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凈化污水的生物有那些
A. 凈化污水的細菌有哪些
市政污水處理系統中的生物鏈是一個大系統,包含有很多種類。而且工藝不同版占據優勢菌種和權處理效果都不一樣。比如傳統活性污泥法裡面,最基本的成分是有利於形成菌膠團的各個菌種,以利於活性污泥沉澱;也有很容易懸浮,引發處理事故的絲狀菌;也有以菌膠團為食,有利於控制污泥體積的鍾蟲等原生動物。如果延長處理時間去除氮磷,還會出現世代周期很長的菌類。如果採用生物膜或淋濾塔,一些蠅類也會出現。不知道你是不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不過想深入了解就找本「環境微生物學原理」看看吧,會有幫助。
B. 什麼動物可以凈化水
「生物凈水法」讓河湖盪碧波
在「山、水、城、林」四美俱全的南京,市區的河、湖就是南京的「秋波」。為了不讓「秋波」因水體污染而黯淡無光,日前,有關部門開始在玄武湖大量投放魚苗,去吃湖中的藍藻……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類似放魚吃藍藻的「生物凈水法」在南京的重要河湖水域已經陸續實施。「生物凈水法」效果如何?記者昨天進行了探訪。
玄武湖
重建失衡生態鏈 第一步放魚吃藻
連日來,南京在玄武湖大量投放魚苗,預計要到本月底,計劃中的3.5萬斤魚苗才能投放完畢。該市園林部門人士表示,此次耗資20萬元投放魚苗,不僅僅是為了讓這些魚去吃湖中的藍藻,更深遠的目的是治理修復玄武湖被破壞的生態鏈。
近年來,受玄武湖隧道和九華山隧道開挖施工的影響,玄武湖的水體環境受到很大影響,水生魚類大幅度減少的同時,挺水植物蘆葦、菖蒲,沉水植物金魚藻、苦草、菹草等都變得十分稀少,而以藍藻為代表的漂浮植物卻大量滋生,湖水的富營養化十分嚴重。此次放魚苗,表面上看是消除藍藻,緩解水質的營養過剩,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修復斷裂的生態鏈,重建濕地生態平衡。因此,他們投放魚苗的數量和時機都很謹慎,如果投放過多,或者繁殖過快,還會打撈清理一部分。具體保持在什麼樣的水平,需要專家進行評估。
據了解,此次整治玄武湖水體環境還有一系列措施,例如補種湖中缺少的水生植物,有關部門已經邀請南大、農科院、湖泊研究所的專家進行研究。3月中下旬,湖裡將增加80畝荷花、鳶尾草。玄武湖公園還將與周邊公園聯手規劃,恢復被損壞的陸地植物。
內秦淮河
水生美人蕉受凍 依然春風吹又生
為凈化河道,內秦淮河逸仙橋—大中橋段去年作為試點,嘗試通過種植水生植物的方式來治理污染和修復景觀,而所選的植物包括四季常綠的鳶尾草以及水生美人蕉、水竹等。一個冬天過去了,這些水生植物是否依舊青翠碧綠?
昨天下午細雨霏霏,記者來到大中橋,極目遠眺,進入眼簾的卻是一片枯黃,兩岸的「浮床花卉」就像兩條黃帶沿著內秦淮河兩岸鋪展開去。綠色的種植帶上,鳶尾草以及水生美人蕉、水竹等植物大多已經枯萎,1米長的枯葉鋪在河水中,曾經隨處可見的「紅肥綠碩」的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已無法分辨。在河道東岸曾經栽種的睡蓮等浮水植物,也已不見蹤影,只是依稀在水下看到敗落的枝葉。而在河道西側截流溝上搭建起的方形木製槽里,綠籬植物和紫藤等也是一片枯黃。
記者了解到,內秦淮河試點的800米河道上有4000多盆水生植物,就像是一個個浮動的小島,通過栽種生存能力強、根系發達的鳶尾草、睡蓮等水生植物,靠富營養化的河水生長,生長的同時,其根部能有效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富營養物質,凝聚水中的懸浮物質,達到凈化水質的效果。而眼前的「殘花敗柳」究竟又可以對河道凈化起多大的作用?在河邊已生活了6年的河道清潔工告訴記者,眼前的水生植物並沒有死去,只是冬天的寒冷已將植物的葉子打黃,但這些植物水下根系非常發達,開春氣溫回暖後,它們的長勢將會很旺,綠色也會重新回來,到時只需要將敗落的葉子修剪掉就可以了。
6年來,內秦淮河水質的確是趨於好轉。不過專家認為,這種改善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引水沖洗產生的效果,靠水生植物治污還是很有限。在水環境治理問題上,還需專家充分論證,減少盲目決策,才能盡快發揮效果,從根本上改變水質。
南湖
螺螄河蚌投湖中 水質明顯有改觀
對於南湖地區的居民來說,擁有一個環境優美、水質良好的湖景公園是生活中的一大幸事。南湖公園免費對外開放已經一年多了,改造後的南湖目前水質究竟如何?
