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注漿技術交底
㈠ 合成樹脂瓦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輕型屋面
在輕質屋架上直接安裝彩瓦,無需鋪木板,做防水,找平等工序,保溫層充當吊頂,經濟實惠。
㈡ 模板技術交底
現澆剪力牆結構大模板安裝與拆除
1 范圍
本工藝標准主要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外板內模、外磚內模、全現澆剪力牆結構大模板的安裝與拆除。
2 施工准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配套大模板:平模、角模,包括地腳螺栓及墊板,穿牆螺栓及套管,護身欄,爬梯及作業平台板等。
2.1.2 隔離劑:甲基硅樹脂、水性脫模劑。
2.1.3 一般應各有錘子、斧子、打眼電鑽、活動扳子、手鋸。水平尺、線墜、撬棍、吊裝索具等。
2.2 作業條件:
2.2.1 按工程結構設計圖進行模板設計,確保強度、剛度及穩定性。
2.2.2 彈好樓層的牆身線、門窗洞口位置線及標高線。
2.2.3 牆身鋼筋綁扎完畢,水電箱盒、預埋件、門窗洞口預埋完畢,檢查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要求,辦完隱蔽工程驗收手續。
2.2.4 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漿,安裝大模板前抹好砂漿找平層,但找平層不能伸入牆身內。
2.2.5 外磚內模結構在安裝大模板前,把組合柱處的牆上舌頭灰清理干凈,全現澆結構掛好供外牆模板操作的架子。
2.2.6 安裝大模板前應把大模板板面清理干凈,刷好隔離劑(不允許在模板就位後刷隔離劑,防止污染鋼筋及混凝土接觸面,塗刷均勻,不得漏刷)。
3 操作工藝
3.1 外板內模結構安裝大模板:
3.1.1 工藝流程:
准備工作 → 安正號模板 → 安裝外牆板 → 安反號模板 → 固定模板上口 → 預檢
3.1.2 按照先橫牆後縱牆的安裝順序,將一個流水段的正號模板用塔吊按順序吊至安裝位置初步就位,用撬棍按牆位線調整模板位置,對稱調整模板的一對地腳螺栓或斜桿螺栓。用托線板測垂直校正標高,使模板的垂直度、水平度、標高符合設計要求,立即擰緊螺栓。
3.1.3 安裝外牆板,用花籃螺栓或卡具將上下端拉結固定。
3.1.4 合模前檢查鋼筋、水電預埋管件、門窗洞口模板、穿牆套管是否遺漏,位置是否准確,安裝是否牢固,是否削弱斷面過多等,合反號模板前將牆內雜物清理干凈。
3.1.5 安裝反號模板,經校正垂直後,用穿牆螺栓將兩塊模板鎖緊。
3.1.6 正反模板安裝完後,檢查角模與牆模,模板與樓板,樓梯間牆面間隙必須嚴密,防止有漏漿、錯台現象。檢查每道牆上口是否平直,用扣件或螺栓將兩塊模板上口固定。辦完模板工程預檢驗收,方准澆築混凝土。
3.2 外磚內模結構安裝大模板:
3.2.1 工藝流程:
外牆砌磚 → 安裝正、反號大模板 → 安裝角模 → 預檢
3.2.3 安裝正反號大模板,其方法與外板內模結構相同。
3.2.4 在混凝土內外牆交接處安裝角模,為防止澆內牆混凝土時組合柱處的外磚牆鼓脹,應在磚牆外加豎向5cm厚木板及橫向加固帶,通過與內牆鋼模拉結,增加磚牆剛度。
3.3 全現澆結構安裝大模板:
3.3.1 工藝流程:
准備工作 → 掛外架子 → 安內橫牆模板 → 安內縱牆模板 → 安堵頭模板 →
安外牆內側模板 → 合模前鋼筋隱檢 → 安外牆外側模板 → 預檢
3.3.2 在下層外牆混凝土強度不低於7.5MPa時,利用下一層外牆螺栓孔掛金屬三角平台架。
3.3.3 安裝內橫牆、內縱牆模板(安裝方法與外板內模結構的大模板安裝相同)。
3.3.4 在內牆模板的外端頭安裝活動堵頭模板,它可以用木板或用鐵板根據牆厚製作,模板要嚴密,防止澆築內牆混凝土時,混凝土從外端頭部位流出。
3.3.5 先安裝外牆內側模板,按樓板上的位置線將大模板就位找正,然後安裝門窗洞口模板。
3.3.6 合模板前將鋼筋、水電等預埋管件進行隱檢。
3.3.7 安裝外牆外側模板,模板放在金屬三角平台架上,將模板就位,穿螺栓緊固校正,注意施工縫模板的連接處必須嚴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現錯台和漏漿現象。
3.4 拆除大模板
3.4.l 在常溫條件下,牆體混凝土強度必須達1MPa,冬期施工外板內模結構、外磚內模結構,牆體混凝土強度達4MPa才准拆模,全現澆結構外牆混凝土強度在7.5MPa,內牆混凝土強度在5MPa才准拆模,拆模時應以同條件養護試塊抗壓強度為准。
