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補牙分層充填
⑴ 光固化樹脂補牙步驟
1.比色度的選擇。首先確定患牙可以用復合樹脂修復,並且能達到理想的修復效果時,先進行比色在修復之前,根據修復牙齒和鄰牙的顏色選用合適的樹脂。注意比色應在自然光下進行,還要保持牙齒的濕潤,乾燥的牙齒會使牙色變淺。
2.粘接修復洞形制備。牙體粘接修復洞形要獲得優良效果,應考慮釉質和牙本質兩個方面,特別是因釉質粘接強度高而充分利用這一點。洞外形依齲壞大小而定,只需去除齲壞組織。洞緣釉質壁制備成45°角的短斜面,以加釉質酸蝕,但不要將斜面放在承受合力部位。
3.樹脂充填。光固化樹脂和光固化復合樹脂對光敏感,充填復合樹脂應關閉或遠離手術燈並遮擋較強的自然光,復合樹脂使用後應及時加蓋。每次用消毒的器械挖取復合樹脂,以免交叉感染。
復合樹脂必須分層充填。因為光固化燈發出的可見光一般只能對2—3mm厚的復合樹脂充分固化,洞深超過 2mm時應分層充填。充填時先將樹脂鋪平洞底,再按著三角堆積方式直至合面。
4.修形拋光。是復合樹脂粘接修復的重要環節。修形和拋光的目的是去除修復體表面的低固化層,提高修復體表面的光澤度,以減少菌斑積聚延長修復體的壽命。復合樹脂的修形是使修復體與天然牙混成一體,呈現自然外觀並使修復體表面光滑。拋光是使修復體表面呈現光澤,增加美觀舒適性。
⑵ 牙齒填充光固化樹脂脫落咋辦
復合樹脂修復多適用於前牙、III、IV類洞、前後牙V類洞和後牙的I、II類洞的充填修復,以及冠修復前的缺損修復。
A.復合樹脂粘接修復的基本步驟
1.比色度的選擇
首先確定患牙可以用復合樹脂修復,並且能達到理想的修復效果時,先進行比色在修復之前,根據修復牙齒和鄰牙的顏色選用合適的樹脂。注意比色應在自然光下進行,還要保持牙齒的濕潤,乾燥的牙齒會使牙色變淺。
2.粘接修復洞形制備特點
牙體粘接修復洞形要獲得優良效果,應考慮釉質和牙本質兩個方面,特別是因釉質粘接強度高而充分利用這一點。
洞外形依齲壞大小而定,只需去除齲壞組織。洞緣釉質壁制備成45°角的短斜面,以加釉質酸蝕,但不要將斜面放在承受合力部位。樹脂本身強度還是有限的,還要將承受合力部位修整為底平壁直的盒狀洞形,以使復合樹脂充填體具有最佳抗力形。順應齲壞情況作出一定固位形,不必過多消磨牙體組織,不承受合力和齲壞過深的部位可以不形成標准盒狀洞形。如預備後的洞形需要墊底,應只墊襯必須保護的部分即可。特別是無粘接性的墊底材料不應過多覆蓋牙本質,絕對不得覆蓋牙釉質。復合樹脂為非導良體,墊底還有一個目的是隔絕樹脂材料本身的化學刺激和物理刺激。常用的護髓和墊底材料主要有:氫氧化鈣、光固化玻璃離子、聚羧酸水門丁等。但應注意不宜使用氧化鋅丁香油酚類粘固粉及含有酒精、氯仿、乙醚類材料墊底,此類材料可干擾復合樹脂的聚合反應。近代牙本質粘接劑已經具有了很好的親水性,可完全滲入到脫礦的牙本質膠原纖維中,形成混合層,密封性較好,對牙髓的刺激性很小。中深度洞不必用其它材料護髓墊底。即可直接進行復合樹脂充填。
B.牙面的處理
牙面的處理也很重要。窩洞的洞壁有釉質和牙本質組成,不同部位的窩洞釉牙本質界的構成比例不同,應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擇粘接劑,下面說說幾種常用的酸蝕粘結劑的使用方法
1.牙釉質粘接劑的使用