昨日,記者走進南湖公園看到,整個南湖籠罩在蒙蒙細雨之中。目前,改造的南湖水質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對南湖有著深厚感情的建鄴區環保局副局長魯亞芳稱,她從1997年開始就對南湖水體進行逐年監測,每一年的監測結果都讓她難受。當時南湖的水質只能達到劣六類,水的透明度只有20多厘米。2004年10月,南湖公園建成,他們對南湖公園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跟蹤監測,發現水質有了明顯的改變,基本在三到四類之間。由於南湖自清淤之後整個生態系統被打破,水體中的營養物質過多,去年曾將150斤螺螄河蚌投放南湖中進行生態修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按照當初建鄴區環保部門的建議,南湖將通過建立人工濕地系統形成水體的循環生態自凈,並形成景觀,但在實際建設時並沒有被採納。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南湖還不能稱得上活水公園。當然,僅靠河蚌、螺螄還是不夠的,以後環保部門將會放入各種生物用來恢復南湖的原生態系統。
內秦淮河「生物凈水」怎樣了
2006年06月28日07:37 揚子晚報
為了改善水質,「生物凈水法」陸續在南京的重要河湖水域實施。南京內秦淮河逸仙橋—大中橋段自去年嘗試種植水生植物用於治理污染和修復景觀以來,眼下,已經到了一年的時間。如今,這滿河的鳶尾草、美人蕉、水竹等植物長勢如何?它們對河道的凈化效果究竟怎樣?記者前天進行了探訪。
黃了葉的植物能生「綠」嗎
城市生活信息 打造企業網路黃頁
雷克薩斯LEXUS IS300 行走他鄉 艷遇不設防
當時,該試點的800米河道上4000多盆水生植物,像一個個浮動的綠島,工作人員將鳶尾草、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培養於種植籃中,並將這些種植籃固定於河邊。此外,還在大中橋段的河道里栽種下睡蓮等浮水植物。據介紹,這些挺水、浮水植物由於都是被固定在河岸,所以不會出現這些水生植物瘋長蓋住河面的現象。同時,作為靠水中營養物質生存的植物,它們的根系也十分發達,能有效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富營養物質,起到凈化水質的效果。而本報自其試點以來,一直關注這些水生植物的長勢。去年冬天,記者來「探望」這些植物時,他們已被寒冷打黃了葉子,如今,又到了炎熱的夏天,綠色是否已重新回來?
水生植物長得有人高
這樣的天氣用「揮汗如雨」來形容,真是一點不誇張。大中橋上,路人行色匆匆。然而,記者站在橋上向兩岸望去,卻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進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兩岸的「浮床花卉」就像兩條綠帶沿著內秦淮河兩岸鋪展開去。開著紅色的、橘黃色的美人蕉更為萬般綠色中添了一點「艷麗」。水生植物的長勢也非常旺,水竹等已經遠遠地超越河堤,有的甚至足有一人高。
走進河邊,一股股臭味順著風飄來,讓人掩鼻不及。「一到夏天,秦淮河水就會變臭的。」河邊納涼的清潔工搭訕著。這位姓陳的老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在這邊從事撿拾工作有8個月了,也算是看著這些植物生長的。「從這種長勢來看,這些水草還是很適應河水的臟臭的。」老陳笑著說。前幾天入梅之前,河底的臟物騰騰地往上翻,湖面漂浮著黑色的垃圾。當記者問及,是否感受到水生植物給河道帶來的變化時,老人高興地說:「肯定是有的!不說別的,光是看著,就覺得漂亮,比以前光禿禿的要強多了。」
記者順著河道走上一圈,整個空氣中彌漫著散不去的臭味,河水整體泛著淡黃色。然而,每走一步,河水裡就泛出陣陣漣漪。一點一點,一圈一圈散去。仔細看去才發現,河道兩岸的水生植物周圍有不少「歡快」的小魚,受了驚的小傢伙們突突地沉到河底。蓮葉在水面上鋪開,引來不少米粒大的魚兒繞「膝」承歡,葉子上時有蝴蝶和蜻蜓的光顧,亦動亦靜,相映成趣。然而,走到橋的另一側,景況已大不一樣,這一側沒有種植水生植物,河水能見度非常低,看不到有魚兒活動的跡象,水中沒有一點生氣。
5萬元「凈水」工程無人養護
