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礦山廢水污染

礦山廢水污染

發布時間: 2020-12-16 07:10:14

A. 簡述礦山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礦山廢水復中的主要污染制物:
(1)有機污染物。礦山廢水池和尾礦池中植物的腐爛,可能使廢水中有機成分含量很高,選礦廠、洗煤廠、分析化驗室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酚、甲酚、萘酚等有機物,它們對水生物極為有害。
(2)油類污染物。油類污染物是礦山中較為普遍的污染物,含油廢水浸入孔隙內形成油膜,產生堵塞作用,破壞土壤結構,不利於植物的生長,甚至使農作物枯死。水面存在的油膜阻礙大氣中的氧向水體轉移,致使水體得不到氧,使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3)酸鹼的污染。酸鹼污染是水體污染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酸鹼廢水排入水體後,使水體pH值發生變化,抑制細菌和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可腐蝕船舶和水工建築物,破壞正常的生態循環。
4)氧化物。氧化物有劇毒,一般人只要誤服0.1g左右的氰化鈉或氰化鉀就會死亡。敏感的人甚至0.06g就可致死。當水中CN-含量達0.3~0.5mg/L時,便可使魚致死。
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B. 環境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

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對天氣氣候的危害:

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等。

(2)礦山廢水污染擴展閱讀

防止方法:

1、 對於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等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後排放。

2、外出盡量不用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節約紙張。

4、多種植花草樹木、不亂砍濫伐。

污染的特點:

1、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

2、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後果嚴重。

3、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並不易消除。

C. 露天礦山廢氣、雜訊、廢水、廢渣污染物減排措施有哪些

您好樓主
露天礦山廢氣、雜訊、廢水、廢渣污染物這些環保公司是可以給您處版理的。最好權您能在網上發幾張圖片。讓我們看看您的工況。不然您這樣說我們想像不出來您的工況。工況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您最好發幾張圖片或者發個小視頻。

