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膜滲透成型
★. 有没有靠谱的净水或纯水设备的厂家,求联系方式!
这要看你要的具体设备是什么了?之前我们工厂新上的一个纯水设备是悦纯的。当时是我负责这块,机器的安装调试都是悦纯工厂亲自来人做的,包括调试、试用、讲解全部都说的很清楚。我感觉他们服务和产品质量都挺好的,有需要你可以联系下,联系方式是 18156052550 (微信同号)
A. 石材茶幾表面那層樹脂膜是用什麼機械加上去的,哪裡有賣這種材料!
低檔石材沾一層高檔石材圖案紙,用一種樹脂漆(俗話叫倒磨漆)覆蓋,塗漆要好幾遍才能達到效果。
B. 自凝樹脂糊塑成型時,應帶調和物什麼時期開始用
有機硅樹脂 是高度交聯的網狀結構的聚有機硅氧烷,通常是用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或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各種混合物,在有機溶劑如甲苯存在下,在較低溫度下加水分解,得到酸性水解物。水解的初始產物是環狀的、線型的和交聯聚合物的混合物,通常還含有相當多的羥基。水解物經水洗除去酸,中性的初縮聚體於空氣中熱氧化或在催化劑存在下進一步縮聚,最後形成高度交聯的立體網路結構。
主要特點
1、耐候性
耐候性是硅樹脂的主要特點之一,因而被廣泛用作耐候塗料的基料。漆膜耐候性試驗最簡單的方法是,將塗布了硅樹脂的試片,暴露於室外,並觀察塗層光澤度或色澤的變化以及龜裂情況等。但由於試片在室外接收的日光照射量,氣溫變化,雨、雪、風、霜的襲擊,空氣中游離塵埃以及各種化學物質的污染等不盡相同,故很難有嚴格的標准。使評比及分析比較困難。加之取得結果的周期較長(以年計),因而使用此法者已漸少,現在多用加速老化試驗機,求取耐候性數據。 在加速試驗條件下,塗層光澤度保持60%,醇酸樹脂塗料為250h,含30%(質量分數)硅氧烷的醇酸樹脂塗料為750h,含50%(質量分數)硅氧烷的醇酸樹脂塗料為2000h,而硅氧烷塗料經過3000h後,光澤度保持率仍高於80%。 在眾多可引起塗層老化的因素中,太陽光特別是紫外線的照射是引起塗層光澤度降低及表麵粉化的主因。已知,地球表面太陽光光譜分布的波長域的光十分敏感,者是有機樹脂耐候性不佳的根源。已知,甲基硅氧烷對紫外光幾乎不吸收,含PhSiO1.5或Ph2SiO鏈節的硅氧烷也僅吸收280nm以下的光線(包括少量紫外光),故太陽光照射對硅樹脂的影響較小,這正是硅樹脂塗料耐候性優良的主因。
2、機械性能
對硅樹脂機械性能的要求,主要取決於用途。用作電絕緣漆、塗料及黏合劑的硅樹脂,人們比較關心其硬度、彈性、熱塑性及粘接性等。硅樹脂漆膜的硬度和彈性,可通過調整樹脂分子結構而在很大范圍內變化。當三官能或四官能鏈節含量愈高,即交聯密度愈大時,可以得到高硬度和低彈性的漆膜;引入大空間位阻的取代基,可以提高柔韌性及熱彈性,這正是甲基苯基硅樹脂的柔性及熱塑性優於甲基硅樹脂的原因。因而硅樹脂無需使用特殊增塑劑,而是靠軟、硬硅樹脂的適當搭配即可滿足對塑性的要求。 用作某些塗料時,純硅樹脂塗膜的硬度不足,而熱塑性有餘;若使用有機改性硅樹脂,則很容易解決這個矛盾。 顏料和催化劑也可影響硅樹脂的硬度及彈性。顏料有加速硅樹脂漆膜氧化的作用,並使其轉化成更硬的硅玻璃。使用低活性催化劑,由於縮合反應不完全,只能得到軟塗層;反之,使用高活性催化劑(如Pb、Al等的化合物),則可獲得硬脆的塗層,但是有的催化劑(如鈦酸酯)卻能再不嚴重降低彈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塗層的硬度。 硅樹脂對鐵、鋁、銀、錫、玻璃及陶瓷等粘接性良好,但對銅的粘接性欠佳,特別是在高溫及長時間熱老化後,者可能使銅別面的氧化薄膜有加速硅樹脂熱裂解反應之故。硅脂對對有機材料如塑料、硅橡膠等的粘接性,主要取決於後者的表面能及與硅樹脂的相容性。表面能愈低及相容性愈差的材料越難粘接。通過對基材表面的處理(包括磨砂及打底),特別是在硅樹脂中引入增黏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硅樹脂對難粘基材的粘接性。
