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機組脫硫廢水
⑴ 煙氣脫硫方法的常見的脫硫技術
更多了解····萊特.萊德····煙氣脫硫(FGD)是工業行業大規模應用的、有效的脫硫方法。按照硫化物吸收劑及副產品的形態,脫硫技術可分為干法、半干法和濕法三種。干法脫硫工藝主要是利用固體吸收劑去除煙氣中的SO2,一般把石灰石細粉噴入爐膛中,使其受熱分解成CaO,吸收煙氣中的SO2,生成CaSO3,與飛灰一起在除塵器收集或經煙囪排出。濕法煙氣脫硫是採用液體吸收劑在離子條件下的氣液反應,進而去除煙氣中的SO2,系統所用設備簡單,
運行穩定可靠,脫硫效率高。干法脫硫的最大優點是治理中無廢水、廢酸的排出,減少了二次污染;缺點是脫硫效率低,設備龐大。濕法脫硫採用液體吸收劑洗滌煙氣以除去SO2,所用設備比較簡單,操作容易,脫硫效率高;但脫硫後煙氣溫度較低,設備的腐蝕較干法嚴重。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石灰石(石灰)濕法脫硫技術由於吸收劑價廉易得,在濕法FGD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以石灰石為吸收劑反應機理為:
吸收:SO2(g)→ SO2(L)+H2O → H++HSO3- → H+ +SO32-
溶解:CaCO3(s)+H+ → Ca2++HCO3-
中和:HCO3- +H+ →CO2(g)+H2O
氧化:HSO3-+1/2O2→SO32-+H+
SO32- +1/2O2→SO42-
結晶:Ca2++SO32- +1/2H2O →CaSO3·1/2H2O(s)
該工藝的特點是脫硫效率高(>95%)、吸收劑利用率高(>90%)、能適應高濃度SO2煙氣條件、鈣硫比低(一般<1.05)
、脫硫石膏可以綜合利用等。缺點是基建投資費用高、水消耗大、脫硫廢水具有腐蝕性等。
海水煙氣脫硫海水煙氣脫硫工藝是利用海水的鹼度達到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的一種脫硫方法。脫硫過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葯劑,也不產生固體廢棄物,脫硫效率>92%,運行及維護費用較低。煙氣經除塵器除塵後,由增壓風機送入氣-氣換熱器降溫,然後送入吸收塔。在脫硫吸收塔內,與來自循環冷卻系統的大量海水接觸,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反應脫除,海水經氧化後排放。脫除二氧化硫後的煙氣經換熱器升溫,由煙道排放。
海水煙氣脫硫工藝受地域限制,僅適用於有豐富海水資源的工程,特別適用於海水作循環冷卻水的火電廠,但需要妥善解決吸收塔內部、吸收塔排水管溝及其後部煙道、煙囪、曝氣池和曝氣裝置的防腐問題。其工藝流程見圖1。
噴霧乾燥工藝噴霧乾燥工藝(SDA)是一種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其市場佔有率僅次於濕法。該法是將吸收劑漿液Ca(OH)2在反應塔內噴霧,霧滴在吸收煙氣中SO2的同時被熱煙氣蒸發,生成固體並由除塵器捕集。當鈣硫比為1.3~1.6時,脫硫效率可達80%~90%。半干法FGD技術兼干法與濕法的一般特點。其主要缺點是利用消石灰乳作為吸收劑,系統易結垢和堵塞,而且需要專門設備進行吸收劑的制備,因而投資費用偏大;脫硫效率和吸收劑利用率也不如石灰石/石膏法高。