3.4.2 拆除模板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拆縱牆模板後拆橫牆模板,首先拆下穿牆螺栓,再松開地腳螺栓,使模板向後傾斜與牆體脫開。如果模板與混凝土牆面吸附或粘結不能離開時,可用撬棍撬動模板下口,不得在牆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錘砸模板。應保證拆模時不晃動混凝土牆體,尤其拆門窗洞模板時不能用大錘砸模板。
3.4.3 拆除全現澆結構模板時,應先拆外牆外側模板,再拆除內側模板。
3.4.4 清除模板平台上的雜物,檢查模板是否有鉤掛兜絆的地方,調整塔臂至被拆除的模板上方,將模板吊出。
3.4.5 大模板吊至存放地點時,必須一次放穩,保持自穩角為75°~80°,及時進行板面清理,塗刷隔離劑,防止粘連灰漿。
3.4.6 大模板應定期進行檢查與維修,保證使用質量。
4 質量標准
4.1 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應有足夠支承面積。
4.2 基本項目:大模板的下口及大模板與角模接縫處要嚴實,不得漏漿。模板接縫處,接縫的最大寬度不應超過規定,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隔離劑塗刷均勻。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4。
現澆剪力牆結構大模板允許偏差 表4-4
允許偏差 (mm)
多層大模 高層大模
牆、軸線位移 5 3 尺量檢查
標 高 ±5 ±5 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
牆、截面尺寸 ±2 ±2 尺量檢查
每層垂直度 3 3 用2m托線板檢查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檢查
表面平整度 2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
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移 3 3
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移 3 3
中心線位移 2 2
外露長度 +10 0 +10 0
中心線位移 10 10
截面內部尺寸 +10 0 +10 0
5 成品保護
5.1 保持大模板本身的整潔及配套設備零件的齊全,吊運應防止碰撞牆體,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變形。冬期施工時大模板背面的保溫措施應保持完好。
5.2 大模板吊運就位時要平穩、准確,不得碰砸樓板及其他已施工完的部位,不得兜掛鋼筋。用撬根調整大模板時,要注意保護模板下面的砂漿找平層。
5.3 拆除模板時按程序進行,禁止用大錘敲擊,防止混凝土牆面及門窗洞口等處出現裂紋。
5.4 模板與牆面粘結時,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將牆面拉裂。
5.5 冬期施工防止混凝土受凍,當混凝土達到規范規定拆模強度後方准拆模,否則會影響混凝土質量。
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牆身超厚:牆身放線時誤差過大,模板就位調整不認真,穿牆螺栓沒有全部穿齊、擰緊。
6.2 牆體上口過大:支模時上口卡具沒有按設計要求尺寸卡緊。
6.3 混凝土牆體表面粘連:由於模板清理不好,塗刷隔離劑不勻,拆模過早所造成。
6.4 角模與大模板縫隙過大跑漿:模板拼裝時縫隙過大,連接固定措施不牢靠,應加強檢查,及時處理。
6.5 角模入牆過深:支模時角模與大樓板連接凹入過多或不牢固。應改進角模支模方法。
6.6 門窗洞口混凝土變形;門窗洞口模板的組裝及與大模板的固定不牢固。必須認真進行洞口模板設計,能夠保證尺寸,便於裝拆。
6.7 嚴格控制模板上口標高。
7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准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模板分項工程預檢記錄。
7.2 模板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資料。
㈢ 基坑支護技術交底
我也想要一份
㈣ 鑽孔灌注樁後注漿技術交底怎麼交水灰比1:0.5
樁基施工圖紙上應該對水灰比有要求,按照圖紙要求進行技術交底即可,如果圖紙沒有要求,就必須在樁基試樁的時候把相關參數確定下來,包括水灰比,注漿量及注漿壓力等!
