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一造紙工業廢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
㈠ 誰有我做「環保小衛士」知識競賽試題的答案啊
一、簡答題(123題)
1、可持續的發展系指滿足當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孫後代滿足其需要之能力的發展。
2、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
3、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是資源的永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4、可持續發展要求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
5、當今世界嚴重關切的主要環境問題是: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性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銳減,有毒化學品的污染及越境轉移,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及大規模生態破壞等。
6、我國2010年環境保護的遠景目標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較好的貫徹,環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的狀況,環境質量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建成一批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的城市和地區。
7、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主要環境保護職責是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實行環境質量行政領導負責制。
8、水體有機污染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業和造紙工業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機物的廢水所造成的污染。
9、水體無機污染是指酸、鹼和無機鹽類對水體的污染。
10、水體的有毒物質污染是指各類有毒物質進入水體後,在高濃度時,會殺死水中生物;在低濃度時,可在生物體內富集,並通過食物鏈逐級濃縮,最後影響到人體。
11、水體的富營養化污染是指含植物營養物質的廢水進入水體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藻類大量繁殖,並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從而導致魚類等窒息和死亡。
12、水體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是指生活污水、醫院污水以及屠宰肉類加工等污水,含有各類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流入水體會傳播各種疾病。
13、氰化物的危害指電鍍等行業中產生大量含氰化物廢水,氰化物遇酸容易生成氫氰酸,氫氰酸是揮發性酸,是劇毒物質,空氣中含極小量即可致命,氰化物可通過呼吸道、食道及皮膚浸入而引起中毒。
14、洗滌劑的污染及其危害是指其有效成份表面活性劑、增凈劑、漂白劑等多種輔助成分排入水體後,消耗溶解氧,並對水生生物有輕微毒性,能造成魚類畸形,其中所含磷酸鹽溶劑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15、城市熱島效應,通俗地講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這種現象。
16、鉛污染是重金屬污染中毒性較大的一種。城市大氣中鉛污染主要來自汽車尾氣和工業排放,鉛對人體全身各器官系統均有作用,但以神經系統、血液和心血管系統為主。最常見的是貧血、鉛絞痛和鉛中毒性肝炎。國家已經在前幾年強制使用無鉛汽油,現在所有加油站提供的汽油都屬無鉛汽油,包括90#、93# 、97#、98#。
17、有毒化學品是指進入環境後以通過環境蓄積、生物蓄積、生物轉化或化學反應等方式損害健康和環境,或者通過接觸對人體具有嚴重危害和具有潛在危險的化學品。
18、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排污申報登記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排污單位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審核所屬單位排污申報登記的內容。
19、限期治理制度,由各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環境保護部門決定、環境保護部門監督實施。
20、限期治理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而不是行政處分。
21、「污染者付費、利用者補償、開發者保護、破壞者恢復。」是當前我國環境法提出的環境責任原則。
22、現場檢查制度,是指環境保護部門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對管轄范圍內排污單位的排污情況和污染治理等情況進行現場檢查的制度。
23、工礦企業為消除污染、治理「三廢」開展的綜合利用項目是產業政策支持項目。
24、徵收排污費的目的,是為了促使排污者加強經營管理,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治理污染,改善環境。
25、環境管理體系(EMS)是組織整個管理體系中的一部分,用來制定和實施其環境方針,並管理其環境因素,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機構、計劃活動、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
26、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組成部份。
27、赤潮是指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原生動物、細菌劇烈繁殖、高度聚集,引起海域生態的異常,並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
28、危害環境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環境法規、污染和破壞環境造成人身健康或生命財產的嚴重危害,應受到刑罰的行為。
29、企事業單位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應交繳納排污水費或超標排污費。
