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香樹脂
❶ 安息香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安息香科(Styracaceae)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綠。植株各部被星狀毛。單葉互生。花中等大,兩性,輻射對稱,排列成聚傘狀、總狀或圓錐花序式;花萼4~5齒,多少與子房貼生;花冠4~5裂,下部合生;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而互生或為其2倍,花絲基部與花冠管基部貼生,花葯2室,內向縱裂;子房上位至半下位,通常下部分隔為3~5室,上部1室,胚珠1至多數。通常為核果,外果皮多少肉質或乾燥,或為蒴果,常3瓣裂;種子1至多數,無翅或有翅。花粉粒扁珠形或長球形,具3(擬)孔溝。染色體基數x=8~12。約12屬180餘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至馬來西亞,美國東南部至南美洲熱帶和地中海區。安息香屬為本科中唯一較大的屬,約130種,幾遍布科分布區內,其餘均為少種或寡種屬,除銀鍾花屬間斷分布於東亞、北美,其他屬的分布區都較狹窄,其中只分布於亞洲的有8屬。中國有9屬,約54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鴉頭梨屬和秤錘樹屬為特有屬。另外,由中國分布到中南半島北緣的特有屬有赤楊葉屬(參見彩圖插頁第117頁)、山茉莉屬、茉莉果屬和木瓜紅屬。
本科以具顏色和有淡香的花而適應蟲媒傳粉;種子的散布通常藉助於鳥類或小的哺乳動物,有的種子小而具翅,當蒴果裂開,種子即隨風傳播。本科中較原始的安息香屬的化石見於地中海區漸新世沉積物中,日本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沉積物中也發現了該屬的葉化石。
本科植物為觀賞樹種;產蘇門答臘的安息香是著名安息香樹脂的主要來源,含有蘇門樹脂酸(sumaresinolicacid)、桂皮酸松柏醇脂(coniferyl cinnamate,lubanyl cin-namate)、苯甲酸(benzo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地中海區的葯用安息香(Styrax officinalis)可提取安息香脂;赤楊葉屬的木材松軟,用作火柴桿;不少種類的種子可榨油,供製皂或作潤滑油。
本科著名植物越南安息香為喬木,樹干挺直;產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越南和泰國北部也有;其樹脂可代安息香樹脂使用,治中風昏厥、心腹諸痛,有開竅、行定血之效。
本科是一個極其自然的群,在親緣關繫上與柿樹科和山礬科比較密切,但柿樹科花單性異株或雜性,子房完全分隔,山礬科子房下位,完全分隔,雄蕊多數。
❷ 安息香種類有哪些
由幾種安息香樹的樹干受傷後得到的樹脂。又稱安息香膠、安息香樹脂。
中國需用的安息香,歷來依靠進口。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蘇敬等《唐本草》收集記載了安息香等20多種外來葯物。《中國醫學史》記載: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以後,每隔1~2年中國從於闐國輸入安息香、雞舌香、乳香、木香、琥珀、水銀、膃肭臍等葯品。
分布
安息香樹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與爪哇和馬來半島,商品名蘇門答臘安息香;暹羅安息香樹分布於泰國、越南、柬埔寨和中國雲南、廣西,商品名暹羅(泰國)安息香。分布於中國雲南、廣東、廣西的粉背安息香樹、青山安息香樹和白葉安息香樹的樹脂,亦能生產安息香。中國江蘇、四川等省已將其作為葯物來源列入中葯飲片炮製規范中。
采脂
夏、秋兩季,選擇5~10年生的樹,在距離地面高40厘米的樹幹上,開割三角形的傷口多處,深達木質部,使傷口成3條等距離的垂直線。7天後,傷口開始流出黃色樹液,將其除去,漸漸地流出白色的香樹脂,稍干後採收,即是安息香的粗品。此後每隔一定時期,再在每一傷口以上4厘米的地方,開割新的傷口,如此採集,直至全樹開遍傷口為止。一般一株樹可以采割12年。
性質
