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濾膜茶多酚
㈠ 用凈化出的水泡茶在表面會有一層薄膜是因為什麼
凈水器按凈化等級數分類:可分為一、二、三、四級過濾凈水器和五級反滲透膜純水機等。 不同類型的家用凈水器因其結構的不同,其凈水效果也不盡相同。家用凈水器的結構大致有上述的粗濾、活性炭吸附、離子交換樹脂、中空纖維和反滲透膜等幾種,凈水效果各有千秋。一般說來,凈水效果比較理想的是由幾個濾水器組合而成的多級過濾凈水器,因為這類凈水器有兩級粗濾和一組精濾,且精濾多採用中空纖維濾芯,過濾的水可以直接飲用。多級過濾家用凈水器多屬於中檔凈水產品,能為工薪家庭所接受,目前家庭使用這類凈水器較多。而售價在百元上下的多屬一級過濾的凈水器,以活性炭為主,其過濾能力有限,只好用於粗濾。 所以你泡的茶味道怎麼樣,還是要看你的凈水器是這樣過濾的。
㈡ 關於凈水器,有哪些常識是我們必須知道的
1.了解凈水器的原理
無需用電的凈水機利用自來水壓力純物理方式過濾,需要用電的凈水機則使用了泵來增加水壓來通過過濾膜,根據當地水質情況,靈活利用方式處理。軟水機採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的大部分鈣鎂離子,降低水的硬度去除水垢,利用活性碳吸附水中有餘氯異味,重金屬級各種化學污染物,改善的口感,採用超濾膜技術,截留水中細菌、紅蟲、膠體、鐵銹泥沙。
2.使用一段時間後,凈水器出水量明顯衰減?
據凈水行業專業人士介紹:這牽涉到水壓,取水源及水中物質,因此當發生這類情況後,首先檢查水壓狀況,如正常,說明水體中有比較多的顆粒物質混濁物,如發生上述現象請及時與凈水器公司服務人員聯系,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
3.地區水流量很大,凈水器出水流量卻很少
水流量大不等於壓力就大,這取決於輸水管道的大小及水龍頭的大小,又牽涉到高低水位的自然現象,因此你可以用壓力表的方式測量水壓,如不能滿足凈水器最低使用壓力,請盡快採取增壓措施,改善產品使用狀況。
7.凈水器經長期使用後,長期堆積的污物會不會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
會。長期堆積的污染物如果不及時排放,會在濾芯中產生二次污染,因此,PP棉,活性炭等物理性過濾濾芯要及時的更換,那些說5年不換濾芯的說法純屬忽悠。
8.裝了凈水機後,水依然會有水垢
中空纖維或陶瓷濾芯等為核心技術一般不具備去除水垢的能力,中空膜孔徑一般為:0.1-0.005um之間,它可有效去除膠體細菌、病毒等大分子有機物,但對相對較小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卻無能為力。所以超濾凈水機制出的凈水中的金屬離子含量與原水沒有太大差別。如果原水有水垢,那麼經過凈水機中的樹脂(UDF)軟化後水垢會有所減少。
9.自來水中的懸浮物質是什麼
水中的懸浮物質是顆粒直徑約在14-4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見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動物、藻類、細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機物等組成。水產生的渾濁現象,也都是由此類物質所造成。這些微粒很不穩定,可以通過沉澱和過濾除去,懸浮物是造成渾濁、色度、氣味的主要來源,它在水中的含量也不穩定,往往隨季節、地區不同而變化。
10.用段時間後水量減少,口感不好
我國土地面積較廣、南北水質差異較大,一般北方的水質硬度較高。大多屬地表水礦物質含量較高,水質渾濁在這種情況下水機濾芯可能壽命縮短,造成產水量減少。活性碳它的特點是吸附細菌改善口感,當你的口感有異味時,換下濾芯就可以了。
㈢ 化學小論文2000字左右
《不同方法脫除茶葉中咖啡鹼的效用比較研究》
國內外茶葉脫咖啡鹼方法主要有熱水浸提法、有機溶劑萃取法、膜分離法、沉澱法、柱層析法等方法。普遍使用氯仿或者二氯甲烷萃取。但是二者皆有很大的毒性,操作不當可能會有危險。
如果不能用有機溶劑的話,最理想的溶劑就是水了,茶葉中的咖啡鹼在熱水中的溶解度比其他物質要大,但是需要准確測定提取出了多少咖啡鹼。
升華法:咖啡因在120℃以上開始升華,到180℃大量升華,冷卻後成針狀結晶.利用該性質進行提取.目前國內高校多採用升華法進行教學,控溫182~185℃,升華15 min,冷卻後得到5~6 mm 長結晶,結晶呈白色針狀,即純咖啡因.
