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野曠
⑴ 當一座座化工廠拔地而起時,我們便再無法體會那「晴空一鶴排雲上」的詩情.用一句詩句,來說明人類濫用
當化來工帶來的一團團自霧霾籠罩整個天空時,我們便再也無法感受到「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的愜意。
當一袋袋化肥侵蝕了沃土時,我們便再也品嘗不到「白荻類羔豚,冒出土熊路」的甘甜。
注釋:蘇東坡曾用「白荻類羔豚,冒出土熊路」的詩句褒譽白落(即大白菜),把大白菜與熊掌媲。
⑵ 活出一種心境通過敘議結合寫一篇120字的文章
現今社會,科學越來越快,這使得科學重新整頓天地,讓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以前發愁夜間的黑暗,而今暗夜變得燈火通明;以往總想嘗試海中的美味,而今河海的魚蝦已成家便飯;以往總覺得家信難傳,而今天涯若比鄰……是的,科學帶給我們的一系列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科學發明在帶給我們短暫快感的同時,也帶來了長久問題。在以前,總有吃不完的食物,這些食物如果常溫放置很容易腐壞變質,所以人們對此一直毫無方法。後來有人發明了臭豆腐,這才使豆腐剩餘不會浪費。但大多食物很容易腐爛,所以一般剩餘食物只能浪費掉。而後來,由於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叫氟利昂的氟氯烴,無毒且穩定不易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製冷,於是電冰箱產生了。由於十分方便安全,所以冰箱很快傳遍了千家萬戶。但讓人們始料未及的是,氟利昴將嚴重破壞臭氧層,使紫外線射入地球。不僅是氟利昴,回首以往,又有多少是科學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當一座座化工廠拔地而起時,我們便再無法體會那「晴空一鶴排雲上」的詩情;當一個個收割機開進田野時,我們便再無法領略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當一桶桶廢液排進江河時,我們便再無法感受那「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情懷;當一柱柱廢氣飄然上空時,我們便再也看不到「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的情景;當一管管化工污水流進小溪時,我們便再也無法感受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柔情;當一袋袋農葯灑進果園時,我們便再也無法觀看「梅子金黃杏子肥」的場面。 18世紀中葉,歐洲街頭盛行像演雜技那樣的靜電表演。1746年,富蘭克林在歐洲看到了這樣的表演,新奇的現象激發了他極大的興趣,就此開始了他的實驗研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進入工業社會以後,科學文化被推向片面的極端而成為人類唯一的文化形式,而人文主義對非理性和反理性頂禮膜拜時,兩種文化的鴻溝才越越來越深。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綜合化、整體化和社會趨勢日漸明顯,同時,在科學內部涌現出一批批交叉科學和綜合學科,理性與非理性思維在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明中互補。科技已不是單純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而成為一項社會活動。在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在展現其高效和實用功能的同時,它的負面作用也越來越多地暴露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從更遠和更深層去關注和考慮它們對人類自身命運的影響。科技和人文在世界觀上的互補,方法上的互用,學科上的互構,精神上融通,才是人類文明健康發展的象徵。 科學帶來了我們太多太多,給了我們方便,而同時又帶給了我們許多潛在而長久的危害。所以,若要社會發展,時代進步,則必要科學為先;若要生活美好,傳世萬代,則必須自然為首。《周易》曰:「亢龍有悔」,因此我們在發展科學同時,不濫用科學成果,以自然為首,調整好科學與生活的關系,讓科學多帶給我們些美好,少帶給我們些危害,讓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美好非凡! 從科學的角度看,生活是基礎,人文是條件,科學促發展,也就是說,他們如規律,恆久不變。從生活的角度看,生活是磚,人文是水泥,科學是瓷磚,也就是說,他們似房子,堅固。從文學是角度看,生活是紙張,人文是紙上的樂譜,科學是那能奏出樂譜的鋼琴,也就是說,他們如音樂,動人。 所以——幸福生活=人文情懷+科學探索。
⑶ 高分懸賞關於月亮的詞!!!
