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油酸樹脂
⑴ 耐高溫樹脂脫水後進行反應怎麼沒活性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
硬化劑
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
熱固性
產物。
(1)
環氧基
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
活性氫
官能團
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
催化作用
,如
無機物
。具有
單反應
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
多元胺
、
多元醇
、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
介電性能
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
脂肪族
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
NH3
)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
伯胺
(RNH2)、
仲胺
(R2NH))和
叔胺
(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
氫原子
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
體型結構
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
脫水劑
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
開環反應
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
醚基
,所以可得到既含
醚鍵
,又含有
酯基
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
單酸
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
酯化反應
,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也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快,但可使用期短,胺值低的活性小,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慢,但可使用期長。
(2)酚醛樹脂
酚醛樹脂與環氧樹脂的相互作用比較復雜,
熱固性酚醛樹脂中的羥甲基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及環氧基起反應及酚醛樹脂中的酚羥基與環氧基起開環醚化反應所以酚醛樹脂能把環氧樹脂從線型變成體型,環氧樹脂也能把酚醛樹脂從線型變成體型,彼此相輔相成,最後形成相互交聯的不溶不熔的體型大分子。
⑵ EPON828樹脂用什麼固化劑適合拉擠工藝
環氧樹脂固化劑是與環氧樹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網狀立體聚合物,把復合材料骨材包絡在網狀體之中。 使線型樹脂變成堅韌的體型固體的添加劑。包括多種類型。鹼性類
鹼性類固化劑 WTF:包括脂肪族二胺和多胺、芳香族多胺、其它含氮化合物及改性脂肪胺。
酸性類
酸性類固化劑:包括有機酸、酸酐、和三氟化硼及其絡合物。
加成型
加成型固化劑:這類固化劑與環氧基發生加成反應構成固化產物一部分鏈段,並通過逐步聚合反應使線型分子交聯成體型結構分子,這類固化劑又稱瓜型固化劑。
催化型
催化型固化劑:這類固化劑僅對環氧樹脂發生引發作用,打開環氧基後,催化環氧樹脂本身聚合成網狀結構,生成以醚鍵為主要結構的均聚物。
顯在型
顯在型固化劑為普通使用的固化劑,又可分為加成聚合型和催化型。所謂加成聚合型即打開環氧基的環進行加成聚合反應,固化劑本身參加到三維網狀結構中去。這類固化劑,如加入量過少,則固化產物連接著末反應的環氧基。因此,對這類固化劑來講,存在著一個合適的用量。而催化型固化劑則以陽離子方式,或者陰離子方式使環氧基開環加成聚合,最終,固化劑不參加到網狀結構中去,所以不存在等當量反應的合適用量;不過,增加用量會使固化速度加快。在顯在型固化劑中,雙氰胺、己二酸二醯肼這類品種,在室溫下不溶於環氧樹脂,而在高溫下溶解後開始固化反應,因而也呈現出一種潛伏狀態。所以,可稱之為功能性潛伏型固化劑。
潛伏型
