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污水氨氮來源

污水氨氮來源

發布時間: 2021-02-12 15:04:41

㈠ 氨氮高是什麼引起的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機物導致的氨氮超標

超標原因:我運營過CN比小於3的高氨氮污水,因脫氮工藝要求CN比在4~6,所以需要投加碳源來提高反硝化的完全性。當時投加的碳源是甲醇,因為某些原因甲醇儲罐出口閥門脫落,大量甲醇進入A池,導致曝氣池泡沫很多,出水COD,氨氮飆升,系統崩潰。

原因分析:大量碳源進入A池,反硝化利用不了,進入曝氣池,因為底物充足,異養菌有氧代謝,大量消耗氧氣和微量元素,因為硝化細菌是自養菌,代謝能力差,氧氣被爭奪,形成不了優勢菌種,所以硝化反應受限制,氨氮升高。

解決辦法:

1、立即停止進水進行悶爆、內外迴流連續開啟

2、停止壓泥保證污泥濃度

3、如果有機物已經引起非絲狀菌膨脹可以投加PAC來增加污泥絮性、投加消泡劑來消除沖擊泡沫

內迴流導致的氨氮超標

超標原因:目前遇到的內迴流導致的氨氮超標有兩方面原因:內迴流泵有電氣故障(現場跳停扔有運行信號)、機械故障(葉輪脫落)和人為原因(內迴流泵未試正反轉,現場為反轉狀態)。

原因分析:內迴流導致的氨氮超標也可以歸到有機物沖擊中,因為沒有硝化液的迴流,導致A池中只有少量外迴流攜帶的硝態氮,總體成厭氧環境,碳源只會水解酸化而不會完全代謝成二氧化碳逸出。所以大量有機物進入曝氣池,導致了氨氮的升高。

解決辦法:

內迴流的問題很好發現,可以通過數據及趨勢來判斷是否是內迴流導致的問題:初期O池出口硝態氮升高,A池硝態氮降低直至0,PH降低等,所以解決辦法分3種情況:

1、及時發現問題,檢修內迴流泵就可以了

2、內迴流已經導致氨氮升高,檢修內迴流泵,停止或者減少進水進行悶爆

3、硝化系統已經崩潰,停止進水悶爆,如果有條件、情況比較緊迫可以投加相似脫氮系統的生化污泥,加快系統恢復。

PH過低導致的氨氮超標

超標原因:目前遇到的PH過低導致的氨氮超標有三種情況:

1,內迴流太大或者內迴流處曝氣開太大,導致攜帶大量的氧進入A池,破壞缺氧環境,反硝化細菌有氧代謝,部分有機物被有氧代謝掉,嚴重影響了反硝化的完整性。

因為反硝化可以補償硝化反應代謝掉鹼度的一半,所以因為缺氧環境的破壞導致鹼度產生減少,PH降低,低於硝化細菌適宜的PH之後 硝化反應受抑制,氨氮升高。這種情況可能有些同行會遇到,但是從來沒從這方面找原因。

2,進水CN比不足,原因也是反硝化不完整,產生的鹼度少,導致的PH下降。

3,進水鹼度降低導致的PH連續下降。

原因分析:PH降低導致的氨氮超標,實際中發生的概率比較低,因為PH的連續下降是一個過程,一般運營人員在沒找到問題的時候就開始加鹼去調節PH了

解決辦法:

1,PH過低這種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發現PH連續下降就要開始投加鹼來維持PH,然後再通過分析去查找原因。

2,如果PH過低已經導致了系統的崩潰,目前接觸過PH在5.8~6的時候,硝化系統還沒有崩潰的情況,但是及時將PH補充上來,首先要把系統的PH補充上來,然後悶爆或者投加同類型的污泥。

那麼最後

不同情況、原因大不同,各種污水處理當中會出現有不可控的變數,選擇合適自己的處理方法也很重要哦,

㈡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生活污水中氨氮和總磷的來源嗎

食物中的氨基酸分解後都是氨氮的來源,至於總磷,所有的細胞壁都含有磷,含有,現在的洗衣粉都添加有含磷的化學品。

㈢ 污水中COD、BOD、氨氮、總氮的概念分別是什麼

污水中COD、BOD、氨氮、總氮的概念分別是:

1、COD:即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BOD:即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一般用20℃時,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5。一般BOD5/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3、氨氮: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動物性有機物的含氮量一般較植物性有機物為高。同時,人畜糞便中含氮有機物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時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4、總氮:簡稱為TN,指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

COD測定方法:

1、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時,可以採用。COD(K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2、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

(3)污水氨氮來源擴展閱讀

污水產生的原因:

1、工業污染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2、農業污染

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3、城市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

㈣ 氨氮指的是什麼

氨氮

定義
動物性有機物的含氮量一般較植物性有機物為高。同時,人畜糞便中含氮有機物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時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氨。