3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是2003年9月1日頒布實施。
3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是1998年11月29日頒布實施。
32、環評是由持國家頒發的環評資質證書的環評機構根據自己的資質情況進行環評的。
33、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進行建設項目審批,即在審批《環境影響登記表》、《環境影響報告表》、《環境影響報告書》時不收取任何費用。
34、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任何部門和任何個人,都無權向建設單位推薦或指定環評機構。如有上述行為,將是嚴重的違法違紀行為。
35、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國家環保總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有關規定要求建設單位開展相應的環評工作。
36、建設項目及其所需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已按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和環保部門審批意見建成並按審批要求落實環境保護措施,設置了規范排放口中,安裝了標志牌後,可向環保部門提出試生產或試運行。
37、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申請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時,除應提交申請驗收的格式文件外,還應提交驗收監測報告、污染防治設施竣工圖、監察情況報告等資料主。
38、《廣東省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在對應月份年審時必須提交的資料有:
(1)《廣東省排放污染物申請簡表》;
(2)一年來的排污情況監測報告;
(3)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記錄。
39、城市化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有:
(1)對大氣環境、水環境和生物環境等帶來重大的影響。
(2)城市化對水環境的影響。
(3)城市化對生物環境的影響。
(4)城市化對環境的其它影響。
40、雜訊主要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會使人的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異常,腦血管張力受損等。
41、雜訊還會影響人的消化系統,導致胃病及胃潰瘍的發病率增高。
42、雜訊作用於人的植物神經系統時,可以產生末梢血管收縮現象。
43、雜訊還可使人的交感神經緊張,從而使人產生心動過速,心律不齊,血管痙攣,心電圖T波升高,傳導阻滯,血壓波動等症狀。
44、水資源是指現在或將來一切可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地表水和地水源。
45、污染大氣的主要污染物是煙塵及有害氣體。
46、大氣污染物主要來源於人類的生活及生產活動。產生或向外界排放污染物的設備、裝置和場所統稱為污染源。
47、大氣污染源主要有三種:(1)生活污染源, (2)工業污染源, (3)交通污染源。
48、惡臭氣味是指引起多數人不愉快感覺的氣味。惡臭是典型的公害之一,其危害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具體來說,可分為三類污染源:
(1)農牧業惡臭。
(2)工業惡臭。
(3)城市公共設施惡臭。
49、惡臭引起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倦怠無力、咳嗽胸悶等不舒適感覺。
50、雜訊是指雜亂無章、聽起來不和諧的,使人煩燥的討厭的,不需要的聲音。
51、 清潔生產的概念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989年5月提出的。
52、清潔生產是以節約資源和能源、減輕消耗和污染為目標,通過篩選工藝,並實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術和管理手段,達到防治工業污染、提高經濟效益雙重目的的生產過程。
53、 清潔生產是對工藝和產品的持續不斷改進,來達到節省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是各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之一。
54、綠色產品是指生產、使用、處置全過程中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不產生環境污染或者產生的污染達到最小化,同時有利於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產品。
55、綠色食品是安全、營養、無公害食品的統稱。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食品家族,主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畜禽肉類、蛋類、水產品等系列。
56、綠色食品的核心,一是安全,二是營養,三是好吃。任何受過農葯、化肥污染或添加了防腐劑、抗割七劑、漂白劑、增稠劑而又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的食品,都不應稱為綠色食品。
57、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在開發資源和工程建設項目之前,預測這些活動對環境狀況可能產生的影響和破壞,提出可以防止環境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58、生態環境指生物有機體周圍的生存空間的生態條件的總和。
59、環境問題指由於人類活動作用於我們周圍的環境所引起的「公害」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60、環境問題經歷原始捕獵階段、農牧業階段、工業革命階段、工業發展階段、現代工業階段共六個過程。
61 環境容量指在不影響環境的正常功能或用途的情況下,承受污染物的最大允許量或能力。或者說是指在維持生態平衡和不超過人體健康閥值的情況下環境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總量。
62.環境自凈是指在正常情況下,環境的各個生態系統,能夠通過自身物理的、物理化學的、化學的和生物的一系列反應與變化,不斷地調節污染物的數量和質量,從而保持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使被各種因素瞬間污染了的環境得到自然凈化。