潛伏型固化劑指的是與環氧樹脂混合後,在室溫條件下相對長期穩定(環氧樹脂一般要求在3個月以上,才具有較大實用價值,最理想的則要求半年或者1年以上),而只需暴露在熱、光、濕氣等條件下,即開始固化反應。這類固化劑基本上是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封閉固化劑活性的。所以,在有的書上也把這些品種劃為潛伏型固化劑,實際上可稱之為功能性潛伏型固化劑。因為潛伏型固化劑可與環氧樹脂混合製成一液型配合物,簡化環氧樹脂應用的配合手續,其應用范圍從單包裝膠黏劑向塗料、浸漬漆、灌封料、粉末塗料等方面發展。潛伏型固化劑在國外日益引起重視,可以說是研究與開發的重點課題,各種固化劑改性新品種和配合新技術層出不窮,十分活躍。
胺類固化劑
伯胺和仲胺對環氧樹脂的固化作用是由氮原子上的活潑氫打開環氧基團,而使之交聯固化。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氨基丙胺等活性較大,能在室溫使環氧樹脂交聯固化;而芳香族多元胺活性較低,如間苯二胺,得在150℃固化才能完全。
酸酐類固化劑
二元酸及其酐如順丁烯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可以固化環氧樹脂,但必須在較高溫度下烘烤才能固化完全。酸酐首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反應生成單酯,單酯中的羧基與環氧基發生加成酯化而成雙酯。
合成樹脂類固化劑
低分子量聚醯胺樹脂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二聚亞油酸和乙二胺製得的樹脂結構如下:
潛伏型固化劑
這種固化劑在一般條件下是穩定的,但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時,才顯示其活性而固化環氧樹脂。如雙氰胺,與環氧樹脂混合在一起,在常溫下是穩定的。若在145—165℃,則能使環氧樹脂在30分鍾內固化。三氮化硼乙胺絡合物,常溫也是穩定的,在100℃以上時能固化環氧樹脂。[1]
2固化溫度
各種固化劑的固化溫度各不相同,固化物的耐熱性也有很大不同。一般地說,使用固化溫度高的固化劑可以得到耐熱優良的固化物。對於加成聚合型固化劑,固化溫度和耐熱性按下列順序提高:脂肪族多胺<脂環族多胺<芳香族多胺≈酚醛<酸酐。
催化加聚型固化劑的耐熱性大體處於芳香多胺水平。陰離子聚合型(叔胺和咪唑化合物)、陽離子聚合型(BF3絡合物)的耐熱性基本上相同,這主要是雖然起始的反應機理不同,但最終都形成醚鍵結合的網狀結構。
固化反應屬於化學反應,受固化溫度影響很大,溫度增高,反應速度加快,凝膠時間變短;凝膠時間的對數值隨固化溫度上升大體呈直線下降趨勢,但固化溫度過高,常使固化物性能下降,所以存在固化溫度的上限;必須選擇使固化速度和固化物性能折衷的溫度,作為合適的固化溫度。
按固化溫度可把固化劑分為四類:低溫固化劑固化溫度在室溫以下;室溫固化劑固化溫度為室溫~50℃;中溫固化劑為50~100℃;高溫固化劑固化溫度在100℃以上。屬於低溫固化型的固化劑品種很少,有聚琉醇型、多異氰酸酯型等;近年來國內研製投產的T -31改性胺、YH—82改性胺均可在0℃以下固化。屬於室溫固化型的種類很多:脂肪族多胺、脂環族多胺;低分子聚醯胺以及改性芳胺等。屬於中溫固化型的有一部分脂環族多胺、叔胺、眯唑類以及三氟化硼絡合物等。屬於高溫型固化劑的有芳香族多胺、酸酐、甲階酚醛樹脂、氨基樹脂、雙氰胺以及醯肼等。
對於高溫固化體系,固化溫度一般分為兩階段,在凝膠前採用低溫固化,在達到凝膠狀態或比凝膠狀態稍高的狀態之後,再高溫加熱進行後固化(post-cure),相對之前段固化為預固化(pre-cure)。
環氧樹脂必須與固化劑反應以生成三向立體結構才具有實用價值。因此固化劑的結構與品質將直接影響環氧樹脂的應用效果。國外對固化劑的研究與開發遠比環氧樹脂活躍,與環氧樹脂品種相比,固化劑品種更多,且保密性很強。每開發一種新的固化劑就可以解決一個方面的問題,就相當於開發一種新的環氧樹脂或開辟了環氧樹脂一個新的用途。可見,開發新型固化劑遠比開發新型環氧樹脂更為重要。
3發展趨勢
90年代以來,世界環氧樹脂固化劑發展趨勢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固化劑類型
①新品種層出不窮,胺系仍居首位,其次是酸酐系。
②含 P、 Si、 B、 F、 Mg等元素的「半無機高分子」固化劑以其獨特的性能引起人們關注。
③改性的硫醇系和改性的酚系固化劑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④末端有硫醇基的新的嵌段共聚物大量投放市場。
發展趨勢
①功能性固化劑成為人們研究開發的熱點。
(1)多功能性(具有固化、增韌、阻燃、促進等功能)固化劑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產品。
由於開發全新結構且富有優異性能的環氧樹脂進展不大,從而適應樹脂改性要求的功能助劑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一劑多能產品越來越多。
(2)快速固化、低溫固化及最小吸水率的固化劑發展迅速。
(3)特殊功能的固化劑也有了很大發展,如彈性固化劑。
②固化劑低毒、無毒化。