環氧樹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有機化合物,除個別外,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都不高。環氧樹脂的分子結構是以分子鏈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為其特徵,環氧基團可以位於分子鏈的末端、中間或成環狀結構。由於分子結構中含有活潑的環氧基團,使它們可與多種類型的固化劑發生交聯反應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網狀結構的高聚物。凡分子結構中含有環氧基團的高分子化合物統稱為環氧樹脂。固化後的環氧樹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能,它對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表面具有優異的粘接強度,介電性能良好,變定收縮率小,製品尺寸穩定性好,硬度高,柔韌性較好,對鹼及大部分溶劑穩定,因而廣泛應用於國防、國民經濟各部門,作澆注、浸漬、層壓料、粘接劑、塗料等用途。基本特點
(1) 力學性能高。環氧樹脂具有很強的內聚力,分子結構緻密,所以它的力學性能高於酚醛樹脂和不飽和聚酯等通用型熱固性樹脂。
(2) 附著力強。環氧樹脂固化體系中含有活性極大的環氧基、羥基以及醚鍵、胺鍵、酯鍵等極性基團,賦予環氧固化物對金屬、陶瓷、玻璃、混凝士、木材等極性基材以優良的附著力。
(3) 固化收縮率小。一般為1%~2%。是熱固性樹脂中固化收縮率最小的品種之一(酚醛樹脂為8%~10%;不飽和聚酯樹脂為4%~6%;有機硅樹脂為4%~8%)。線脹系數也很小,一般為6×10-5/℃。所以固化後體積變化不大。
(4) 工藝性好。環氧樹脂固化時基本上不產生低分子揮發物,所以可低壓成型或接觸壓成型。能與各種固化劑配合製造無溶劑、高固體、粉末塗料及水性塗料等環保型塗料。
(5) 優良的電絕緣性。環氧樹脂是熱固性樹脂中介電性能最好的品種之一。
(6) 穩定性好,抗化學葯品性優良。不含鹼、鹽等雜質的環氧樹脂不易變質。只要貯存得當(密封、不受潮、不遇高溫),其貯存期為1年。超期後若檢驗合格仍可使用。環氧固化物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其耐鹼、酸、鹽等多種介質腐蝕的性能優於不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等熱固性樹脂。因此環氧樹脂大量用作防腐蝕底漆,又因環氧樹脂固化物呈三維網狀結構,又能耐油類等的浸漬,大量應用於油槽、油輪、飛機的整體油箱內壁襯里等。
(7) 環氧固化物的耐熱性一般為80~100℃。環氧樹脂的耐熱品種可達200℃或更高。
C. 樹脂膜為何能在電解中應用
1. 非均相離子交換膜 由粉末狀的離子交換樹脂加黏合劑混煉、拉片、加網熱壓而成。樹脂分版散在黏合劑中,因而權其化學結構是不均勻的。
2. 均相離子交換膜 均相離子交換膜系將活性基團引入一惰性支持物中製成。它沒有異相結構,本身是均勻的。其化學結構均勻,孔隙小,膜電阻小,不易滲漏,電化學性能優良,在生產中應用廣泛。但製作復雜,機械強度較低。
3. 半均相離子交換膜 也是將活性基團引入高分子支持物製成的。但兩者不形成化學結合,其性能介於均相離子交換膜和非均相離子交換膜之間。
D. 請問硫包衣和樹脂包膜的控釋肥有何優缺點 哪個更優
當前,緩控釋包膜一般有六大類型:樹脂包衣型、硫包衣型、肥包肥型、脲酶抑制劑型、脲甲醛型、海藻素包膜型。那種包膜技術更占優勢?
