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五水共治治污水
Ⅰ 五水共治是什麼,談談五水共治的意義及實現路徑
「五水共治」是推進浙江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關鍵之策。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回水、排澇水、答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這是一個大目標、大思路。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針,是推進浙江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關鍵之策。浙江是著名水鄉,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鳥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價值在於它讓人們懂得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進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設的題中之義,直接關系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可治理自來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問題。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抓「五水共治」倒逼轉型,是由客觀發展規律、特定發展階段、科學發展目的決定的。水是生產之基,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決定了什麼樣的水體水質,治水就是抓轉型;水是生態之要,氣凈、土凈,必然融入於水凈,治水就是抓生態;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臉時要用、口渴時要喝、灌溉時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可以說,「五水共治」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發展,意義十分重大,任務迫在眉睫。
Ⅱ 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針。小題1:在「五水
小題1:D 小題2:A Ⅲ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對於節約用水,你有哪些好方法
五水共治來是浙江省根據水資源缺乏的源情況提出的治水方案,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 這五項。浙江是著名水鄉,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五水共治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 Ⅳ 對於杭州來說,五水共治是為了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親水型宜居城市, 對於杭州來說,五水共治是為了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親水型宜居城市(逗號改回分號);答對於西湖區來說,五水共治是為了讓我們的區域環境更美麗,完善防洪設施(此處刪去),居民生活更和諧。西湖區委區政府將通過一系列舉措,打造(改為發起、開展、實施、推進)「無(這里也錯了吧)水共治」攻堅戰,著力建設人水和諧的美麗幸福家園。 Ⅳ 保供水是什麼意思 保供水是「五水共治」中的一項,指通過公共設施、商業組織、社區努力或個人提供水資源。 五水共治是201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和近期需重點突破的改革項目,包括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抓五水,是由客觀發展規律、特定發展階段、科學發展目的決定的。進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設的題中核心,直接關系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可治理自來水、江水、河水等水資源的污染問題。 (5)杭州五水共治治污水擴展閱讀 為建設美麗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將「排澇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節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需重點突破的改革項目。 1、堅持率先推進,服務民生保安全。以保障安全為基本原則、以服務民生為基本理念,率先推進建設系統水處理工作。 2、堅持統籌推進,理清思路明目標。確定「推進五水共治、突出治澇治污」的思路和策略,並明確到2017年本屆政府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堅持科學推進,完善配套抓項目。研究制訂2014年項目實施計劃以及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 2017年)。 實施「固河堤、疏河道、新開河、暢管網、除澇點、強設施」六大防內澇工程;實施「管網配套、能力提升、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再生水利用」五大治污水工程;實施「提工藝、重改造、擴范圍、增能力」四大保供水工程。 4、堅持綜合推進,創新驅動重長效。按照「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倒逼轉型升級、完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發展質量」的要求,完善六大保障推進機制。 (1)、按照「規劃先行、摸清家底、明確重點、近期優先、有序推進」的思路,完善城鎮內澇防治、污水、供水、節水各項規劃,重點完善城市排(雨)水防澇綜合規劃。 (2)、出台《浙江省關於加強城市內澇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研究制訂《浙江省供水條例》,重點解決城市防澇、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次供水管理等問題,完善水價、電價等聯動機制,合理確定污水處理收費標准和方法。 (3)、落實項目責任和時間節點要求,健全各級建設、規劃、水利、國土、民政等部門的分工協作、合力聯動的工作機制,將治水工程項目納入審批程序「綠色通道」,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和建設管理效率。 (4)、建立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以地方財政為主、省級財政為輔,明確各地每年將3%至5%的土地出讓收入用於治澇,除從水利建設基金中安排一部分外,省級財政設專項資金以「以獎代補」方式鼓勵地方加大治水工作力度。 (5)、將治水各工程作為民生實事項目,納入省政府對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並對治澇和治污實行一票否決。加強對城市防澇、治污、供水等設施運行管理狀況的檢查督察。 (6)、充分發揮各級人大、政協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為城市治水工作建言獻策。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防治內澇、整治污水、節約用水等相關知識,增強群眾參與意識,提高自我防禦、自助自救能力。 Ⅵ 五水共治是什麼談談五水共治的意義及實現路徑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澇水、供水和節水。 Ⅶ 五水共治,那五水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 1、2014年5月27日,浙江省組建成立專了浙江省「五水共屬治」技術服務團,並部署全省「五水共治」技術服務工作。 2、2014年5月27日組建的「五水共治」技術服務團,集成了來自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浙江省建設廳、浙江省水利廳和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大學、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等部門和單位的200餘名專家。 (7)杭州五水共治治污水擴展閱讀: 1、五水共治起源: 根據2013年浙江省水利普查公報,浙江省人均水資源量只有1760立方米,已經逼近了世界公認1700立方米的警戒線。而且浙江水資源還存在著供需缺口大、結構矛盾突出、污染嚴重、有效利用率低等四大突出問題。 2、五水共治對浙江的意義: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抓五水,是由客觀發展規律、特定發展階段、科學發展目的決定的。可以說,「五水共治」是一舉多得的政策,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 3、五水共治模範城市: 長興、嘉興、麗水、溫州。 Ⅷ 五水共治具體指什麼 五水共治具體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五項。 浙江是著名水鄉,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五水共治是一舉多得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價值在於它讓人們懂得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進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設的題中核心,直接關系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可治理自來水、江水、河水等水資源的污染問題。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抓五水,是由客觀發展規律、特定發展階段、科學發展目的決定的。水是生產之要,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決定了什麼樣的水體水質,治水就是抓轉型。 (8)杭州五水共治治污水擴展閱讀: 五水共治的意義: 「五水共治」運用系統思維方法。由於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單獨追求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是低效率的,而且幾乎是不可能的。既然治水的五個方面具有內在聯系、互為因果,就要採取聯系的、發展的思維設計治水目標、治水工程、治水途徑、治水方法、治水制度。 治污水直接影響保供水,對於水質性缺水的區域,污水治理好了,水資源供給就有保障了;治污水直接影響抓節水,污水經過治理是可以回用的,回用水比例越高,取用水比例就越低,就實現節約用水的目的。 保供水和抓節水是水資源的兩種管理方式,前者屬於供給側管理,後者屬於需求側管理,兩者有機結合正好實現了供求互動。抓節水對治污水具有重要影響,通過節約用水,可以保障生態用水,也減少污水排放。 防洪水和排澇水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排澇水做得好就保障了防洪水工作,防洪水做得好就減輕了排澇水的壓力。 「五水共治」具有范圍經濟效應。經濟學原理指出,當同時生產兩種產品的費用低於分別生產每種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時,就稱為范圍經濟。同樣,當「五水共治」的費用低於五種水分別治理的成本總和時,就具有范圍經濟效應。 實踐證明,統籌謀劃「五水共治」,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單打獨斗式的治水工作,就可能出現事倍功半的結果。 我省「五水共治」正是按照系統思維觀,統籌謀劃治水的五個方面,在治水工作中充分彰顯了生態效益——保障水生態安全和改善水環境質量;經濟效益——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實現治水目標並以治水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社會效益——保障飲用水和水環境等基本民生需求並解決水安全問題。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