一、寫「月」的詩句有:
1、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這是詩人從自然引起的遐想,對人生有限、宇宙無窮而產生無限感慨。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月亮從海上升起的時候,遠隔天涯的雙方都在同一時刻看到了。
3、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唐.李白《峨嵋山月歌》)
這是作者早年寫故鄉夜景的有名詩句。高山秋月,月影江流,描繪出一幅優美的清江山月圖。暗點秋夜行船,空靈入妙。
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唐.李白《把酒問月》)
以月亮為見證,說古人今人來去如流水,人生有限而時間無限。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子成龍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今夜白:詩作於白露節夜晚。前句寫見露白而嘆自然時序的變遷,後句見月明而思故鄉之月更明。通過心理幻覺,表現對故鄉的懷念。在戰亂中見露見月,更增其憶舍弟之念。
7、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來。(唐.劉禹錫《石頭城》)
淮水:秦淮河。婦牆:城上的矮牆。通過對明月的描寫,引發了對歷史的回憶。江山依舊,人事已非,只有明月多情,穿過女牆仍舊照著這古老荒涼的故都,撫今思昔,怎不傷感!
8、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憶揚州》)
無賴:無奈。寫揚州獨佔二分明月,是因望見月亮而思念意中人。
9、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宋.晏殊《蝶戀花》)
諳:熟悉,懂得。離別苦:一作「離恨苦」。到曉:因為思憶離人一夜無眠。朱戶:紅色的門窗。借月抒情,寄託離別的愁思。
10、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但:只。人長久:年壽的長久。嬋娟:美女。傳說中住著嫦娥,這里借嬋娟指月亮。這是一句傳誦千古的良好祝願,寬慰離別的雙方。
二、寫「荷」的句子有:
1、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唐.杜牧《齊安郡中偶題》)
荷:水生草本植物。夏季開花,大而艷麗、清香;花謝後生蓮蓬、結蓮子。荷里活又稱芙蓉、芙蕖、菡萏、蓮。用擬人的手法寫風荷(荷葉受風),恨芳時不再、美人遲暮,懷著壯志未酬之痛。
2、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舒捲開合任天真。(唐.李商隱《贈荷花》)
相倫:相比。塵:比喻渺小。菡萏:蓮花。針對人們重花不重葉的偏見,以荷花為例,說明「紅花也須綠葉扶持「的道理。
3、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宋.周敦頤《愛蓮說》)
作者給予菊花、牡丹、蓮花這三種花不同的美稱,以此比喻三種不同品格的人。但以菊和牡丹襯蓮,重點在蓮。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宋.周敦頤《愛蓮說》)
描寫蓮花正直、清香、潔凈和高雅,稱頌其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以物擬人,寓意深遠。
5、小花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才:剛剛。尖尖角:露出水面的荷葉尖。寫泉池風光。這兩句比喻人們對新生事物的發現後的驚奇和喜愛。