1.最昂貴:樹脂包衣型。樹脂包衣型控釋肥就是在肥料外圍均勻地包覆一層樹脂膜,包膜將膜內養分與膜外水分分離,對養分起到物理保護作用。
優點:華南農業大學資環學院樊小林教授介紹,養分從這種產品中的釋放主要依賴於溫度變化,土壤水分含量、PH、干濕交替以及土壤生物活性對釋放幾乎無影響。當溫度升高時,植物生長加快,養分需求量加大,肥料釋放率也隨之加快;當溫度降低時則相反。
缺點:此技術所需要的生產設備及包膜材料均是從國外進口,生產成本高,市場售價比同養分普通肥貴800-1000元/噸。另外,脂溶性樹脂的包膜是聚合物,本身難以降解,長期使用必然造成土壤被污染。
代表企業:金正大、施可豐。據統計,2009年全國樹脂包衣緩釋肥產量為5萬噸,佔全國緩釋肥產量的7.14%。
前景:昂貴的價格將制約其走向大田,新的包膜材料及工藝開發尚有難度,未來幾年市場佔有率難大幅上升。
2、最普通:硫包衣型。據了解,硫包膜技術有較長的生產歷史,最早產品時硫包衣尿素,其技術關鍵是將硫磺熔融後,在高壓下噴塗在預熱處理的肥料表面,然後再其表面噴塗臘質或聚合物,密封硫磺包裹產生的空隙或裂隙,從而延緩養分的釋放。
優點:由於硫磺價格較便宜,而且加工工藝也相對簡單,因此生產成本較樹脂包衣要低。市場售價也大大低於樹脂包衣控釋肥,比同養分的普通肥約高200-300元/噸;同時,硫也是作物生長必須的元素,因此施硫包衣型產品可一舉兩得。
缺點:有專家擔憂,硫磺本身可以作為殺菌劑使用,較大量的單質硫施用用土壤中會對土壤中已有菌群產生影響,有可能會產生二氧化硫,加速土壤酸化。
代表企業:漢楓、金正大。2009年全國硫包衣緩釋肥產量為30萬噸,佔全國緩釋肥產量的42.84%,是緩釋肥中產量最大的。
前景:價格較便宜,還能給作物提供硫元素,易被農民接受。
E. 什麼是樹脂膜
樹脂模具是用用黑樹脂與藍樹脂等材料做的,樹脂模具比金屬模具的造價便宜30%-40%。現在非常多的廠家都選用樹脂模具來生產。我公司也生產樹脂模具材料
F. 餐桌的石材表面一層塑料膜一樣的東西,為什麼會包這層膜
你的一定是人造大理石,目前比較流行的。
這層膜就是為了形成表面圖案的,增加桌面光潔度。
G. 樹脂膜片的用途有哪些
樹脂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一般醋酸乙烯(VA)含量在5%~40%。與聚乙烯相比回,EVA由於在分子鏈答中引進了醋酸乙烯單體,從而降低了高結晶度,進步了柔韌性、抗沖擊性、填料相溶性和熱密封性能,被廣泛應用於發泡鞋料、功能性棚膜、包裝膜、熱熔膠、電線電纜及玩具等領域。一般來說,EVA樹脂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分子鏈上醋酸乙烯的含量。2001年我國EVA樹脂的市場消費量約為290 kt。隨著我國製鞋產業的發展以及功能棚膜用量的增加,我國對EVA樹脂的需求量還將逐年增加。1999年,我國使用EVA樹脂加工薄膜的企業有50餘家。1999年,我國共生產棚膜800 kt,其中功能性棚膜220 kt,消耗EVA樹脂30 kt左右,再加上包裝膜、醫用膜等領域,我國在薄膜領域共消耗EVA樹脂37 kt。
H. 樹脂砂鑄造和覆膜砂鑄造有什麼區別呢
在造型、制芯前砂粒表面上已覆有一層固態樹脂膜的型砂、芯砂稱為覆膜砂,也稱殼型(芯)砂。它最早是一種熱固性樹脂砂,由德國克羅寧(CRONING)博士於1944年發明。
其工藝過程是將粉狀的熱固性酚醛樹脂與原砂機械混合,加熱時固化。現已發展成用熱塑性酚醛樹脂加潛伏性固化劑(如烏洛托品)與潤滑劑(如硬脂酸鈣)通過一定的覆膜工藝配製成膜砂,覆膜砂受熱時包覆在砂粒表面的樹脂熔融,在烏洛托品分解出的亞甲基的作用下,熔融的樹脂由線性結構迅速轉變成不熔體的體型結構,從而使覆膜砂固化成型。
覆膜砂一般為干態顆粒狀,近年來我國已有廠家開發出濕態和粘稠狀覆膜砂。樹脂砂鑄造就是把原砂和樹脂、固化劑混合均勻後放入沙箱、模樣中造型制芯,合箱後進行澆鑄.樹脂砂是統稱,覆膜砂是樹脂砂的一種。
樹脂砂鑄造就是把原砂和樹脂混合後形成樹脂砂,把樹脂砂打入模具型腔中,通過加熱或催化劑方法使其成型,成型後的坭芯再放入澆鑄模具中進行澆鑄.
