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材
㈠ 生活污水一般用什麼管材
一般情況下立管採用UPVC管材(白色塑料管),地下埋地管採用HDPE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管)。
㈡ 污水管道埋深一般是多少
室外排水管道埋深大概是:
(1)污水管道必須防止管道因地面載荷而受到專破壞。在車行屬道下,管道最小覆土厚度一般不小於0.7米
(2)必須防止管道的污水冰凍和因土壤凍脹而損壞管道。管頂可埋在冰凍線以下0.15米。
拓展資料(管道埋深的相關資料介紹):
管道埋深是指管道埋設處從地表面到管道中心水平軸線的垂直距離。為保護埋地管道免受地面設施及車輛等的損害,管頂覆土一般不小於〇.8m。除特殊情況外,也要求將管道埋設於冰凍線以下。除滿足上述條件外,應由技術經濟比較確定適宜的埋深。
海洋油氣管道的輸送工藝與陸上管道類同,施工方法則有其特殊性。同管徑的海洋管道單位長度的投資費用比陸上管道髙1〜2倍或更多,施工環境復雜多變。
深600m以內的海域中,目前大多採用大型半潛式鋪管船進行海洋管道鋪管作業,船上可堆放管材,設有吊運管子的起重設備和將管子逐段組裝焊接的組裝線,焊好的管段在鋪管船向前移動時,從船尾部的託管架上滑向海底,船上有張力機夾住管段,使之在要求的路線上滑動,並使管段下滑與船的位移距離一致。
參考鏈接:網路:管道埋深
㈢ 什麼是污水管網
污水管網是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域的污水通過污水管網集中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的這些管道及檢查進所形成網狀結構為污水管網。
污水處理方式:
1、最初階段,透過隔篩和隔濾從污水中除去體積較大的固體物質,例如紙張、棉花棒、塑料,以及較重的粒子,例如石英砂、礫石、灰末、玻璃等。
2、一級處理,透過隔篩和沉澱程序,從污水中除去固體廢物和懸浮固體。一般來說,一級處理程序可除去30%至40%的生化需氧量和55%至65%的懸浮固體。
3、化學輔助,一級處理 在沉澱過程中加入化學品例如氯化鐵,以助除去更多懸浮固體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水處理程序。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的化學輔助一級處理程序可從污水中除去約70%的生化需氧量和80%的懸浮固體。
4、生物處理程序凈化已經作一級處理的污水,以攝取溶解在污水中的有機物和進一步除去污水中的懸浮固體。一般來說,這個程序可除去約80%的生化需氧量和90%的懸浮固體。
5、三級處理,最高水平的污水處理程序,結合物理、化學和生物原理,以期除去污水中的營養物和任何餘下的懸浮固體。
(3)污水管材擴展閱讀
管道布置
污水支管的平面布置取決於地形及街區建築特徵,並應便於用戶接管排水。常見的三種形式:
1、低邊式:當街區面積不大,街區污水管網可採用集中出水方式時,街道支管敷設在服務街區較低側面的街道下。
2、周邊式:當街區面積較大且地勢平坦時,宜在街區四周的街道敷設污水支管,建築物的污水排出管可與街道支管連接。
3、穿坊式:街區已按規劃確定,街區內污水管網按各建築的需要設計,組成一個系統,再穿過其他街區並與所穿街區的污水管網相連。
㈣ 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區別
兩者質量要求不同。
柔性介面不嚴,柔性介面污水管道,在閉水時,介面出專現滲漏現屬象。原因是管材承、插口工作面不平整膠圈與管材插口不配套承、插口的間隙過大或承、插口圓度不一致或撞口時,由於膠圈受力不均出現扭曲,局部出現過松或過緊狀況。均可能造成柔性介面不嚴。
危害就是柔性介面管道如出現介面漏水,如要拆掉重來,將造成很大的浪費。如不拆掉,只能將承插口間隙中填塞防水嵌縫材料同樣造成費工、費時、費料的經濟損失。針對以上情況的預防措施
管材承插口密封工作面應平整光滑,介面的環形間隙應均勻一致。膠圈截面直徑應與介面環形間隙配套。膠圈應由管材供應廠家配套供應應做好管材和膠圈的進場檢查驗收工作。
介面前,應將承口內部和插口外部清刷干凈將膠圈套在插口端部膠圈應保持平正,無扭曲現象。
對介面的嚴密性,應在為砌井時,按閉氣標准先進行閉氣檢驗,如閉氣不合格,便於返工整修。如閉氣合格再行砌井,再作帶井閉水,一般應無問題。
㈤ 市政設計中給水、污水、廢水和雨水分別常用什麼管材
各種管線在道路下的埋深,合理安排好各管線平面位置後還應合理控制各管線高程。一般來說,從上至下管線順序依次為電力管(溝)、電訊管(溝)、煤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訊一般設置管溝。 根據各自管線的技術要求及本地區的氣候、水文特點,管線埋設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於1m;污水管道:不小於2m;