氨氮主要來源於人和動物的排泄物,生活污水中平均含氮量每人每年可達2.5~4.5公斤。
雨水徑流以及農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來源。
另外,氨氮還來自化工、冶金、石油化工、油漆顏料、煤氣、煉焦、鞣革、化肥等工業廢水中。
當氨溶於水時,其中一部分氨與水反應生成銨離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
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 國家標准Ⅲ類地面水, 非離子氨的濃度≤0.02毫克/升。
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測試方法

納氏試劑比色法
1 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鉀的鹼性溶液與氨反映生成淡紅棕色膠態化合物,其色度與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長410~425nm范圍內測其吸光度,計算其含量.
本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25mg/L(光度法),測定上限為2mg/L.採用目視比色法,最低檢出濃度為0.02mg/L.水樣做適當的預處理後,本法可用於地面水,地下水,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測定.
2 儀器
2.1 帶氮球的定氮蒸餾裝置:500mL凱氏燒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導管.
2.2 分光光度計
2.3 pH計
3 試劑
配製試劑用水均應為無氨水
3.1 無氨水可選用下列方法之一進行制備:
3.1.1 蒸餾法:每升蒸餾水中加0.1mL硫酸,在全玻璃蒸餾器中重蒸餾,棄去50mL初餾液,按取其餘餾出液於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1.2 離子交換法:使蒸餾水通過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柱.
3.2 1mol/L鹽酸溶液.
3.3 1mol/L氫氧化納溶液.
3.4 輕質氧化鎂(MgO):將氧化鎂在500℃下加熱,以出去碳酸鹽.
3.5 0.05%溴百里酚藍指示液:pH60.~7.6.
3.6 防沫劑,如石蠟碎片.
3.7 吸收液:
3.7.1 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溶於水,稀釋至1L.
3.7.2 0.01mol/L硫酸溶液.
3.8 納氏試劑:可選擇下列方法之一制備:
3.8.1 稱取20g碘化鉀溶於約100mL水中,邊攪拌邊分次少量加入二氯化汞(HgCl2)結晶粉末(約10g),至出現朱紅色沉澱不易溶解時,改寫滴加飽和二氯化汞溶液,並充分攪拌,當出現微量朱紅色沉澱不再溶解時,停止滴加二氯化汞溶液.
另稱取60g氫氧化鉀溶於水,並稀釋至250mL,冷卻至室溫後,將上述溶液徐徐注入氫氧化鉀溶液中,用水稀釋至400mL,混勻.靜置過夜將上清液移入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3.8.2 稱取16g氫氧化納,溶於50mL水中,充分冷卻至室溫.
另稱取7g碘化鉀和碘化汞(HgI2)溶於水,然後將此溶液在攪拌下徐徐注入氫氧化納溶液中,用水稀釋至100mL,貯於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3.9 酒石酸鉀納溶液:稱取50g酒石酸鉀納KNaC4H4O6·4H2O)溶於100mL水中,加熱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3.10 銨標准貯備溶液:稱取3.819g經100℃乾燥過的優級純氯化銨(NH4Cl)溶於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
3.11 銨標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銨標准貯備液於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4 測定步驟
4.1 水樣預處理:取250mL水樣(如氨氮含量較高,可取適量並加水至250mL,使氨氮含量不超過2.5mg),移入凱氏燒瓶中,家數滴溴百里酚藍指示液,用氫氧化納溶液或演算溶液調節至pH7左右.加入0.25g輕質氧化鎂和數粒玻璃珠,立即連接氮球和冷凝管,導
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下.加熱蒸餾,至餾出液達200mL時,停止蒸餾,定容至250mL.
採用酸滴定法或納氏比色法時,以50mL硼酸溶液為吸收液;採用水楊酸-次氯酸鹽比色法時,改用50mL0.01mol/L硫酸溶液為吸收液.
4.2 標准曲線的繪制:吸取0,0.50,1.00,3.00,7.00和10.0mL銨標准使用液分別於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標線,家1.0mL酒石酸鉀溶液,混勻.加1.5mL納氏試劑,混勻.放置10min後,在波長420nm處,用光程20mm比色皿,以水為參比,測定吸光度. 由測得的吸光度,減去零濃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後,得到校正吸光度,繪制以氨氮含量(mg)對校正吸光度的標准曲線.
4.3 水樣的測定:
4.3.1分取適量經絮凝沉澱預處理後的水樣(使氨氮含量不超過0.1mg),加入50mL比色管中,稀釋至標線,家0.1mL酒石酸鉀納溶液.以下同標准曲線的繪制.
4.3.2 分取適量經蒸餾預處理後的餾出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加一定量1mol/L氫氧化納溶液,以中和硼酸,稀釋至標線.加1.5mL納氏試劑,混勻.放置10min後,同標准曲線步驟測量吸光度.
4.4 空白實驗:以無氨水代替水樣,做全程序空白測定.
5 計算
由水樣測得的吸光度減去空白實驗的吸光度後,從標准曲線上查得氨氮量(mg)後,
按下式計算:
氨氮(N,mg/L)=m/V×1000
式中:m——由標准曲線查得的氨氮量,mg;
V——水樣體積,mL.
6 注意事項:
6.1 納氏試劑中碘化汞與碘化鉀的比例,對顯色反應的靈敏度有較大影響.靜置後生成的沉澱應除去.
6.2 濾紙中常含痕量銨鹽,使用時注意用無氨水洗滌.所用玻璃皿應避免實驗室空氣中氨的玷污.