用小棉球或小刷子蘸15%—40%正磷酸酸蝕15—60秒,注意塗布要均勻,嚴格限制酸蝕范圍,勿塗到牙本質和周圍的軟組織及粘接面以外的牙體組織上,以免健康牙體組織脫礦和牙齒術後敏感。然後要用三用氣槍高壓水進行沖洗10—40秒,以去凈酸蝕劑和脫礦物質。臨床上禁忌採用患者自行漱口的方式沖洗,以免唾液污染酸蝕面。隔濕吹乾時用潔凈乾燥的氣體,氣流方向應做變換調整,以保證個凹陷部位的乾燥。吹乾後釉質表面失去光澤,呈白堊色。然後進行粘接劑的塗布。用小毛刷或小海綿塊蘸取粘接劑,均勻塗布於酸蝕過的牙面,用潔凈柔風吹勻,光照20秒。塗布前最好用成型片將患牙與鄰牙隔離以免發生粘連,同時注意避免樹脂粘結劑在成型片出堆積。
2.牙本質粘接劑的使用—全酸蝕牙本質粘接劑的使用
用小刷子蘸30%以上的高濃度磷酸,首先塗布於牙釉質,再塗布與牙本質。對牙本質的酸蝕時一般少於15秒(具體按不同產品的說明書進行操作)。高壓水沖洗時間要大於等於酸蝕時間。吹乾要用潔凈空氣從輕到中的強度,按由洞底的牙本質到洞緣的牙釉質順序去除牙面的多餘水分。也可採用棉球或吸水紙輕蘸的方法,使牙本質表面呈現出略有光潔的潮濕面,牙釉質相對較乾燥。塗布底膠,塗布充分後應靜止20秒,使底膠的有機溶劑將牙本質中的水分置換出來,並引導底膠的親水單體滲入脫礦的牙本質膠原纖維網狀結構中,此時的牙面存在置換出的多餘水分應輕輕吹乾。然後塗布樹脂粘結劑,均勻,全面,厚度左右。呈薄層反光膜狀。光照的時間也應按說明書的時間進行光固化。粘結劑應光固化完全以形成良好的混合層。
3.牙本質粘結劑—自酸蝕粘結劑的使用
兩步驟自酸蝕粘結劑由兩組分構成,即牙本質處理劑和樹脂粘結劑。牙本質處理劑是酸蝕劑與底膠的結合,臨床使用時應施壓塗布20秒,無需水沖洗。用由弱到中等強度的潔凈空氣吹乾,粘結劑的使用同全酸蝕牙本質粘結劑的使用,但是光照時間一般為10秒。
一步驟自酸蝕粘接劑同樣由兩組分構成,但在使用前將兩組分混合,施壓塗布20秒,吹勻後光照10秒。
自酸蝕粘結劑在對釉質的粘結問題上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自酸蝕粘結劑對釉質的粘結不確切,可能存在微滲漏。建議在大的窩洞修復時先用磷酸酸蝕釉質,然後在常規應用自酸蝕粘結劑。
牙面處理完後應放置成型片與楔子。前牙一般採用聚酯薄膜成型片用楔子固定,以免出現懸突。後牙使用不銹鋼成型片,用成型片夾固定。楔子應稍用力楔入,利用牙齒的生理動度,使患牙與鄰牙分開,以便在取下成型片後靠相鄰牙齒的回彈來消除成型片的厚度,恢復接觸點牙齦。(成型片多在酸蝕粘結前放置,以防止酸蝕鄰牙或與鄰牙粘連)
C.樹脂充填
光固化樹脂和光固化復合樹脂對光敏感,充填復合樹脂應關閉或遠離手術燈並遮擋較強的自然光,復合樹脂使用後應及時加蓋。每次用消毒的器械挖取復合樹脂,以免交叉感染。復合樹脂必須分層充填。因為光固化燈發出的可見光一般只能對2—3mm厚的復合樹脂充分固化,洞深超過 2mm時應分層充填。充填時先將樹脂鋪平洞底,再按著三角堆積方式直至合面。每層光固化20—40秒,面積大的貼面修復應分區固化。光固化燈對復合樹脂的照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光固化燈的燈泡有工作壽命,診所應配置光監測儀,每周至少評價一次光固化燈的照射效果。當光固化燈的輸出功率高於 300mw/c㎡時,表示燈泡功能正常;介於150—300mw/c㎡時應延長光固化時間一倍;低於150mw/c㎡時應該更換燈泡。光源與復合樹脂的距離應盡可能接近,一般要求1—3mm,過遠會影響光固化的深度。復合樹脂的色度越深可見光透過的深度越淺,故深色材料應增加固化時間。光波對眼睛有害,黃色至茶色眼鏡可有效防護。