D. 礦山排出的污水屬於什麼污染

工業污染

E. 破壞環境帶來的危害

(1)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近100多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兩次波動,總得看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後,全球氣溫明顯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於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後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
(2)臭氧層破壞在地球大氣層近地面約20~30公里的平流層里存在著一個臭氧層,其中臭氧含量占這一高度氣體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臭氧含量雖然極微,卻具有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因此,它能擋住太陽紫外輻射對地球生物的傷害,保護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類生產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調等設備製冷劑的氟氯烴類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烴類等化合物,它們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後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強的原子與臭氧層的臭氧(O3)作用,使其變成氧分子(O2),這種作用連鎖般地發生,臭氧迅速耗減,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南極的臭氧層空洞,就是臭氧層破壞的一個最顯著的標志。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裡形成的,可是在一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於空氣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於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區,出現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建築材料、金屬結構和文物被腐蝕等等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現於北歐及中歐,當時北歐的酸雨是歐洲中部工業酸性廢氣遷移所至,七十年代以來,許多工業化國家採取各種措施防治城市和工業的大氣污染,其中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煙囪的高度,這一措施雖然有效地改變了排放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但大氣污染物遠距離遷移的問題卻更加嚴重,污染物越過國界進入鄰國,甚至飄浮很遠的距離,形成了更廣泛的跨國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礦物燃料的量有增無減,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區進一步擴大。全球受酸雨危害嚴重的有歐洲、北美及東亞地區。我國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發生在西南地區,到九十年代中期,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
(4)淡水資源危機地球表面雖然2/3被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於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這樣一個缺水的世界裡,水卻被大量濫用、浪費和污染。加之,區域分布不均勻,致使世界上缺水現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機日趨嚴重。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預測再過20~30年,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將達46~52個,缺水人口將達28~33億人。我國廣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全國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華北、沿海和省會城市、工業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都離不開水,人們貼切地把水比喻?quot;生命的源泉"。然而,隨著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產迅速發展,水已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珍貴。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盡和濕地的消失,不僅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而且許多生物也正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濕地干化和生態環境惡化而滅絕。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5)資源、能源短缺當前,世界上資源和能源短缺問題已經在大多數國家甚至全球范圍內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人類無計劃、不合理地大規模開采所至。本世紀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總數約100億噸標准煤,預測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將翻一番。從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發展的情況來看,要滿足這種需求量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陽能、快中子反應堆電站、核聚變電站等)開發利用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應將日趨緊張。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礦產資源的儲量也在日益減少,這些資源終究會被消耗殆盡。
(6)森林銳減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地球上曾經有76億公頃的森林,到本世紀時下降為55億公頃,到1976年已經減少到28億公頃。由於世界人口的增長,對耕地、牧場、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導致對森林的過度採伐和開墾,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絕大多數是對全球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的熱帶雨林。 對熱帶雨林的破壞主要發生在熱帶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尤以巴西的亞馬遜情況最為嚴重。亞馬遜森林居世界熱帶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這一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比原來減少了11%,相當於70萬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鍾就有差不多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亞太地區、非洲的熱帶雨林也在遭到破壞。
(7)土地荒漠化簡單地說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對荒漠化的概念作了這樣的定義:"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等因素,使乾旱、半乾旱和具有乾旱災害的半濕潤地區的土地發生了退化。1996年6月17日第二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發表公報指出:當前世界荒漠化現象仍在加劇。全球現有12億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脅,其中有1.35億人在短期內有失去土地的危險。荒漠化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生態環境問題,而且演變為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它給人類帶來貧困和社會不穩定。到1996年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達到3600萬平方公里,佔到整個地球陸地面積的1/4,相當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國土面積的總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有100多個,盡管各國人民都在進行著同荒漠化的抗爭,但荒漠化卻以每年5~7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相當於愛爾蘭的面積。到二十世紀末,全球將損失約1/3的耕地。在人類當今諸多的環境問題中,荒漠化是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對於受荒漠化威脅的人們來說,荒漠化意味著他們將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礎--有生產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8)物種加速滅絕物種就是指生物種類。現今地球上生存著500~1000萬種生物。一般來說物種滅絕速度與物種生成的速度應是平衡的。但是,由於人類活動破壞了這種平衡,使物種滅絕速度加快,據《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估計,每年有數千種動植物滅絕,到2000年地球上10~20%的動植物即50~100萬種動植物將消失。而且,滅絕速度越來越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發出警告:本世紀鳥類每年滅絕一種,在熱帶雨林,每天至少滅絕一個物種。物種滅絕將對整個地球的食物供給帶來威脅,對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是難以預料和挽回的。
(9)垃圾成災全球每年產生垃圾近100億噸,而且處理垃圾的能力遠遠趕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已處於垃圾危機之中。美國素有垃圾大國之稱,其生活垃圾主要靠表土掩埋。過去幾十年內,美國已經使用了一半以上可填埋垃圾的土地,30年後,剩餘的這種土地也將全部用完。我國的垃圾排放量也相當可觀,在許多城市周圍,排滿了一座座垃圾山,除了佔用大量土地外,還污染環境。危險垃圾,特別是有毒、有害垃圾的處理問題(包括運送、存放),因其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產生的危害更為深遠,而成了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一個十分棘手的環境問題。
(10)有毒化學品污染市場上約有7~8萬種化學品。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有危害的約有3.5萬種。其中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的約500餘種。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如今每年又有1000~2000種新的化學品投入市場。由於化學品的廣泛使用,全球的大氣、水體、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連南極的企鵝也未能倖免。自五十年代以來,涉及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污染事件日益增多,如果不採取有效防治措施,將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嚴重的危害。物造成嚴重的危害。

F. 礦山酸性廢水污染物成分指標分析

1、pH值、總酸度,兩個指標可以分析酸性的強度;
2、廢水中礦山產品的成分濃度;
3、廢水中重金屬濃度。
具體要依據礦山的原料、生產工藝、配套葯劑、最終成品來進行詳細分析。

G. 礦山粉塵、廢水如何處理,有最新的防污染技術么

礦山的粉塵現在是使用霧炮機和脈沖除塵器2種設備,廢水是用壓濾機擠壓後變成清水

H. 礦山環境污染現狀

西南地區不同類型礦產開發過程中,很多礦山沒有建尾礦庫和沉澱池,洗選廠建造也很不規范,大量礦坑水、洗選廠廢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流、湖泊,尾礦庫滲漏、翻壩嚴重,廢石土、尾礦及冶煉廢渣直接倒入水庫、溝谷、落水洞,污染問題相當突出。據雲南、四川、貴州、西藏和重慶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的有關資料,各省的污染現狀和污染程度有所不同,現分述如下。

(一)貴州省礦山環境污染

貴州省不同類型礦產開發環境污染相當嚴重。礦山產生的廢水量和廢渣量在西南各省中數量最多。礦山廢水年產出量731268.00×104m3,年排放量637842.00×104m3;礦山廢渣年產出量25107.00×104t,年排放量21869.00×104t,累計堆放量86958.00×104t(表3-2)。廢渣綜合利用率19.49%,廢水綜合利用率5.01%。環境污染相對嚴重的礦山有460座。通過對20座礦山23件水樣的21項組分分析,僅4座礦山的4件水樣基本達標,16座礦山的19件水樣都存在超標組分。這表明大多數礦山對水環境造成了污染。貴州礦山環境污染突出的問題是,部分有毒組分已進入食物鏈,造成人畜汞中毒、鉈中毒、砷中毒,加上氟污染、放射性異常及其輻射等問題,已形成嚴重的地方病。

