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廢水要加營養物質嗎
① 製作皮革的污水主要含哪些成分
製革生產可分為濕操作與干操作兩部分。濕操作包括准備工段和鞣製工段;干操作就是回整飾工答段。製革廢水主要來自濕操作準備工段和鞣製工段:浸水脫脂及其洗水、脫毛脫灰及其洗水、浸酸鉻鞣及其洗水、染色加脂及其洗水和其他污水。
製革過程中,原料皮的大部分蛋白質、油脂被廢棄,進入廢渣和廢水中,造成廢水中COD、BOD較高,成為製革廢水主要有機污染源。製革廢水除含有有機污染物外,通常還含有S2-、Cr3+及SS。因此,製革廢水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具有由染料和鞣劑造成的色度、由加入的硫化鈉和蛋白質分解引起的臭味、由硫化物及三價鉻引起的毒性。製革廢水通常進行鉻回收後再合並處理。
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屬鉻、可溶性蛋白質、皮屑、懸浮物、丹寧、木質素、無機鹽、油類、表面活性劑、染料以及樹脂等。
② 皮革廢水處理劑
皮革廢水的濃度極高,鹼性也是極強,對氧的耗量也是機器的高的,懸浮物也超標,如不經版處理排放,將會權造成嚴重的水體和環境污染。聚丙烯醯胺是一種線型高分子聚合物,由於它具有多種活潑的基團,可與許多物質親和、吸附形成氫鍵。主要是絮凝帶負電荷的膠體,具有除濁、脫色、吸附、粘合等功能。在皮革廢水處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製革廢水水處理用聚丙烯醯胺一般選用陰離子聚丙烯醯胺,製革廢水壓泥一般選用陽離子聚丙烯醯胺。
③ 羊皮製革污水鹼性高能不能加硫酸對菌種有沒有危害
請參考如下資料,如果加入酸,可能影響硫化物去除。
製革廢水處理設備選擇製造工藝時的注意事項
製革廢水主要由弱酸性的鞣革廢水和強鹼性的浸灰脫毛廢水組成,廢水常含有的物質有高濃度的氯化物、鞣料、表面活性劑、硫化物、油脂、化學助劑、蛋白質及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混合廢水呈強鹼性,有難聞的氣味,外觀渾濁呈白乳狀, 水質水量隨時間的不同呈曲線變化。通常情況下,綜合廢水的BOD 1500-2000 mg/ L、COD 3000-4000 mg/L、SS 2000-4000 mg/L、Cr3+80 -100 mg/L、S2-50-100 mg/L。
製革污水的可生化效果比較好,一般採用生化污水處理方法。但廢水中常含有鉻離子和硫化物,會對起生化作用的微生物產生抑制效果,因此先要進行預處理是很有必要的,要充分重視預處理的作用。在治理製革廢水的過程中,一般都會使用「物化+生化」組合工藝。即先添加一部分化學試劑人工清除對微生物有抑製作用的離子,然後再進行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應考慮的因素
1、製革原料及製革工藝
製革原料及生產工藝不同,對製革廢水的水質影響很大。如羊皮革生產廢水的COD、BOD、油脂濃度較低,但Cr3+、S2-濃度較高,鹼性較強;豬皮革生產廢水中SS、油脂及Cl-濃度較高[2]。
不同的製革廢水,要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以期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如製革廢水中含有過高的鹽類物質,容易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所以,選擇耐鹽性較強的低負荷活性污泥法,還是選擇耐鹽性較差的中負荷生物膜法,要權衡利弊後確定;一般製革廢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綜合廢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並不高,一般不超過2000 mg/L,當採用接觸氧化法處理時,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最好在廢水處理工藝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BOD/COD的比值。
如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鐵離子,採用纖維填料, 初期運行效果很好,但長期運行,鈣鐵離子易粘附在纖維表面並結垢,造成纖維鈣化,使之發脆、斷裂,使處理效果越來越差。如果經常更換填料又增加了企業負擔,因而接觸氧化工藝在此類製革廢水處理中要慎用。
2、進水水質和出水處理標准
製革廢水的COD一般在3000~4000 mg/L,生化性較好,經污水處理工藝處理後,一般出水要求達到國標二級標准(COD<300 mg/L),但也有一些污水處理站的運行,需要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准,如湖南某製革服裝有限責任公司[5],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脫毛廢水、鉻鞣廢水、染色廢水分別進行預處理後,匯入一起,經混凝沉澱、接觸氧化池、接觸過濾池處理後,出水可達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准。