6、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詩歌寫出六月天的西湖秀色。運用碧綠的荷葉襯托鮮紅的荷花,相映成趣。
7、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宋.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
碧傘:比喻荷葉。描寫酷熱的夜晚,觀察荷花怕熱的動態,體物甚微。
三、美文薦讀
故鄉的月色
常在月影碎於浮華喧囂之時憶起故鄉的月色。
故鄉多山。分散的鄉村錯落於小盆地的四周和山間,小村之間綠樹掩映,古老的民居似與竹與木共生,展示出一種自然、和諧、寧靜的景象。
每逢望日之夜,群星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羞澀地躲閃著;遠近山巒在月色朦朧中呈現出一派墨綠;隱約可見的鄰村偶爾傳來幾句人聲犬吠,使人在靜謐和清冷之中感受到生命的溫暖;如水的月光,灑在池面,灑在庭前,灑在衣裳,灑滿空間。人在其間,彷彿溶入了月光之中。因了那靜,生命充滿了自由之美;因了那光,生活的壓力與塵世的煩惱被消解,被稀釋。那詩意般的感受即便是一瞬,卻因了不能忘懷而變得永恆。
嘗在春夜,在小鎮看完露天電影,踏著緩慢的步子回家。淡淡的月光灑在地上,伴和著清新的空氣,給人以一種特別舒適和諧的感覺。故鄉的山本來是多而不奇,高而不險。可是,春夜的薄霧在月色中給群山拉上一塊乳白色的帷幕,使山峰有如汪洋大海中的島嶼,覺著比原有的印象高得多,遠得多。展現在眼前的,彷彿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這夜,這月色,浸透著難以言表的美!回家的路,我覺得太近了。為了春夜的留戀和欣賞,我的腳步放得不能再慢。在要敲門之前,仍久久地佇立在門前的石階上,享受春夜月色之美
嘗在夏日的月夜,三兩同窗從鄰村來,置小幾竹椅於池塘邊,納涼,賞月,沏茶,聊天。池塘種滿了蓮藕,茂盛的藕葉爭先恐後地展示其巨大的葉蓋,嚴嚴實實地遮住水面。我們雖因此不能領略「靜影沉璧」之美,但每一片藕葉中心的水珠在月光下有如晶瑩的寶石爭奇斗艷。偶爾有幾句蛙聲蟲鳴加入我們的傾談,組成一曲輕輕的背景音樂。其時其地,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相互滲透,幾近道家「物我兩忘」的境界。
……
多年以後的今天,雖在月夜,城市中附庸風雅的人造燈光,似在月光下競相典賣。雜亂、破碎和煩擾之中,自然的月色盪然無存,使人不禁生悵然若失之感慨!那記憶中故鄉的月色之美則更令我心往神馳。
然而自然的月色之美,乃目遇之而心得之,是主觀心態與客觀環境相結合的產物。倘若沒有淡泊、寧靜的心境,雖然故鄉的月光依舊,而人卻因了世俗功利諸因素再也不能在那鄉間的小路上悠然漫步,又怎能領略到昔日感受過的月色之美!?
柏拉圖說,靈魂可能在美好的地方居住過。隨著人的物慾膨脹,靈魂離開了它的故鄉。靈魂離故鄉越來越遠,它就會因懷念故鄉而不斷地陷入痛苦之中,人與美感因此無緣。
物慾與美感竟不能兩全,造物是多麼地捉弄人!
可見要領略故鄉的月色之美,不僅是人要回到故鄉,更重要的是要讓靈魂回到它的故鄉。
送你一片故鄉的月色
月輝如水,輕柔地灑向這喧鬧的夜市,灑向那林立的樓宇與寬敞而明亮的街道,還灑向了正散步在霓虹燈下且心中盛滿對你思念和內疚的我。
默默地,我在家鄉月光的撫摸下毫無目標地走著,任那種恬淡的感覺流連在心頭。想到你我真摯的情誼,我在思忖:秋天已到,我該送一份什麼禮物給你。
天空澄凈,明月如洗,我突發奇想,送一片故鄉的月色給你。
摘一片故鄉的月色,送給本不該漂泊在外的你。面對它,你會想起生你養你的小山村,兒時的玩伴,中學時代戲嬉打鬧的同窗好友,明追暗戀著你的「白馬王子」,還有那些愛著夢著的美好時光。追憶,會讓你喚回人生中曾經的美麗和動人的憧景,爾後,你會心情舒暢地迎接美好的明天。
摘一片故鄉的月色,送給跋涉人生之旅的你。情感盈懷之際,你會想起含幸茹苦養育你那年邁的母親,想起從小呵護你長大的兄長及家人,想起你棄筆從戎時的許諾。於是你沉寂的人生不在蒼白無力,你歡樂時光不在跌入凄迷,脊樑後關注的目光,會讓你多一份清醒,少一份悲傷,冷靜地面對世間滄桑,豁達地迎接人生的冷暖炎涼,坦然地走過生命的榮辱浮沉。