現代固化劑發展中的一個特點是,人們不僅關注固化劑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毒性及環境污染問題,而且重視廢棄環氧樹脂製品的環境污染問題。在發達國家,初級的多烯多膠、芳香胺已全部被無毒或低毒的改性胺所取代。
③適應特殊環境(潮濕、水下、戶外等)使用的固化劑頗受歡迎。
④為適應環氧樹脂的高性能化要求,電性能、力學性能、機械性能優良的固化劑將得到很大發展。
⑤電子束和光固化型固化劑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重視。
⑥粉末塗料專用固化劑、水性環氧樹脂塗料專用水溶性固比劑和單組分膠粘劑專用固化劑用量很大,前景廣闊。
技術
①改性技術倍受青睬,應用日益廣泛,如:脂肪胺改性;—環氧樹脂香胺改性(尤其是間苯二胺、間苯二甲胺改性);酸配改性及液態化;雙氰胺改性及液態化(我國近期對液態雙氰胺的年需求量約為1000噸);咪唑改性及液態化,以及改性低分子量聚酷胺。
②復配增效和集裝化技術方興未艾。受毒性、環保法規、成本、效能等因素制約,全新結構的固化劑開發愈加困難,通過復配集裝而提高效能日益成為開發新型固化劑的有效途徑。
③固態固化劑液態化技術很有發展前途,如常溫下呈固態的酸酐、雙氰胺等通過改性使其在常溫下至液態,不僅能提高其操作和使用性能,又能節省能源。
④固化劑生產操作和包裝精細化
動力
①用戶對固化劑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
使用絕對安全可靠,適應全球環保、衛生及安全性潮流;
應用效果顯著提高,品質卓越突出;
使用、貯運方便;
價、質比適宜,成本—效能平衡,令人樂於購買和使用;
高純化、透明化。
②朝系列化、專用化、配套化、精細化發展。
③在符合環保法規和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不斷降低成本,實現較高利潤是固化劑廠家的長期任務。
④固化劑生產廠與固化劑用戶結成的夥伴關系,是固化劑企業成功的必經之路。
前景
已出現以下趨勢:
①注重培養高素質綜合性的固化劑研究開發人才;
②固化劑生產廠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異常活躍;
③強化科研一生產一應用一經營管理研究開發體系;
④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⑤與環氧樹脂配套發展,互相促進。
4毒性安全
作用
固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對毒性的影響很大。比如固化劑是液態還是固態,其毒性作用並不一樣,固態易附在皮膚上,而液態則有蒸氣壓的存在。一般而言,固化劑的化學活性大,則其生物質活性也強,易引起毒害,似乎成為規律。固化劑的毒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急性毒性。一般採用LD50表示。胺類固化劑毒性是比較強的。大多數有機多胺對老鼠呼吸道刺激致死的LD50值約為蒸氣濃度1000~12000ug/g,暴露時間4~6h。伯胺、仲胺的刺激性比叔胺強,芳香胺毒性比脂肪胺大。如間苯二胺的毒性比二乙烯三胺毒性強10倍。吡啶、哌嗪能引起肝臟和腎臟的損傷,具有較大的全身毒性。酸酐類固化劑易引起皮炎,而經口毒性比較小。
2、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固化劑的毒害,更為重要的是體現在對皮膚和黏膜的刺激性上。因為胺是有機鹼,能溶於水和脂肪,所以也能在皮膚的脂肪中溶解、浸透,引起皮炎。長時間的刺激,易導致泛發性強皮炎症,出現點狀紅斑,形成水泡,開裂甚至形成片狀剝落,以致於組織壞死。Hine等人進行過有關詳細的研究工作,其結果如表3-52所示。由於胺類具有較大的揮發性,其蒸氣刺激眼睛可引起結膜炎、流淚和角膜水腫。在高濃度范圍或較高濃度下長期接觸,也會對呼吸道有明顯的刺激作用,會引起氣管炎、支氣管炎。酸酐類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弱,但它的粉塵對眼和鼻、喉等呼吸道的黏膜的刺激相當強,可引起支氣管炎。
3、固化劑的過敏作用。所謂過敏,即某化合物一旦對人體的皮膚作用後,形成過敏體,在下一次或以後的多次反復接觸中,並不因為接觸程度如何,皮炎也會發生。出現這種情況後,應中斷接觸該種過敏化合物的工作。過敏作用的發生比較復雜,正在繼續研丸如Ciba公司採用布丁試驗,對動物進行研究。美國塑料工業協會(SPI)推出了自己的標准。
4、固化劑的其他毒害作用。除了芳胺、雜環胺類固化劑對內臟的損害外,聯苯芳香胺具有致癌性,目前已經禁止生產、使用。間苯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碸已為眾多毒物學工作者證實沒有致癌性,對以前的看法予以否定。
操作
1、用毒性低的固化劑取代毒性大的。
2、改善操作環境,將操作區域與非操作區域有意識地劃開,盡可能自動化、密閉化,安裝通風設施等等。
3、加強勞動保護,採用防護手套、服裝等辦法,盡量避免固化劑與皮膚接觸。
4、操作場所及時清掃,保持衛生。5、及時清洗手、臉等外露皮膚,如果眼、喉等器官受到侵害,應請醫生處理。
