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的廢水
❶ 油田水處理
1.除油裝置:除油裝置是採油污水處理中廣泛應用的設備,它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污水中的殘余專原油,以防油珠注入地下屬堵塞地層。
2.混凝沉降設備及過濾設備:混凝沉降設備主要作用是實現污水中的水、懸浮物分離。目前應用較多的有斜管(板)沉降罐,其水流方向為同向流形式,污水中的懸浮物通過化學混凝劑變成大顆粒加速沉降,實現凈化污水的目的。
3.污泥濃縮設備:污水處理中產生的含油污泥從污水處理系統中排出後,含有大量的粘性泥質、細菌、油污等,目前各油田均採取措施進行濃縮處理。
❷ 含油污泥惡臭物質評價因子是什麼
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廢物來源「來自石油開采煉制產生的油泥和油內腳」、 「含油廢水處理容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及油泥」的描述表明,含油污泥屬於危險廢物管理的范圍。
煉化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罐底泥、浮渣和活性污泥等含油污泥的石油類物質含量高(罐底泥、浮渣乾重含油量一般在10%以上,多數可達20%-30%),同時還含有較高的其它有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 。
隨著天然資源的短缺和固體廢物排量的激增,許多國家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積極開展綜合利用。
油田煉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罐底泥、浮渣等含油污泥的石油類及其它有機物含量高(含油污泥乾重含油量一般在10%以上,多數可達20%-30%),同時還含有較高的金屬與粘土無機礦物,具有非常好的油氣回收和金屬礦物質再生利用價值,污泥資源化利用將是其今後最終處置的根本方式。
加強含油污泥等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促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發展是新修訂固廢法、循環經濟法(草案)的基本原則和根本要求。
❸ 有沒有油田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計算類的書籍
《油田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新進展》
《油田污水處理工程》
《油田含油污泥處理技術及工藝應用研究》
❹ 含油廢水是危險廢物嗎
危險廢抄物,是指列入國家危襲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排入水體的廢水不屬於危險廢物,不按照《固體污染防治法》管理,而應適用《水污染防治法》。首先,含油廢水可以先進行隔油處理,隔下來的廢油渣可能是危廢。其次,危廢名錄裡面的廢油是指廢礦物油,所以餐飲行業的廢油肯定不是危廢。
❺ 南京城北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工藝流程
水處理工藝:工藝流程為厭氧或微氧接觸混合,短時曝氣,分離,好氧飢餓污泥迴流或版SBR時的直接進權水等工序,使原污水與好氧飢餓的污泥充分接觸混合、短時曝氣、沉降分離;沉降分離後的上清液即處理後的出水,沉降分離後的污泥,大部分在好氧條件下使其飢餓,飢餓污泥再與原污水重復接觸,其餘部分為剩餘污泥排放。工藝系統,主要由依次連接的AC池、AeT池、AS池、AeS池組成。
一種新的含油污泥處理工藝:具體是先向含油污泥中加入溫度在70~85℃的熱水,其加入量為使含油污泥與熱水的比例在1∶3~1∶1之間;經攪拌,使油泥與水充分混合至油在固相和液相達到平衡,再通入清水進行循環隔油,把油從混合相中分離出來;當混合相中浮油通過隔油被分離出來後,含油污泥完成反應器中的清洗,再將泥漿進行旋射流分離及離心分離即可。它簡單、高效、成本低,處理效率高,適用於油田落地油,罐底泥及石油煉化油泥的處理,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及推廣前景。
❻ 污泥怎麼處理啊
污泥處理有以下幾個途徑:
垃圾廠填埋,因為不好脫水,不易於壓實,所以現在內很少有垃圾廠要法泥;
制肥,容在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泥農用限值的情況下需要將污泥脫水干化,並加入一定的營養劑,包裝出售;
用於電廠摻煤焚燒,這也是比較環保的一種處理方式,缺點是性價比不高;
還有教材上說填海,現在國家不提倡這種方法,存在二次污染。
❼ 疊螺污泥脫水機擅長哪方面的污水處理
能廣泛應用於市政污水、食品、飲料、屠宰養殖、印染、石油化工、造紙版、皮革、制葯等各權行業的污泥脫水;獨特的脫水原理,使得設備適用於高、低濃度污泥,從2000mg/L起,開創了低濃度污泥直接脫水的先河;創新的結構設計,使得設備適用於高、低粘度的各類型污泥,特別是含油污泥,堪稱含油污泥脫水的利器!
