE就比較高,一直是個大家嚮往的賺錢行業。去年銀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商業銀行凈利潤超過萬億元大關,達到1.0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775億元,創歷史新高,按此計算,商業銀行年平均每天賺得約28.5億元。相比2010年7637億元凈利潤,去年銀行凈利潤增長率達36%,高於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4%的利潤同比增長率。
商業銀行平均每天「吸金」28.5億元,除去龐大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銀行業仍有1.04萬億元的凈利潤,支撐起銀行業驚人暴利的經濟邏輯只有「壟斷」二字。
而根據2012年財報,相比多數行業的慘淡經營,銀行業依然「風光這邊獨好」。工、農、中、建、交傳統五大國有銀行凈利潤超過7700億元,每分鍾凈賺147萬元。 從來沒有哪一個行業像房地產業這樣盛產億萬富翁,各種富豪排行榜上,房地產富豪連年占據半壁江山。和其他各個行業相比,房地產的利潤率可能低一些,但是因為房地產的銷售比較而言容易一些,銷售額也極其巨大,最主要的是低投入(基本靠買房人和銀行的資金以及承包商的墊資)高產出見效快,所以房地產的斂財和暴富功能是最最強大的,看胡潤每年的財富榜吧,房地產商人所佔的份額一年比一年多,這足以說明房地產業強大的吸金力。
但房產市場一向對資金十分敏感,在貨幣超發時房價會加速上漲,而在央行採取收緊流動性措施時,房價上漲的動力也將減弱。如今在稅收和貸款雙重壓力下,再想從房價上漲中獲取暴利已非易事。 白酒的利潤我們能從側面見識它有多高。前幾年,央視廣告標王幾乎每年都被酒類企業所壟斷.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搶A特黃金段廣告標王的時候因為放了一個大大的衛星而震驚了全國。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哪個企業膽敢如此大手筆。
雖然壟斷行業的凈利潤佔了「半壁江山」,但真正體現「暴利」與否的,是毛利率。毛利率是指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企業產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通俗地講,毛利率越高的公司越能賺錢,一旦某個行業或企業的毛利率超過40%,即意味著相關行業和企業邁過了「暴利」門檻。
統計發現,銀行業還不能算是最賺錢的行業,因為毛利率優於銀行業的比比皆是。2012年,白酒業整體毛利率以超過60%的比例依然傲視群雄。貴州茅台、瀘州老窖、五糧液、洋河股份再次現身,在「A股最賺錢公司100強」在2012年榜單中位次都有上升,分列第19、28、41、52位。
即使在白酒業遭遇塑化劑、限三公消費等影響後,貴州茅台毛利率仍達到92.27%。 這是個大家都忌諱提起的行業。可是每個人總難免要有和他們打交道的時候。關於這個行業最大的新聞就是在歷年的暴利行業排行榜上,它都非常靠前。
據調查,辦一件喪事所需費用令人咋舌,包括火化費、整容費、遺體接運費、租用告別大廳費、租用花圈費等等,成本幾十元的壽衣、骨灰盒動輒要價上千元。購買墓地或靈塔的費用就更昂貴了,好的地段高達數萬元。
為什麼有這么大的利潤空間呢。中國人是尊崇孝道的國家。親人去世,在最後的送別過程中,很多人願意風風光光的把親人送走。這助長了這個行業漫天要價的習慣。據民政部統計,我國每年的殯葬消費達上百億元。
一個成本只有幾十元的骨灰盒,可以賣到三四千元甚至更多。一個親人去世,往往要花掉幾萬元。一般情況下,殯葬行業一般的利潤都能夠保證在300%左右,甚至可以達到1000%甚至2000%。 暴利成為了眼鏡業留給公眾的印象,一塊鏡片從出廠到最終到消費者手中,其價格翻十倍為普遍現象。
根據統計,中國約有3億人配戴眼鏡,按每3年更新一副計算,每年的市場需求量就達1億副。而與此同時,在外行人看來,眼鏡業又是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暴利行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
眼鏡行業有鏡架、鏡片、隱形眼鏡和眼葯水四大商品類別。鏡架是流行商品,時尚性要求高,周期性強,國內鏡架年銷售量大約為8000萬支。鏡片是光學商品,更加註重產品的功能,年消費量為2億片。隱形眼鏡是美容商品,注重商品的方便舒適性。而眼葯水是隱形眼鏡的消耗品。從各類產品的毛利空間和其在眼鏡店總銷售額中所佔的比例推算,眼鏡店的平均毛利空間約在5倍左右。