在河道的西岸截流溝上搭建起的方形木製槽里,去年也被栽種上了綠籬植物和紫藤等。按照原來的設想,等這些植物長成後,河道邊整個水泥堤岸,全部將會被綠色覆蓋。而如今,這些長在土裡的綠籬植物已經全部枯死。老陳告訴記者,到去年年底,這一帶的植物就沒有人來養護了,現在種植籃里也長出了很多雜草,一直沒有人來修剪整理,完全是自生自滅。很快這話就得到了驗證。該項目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是和另外一個人合作搞試點的,但由於一些個人原因,最終該試點也不了了之。當初他們墊資5萬元來做這個工程,為了不妨礙河道走水,種植籃都是間隔設置的。「這些水生植物可以吸附水中泥沙以及一些營養物質,但完全靠它們去污是不現實的。」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水生植物對水體的凈化程度究竟如何,還在研究過程中,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給出定論。「『生物凈水法』只是手段之一,要讓水體變清,它代替不了其他的治理方式。」對於如今植物長勢旺的情況,該負責人笑著說:「這說明秦淮河的水還是相當有『營養』的。」他們曾經在福建泉州也做過類似的實驗,但當時植物的長勢並不好。因為河水中並沒有太多的氮、磷等物質。
一段河面每天垃圾百十斤
專家認為,內秦淮河如今這樣,已經比前幾年要有所改善了,但這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引水沖洗產生的效果,靠水生植物治污還是很有限。而且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只要下場大雨,內秦淮河水就會迅速變差。屆時,這條河流的主要功能是排水泄洪,城市中的截污溝閘一打開,平時的污水和著雨水全部進入了河流中。采訪中,撿拾垃圾為生的老陳告訴記者,不說其他地方,就是逸仙橋—大中橋段,平時每天市民在兩岸隨手扔下的生活垃圾就有百十斤。
凈水微生物
水族館、養魚廠、育苗廠等人造水體的封閉循環系統中的關鍵技術與設備是作為凈水微生物的「生物包」。當今生物包中的微生物有以下三大類:
1:土著微生物
是在當時當地水源水域中土生土長的微生物,在水中或固著在生物包的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是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
傳統的生物包不是利用人工培育的微生物,而是對自然生長的微生物群體加以馴化、自然選擇繁殖利用。這類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相應的分解污染物的酶體系。
土著微生物,如活性污泥,最大的問題是只降解碳系污染物有效,而對氮系污染物的作用不大。光合細菌也是水中土著菌,它能降解BOD的含碳廢水,去除率98%,但對總氮的去除率僅為66.7%,比活性污泥略好,但不能解除人造水體的氮系污染物。
2:外來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能有效降解水體中碳、氮、磷、硫系污染物的高效菌株生長在土壤中,因為那裡有它們所需要的氮、磷、鉀及其他必需的營養元素。而自然界的海、淡水原來未受污染,缺乏這些營養元素,就很少有這些細菌生長,對水體來說,它們都是外來菌,如氨化細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固氮菌和纖維素分解菌,大多是好氧和兼性厭氧菌。
從自然界嚴格分離篩選出的多種高效廣普微生物,再經過互補、共生機制培育,是凈水功能倍增。把它接種到生物包上,由於微生物之間的共生、競爭、排斥、偏害、拮抗,會受到土著微生物的攻擊,因此需要用大量的外來菌才能形成優。一般水體(湖水)每毫升有細菌1000個到100萬個,外來菌就應有10億到1000億個,過幾天就加一次營養液,並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攪拌水體,才能形成優勢種群。
也可採取先將原來土著微生物全部殺滅,3天後再加接外來有益菌群。這類微生物已廣泛運用於水族館、工業化育苗廠、豪華型水族館。
水族館、養魚廠等人造水體可以做到無土著菌,而把外來有意凈水菌培養成那裡的土著菌。一旦它們成為人造水體的當家菌和物質循環的主要微生物,就能使人造水體維持生態平衡,養魚就可以終年不換水,不用葯。
凈水外來菌主要是芽孢桿菌。它是土壤中的優勢種群。它耐熱、耐寒、耐壓,可以在乾燥狀態下長期保存,在好氧厭氧條件下均能生存。它們中除個別菌種為病原菌外,絕大部分都是對動植物無害的腐生菌。它們具有很強的分解碳系、磷系、硫系污染物,分解蛋白質和復雜多糖的能力,對水溶性有機物分解也起著重要的作用。由於它的特性與功能優於光合細菌而成為光合細菌的替代產品。國外許多生物工程企業將它從土壤中分離出來,引入水體中,成為目前國際凈水界的新寵。
我國有益菌的研製、生產剛剛起步,存在問題主要是加工處理後穩定性差,細菌易失活,功效降低。
3:基因工程菌