另外比較簡單的還有熱水浸提法,根據咖啡鹼易溶於80℃以上熱水的性質, 國內外一些研究人員從茶葉初制工藝入手, 探討在茶葉初制過程中採用水浸提法去除咖啡鹼的可行性. 津志田騰二郎等研究發現, 無論是茶鮮葉、蒸青葉還是萎凋葉直接浸入85℃的熱水中, 大約1min 後, 咖啡鹼迅速被溶出, 溶出率達71% , 浸泡3min 後, 咖啡鹼的溶出率達83%. 而當熱水溫度為60℃時, 從茶鮮葉及蒸青葉中溶出的咖啡鹼則很少, 說明咖啡鹼的溶出受熱水溫度的制約。吳小崇研究表明, 浸提溫度從80℃上升到90℃, 咖啡鹼的浸出率可從60.51% 提高到72.26% , 但5min 以後咖啡鹼浸出率的差異不明顯.
溶劑提取法:是用極性溶劑從茶葉中浸取,然後把浸取液進行液-液萃取分離,最後濃縮並得到產品。目前工業化生產主要採用此法。產品收率為5% ~10%,產品的純度約為80%~98%,所用有機溶劑如:丙酮、乙醚、甲醇、己烷以及三氯甲烷等。該方法使用多種有機溶劑,生產成本高,有些有毒物質的有機浴劑使產品和操作不盡安全,且易造成環境污染。
離子沉澱法:離子沉澱法是利用金屬能夠沉澱而使其與咖啡鹼分離,如銅鹽、鉛鹽或三氯化鋁。該方法使用了對人體有毒的重金屬作沉澱劑,影響製品安全。
柱分離制備法:柱分離制備法有凝膠柱,吸附柱和離子交換柱。近年來注重提高純度的研究,為此以層析柱分離的研究較多,此項技術的關鍵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採用柱分離制備法純度可達98.1%,如用凝膠柱分離可高度脫咖啡鹼,其殘留量僅為0.1%。但柱填充料如吸附型樹脂,親脂凝膠等非常昂貴,且淋洗時要用多種,大量有機溶劑,顯然對工業化生產是不合宜的。
膜法提取技術:茶汁中加入0.01%左右果膠酶,在50℃下保溫4小時,以分解果膠酶,從而可提高超濾時的透過速度。再用截留相對分子質量40000~50000的超濾膜進行分離,約12%茶多酚被截留,而咖啡鹼不為膜所截留。透過液再用反滲透進行濃縮。比用蒸餾法的得率高18%以上。濃縮液再進行乾燥後可得產品。
綜上幾種方法,前兩種設備需求小,無毒害作用,但產量低,適合教學或實驗之用;後三種使用的化學劑對人體有明顯的毒害作用,適合工業用生產;膜法提取技術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但還需進一步降低超濾膜的生產成本。
㈣ 茶多糖超濾
茶多糖從幾千到幾百萬的都有
多酚和咖啡因應該是小分子了
所以選擇截留分子量MWCO=3000Da的超濾膜,應該可以分離大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