其他
1、環氧樹脂(主要討論雙酚A型)的原料
環氧氯丙烷:由於環氧基、氯取代基的存在,毒性頗大,在240ug/g的環境中4h即可使老鼠致死。Gage提出最大允許值MAC為5ug/g,另外對眼、鼻、咽刺激性也很大;雙酚A:Borman提出LD50為2.4g/kg,所以認為工業有害性是很小的。
2、雙酚A型環氧樹脂Epon815、820、828、1001、1007,以及間苯二酚縮水甘油醚類化合物,毒性都被證實是很低的,通常LD50值在10~30g/kg范圍。Hine等人認為稀釋劑單縮水甘油醚類化合物的毒性,主要表現在對皮膚的刺激上,經口毒性LD50值也是很低的。
3、環氧樹脂固化物的毒性將固化的普通環氧樹脂(在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中,含量為50%~70%)混合於食物中(約佔10%),經口給老鼠吃26周時間,僅僅引起體重減少,未引起內部病狀。而用未固化的Epon828樹脂混合於食物中(佔5%左右),經26周餵食,老鼠死亡數增加。因此,可以認為固化完全的環氧樹脂(雙酚A型)是無毒的。但是,如果固化不完全則另當別論。
⑶ 蒙自市哪裡有賣環氧樹脂固化劑
環氧樹脂固化劑是與環氧樹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網狀立體聚合物,把復合材料骨材包絡在網狀體之中。 使線型樹脂變成堅韌的體型固體的添加劑。包括多種類型。
分類
折疊鹼性類
鹼性類固化劑 WTF:包括脂肪族二胺和多胺、芳香族多胺、其它含氮化合物及改性脂肪胺。
折疊酸性類
酸性類固化劑:包括有機酸、酸酐、和三氟化硼及其絡合物。
折疊加成型
加成型固化劑:這類固化劑與環氧基發生加成反應構成固化產物一部分鏈段,並通過逐步聚合反應使線型分子交聯成體型結構分子,這類固化劑又稱瓜型固化劑。
折疊催化型
催化型固化劑:這類固化劑僅對環氧樹脂發生引發作用,打開環氧基後,催化環氧樹脂本身聚合成網狀結構,生成以醚鍵為主要結構的均聚物。
折疊顯在型
顯在型固化劑為普通使用的固化劑,又可分為加成聚合型和催化型。所謂加成聚合型即打開環氧基的環進行加成聚合反應,固化劑本身參加到三維網狀結構中去。這類固化劑,如加入量過少,則固化產物連接著末反應的環氧基。因此,對這類固化劑來講,存在著一個合適的用量。而催化型固化劑則以陽離子方式,或者陰離子方式使環氧基開環加成聚合,最終,固化劑不參加到網狀結構中去,所以不存在等當量反應的合適用量;不過,增加用量會使固化速度加快。在顯在型固化劑中,雙氰胺、己二酸二醯肼這類品種,在室溫下不溶於環氧樹脂,而在高溫下溶解後開始固化反應,因而也呈現出一種潛伏狀態。所以,可稱之為功能性潛伏型固化劑。
折疊潛伏型
潛伏型固化劑指的是與環氧樹脂混合後,在室溫條件下相對長期穩定(環氧樹脂一般要求在3個月以上,才具有較大實用價值,最理想的則要求半年或者1年以上),而只需暴露在熱、光、濕氣等條件下,即開始固化反應。這類固化劑基本上是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封閉固化劑活性的。所以,在有的書上也把這些品種劃為潛伏型固化劑,實際上可稱之為功能性潛伏型固化劑。因為潛伏型固化劑可與環氧樹脂混合製成一液型配合物,簡化環氧樹脂應用的配合手續,其應用范圍從單包裝膠黏劑向塗料、浸漬漆、灌封料、粉末塗料等方面發展。潛伏型固化劑在國外日益引起重視,可以說是研究與開發的重點課題,各種固化劑改性新品種和配合新技術層出不窮,十分活躍。
折疊胺類固化劑
伯胺和仲胺對環氧樹脂的固化作用是由氮原子上的活潑氫打開環氧基團,而使之交聯固化。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氨基丙胺等活性較大,能在室溫使環氧樹脂交聯固化;而芳香族多元胺活性較低,如間苯二胺,得在150℃固化才能完全。
折疊酸酐類固化劑
二元酸及其酐如順丁烯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可以固化環氧樹脂,但必須在較高溫度下烘烤才能固化完全。酸酐首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反應生成單酯,單酯中的羧基與環氧基發生加成酯化而成雙酯。
折疊合成樹脂類固化劑
低分子量聚醯胺樹脂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二聚亞油酸和乙二胺製得的樹脂結構如下:
折疊潛伏型固化劑
這種固化劑在一般條件下是穩定的,但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時,才顯示其活性而固化環氧樹脂。如雙氰胺,與環氧樹脂混合在一起,在常溫下是穩定的。若在145-165℃,則能使環氧樹脂在30分鍾內固化。三氮化硼乙胺絡合物,常溫也是穩定的,在100℃以上時能固化環氧樹脂。
⑷ 使用樹脂膠印油墨對健康有影響嗎