研究表明,從環境中分離篩選的菌種,其降解污染物的酶活性有限,要高效、快速超常發揮,就得用現代基因工程來改造微生物,形成基因工程菌,又稱工程微生物。
運用生物工程技術,採用細胞融合、基因重組技術等遺傳工程手段,可以將某種降解污染能力強的微生物的降解基因,轉入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好的受體微生物中,構建出高效的具有廣譜降解能力的基因工程菌。
凈水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功能和特點:
1:去碳去氮
如芽孢桿菌、鹼桿菌屬、假單胞菌、黃桿菌等復合菌有去除水中的碳、氮、磷系化合物的能力,並有轉化硫、鐵、汞、砷等有害物質的功能。
2:殺滅病毒
如枯草桿菌、綠膿桿菌具有分解病毒外殼酶的功能而殺滅病毒。
3:降解魚葯的毒性
如假單胞菌、節桿菌、放線菌、真菌有降解轉化殘留化學魚葯的功能。
4:絮凝作用
如芽孢桿菌、產氣桿菌、產鹼桿菌、黃桿桿菌等有生物絮凝作用,可以將水體中的有機碎屑結合成絮狀體,使重金屬離子沉澱,很容易被過濾器截流而移出系統外,使水體清澈。
5:反硝化作用
如芽孢桿菌、短桿菌、假單胞菌都是好氧菌和兼性厭氧菌,以分子氧作最終電子載體,在供氧不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可以利用硝酸鹽為最終電子載體,起反硝化作用,將硝酸鹽移出系統外,提高PH值。
6:徹底凈化
這種復合菌能利用水中濃度極低的營養物質,在水中硝酸鹽、葡萄糖僅為1-10毫克/升時,這些水生細菌仍能利用和耗盡它,把氮和氨的濃度降至為0。
「傻瓜養魚」:北京市節能中心與大連市花鳥魚蟲城,均已推出一年半或三年不用換水的「傻瓜養魚」水族箱。他們運用生物工程與物理工程相結合的技術,運用有益菌、酶、營養劑和緩沖劑組成的「活菌素」,能迅速分解魚類的排泄物與殘餌,並將大量有機物分解,集中吸附於過濾棉上,只需清洗過濾棉,不用吸污和換水,水體長年清澈透明。
C. 哪些植物能生物凈化水質 – 手機愛問
1水葫蘆 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其在根與葉之間有一像葫蘆狀的版大氣泡又稱水葫權蘆。莖葉懸垂於水上,櫱枝匍匐於水面。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須根發達,分櫱繁殖快,管理粗放,凈化水質的良好植物。 2紅樹林 紅樹林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 3蘆葦 水生植物,放在水裡。它的主要機能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1.水質凈化;2.創造生物(鳥類、魚類)的生息空間;3. 改善景觀; 4目前治污植物主要是一些水生的茭白、蘆葦、美人蕉、黃花鶯尾、燈心草、沙草等20餘種水生植物,它們不僅能夠有效地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凈化水質、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這種植物治污技術比其他處理方式的成本要降低三成。
D. 哪些生物可以凈化池塘的水
說一下這個吧,大薸和海芋兩種植物。下面這個是在知網上發的研究文章專。應該可靠。另屬外,就是很多微生物。
大薸和海芋對池塘水凈化作用研究 【摘要】:研究了大薸和海芋對池塘水中氨氮(NH3-N)和化學需氧量(CODCr)的去除作用。結果顯示,兩種植物對NH3-N均有明顯的去除效果。曝氣條件下,處理3d後,NH3-N的去除率分別達99.19%和99.11%,凈去除率分別為70.51%和70.44%。非曝氣條件下,兩種植物對NH3-N的去除率也很高。經大薸處理4d後,NH3-N的去除率達98.71%,凈去除率為79.09%;經海芋處理5d後,NH3-N的去除率達99.21%,凈去除率為71.85%。大薸和海芋對CODCr也有較好的去除效果。曝氣條件下,大薸和海芋對CODCr的去除率分別達88.65%和82.98%;非曝氣條件下,去除率分別達73.29%和73.30%。由此可見,大薸和海芋作為水體污染修復植物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E. 環境污染物的生物凈化方法有哪些