❽ 南京城北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工藝流程
水處理工藝:工藝流程為厭氧或微氧接觸混合,短時曝氣,分離,好氧飢餓污泥迴流或專SBR時的直屬接進水等工序,使原污水與好氧飢餓的污泥充分接觸混合、短時曝氣、沉降分離;沉降分離後的上清液即處理後的出水,沉降分離後的污泥,大部分在好氧條件下使其飢餓,飢餓污泥再與原污水重復接觸,其餘部分為剩餘污泥排放。工藝系統,主要由依次連接的AC池、AeT池、AS池、AeS池組成。
一種新的含油污泥處理工藝:具體是先向含油污泥中加入溫度在70~85℃的熱水,其加入量為使含油污泥與熱水的比例在1∶3~1∶1之間;經攪拌,使油泥與水充分混合至油在固相和液相達到平衡,再通入清水進行循環隔油,把油從混合相中分離出來;當混合相中浮油通過隔油被分離出來後,含油污泥完成反應器中的清洗,再將泥漿進行旋射流分離及離心分離即可。它簡單、高效、成本低,處理效率高,適用於油田落地油,罐底泥及石油煉化油泥的處理,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及推廣前景。
❾ 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一般污水處理包括五種典型的工藝,具體如下:
()間歇活性污泥法(SBR)
間歇活性污泥法也稱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它由個或多個SBR池組成,運行時,廢水分批進入池中,依次經歷5個獨立階段,即進水、反應、沉澱、排水和閑置。進水及排水用水位控制,反應及沉澱用時間控制,一個運行周期的時間依負荷及出水要求而異,一般為4~12h,其中反應佔40%,有效池容積為周期內進水量與所需污泥體積之和。
比連續流法反應速度快,處理效率高,耐負荷沖擊的能力強;由於底物濃度高,濃度梯度也大,交替出現缺氧、好氧狀態,能抑制專性好氧菌的過量繁殖,有利於生物脫氮除磷,又由於泥齡較短,絲狀菌不可能成為優勢,因此,污泥不易膨脹;與連續流方法相比,SBR法流程短、裝置結構簡單,當水量較小時,只需一個間歇反應器,不需要設專門沉澱池和調節池,不需要污泥迴流,運行費用低。
(2) 吸附再生(接觸穩定)法
這種方式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初期去除能力,在較短的時間里(10~40min),通過吸附去除廢水中懸浮的和膠態的有機物,再通過液固分離,廢水即獲得凈化,BOD5可去除85%~90%左右。吸附飽和的活性污泥中,一部分需要迴流的,引入再生池進一步氧化分解,恢復其活性;另一部分剩餘污泥不經氧化分解即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分別在兩池(吸附池和再生他)或在同一池的兩段進行。它適應負荷沖擊的能力強,還可省去初次沉澱池。主要優點是可以大大節省基建投資,最適於處理含懸浮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如製革廢水、焦化廢水等,工藝靈活。但由於吸附時間較短,處理效率不及傳統法的高。
(3)氧化溝
氧化溝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型式,它的平面象跑道,溝槽中設置兩個曝氣轉刷(盤),也有用表面曝氣機、射流器或提升管式曝氣裝置的。曝氣設備工作時,推動溝液迅速流動,實現供氧和攪拌作用。
與普通曝氣法相比,氧化溝具有基建投資省,維護管理容易,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污泥產量少,還有較好的脫N、P作用,適應負荷沖擊能力強等優點。
(4)連續進水周期循環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ICEAS)
ICEAS反應器前部設有預反應區(占池容積的10%)。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組成,並實現連續進水,間歇排水。預反應區一般處在厭氧和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被活性污泥吸附,該區還具有生物選擇作用,抑制絲狀菌生長,防止污泥膨脹。被吸附的有機物在主反應區內被活性污泥氧化分解。
反應連續進水,解決了來水與間歇進水不匹配的矛盾。但該工藝沉澱效果較差、凈化效果變差,易發生污泥膨脹,污泥負荷較低,反應時間長,設備容積增大,投資較大。
(5)生物脫氮除磷工藝(A/A/O)
污水首先進入厭氧池與迴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厭氧發酵菌的作用下,廢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聚磷菌可以吸收小分子有機物(如VFA),並以PHB的形式貯存在體內,其所需的能量來自聚磷鏈的分解。隨後,廢水進入缺氧區,反硝化細菌利用廢水中的有機基質對隨迴流混合液帶入的NO3- 進行反硝化。廢水進入好氧池時,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過分解體內的PHB而獲得能量,供細菌增殖,同時將周圍環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體內,並以聚磷鏈的形式貯存起來,隨後以剩餘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統。系統中好氧區的有機物濃度較低,正有利於該區中自養硝化菌的生長。
厭氧、缺氧、好氧三種不同的環境條件和不同種類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機配合,能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脫氮除磷的功能;工藝簡單,水力停留時間較短;SVI一般小於100,不會發生污泥膨脹;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為2.5%以上;厭氧-缺氧池只需輕緩攪拌,使之混合,而以不增加溶解氧為度;沉澱池要避免發生厭氧-缺氧狀態,以避免聚磷菌釋放磷而降低出水水質和反硝化產生N2而干擾沉澱;脫氮效果受混合液迴流比大小的影響,除磷效果則受迴流污泥中挾帶DO和硝酸態氧的影響,因而脫氮除磷效果不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