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樹脂
⑴ 《辛巴達七海傳奇》的情節是什麼
影片取材於阿拉伯《一千零一夜》中的「辛巴達航海記」,講述辛巴達在七次航海經歷之後挑戰海上破壞女神的全新冒險。 辛巴達(布拉德·皮特 配音)和敘拉古國的王子普羅士(約瑟夫·法因斯 配音)從小就是好朋友,而且都對海上探險充滿神往。長大後各奔前程的兩人,一個實現夙願當上了自由自在的海盜,另一個則成為人民擁戴的王子,從此再也沒有聯絡。 做起了海盜的??次,辛巴達聽說寶物「和平之書」擁有巨大的法力,他決定去盜來據為己有。沒想到,等他到了藏有寶物的「雪城」,卻發現「和平之書」的主人,竟然是自己兒時的好朋友普羅士。縱是朋友之物,在貪婪的慾望之下,辛巴達依然想盜走「和平之書」。於是,普羅士和辛巴達之間展開一場惡斗,最後,普羅士終於講明了「和平之書」的重要,也說服了辛巴達放棄盜寶。萬萬想不到的是,正當普羅士和辛巴達盡釋前嫌時,「和平之書」卻被邪惡女神愛瑞絲(蜜雪兒·菲佛 配音)偷走,女妖試圖藉此毀滅世界。「和平之書」被盜之後,整個「雪城」陷入了一片混亂恐慌之中,矛頭紛紛都指向辛巴達。但普羅士相信辛巴達的清白,萬般無奈之下,他主動提出以自己生命做抵押,讓辛巴達追回寶物「和平之書」。辛巴達只好答應普羅士,前往遠海找尋邪惡女神愛瑞絲,奪回「和平之書」,但他心裡卻盤算著一離岸就立刻登上海盜船,到陽光普照的斐濟島逍遙自在,不理會朋友的生死。但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朋友普羅士的未婚妻瑪琳娜(凱瑟琳·澤塔·瓊斯 配音),為監視辛巴達也偷偷登上了船。辛巴達在瑪琳娜和他的手下「大塊」(丹尼斯·海斯伯特 配音)等的影響下,慢慢恢復了正義海盜的勇敢魄力和無畏氣概。他率領海盜船員拉起風帆,向邪惡女神的領地進發。一路上他們遭遇了許多恐怖怪物和災難,包括一條巨蛇,一隻巨蠍和一座40英尺高的冰雪島,以及一隻可怕的大章魚。擊敗它們之後,辛巴達還要接受愛瑞絲「離間金蘋果」的考驗,它有一種把朋友變成敵人的魔力。在最後關頭,辛巴達能否經受考驗,為奪回「和平之書」救出朋友的性命?他和瑪琳娜又在患難中發生了怎樣的愛情?
⑵ 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劑詳細資料
很多人認為,在日常的飲食中,應該多吃菜,少吃米飯,這樣既能充足的攝取營養,而且還可以減肥。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為了自身健康著想,我們應該科學的飲食。日常飲食中 營養都跑到了菜里?營養都在菜里?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們在餐桌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少吃飯,多吃菜,飯沒有營養,營養都在菜里。」從表面上來看這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從科學的營養角度來看,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對身體的健康是極其不利的。米飯、麵食是中國人的主食,之所以把它們稱為主食,而把各種各樣的菜餚稱為副食,這是與中國自古至今的飲食習慣分不開的。我們華夏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是把米飯以及麵食作為必要的食物,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和營養吸收規律,不是一兩代人就能輕易改變的,它是經歷了上萬年的生命演變的過程而形成的。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所需的「基礎原料」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所需的「基礎原料」,人在一天之中所獲得的總熱能的50%~6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而米飯以及麵食的主要成分正是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直接轉化為熱量。另外,米飯同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為什麼我們一輩子吃米飯都吃不厭,而大魚大肉連續吃上幾天就要倒胃口呢?這是因為大魚大肉味重、色重,並且重油,吃多了,會對腸胃產生極大的刺激。而米飯和麵食的味道則很清淡,即使每天食用也不會令人反感。過量地攝取豐富的菜餚,會對腸胃造成極大的負擔。有些人認為,多吃些蔬菜沒關系。這誠然有道理。但是,用過多的烹調油炒成的蔬菜,也不能過多食用,否則也容易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病和肥胖。
營養學家並不贊成絕對的「多吃菜,少吃飯」的觀點。提倡主食與副食科學合理地搭配,主食要佔絕對的比重,此外,還要看每個人所處的生長階段。比如,青少年正在長身體的階段,活動量也大,可以適量增加副食,科學地攝取營養,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在腸胃病患者比過去有所增加,特別是青少年的患病率趨向低年齡化,這跟許多獨生子女在家受寵盲目地「瞎吃」有關。「少吃飯。多吃菜」這種不健康的飲食觀念應當及時地糾正過來。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一般可以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營養價值,但必須符合上述定義的概念,即不影響食品的營養價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料變質、增強食品感官性狀或提高食品質量的作用。
⑶ 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的零錢越來越多,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以及社會上的少年犯罪現象也由於這些因素隨之越來越多。中學生不同於其他的消費階層,他們無經濟收入,但因為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視為「小皇帝」,因而消費水平比較高。在初中階段,初中生作為消費者,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錢,而初中的資料費、生活雜費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初中生如何合理消費、節省開銷是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因此,了解初中生如何消費,便知他們如何理財。
二、調查報告
研究目標:
1、通過活動,調查初中生學怎樣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2、通過活動,正確認識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們當今的青少年應樹立什麼樣的金錢觀。
研究內容:調查初中生的零花錢的數目、來源、用途,以及零花錢使用時的消費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設計注意科學性,遵守題目制定的准則——越簡單越好,使題目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為確保信度,問卷採用集中填寫當場收交的方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同學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請同學們如實回答。
研究對象:對某中學初二(1)班43名同學進行了調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調查結果