廣東某皮革廠[6]採用絮凝沉澱—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組合工藝處理製革廢水,自2003年12月投產至今處理效果穩定,進水COD為3000~3500 mg/L時,出水COD約40 mg/L,各項出水指標均達到廣東省地方標准(DB44/26-2001)一級標准。
3、預處理工藝的選擇
預處理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盡可能多的SS、油類、鉻離子和硫化物,降低有機物和有毒物質濃度, 以確保後續生物處理的高效穩定運行。混凝沉澱和氣浮是皮革廢水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向廢水中投加NaOH、硫酸亞鐵、PAC等葯劑,使水中的硫化物和鉻離子沉澱而去除;而氣浮,主要是通過向水中投加破乳劑和絮凝劑,並通過微小氣泡的上浮和粘附作用,使水中的油類物質和SS得到有效去除。
對於預處理工藝,需要結合後續生物處理工藝選擇。魏家泰[2]經多個工程實踐後認為,低負荷運行的工藝(如氧化溝法)因其耐沖擊負荷能力較強,對預處理要求不是太高;負荷高的工藝(如接觸氧化法)則需相應提高預處理效率。所以,在採用接觸氧化法作為生物處理工藝時,對預處理的要求嚴格,如果預處理達不到預期目標,將會影響後續接觸氧化法的處理效果,因而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穩定性。
4、生物處理工藝的選擇
生物工藝在製革廢水的處理中應用較多,包括SBR、氧化溝及接觸氧化法。
SBR為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採用間歇進出水的方式運行, 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並具良好的脫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質好、運行費用低,且不易發生污泥膨脹,適用於水質水量隨時間變化較大的製革廢水的處理;
氧化溝為低負荷活性污泥法,它採用較低的容積負荷和較長的停留時間,對廢水的處理效果好,而且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但佔地面積大,所以對於中、小型製革廠,這種工藝並非最佳選擇;
接觸氧化法為膜法處理工藝,主要是通過設置在氧化池中的彈性填料,來保持更高的生物污泥濃度,促進污染物質的去除,它具有不易發生污泥膨脹、處理效果好、佔地面積小等優點,但是投資及運行費用較高。所以要針對不同的進水水質和處理要求,並綜合考慮佔地面積、基建費用和運行費用等因素,選擇合適的生物處理工藝。統對氨氮的去除效率,以減少含氮物質對水體的危害。
④ 皮革污水有什麼物質對身體有害,比如含有
製革廢水總的特點是成分復雜、色度深、懸浮物多、耗氧量高、水質水量波動大.懸浮物:為大量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COD:在皮革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為助劑、石灰、硫化鈉、銨鹽、植物鞣劑、酸、鹼、蛋白酶、鉻鞣劑、中和劑等,故COD含量大.BOD:可溶性蛋白、油脂、血等有機物.硫:主要是在浸灰過程中使用硫化鈉所產生的硫化物.鉻:是在鉻鞣製中所排出的鉻酸廢水液. 皮革工業污水鹼性大,其中准備工段廢水pH值在10左右,色度重,耗氧量高,懸浮物多,同時含有硫、鉻等.一般來講,製革廢水有毒、有害污水(含硫、含鉻污水)占總污水量的15%~20%.其中來自鉻鞣工序的污水中,鉻含量在2~4g/L,而灰鹼脫毛廢液中,硫化物含量可達2~6g/L.這兩種濃污水是製革污水防治的重點,必須單獨加以治理. 六價鉻為吞入性毒物/吸入性極毒物,皮膚接觸可能導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遺傳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對環境有持久危險性.但這些是六價鉻的特性,鉻金屬、三價或四價鉻並不具有這些毒性. 六價鉻是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它可通過消化、呼吸道、皮膚及粘膜侵入人體.有報道,通過呼吸空氣中含有不同濃度的鉻酸酐時有不同程度的沙啞、鼻粘膜萎縮,嚴重時還可使鼻中隔穿孔和支氣管擴張等.經消化道侵入時可引起嘔吐、腹疼.經皮膚侵入時會產生皮炎和濕疹.危害最大的是長期或短期接觸或吸入時有致癌危險. 過量的(超過10ppm)六價鉻對水生物有致死作用.實驗顯示受污染飲用水中的六價鉻可致癌 六價鉻化合物常用於電鍍、製革等 動物喝下含有六價鉻的水後,六價鉻會被體內許多組織和器官的細胞吸收.