表3-2 貴州省礦山廢渣、廢水統計

該省礦業開發造成地下水污染面積為4121.83hm2,主要為金礦、磷礦、汞礦、銻礦和硫鐵礦等礦山問題突出。如銅仁汞礦形成的大片采空區,造成地表水滲漏、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且多被污染,致使許多地區人畜飲水困難;務川汞礦1998年8月山洪期間發生洪水翻壩事故,有毒尾礦渣泄漏及有毒有害組分淋濾下滲,造成礦區下游乃至烏江流域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土壤污染;1999年務川汞礦苟家岩尾礦庫滲漏,造成下游烏江流域至長江涪陵沿岸一市五縣地表水體污染,為此停水一個星期,並受到國家環境保護局嚴令治理。由此可見,礦業開發對區域水均衡系統產生了不良影響,給礦山本身及附近村民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危害。

(二)雲南省礦山環境污染

雲南省礦山廢水年產出量392241.72×104m3,年排放量360005.07×104m3;礦山廢渣年產出量10393.34×104t,年排放量9780.49×104t,累計堆放量105184.08×104t(表3-3)。綜合利用率:尾礦7.27%,廢石土5.18%,煤矸石30.06%,礦坑水14.14%,洗選礦水0.47%。大量礦山廢渣、廢水的排放,導致雲南省79條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污染程度較嚴重的有金沙江支流絡澤河、小江,珠江支流塊擇河,紅河支流綠汁江、南溫河,瀾滄江支流比江。僅玉溪市和文山州就有26條河流、4座水庫受到污染。

雲南省礦山年排放礦坑水190911.27×104m3,其中廢水處理量僅占年排放量的0.7%,回水利用量也只佔年排放量的14.3%,其餘85%以上的礦坑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溪溝、水庫、湖泊或岩溶窪地,造成污染。該省6477個礦山企業僅1000個建有一定規模的洗選廠,其中僅25%左右的洗選廠建有尾礦庫和沉澱池,大部分礦山因未建尾礦庫和沉澱池直接將洗選廢水或冶煉廢水排入附近水體,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嚴重污染。該省已建的544座尾礦庫,僅少量進行過設計,且多數不同程度地存在病害問題,時有庫壩塌陷、滲漏、廢水翻壩、漫壩和潰壩等問題,造成庫區環境污染。

表3-3 雲南省固體廢棄物、礦坑水、洗選水排放統計

(三)四川省礦山環境污染

四川省礦山廢水年產出量58897.15×104m3,年排放量34226.19×104m3(表3-4);礦山廢渣年產出量9039.71×104t,年排放量7314.24×104t,累計堆放量67098.80×104t(表3-5)。

表3-4 四川省礦山廢水統計 單位:104m3

表3-5 四川省礦山廢渣統計 單位:104t

礦山廢水以能源礦產排放量最大,佔四川省總產出量的76%。由於能源礦產多數為小型礦山企業和民營企業,廢水綜合利用率僅佔四川省廢水利用總量的33.8%,金屬礦山廢水產出量占總量的19.2%,但由於金屬礦山國有大、中型企業所佔的比例大,生產工藝較先進,廢水循環利用較好,利用量佔四川省礦山廢水總利用量的55.1%,綜合利用率達到55.7%。其他非金屬礦山如鈣芒硝多為井下爆破落礦,水溶抽取,廢水循環使用,綜合利用率高,為58.32%;建材類非金屬礦山用水較少,但廢水綜合利用率最差,幾乎為零。總體上看,四川省各類礦山廢水綜合利用率為19.61%。

四川省礦山廢渣綜合利用量為800.74×104t,綜合利用率8.85%。其中金屬礦山廢渣排放量最多,占排放總量的62%,但綜合利用率最低,為1.2%。能源礦山年產廢渣量占總量的21.9%,年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12.6%,綜合利用率較高,為31.85%。其他非金屬礦山廢渣年產量占總產量的15.7%,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25.4%,綜合利用率為7.2%。

(四)西藏礦山環境污染

西藏礦山廢水年產出量為63215.34×104m3,年排放量10508.37×104m3,年循環利用量46827.41×104m3(表4-6);礦山廢渣年產出量11126.30×104t,年排放量8684.45×104t,累計堆放量35647.54×104t,年綜合利用量195.52×104t(表3-6,表3-7)。礦山廢渣、廢水排放造成了礦山環境的污染。因西藏地廣人稀,雖有污染,但不嚴重。