D.修形拋光
是復合樹脂粘接修復的重要環節。修形和拋光的目的是去除修復體表面的低固化層,提高修復體表面的光澤度,以減少菌斑積聚延長修復體的壽命。復合樹脂的修形是使修復體與天然牙混成一體,呈現自然外觀並使修復體表面光滑。拋光是使修復體表面呈現光澤,增加美觀舒適性。
修形和拋光一般使用金剛砂鑽針、碳鋼鑽針、砂石鑽針和粗顆粒的金剛砂修整盤、修整條。拋光使用顆粒更加細膩的金剛砂拋光碟、拋光條、橡皮杯、橡皮尖等。為使修復體更加光亮最後可用氧化鋁或金剛石拋光糊劑進一步拋光。
修形和拋光應遵循由粗到細的序列進行,各種器械結合使用,是修復體拋光全面不留死角。每更換車針(盤)時都要磨除一定量的樹脂,以消除前一個車針(盤)的痕跡,使修復體表面逐漸變得細膩。修形時車針的運動幅度要大,由樹脂磨向牙面,修整至修復體與牙面無明顯高低界限為止。鑽磨須在冷卻水的伴同下進行,及時沖洗掉修復體表面的碎屑,保障修形器械的高效率。修整條一般用於消除鄰面得懸突,由於修整條磨出效率較高使用時應慎重。避免破環修復體與鄰牙間的鄰接點,形成食物嵌塞導致修復失敗。
⑶ 為什麼分層或分區充填可以改善復合樹脂充填物的邊緣密閉性
復合樹脂一般分為熱塑性和熱固性兩種類型,該原料的價格與油價和其他能源價格密切相關。最常見的熱固性樹脂有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聚氨基甲酸乙酯和氨基塑料。
因復合樹脂具有質輕,可塑性強,生產時間短,環保,耐腐蝕,能夠回收利用,使用壽命長等許多優點,所以在公共交通中的用途相當廣泛。復合樹脂還可以用於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對環境保護都有推動作用。另外復合樹脂還廣泛應用於牙科美容方面,對於前牙和後牙洞修復填充亦有良好的效果。
⑷ 樹脂修復襯洞和墊底一般用什麼材料
復合樹脂修復多適用於前牙、III、IV類洞、前後牙V類洞和後牙的I、II類洞的充填修復,以及冠修復前的缺損修復. A.復合樹脂粘接修復的基本步驟 1.比色度的選擇首先確定患牙可以用復合樹脂修復,並且能達到理想的修復效果時,先進行比色在修復之前,根據修復牙齒和鄰牙的顏色選用合適的樹脂.注意比色應在自然光下進行,還要保持牙齒的濕潤,乾燥的牙齒會使牙色變淺. 2.粘接修復洞形制備特點牙體粘接修復洞形要獲得優良效果,應考慮釉質和牙本質兩個方面,特別是因釉質粘接強度高而充分利用這一點. 洞外形依齲壞大小而定,只需去除齲壞組織.洞緣釉質壁制備成45°角的短斜面,以加釉質酸蝕,但不要將斜面放在承受合力部位.樹脂本身強度還是有限的,還要將承受合力部位修整為底平壁直的盒狀洞形,以使復合樹脂充填體具有最佳抗力形.順應齲壞情況作出一定固位形,不必過多消磨牙體組織,不承受合力和齲壞過深的部位可以不形成標准盒狀洞形.如預備後的洞形需要墊底,應只墊襯必須保護的部分即可.特別是無粘接性的墊底材料不應過多覆蓋牙本質,絕對不得覆蓋牙釉質.復合樹脂為非導良體,墊底還有一個目的是隔絕樹脂材料本身的化學刺激和物理刺激.常用的護髓和墊底材料主要有:氫氧化鈣、光固化玻璃離子、聚羧酸水門丁等.但應注意不宜使用氧化鋅丁香油酚類粘固粉及含有酒精、氯仿、乙醚類材料墊底,此類材料可干擾復合樹脂的聚合反應.