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b樹脂粉末塗料流動助劑
㈠ 聚氨酯樹脂增稠劑這種助劑可以用於什麼樣的水性體系嗎
早上好,溶劑復型PU樹脂增稠劑(制增粘樹脂)一般情況下並不適合直接改性到水性體系中需要適當乳化,比如高分子量丙烯酸酯、PVB、萜烯、C9石油或者松香乾油脂等等都可用於PU復配增加黏度,請酌情參考。水性PU分為兩種體系——一種是經過乳化將改性封端不親水的PU和水在乳化劑存在時分散為白色乳膠形式,另一種是直接用脂肪族或者芳香族改性成親水的PU或者相關鈉鉀鹽溶於去離子水成為微泛藍光的半透明水溶液,可根據具體增稠需要自行選擇助劑。
㈡ 粉末塗料中byk961是什麼助劑用量是多少
德國BYK-961 CERAFLOUR 961微粉化蠟,),用於粉末塗料,基於改性PE(改性聚乙烯),改善多孔底材的脫泡性,徹底消泡,增加抗劃傷性。
㈢ 粉末塗料助劑只佔配方中的百分之幾甚至是千分之幾,這么一點點含量真的能對粉末塗料起到作用嗎
粉末塗料助劑的含量雖然卑微,但是它的作用對塗料和塗膜性能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在某些情況下,助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在要求塗膜外觀平整光滑的熱固性粉末塗料配方中,如果沒有像流平劑這樣的助劑時,無法得到沒有縮孔的塗膜等等。
㈣ 在粉末塗料中LP002是什麼助劑
好像是做流平用的,加量一般都在千分之幾個點
㈤ 粉末塗料流動性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控製成品粉末自由流動性的方法
1.1 低溫粉碎 粉末塗料的主要成份是樹脂,且樹脂的分子量較低,一般只有幾千,軟化點一般不超過115℃,環氧樹脂的軟化點僅90℃左右。粉末塗料用樹脂的玻璃化溫度Tg則更低,一般在58℃左右。目前粉末塗料的研磨粉碎採用ACM磨,粉碎與粉末分級同時進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ACM磨長時間工作或在炎熱的夏季,篩網出來的粉末溫度偏高,若立即包裝粉體很快就會結塊。因此我們在ACM磨的進風管,加裝冷凍裝置,使粉體的塗裝施工性能得到改善。
1.2 後混流動助劑 為了提高粉末塗料的流動性,一般在擠出片粉碎的同時加入氣相二氧化硅。氣相二氧化硅是四氯化硅通過火焰水解而得到的極細的無定型二氧化硅,由球狀微粒組成,平均粒徑在7~40nm。由此製成的粉末塗料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粉末顆粒之間不粘連,顆粒感強。適於粉末塗料的氣相二氧化硅從化學結構上分為親水型和疏水型兩種,疏水型二氧化硅對粉末塗料帶電性能的提高要比親水型的好,通常在粉碎時添加粉末總量的1‰~2‰即有理想的效果。
㈥ 粉末塗料助劑應具哪些條件
粉末塗料配方中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粉末塗料助劑,雖然與樹脂、固化劑、顏料和填料相比,其用料的量較少,只佔配方總量的千分之幾到百分之幾,但是它的作用對塗料和塗膜性能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在某些情況下,助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在要求塗膜外觀平整光滑的熱固性粉末塗料配方中,如果沒有像流平劑這樣的助劑時,無法得到沒有縮孔的塗膜等等。
㈦ 適合粉末塗料使用的粉末狀助劑有哪些
消泡劑
潤濕劑
防結塊劑
分散劑
㈧ bz204粉末塗料乾粉流動劑是干什麼用的
該產品作為一種靜電噴塗的改進劑或乾粉流動助劑應用於下列粉末塗料: 聚酯/TGIC/HAA、混合型、環氧、丙烯酸和聚氨酯,尤其是各種風格的金屬、紋理和美術粉。
特點:
*1.改進粉末塗料的乾粉流動性:
*2.控制膜的厚度:
*3.提高噴塗效率
*4.平衡帶電性能:
*5.減少外觀缺陷。
用量:
*粉末塗料重量的0.1~1%,最好為0.3%左右。
*注意事項:配方中無鈦白粉的產品(如黑色、深灰等深色產品)可能會產生白點情況。
*建議在合適的混合機中通過後混合(干混)的方式加入。
㈨ 粉末塗料助劑中的流平劑,是不是只要有流平作用、本身沒有變性就能拿來用是否適用於常見的樹脂原料
粉末塗料助劑功能的發揮是有前提的,要使塗膜獲得良好流平,需有三個前提版:
1作為主要基料的樹權脂應當在規定的貯存期內、沒有發生過固化反應、沒有產生局部膠化,是可以流平的。
2樹脂的玻璃化溫度必須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從流平的角度出發,當然是越低越好,但按照固化反應溫度和考慮到粉末貯存穩定性,需要確定一個范圍,比如最高玻璃化溫度200℃固化的≤75℃、180℃固化的≤65℃,最低玻璃化溫度≥45℃等。
3粉末的粒徑一定要細,粗糙的粉末是得不到良好的流平。
㈩ 不飽和聚酯樹脂裡面添加什麼助劑可以使它與電鍍金屬不粘。
中午好,復不飽和聚酯你遇到的問題制是粘模具,主要和金屬工件黏合的就是不飽和樹脂單體本身,因為金屬表面的離子極易與其附著。與電鍍金屬層不黏你可以用絕緣的硅酮添加量很少,我原來為工廠小試時用過甲基硅油和紡織工業的水溶羥基改性硅油,一般添加0.3%=1%脫模效果就非常好(先加在未固化前的聚酯單體里用鄰苯二甲酸酯或者苯乙烯開稀沖兌攪拌均勻),當然如果你嫌開料麻煩也可以直接在鋼模里塗布些乾性硅油是半永久的用個一兩年再重塗。總之就是物理在不飽和聚酯和鋼模之間形成一道有效隔離層罷了,請酌情參考。硅酮化合物的不黏性是目前有機溶劑中最簡易方便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