膠印油墨抄的性能主要由樹襲脂及其連結料決定,而樹脂作為油墨配方中的關鍵成分,對油墨的性能影響很大。一般要求高軟化點、高粘度、高溶解性、高分子量等。其中所做出來的平版油墨必須具有一定的耐水性,當然最近出現不少無水膠印油墨,這更要提高樹脂的性能了,針對松香改性酚醛樹脂,在提高油墨光澤度和穩定性的同時,還能要求具有高分子量來改善印刷性能。對於油墨的特點,基本是要求高粘度低粘性。同時還必須有印刷高速化以及環保的要求。
⑸ 塗料和油性塗料的區別是什麼
「塗料」與「油漆」
談起塗料知識和技術,免不了要涉及塗料與油漆的叫法的話題。下面,就來談一談這個話題。
1、幾種叫法
在塗料業內,「塗料」與「油漆」的理解一直是統一的,即塗料就是油漆,油漆即為塗料,是同一類產品。然而,在業外,就不是這樣,有多種理解和說法。
①常常把他們分割開來,認為塗料不同於油漆,他們是二類產品。
②有的地方政府把「油漆」當做易燃易爆危險品嚴加控制,而把「塗料」歸為環保類產品進行管理。有的企業則鑽了這個空子,明明生產的是溶劑型塗料,卻起了「塗料生產廠」的廠名,避開「油漆」二字,造成了管理的混亂。
③有的盡管將塗料與油漆看做是同一類產品,但在不同的場合採用不同的叫法。
④在20世紀50-60年代,有的甚至到了70年代,很多情況將「塗料」理解為學稱,把「油漆」理解為俗稱,讓塗料的稱謂多少帶有一點學術性的味道,似乎只有研究單位才可享受「塗料」二字的冠名,如「塗料研究所」、「塗料研究室」。而企業一概稱為「油漆廠」、「造漆廠」、「制漆廠」,如「上海振華造漆廠」、「天津東方油漆廠」。
⑤到了20世紀80年代,隨著乳膠漆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性系列塗料及這類塗料的生產企業的大量涌現,原來統一的概念又被歧化,在民間再次被重新定義,似乎「塗料」與「油漆」又成為二類截然不同的產品了。
2、「油漆」與「塗料」詞語的歷史演變
「油漆」與「塗料」的叫法的歷史演變,離不開漆、油、油漆、樹脂、天然樹脂、合成樹脂、塗料的來歷和涵義。
①「漆」
「漆」字自古有之。周朝有一條河叫漆水,秦朝時置漆縣。我國先民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就種植漆樹。漆樹,系落葉喬木,高20多米,有乳汁(即漆液),我國特產,生長5~7年後便可割漆。漆液中含漆酚、漆酶、樹膠質等。漆酚的酚環上帶有二個羥基及不飽和烯烴,在空氣中易氧化成粘稠的黑色液體,並在氧和漆酶的作用下乾燥結膜,即形成漆膜。
於是,「油漆」之「漆」的概念就形成了。
②「油」
「油」字也古已有之。油水發源於湖南石門縣,到湖北公安縣的油口入長江。油水是河流名,油口是地名,均與「油漆」的「油」字無關聯。公元前770-470年的春秋時代,先民們已經採用從桐籽中榨出來的油塗敷於建築物、車輛、船舶和日用品等。
桐油樹系落葉喬木,產於我國南方,其種子(桐籽)經榨油得到桐油。桐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其中88%-90%是桐油酸,將它塗於物體表面,可緩慢成膜。若將桐油加催化劑熬煉後即得到熟桐油,乾燥速度加快,膜的性能提高。
這就是「油漆」之「油」的來歷。
③「油漆」
人們將「漆」與「油」(桐油、亞麻籽油、梓油等)加以合稱,就有了「油漆」的稱謂。
④樹脂、天然樹脂、合成樹脂
樹脂,原先指的是植物組織的正常代謝產物或分泌物,為低分子或高分子的有機物。
自從人們採用化學方法由低分子有機物合成得到高分子聚合物以後,由於這些產物的形態和性質類似於樹脂,也可稱為一類樹脂,但為了與天然樹脂相區別,就有必要區分二類樹脂——天然樹脂與合成樹脂。天然樹脂是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的無定形的半固體、固體的有機物質,分子量較大,如漆液、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由各種單體聚合或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經化學加工而得的高分子樹脂產物,如聚氯乙烯樹脂、酚醛樹脂等。
⑤「塗料」
隨著科學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油漆質量、品種和數量已不能適應各種特殊環境和特種需要,這時,恰好多種合成樹脂問世了,塗料工業部門就廣泛地應用這些合成樹脂來製造油漆,使產品的品種、數量和質量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過去以天然漆液、植物油和天然原料生產的品種,已逐漸被合成原料製造的品種所替代。這樣,再用「油漆」來命名新類產品已不能確切地反映它們的本質,只有將它們與以前的油漆合起來統稱為「塗料」才比較合適。
⑹ 我使用環氧樹脂做塗層用,使用650做固化劑樹脂固化後,塗層發粘 ,幹不了是怎麼回事
可能有來兩個原因,一個是環氧自和650固化劑固化比例失調,如果是一層油狀的東西,那可能是固化劑加多了,如果是發粘沾手那可能是樹脂多了。另外一方面650是桐油酸和胺類的混合物,使用國產650膠層容易出現油狀物,原因是650中的桐油酸或者其他的雜質未參與固化反應而析出。建議使用進口的低分子聚醯胺類,如科寧。聚醯胺類在溫度較低時固化反應很慢或者固化不完全,可以添加催化劑或者和其他常溫固化劑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膠層的強度更高。
