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無污水染色機
㈠ 請教皮革製造中的硝染工藝流程以及廢水處理方法
一般收購的生皮需經過浸水、浸石灰、鹼脫毛、酶軟化、鉻鞣製、加脂、染色等一系列復雜工序製成合格的皮革製品。在製革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懸浮物多、色度高、顯鹼性、成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由企業加工工藝及規模不同,廢水各水質指標也有所差異,其中COD約1000~4000mg/L不等,BOD5約500~3000mg/L,SS約1000~5000mg/L,NH3-N約20~180mg/L,油脂約50~300mg/L,硫化物約50~200mg/L,總鉻約20~100mg/L。
廢水特點:
(1)水量大。據不完全統計,每加工1t原料皮需用水60~120t,其中浸水、去肉、脫毛、水洗工序廢水量約佔65%,脫水、浸酸、鞣製、中和染色、水洗的廢水量約佔30%。
(2)懸浮物多。製革廢水中懸浮物主要為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通常每加工1噸原皮,約有200kg以上的皮邊、皮屑、泥砂、肉和渣進入廢水,另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的石灰和鹽類殘留在廢水中,使其懸浮固體濃度高達數千mg/L。
(3)有機物濃度高。在皮革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植物鞣劑、蛋白酶、鉻鞣劑、中和劑、助劑等,廢水CODcr高。同時,廢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血等有機物及甲酸、油脂等添加有機物,BOD/COD通常在0.35~0.45之間,可生化性好。
(4)成分復雜。製革廢水中含有較高的Cl-、硫化物及鉻,對微生物有抑制,甚至毒害作用,選擇生物處理技術須充分考慮合理的預處理,及高鹽度對生化反應過程的影響。
(5)水量水質波動大。製革生產工序大部分在轉鼓內完成,因此,每一工序通常是間歇式排水;而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質差異極大,如脫毛工序COD可高達10萬mg/L左右,而水洗工序約只有300mg/L。製革廢水水量總變化系數達到2左右,而水質變化系數更大,達到10左右。
1 催化氧化脫硫
在灰鹼脫毛廢液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對微生物有毒害作用,需對其進行脫硫處理。在曝氣作用下,利用錳鹽做催化劑,廢水中的S2-和HS-被氧化成晶體硫或硫酸鹽,再加FeSO4為助脫硫劑,並調節PH至6.5左右沉澱,硫化物去除率達97%,上清液進入生化系統。
反應方程式為:2HS-+2O2 Mn2+ S2O32-+H2O;
2S2-+2O2+H2O S2O32-+2OH-;
4S2O32-+5O2+4 OH- 6SO42-+2S+2H2O
2沉澱法回收鉻鹽
鉻酸廢液含有大量鉻離子,有劇毒,需對其進行除鉻處理。鉻化合物加鹼生成氫氧化鉻沉澱,分離後上清液進入生化處理系統,沉澱加硫酸攪拌,得到一定濃度的鉻化合物,可回用至生產中,此法鉻的去除率達99.9%,同時還可去除大部分CODcr和BOD5。
3 生化處理
製革廢水經過前端各種預處理,去除了部分有機物,且其生化性較好,可通過調節池直接進入好氧生化系統。製革廢水一般用氧化溝或SBR的處理工藝,其中前者在該類廢水中已運用比較成熟。
更多污水處理技術文章參考易凈水網www.ep360.cn
㈡ 皮革廠製革廢水處理如何選用聚丙烯醯胺絮凝劑
在製革生來產中,由於原料自皮的不同、加工工藝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質差別很大,所以使用的聚丙烯醯胺型號和用量用法也會不同,具體使用哪種聚丙烯醯胺?還是需要通過實驗小試,再上機大試來確定。首信化工技術部為您提供。
㈢ 皮革染色怎樣去除
1、先拿一次性杯子先倒入點84消毒液。
㈣ 皮革染色廢水經處理沉澱後COD升高很多是不是不正常
COD升高的原因有很多的,你現在用的是什麼工藝,加了什麼葯劑?
