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類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 環保法中對樹脂的要求
可以看下最新的標准要求:
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
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synthetic resin instry
( GB 31572-2015 2015-07-01實施)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保護環境,防治污染,促進合成樹脂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標准。本標准規定了合成樹脂(聚氯乙烯樹脂除外)工業企業及其生產設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合成樹脂工業企業排放惡臭污染物、環境雜訊適用相應的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產生固體廢物的鑒別、處理和處置適用相應的國家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准。配套的鍋爐和導熱油爐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本標准為首次發布。http://www.gepresearch.com/100/view-168460-1.html
2. 治理環境污染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1、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首先是使用低雜質的無毒或低毒的原材料,改革生產工藝或更新設備,研究和開發無公害、少污染的生產技術,發展綠色產品,減少單位產出的廢棄物排出量。宏觀調控產業結構,對消耗高、效益低、污染重的工業企業採取關、停、並、轉、遷等調整措施。研製和使用能耗低或採用清潔能源的交通運輸工具,逐步淘汰和限制使用落後的交通運輸工具。
2、合理利用能源與資源
(1)加強工業生產管理,把環境保護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軌道。節能降耗,減少物料流失,回收利用可燃氣體、余熱、余壓,工業三廢要回收再生、交叉利用,建立閉合生產流程,實現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密閉化,提高設備運行完好率,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排放;
(2)改進燃煤技術,提高燃燒效率,低硫優質煤優先供給民用,積極開發採用無污染、少污染的能源,改革燃料構成逐步實現燃氣化和電氣化,擴大聯片或集中供熱。
3、廢棄物處理
對暫無綜合利用價值的工業三廢要進行凈化處理,如採用廢氣凈化和除塵技術來控制煙塵、廢氣,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就能排放。城市生活垃圾、人畜糞便、污水等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醫院污水可能含多種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廢物,必須經專門的消毒處理方可排放。
(2)樹脂類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擴展閱讀:
環境污染的危害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2、環境污染與癌症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環境污染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採取綜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環境污染,是癌症綜合預防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3、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3. 有機樹脂類廢物是如何產生的工業生產中,一般使用什麼東西(比如化學品等)會產生有機樹脂類廢物