生物法去除有機物基本是高濃度厭氧,低濃度好氧,通過細菌和真菌對有機物進行分解.生物脫氮則必須好氧和缺氧交替進行,因為對於凱氏氮來說,要經過硝化和反硝化兩個步驟才能從水體中除去.生物除磷是利用細菌對於磷的自然需求,通常占污泥乾重的1~2%,如果不能達標,必須培養一種叫聚磷細菌的微生物,超出其生理需要的從外界攝取磷.可以達到乾重的5~6%.首先讓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釋放磷,然後在有(好)氧條件下過量吸收磷,使污水中的磷最終轉移到污泥中排出.他們對環境的要求主要還是是否有氧. 2,污水凈化靠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協同作用進行.它們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物群落,並構成食物鏈,模仿自然界的自然降解過程. 3,原生動物在污水處理中主要起指示作用,可以用來估計有機負荷、預測出水水質等.,厭氧消化通常是經過水解、產酸、產甲烷三階段進行,主要參與的微生物有產酸菌、產甲烷菌等,每一種又分為好幾種,如甲烷桿菌、巴氏甲烷八疊球菌等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出門做好防護有機光合細菌(PSB)可以在厭氧、光照的條件下,利用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進行光能異養生長.這類菌群通常稱作紅色非硫菌.它們都可以用於處理高濃度的廢水,因為他們都不用收廢水中溶解氧的限制.尤其是PSB,都沒有像厭氧消化菌那樣對氧氣高度敏感.
F. 那些生物能進化污水
應該選D,摘自:初中一年級生物書第二單元第三章第四節 單細胞生物!
我們吃的松軟可口的麵包離不開酵母菌的作用;小球藻富含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作為高蛋白質食品和保健食品;眼蟲最喜歡生活在有機質豐富的水中,
因此可以用來監測水質的污染狀況;
草履蟲對污水凈化起一定的作用!
除外,草履蟲也喜歡生活在有機質豐富、含氧充足的水域中。因此,根據草履蟲種群個體數目的大小和生長情況,可以鑒別水體是否受到污染和污染程度。
G. 那些生物可以凈化污水
②淡水生態系統和生物凈化。起主導作用的是細菌,但許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也回有較強的凈化答作用。
③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凈化,也是細菌起主要作用。此外還有黴菌、酵母、放線菌和原生動物等。它們對主要的海洋污染物石油烴類,以及多環芳烴類,都有較好的凈化作用。
生物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質轉化為較穩定的或者礦質形態物質的過程。例如,鳳眼蓮可吸收水中的汞、鎘、砷等,其根系微生物可降解、轉化廢水中的有機物,使廢水得到凈化。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能把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氮等,使廢水得到凈化;在缺氧的條件下,厭氧微生物能把有機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氫等。
H. 凈化污水的植物有哪些誰能講下
有家,他經常不回;老伴,他也經常不管。而每天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拿個小本子觀察水池裡的「滴水觀音」:一天能長高多少?幾天能發片葉子?凈化後的水啥樣?……
昨日,王懷富向記者展示處理前渾濁冒泡的污水和處理後清水的對比。 記者 楊新宇 攝
有家,他經常不回;老伴,他也經常不管。而每天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拿個小本子觀察水池裡的「滴水觀音」:一天能長高多少?幾天能發片葉子?凈化後的水啥樣?……
一個人,一把鋤頭,在涪陵區藺市鎮龍門大橋的長江邊,63歲的王懷富守著兩個水池,一呆就是8個月。
這里就是他的植物凈水實驗田。
一個人的實驗
昨天,記者趕到藺市鎮時,天下著蒙蒙小雨,從公路邊到王懷富的「實驗田」,百餘米的山路格外泥濘難行。
「實驗田」就建在龍門大橋長江邊的一處排水道旁。走近一看,排水道流出的污水經過凈化後,由出水口流進魚池,裡面養著幾十條錦鯽。
「凈化污水,全靠這些滴水觀音了!」說起植物,一頭銀發的王懷富關不住話匣子。今年2月,王懷富找到這處「實驗田」,一呆就是8個月。家,他很久沒回去了。
二十五年的堅持
「好多人都說我瞎折騰!」王懷富說,他一輩子在江北鯉魚池生活,心裡最難忘、最懷念的,仍是兒時房前屋後的那一抹青山綠水和田坎魚塘。
「為啥有的地方總是清水長流?」王懷富說,他走到哪裡,就看到哪裡,發現清亮的水源周圍總是生長著茂盛的植物。
於是,他生出了植物凈水的念頭!