㈤ 皮革染料廢水怎麼處理
皮革廢水的主要來源和成分:
製革工業生產一般包括脫脂、浸灰脫毛、軟化版、鞣製、染權色加工、乾燥、整飾等幾個工段,加工過程中需要添加很多化學品,從而廢水中含有油脂、膠原蛋白、動植物纖維、染料等多種污染物質和有毒物質。製革廢水的特點是成分復雜、色度深、懸浮物多、耗氧量高、水量大。皮革廢水成分復雜,處理也是相當困難。一般就是首先對廢水進行物化處理,除去廢水中皮毛,油渣、肉渣,等成分。然後就是加入合適的化學原料,絡合廢水中的重金屬,例如鉻。在就是加入陰離子聚丙烯醯胺和聚合氯化鋁對污水進行絮凝和沉澱,濃縮為污泥,然後加入陽離子聚丙烯醯胺對污泥進行脫水。
這樣按步驟處理的污水就大大了降低了COD,總磷,總氮和重金屬的含量,達到了污水排放的標准。
㈥ 皮革廢水處理劑
皮革廢水的濃度極高,鹼性也是極強,對氧的耗量也是機器的高的,懸浮物也超標,如不經版處理排放,將會權造成嚴重的水體和環境污染。聚丙烯醯胺是一種線型高分子聚合物,由於它具有多種活潑的基團,可與許多物質親和、吸附形成氫鍵。主要是絮凝帶負電荷的膠體,具有除濁、脫色、吸附、粘合等功能。在皮革廢水處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製革廢水水處理用聚丙烯醯胺一般選用陰離子聚丙烯醯胺,製革廢水壓泥一般選用陽離子聚丙烯醯胺。
㈦ 人造皮革被染色了怎麼清潔
可用人造革清潔劑清理,裡面含有潤滑劑,可以保持人造革本身的柔軟性。頑回強的污垢要用溫和的答清潔劑對付,或者需要專業的清潔處理。下面介紹幾種生活中常用清潔人造革的方法:
1.污漬斑點
用清潔的海綿沾上溫和的肥皂液或白酒,酒精揩抹污垢後,再用清水抹凈、然後讓人造革自然風干。如果污漬很頑固的話,可能要用清潔劑溶液對付,但必須小心揩抹,避免損壞皮革表面。
2.汁液
馬上用清潔的抹布或海綿將汁液揩乾,如有需要的話,可以用抹布沾上清潔的暖水抹去汁液,再讓人造革自然風干。
3.黃油或油脂
用干凈的抹布擦去表面的油脂,讓剩下的油漬慢慢地滲入人造革內,千萬不要用水去揩抹油漬。
㈧ 指出三個皮革工業的污染源,並說明其污染特點
製革污水中的硫化物,鉻,氯化物,油脂等會對人體和水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含硫廢水排入江河湖海會使淡水魚無法存活,土壤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後會導致農作物枯萎,而且硫化物在一定條件下會轉化成毒性更強的硫化氫,硫化氫對神經系統危害極大,長期受硫化氫作用會導致頭暈,惡心等病症;廢水中的三價鉻在一定條件下也會部分轉變為六價鉻,六價鉻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批確認的致癌物之一,它對肝腎有毒,與皮膚接觸會造成腎損傷和皮膚潰爛;含有大量中性鹽的水長期用於農田灌溉會使土壤鹽鹼化等等。
由此可見,製革廢水一定要經過嚴格的工藝處理,達到標准後才可以排放,否則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製革廢水的來源
皮革加工是以動物皮為原料,經化學處理和機械加工而完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蛋白質、脂肪轉移到廢水、廢渣中;在加工過程中採用的大量化工原料,如酸、鹼、鹽、硫化鈉、石灰、鉻鞣劑、加脂劑、染料等,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進入廢水中。從皮革加工的工段來說,製革廢水主要來自於准備、鞣製和其他濕加工工段。
准備工段的廢水主要來源於水洗、浸水、脫毛、浸灰、脫灰、軟化、脫脂等,污染物包括血污,泥漿,蛋白質,油脂,中性鹽,硫化物,石灰,鹼及表面活性劑等,准備工段廢水總量占總量的70%左右;鞣製工段的廢水主要來自水洗、浸酸、鞣製,主要污染物為無機鹽和鉻,占廢水總量8%左右;鞣後濕整飾工段主要來自水洗、擠水、染色、加脂、塗飾廢水等,污染物為染料,油脂,有機化合物等,約占廢水總量的20%。
廢水特徵
製革廢水具有水量大,水量和水質波動大,污染負荷重等特徵。一般情況下,每生產一張牛皮耗水約1.0~1.2t,豬皮為0.3~0.5t,羊皮為0.2~0.3t。每噸原料皮到成品耗水60~120t。製革生產中每天有5小時左右的排水高峰期,高峰期排水量約為日均排水量的2~4倍。由於原料皮的不同、加工工藝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質差別很大,尤其是COD的差別,就山羊皮和綿羊皮而言,COD的差別都在1800~6100mg/l,製革生產中使用了大量的脫脂劑、加脂劑和表面活性劑,污水通過常規的曝氣好氧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容易產生大量的泡沫,活性污泥會隨著泡沫跑掉。所以,常規的曝氣活性污泥法當用在製革污水的處理時,就需要對工藝進行適當的調整。皮革污水鹼性大,在准備工段鹼性pH可達10左右,色度大,耗氧量高,懸浮物多,成分復雜、高濃度的有機物,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質、鹽類、油脂、氨氮、硫化物、鉻鹽以及毛類、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質。COD、BOD、硫化物、氨氮、是一種較難治理的工業廢水。
㈨ 皮革行業污染物介紹
你好,皮革廠對環境的污染影響很大,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製革生產一般包括:准備工段、鞣製工段、整飾工段;