⑺ 環氧樹脂的固化原理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1、胺類硬化劑
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
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
(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
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
(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
2、酸酐類硬化劑
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
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
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
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
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
3、樹脂類硬化劑
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
(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也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快,但可使用期短,胺值低的活性小,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慢,但可使用期長,表1列舉了幾種低分子聚醯胺的牌號及性能。
⑻ 膠印油墨用的樹脂是用什麼做成的
膠印油墨有很多種的。。。不知道樓主說的是哪一種
我先說幾種
大豆油環保膠印油墨樹脂連接料/聯結料(DCH系列)
DCH3101膠質油連接料
主要特徵:該產品為辛基酚改性樹脂,豆油,醇酸樹脂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12~16
粘度:80000~100000mpa。s/35℃ 色澤:≤12#
主要用途:環保型大豆油平版膠印油墨
DCH3102樹脂油連接料
主要特性:該產品為多種辛基酚改性樹脂,豆油及豆油改性物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25~30
粘度:20000~30000mpa。s/35℃ 色澤:≤12#
主要用途:環保型大豆油平版膠印油墨,輪轉油墨.
DCH3103膠質油連接料
主要特性:該產品為多種叔丁基酚改性樹脂,豆油,助劑及豆油改性物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具有豆油含量高,透明性好,流動性好;著色力高;對顏料的潤濕性好等特點.
技術指標: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26~30 豆油量:55%
粘度:50000~70000mpa.s/43℃ 色澤:≤12#
主要用途:環保型大豆油平版膠印油墨,輪轉油墨.
DCH3104樹脂油連接料
主要特性:該產品為多種叔丁基酚改性樹脂,豆油,助劑及礦物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具有豆油含量高;網點還原性好;流動性和轉移性極優異;固著快,乾燥快;光澤度,耐磨性非常理想等特點.
技術指標: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18~22
粘度:35000~45000mpa.s/43℃ 色澤:≤12#
主要用途:環保型大豆油平版膠印油墨,輪轉油墨.
DCH3105樹脂油連接料
主要特性:該產品為多種叔丁基酚改性樹脂,豆油,助劑及礦物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具有豆油含量高;具有身骨好,網點還原性好;流動性和轉移性極優異;固著快,乾燥快;光澤度,耐磨性非常理想等特點.
技術指標: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28~32 豆油量:35%
粘度:25000~30000mpa.s/43℃ 色澤:≤12#
主要用途:環保型大豆油平版膠印油墨.
DCH系列大豆油改性平版膠印油墨樹脂連接(聯結)料主要分為環保大豆油膠印油墨樹脂油,環保膠大豆印油墨膠質油和環保大豆油改性長油醇酸樹脂,可用於環保平版油墨,亮光膠印油墨,四色版膠印油墨樹脂膠印油墨,單張紙亮光膠印油墨,膠印金銀墨,鉛印油墨,一體機油墨,輪轉膠印油墨,絲網(網孔版)印刷油墨.