HW13是有機樹脂類廢物主要是樹脂、乳膠、增塑劑、膠水/膠合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產品、廢副產物
4. 化工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石油化工污染源概述 一、前言 凡是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統稱為污染源。通過污染源的調查積累了基礎數據資料,再經過污染源的評價可了解企業的污染源的特點,結合本地區環境保護目標制定出污染綜合防治規則。 石化工業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通過各種不同工藝途徑製成所需的油品、化工產品和生活用品。石油化工過程中使用的原料、生產過程、產品(包括副產品)都有可能產生污染物,其排出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是隨著生產工藝、生產規模所採用不同的原材料及產品品種的變化而改變。 二、石油化工廢水污染源及治理 由於石化生產的產品品種繁多,廢水中的污染物十分復雜。其特點是廢水量大、組分復雜。例如煉油廠平均每加工一噸原油產生的廢水量為0.3-3.5噸。石油化工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石油類、硫化物、酚、丙烯腈、醛類、三苯、含氮化合物、部分有機物、部分重金屬及含酸、鹼廢水。 1、含油廢水 主要來源:工藝過程與油品接觸的冷凝水、介質水、生成水,油品洗滌水、油品運輸船壓艙水、循環冷卻水、油品油氣冷凝水、焦化除焦廢水及受油品污染的地面水。 主要污染物:油,有的含油廢水含有酚、硫化物等。 處理原則:在裝置或罐區預先隔除浮油,後排入污水處理廠再處理。此方法簡單、費用低、效果好,能就地回收油品。 2、含酚廢水 主要來源:常減壓延遲焦化、催化裂化及苯酚-丙酮、間甲酚、雙酚A等生產裝置。 主要污染物:酚 處理原則:對於含酚量低,無回收價值,可與全廠廢水混合後不加預處理直接排入污水場。如含酚廢水酚含量較高(>1000mg/l)應在裝置區內回收或進行預處理再排入污水廠。 3、含硫廢水 主要來源:煉油廠二次加工裝置、分離罐的排水、油品和油氣的冷凝分離水、芳烴聯合裝置。 主要污染物:硫化物(S2-) 處理方法:空氣氧化法和水蒸氣汽提法。 4、含氰廢水 主要來源:丙烯腈裝置、腈綸廠聚合車間、紡絲車間及回收車間的排水、丁腈橡膠裝置。 主要污染物:丙烯腈、乙腈、異丙醇。 處理方法:目前常用塔式生物濾池法(又稱生化塔),效果很好。 5、含醛廢水 主要來源:乙醛裝置、維綸抽絲裝置、醋酸乙烯裝置、甲醛裝置等。 主要污染物:乙醛、甲醛、甲醇、丙烯醛。 6、含苯廢水 主要來源:制苯車間、苯乙烯裝置、聚苯乙烯裝置、乙基苯裝置、烷基苯裝置以及乙烯裝置的裂解急冷水洗廢水。 處理方法:一般常用吹脫法,另有活性碳吸附法。 7、含酸鹼廢水 主要來源:煉油廠、石油化工廠的洗滌水,成品罐的切水、鍋爐水處理排水及酸鹼汞房的排放水。 治理方法:低濃度含酸廢水常用中和法和綜合利用的方法,高濃度含酸廢水治理方法有塔式濃縮法、鼓泡濃縮法、浸沒燃燒法等。 三、石油化工廢氣污染源及治理 石油化工廢氣主要來源於加熱爐和鍋爐排出的燃燒氣體、生產裝置產生過剩氣體、熱電廠燃燒排出廢氣、在貯運和設備運轉產生的跑、冒、滴、漏都構成石油化工的大氣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烴類、乙烯、一氧化碳、惡臭、丙烯腈及顆粒狀物質。 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與所採取的加工工藝綜合利用和回收方法有關。 治理原則:1、結合技術改造採用少污染或無污染的工藝。 2、加強環境管理和應用新治理技術。 3、廢氣、廢水、廢渣的再利用。 四、石油化工廢渣污染源及治理 石油化工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渣種類繁多,成份復雜,大多數屬於化工廢渣,主要有酸渣、鹼渣、油污泥、白土渣、廢催化劑、活性污泥、苯酸廢渣、煤渣、粉煤灰、廢絲、廢塊等。 處理方法:1、廢渣的再資源化。 2、廢渣的處理(化學處理、脫水、焚燒)。 3、廢渣的堆存。 總之盡可能要變廢為寶,再資源化,減少廢渣對環境的污染。 五、結束語 了解源頭分布是為了找出污染源,減少、消除污染源,為此一方面在工程設計上要正確劃分廢物系統,採取有效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實行嚴格控制,做到標本兼治,以防為主。
5. 環境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減少污染物排放量、控制排放和充分利用大氣自凈能力、廠址選擇、煙囪設計回、城區與工業區規劃等要合答理。