63、環境污染是指介入環境中的污染物,超過了環境自凈能力,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環境特徵的改變或對原有用途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從而直接地或間接地對人體健康或生產、生活活動產生一定危害或影響的現象。
64、介入環境中的反應污染物,在諸因素的作用與影響下,發生理化或生化等化學反應,生成比原來毒性更強的新污染物質,所生成的污染物質就叫做二次污染物,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就稱為二次污染。
65、環境保護的目的是: 一是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二是保障人類健康,防止生態破壞。
66、自然界中每一個生態系統,總是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壞和能量交換,在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下,物質和能量的輸出與輸入處於暫時的、相對的穩定狀態,就叫做生態平衡。
67、生態系統是由生物群落與其生存環境間不斷地進行著物質循壞和能量流轉過程所形成的統一整體。
68、生態系統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質和能量四大部分組成。
69、導致生態平衡破壞的原因主要三:種類成份的改變、環境因素的改變、信息系統的破壞。
70、自然資源指作為勞動對象,進入社會中的那一部分能夠被加工成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自然環境。
71、自然資源可分不可更新的資源、可更新的資源、取之不竭的資源。
7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共6章47條。
7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74、國家環境質量標準是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
75、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執行應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准。
77、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三同時」是指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78、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這種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80.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是3年。
81、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拆訟的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8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3、1972 年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每年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84、臭氧層是指平流層中臭氧集中的層次,高度約在20 - 25Km的高空上。
85、臭氧層能吸收絕大部分太陽紫外輻射,使平流層加熱並阻當強紫外輻射引到達表面,對地面生物有保護作用
86、公害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和破壞,造成對公眾的安全、健康、生命、財產和生活的危害。
87、固體廢物是指人類在生產過程和社會生活活動中產生的不再需或沒有利用價值而被遺棄的固體或半固體物質。
88、活性污泥是指一種以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微生物和金屬氫氧化物為主的污泥狀褐色絮凝物。
89、活性污泥是在廢水中以有機污染物作為培養基、在充氧曝氣條件下,對各種微生物群體進行混合連續培養而成。
90、化學需氧量是指在規定條件下,使水樣中能被氧化的物質,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劑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數表示。
91、活性污泥具有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性能,從而可使廢水得到凈化。
92、污水一級處理的方法包括篩選法、沉澱法、上浮法。
93、污水處理有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生物處理法等基本方法。
94、污水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最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去除率可達 95 %以上。
95、水體感官性污染主要有:
(1)色澤變化。(2)濁度變化。 (3)泡狀物。(4)臭味。
96、水體油污染是指沿海及河口石油的開發、油輪運輸、煉油工業廢水的排放的油在水面形成油膜後,影響氧氣進入水體,對生物造成危害的現象。此外,油污染還破壞海灘休養地、風景區的景觀與鳥類的生存。
97、水體熱污染是指熱電廠等的冷卻廢水直接排入天然水體,引起水溫升高,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使水某些毒物的毒性升高,引起魚類的種群改變與死亡。
98、鉻的工業用途很廣,主要有金屬加工、電鍍、製革行業,這些行業排放的廢水和廢氣是環境中的主要污染源。
99、鉻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但過量的鉻對人體健康有害;六價鉻的毒性更強,更為被人體吸收,有致癌作用,而且可在體內蓄積。過量的(超過10ppm)三價鉻和六價鉻對水生物都有致死作用。
100、有機氯農葯中氯苯結構較穩定,生物體內酶難於降解,容易積存在動、植物體內,難以消解,它可通過生物富集和食物鏈的作用,環境中的殘留農葯會進一步得到濃集和擴散。中國於六十年代已開始禁止將DDT、六六六用於疏菜、茶葉、煙草等作物上。
101、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機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時所消耗的氧氣量。一般採用20℃和培養5天的時間作為標准。以BOD表示,通常用亳克/升或ppm作為BOD的量度單位。