安息香因產地不同,性狀各異。蘇門答臘安息香是球形顆粒壓結成的團塊,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黃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狀的表面粗糙顆粒。常溫下質堅脆,加熱則軟化,氣芳香,味微辛,咀嚼時有砂粒感。強熱後放出白煙,迅速冷卻即得晶狀物,取少許粉末與高錳酸鉀溶液共熱,即有微弱的苯甲醛香氣逸出。暹羅安息香是微扁圓的淚滴狀物或團塊,直徑一至數厘米,厚約1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內部為乳白色不透明體,具有類似芳草的香氣和香樹脂的香味。常溫下質堅脆,加熱則軟化,味微辛,咀嚼時有彈性。當三氧化鐵的醇溶液加入本品的酒精浸膏中,出現特有的綠色。中國粉背安息香樹或青山安息香樹所產的安息香,是黃棕色或紅棕色不規則的小塊。質脆易碎,香氣濃,味苦辛。
化學成分
安息香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酸酯和安息香酸酯及其游離酸。酯和酸的數量與類型,根據樹脂的來源不同變化很大。
中國《中葯大辭典》記載:蘇門答臘安息香含樹脂約90%,主要成分是蘇門樹脂酸和肉桂酸松柏醇酯,肉桂酸苯丙酯2~3%,香草醛1%,蘇合香素、蘇合香烯、苯甲醛、安息香酸和肉桂酸少量,樹脂總安息香酸含量10~25%,總肉桂酸含量10~30%。暹羅安息香含樹脂70~80%,主要成分是暹羅樹脂酸和安息香酸松柏醇酯,安息香酸11.7%,安息香酸肉桂醇酯2.3%,香草醛0.3%。暹羅安息香不含肉桂酸。中國3種安息香樹脂的總香脂酸含量分別是,粉背安息香31%,青山安息香28%,白葉安息香27~28%,香脂酸全是安息香酸。
用途
蘇門答臘安息香和暹羅安息香已列入世界許多國家的葯典中。根據中國葯典規定:蘇門答臘安息香用於肉桂酸和假漆的製造。暹羅安息香則用於醫葯、香料和化妝品。安息香在醫葯上外用為防腐劑和興奮劑,內服有利尿作用,又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為祛痰劑。復方安息香酊劑用作皮膚的保護劑和刀傷的抗菌和止血劑,也用於處理牙齦發炎和口腔皰疹等疾病。
安息香特別是暹羅安息香,具有抗氧與防老化性能。廣泛用於香水、肥皂、洗滌劑、雪花膏等化妝品的添加劑。安息香被列為天然食用香料之一,廣泛用於多種食品。
❸ 樹脂的香味對我們有什麼好處
樹脂是許多植物正常生長中分泌的一類物質,在植物體內常與揮發油、樹膠、有機酸等混合存在。與揮發油共存的稱油樹脂,如松油脂,與樹膠共存的稱膠樹脂,如阿魏,與大量芳香族有機酸共存的稱香樹脂,如安息香。這種與樹脂共存的芳香酸通稱為香脂酸(Balsamic acids),有些樹脂與糖結合成甙,稱甙樹脂,如牽牛甙樹脂。
樹脂由多種成分混合而成,其中有樹脂酸、樹脂醇、樹脂烴以及它們的一些更高的聚合物。近年研究已知這些成分多為二萜、三萜的衍生物,有時還有木脂素類。
樹脂通常為無定形固體,質脆,遇熱發粘變軟後再熔化,燃燒時有濃煙。不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在鹼性溶液中能部分或完全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溶。樹脂在植物體內分布廣泛,如乳香、沒葯可活血、止痛、消腫,安息香活血、防腐,蘇合香芳香開竅,阿魏用於散痞塊,松香有驅風止痛作用等。大多數中草葯中含有的少量樹脂在製作中草葯制劑時均作為雜質而除去。
樹脂中總香脂酸的含量測定法 精密稱取一定量樹脂。加適量醇制氫氧化鉀溶液迴流,提取液回收溶劑,去雜質,酸化後用乙醚等有機溶劑提取總香脂酸,再將總香脂酸轉溶於鹼液,酸化後再用有機溶劑提得總香脂酸,除去溶劑後以N/10氫氧化鈉溶液滴定,從消耗的鹼液量計算總香脂酸百分含量(以桂皮酸計算,每m1相當於0.01482g總香脂酸)。
❹ 安息香是什麼樣的花類
名稱:安息香類別:開竅葯 拼音:AN XI XIANG拉丁:Benzoinum Styracis別名:拙貝羅香葯用部位:乾燥樹脂葯材性狀:本品為球形顆粒壓結成的團塊,大小不等,外面紅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黃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樣顆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溫下質堅脆,加熱即軟化。氣芳香、味微辛。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綠。植株各部被星狀毛。單葉互生。