⑤ 製革廢水在處理過程中需要注意到什麼問題
1.3製革廢水的特點
製革廢水總的特點是成分復雜、色度深、懸浮物多、耗氧量高、水質水量波動大。懸浮物:為大量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CODcr:在皮革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為助劑、石灰、硫化鈉、銨鹽、植物鞣劑、酸、鹼、蛋白酶、鉻鞣劑、中和劑等,故COD含量大。BOD:可溶性蛋白、油脂、血等有機物。硫:主要是在浸灰過程中使用硫化鈉所產生的硫化物。鉻:是在鉻鞣製中所排出的鉻酸廢水液。
1.3.1水量大
一般情況下,每加工生產一張豬皮約耗水0.3~0.5t,生產加工一張牛鹽濕皮耗水1~1.5t,生產加工一張羊皮約耗水0.2~0.3t,生產一張水牛皮耗水1.5~2t。根據產品品種和生坯類別的不同,每生產1t原料皮需用水60~120t。
1.3.2水質水量波動大
對於製革污水,由於這個行業的生產工藝的特點,決定著其工藝路線長,工序多,而每個工序所排放的污水水質差別太大,如脫毛工序的COD有高達10萬mg/L左右,而水洗工序只有大約300左右。製革生產工序大部分在轉鼓內完成,因此,每一工序排水通常是間歇式排出,而且排水通常在白天,而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質差異極大,因而造成製革廢水的最重要特點:水質水量波動大,水量總變化系數達到2左右,而水質的變化系數更大,達到10左右。
1.3.3污染負荷重
皮革工業污水鹼性大,其中准備工段廢水pH值在10左右,色度重,耗氧量高,懸浮物多,同時含有硫、鉻等。一般來講,製革廢水有毒、有害污水(含硫、含鉻污水)占總污水量的15%~20%。其中來自鉻鞣工序的污水中,鉻含量在2~4g/L,而灰鹼脫毛廢液中,硫化物含量可達2~6g/L.這兩種濃污水是製革污水防治的重點,必須單獨加以治理。
1.3.4可生化性較好
製革綜合廢水可生化性較好,廢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機物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機物,BOD/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之間。但是,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Cl-和 ,高鹽度引起的滲透壓增加對微生物的抑製作用;硫酸鹽的存在,在厭氧環境下已被還原成S2-而增加廢水的處理難度。因此,選擇生物處理技術必須充分考慮高鹽度和高硫酸鹽對生化反應過程的影響。
1.3.5懸浮物濃度高,易腐敗,產生污泥量大
製革工業加工每噸原皮得到的成革約為300kg,其餘原料約有200kg以上成為皮邊毛藍邊皮和皮屑;大量原皮上去肉和渣進入廢水,廢水中懸浮固體濃度數千毫克/升。高濃度的懸浮固體不但造成廢水高濃度的有機物、增加了固液分離的難度,而且產生大量的有機污泥,污泥中還夾帶有原皮上的泥砂、污血和生產過程中添加的石灰和鹽類,污泥體積佔到廢水總量的5%以上。製革污泥的處理及處置是製革廢水處理的難點之一。
處理方法很多,主要生物處理,一般用氧化溝或SBR,用氧化溝處理這一個廢水是比較成熟的工藝
⑥ 皮革廢水處理用哪種葯劑比較好
皮革廠製革廢水處理陽離子凈水劑,處理起來比較方便。 眾所周知,皮革廠製革廢水處理分為准備、鞣製、整理三個工序,廢水主要是在准備和鞣製階段,即在濕操作過程中排出的。皮革廠製革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比較多,所以使用凈水葯劑比較麻煩,一般要使用陽離子絮凝劑。這兩個工序中廢水中的雜志主要是,鞣製工序主要有脫灰、鞣製(鉻鞣或植鞣)、漂洗和染色等,廢水量約占製革過程排放的總廢水量35%。鉻鞣廢水呈灰藍色,除含有三價鉻外,還含有少量蛋白質和無機酸。植物鞣料主要是栲膠,植鞣廢水為紅棕色,呈酸性,丹寧酸含量很高,還含有大量木質素和其他有機化合物,色度高達4000~5000度。
皮革廠製革廢水處理要怎麼辦呢?處理方法很多,主要生物處理,一般用氧化溝或SBR,用氧化溝處理這一個廢水是比較成熟的工藝首先我們要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是皮革廢水相當重要的一個處理工序,其主要作用是去除盡可能多的SS、油類、鉻離子和硫化物,降低有機物和有毒物質濃度,以確保後續生物處理的高效穩定運行。混凝沉澱和氣浮是皮革廢水常用的預處理方法。混凝沉澱,主要是通過投加葯劑,使水中的硫化物和鉻離子沉澱而去除;而氣浮,主要是通過投加破乳劑和絮凝劑,通過微小氣泡的上浮和粘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油類物質和SS。