102、汽車、工廠(主要是汽車尾氣)等污染源排入大氣的碳氫化合物(HC)和氮氧化物(Nox)等第一次污染物在陽光(紫外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第二次污染物。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體所形成的煙霧污染現象,稱為光化學煙霧。
103、光化學煙霧成分復雜,它們對人及動物的傷害主要表現在眼睛和粘膜受刺激、頭痛、呼吸障礙、慢性呼和浩特吸道疾病惡化、兒童肺功能異常等。
104、惡臭根據其強度可劃分為六級。
105、二氧化硫(SO2)是無色氣體、具有刺激性氣味。大氣中SO2濃度達1—5ppm時,刺激呼吸道並增大氣流阻力,引發呼吸系統疾病,兒童比成年人更敏感。
106、高濃度SO2能使敏感的針葉樹脫葉甚至枯死,還會造成酸雨。
107、為什麼發生公害事件:產業革命以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類社會活動的規模程度不斷擴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對自然環境干預的能力也越來越大,資源消耗和排放廢棄物大量增加,加上人們認識上的局限性和主觀上不注意保護,致使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污染事件頻頻發生,對人類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政黨秩序構成了嚴重威脅。令人擔憂的是,全世界環境污染范圍越來越大,危害越來越嚴重。
108、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是指發生於1930年比利時的馬斯河谷工業區,由於二氧化硫和粉塵污染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有近60人死亡,數千人患呼吸系統疾病。
109、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指發生於1943年美國的洛杉磯,當時該市的200多萬輛汽車排放大量的汽車尾氣,在紫外線照射下產生光化學煙霧,大量居民出現眼睛紅腫、流淚、喉痛等症狀,死亡率大大增加。
110、多諾拉煙霧事件是指發生於194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多諾拉鎮,因煉鋅廠、鋼鐵廠、硫酸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塵造成大氣嚴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發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
111、倫敦煙霧事件是指發生於1952年英國倫敦,由於冬季燃煤排放的煙塵和二氧化硫在濃霧和中積聚不散,頭兩個星期死亡4000人,以後的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亡。
112、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是指發生於1961年前後的日本四日市,由於石油化工和工業燃燒重油排放的廢氣嚴重污染大氣,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劇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50歲以上的老人發病率約為8%,死亡10多人。
113、水俁病事件是指發生於1953~1956年日本熊本縣水俁市,因石油化工廠排放含汞廢水,人們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魚、蝦、貝類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樞神經中毒,死亡率達38%,汞中毒者達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
114、富山痛痛病事件是指發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因鋅、鉛冶煉廠等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後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達258人,死亡128人。
115、愛知米糠油事件是指發生於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愛知縣一帶,因食用油廠在生產米糠油時,使用多氯聯苯作脫臭工藝中的熱載體,這種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後中毒,患病者超過10000人,16人死亡。
116、博帕爾毒氣事件發生於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爾市,由於設在該市的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農葯廠的儲罐爆裂,大量劇毒物甲基異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幾萬人受傷的慘劇。
117、切爾諾貝利核污染事件發生於1986年前蘇聯基輔地區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於反應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泄,上萬人受到輻射傷害,直接死亡31人,13萬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圍波及鄰國,核塵埃遍布歐洲。
118、所有建設項目均應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審批制度、執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設施(即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119、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在經濟合理條件下必須同時治理與該項目相關聯的原有污染。
120、建設項目試產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檢查同意後,建設項目方可進行試生產。試運行期一般不超過一年。
121、建設項目正式投入生產或使用之前,建設單位必須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後,批准《驗收申請報告》,該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使用。
122、行政代執行是一種間接的行政強制執行措施,是為解決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對危險廢物處理不當或者不進行處理的問題,保證法定義務人履行義務的一種有效手段。