表3-6 西藏礦山廢水統計 單位:104m3

表3-7 西藏礦山廢渣統計

(五)重慶市礦山環境污染

重慶市約有1805處礦山存在廢水、廢渣污染問題,其中煤礦山1002處,金屬礦山82處,建材非金屬礦山721處。礦山廢水年產出量15632.70×104m3,年排放量15166.43×104m3;礦山廢渣年產出量2007.97×104t,年排放量1507.97×104t,累計堆存量37277.08×104t。其中以能源礦產的產出量和排放量最多(表3-8,表3-9)。礦山廢水、廢渣大量排放,僅南桐地區12條河流有11條遭到污染。此外,1998年前,每年約有1.6×104t礦渣流入渝北勝天水庫,2×104t礦渣流入渝北工農水庫,造成淤積,庫容量逐年減少,嚴重影響農業灌溉;巫溪寨溝水庫,庫容量70×104m3,其上游幾個小煤窯礦渣全部排入水庫,僅幾年將水庫全部淤滿,工程報廢;奉節草堂煤礦開采廢石向草堂河排放,形成了草堂河泥石流地質災害。

表3-8 重慶礦山廢水統計

表3-9 重慶礦山廢渣統計

I.  礦山環境污染治理的現狀與趨勢

礦山環境污染包括礦山廢水污染、礦山固體廢物污染、礦山大氣污染和礦山雜訊。

一、礦山廢水污染

礦山廢水主要來源於礦坑水、廢石場淋濾水和尾礦池廢水。礦山廢水排放量大,持續性強,污染范圍大,影響地區廣,而且成分復雜,濃度極不穩定。其後果是危及人體健康和其它動植物的生存,危害工農業生產。

曾鍵年在他1998年主編的《礦山安全與礦山環境保護》一書中總結了礦山廢水控制與處理的一般原則和方法:控制廢水要遵循改革工藝,抓源治本;循環用水,一水多用;化害為利,回收利用的原則。礦山廢水的處理一般是利用各種物理、化學、生物方法,經多級處理後再加以循環利用。

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煤炭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相當巨大,因此,煤礦的廢水處理就顯得十分重要。煤炭系統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水文地質部門也對礦區地下水系統的控制、保護和污染處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國土資源部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1997年在神府礦區大柳塔井田進行了開采條件下地下水資源保護利用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成果。水環所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礦坑廢水潔凈技術時,試驗了混凝凈化工藝和沙地凈化工藝。試驗證明,由於大柳塔井田的礦坑廢水中污染物主要為懸浮物,無須化學處理,經此兩種方法處理後的廢水都可達到飲用水標准,並且沙地凈化還可起到固沙和補給地下水的作用。

二、礦山固體廢物污染

礦山固體廢物,是指各類礦山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石以及選礦過程中排除的尾礦。礦山固體廢物的數量十分驚人。例如,對於大型露天冶金礦山而言,每采1m3礦石,需要剝離8~10m3的廢石;每采出1m3的鋁土,需要剝離13~16m3的廢石,而煤礦露天開採的剝采比,一般比金屬礦山還要大。可以預見,隨著采礦業的發展,廢石和尾礦的數量還會增加。

礦山固體廢物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佔用土地,損傷地表,浪費資源;污染水質和土壤,危害生物,影響農業生產;廢石滑動塌方,危及人身安全;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

礦山固體廢物的處理的根本途徑是改革采選工藝,使其不產生或少產生,但目前大多數礦山在采選工藝上還做不到」零」排放,因此,還必須對礦山固體廢物進行處理和回收利用。目前處理礦山固體廢物的有效措施有:築壩堆放、遠距離輸送、在固體廢物上覆蓋和噴塗保護層和培植植被等。

礦山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既有利於保護環境,又能廢物資源化,創造新的價值。迄今為止,國內外有關學者對礦山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從礦山固體廢物中回收有用礦物,是其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近幾十年來,國內外廣泛開展了這項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大量成果。如當前有些國家普遍採用細菌浸出法,已獲得成功。礦山固體廢物還可做建築工業方面的原料。金屬礦山的固體廢物,如甘肅廠壩鉛鋅礦在基建過程中排放的廢石,直接供給建築公司,用作工業廠房建築材料及井下混凝土骨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煤炭系統利用煤矸石製造各種建築材料,如磚瓦、水泥、砌塊及輕骨料等,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其中以煤矸石磚發展最快。據調查統計,1981年全國煤矸石用量為2000多萬噸,其中煤矸石磚用量佔1500多萬噸。此外,用煤矸石制水泥,也是煤矸石利用的重要途徑之一。有些礦區的矸石熱值較高,可用作發電燃料,這樣不僅可以發電,還可以消除矸石自燃,降低有毒氣體如H2S、CO的排放量。