應該說,造成目前眼鏡市場亂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不規范經營的小眼鏡店大量存在,在沒有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專業設備,進貨渠道不規范的條件下,享受著暴利的盛宴。二是眼鏡業本來就比較專業,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者只能被動「挨宰」。三是流通環節過多,眼鏡在上架售賣之前,往往會歷經數層批發商、代理商之手,每一層級都會提價不菲。這最終導致了眼鏡銷售價格的畸高。 葯品的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睛裡,葯品的利潤應該是最高的。老百姓之所以看不起病,有兩個原因,一是葯價太貴,二是醫生太無恥,專開高價葯,拿回扣。
中國醫療行業魚龍混雜,道德敗壞!從業人員從詐騙犯到強奸犯都有。各種騙子醫院大行其道,醫托盛行,並利用媒體大肆宣傳欺騙患者。一個感冒黑你個幾百塊錢那算是仁慈了,見死不救都經常能見諸報端。亂收費亂開葯收紅包的現象已經是主要創收手段和普遍真理。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個出廠價12元錢的葯,銷售價是40,那麼差價28元錢里,流通成本大概要7元到15元,而所謂的「流通成本」絕大部分是回扣,也就是說,回扣占葯價的30%到40%。
在葯價虛高的聲討聲中,一些平價葯房在全國遍地開花。有的平價葯房以「比核定零售價平均低45%」的價格銷售。但是,即使降價45%,仍能有利可圖,可以想像葯品零售業的暴利程度。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都在探討為什麼葯價難降,為什麼葯品有如此暴利。葛蘭素史克行賄黑幕的曝光,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這個問題。醫葯行業里有一條鏈:旅行社向葯企高管行賄,承辦會議;葯企高管用這部分錢向相關官員、協會、醫院、醫生行賄,以推動葯品銷售;醫生拿到好處,便多開葯,開特定的葯,以完成葯企的「囑托」;而作為鏈條末端的患者,除了抱怨葯價太貴外,剩下的便是無能為力。顯然,在這樣的鏈條中,三方受益,一方吃虧。其他人賺取的利潤,最終都由患者背負。就如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原葛蘭素史克中國區運營總經理梁宏所說,「如果能少開點會,就能降低一些成本,就有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與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僅研發及生產成本相對較低,還不用對效果負責,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賣下去。因為利潤高廠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積聚起可觀的財富,可以想像,保健品在最近的幾年中可是沒少撈到真金白銀哩。其實保健品對我們的傷害還包括一旦發現沒有效果後的心痛感。
負面消息並未阻撓保健行業發展,截至2011年底,我國已審批保健食品11862個,同時,保健品和保健服務業也迅速崛起,產值高達3000億元左右,規模僅次於美國,預計到2015年規模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而到2020年,市場總量將突破4500億元。
保健品行業的口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只要你有膽有錢,就能把一個垃圾產品做大做強!然後美其名曰:我們的東西又吃不死人!最多沒用唄!全方位的廣告轟炸,怎麼惡俗怎麼來,把市場空間全部填滿,小企業根本沒有發展空間,哪怕有很好的產品。那個鴻毛帖子上提到的「醒元本草」也許就是個好例子。如果能有效防治疲勞駕駛,能拯救多少條生命啊,現在卻只能在一個很小的圈子裡銷售,這也說明小企業做大做強是非常苦困難的。 這是一個集神秘、隱諱、誘惑於一身的行業。多年來,它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街頭巷尾「成人用品」、「兩性保健」字樣的招牌。逼仄狹窄的店面、性感裸露的海報、深夜街角的紅燈,都給這個行業打下了「見不得光」的烙印。