皮革廢水一般相對是不穩定的,製革廢水水量隨時間變化大,往往是間歇排水,在5h的排放高峰期,排水量可占總排水量的70%;水質差別也大。所以在不同的時間段裡面,最好都要調整一下水處理葯劑的型號,這樣來順應環境造成的改變。
⑦ 皮革廢水由於系統蹦誇,消化細菌死完,好癢池氨氮200,請問怎樣才可以吧消化菌訓化出來。
池內氨氮達到200,略高了
光長時間悶曝不加營養也不行
培養硝化菌是急不來回的,往往需答要一個月左右,更長時間也有的
正常進出水,減少排泥,不要高負荷運行,另外要確保水溫,這個季節天氣還沒暖和吧,培養硝化能力是要有耐心的
⑧ 我這里的皮革廢水一加熱水就渾了怎麼回事,,皮革廢水裡都有什麼化學成分啊需要加什麼原料才了不讓它變
目前製革工業生產一般包括脫脂、浸灰脫毛、軟化、鞣製、染色加工、乾燥、整飾等幾個工段,加工過程中需要添加多種化學品,從而使得廢水中含有油脂、膠原蛋白、動植物纖維、有機無機固形物、硫化物、鉻、鹽類、表面活性劑、染料等多種污染物質和有毒物質。製革工業綜合廢水的水質特性為:ρ(CODcr)為3000—4000mg/L,ρ(BOD5)為1000—2000mg/L,ρ(SS)為2000—4000mg/L,pH值為8-11。
製革原料及生產工藝不同,對製革廢水的水質 影響很大。如羊皮革生產廢水的COD、BOD、油脂 濃度較低,但Cr3+、S2-濃度較高,鹼性較強;豬皮革 生產廢水中SS、油脂及Cl-濃度較高。
不同的製革廢水,要選擇不同的處理工藝,以期 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如製革廢水中含有過高的鹽類物質,容易對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所以,選擇 耐鹽性較強的低負荷活性污泥法,還是選擇耐鹽性 較差的中負荷生物膜法,要權衡利弊後確定;一般制 革廢水的生化性很好,但制裘皮的綜合廢水,BOD/ COD的比值在0.2以下,而COD的含量並不高,一 般不超過2000 mg/L,當採用接觸氧化法處理時,池中填料形成不了生物膜,所以最好在廢水處理工藝 中,加一道水解酸化,以提高其BOD/COD的比值。
如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鐵離子,採用纖維填料, 初期運行效果很好,但長期運行,鈣鐵離子易粘附在 纖維表面並結垢,造成纖維鈣化,使之發脆、斷裂,使 處理效果越來越差。如果經常更換填料又增加了企 業負擔,因而接觸氧化工藝在此類製革廢水處理中要慎用。
目前國內用於處理製革廢水的物化處理法有投加混凝劑、內電解等技術。用混凝劑物化處理,設備簡單、管理方便,並適合於間歇操作。此法的顯著特點是混凝沉降速度快,污泥體積小,處理廢水費用低。
⑨ 有關皮革廢水的綜述
我國皮革行業環保問題
慧聰網 2005年月10日15時25分 信息來源:中華服裝網
1、皮革廢水的性質
製革業是產生大量污水的行業,製革污水不僅量大,而且是一種成分復雜、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質、鹽類、油脂、氨氮、硫化物、鉻鹽以及毛類、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質。CODCr、BOD5、硫化物、氨氮、懸浮物等非常高,是一種較難治理的工業廢水。在製革生產中,由於原料皮的不同、加工工藝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質差別很大,尤其是COD的差別,就山羊皮和綿羊皮而言,COD的差別都在1800~6100mg/l,由於製革生產中使用了大量的脫脂劑、加脂劑和表面活性劑,污水通過常規的曝氣好氧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容易產生大量的泡沫,活性污泥會隨著泡沫跑掉。所以,常規的曝氣活性污泥法當用在製革污水的處理時,就需要對工藝進行適當的調整。
國內製革業現有的污水處理設施,95%的都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中的二級排放標准,達到一級排放標准且正常運行的為數不多,大都是因為處理工藝不合理、運行費用太高(處理水越多,企業背的包袱越大)、運行管理麻煩,而不能正常運行,有一定數量的製革廠廢水未經處理或只經過簡單沉澱後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滲坑排放。
2、皮革行業在環保方面的認識