摘一片故鄉的月色,送給同沐月輝的你。這禮物也許太輕,輕到沒有絲毫的重量;這禮物也許太重,重到與生命相伴相隨。情在其中,意在其中,當你收到它的時候,我想你會和我一樣的明白:世間有些東西,雖值黃金萬兩,它卻於瞬間化為歷史塵埃;有些東西,與金錢無緣,可它卻會與山河同在,日月同輝。
摘一片故鄉的月色給你。我想對你說:慧星雨美麗,可它只能剎間劃過蒼穹;月輝無語,可它永照朗朗乾坤。在這秋實滿目的時候,願你願我頭頂滿月,身披月光,腳踏月色,相思相念,心掛心牽。
故鄉的月色
凌晨從夢中醒來,轉身就看到一輪玉盤般清透的滿月,斜斜的從窗欞一角靜靜的投射過來在身邊灑下一片柔柔的光影。
在這夏末初秋的夜晚,竟有如此清新的明月,我自問,有多久沒有這樣寧靜的心情看月亮了?我不禁痴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月圓月缺悄來寂往,靜看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繁華往事都湮沒在它的冷寂中!或許中秋月圓時,人們才會把日常枯燥瑣碎的生活暫拋腦後,沐著月光品味著香甜月餅,回顧著遠古脈脈溫情的故事。感謝月亮在黑夜裡賜予這樣聖潔的光芒,傳遞著親人遠隔天涯的祝福與思念,感謝祖先流傳給我們這樣一個甜美的節日!
自古以來,月亮都是詩人墨客藉以抒發情感的依託,是靈感的源泉,是故鄉的思念,是夢想的天堂,是魂靈的歸宿,是愛人的眼眸,是一切美好的期冀與嚮往...
很多時候,月亮是憂傷人的臉。一如張愛玲的月亮:『三十年前月亮是一個銅錢大的紅黃的濕暈,像一朵雲軒書紙上落了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那是一個荒涼月亮;李白的月亮雖帶著寂寥,卻桀驁灑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有誰如他這樣化孤獨為情趣?蘇軾的月亮滿含深情的思念和哀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惜月亮都不長久又何況人,只是美好的祈願而已!還是喜歡幾米的月亮,寂寞卻溫暖,那月光下的城市馨香暗涌,美得不似人間!
此時的月亮冷玉般清盈如鏡,在暗夜中靜靜流淌,心像是被清涼如水的月光洗濯一樣純凈...
喜歡月亮,或許源於我誕生於那個臘月十五的月圓之夜。媽說她是很少看月亮的,實在太忙太累,那時有口飽飯就不錯了,哪還有時間和閑心抬頭看它!但那晚的月真亮!她的眼中滿含溫柔:月亮大大的圓圓的像一面鏡子,月光直直的照進床邊的木箱上,干凈清冷的月光勝過木箱上點著的煤油燈的昏黃光亮,兩種光交織撫慰著媽媽的驚慌和疲憊,溫暖著漫長的寒夜,給了她無限的勇氣和希望,我終於在黎明第一縷曙光到來之前哇哇哭叫著來到人世間。
也許是月亮的眷顧賜予我一張圓圓的臉,還有一顆想要躲到雲層里去的多愁善感的羞澀心。我像月亮一樣安靜沉默,直到一歲半還沒有想說話的跡象,正在父母焦急憂慮的時候,一件突發事件打破了我的無言:爸爸媽媽在床邊的木箱里翻找東西,小小的我兩只小手攀著箱沿踮著腳尖費力的扒在箱邊也想看個究竟,爸爸媽媽專注於自己的事,找完東西就放下了箱蓋,沉沉的箱蓋壓在我細嫩的小手上,我頓時疼得哭叫起來:「唉唷,疼死我了,媽媽呀!」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句話,一句對痛喊出的切身體會。至今爸爸講述這事仍是記憶憂新的欣喜與疼愛:「那是我聽到最動聽的一句話,聲音清脆響亮,吐句順暢婉轉,字正腔圓,像唱歌一樣!」
夏天的夜晚,媽就抱我在院子的躺椅上,沐著月光給我唱歌,看著月亮我總有許多問題:月亮上有人嗎?有啊,嫦娥就在月亮里住著。那兒冷嗎?她一個人不害怕嗎?她不怕冷,因為她心中有愛。然後她就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總是媽媽的故事還沒講完,我已進入了夢鄉...