噴霧乾燥技術在燃用低硫和中硫煤的中小容量機組上應用較多。國內於1990年1月在白馬電廠建成了一套中型試驗裝置。後來許多機組也採用此脫硫工藝,技術已基本成熟。
電子束煙氣脫硫工藝(EBA法)電子束輻射技術脫硫工藝是一種干法脫硫技術,是一種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相結合的高新技術。該工藝的流程是由排煙預除塵、煙氣冷卻、氨的沖入、電子束照射和副產品捕集工序組成。鍋爐所排出的煙氣,經過集塵器的粗濾處理之後進入冷卻塔,在冷卻塔內噴射冷卻水,將煙氣冷卻到適合於脫硫、脫硝處理的溫度(約70℃)。煙氣的露點通常約為50℃。通過冷卻塔後的煙氣流進反應器,注入接近化學計量比的氨氣、壓縮空氣和軟水混合噴入,加入氨的量取決於SOx和NOx濃度,經過電子束照射後,SOx和NOx在自由基的作用下生成中間物硫酸和硝酸。然後硫酸和硝酸與共存的氨進行中和反應,生成粉狀顆粒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混合體。脫硫率可達90%以上,脫硝率可達80%以上。此外,還可採用鈉基、鎂基和氨作吸收劑,一般反應所生成的硫酸銨和硝酸銨混合微粒被副成品集塵器分離和捕集,經過凈化的煙氣升壓後向大氣排放。
⑵ 常用燃煤煙氣脫硫方法有哪幾大類
常見的脫硫技術
編輯
煙氣脫硫()是工業行業大規模應用的、有效的脫硫方法。按照硫化物吸收劑及副產品的形態,脫硫技術可分為干法、半干法和濕法三種。干法脫硫工藝主要是利用固體吸收劑去除煙氣中的SO2,一般把石灰石細粉噴入爐膛中,使其受熱分解成CaO,吸收煙氣中的SO2,生成CaSO3,與飛灰一起在除塵器收集或經煙囪排出。濕法煙氣脫硫是採用液體吸收劑在離子條件下的氣液反應,進而去除煙氣中的SO2,系統所用設備簡單, 運行穩定可靠,脫硫效率高。干法脫硫的最大優點是治理中無廢水、廢酸的排出,減少了二次污染;缺點是脫硫效率低,設備龐大。濕法脫硫採用液體吸收劑洗滌煙氣以除去SO2,所用設備比較簡單,操作容易,脫硫效率高;但脫硫後煙氣溫度較低,設備的腐蝕較干法嚴重。[1]
石灰石(石灰)-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
石灰石(石灰)濕法脫硫技術由於吸收劑價廉易得,在濕法FGD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以石灰石為吸收劑反應機理為:
吸收:SO2(g)→ SO2(L)+H2O → H++HSO3- → H+ +SO32-
溶解:CaCO3(s)+H+ → Ca2++HCO3-
中和:HCO3- +H+ →CO2(g)+H2O
氧化:HSO3-+1/2O2→SO32-+H+
SO32- +1/2O2→SO42-
結晶:Ca2++SO42- +1/2H2O →CaSO4·1/2H2O(s)
該工藝的特點是脫硫效率高(>95%)、吸收劑利用率高(>90%)、能適應高濃度SO2煙氣條件、鈣硫比低(一般<1.05) 、脫硫石膏可以綜合利用等。缺點是基建投資費用高、水消耗大、脫硫廢水具有腐蝕性等。