6.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固體廢物污染也成了一大問題。固體廢棄物隨意丟棄、堆積如山,不僅影響市容、而且污染環境。現在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妥善處理廢物、防治污染的辦法,而固體廢物的資源化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
變廢為寶
固體廢物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徵,是在錯誤時間放在錯誤地點的資源。如果用恰當的方法處理,完全可以變廢為寶。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南方水處理公司從污水淤泥中提煉和製造了2塊寶石,一塊較輕,呈暗灰色,嵌在一個如同瑪瑙和珍珠的銀色飾物上;另一塊呈褐色,飾在金別針上。該公司已同英國經營珠寶的拉特納公司的銷售經理就這種寶石的銷售進行了商談。不久的將來,人們會在商店裡看到這種漂亮而別致的寶石。
事實證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垃圾及其他「三廢」(廢物、廢氣、廢水)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各國開始對它們進行「資源化」處理,變廢為寶,從中回收「可利用資源」,取得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例如,1988年美國回收廢舊物品行業的收入為48億美元,1989年增加到60億美元。中國在過去40年裡從各種廢棄物中回收的再生資源總量達2.5億噸,價值720億元。
長期以來,各國處理垃圾的方法是露天堆放、圍隔離堆、填埋、焚化和生物降解。據美國試驗表明,燃燒1噸垃圾大約能發出525千瓦時的電,並使垃圾量減少75%~90%。因此,不少發達國家建立了許多垃圾發電廠。目前,美國約有160座,正在興建或計劃興建的還有100多座。1990年日本用於處理垃圾的費用達1.4百萬日元。東京地區計劃在3年內將重新整頓和開辟垃圾處理場所。目前全日本共有1800個垃圾焚燒場,其中,只有90個能生產出轉化能源,而且只有41個將生產的垃圾能源賣給電力公司。
但是,這些方法大部分受各種因素的限制,在處理過程中會造成二次污染。歐共體委員會估計,12個成員國的520座垃圾焚化廠每年排放塵埃2.5萬噸,鉛570噸,氧化氫144噸,汞68噸,鎘31噸,嚴重污染生態環境。因此,人們開始將垃圾作為資源,進行綜合利用的探索。
廢舊物資,如人們生活中的廢棄物,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一直是污染環境的重要原因,人們將其作為重要負擔。實際上,廢舊物資是個「寶」,只要收集起來,進行加工,再生利用,就可以變為社會財富,既節約了自然資源,又防止造成公害。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報道,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製造新塑料袋所需能源是回收塑料袋的3倍,即新製造1噸聚乙烯塑料袋需要1106億焦耳的熱能,而回收同樣重量的塑料袋只消耗353億焦耳的熱能。而且,製造1噸塑料袋產生4034千克二氧化碳,回收1噸塑料袋只產生1773千克二氧化碳;前者消耗水143.9噸,後者消耗水16.8噸,前者是後者的8倍。製造1噸新塑料袋所產生的二氧化硫61千克,回收的僅為18千克;前者產生的氧化氮為21千克,後者為9千克。回收1噸塑料袋還比製造1噸新的要節省1.8噸燃料油。
為便於綜合利用,各國都分類回收廢舊物資。瑞典人倒垃圾時,將玻璃瓶扔進草綠色的大鐵罐里;廢舊電池扔進馬路旁電池形狀的火紅色大鐵筒里;廢鐵器扔進專用集裝箱;廢紙捆起來定期交運。美國將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兩種,分堆集中在路邊等待收走;超級市場設有金屬罐回收機,顧客將空罐投入後,可獲得一張收據,在指定商店兌換現金,如一次投入10個空罐,還可獲得一張能廉價購買食品的優待券。
在加拿大,公園及遊客常到之處都放著幾種淺藍色的子彈形大膠筒,分別回收廢報紙、罐頭盒、玻璃瓶等。英國倫敦有26個「再循環中心」,在一些地區專設回收廢報紙、破舊衣服、玻璃瓶、鐵皮罐等的垃圾筒。
德國專設回收塑料的垃圾筒,法國專設回收玻璃瓶的垃圾筒。澳大利亞穆斯曼公園從1992年10月起,為居民設置「電子垃圾桶」。它在旁邊裝有電子線路系統。當清潔人員把其中的廢物倒進垃圾車時,垃圾車就會發出無線信號,該系統就會「回話」,垃圾車上的電腦便能辨別「百寶箱」是誰家之物,並打出取款單送到住戶手中。一些工廠還利用這些廢舊物資,生產各種再生產品。