那遙遠而寧靜的小山村,珍藏著我如月亮一樣溫馨甜美的回憶。故鄉還有那樣的月色嗎?故鄉的月亮當然是此時這同一輪月,但今日心情卻早不似往昔,今日的我可還能尋覓兒時的蹤影?
記憶里不忘的只有那首老歌:當我躺在媽媽懷里的時候,常對著月亮甜甜的笑,它是我的好朋友,不管心裡有多煩惱,只要月光照在我身上,心兒像白雲輕輕地飄呀飄......
故鄉的月色
很久沒有細細品味故鄉的月色了,常年離鄉在外,回家總是行色匆匆,哪兒還有賞月的閑情。
前些日子,我又一次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一個閑靜的夜晚,我獨自在樓頂陽台上乘涼,忽又看見了故鄉的月亮。黛空中,一彎銀鐮靜靜掛著,四周沒有一片雲彩。三三兩兩的星星就像灑落一地的水晶,脈脈地陪伴在月亮四周,愈發顯示出月亮的博大、沉穩,我不由想起小時候讀過的「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的詩句來。小時候記得兒歌里有星星「眨著狡黠的眼睛」的說法,也許是今夜的月色太亮了,滿天的星星一眼不眨。
鄉親們已經沉沉入睡,帶著一天的收獲和疲勞。面對這樣的明月,他們不會生出「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慨嘆。夜更深了,月亮漸漸地有些發黃,順著這發黃的光線望去,大地愈發的柔和、靜謐了。月色中大地輪廓依稀可辨,靜靜的小河泛著銀光,玉米地里飄浮著一層淡淡的薄霧,不知名的小蟲子在低聲吟唱,河邊蘆葦叢中時而傳出水鳥短促的鳴叫,遠處還不時傳來幾聲狺狺的犬吠,螢火蟲悠閑地飛過,不知是在尋找什麼,還是要照亮什麼。
小河泛著銀光,在夜裡很是好看,可我知道這水已是一溝污水。這水哺育、滋潤著故鄉的生靈萬物,但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
這些年早已習慣了城市的喧囂,面對故鄉的月夜,我倍感親切,卻又有些陌生。我分明感到我所熟悉的鄉村生活離我越來越遠,而城市的繁華卻依然不屬於我。我忽然成了「邊緣人」,游離在城市和鄉村之間。但家鄉永遠是我的港灣,開心的時候我會想起她,憂傷的時候、成功的時候我都會想到她。
月漸漸在西天沉下去了,故鄉的月色在我心中泛起層層漣漪、萬般滋味。這漣漪、這滋味,將永存於我生命的記憶里。
⑷ 水詩句優美句子
遠望那綠意盪漾的高山,低見那潺潺東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河水清澈,有著「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那樣的清澈。透過著河水,你可以直視到水下的人情事故。這河水如一面明鏡,照映著我,幫助脫下那虛偽的甲胄,幫助你還原成真正的自我。河水如此的透明,讓人能一眼看到內心的最深處。
水初流到石邊時,還是不經意涎著臉撒嬌撒痴地要求石頭放行,但石頭卻像沒有耳朵似的,板著冷靜的面孔,一點兒不理。於是水開始嬌嗔起來了,拚命向石頭沖突過去;沖突激烈時,淺碧的衣裳袒開了,露出雪白的胸臂,肺葉收放,呼吸極其急促,發出怒吼的聲音,縷縷銀絲,四散飛起。
在風和日麗的春天,沅江沿岸兩邊,綠樹依依,繁花似錦,河水清澈見底,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一座座青山倒映在沅江水中,就好像一顆顆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一群群白鵝,一隻只花鴨,互相追逐,嬉戲。好像彈奏著動聽的交響曲。來往的船隻大大小小,各式各樣,河面上熱鬧非凡。
最快樂的就是這河水,簡直像一位活潑的少女,唱著、跳著,撥動著老樹伸過來的根須,拍打著黃褐色的山崖,踏著河灘上那些石子,無憂無慮地奔跑著。河水中不時跳出一條魚兒,使河流顯得更富有情趣,更天真可愛了。
在風和日麗的春天,湖水舒展了胳膊,她跳著輕快地舞步,唱著動聽的歌曲,嘩啦啦,嘩啦啦……就像一位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有時往湖面里扔些小石頭,總會濺起幾朵美麗的小水花,一朵,兩朵,三朵……
