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廠污水
A. 洗滌廠污水處理每噸水的成本
這個需要看你使用上面工藝,上面設備啊上面的。包給別人做的話,應該在5塊錢左右一噸吧。
B. 布草洗滌公司的污水怎樣處理
是排污不達標?還是尋找污水處理廠?
C. 洗滌廠污水該往哪兒排
來當然是往下水道自排了,還能往哪裡排?
問題是,你所在的地區,地段,是否允許直排?也就是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如果是大城市,多半不行,需要自行處理到一定排放標准之後才能進入下水道。這個,不同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的區位,都不一定完全一個標準的。關鍵是看你排出水的指標和所進入的水體的級別類型來定的。
D. 水洗廠洗滌污水怎麼處理
鍋爐的話,可以選一台氣化環保鍋爐,問題就解決了
「宏鑫達」牌WNS系列卧式回氣化多回程答節能鍋爐,是該廠老老工程技術人員總結數十年的工作經驗,經過五年,長達數百次的摸索試驗研發成功的,該爐打破常規思維、創新型的將普通卧式氣化爐和反燒鍋爐、螺旋火管鍋爐巧妙的進行重組改裝,煙氣通過前置旋轉沖刷管束,多回程多循環,充分利用受熱面及余熱,大大提高熱效率。可燃氣體充分燃燒後,煙塵原始排放濃度低,無塵無硫,屬新興綠色環保產品。適合於環保要求高的城市及地區,燃燒方式獨特,為全國首創,快裝形式出廠,運到現場後拼接閥門、水源、管道等即可運行。榮獲國家專利局三項專利授權,專利號為別為:ZL 2006 2 0120769.8 ZL2009 0 106392.6 ZL2011 2 0219728.5
E. 洗滌廠污水問題
因為他有利潤出來。
解決污水問題也是要花錢的。
是從廠里的利潤拿一部分出來解決污水問題。
但前提是常要正常運作。
若把廠關了,污水問題也解決了。但是人類從此停步不前了。
F. 水洗廠污水怎麼處理
處理方法:印染混合廢水處理工藝一般為格柵、pH值調整、調節池、水解酸化版、好氧生物處理、物化處權理等。還可分質處理,將預處理階段煮練、退漿等高濃度廢水經厭氧或水解酸化後,再與其它廢水混合處理;鹼減量的廢鹼液經鹼回收再利用後,再與其它廢水混合處理。
G. 中型水洗廠 污水處理怎麼處理呢
可選的工藝好多,關鍵看洗什麼,參數多少。最好考慮循環 那樣水量會小點,要看洗什麼,水量不大的話有現成的回用設備賣。水量大有場地可以設計個回用工藝
H. 為什麼洗滌廠的水對污染有多大
含磷洗滌劑對水域環境的污染及危害
近一個時期,常見到關於含磷洗滌劑污染水域環境的報道,如海洋赤潮、水域富營養化等等。禁止生產、銷售及使用含磷洗滌劑的城市、地區也在不斷增多。那麼,洗滌劑為什麼要禁磷?含磷洗滌劑是如何污染水質環境的?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有多大?要想搞清楚這些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起:
1、洗滌劑及磷酸鹽助洗劑的應用
洗滌劑是人們生活的日用品,也是工業生產等方面的必需品。經濟發達國家人均用量約每年10公斤,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洗滌劑的生產量已達到每年300萬噸,並以年平均3.4%的速度遞增。洗滌劑的種類較多,人們經常使用的有洗衣粉、餐具清洗劑、衛生間洗滌劑、地毯洗滌劑、金屬洗滌劑、油污洗滌劑等等。
洗滌劑由表面活性劑、助洗劑、填充劑及小料(增白劑、香精)組成,其助洗劑主要是磷酸鹽即三聚磷酸鈉(又稱五鈉,英文縮寫:STPP)。根據洗滌劑的不同功能,磷酸鹽在其中的含量也有所不同,一般在20~40%之間。有的發達國家的高磷洗滌劑中,三聚磷酸鈉可佔到50~60%的含量。近十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三聚磷酸鈉的生產量也大幅度增加。目前生產量在每年50~60萬噸。雲、貴等地區憑借當地的磷資源優勢建有許多中、大型的三聚磷酸鈉生產廠,可完全滿足國內生產洗滌劑的應用。
2、水質富營養化導致赤潮、藻華的形成