覆膜砂就是直接成型,不像樹脂砂那樣需要通過原砂和樹脂混合後再成型
樹脂砂鑄造是利用呋喃樹脂和固化劑進行造型生產的鑄造,即用擦洗砂、呋喃樹脂和固化劑按比例進行混制,凝固後澆鑄的鑄造;覆膜砂鑄造是利用擦洗砂、酚醛樹脂、硬脂酸鈣、烏洛托品混制出覆膜砂,再進行加熱,凝固後造型的。
I. 聚氯乙烯(PVC)薄膜的擠出成型
聚氯乙烯薄膜是指以聚氯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在樹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增塑劑、穩定版劑、潤權滑劑和必要的填充料,經均勻混合後,用壓延法或擠出法生產成型的薄膜。聚氯乙烯薄膜的生產工藝比聚乙烯薄膜的生產工藝復雜;由於聚氯乙烯樹脂是一種熱敏性原料,生產過程中比較容易分解;為了能生產出具有不同性能特點的聚氯乙烯薄膜,樹脂中有時還要加入一些耐熱劑、耐寒劑、阻燃劑、耐油劑和抗靜電劑等助劑。
聚氯乙烯薄膜成型方法,應用較多的是壓延法成型和擠出塑化法成型。生產時按樹脂中加入增塑劑比例的不同,可以生產出軟質聚氯乙烯薄膜和硬質聚氯乙烯薄膜。這一節介紹的聚氯乙烯薄膜,主要是指擠出吹塑成型薄膜和擠出塑化流延成型薄膜。擠出吹塑成型薄膜的厚度,在0.015 ~0.06mm范圍內較多。
J. 樹脂浸漬紙貼面是什麼
將專用紙浸漬熱固性樹脂溶液並乾燥成膠膜紙,再經熱壓使其覆貼在人造板表面的過程。是人造板進行表面加工的一種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膠膜紙上的樹脂所具有的粘結性和流動性,經過壓機熱壓將紙張直接粘貼在人造板表面,與此同時在表面形成一層封閉堅固的樹脂膜。這就省去了熱壓前人造板表面需要塗膠和熱壓後表面需要進行油飾處理的工序,不僅簡化了生產工藝,而且用料省、耗能低,也節省了大量的冷卻用水。
樹脂浸漬紙貼面用於人造板工業生產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首先在硬質纖維板上得到應用,以後擴展到刨花板貼面。當時是用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浸漬紙張,在多層壓機上採用冷上壓—熱壓—冷下壓的長周期生產工藝進行生產,熱壓周期為30~35分鍾。由於熱壓時間長,人造板壓縮率很大,內膠合強度降低,各板間的厚度均勻性難以控制,產品表面常出現碎裂情況。隨著快速固化並具有一定塑性的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研製成功,以及具有特殊裝卸機構的單層熱壓機的出現,60年代末期開始採用熱上熱下的短周期貼面新工藝。它因有耗能少、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等優點而得到迅速發展。短周期法的典型熱壓工藝條件是:單位壓力2~3兆帕,熱壓溫度170~190℃,熱壓時間30~50秒。生產周期約1分鍾左右。短周期法生產由於熱壓工藝條件的局限,它不能直接生產表面光澤度很高的產品,只適於生產柔光產品;被覆貼的人造板的厚度必須在8毫米以上,否則在卸壓時會出現人造板鼓泡或分層。
採用短周期法進行人造板浸漬紙貼面時,需每面一張浸漬紙,如果只貼單面,產品會產生翹曲而無法加工和使用。只需單面裝飾時,背面要用浸漬過樹脂的牛皮紙平衡,裝飾紙和牛皮紙的定量均為80~120克/平方米,浸漬乾燥後的樹脂含量控制在紙重的130~150%。這樣高的上膠量要保證浸漬均勻,必須採用兩次浸漬。兩次浸漬可以是同一種樹脂,也可以是兩種樹脂,第一次可浸漬脲醛樹脂,乾燥後的上膠量占紙重的40~60%,第二次再浸漬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由於脲醛樹脂比較便宜,流動性較好,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保證產品質量。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改性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樹脂合成時加入含有—NH2基的醯胺類化合物或含有—OH基的醇類化合物,參與樹脂反應達到改性目的;另一種方法是在三聚氰胺—甲醛樹脂內混入另一種樹脂,如用丙烯酸樹脂來達到改性目的。樹脂在浸漬時還要配入各種助劑,如固化劑、滲透劑、消泡劑、脫模劑、溶劑等,以保證工藝的順利進行和產品質量。
除了使用氨基樹脂作為浸漬樹脂外,早在60年代還使用鄰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樹脂(DAP)。這是一種游離基反應樹脂,在反應過程中不產生小分子,可採用熱上熱下的加壓工藝,其加壓工藝為單位壓力1~1.5兆帕,溫度為130~150℃,熱壓時間為5~15分鍾。DAP樹脂具有成型壓力低,產品耐老化、耐熱,絕緣性好,並具有一定的柔性,可彎曲、不易開裂等優點。因浸漬時必須以酮類或苯類有機溶液作溶劑,故成本較高。產品主要用作儀器儀表的外殼。
還有一種以功能性加工為主要目的樹脂浸漬紙貼面人造板——水泥模板,是使用適於浸漬的牛皮紙浸漬酚醛樹脂,乾燥成酚醛膠膜紙,再經過熱壓覆貼在人造板表面。這種模板的耐水性較好,並可改進脫模性,從而增加了模板的復用次數。
浸漬紙貼面產品具有耐熱、耐污染、耐老化及一定的耐磨性,產品主要用於製作板式傢具及建築和船舶的內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