123、我國生態破壞狀況主要有:A、物種滅絕,B、植被破壞,C、土地退化。
㈡ 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排入水中,水體富營養化,藻類植物大量繁殖,為什麼呢植物好像是自己製造有機物吧
為什麼還導致水體缺氧.我對植物有點了解可以答一半。因為植物晚上回是吸收大量氧氣。而且還答釋放二氧化碳,水下生物自然因缺氧而死。至於你說的植物是糧食的意思吧?魚說是雜食
但不是草食..基本上它門對水草是沒興趣了。只是根部有蟲有肉了。才咬的。
㈢ 造紙廢水的處理方法
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兩個生產過程。制漿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纖維分離出來,製成漿料,再經漂白,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造紙廢水;抄紙是把漿料稀釋、成型、壓榨、烘乾,製成紙張,這個過程也容易產生造紙廢水。
制漿產生的造紙廢水,污染最為嚴重。洗漿時排出廢水呈黑褐色,稱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濃度很高,BOD高達5—40g/L,含有大量纖維、無機鹽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造紙廢水也含有大量的酸鹼物質。抄紙機排出的造紙廢水,稱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纖維和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膠料。
造紙廢水處理應著重於提高循環用水率,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同時也應積極探索各種可靠、經濟和能夠充分利用廢水中有用資源的廢水處理方法。例如:浮選廢水處理法可回收白水中纖維性固體物質,回收率可達95%,澄清水可回用;燃燒廢水處理法可回收黑水中氫氧化鈉、硫化鈉、硫酸鈉以及同有機物結合的其他鈉鹽。中和廢水處理法調節廢水pH值;混凝沉澱或浮選法可去除廢水中懸浮固體;化學沉澱法可脫色;生物處理法可去除BOD,對牛皮紙廢水較有效;濕式氧化法處理亞硫酸紙漿廢水較為成功。此外,國內外也有採用反滲透、超過濾、電滲析等造紙廢水處理方法。
超導高梯度磁力處理法:
高梯度磁力分離凈化技術是用來處理廢水的一種新方法,由於它不會產生雜質例如凝絮物,使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廢水成為可行。
日本Osaka大學能量和環境工程系科技人員研究了採用磁力分離系統處理造紙工廠廢水。試驗車間處理造紙廢水為2000 t/d,進行循環運轉達到磁力分離後水中化學需氧量(CODCr)<40 mg/L。超導磁力管NbTi螺旋管長680 mm、內徑400 mm。
該系統主要由混合槽(磁力晶種槽,晶種為有機物、紙漿和染料)、沉澱槽和超導磁力管組成。通過超導磁力分離管內的磁力作用,俘獲磁力顆粒和有機聚合物如紙漿和顏料,浮選出磁力短纖維和填料,一部分磁力短纖維和填料通過重力沉降作用,在沉澱槽中沉出,有助於減少循環水經過磁力管時的短纖維和填料量。該系統已成功地運轉了幾個月,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㈣ 造紙為什麼會對水有污染
造紙為什麼會污染那麼嚴重?
1,造紙需要大量的水,所以要排出大量廢水專
2,排出大量廢水,嚴重污染環境和水體屬
3,主要是制漿工藝段的水污染
關鍵詞:BOD、COD(化學耗氧量、生物耗氧量)
造紙水污染
需氧性污染物:造紙工業污水中,除了含有有害的化學無機物,還含有揮發酚、沉澱固形物、懸浮物、木質素等有機物。這類物質隨污水進入水體後,在微生物對它們的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使水體含氧減少,從而影響魚類和其它生物的生長繁殖。當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後,水中的有機物即產生厭氧消化,生成甲烷、硫化氫等,使水體出現臭味,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等。
㈤ 哪些工廠分別有哪些污染
化肥廠主要是N,P等營養元素,會造成赤潮。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據有關資料表明,農田徑流帶入地表水體的氮占人類活動排入水體氮的51%。據調查,全國532條河流中,82%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這些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鹽都是主要污染物,富營養化日趨嚴重,同時造成地下水污染。
造紙廠主要是有機質,造成COD,BOD不合格,造紙廢水危害很大,其中黑液是危害最大的,它所含的污染物佔到了造紙工業污染排放總量的90% 以上,由於黑液鹼性大、顏色深、臭味重、泡沫多,並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嚴重地污染水源,給環境和人類健康帶來危害。而中段水對環境污染最嚴重的是漂白過程中產生的含氯廢水,例如氯化漂白廢水,次氯酸鹽漂白廢水等。此外,漂白廢液中含有毒性極強的致癌物質二惡英,也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
電鍍廠主要是氰酸根離子和重金屬離子,造成無機物污染,電鍍生產中要大量使用強酸,強鹼,鹽類和有機溶劑等化學葯品,在作業過程中會散發出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如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好,極易發生中毒,灼傷,以致燃燒爆炸事故。另一方面,電鍍車間工作場地潮濕,設備易受腐蝕,也容易導致觸電事故。
化工廠要看是什麼種類的化工,精細化工和大型石油化工污染是不一樣的,化工廠的原料中有不少如苯這類有毒的物質(長期在碳粒復印機旁呆久了,也會這樣)對人體細胞的染色體有影響,可能會引起染色體的變異,那對後代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㈥ 造紙廠產生工業廢水有什麼污染的。
造紙廠的工來業廢水中含有的主要自污染有以下幾種:
1懸浮物
包括可沉降懸浮物和不可沉降懸浮物,主要是纖維和纖維細料(即破碎的纖維碎片和雜細胞)
2易生物降解有機物
包括低分子量的半纖維素、甲醇、乙酸、甲酸、糖類等。
3難生物降解有機物
主要來源於纖維原料中所含的木質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
4毒性物質
黑液中含有的松香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等。
5酸鹼毒物
鹼法制漿廢水ph值為9~10;酸法制漿廢水ph值為1.2~2.0.