海水煙氣脫硫
海水煙氣脫硫工藝是利用海水的鹼度達到脫除煙氣中二氧化硫的一種脫硫方法。脫硫過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葯劑,也不產生固體廢棄物,脫硫效率>92%,運行及維護費用較低。煙氣經除塵器除塵後,由增壓風機送入氣-氣換熱器降溫,然後送入吸收塔。在脫硫吸收塔內,與來自循環冷卻系統的大量海水接觸,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反應脫除,海水經氧化後排放。脫除二氧化硫後的煙氣經換熱器升溫,由煙道排放。
海水煙氣脫硫工藝受地域限制,僅適用於有豐富海水資源的工程,特別適用於海水作循環冷卻水的火電廠,但需要妥善解決吸收塔內部、吸收塔排水管溝及其後部煙道、煙囪、曝氣池和曝氣裝置的防腐問題。其工藝流程見圖1。
噴霧乾燥工藝
噴霧乾燥工藝(SDA)是一種半干法煙氣脫硫技術,其市場佔有率僅次於濕法。該法是將吸收劑漿液Ca(OH)2在反應塔內噴霧,霧滴在吸收煙氣中SO2的同時被熱煙氣蒸發,生成固體並由除塵器捕集。當鈣硫比為1.3~1.6時,脫硫效率可達80%~90%。半干法FGD技術兼干法與濕法的一般特點。其主要缺點是利用消石灰乳作為吸收劑,系統易結垢和堵塞,而且需要專門設備進行吸收劑的制備,因而投資費用偏大;脫硫效率和吸收劑利用率也不如石灰石/石膏法高。
噴霧乾燥技術在燃用低硫和中硫煤的中小容量機組上應用較多。國內於1990年1月在白馬電廠建成了一套中型試驗裝置。後來許多機組也採用此脫硫工藝,技術已基本成熟。
電子束煙氣脫硫工藝(EBA法)
電子束輻射技術脫硫工藝是一種干法脫硫技術,是一種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相結合的高新技術。該工藝的流程是由排煙預除塵、煙氣冷卻、氨的沖入、電子束照射和副產品捕集工序組成。鍋爐所排出的煙氣,經過集塵器的粗濾處理之後進入冷卻塔,在冷卻塔內噴射冷卻水,將煙氣冷卻到適合於脫硫、脫硝處理的溫度(約70℃)。煙氣的露點通常約為50℃。通過冷卻塔後的煙氣流進反應器,注入接近化學計量比的氨氣、壓縮空氣和軟水混合噴入,加入氨的量取決於SOx和NOx濃度,經過電子束照射後,SOx和NOx在自由基的作用下生成中間物硫酸和硝酸。然後硫酸和硝酸與共存的氨進行中和反應,生成粉狀顆粒硫酸銨和硝酸銨的混合體。脫硫率可達90%以上,脫硝率可達80%以上。此外,還可採用鈉基、鎂基和氨作吸收劑,一般反應所生成的硫酸銨和硝酸銨混合微粒被副成品集塵器分離和捕集,經過凈化的煙氣升壓後向大氣排放。
⑶ 脫硫廢水泵出力不足
原來使用過程,水泵運行正常,突然出現流量不足狀況,肯定是出了專問題,你的檢查很專屬業,可以考慮到的問題幾乎都檢查了,那麼現在有幾個問題想問一下,
第一,原來使用正常時候,你的水泵出口壓力多少?流量多少?電流多少?
第二;現在運行時候,出口壓力、流量、電流多少?如果你並沒有檢測流量裝置,那你的使用前後的出口壓力、電機電流是如何變化的?
第三;你說檢查電機電流是正常的,我表示懷疑,流量變小時候,電流應該是下降的,是不是因為電流小,電流表誤差大,沒有檢測到?
第四:你的水泵安裝方式是什麼樣的?進口是正壓還是負壓?