花中等大,兩性,輻射對稱,排列成聚傘狀、總狀或圓錐花序式;花萼4~5齒,多少與子房貼生;花冠4~5裂,下部合生;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而互生或為其2倍,花絲基部與花冠管基部貼生,花葯2室,內向縱裂;子房上位至半下位,通常下部分隔為3~5室,上部1室,胚珠1至多數。通常為核果,外果皮多少肉質或乾燥,或為蒴果,常3瓣裂;種子1至多數,無翅或有翅。花粉粒扁珠形或長球形,具3(擬)孔溝。染色體基數x=8~12。約12屬180餘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至馬來西亞,美國東南部至南美洲熱帶和地中海區。安息香屬為本科中唯一較大的屬,約130種,幾遍布科分布區內,其餘均為少種或寡種屬,除銀鍾花屬間斷分布於東亞、北美,其他屬的分布區都較狹窄,其中只分布於亞洲的有8屬。中國有9屬,約54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鴉頭梨屬和秤錘樹屬為特有屬。另外,由中國分布到中南半島北緣的特有屬有赤楊葉屬(參見彩圖插頁第117頁)、山茉莉屬、茉莉果屬和木瓜紅屬。 本科以具顏色和有淡香的花而適應蟲媒傳粉;種子的散布通常藉助於鳥類或小的哺乳動物,有的種子小而具翅,當蒴果裂開,種子即隨風傳播。本科中較原始的安息香屬的化石見於地中海區漸新世沉積物中,日本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沉積物中也發現了該屬的葉化石。 本科植物為觀賞樹種;產蘇門答臘的安息香是著名安息香樹脂的主要來源,含有蘇門樹脂酸
❺ 安息香的用途`
安息香
安息香科(Styracaceae)
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綠。植株各部被星狀毛。單葉互生。花中等大,兩性,輻射對稱,排列成聚傘狀、總狀或圓錐花序式;花萼4~5齒,多少與子房貼生;花冠4~5裂,下部合生;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而互生或為其2倍,花絲基部與花冠管基部貼生,花葯2室,內向縱裂;子房上位至半下位,通常下部分隔為3~5室,上部1室,胚珠1至多數。通常為核果,外果皮多少肉質或乾燥,或為蒴果,常3瓣裂;種子1至多數,無翅或有翅。花粉粒扁珠形或長球形,具3(擬)孔溝。染色體基數x=8~12。約12屬180餘種。分布於亞洲東南部至馬來西亞,美國東南部至南美洲熱帶和地中海區。安息香屬為本科中唯一較大的屬,約130種,幾遍布科分布區內,其餘均為少種或寡種屬,除銀鍾花屬間斷分布於東亞、北美,其他屬的分布區都較狹窄,其中只分布於亞洲的有8屬。中國有9屬,約54種,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鴉頭梨屬和秤錘樹屬為特有屬。另外,由中國分布到中南半島北緣的特有屬有赤楊葉屬(參見彩圖插頁第117頁)、山茉莉屬、茉莉果屬和木瓜紅屬。
本科以具顏色和有淡香的花而適應蟲媒傳粉;種子的散布通常藉助於鳥類或小的哺乳動物,有的種子小而具翅,當蒴果裂開,種子即隨風傳播。本科中較原始的安息香屬的化石見於地中海區漸新世沉積物中,日本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沉積物中也發現了該屬的葉化石。
本科植物為觀賞樹種;產蘇門答臘的安息香是著名安息香樹脂的主要來源,含有蘇門樹脂酸(sumaresinolicacid)、桂皮酸松柏醇脂(coniferyl cinnamate,lubanyl cin-namate)、苯甲酸(benzo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地中海區的葯用安息香(Styrax officinalis)可提取安息香脂;赤楊葉屬的木材松軟,用作火柴桿;不少種類的種子可榨油,供製皂或作潤滑油。
本科著名植物越南安息香為喬木,樹干挺直;產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越南和泰國北部也有;其樹脂可代安息香樹脂使用,治中風昏厥、心腹諸痛,有開竅、行定血之效。
本科是一個極其自然的群,在親緣關繫上與柿樹科和山礬科比較密切,但柿樹科花單性異株或雜性,子房完全分隔,山礬科子房下位,完全分隔,雄蕊多數
氣味: 辛、苦、平、無毒。
主治: 1、突然心痛。或時發時止。有安息香研為末,開水送服半錢。