夏天到了,湖水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亮亮的波紋,像仙女的綢帶在空中輕柔地漂浮著。太陽公公無私的將柔和的陽光灑在碧波盪漾的湖面上,整個湖面像撒滿了無數個金片,漂亮極了。
水,這就是水,水以其博大,純凈,力量感動著我,而我亦將用博大,純凈和力量去書寫自己的人生,我不敢奢求擁有一段輝煌的人生,我只企盼
江水穿山破壁,氣勢洶洶奔騰而下;奔騰叫囂的江水,如瀑懸空,砰然萬里。
湖水清澈,風平浪靜,老遠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閃閃發亮,晶瑩斑斕。
一周無水,人則虛;一年無水,則國損;百年無水,將如何?
江水洶涌奔瀉而來,如箭離弦,如馬脫韁,如猛虎出山。
湖畔全是草土,由於湖水的滋潤,益發顯得鮮艷。
江水像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
我非常驚奇的,是那江水的綠,綠得濃極了。
樹立人人珍惜水,人人節約水的良好風尚。
水池邊:不要讓流失的水成為後人的淚。
擁有時不知珍惜,失去時方覺可惜。
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
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⑸ 求作文 我與_____不期而遇
《我與科學不期而遇》
現今社會,科學越來越快,這使得科學重新整頓天地,讓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以前發愁夜間的黑暗,而今暗夜變得燈火通明;以往總想嘗試海中的美味,而今河海的魚蝦已成家便飯;以往總覺得家信難傳,而今天涯若比鄰……是的,科學帶給我們的一系列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科學發明在帶給我們短暫快感的同時,也帶來了長久問題。在以前,總有吃不完的食物,這些食物如果常溫放置很容易腐壞變質,所以人們對此一直毫無方法。後來有人發明了臭豆腐,這才使豆腐剩餘不會浪費。但大多食物很容易腐爛,所以一般剩餘食物只能浪費掉。而後來,由於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叫氟利昂的氟氯烴,無毒且穩定不易分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製冷,於是電冰箱產生了。由於十分方便安全,所以冰箱很快傳遍了千家萬戶。但讓人們始料未及的是,氟利昴將嚴重破壞臭氧層,使紫外線射入地球。
不僅是氟利昴,回首以往,又有多少是科學帶給我們生活的危害。當一座座化工廠拔地而起時,我們便再無法體會那「晴空一鶴排雲上」的詩情;當一個個收割機開進田野時, 我們便再無法領略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當一桶桶廢液排進江河時,我們便再無法感受那「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情懷;當一柱柱廢氣飄然上空時,我們便再也看不到「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的情景;當一管管化工污水流進小溪時, 我們便再也無法感受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柔情;當一袋袋農葯灑進果園時,我們便再也無法觀看「梅子金黃杏子肥」的場面……
科學帶來了我們太多太多,給了我們方便,而同時又帶給了我們許多潛在而長久的危害。所以,若要社會發展,時代進步,則必要科學為先;若要生活美好,傳世萬代,則必須自然為首。《周易》曰:「亢龍有悔」,因此我們在發展科學同時,不濫用科學成果,以自然為首,調整好科學與生活的關系,讓科學多帶給我們些美好,少帶給我們些危害,讓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美好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