看你上邊所述,水泵本身故障的情況可以排除,那麼就剩下兩個地方了,其一:管道,其二:水源(其實還是進水口)。如果確定上邊兩種情況仍沒有問題,那就去檢測實際流量吧,電流變化不大情況下,肉眼是看不到流量差別的。
具體的管道、水源檢查樓上的幾位都說的很有道理,可以參考檢查。我估計,氣敷的可能性比較小。
⑷ 660mw機組產生多少脫硫廢水
電質量好、體積小重量輕、維護簡單、低頻雜訊小、成本低、有利於環境保護內等容優點,但天然氣需就地取得,而在我國沒有大面積分布天然氣能源,供應范圍受到影響。另外對不太專業的使用者也存在安全隱患。柴油機組通常作為緊急或備用電源,所使用的燃料為柴油,屬不可再生資源,成本較貴,但柴油的購買及保存較天燃氣方便,單機容量大,使用范圍廣、熱效率高、燃油消耗低、起動迅
⑸ 如何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
通常電廠脫硫廢水經過傳統處理後排放尚難以達標,水中有害物質排放存在二次污染,因此在水環境保護嚴格的區域無法實施。此外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的回用還存在技術障礙,部分回用於灰場、煤場噴淋等,無法全部回用;傳統預處理後的仍然含有高鹽、高氯根及微量重金屬,回用局限性大。高鹽、高氯根的特性對回用設備要求材質較高,且可能導致其在系統富集可能帶來其他不確定的不利影響。
但是與此同時,企業環保社會責任提高和政策法規的驅動也為脫硫廢水的零排放技術帶來了機遇。
根據排放標准為接管、零排放的差異,廢水處理工藝分為脫硫廢水的常規處理工藝、脫硫廢水的零排放處理工藝。
脫硫廢水零排放一體化處理工藝是根據燃煤鍋爐整體煙氣流程規劃開發的全新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方法。脫硫廢水零排放一體化處理工藝及裝置利用廢水預處理裝置對脫硫廢水進行初步固液分離,廢水被導入至空預器後、除塵器前之問的煙道內,經雙流體霧化器高度霧化後,在高溫煙氣余熱的加熱作用下,水分被完全蒸發成氣相水蒸氣,而鹽分隨著水分蒸發結晶成固體顆粒,被除塵器捕捉進入干灰,達到「消滅」廢水的目的。並且很高程度上提高了煙氣濕度,提高除塵器效率,並降低脫硫吸收塔工藝水消耗量,最大程度的節水節能,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
⑹ 求助電廠脫硫系統價格
現在國內用的最多的濕法石灰石脫硫系統為例解說。1、脫硫排放系統主要作用:是在脫硫吸收塔因密度高排石膏或檢修等原因需要將吸收塔內漿液排放出吸收塔的設備組成的系統。排空系統,因吸收塔檢修而需要將塔內漿液全部排出的設備組成的系統。2、包括設備:排放泵,用來排放塔內漿液;放空門,當漿液液位較低時,用來放空塔內最後的漿液;地坑,用來盛放放空門放出的漿液,以及平時各種需要放出的漿液。地坑泵,用來將地坑內的漿液排回吸收塔;地坑攪拌器,用來防止地坑內漿液凝固。3、地坑泵重要性,排放泵是不可能將所有吸收塔漿液排出的,一般低於0.5米,就會抽空,所以這時候就必須排放到地坑內,所以地坑是吸收塔檢修必須的緩沖設備sp另外,平時吸收塔的化學采樣漿液等也需要存放在地坑內28有的廠地坑還能被代替了事故漿液槽,多台機組多個地坑可以互通,可以通過地坑泵來調整多台機組的吸收塔漿液液位。4、排到地坑內的漿液不是廢液,是吸收塔排放時的最後的漿液,日常中有的ph計也需要外流漿液,需要收集到地坑內。5、地坑的檢修:一般需要在大修中,將地坑內漿液打到別的機組地坑或者就乾脆用潛水泵打出放掉,最後進行清理,機組大修最好是要進行清理,否則各種雜物進入系統,會造成旋流器堵塞j日常運行中也要注意不能進雜物。地坑內一般在角落裡還有一個小坑0用來放置潛水泵打盡最後的漿液。很多安裝單位不負責任,地坑內雜物特別多,機組第一次檢修一定要清理一遍。
⑺ 火電廠脫硫廢水如何處理