為什麼原本水質清澈的湖泊、河流會變成綠色且渾濁不清,並發出難聞的氣味?為什麼昔日美麗的西湖、玄武湖、滇池也已失去了清澈碧綠的風采,而水草、水葫蘆自生狂長,大批死亡的魚類散發出腐爛的臭味?為什麼近海流域出現大面積的暗紅色水面?為什麼水中的生物大批量死亡?這些現象的發生在湖泊河流中被稱為藻華,在海洋中則為赤潮。那麼藻華、赤潮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得從水中植物———水藻談起。
水藻是水中的隱花植物,同陸地上的植物一樣,氮、磷、鉀是它們生長所需的基本元素。水中的氮、磷、鉀超過一定含量即為水質的富營養化,會導致水藻因養分過足而迅速生長繁殖。一部分大量生長繁殖,另一部分大量死亡,使清澈碧綠的水質變得混濁不堪,就出現了藻華現象。在海洋中死亡的藻類在海面上呈暗紅色,故稱之為赤潮。海洋環境專家多年來對水質監測總結得出結論:在正常的海水中,水中氮磷比應為16∶1以內,當達到這個比例且氮、磷濃度增加時,再加上外界的一些原因。如氣溫升高等,各類水藻就開始迅速繁殖,逐步出現赤潮現象。
我國每年約有含50~60萬噸三聚磷酸鈉的洗滌廢水排放掉,而這些含磷廢水大都流入了江河湖海。根據地區環境的不同約占排入總磷量的20~60%不等,已大大超過水體自身降解氮、磷的能力。1995年《中國環境公報》顯示:我國大淡水湖污染面廣,富營養化嚴重,其中巢湖污染最重,主要污染物總氮和總磷量的平均值超標2.73和8.22倍,其次是滇池總氮和總磷量平均值超標2.03和4.96倍。我國的近海水域也是如此,含有氮、磷等的污水流入海洋引發赤潮。
3、赤潮、藻華的危害
赤潮(藻華)的發生嚴重破壞了海洋環境,同時又是各種病菌、病毒孳生的溫床,這些產生的病菌、病毒對各種海洋生物帶來的是滅絕之災。赤潮(藻華)的發生使水體的含氧量急劇下降,並導致大量水中生物如魚、蝦、貝等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赤潮的發生給海洋帶來的危害是災難性的,故被海洋專家稱之為「海上赤魔」。
海洋環境惡化已經成為制約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問題,同時也成為阻礙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海域發生的赤潮等突發性污染事故平均每年為60~80起,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養殖水域和天然漁業水域長期受到污染,同樣帶來巨大損失。截至1999年9月,渤海的主要魚類產卵場均發生過大面積赤潮,其中1999年7月13日渤海鮁魚圈、營口至葫蘆島之間海域發生的赤潮是我國有記載以來面積最大、達6300平方公里赤潮,至21日赤潮退去,但時隔不足10日,渤海又發生特大面積赤潮。此外,因近海養殖區環境質量惡化及災害性氣候的出現,使淺海貝類養殖損失巨大。
資源調查顯示,1982~1983年渤海經濟魚類有85種,到1992~1993年下降為74種。渤海的對蝦久負盛名,產卵場主要在渤海萊州灣、渤海灣和遼東灣,1979年產蝦量為4萬噸,隨著這3個海灣污染的加劇,資源嚴重衰退,自1997年以來產量不足500噸,20年間下降了90%。海洋環境保護必須引起我們全民族的高度重視。
藻華現象同樣危害著我國的江河湖泊,不但魚類及水中生物大批量死亡,而且破壞了人類的飲用水。1987年,巢湖水廠曾因大量藻類堵塞濾池被迫停止運轉,造成近億元經濟損失。1998年漢江水域發生藻華,給周圍的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綜上所述,含磷洗滌劑中的磷酸鹽對江河湖海污染很嚴重,禁止使用含磷洗滌劑,就成為解決磷污染的最佳途徑。值得欣慰的是,我國各級政府及環保部門已經對此污染有所重視。目前一些沿海及有江河湖的城市、地區紛紛以地方政府立法的方式進行禁磷,已收到明顯效果。但要想在全國范圍內鞏固、提高其效果,還需下大力氣,應盡快在有江河湖海的人口密集地區全面、徹底禁磷。同時,國內的各洗滌劑生產廠家應積極改變洗滌劑的生產工藝、配方,生產無磷洗滌劑,從污染源頭做起,洗滌劑本應潔來還潔去。(2002年3月1日《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