給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N200~DN300 1.0m~1.5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種管線的優先原則
①、壓力管(自來水、煤氣)避讓重力管(雨、污水管),壓力管上方覆土不夠時,可從下方繞行。
②、同類小管徑避讓大管徑。
③、支管避讓干管。
④、軟管(電力線、通訊線)避讓壓力管(自來水、煤氣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時,其相互之間的垂直凈距離不小於0.15m。個別管線如電力管溝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距離為0.5m。
給水排水管線距離的平面及立面距離
①、給水管道與建築物、鐵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凈距,應根據建築物基礎的結構、路面種類、衛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徑、管材、施工條件、管內工作壓力、管道上附屬構築物的大小及有關規定等條件確定,一般不得小於(左頁)下表中的規定:
②、給水管應設在污水管上方,且不應有介面重疊;當給水管道敷設在下方時,應採用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於3m,套管兩端採用防水材料封閉。給水管道相互交叉時,其凈距不應小於0.15m。當給水管與污水管平行設置時,管外壁凈距不應小於1.5m。管道穿越河流時,可採用管橋或河底穿越等形式。
㈥ 污水管道用什麼材料
污水管道最常用材料
1、塑料管道及管件,硬質聚氯乙烯管(UPVC),UPVC管是國內外使用最為廣泛的塑料管道。UPVC管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性能和耐化學性能。
UPVC又叫PVCU,通常稱為硬PVC,它是氯乙烯單體經聚合反應而製成的無定形熱塑性樹脂加一定的添加劑(如穩定劑、潤滑劑、填充劑等)組成。
UPVC的熔體粘度高,流動性差,即使提高注射壓力和熔體溫度,流動性的變化也不大。另外,樹脂的成型溫度與熱分解溫度很接近,能夠進行成型的溫度范圍很窄,是一種難於成型的材料。
2、PVC管排水管
PVC管排水管是以衛生級聚氯乙烯(PVC)樹脂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穩定劑、潤滑劑、填充劑、增色劑等經塑料擠出機擠出成型和注塑機注塑成型,通過冷卻、固化、定型、檢驗、包裝等工序以完成管材、管件的生產。
3、高密度聚乙烯(HDPE)雙壁波紋管,是一種具有環狀結構外壁和平滑內壁的新型管材,80年代初在德國首先研製成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已經由單一的品種發展到完整的產品系列。目前在生產工藝和使用技術上已經十分成熟。由於其優異的性能和相對經濟的造價,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和應用。
4、PP纏繞管
PP纏繞管是採用纏繞成型工藝的塑料管,具有重量輕、剛度強、柔度高、耐低溫和耐腐蝕等優點,能有效彌補三種傳統材料的不足,可廣泛應用於城市排水、污水和工業用水輸送等領域。
凌雲集團上海亞大管道公司通過引進生產設備及加工技術,在海寧工廠試制生產成功口徑達3.5米的大口徑PP(聚丙烯)纏繞管,凌雲集團副總經理馮浩宇表示,這將對城市雨季防洪防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據了解,傳統上應用於城市排水、排污系統的管道多採用水泥、PE(聚乙烯)、玻璃鋼等材料,但都存在剛性差、連接差、易漏、易塌陷等問題。若想解決城市排水、排污不暢通問題,靠三種傳統材料都無法徹底解決。
(6)污水管材擴展閱讀
PVC排水管是傳統排水管材的替代產品,具有較佳的物理化學性能.它內壁光滑,比常規排水材料的摩擦阻力小,因此橫管安裝坡度較小,能夠提高建築的室內凈高。
同時,PVC排水管重量較輕,為鑄鐵管的五分之一,易於運輸和操作;採用膠粘連接,方便安裝及維修;價格較常規排水管材低廉,大大降低工程造價;耐腐蝕性能強,在建築污廢水及雨水管道系統使用普遍。
另外,PVC排水管的普遍使用有利於節省鋼材,對於緩解我國鋼鐵短缺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鑄鐵管、鋼管相比,PVC-U排水管存在承受壓力低、抗沖擊性能弱的缺點.此外.PVC-U排水管雖然是難燃型材料,但對於室內明敷管道,存在火勢沿排水立管向上蔓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