三、礦山大氣污染

礦山大氣污染的來源為采礦活動產生的粉塵和有害氣體,礦山大氣污染包括礦區大氣污染和礦內大氣污染。

1.礦區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

(1)地下及露天采礦生產中,由於大量使用炸葯落礦,採用柴油機為動力的設備等原因,產生大量有毒氣體。

(2)選礦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粉塵和有毒物質。

(3)礦區繁忙的交通運輸產生的富含重金屬物質的廢氣,礦區冶煉廠、燒結廠、電廠產生的濃煙以及礦區燃煤產生的有害物質,都可構成礦區大氣的污染。礦山大氣污染直接危害著礦區生產和人體健康。

礦區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綜合利用,採用新的生產工藝,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排放;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環境的自凈能力;合理利用能源等。

2.礦內空氣污染的特點

地下采礦是在有限的井巷空間內進行的,由於工作空間狹小,工作地點多變,礦內空氣和地面大氣對流性差,因此在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有害物質對礦內空氣的污染要比地面大氣污染更為嚴重。

(1)空氣中O2的含量降低,CO2的含量增高。由於礦內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氧化,人員呼吸和各種燃燒過程都直接消耗氧氣,並生成其它有害物質,致使礦內空氣中氧的含量降低。

(2)有害氣體濃度高。其來源主要是爆破等突發性過程產生,在通風不良的巷道中,有毒氣體的不斷積累會使其達到使人中毒的程度。

(3)空氣中含塵量高。採掘過程中的鑿岩、爆破以及礦井中的裝卸、轉運等過程,將產生大量的粉塵,導致礦內空氣中粉塵含量急劇增加。即使是採取了各種有效防塵措施以後,仍比地面空氣的含塵量高出幾倍或幾十倍,對井下工作人員危害極大。

(4)礦內氣象條件復雜。

(5)某些礦內空氣中含有放射性氣體。

礦內空氣中有害氣體的防治有以下幾個方面:減少柴油設備的廢氣排放量;加強礦內通風,降低礦內氡氣的濃度;採取個體防護措施;使用零氧平衡或接近氧平衡的炸葯;採用無爆采礦工藝等。

四、礦山雜訊及其防治

井下雜訊源產生於鑿岩、爆破、通風、運輸、提升、排水等生產工藝,主要是鑿岩設備和通風設備產生的雜訊。地面雜訊源如選礦設備、露天采礦、主力扇風機、空壓機、鍛釺機產生的雜訊也是雜訊的主要來源。礦山雜訊已成為污染礦山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他嚴重地威脅著礦山人員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

控制雜訊的根本方法是降低聲源雜訊,但從當前的科技水平看,這一般難以達到。目前控制雜訊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吸聲、消聲、隔聲、隔振、阻尼以及個體防護等措施。

J. 廢舊電池的危害

科學調查表明,一顆普通電池棄入大自然後,可以污染60萬升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國每年要消耗這樣的電池70億只。據了解,我國生產的電池有96%為鋅錳電池和鹼錳電池,其主要成份為錳、汞、鋅等重金屬。

廢電池無論在大氣中還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屬成份都會隨滲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積月累還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998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上定出汞、鎘、鋅、鉛、鉻為危險廢棄物。

(10)礦山廢水污染擴展閱讀

汞危害

汞的揮發溫度低,是一種毒性較大的重金屬。很多地方的土壤中也含有微量的汞,在汞礦開采、提煉、含汞產品加工過程中,如密閉措施不夠完備,釋放到空氣中的汞(蒸氣)對操作人員的健康影響很大。

電池中雖然含有汞,但由於是添加劑,其含量很少。即便是高汞電池,含汞量一般也在電池重量的千分之一以內。中國電池行業全年的用汞量,大體上與一個汞法聚氯乙烯,或汞法煉金,或高汞鉛鋅礦采選的企業年排放廢水中的含汞量相當。

由於電池消費區域大,含汞廢電池進入生活垃圾處理系統以後,對環境的影響比前述一個化工企業排放含汞廢水所造成的影響要小得多,況且電池使用了不銹鋼或碳鋼做外包皮,有效地防止了汞的外漏。

因而廢電池分散丟棄在生活垃圾中,其危害微乎其微,在客觀上不可能造成水俁病之類的危害。日本的水俁病是化工企業幾十年向一條河流排放大量含汞廢水,下游水系中汞逐漸累積造成的。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