以上是一個大類的。。。。。
------------------------------------
平版膠印油墨/松香酚醛樹脂連接料(DC/JC體系)
JC系列平版膠印油墨樹脂連接/聯結料
中檔膠印油墨連接料
JC3135亮光樹脂
主要成份:該樹脂油為松香、桐油酸改性的酚醛樹脂。
主要特性:該樹脂油具有卓越的相溶性,能顯著提高油墨的光澤度。製成油墨色澤艷麗、印刷網點清晰、抗水性優良。同時具有成膜韌性好的特點,適用於膠印亮光油墨、膠印樹脂油墨。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酸值:≤20mgKOH/g
粘度:24000~31000mpa&#8226;s/20℃
色澤:≤13#
JC3184膠質油
主要成份:該樹脂為高酚樹脂、乾性植物油、高沸點煤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具有固著快、網點清晰完整、光澤度較高等特點。適用於中速印刷使用的膠印亮光油墨、輪轉油墨,用來調整油墨身骨。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體
粘性:8~12
流動:29~33
JC3189樹脂油
主要成份:該樹脂為叔丁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醇酸樹脂、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具有極好的光澤、較快的固著速度、優良的抗水性和紙上乾燥性等特點,適用於膠印亮光快乾油墨的生產。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度:30000~40000mpa&#8226;s/25℃
粘性:12~16
色澤:≤14#
JC3183樹脂油
主要成份:該樹脂為叔丁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樹脂油具有極好的光澤、較快的固著速度、優良的抗水性和紙上乾燥性等特點,適用於膠印亮光快乾油墨的生產。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度:15000~20000mpa&#8226;s/25℃
粘性:11~15
色澤:≤13#
高檔膠印油墨連接料
JC3188膠質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由高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具有固著速度快、網點清晰完整、光澤度較高、機上印刷適性和穩定性佳。適用於高速印刷使用的膠印亮光油墨、輪轉油墨,用來調整油墨身骨及光澤。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度:100000~200000mpa&#8226;s/25℃
粘性:12~16
流動:31~33
色澤:≤13#
JC3118樹脂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由高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具有極好的光澤、較快的固著速度、優良的抗水性,適用於高速印刷使用的膠印亮光油墨。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度:33000~43000mpa&#8226;s/25℃
粘性:10~13
色澤:≤13#
JC系列膠印油墨樹脂連(結)接料樹脂油、膠質油、長油度醇酸樹脂可用於平版油墨,亮光膠印油墨,四色版膠印油墨,樹脂膠印油墨,單張紙膠印油墨,膠印金銀墨,鉛印油墨,一體機油墨,輪轉膠印油墨,絲網(網孔版)印刷油墨。
------------------------------------
平版膠印油墨連接料/聯結料(DC體系)
DC系列平版膠印油墨松香酚醛樹脂連(結)接料
中低檔膠印油墨連接料
DC3134膠質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為叔丁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具有極高的粘度、抗水性及乾燥性能,固著性能優異,主要用於中檔樹脂膠印油墨及單張紙亮光膠印油墨。
技術指標:
外觀:淺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18~23
粘度:100000~150000mpa?s/25℃
流動:28~32
色澤:≤12#
DC3152膠質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為叔丁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印刷穩定性佳、網點清晰、光澤度高,主要用於膠印油墨及專色油墨。
技術指標:
外觀:淺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15~20
粘度:110000~145000mpa?s/25℃
流動:28~32
色澤:≤12#
高檔膠印油墨連接料
DC3110膠質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為壬基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流動性和印刷穩定性優異、光澤度高、乾燥性能極佳,主要用於高級膠印油墨。