㈤ 水中氨氮的來源及其指示作用

水中氨氮的來源通常是由於排放的生活污水所造成的。尤其是廁所污水的氨氮是很高的。它的指示作用它是代表了水源的清潔程度。

㈥ 污水處理中氨氮指的是什麼

氨態氮(NH3-N)簡稱:氨氮,是水體中氮的一種存在形式,是『水體富營養化回』和『環境污染』重要答污染物。
氨氮檢測:取1ml原水稀釋到50ml,加入1ml酒石酸鉀鈉,1.5ml納氏試劑,搖勻,靜止10min。分光光度計波長調到420nm,測定。帶入公式求得含量。公式由測定的標准曲線推導而來,原則上每換一次納氏試劑,就要從新制定標准曲線。
如有需要,我可以詳細介紹水體中氮的組織形式與關系。
希望能幫到你!!!

㈦ 污水中氨氮是怎樣產生的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動物性有機物的含氮量一般較植物性有機物為高。

同時,人畜糞便中含氮有機物很不穩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時指以氨或銨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7)污水氨氮來源擴展閱讀

自然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中主要以硝酸鹽氮(NO3)為主,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受污染水體的氨氮叫水合氨,也稱非離子氨。

非離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而銨離子相對基本無毒。國家標准Ⅲ類地面水,非離子氨氮的濃度≤1毫克/升。

氨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亞硝酸鹽,如果長期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將和蛋白質結合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

氨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氨氮對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離氨,其毒性比銨鹽大幾十倍,並隨鹼性的增強而增大。氨氮毒性與池水的pH值及水溫有密切關系,一般情況,pH值及水溫愈高,毒性愈強,對魚的危害類似於亞硝酸鹽。

氨氮對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攝食降低,生長減慢,組織損傷,降低氧在組織間的輸送。魚類對水中氨氮比較敏感,當氨氮含量高時會導致魚類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為:水生物表現亢奮、在水中喪失平衡、抽搐,嚴重者甚至死亡。

㈧ 氨氮是怎麼形成的

在天然水體中,N元素以游離態氮、有機氮、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總氨態氮等幾種形式存在,一般來說,硝酸態氮、亞硝酸態氮、氨(銨)態氮是一切藻類都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源。通常情況下,藻類首先吸收NH₄⁺,而NO₃--N 吸收能力相對較差,同時水體中的固氮菌也能吸收轉化水中的氮。

氨氮的來源:

一是水源;

二是來自各種肥水產品;

三是飼料中的可溶蛋白融入水中;

四是養殖生物的糞便。

還有就是無機氮被浮游植物吸收轉化為有機氮,並通過浮游植物的攝食,各級浮游動物之間及魚蝦類的捕食在食物鏈中傳遞,在這過程中有小部分氮由於溶出、死亡代謝排出等離開食物鏈重新回到水體中。

水體中死藻、殘餌糞便等有機物不斷積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這就為亞硝酸鹽和氨氮的產生提供了足夠的氮源。

(8)污水氨氮來源擴展閱讀

氨氮的危害性:

離子氨態氮(NH4⁺-N)因為帶電荷,通常不能滲過生物體表,一般對生物無害,而且能夠被藻類直接吸收利用。但非離子氨態氮(NH₃)能透過細胞膜,具有脂溶性,滲入量取決於水體與生物體內的PH差異。如果從水體滲入組織液內,生物就要中毒。

在PH 、溶氧、硬度等水質條件不同時,非離子氨態氮的毒性也不相同。PH越高,毒性越大。溶氧越低,毒性也越大。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溶氧和PH有針對性的控制,可以降低非離子氨態氮的毒性。

非離子銨態氮(NH₃-N)的毒性表現在對水生生物生長的抑制,它能降低甲殼類排氮的能力、損害鰓組織、導致體內中毒,體內臟器滲血、出血以至引起死亡。在魚蝦養殖中尤為明顯,在氨氮偏高的池子里魚蝦攝食能力體質明顯變弱,且脫殼後更不易硬殼。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