表1. 某中學初二(1)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統計42人
調查內容 調查結果
1、你每月的零花錢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錢的來源 (可多項選擇)
A勤工儉學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親戚 E其他來源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錢主要用途是(可多項選擇)
A買書籍 B 儲存起來 C買零食 D打游戲 E體育運動 F買衣服 G朋友聚會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購買一種商品,你首先考慮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價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時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會因價格貴而放棄 B 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 C沒什麼看法 D不應該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自
A父母,因為他們是過來人 B兄弟姐妹,因為他們比父母更了解我需要什麼
C同學或同齡的朋友們,因為他們知道什麼不讓我落伍 D沒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看法是
A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 B無所謂
C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 D反對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當方式 D. 自己賺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你會如何處置?
A. 用於學習 B. 用於娛樂 C. 人際交往 D. 儲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調查結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錢
學生每個月的零花錢在50以下的佔42.9%,在50元-100元的佔38.1%,也有少部分學生的零花錢很多。順德區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都比較高,家長給子女的零花錢也比較多。
2、每月零花錢的來源
學生的零花錢主要來源是父母,佔81.0%。初中生學業重,課程緊,基本上沒什麼時間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錢的主要來源是父母。
3、零用錢主要用途是
選擇儲存起來的的佔54.8%,買書的佔50.0%,買零食的41.6%,還有少部分同學選擇買衣服。初二(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時的零花錢都是自己處理。平時學業忙,沒時間逛街,於是很多選擇儲存起來。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每天看一篇文章的意識很強,因此選擇買書。初中生正長身體,容易餓,加上嘴饞,因此總在課余時間去買零食。在學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買衣服的錢比較少。
4、購買一種商品首先考慮的因素
考慮價格的佔52.4%,考慮商品的用途的佔26.2%,考慮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23.8%。買商品時,首先考慮它的價格,只要喜歡、買得起,不管實不實用,都會買下。有些學生考慮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盡其用,認為沒必要買沒用的東西回來擺,浪費金錢。中學階段的這個年齡正是對時尚有敏銳觀察力的時候,對時尚感興趣,追求時尚正逐漸影響學生的消費理念。
5、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認為可以考慮的佔66.7%,認為不應該的佔19.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適的生活,因此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學生認為不應該,他們認為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飽飯,穿著舒適就行了,沒必要追求名牌。
6、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源
學生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風格來源很廣,既有父母佔23.8%,也又兄弟姐妹佔23.8%,更多是自己佔38.1%。在家裡,平時跟父母,兄弟姐妹出去消費,或多或少收到他們的影響,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費理念,不再收他們想想,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看法是
學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的佔81.0%,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還是很強。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當零花錢不夠時,很多學生選擇向父母要,佔52.4%,也又少部分選擇自己賺,佔26.2%。初中生還是消費者,沒有賺錢能力,所以零花錢不夠時,首先想到的還是向父母要。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會如何處置?
很多學生選擇儲存起來佔41.6%。這個月零花錢多了,或許下個月就不夠,為了以防萬一,很多學生就選擇存儲一起來。
五、分析後的思考
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從小克勤克儉的孩子,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得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通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深刻地理解了學生理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這方面的許多知識。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在人們的行為中慢慢改變,而行為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消費正是這樣的,它既受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外來事物的影響,我們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勤儉節約和儲蓄行為是個良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孩子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