6色度
制漿廢水中所含殘余木質素是高度帶色的。
具體的可以找專業的環保顧問解答。
㈦ 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和()
工業廢水
生活污水
農業污水
㈧ 造紙生產過程中哪些會有污染,造成怎樣的污染
這里分開講一下:
1、造紙的危害:
造紙使用木材,過量砍伐造成土地荒漠化等嚴重後果,造紙還會產生很嚴重的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這些污染來自造紙工藝中:
1)蒸煮廢液
功能:分離纖維和木質素…
特點:1/3左右為無機物,為各種鈉鹽,其中草漿黑液中的SiO2含量很高,2/3左右為有機物,主要成分為鹼木素、脂肪酸和樹脂酸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燒鹼。其BOD約為9000-30000mg/L,佔全場BOD負荷的90%。由於其色黑而稱「黑液」。
2)洗漿廢水
功能:去除提取蒸煮液後余留於漿料中的蒸煮液。
特點:洗漿工段需要大量的水,廢水呈棕色,含有黑液成分和懸浮纖維物質。廢水量與濃度取決於洗漿設備。
3)篩選廢水
功能:去除漿料中比較大的非纖維固體雜質,同時洗出漿料中殘余的黑液。
特點:非纖維固體和殘余的黑液。
4)漂白廢水
功能:採用次氯酸鹽、二氧化氯、過氧化氫等漂白紙漿和溶解殘留於纖維中的木素。
特點:可循環使用或者用於洗漿。該工段的廢水的主要成分為有機氯化物,多是劇毒。
5)紙機廢水
功能:造紙機造紙
特點:該工段的廢水也稱為白水,污染物主要為纖維、填料、原料、輔助化學品和化學助劑,其污染物含量不高,BOD較低,經過適當處理後可以回用。
2、紙的污染:
如果用填埋法去處理廢棄的紙張,一樣難以降解,會造成土地的污染,而且紙張中的有害物質會侵入土地,造成農作物植物的大量死亡
㈨ 造紙工業有哪些污染源
造紙工業的污染源具體有以下三點:
1、原料制備過程中產生粉塵、樹皮、木屑、草末;制漿和鹼回收、漂白過程中產生廢氣、粉塵、廢水、石灰渣等。
2、抄紙過程中產生的白水,都含有污染物。
3、雜訊公害,也是造紙工業的一大問題。
造紙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可分為水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3類。
造紙工業環境污染與防治固體廢棄物有腐漿、漿渣、樹皮、碎木片、草、草根、草末、含硅白泥、石灰渣、硫鐵礦渣、煤灰渣等,它們侵佔場地,瀝濾出來的濁水污染水體和地下水源。
(9)現有一造紙工業廢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擴展閱讀:
污染防治可分廠內就地無害化處理和廠外廢水處理兩類。
廠內治理包括:
1、加強備料(除塵、除泥沙、去皮、去髓等),採用水膜除塵器,減少備料車間粉塵污染,收集廢料,燃燒回收熱能,如使用樹皮、木屑、草末燒鍋爐。
2、收集跑冒滴漏黑液、綠液、白液,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測量其濃度,自動送回相應的槽缶,減少排污。
3、提高蒸煮黑液提取率,加強管理,增加逆流洗漿段數,減少隨洗後漿帶走的蒸煮黑液量,並採用完善的蒸煮廢液回收化學品和熱能的技術,如鹼回收,以及其他的廢液綜合利用技術。
廠外廢水處理:
1、全廠總排出口的廢水在排入水體前,進行一級或二級處理,然後排入水體,或將廢水用於灌溉,利用土壤和植物凈化廢水。
2、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懸浮物,有沉澱過濾及氣浮等方法,個別廠在廢水中加絮凝劑,可去除部分溶解性膠體有機物,如木素和色素等。
3、二級處理為生化處理,主要去除B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