近代牙本質粘接劑已經具有了很好的親水性,可完全滲入到脫礦的牙本質膠原纖維中,形成混合層,密封性較好,對牙髓的刺激性很小.中深度洞不必用其它材料護髓墊底.即可直接進行復合樹脂充填. B.牙面的處理牙面的處理也很重要.窩洞的洞壁有釉質和牙本質組成,不同部位的窩洞釉牙本質界的構成比例不同,應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擇粘接劑,下面說說幾種常用的酸蝕粘結劑的使用方法 1.牙釉質粘接劑的使用用小棉球或小刷子蘸15%—40%正磷酸酸蝕15—60秒,注意塗布要均勻,嚴格限制酸蝕范圍,勿塗到牙本質和周圍的軟組織及粘接面以外的牙體組織上,以免健康牙體組織脫礦和牙齒術後敏感.然後要用三用氣槍高壓水進行沖洗10—40秒,以去凈酸蝕劑和脫礦物質.臨床上禁忌採用患者自行漱口的方式沖洗,以免唾液污染酸蝕面.隔濕吹乾時用潔凈乾燥的氣體,氣流方向應做變換調整,以保證個凹陷部位的乾燥.吹乾後釉質表面失去光澤,呈白堊色.然後進行粘接劑的塗布.用小毛刷或小海綿塊蘸取粘接劑,均勻塗布於酸蝕過的牙面,用潔凈柔風吹勻,光照20秒.塗布前最好用成型片將患牙與鄰牙隔離以免發生粘連,同時注意避免樹脂粘結劑在成型片出堆積. 2.牙本質粘接劑的使用—全酸蝕牙本質粘接劑的使用用小刷子蘸30%以上的高濃度磷酸,首先塗布於牙釉質,再塗布與牙本質.對牙本質的酸蝕時一般少於15秒(具體按不同產品的說明書進行操作).高壓水沖洗時間要大於等於酸蝕時間.吹乾要用潔凈空氣從輕到中的強度,按由洞底的牙本質到洞緣的牙釉質順序去除牙面的多餘水分.也可採用棉球或吸水紙輕蘸的方法,使牙本質表面呈現出略有光潔的潮濕面,牙釉質相對較乾燥.塗布底膠,塗布充分後應靜止20秒,使底膠的有機溶劑將牙本質中的水分置換出來,並引導底膠的親水單體滲入脫礦的牙本質膠原纖維網狀結構中,此時的牙面存在置換出的多餘水分應輕輕吹乾.然後塗布樹脂粘結劑,均勻,全面,厚度左右.呈薄層反光膜狀.光照的時間也應按說明書的時間進行光固化.粘結劑應光固化完全以形成良好的混合層. 3.牙本質粘結劑—自酸蝕粘結劑的使用兩步驟自酸蝕粘結劑由兩組分構成,即牙本質處理劑和樹脂粘結劑.牙本質處理劑是酸蝕劑與底膠的結合,臨床使用時應施壓塗布20秒,無需水沖洗.用由弱到中等強度的潔凈空氣吹乾,粘結劑的使用同全酸蝕牙本質粘結劑的使用,但是光照時間一般為10秒. 一步驟自酸蝕粘接劑同樣由兩組分構成,但在使用前將兩組分混合,施壓塗布20秒,吹勻後光照10秒. 自酸蝕粘結劑在對釉質的粘結問題上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自酸蝕粘結劑對釉質的粘結不確切,可能存在微滲漏.建議在大的窩洞修復時先用磷酸酸蝕釉質,然後在常規應用自酸蝕粘結劑. 牙面處理完後應放置成型片與楔子.前牙一般採用聚酯薄膜成型片用楔子固定,以免出現懸突.後牙使用不銹鋼成型片,用成型片夾固定.楔子應稍用力楔入,利用牙齒的生理動度,使患牙與鄰牙分開,以便在取下成型片後靠相鄰牙齒的回彈來消除成型片的厚度,恢復接觸點牙齦.(成型片多在酸蝕粘結前放置,以防止酸蝕鄰牙或與鄰牙粘連) C.樹脂充填光固化樹脂和光固化復合樹脂對光敏感,充填復合樹脂應關閉或遠離手術燈並遮擋較強的自然光,復合樹脂使用後應及時加蓋.每次用消毒的器械挖取復合樹脂,以免交叉感染.復合樹脂必須分層充填.