脫硫廢水先經預處理系統進行絮凝、沉降及中和,減少廢水中的懸浮物,提高廢水PIt值,為深度處理做准備。從脫硫工藝樓來的廢水進入脫硫廢水前池仔,通過輸送泵將脫硫廢水輸送至脫硫廢水預處理區域的脫硫廢水緩沖池。通過池內一級廢水輸送泵送至一級反應器。脫硫廢水緩沖池設曝氣攪拌裝置,防止懸浮物沉降。通過曝氣裝置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廢水的c0D。一級反應器分為中和箱和絮凝箱兩個部分。在中和箱內,通過添加Ca(OH),將廢水pI{調整到10~l1進行攪拌反應生成caC0沉澱和Mg(OH)沉澱,在後級澄清器中沉澱分離。同時,在此pH值下,多種重金屬離子均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從廢水中分離。中和箱出水自流進入絮凝箱,絮凝箱投加凝聚劑FeC1以及助凝劑PAM以使得絮凝物變得更大更容易沉澱,以便F一步能在澄清器中分離出束。同時一級反應器也預留有機硫加葯界面。
廢水從一級反應器自流進入一級澄清器,廢水中的絮凝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在澄清器底部,濃縮成泥渣,由刮泥裝置清除,並通過一級污泥輸送泵送至污泥緩沖罐。清水則上升至澄清器頂部通過環形三角溢流堰自流至中間水池貯存。二級反應器分為沉澱箱和絮凝箱兩個部分。在沉澱箱內投加Na2C0,進行攪拌反應。在絮凝箱中投加有機硫進一步降低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濃度,使出水重金屬濃度完全滿足排放標准。同時投加凝聚劑FeC13使生成較大礬花從廢水中除去。絮凝箱出水投加助凝劑PAM,使礬花進一步長大,以利於沉澱分離。級反應器出水自流進入二級澄清器。廢水中的絮凝物通過重力作用沉積在澄清器底部,濃縮成泥渣。濃縮污泥由刮泥裝置清除,並通過一級污泥輸送泵送至污泥緩沖罐准備壓濾。二級澄清器出水也可直接自流至清水箱。清水箱出水設有干灰加濕泵以及自用水泵。
⑻ 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是放在輔助dcs 還是脫硫dcs 北極星
PLC、DCS控制系統各自的基本特點1.1PLC(1)從開關量控制發展到順序控制、運算處理,是從下往上的。(2)邏輯控制、定時控制、計數控制、步進(順序)控制、連續PID控制、數據控制――PLC具有數據處理能力、通信和聯網等多功能。(3)可用一台PC機為主站,多台同型PLC為從站。(4)也可一台PLC為主站,多台同型PLC為從站,構成PLC網路。這比用PC機作主站方便之處是:有用戶編程時,不必知道通信協議,只要按說明書格式寫就行。(5)PLC網路既可作為獨立DCS/TDCS,也可作為DCS/TDCS的子系統。(6)主要用於工業過程中的順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閉環控制功能。1.2DCS(1)分散控制系統DCS與集散控制系統TDCS是集4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ol、CRT)技術於一身的監控技術,是第四代過程式控制制系統。既有計算機控制系統控制算式先進、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的優點,又有儀表控制系統安全可靠、維護方便的要求。(2)從上到下的樹狀拓撲大系統,其中通信(Communication)是關鍵。(3)是樹狀拓撲和並行連續的鏈路結構,也有大量電纜從中繼站並行到現場儀器儀表。(4)模擬信號,A/D—D/A、帶微處理器的混合。是由幾台計算機和一些智能儀表智能部件組成,並逐漸地以數字信號來取代模擬信號。(5)一台儀表一對線接到I/O,由控制站掛到區域網LAN。(6)DCS是控制(工程師站)、操作(操作員站)、現場儀表(現場測控站)的3級結構。缺點是成本高,各公司產品不能互換,不能互操作,大DCS系統是各家不同的。(7)用於大規模的連續過程式控制制,如石化、大型電廠機組的集中控制等。2PLC、DCS控制系統之間的差異PLC系統與DCS系統的結構差異不大,只是在功能的著重點上的不同,DCS著重於閉環控制及數據處理。