日本北海道地區技術中心從稻草灰中提煉出一種粒子,經高溫加工成新型陶瓷,可製造汽車發動機和人工心臟。日本每年還將3000萬噸的爐渣通過冷卻處理製成建築材料和優質水泥原料,用於建築、雕塑等。
美國杜邦公司和北美廢物處理公司建立了回收利用廢塑料的聯盟,在芝加哥和費城開辦了垃圾管理中心,每個中心回收10萬噸舊塑料瓶,再製成公園長椅和公路隔離路障之類的產品。美國勃朗寧—費里斯公司向140萬個住戶收集垃圾中的廢舊物資,將其製成織地毯用的纖維和被褥的保暖襯里。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所屬的西方電氣公司,每天處理大約25卡車垃圾,從線路組件中提取黃金,從焊料中提取白銀,從舊電話開關中提取鋅,將碎塑料製成籬笆樁柱和花盆。美國經回收後再生產的產品琳琅滿目,包括纖維製品、洗滌劑、人造木材……幾乎應有盡有。
綜合利用「三廢」使「廢物」資源化,已成為當前許多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許多企業通過綜合加工,綜合利用;回收加工,分離回用;廠間合作,掛鉤互用;深度加工,徹底利用等辦法,使有些金屬和無機物質不再被排入河流而浪費掉,並且能成為有價值的副產品。
只有當人們不再把河流作為任意使用的污水溝,擺脫了那種把物質簡單地看做僅供消費的觀點後,工業生產才會遵循「利用—分解—儲存—再利用」的客觀規律,人類才能真正確立綜合利用的觀點。
例如,德國正從鋼鐵生產的酸溶液中回收有用的硫酸,從罐頭工業廢棄物中回收可供銷售的醋,從造紙業廢液中回收化學葯品供再利用,從而減少現代化造紙廠排污物的90%。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一家公司先用磁鐵把含鐵的金屬從垃圾中吸出來,然後按1噸普通家庭廢物、1噸黏土和300升水(或污水)的比例組成混合物,經絞碎,擠壓成如同玻璃彈子的小球,經過1200℃的高溫烘烤、冷卻,製成輕質建築材料,將其加入水泥中,製成的水泥塊比普通的輕1/3,但一樣堅固,而且具有良好的聲學和保溫性能。
美國科學家運用遺傳工程技術培育細菌,把垃圾中的纖維素加工成酒精,經蒸餾純化,就可作燃料用。日本一家研究機構利用合成沸石催化劑,從廢塑料中高效率地生產燃料油,該項技術已獲日本專利。另一家研究機構利用酶發酵與膜分離技術,從低濃度澱粉工業廢液中製取濃度為50%左右的乙醇。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國家的政府已制訂有關的法律,規定對廢舊物資的回收利用實行減免稅收,提供信貸等優惠政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於1989年9月30日頒布法律,要求所屬各市縣廣泛回收垃圾中的有用資源,5年內要把垃圾量減少25%。加拿大多倫多市規定,從1991年起,該市的4家日報必須至少利用50%的再生紙,否則它們設在街道的自動零售報箱將被取締。該市每月能回收3750噸舊報紙,每回收1噸舊報紙就能少砍伐19棵樹。這意味著其僅回收舊報紙一項,每年就能少砍伐85.5萬棵樹。
實踐證明,利用廢舊物資作為資源來生產產品,比之開發礦產和生物資源來生產同樣的產品,往往投資少,資金回收期短,而且能消除污染,改善環境。
美國《幸福》雜志指出:「垃圾堆里有黃金!」它已越來越受到企業家們的重視和關注。一個以利用廢舊物資為中心的新行業正在世界各地興起,開始成為世界環境保護中的一股巨大洪流。
長期以來,固體廢物大多被傾倒入海,或就地填埋,這些方法給環境留下了許多隱患。現在廣泛應用的除了簡單的粉碎、分類等物理方法,還有化學和生物處理技術。這些新方法可以減少污染,還可以回收一部分資源。
採用化學方法使固體廢物發生化學轉換從而回收物質和能源,是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的有效技術。煅燒、焙燒、燒結、溶劑浸出、熱分解、焚燒等都屬於化學處理技術。
(1)煅燒:煅燒是在適宜的高溫條件下,脫除物質中二氧化碳和結合水的過程。煅燒過程中發生脫水、分解和化合等物理化學變化。例如,碳酸鈣渣經煅燒再生石灰。
(2)焙燒:焙燒是在適宜條件下將物料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低於其熔點),使其發生物理化學變化的過程,根據焙燒過程中的主要化學反應和焙燒後的物理狀態,可分為燒結焙燒、磁化焙燒、氧化焙燒、中溫氯化焙燒、高溫氯化焙燒等。
(3)燒結:燒結是將粉末或粒狀物質加熱到低於主成分熔點的某一溫度,使顆粒黏結成塊或球團,提高緻密度和機械強度的過程。為了更好地燒結,一般需在物料中配入一定量的熔劑,例如石灰石、純鹼等。