因為光固化燈發出的可見光一般只能對2—3mm厚的復合樹脂充分固化,洞深超過 2mm時應分層充填.充填時先將樹脂鋪平洞底,再按著三角堆積方式直至合面.每層光固化20—40秒,面積大的貼面修復應分區固化.光固化燈對復合樹脂的照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光固化燈的燈泡有工作壽命,診所應配置光監測儀,每周至少評價一次光固化燈的照射效果.當光固化燈的輸出功率高於 300mw/c㎡時,表示燈泡功能正常;介於150—300mw/c㎡時應延長光固化時間一倍;低於150mw/c㎡時應該更換燈泡.光源與復合樹脂的距離應盡可能接近,一般要求1—3mm,過遠會影響光固化的深度.復合樹脂的色度越深可見光透過的深度越淺,故深色材料應增加固化時間.光波對眼睛有害,黃色至茶色眼鏡可有效防護. D.修形拋光是復合樹脂粘接修復的重要環節.修形和拋光的目的是去除修復體表面的低固化層,提高修復體表面的光澤度,以減少菌斑積聚延長修復體的壽命.復合樹脂的修形是使修復體與天然牙混成一體,呈現自然外觀並使修復體表面光滑.拋光是使修復體表面呈現光澤,增加美觀舒適性. 修形和拋光一般使用金剛砂鑽針、碳鋼鑽針、砂石鑽針和粗顆粒的金剛砂修整盤、修整條.拋光使用顆粒更加細膩的金剛砂拋光碟、拋光條、橡皮杯、橡皮尖等.為使修復體更加光亮最後可用氧化鋁或金剛石拋光糊劑進一步拋光. 修形和拋光應遵循由粗到細的序列進行,各種器械結合使用,是修復體拋光全面不留死角.每更換車針(盤)時都要磨除一定量的樹脂,以消除前一個車針(盤)的痕跡,使修復體表面逐漸變得細膩.修形時車針的運動幅度要大,由樹脂磨向牙面,修整至修復體與牙面無明顯高低界限為止.鑽磨須在冷卻水的伴同下進行,及時沖洗掉修復體表面的碎屑,保障修形器械的高效率.修整條一般用於消除鄰面得懸突,由於修整條磨出效率較高使用時應慎重.避免破環修復體與鄰牙間的鄰接點,形成食物嵌塞導致修復失敗.
⑸ 樹脂補牙3m需要注意什麼
1)將齲質去除干凈
2)對於近髓的深齲需蓋髓處理預防敏感,常用的蓋髓材料有專Ca(OH)2,玻璃離子如屬3M Vitrebond光固化墊底用玻璃離子
3)為保證足夠的粘接強度,需做好隔濕,通常採用棉卷隔濕,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可以使用橡皮障;粘接劑請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操作:
4)樹脂充填時:注意進行分層充填避免聚合收縮過大及光固化不充分,常規樹脂最大充填厚度2mm,Bulk Fill大塊充填流體樹脂最大充填厚度4mm
5)光固化:注意定期檢測光固化燈的強度,保證足夠光強> 450mW/cm2,且按說明書固化時間固化
6)充填結束後注意調頜,避免咬合高點給患者帶來不適
7)最後拋光修復體,避免粗糙表面給患者帶來的不適,且粗糙表面容易堆積菌斑
⑹ 補牙用的樹脂是一種什麼樹脂
補牙用的樹脂是復合樹脂,就是以丙烯酸樹脂為基礎,加入玻璃、石英等微粒作強化用途。
復合樹脂一般分為熱塑性和熱固性兩種類型,熱塑性樹脂具有受熱軟化、冷卻硬化的性能,而且不起化學反應。常見的熱塑性樹脂包括聚碳酸酯、聚醯胺、聚丙烯和聚乙烯。
熱固性樹脂在加熱、加壓或在固化劑、紫外光作用下進行化學反應,一經固化,再加壓加熱也不可能再度軟化或流動。常見的熱固性樹脂有環氧樹脂、酚醛樹脂、聚氨基甲酸乙酯和氨基塑料。