㈤ 地基加固注漿的技術要求如題 謝謝了
㈠、軟土地基深層攪拌加固法㈡、軟土地基分層注漿加固法㈢、用壓密注漿法處理軟弱地基㈣、用建築垃圾夯擴超短異型樁處理軟弱地基㈤、軟弱地基小口徑攪拌樁攪拌固化法㈥、游泳池底板斷裂軟弱地基處理㈦、軟土地基粉體噴射攪拌加固㈧、國外四種地基加固方法1、粘土灌漿法把粘土泥漿壓入地基空隙。它可以填塞極小的縫隙。但是,僅限於乾燥岩層使用。2、硅酸鈉漿和氯化鈣漿壓入法把管壁上有許多孔的金屬管打入地基,然後通過金屬管把硅酸鈉漿和氯化鈣漿壓入地基中;進行化學反應後,地基中的細小空隙被防水的硅酸鈉凝膠堵住。該法適用於砂質地基。3、合成樹脂灌注法適用於各種工程地基的加固。採用管式灌漿器灌入合成樹脂。可在狹窄的空間施工,也可在50米深的地下加固地基,使地基堅固程度大幅度提高。4、水泥支柱噴射法往井中放入旋轉鑽桿,鑽桿頭部裝有噴射器和研磨器,水柱從鑽桿中噴出,切割、軟化土層,研磨器將土磨碎。鑽桿邊磨邊鑽到達目的深度後,垂直噴射器停工,兩個水平噴射器同時啟動,在400個大氣壓力下注入水泥漿。撤出鑽桿後,地下形成直徑為80厘米的水泥柱,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㈥ 岩溶注漿施工技術交底
高壓注漿施工工藝流程圖
施工准備--鑽芯孔清孔--注漿前注水試驗--注漿--封孔
一、 施工准備
1、材料
1)注漿用水採用市政自來水。
2)注漿用水泥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為42.5級,進場原材料進行檢驗,水泥的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標准,並附有水泥出廠報告。
2、機具設備
1)注漿設備主要包括鑽機、注漿泵、攪拌機、混合器、止漿塞、篩網、注漿管及配套儀器表、輔助設備與機具等。
2)在注漿施工前檢測所有注漿設備狀態,確保設備能正常運轉,合理設置水泥棚和攪拌站及附屬設施。
3、技術准備
根據樁檢孔號及參考地質孔號,取得詳細的溶洞資料,確定漿液濃度、注漿壓力及注漿量等。
(二)鑽芯孔清孔
注漿前,對鑽芯孔進行清孔檢查,在確定沒有塌孔和探頭石的情況下方可下管。否則,必須用鑽機進行掃孔。
(三)注漿施工
1、試泵
開泵前先將三通轉芯閥調到回漿位置,待泵吸水正常時,將三通回漿口慢慢調小,泵壓徐徐上升,當泵壓達到預定注漿壓力時,持續二、三分鍾不出故障,即可結束。
2、安裝注漿管和止漿塞
在確定注漿管內無阻塞物後,即可進行注漿管的安裝。為減少拔管時的阻力,在注漿管設置防水板。用沾有CS膠泥的麻絲繩饒成不小於鑽芯孔直徑的紡錘型柱塞,把管子插入孔內,再用台車將管頂入孔內到要求深度,使麻絲栓塞與孔壁充分擠壓緊實,然後在麻絲與孔口空餘部分,填充CS塑膠泥,使注漿管和止漿塞固定。注漿管外露的長度小於30~40cm,以便連接孔口閥門和管路。注漿管安裝放好後,在注漿管管口加上孔口蓋,以防止雜物進入。
3、壓水試驗
壓水壓力由小逐漸增大到預定注漿壓力,並持續15min。
4、漿液配製
水泥漿液水灰比為0.8:1~1:1。按設計要求的水灰比用高速拌漿機拌和水泥漿液。
5、注漿:
1)注漿管路系統的試運轉:
用1.5~2倍於注漿終壓對系統進行吸水試驗檢查,並接好水、電;檢查管路系統能否耐壓,有無漏水;檢查管路連接是否正確;檢查設備機況是否正常;使設備充分熱身。試運行時間為20min。
2)注漿壓力控制:灰岩中為0.1~0.3MPa,岩土界面附近逐步增大到0.3~0.5MPa。對樁底節理裂隙、岩芯破碎等情況適當增加註漿壓力。
6、結束注漿
當注漿達到下列標准之一時,可結束注漿:
1) 注漿孔口壓力維持在0.2MPa左右,吸漿量不大於40L/min,維持30min。
2) 冒漿點已出注漿范圍外3~5m。
3) 單孔注漿量達到平均注漿量的1.5~2.0倍,且進漿量明顯減少時。
當達不到上述標准時,應清孔再次注漿。
(四)封孔
注漿結束後,經質檢工程師檢查,通知監理工程師檢查確認終孔條件。卸下法蘭盤、拔出套管,拔管時使用拔管機,每次上拔高度為500mm。拔出注漿管後,保持注漿管清潔、暢通。拔出管後留下的孔洞,及時回填M7.5水泥砂漿封孔,搗鼓密實,並作好孔口標記。
三、施工注意事項
1、如需鑽機清孔的,鑽機須安裝牢固,定位穩妥、固定。各類設備應就近安裝固定管線,不宜過長,以防壓力和流量消耗。
2、當地質鑽孔發現岩溶較大,且填充較少時,應先快速灌注中粗砂,再灌注水泥漿。
3、注漿用的漿液應經過攪拌機充分攪拌均勻後才能開始注漿 ,並應在注漿過程中不停地緩慢攪拌,攪拌時間應小於漿液初凝時間。漿液在泵送前應經過篩網過濾。
4、注漿全過程應做好技術資料和基礎數據記錄、整理、分析工作。
5、注漿過程加強地面及樁的觀測記錄(水平位移、冒漿點的位置、地面及樁下沉)。
6、各孔注漿量根據具體地質情況有較大的差異,當連續注漿單孔超過15噸不見升壓時,應考慮提高漿液濃度,必要時間歇注漿。注漿量過大時,應提請有關四方會審,採取適當的施工措施進行處理。
7、注漿前作好注水試驗並記錄,根據鑽孔的地質情況和注水試驗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注漿漿液和施工措施。
8、注漿過程中,作好記錄,並專人巡視,避免注漿超出加固范圍以及對環境的污染。
四、安全文明施工、環水保措施
(一)安全保證的主要措施
1、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鑽機操作工、注漿泵司泵人員應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並了解施工的全過程。
2、機械、電氣設備必須達到國家安全防護標准;施工中若發現設備運轉異常,
應立即關閉電源進行檢修。施工現場要設專職安全員。
3、機電設備應固定就位,不可隨意搬動,電動部分應設置網罩,電箱電線應懸掛。
4、注漿過程中應避免高壓噴嘴斷開或軟管破裂導致漿液噴射、軟管甩出引發安全事故。
5、施工中鑽機應至於平整堅實的地面上,鑽機移位時應平穩並保持挺桿垂直,防止傾斜倒塌。
6、施工現場設置醒目的防護帶,防止閑雜人等進入施工現場,確保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
(二)環境保護措施
1、水泥等細顆粒散體材料,應遮蓋存放,運輸時防止移撒、飛揚。
2、對注漿孔注漿時,應按照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施工,減少漿液的浪費;對廢棄漿液必須按指定的地點進行排放,注意與周圍水溝的暢通,確保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
3、嚴禁在施工現場焚燒廢棄物和會產生有害有毒氣體、煙塵、臭氣的物品。
4、施工過程中嚴禁將含有污染的物質或可見懸浮物的水排入河渠、水道。所有機械廢油回收利用或妥善處理,嚴禁隨意潑倒。
5、選擇性能優良、噪音小的施工廢棄的砂料及水泥袋等包裝物及時清理,不得隨意拋灑。對本工程使用的鑽機、注漿機等機械要進行定期保養維護,以減少因機械故障產生的附加雜訊與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