行業現狀
「人需要性工具,就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平常。」
2003年8月28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局發布《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模擬式性輔助器具不作為醫療器具管理的通知》。國家對中國的性用品放鬆管理,不再是特殊商品,無需前置審批。
政策改變了行業生態。2012年,中國約有500個性用品工廠,超過20萬家情趣用品商店。
截至目前,中國的情趣用品市場總額在千億左右,性學家李銀河估算,全世界70%的性玩具產自中國。
暴利分析
成本低廉是暴利的主要原因。
情趣商店裡看上去誘惑十足的性感內衣,用的是最粗糙的布料,一組售價為500多元的護士、教師、女警COSPLAY三件套,進價不足100元。有近500%的利潤。
一盒避孕套,進價大約2元錢,在情趣商店掛上新功能、新品牌的字樣,卻可以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而一些所謂的神油、噴霧、消炎葯水等等。一經性用品店轉手,價格立即飆升10倍以上。
暴利的另一個原因:買家往往羞於砍價。
在門店,消費者少有議價的習慣,進來的時候本就慌慌張張,問了價,付了錢,轉身就走。很少有人會討價還價。 眼鏡業流行這樣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暴利的眼鏡業其實是一條條低成本、高定價、高折扣的灰色利益鏈。
行業現狀
中國眼鏡業2012年總產值比2011年多160億元,國內約有3億人需要視力矯正,眼鏡年零售額為230億元左右。
暴利分析
首先,眼鏡成本相比售價而言十分低廉。
在中國眼鏡之鄉丹陽,「記憶合金架」每副11元,「時尚合金架」每副16元,「板材架」每副16元,其中最貴的是純鈦制眼鏡架,每副也只是60元。但一進銷售門店,這些眼鏡框架身價暴漲,翻了10倍,甚至50倍。
其次,技術門檻不高:配鏡流程僅需十分鍾。
眼鏡實際加工時間,遠比店員宣稱的時間短,有的僅需要10分鍾。讓顧客等幾天的原因是:統一送貨、加工,總體上可以節約生產時間、機器損耗的成本。
在北京,折射率1.56的鍍膜鏡片,在商家的價格單上,一般約為300元,折射率1.61,鏡片約為600元,折射率1.67,鏡片售價約為800元。
而在江蘇丹陽,最普通、也是配得最多的折射率1.56加綠膜樹脂鏡片,每副批發價僅為8元;1.56黃金膜的樹脂鏡片每副19元,折射率1.61的非球面樹脂眼鏡片每副21元。 隨著中國人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健康越來越關心。近幾年保健品市場走俏,特別在逢年過節,銷量猛增,是「錢景」不錯的創業方向。
行業現狀
負面消息並未阻撓保健行業發展,即便全球經濟衰退,2011年保健品銷售份額都佔到了6000億美元。
暴利分析
保健品行業之所以利潤豐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因素:
其一,全球多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13%約1.7億人,他們的需求推動了中國保健品行業的發展。
其二,約20億人口處於超重和肥胖狀態,全球生活習慣問題也促進保健品行業發展。
其三,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支配增加也是保健品需求增長的關鍵因素。
其四,全球對保健食品醫學研究進展迅速。未來幾年,保健品行業仍舊保持高速發展狀態,而中國的產業政策必須跟進,首先必須要集中精力扶持國內大型保健品企業,其次要防止國外企業對中食品和保健行業的吞噬。 買菜時可能會為了一兩塊錢計較的女性,為了讓自己更美,卻是花錢毫不手軟,尤其近年化妝護理、瘦身美容等觀念不斷通過大眾媒體的猛烈宣傳攻勢,幾乎激起了每個女人愛美的天性,也因此拉動了女性美容產業的興起。女人的「美麗產業」大有賺錢機會。
行業現狀
中國目前美容行業市場每年約3000億元,美容經濟每年以15%的速度遞增。高額利潤、龐大市場每年有難以計數的美容新產品、高科技護理儀器、高科技瘦身設備問世。
《中國美容經濟年度報告》指出:中國「美容經濟」正在成為繼房地產、汽車、電子通信、旅遊之後的中國居民「第五大消費熱點」。
全國美容業就業人員總數約為1120萬人,全國城鎮美容機構總數約為154.2萬家,年產值1680億元;佔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1.8%。