PLC著重於邏輯控制及開關量的控制,也可實現模擬量控制。DCS或PLC系統的關鍵是通信。也可以說數據公路是分散控制系統DCS及PLC的脊柱。由於它的任務是為系統所有部件之間提供通信網路,因此,數據公路自身的設計就決定了總體的靈活性和安全性。數據公路的媒體可以是:一對絞線、同軸電纜或光纖電纜。DCS的特點是:(1)控制功能強。可實現復雜的控制規律,如串級、前饋、解耦、自適應、最優和非線性控制等。也可實現順序控制。(2)系統可靠性高。(3)採用CRT操作站有良好的人機界面。(4)軟硬體採用模塊化積木式結構。(5)系統容易開發。(6)用組態軟體,編程簡單,操作方便。(7)有良好的性價比。通過數據公路的設計參數,基本上可以了解一個特定DCS或PLC系統的相對優點與弱點。(1)系統能處理多少I/O信息。(2)系統能處理多少與控制有關的控制迴路的信息。(3)能適應多少用戶和裝置(CRT、控制站等)。(4)傳輸數據的完整性是怎樣徹底檢查的。(5)數據公路的最大允許長度是多少。(6)數據公路能支持多少支路。(7)數據公路是否能支持由其它製造廠生產的硬體(可編程序控制器、計算機、數據記錄裝置等)。為保證通信的完整,大部分DCS或PLC廠家都能提供冗餘數據公路。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使用了復雜的通信規約和檢錯技術。所謂通信規約就是一組規則,用以保證所傳輸的數據接收與發送。目前在DCS和PLC系統中一般使用兩類通信手段,即同步的和非同步的,同步通信依靠一個時鍾信號來調節數據的傳輸和接收,非同步網路採用沒有時鍾的報告系統。
⑼ 發電廠中的脫硫廢水處理有什麼必要性
隨著來我國工業經濟的高速自發展和日益增長,全國對電力的需求量不斷在增加,作為主要電源供應的火力發電廠也不斷增加和擴大規模。
各大火電廠也相繼投入煙氣脫硫系統,通過煙氣脫硫技術控制硫氧化物的排放,但由於脫硫工藝採用的是濕法脫硫,產生出大量的廢水,這些電廠脫硫廢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離子,直接外排會造成新的污染,因此必須進行脫硫廢水處理,以達到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的標准。
目前,火力發電廠依然擔負著中國70%以上的電力供應,燃煤機組的SO2排放量很大,國家要求電廠進行脫硫廢水處理主要是為了降低酸雨對環境的破壞。
石灰石-石膏濕法中的脫硫廢水含有大量固體懸浮物、過飽和亞硫酸鹽、硫酸鹽、氯化物以及微量重金屬,其中很多物質為國家環保標准中要求嚴格控制的第一類污染物。
⑽ 誰知道火力發電廠廢水種類及處理方法
火力發電廠脫硫廢水為含有高濃度懸浮物、高氯根、高鹽、高濃度重金屬廢水,對環境污染性極強,處理難度也較大,也是火力發電廠實現零排放的最大難點。
廢水量太大是導致零排放成本過高的主要原因,這個因素在閉式冷卻循環機組尤為明顯。以閉式循環冷卻機組為例:在目前電廠零排放的路線是將循環冷卻水濃水排出做脫硫工藝用水,而脫硫系統水消耗量非常有限,特別是在發電低峰情況下煙氣不足導致脫硫塔水消耗降低,最後導致循環水排濃無處可排。
火力發電廠廢水處理系統,該廢水處理系統包括循環冷卻塔、脫硫塔、進口與脫硫塔相連的脫硫廢水澄清器:
循環水處理系統,所述循環水處理系統的進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循環冷卻塔的出口、脫硫廢水澄清器的出口連通,循環水處理系統的產水出口與循環冷卻塔的進口相連,濃縮系統的濃水出口與脫硫塔的進口相連;
脫硫廢水處理系統,所述脫硫廢水處理系統的進口通過管道與脫硫廢水澄清器的出口連通;
產水回收器,所述產水回收器的進口通過管道與循環水處理系統的產水出口連通,產水回收器的出口通過管道連接至電廠生產補水系統。
預處理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的進口通過管道分別與循環冷卻塔的出口、脫硫廢水澄清器的出口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