技術指標: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TV):8~12
粘度:60000~100000mpa?s/25℃
流動:31~33
色澤:≤13#
DC3106膠質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為壬基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具有光澤度高、乾燥快、氣味低、固著性能優良、流動性能非常優異等特點,主要用於高級膠印油墨及單張紙亮光膠印油墨。
技術指標:
外觀: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TV):23~27
粘度:40000~75000mpa?s/35℃
流動:32~34
色澤:≤13#
DC3188膠質油
主要成分:該樹脂為辛基酚改性樹脂、乾性植物油、油墨溶劑油經特殊工藝煉制而成。
主要特性:該產品光澤度高、乾燥性能優良,特別是相溶性和固著性及印刷穩定性等極其優異,主要用於高級樹脂膠印油墨及單張紙亮光膠印油墨。
技術指標:
外觀:淺琥珀色透明膠狀液體
粘性(TV):13~18
粘度:60000~90000mpa?s/35℃
流動:31~34
色澤:≤12#。
樓主自己看吧。。。。。。。。。。。。。
⑼ 環氧樹脂不加固化劑會有什麼後果
如果不加固化劑就會導致環氧樹脂無法固化。
環氧樹脂固化劑是與環氧樹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網狀立體聚合物,把復合材料骨材包絡在網狀體之中。 使線型樹脂變成堅韌的體型固體的添加劑。
鹼性類
鹼性類固化劑 WTF:包括脂肪族二胺和多胺、芳香族多胺、其它含氮化合物及改性脂肪胺。
酸性類
酸性類固化劑:包括有機酸、酸酐、和三氟化硼及其絡合物。
加成型
加成型固化劑:這類固化劑與環氧基發生加成反應構成固化產物一部分鏈段,並通過逐步聚合反應使線型分子交聯成體型結構分子,這類固化劑又稱瓜型固化劑。
催化型
催化型固化劑:這類固化劑僅對環氧樹脂發生引發作用,打開環氧基後,催化環氧樹脂本身聚合成網狀結構,生成以醚鍵為主要結構的均聚物。
顯在型
顯在型固化劑為普通使用的固化劑,又可分為加成聚合型和催化型。所謂加成聚合型即打開環氧基的環進行加成聚合反應,固化劑本身參加到三維網狀結構中去。這類固化劑,如加入量過少,則固化產物連接著末反應的環氧基。因此,對這類固化劑來講,存在著一個合適的用量。而催化型固化劑則以陽離子方式,或者陰離子方式使環氧基開環加成聚合,最終,固化劑不參加到網狀結構中去,所以不存在等當量反應的合適用量;不過,增加用量會使固化速度加快。在顯在型固化劑中,雙氰胺、己二酸二醯肼這類品種,在室溫下不溶於環氧樹脂,而在高溫下溶解後開始固化反應,因而也呈現出一種潛伏狀態。所以,可稱之為功能性潛伏型固化劑。
潛伏型
潛伏型固化劑指的是與環氧樹脂混合後,在室溫條件下相對長期穩定(環氧樹脂一般要求在3個月以上,才具有較大實用價值,最理想的則要求半年或者1年以上),而只需暴露在熱、光、濕氣等條件下,即開始固化反應。這類固化劑基本上是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封閉固化劑活性的。所以,在有的書上也把這些品種劃為潛伏型固化劑,實際上可稱之為功能性潛伏型固化劑。因為潛伏型固化劑可與環氧樹脂混合製成一液型配合物,簡化環氧樹脂應用的配合手續,其應用范圍從單包裝膠黏劑向塗料、浸漬漆、灌封料、粉末塗料等方面發展。潛伏型固化劑在國外日益引起重視,可以說是研究與開發的重點課題,各種固化劑改性新品種和配合新技術層出不窮,十分活躍。
胺類固化劑
伯胺和仲胺對環氧樹脂的固化作用是由氮原子上的活潑氫打開環氧基團,而使之交聯固化。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乙氨基丙胺等活性較大,能在室溫使環氧樹脂交聯固化;而芳香族多元胺活性較低,如間苯二胺,得在150℃固化才能完全。
酸酐類固化劑
二元酸及其酐如順丁烯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可以固化環氧樹脂,但必須在較高溫度下烘烤才能固化完全。酸酐首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反應生成單酯,單酯中的羧基與環氧基發生加成酯化而成雙酯。
合成樹脂類固化劑
低分子量聚醯胺樹脂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二聚亞油酸和乙二胺製得的樹脂結構如下:
潛伏型固化劑
這種固化劑在一般條件下是穩定的,但當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時,才顯示其活性而固化環氧樹脂。如雙氰胺,與環氧樹脂混合在一起,在常溫下是穩定的。若在145—165℃,則能使環氧樹脂在30分鍾內固化。三氮化硼乙胺絡合物,常溫也是穩定的,在100℃以上時能固化環氧樹脂。
⑽ 哪種熱熔膠是高溫的,有什麼特點
你產品會達到多少度高溫,中山
科諾爾
的有電子電器高溫用
熱熔膠
,耐溫性能高回,可以達到150-205,有答
UL認證
,不含鹵素,環保等證書,最主要的是粘性好,有的產品雖然高溫可以達到,但是相對來講粘性達不到,希望能幫你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