暴利分析
「玫瑰花蕾3元錢一包,美容床單1.5元一條,美容內褲0.4元一條,牛奶浴鹽2元一袋,薄荷足鹽4元一包。」美容業的毛利高達90%。 中國是全世界嬰幼兒品牌最多的一個市場,可以說百花齊放,也可以說競爭混亂。
行業現狀
中國目前0至6歲的嬰幼兒數量為1.08億,市場的遠景容量5000億元。「以尿不濕產品為例,不滿周歲的寶寶平均每天使用5片尿不濕,每片售價2-5元,一個月就需要300-600元。」
中國嬰童行業協會副會長裴非算了一筆賬:新生寶寶每個月起碼消費2000元以上,除了生活必需品,還有醫療、攝影、照管的費用。這個一年5000億的蛋糕是中國母嬰用品加盟產業發展的天然動力。」
暴利分析
嬰兒用品行業的產品分兩大塊,一是人氣商品區(包括紙尿褲、濕巾、食品);二是利潤商品區(包括玩具、特色安全用品、日用品、洗護用品)。
人氣商品區中的紙品是零利潤,食品是5%的利潤率;利潤商品區中,玩具6折、外出服、3.8折、日用品6-6.5折,極個別7折,洗護用品7折左右、特別產品4折左右、平均進貨折扣是4.94折,等於零售價100元的商品,進貨價格是49.4元。商家純利潤在40%。 婚紗攝影是從1992年開始出現在大陸,94年開始就出現了大量的婚紗攝影店。短短的20年時間,已經由一件奢侈品成為結婚的必需品。「一生只有一次」的想法讓婚紗照市場暴利叢生。
行業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婚紗攝影也越來越得到廣大青年的普遍關注和熱忱參與。中國每年大約有1000萬對新人喜結良緣,僅城鎮新人在婚禮上的消費就達4183億元人民幣,其中婚紗攝影在整個婚慶支出的比例約為15%。
中國約有45萬家婚紗影樓、攝影公司、圖片社和攝影工作室,相關行業的人員近500萬,中國婚紗攝影業已成為當今最具前景的產業之一,且競爭與機遇同在。與婚宴、喜糖等婚慶項目相比,婚紗攝影的利潤空間較大,利潤率在30%-40%。
截止目前,全國大型婚紗攝影企業營業額在2000萬元以上,中型企業為800-2000萬元,有的特大型企業年營業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全國目前各類人像攝影企業已達45萬多家,從業人員600多萬人,年營業額900多億元。
暴利分析
人工:567元
影樓水平最高的首席攝影師,月薪在8000元左右。所謂台灣攝影師,其實也就是跟著高級攝影師學習過的普通攝影師而已,沒有顧客真的會去核實他們的身份。
攝影助理的工資要低很多,大約2000元月薪。化妝師月薪一般在4000元,已經算中高端的。後期設計師,手法純熟的,月薪約3000元。
這四個人的月薪總和是17000元,就算是這四個人都是一對一服務,每天只接待一對新人其實,這基本不可能。那麼一個月30天,每對新人消耗的人工成本是567元。
服裝:200元
影樓加價的各種新品、精品、尊貴禮服,使用一次至少一二百塊錢,但是買這些衣服最多四五百塊錢。那些普通的服裝,有的只有幾十塊錢一件。服裝都是反復使用,很少洗,即使算上清洗費用,平攤到每一對新人身上,成本不會超過100塊錢。
還有就是相機等耗材。婚紗攝影不會用太好的設備,算上快門和閃光燈的損耗,每一張照片大概是5毛錢左右。一對新人拍200張,器材損耗費大約是100塊錢。
場地:750元
按照繁華地段的400平方米大商鋪計算,一個月大約要花10萬元租金。這種規模的影樓,保守估計一天接待七八對客人,一個月就是210到240對客人。平均到每一對客人身上的房租開銷,不到500元。即便算上裝修成本,這一項開支,也就是550元左右。
還有就是外景地,一般外景地會收取「取景費」。算上用車成本,取景費的開支也就200元左右。
製作:331元
按照某影樓8800元套系「贈送」的畫冊:18寸高級防水相冊一本約200元、11寸高級定製娘家冊一本約100元、40寸寬屏放大一張約100元、24寸水晶油畫一張約50元、12寸數碼放大一張約10元、10寸琉璃放大一張約5元、水晶小魔方一個約8元。
這些相加的製作費用,一共是473元。但這些都是零售價,影樓與製作公司之間都有長期協議,有些影樓甚至自己有製作工廠,所以製作費用肯定沒有這么高,至少可以打個7折。這樣算來,製作成本,最多331元左右。
總計:1848元
這大約就是一套萬元套系婚紗照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這組數據的許多細節,比如人工、服裝、場地,都是按最高規格計算,實際很多影樓在這幾個方面的開銷,遠沒有這么多。所以10000元套系的婚紗攝影,實際成本1000多元,一點也不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