2.生產工藝:
原料皮經過水洗——浸水——脫毛——浸灰——去肉——凈面——水洗——軟化——水洗——浸酸——鉻鞣——削勻——中和——染色——加油——整飾——成品
污染源及污染因子:
製革廢水(COD、BOD5、SS、硫化物、氯離子、三價鉻、酚、PH、色度、動植物油等)
大氣污染(TSP、PM10、SO2、NOX、NH3、H2S、惡臭等)
固體廢物(廢毛、肉膜、碎皮、邊角料、革屑、污水站污泥、鍋爐煤渣)
噪 聲 (設備雜訊)
製革廢氣除了鍋爐煙氣外,還包括生產中使用的有機溶劑的揮發物和原料皮存儲、生產過程和污水站的惡臭污染物。
廢水主要來源:原料皮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進入廢水、廢渣中;使用的大量的化工原料如酸、鹼、鹽、硫化鈉、石灰、鉻鞣劑、染料等有很大一部分進入廢水中。製革中廢水主要來自准備、鞣製和濕加工工段,其中鞣製前准備工段的廢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污染負荷占製革總的廢水量的70%;鞣製階段和濕加工階段分別占廢水量的8%和20%左右;
製革廢水的鹼性大、色度深、含蛋白質、脂肪、染料、鉻、硫化物、氯化物等無機物屬於有毒有害廢水。其中的脫鉻工序和灰鹼脫毛廢液硫化物嚴重超標,這兩股廢水水製革業廢水治理的重點。
㈩ 皮革廠廢水怎麼處理
預處理系統:主要包括格柵、調節池、沉澱池、氣浮池等處理設施。皮革污水中有機物濃度和懸浮固體濃度高,預處理系統就是用來調節水量、水質;去除SS、懸浮物;削減部分污染負荷,為後續生物處理創造良好條件。皮革污水中含有較多的柔軟劑、滲透劑和表面活性劑等高分子化合物,這些物質比較難以生物降解。
用臭氧來氧化污水,將這些高分子有機物轉變成低分子形式,甚至是容易消化的簡單的生物機體,從而提高生物的可降解性。試驗證明經過臭氧處理,皮革污水的BOD5,CODcr和色度都有明顯的降低。田剛紅在生物處理前先進行水解酸化,極大的提高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為好氧生化處理提供有利條件。這兩項技術與傳統物化預處理技術相比,除能夠提高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還能夠解決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泡沫問題,且產泥量少,為解決皮革污水處理中產生的大量污泥提供了一條途徑。還可以投加混凝劑、絮凝劑去除皮革污水中不易生化降解的化工輔料。
生物處理系統:皮革污水屬於高濃度有機污水,適宜於進行生物處理。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有氧化溝、生物接觸氧化法,應用較少的是射流曝氣法、間歇式生物膜反應器、流化床和升流式厭氧污泥床。
要選用哪種生物處理工藝,除了考慮水質特點,還要兼顧處理水量、處理要求和場地面積等因素。目前用於處理皮革污水的比較成熟的工藝是氧化溝、生物接觸氧化法,其技術參數比較全面。皮革污水水量水質波動大,含有較高濃度的二氧化硫,以及微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及鉻和硫化物帶來的毒性問題,因此生物處理工藝必須具備耐沖擊負荷,且能適應高鹽度對微生物產生的抑製作用,又能在較長時間內使難降解有機物得到降解和無機化。氧化溝的運行負荷非常低,處理效果好,且停留時間長、稀釋能力強、抗沖擊負荷能力強,故氧化溝是符合上述條件的最佳首選技術。
但對於中、小型皮革廠,因生產無一定規律或無足夠場地,採用氧化溝工藝並非最佳選擇,而SBR工藝是間歇運行,具有理想推流的特點,且流程短;生物接觸氧化法對於水量、水質的沖擊負荷有很強的耐沖擊能力,故皮革污水相對集中排放、水質多變及負荷變化大的適合用SBR工藝和生物接觸氧化法。射流曝氣法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採用射流曝氣器進行充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SBBR是將SBR和生物膜技術結合起來,兼具兩者特點;流化床和UASB工藝的負荷高,這些技術都有適合處理皮革污水的一方面,但應用少,技術參數不全面,需要進一步研究。
物化+氧化溝
採用物化+氧化溝工藝,對原有射流曝氣污水處理系統進行改造和增容,將原一沉池和二沉池改造為一沉池,將原曝氣池 改造為水解酸化池,並在其後接一個常規的氧化溝;考慮到該皮革小區生產的淡季和旺季的水量差別,除調節池外,所有系統均設為並聯的2組。
厭氧+好氧
採用混凝沉澱+水解化+CAST工藝,對來自於准備、鞣製和其它濕加工工段的綜合污水進行處理。設計最大進水流量,污水中的硫離子通過預曝氣,並在反應池加硫酸亞鐵和助凝劑PAC,從而沉澱去除;三價鉻通過在反應池中與氫氧化鈉發生沉澱反應而去除。生化處理採用兼氧和好氧相結合的工藝,兼氧採用接 觸式水解酸化工藝,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去除部分COD和SS。好氧採用CAST工藝,為改良的SBR工藝,具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等特點,更多水處理葯劑資料與除磷劑資料請至http://www.chulinji.com/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