從1991年開始,一有空閑時間,王懷富就背上帳篷帶著干糧,哪裡有好山好水,就往哪裡趕。
幾番尋覓,王懷富帶回近30種植物,有藤藤菜、水葫蘆、美人蕉……都是臭水溝旁生長茂盛的植物,他還在自家搞了一個花室,修了一口水缸專門存放生活污水。
一輩子的夢想
而說起這些花草,王懷富的老伴劉大姐就來氣。特別是2014年,王懷富從玉龍雪山回來,關於「養花」的矛盾被徹底激化。
「醫生說我是腰椎盤滑脫,打了4顆鋼針,就是搬花盆搬出來的毛病。」於是,家裡人不讓他再擺弄花花草草,但王懷富是個犟脾氣,不僅沒聽勸,反而在家裡做了個1.5米寬的玻璃水缸,到了今年2月,王懷富更是索性在涪陵找了一塊「實驗田」,家也難得回了。
「我沒別的愛好,每個月1700元退休工資,基本都花在這上面了。這是我一輩子的夢想。」
別人怎麼說
女兒:還是勸他別幹了
「我們也是最近才知道父親的夢想。以前只看到他擺弄花草,累得不行,現在才明白父親的執著。」這個月,王懷富的大女兒王女士第一次來到了父親的實驗田,看到父親的成果,感慨萬千。
「但我們還是勸他別幹了,主要是因為身體!」王女士說,今年夏天,父親在烈日下突然暈倒,結果查出腎結石。
鄰居:現在才知其苦心
「我們這條街,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滴水觀音,它吸煙、凈水的效果好得很!」鄰居楊乾英家幾十株滴水觀音枝繁葉茂,全是王懷富送的。
楊乾英說,街坊鄰居都知道王懷富愛種花,卻不知道他原來是在「搞研究」。
王懷富:感覺成功了大半
實驗有效嗎
王懷富的植物「實驗田」到底有啥奧妙?
記者看到,整個「實驗田」由一大一小兩個水池組成,共40平方米,裡面一共種植著45株半人高的滴水觀音。
王懷富把生活污水引入「實驗田」,然後,水通過兩個種滿滴水觀音的水池後流進魚缸。他還特地養了幾十條錦鯽測試水質。
「污水裡肯定不能養魚,但經過凈化,像自來水一樣清亮。」王懷富說,他感覺自己已經成功了大半,幾天前,他把自己的這項「土辦法治污水」技術,正式提交專利申請。
專家: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也可能引起危害
王懷富的「實驗田」到底行不行?昨天上午,市環保局環境保護學會工作人員和重慶大學、環境科學院兩位專家一道,來到了王懷富的實驗現場。
市環保局環境保護學會戚紅介紹說,王懷富的實驗,有自己的創新和思考,精神可嘉,也很了不起。這也是目前國際流行的植物治污方式,適合小流域治理,最典型的就是彩雲湖。而王懷富的方法時間長久後,可能會造成土壤板結,這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重慶大學污水處理專家提醒說,利用土壤和植物一體化處理污水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金屬元素及病原微生物等對人體有害成分,使水質變得較為干凈。但此種污水處理方法若涉及食物鏈,一定要謹慎對待,一些重金屬殘留很可能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I. 污水處理廠凈化污水主要是利用哪類生物:A酵母菌 B黴菌 C細菌 D藻類植物
藻類是用來凈化空來氣的,自藻類吸收CO2放O2的能力強,同時也能吸收水中的N.P.嚴重的話,會出現水體富營養化(環境污染)
具體情況要看排出來的是什麼物質的污水,
酵母菌,分解有機物,常被人用於制果酒和果醋,溫度在20℃~30℃,PH在pH4.5-5.0,有氧時繁殖快,無氧時發酵產生酒精,
其他兩個種類多,不好分析
J. 污水處理廠凈化污水主要是利用下列哪類生物( )
污水處理場現在多用的是活性污泥法··裡面的最要成分是菌焦團!也就是微生物群落~藻類植物不算微生物!所以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