2、小兒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錢,香附子、縮砂仁、炙甘草各五錢,共研為末,以膏和煉蜜調各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蘇湯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3、關節風痛。用精豬肉四兩,切片,裹安息香二兩,另以瓶裝一層灰。葯放灰上,在大火上(火與瓶之間隔一銅板)燒出煙,即將瓶口對痛處熏治,勿令煙散走。
❻ 化學上有一種物質的俗名叫做(安息香),請問這種物質的學名叫什麼
安息香(英文:Benzoin)又稱苯偶姻、二苯乙醇酮、2-羥基-2-苯基苯乙酮或2-羥基-1,2-二苯基乙酮,是一種無色或白色晶體,可作為葯物和潤濕劑的原料,還可用作生產聚酯的催化劑。安息香由兩分子苯甲醛在熱的氰化鉀或氰化鈉的乙醇溶液中通過安息香縮合而成。
詳見
http://ke..com/view/37136.htm
❼ 安息香科的主要價值
本科植物為觀賞樹種;產蘇門答臘的安息香是著名安息香樹脂的主要來源,含有蘇門樹脂酸(sumaresino-licacid) 、桂皮酸松柏醇脂 (coniferyl cinnamate,lubanyl cinnamate)、苯甲酸 (benzo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地中海區的葯用安息香(Styraxofficinalis)可提取安息香脂;赤楊葉屬的木材松軟,用作火柴桿;不少種類的種子可榨油,供製皂或作潤滑油。
在經濟利用上,有些植物生長迅速,可作為速生樹種繁殖;有不少植物的樹干通直,材質堅硬,紋理緻密,易於加工,可作工業上用材;另有一些植物的花美麗芳香或果實較大成熟時呈紅色,均可作為觀賞植物;越南安息香的種子油稱「白花油」,樹脂稱「安息香」,可供葯用或製造高級芳香油。 其樹脂可代替安息香樹脂使用,治中風昏厥、心腹諸痛,有開竅、行定血之效。
名家論述
1.《唐本草》:主心腹惡氣。
2.《海葯本草》:主男子遺精,暖腎,辟惡氣。
3.《日華子本草》:治血邪,霍亂,風痛,婦人血噤並產後血運。
4.《綱目》:治中惡,勞瘵。
5.《東醫寶鑒》:辟瘟疫。
6.《本草述》:治中風,風痹,風癎,鶴膝風,腰痛,耳聾。
7.《本經逢原》:止卒然心痛、嘔逆。
8.《本草從新》:宜行氣血。研服行血下氣,安神。
9.《本草便讀》:治卒中暴厥,心腹諸痛。
10.《中葯材手冊》:治小兒驚癎。
❽ 化學上有一種物質的俗名叫(安息香),請問這種物質的學名叫什麼
安息香(英文:Benzoin)又稱苯偶姻、二苯乙醇酮、2-羥基-2-苯基苯乙酮或2-羥基-1,2-二苯基乙酮,是一種無色或白色晶體,氣味類似樟腦,可作為葯物和潤濕劑的原料,還可用作生產聚酯的催化劑。
❾ 中國的安息香產自於哪裡
中葯材安息香來源於安息香科安息香屬植物青山安息香(廣西境內有野生;亦有栽培)、白葉安息香(分布於湖南、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區,以廣西境內為多)、越南安息香(廣西、雲南等省區有栽培)、粉背安息香(雲南境內分布較為廣泛,且廣西、廣東亦有分布)的香樹脂。根據基源植物分布大致可知,國產安息香主要以廣西、雲南等省區為主要產地。
❿ 安息香的葯材出處
安息香出自《唐本草》《綱目》:葉廷珪《香譜》雲:此乃樹脂,形色類胡桃瓤,不宜於燒,而能發眾香。汪機曰,或言燒之能集鼠者為真。《本經逢原》:安息香,紫黑黃相和如瑪瑙,研之色白者為上;粗黑中夾砂石、樹皮者為次,乃渣滓結成也;有屑末不成塊者為下,恐有他香夾雜也。修制最忌經火。
安息香歷來依賴進口,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報道,中國的粉背安息香樹(分布雲南、廣西、廣東)、青山安息香樹(分布廣西)、白葉安息香樹(分布廣西、廣東)亦能生產安息香。經定性定量試驗結果,除青山安息香樹、白葉安息香樹二種樹脂的總香脂酸含量略低於中國《葯典》規定之外,樹脂的其他指標及化學鑒別反應均合乎《葯典》規定。
200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記錄該品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樹(即越南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 )的乾燥樹脂。樹干經自然損傷或於夏、秋二季割裂樹干,收集流出的樹脂,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