復合樹脂具有質輕、可塑性強、生產時間短、環保、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廣泛應用於牙科美容方面,對於前牙和後牙洞修復填充亦有良好的效果。
(6)樹脂補牙分層充填擴展閱讀
常見的補牙材料一般有銀汞合金、復合樹脂、鑄造金、陶瓷、玻璃離子等。
1、銀汞合金:銀、錫、鋅、銅和汞的混合物,汞的含量接近50%。
優點:抗壓強度好,能夠抵抗咀嚼的壓力;最經濟;可以在一次就診中完成治療;相對於復合樹脂,在充填的過程中對隔濕的要求低。
缺點:與牙齒的顏色不匹配;日久天長銀汞合金會被腐蝕,失去光澤,而且還能造成與之接觸的牙體組織變色;傳統的銀汞合金不能與牙齒粘結;為了充填銀汞合金需要制備箱型的窩洞,為此,牙醫可能要磨除更多的牙齒組織。
2、鑄造金:金合金,即金和其它金屬混合組成。
優點:不會腐蝕;具有較好的耐久性,比其它充填材料維持的時間都長。
缺點:至少需要兩次治療;因為金價較貴,製作也耗費工藝,所以費用較貴;如果兩顆相鄰的牙齒上分別有金合金和銀汞充填體,有可能在它們之間產生電流,會讓人體感到不適;與牙齒的顏色不匹配。
3、陶瓷:瓷。
優點:和牙齒顏色接近;不易著色和磨損。
缺點:較復合樹脂材料更易碎;陶瓷嵌體或高嵌體需要更大體積以避免折裂,這意味著牙齒需要磨去更多。
4、玻璃離子:丙烯酸和玻璃以及氟化物。
優點:與牙齒的顏色接近;玻璃離子可以釋放氟,氟可以預防進一步齲壞;玻璃離子可以與牙齒發生粘結,這有助於預防充填體和牙齒組織間形成縫隙和進一步齲壞。
缺點:傳統的玻璃離子材料明顯較樹脂材料強度差,更容易被磨損或折裂;傳統的玻璃離子材料在與牙齒的色澤匹配度上不如復合樹脂;樹脂改性的玻璃離子需要分層充填,每一層都需要光照或固化,這樣更為堅固,但也延長了操作時間。
⑺ 我想知道3M的樹脂中常用的P60,Z350,Z250 ,納米樹脂它們各自的優缺點,謝謝
這些都是補牙常用的材料,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它們:
1、優點:p60用於後內牙,比較堅固,缺點:顏色沒其它容其它兩個好看;
2、優點:Z250主要用於前牙,而且美觀,缺點:抗壓強度是380-390MPa,抗彎強度165Mpa左右;
3、優點:Z350也是用於前牙,對牙體組織的牽拉力小,術後敏感發生率低,缺點:抗壓強度在380-390MPa左右,抗彎強度155MPa左右。
拓展資料:
納米樹脂是由二氧化鋯/二氧化硅填料及樹脂基質組成的前後牙通用型樹脂。
不同樹脂所呈現出的美觀效果不同,主要是因為樹脂裡面的填料不一樣。對於樹脂來講,主要成分是「無機填料+有機基質」。其中無機填料主要起到樹脂的美觀、強度等特性。而填料顆粒的大小和形態對樹脂的修復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市場上常見的樹脂如果按照填料的顆粒分類大體有三種:微填料、混合填料和納米填料,其中納米填料的顆粒更加細膩和緻密,因此術後修復效果最好。到現在為止,3M的納米樹脂可以做到所有的顆粒都是納米顆粒並保持球形。
參考資料:納米樹脂網路
⑻ 樹脂窩洞充填時粘接劑忘光照了,直接分層充填樹脂,對效果影響大嘛會導致樹脂脫落嗎
會,樹脂膠用之前需要充分的攪拌均勻後在配比再攪拌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