(4)溶劑浸出:使固體物料中的一種或幾種有用金屬溶解於液體溶劑中,以便從溶液中提取有用金屬。這種化學過程稱為溶劑浸出法。按浸出劑的不同,浸出方法可分為水浸、酸浸、鹼浸、鹽浸和氰化浸等。溶劑浸出法在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有用元素中應用很廣泛,如用鹽酸浸出固體廢物中的鉻、銅、鎳、錳等金屬,從煤殲石中浸出結晶三氯化鋁、二氧化鈦等。
(5)熱分解(或熱裂解):熱分解是利用熱能切斷大分子量的有機物,使之轉變為含碳量更少的低分子量物質的工藝過程。應用熱分解處理有機固體廢物是熱分解技術的新領域。通過熱分解可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從有機廢物中直接回收燃料油、氣等。適於採用熱分解的有機廢物有廢塑料(含氯者除外)、廢橡膠、廢輪胎、廢油及油泥、廢有機污泥等。
(6)焚燒:焚燒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剩空氣量與被處理的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燃燒反應,廢物中的有害毒物在高溫下氧化、熱解而被破壞。這種處理方式可使廢物完全氧化成無毒害物質。焚燒技術是一種可同時實現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處理技術。
焚燒法可處理城市垃圾、一般工業廢物和有害廢物,但當處理可燃有機物組分很少的廢物時,需補加大量的燃料。一般來說,發熱量小的垃圾不適宜焚燒處理;發熱量大於5000千焦/克的垃圾屬高發熱量垃圾,適宜焚燒處理並回收其熱能。
7. 化工廢水污染防治有哪些措施
廢水處理達標後就能排放了,不經過處理的工業廢水對環境有很大的污染,用水處理材料就能防止廢水污染了,一般的化工廠家都有
8. 收集,貯存過程中採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1、運輸時應取密、遮蓋、捆紮、噴淋等措施防止揚散。
2、對運輸危險廢物的設施和設備應當加強管理和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和使用。
3、人能混合運輸性質不相容而又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
4、轉移危險廢物時,必須按照規定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並向危險廢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5、禁止將危險廢物與旅客在同一運輸工具上載運。
(8)樹脂類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擴展閱讀:
污染防治措施基本原則:
(一)重點評價,科學估算。對於所有產生危險廢物的建設項目,應科學估算產生危險廢物的種類和數量等相關信息,並將危險廢物作為重點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在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相關章節中細化完善,環境影響報告表中的相關內容可適當簡化。
(二)科學評價,降低風險。對建設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種類、數量、利用或處置方式、環境影響以及環境風險等進行科學評價,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污染防治對策措施。堅持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原則,妥善利用或處置產生的危險廢物,保障環境安全。
(三)全程評價,規范管理。對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的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進行分析評價,嚴格落實危險廢物各項法律制度,提高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的規范化水平,促進危險廢物的規范化監督管理。
9. 你好,請問廢舊樹脂為什麼屬於廢固,該如何存放及處理措施
化工廠的廢樹脂作為一般固體廢物處理,但是如果樹脂以前用於有色金屬提娶有機物催化等可能在骨架中存在有害物質的,必須作為危險固廢進行焚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