近年來,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政策法規的逐漸完善,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不斷加強,都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污染治理不搞不行,有很多私有企業的污水治理都是自發的、自願的自行投資,搞了污染治理設施,並且都能很好的將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如西安的友誼皮革廠,早在1998年就自行投資28萬元,建了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但是由於企業不懂環保政策,也沒有立項,沒有搞環境影響評價,最後沒有人給驗收,只好從頭來,重新進行審批。現在皮革行業都已經意識到了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但是,對於企業來講,由於不太接觸污水治理的技術,到底對污水的治理採用什麼技術、投資多少可以解決污染的治理問題,心裡沒有底,而有些環保公司就是利用企業的不懂,使企業花了不少冤枉錢。比如有一家企業每天的廢水排放量約為1000m3/d,而環保公司讓企業花了429萬元,才使污水的處理結果達到二級排放標准。
3、我國皮革行業污染特點
皮革行業有句行話說「水裡撈金」是非常形象的,由於製革生產的濕加工都是在水中進行的,很多的皮革化工原料都要加到水中,而製革生產中的原料皮又不可能將水中的化工原料吸收完全,而且有的化工原料吸收率特別低,如製革生產中的浸灰脫毛工序,所使用的石灰、硫化鈉和硫氫化鈉的吸收率只有約10~30%,從轉鼓中排出時硫化物有3000多mg/l,COD高達十幾萬mg/l;還有從原料皮中溶解下來的蛋白質能過分解以後,釋放出來的氨氮濃度也特別高,致使經處理過的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比沒有處理前的氨氮含量還高;另外在加工皮革時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劑被排放到廢水後,不但比較難去除,還影響到了微生物的生長;在製革過程中還使用了重金屬鉻,它回收回來後沒有人要,用到製革過程中影響成品革的質量,不回收隨著製革污泥排放到環境中又是危險廢棄物等等。
另外製革廢水的排放,還因為原料皮(牛皮、羊皮、豬皮)的不同,加工工藝的不同,成品皮革的不同(鞋面革、服裝革、沙發革、箱包革等等),廢水水質相差特別大,這些都是製革廢水比較難治理的原因。
4、我國皮革行業與污染有關的問題
1)製革清潔生產工藝的研究,使污染盡量的消除在生產工藝中,少排或不排污染物質,以其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產出;
2)製革污水處理技術,如果排水去向不是地表水,是城市污水處理廠,目前的污水處理技術應該說是可以解決製革行業的污染問題的,主要是有些搞污染治理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對製革廢水的性質不太了解的原因;也就是說目前以國內的污染治理技術和製革廠的經濟能力是不太協調的,只要有經濟能力,完全可以將製革廢水處理達到一級排放標準的,但投資太大。
3)排放標準的問題,由於製革污水的特殊性,治理難度相對太大,那麼就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提出合理的、與時具進的污水排放標准,否則將影響皮革行業的正常發展。從這一點上,主要體現在現在製革行業已是微利時代,競爭激烈,如果在污水處理方面使其所排放的污水都要達到一級標准,投資太大,背的包袱就越大,就很難在製革生產的技術、設備的技術改造有所發展。
4)鉻的回收利用研究,金屬鉻這種資源在南非的儲量最多,也只夠開采幾百年,而鉻用在製革的加工過程約占生產量的1/3,且在製革的加工過程中有1/3隨著污水被排放掉了。在污水處理方面廢鉻液回收技術上不存在問題,問題在於回收回來後製革生產不太願意用,會對成品革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這就存在著對回收的鉻加工成鉻粉再利用到製革生產中的研究或用在其它領域的開發研究上,在這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與資金上的支持。
5)製革污泥的綜合利用開發研究, 製革行業每所所產生的製革污泥約有5000萬噸。環保方面恰好對製革污泥的排放幾乎沒有要求,只對製革行業的污水排放要求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准》,所能查到的是對於農用污泥的標准要求,即含鉻量≤1000mg/kg干污泥。製革污泥中含有約70%的有機物,製革污泥中如果不含鉻,它的利用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每kg干污泥含有約3000大卡的熱量,可以進行熱能的回收,但如果含鉻,在進行焚燒時,Cr3+會被轉化成Cr6+,而Cr6+的毒性更大;製革污泥還可進行厭氧發酵處理,進行沼氣能源回收,經厭氧發酵後的製革污泥,又是非常好的農用肥料,用在農田中,可以防止土地的板結;也可以加入桔桿直接發酵,用作農肥。但如果鉻不回收,我們測試的數據是製革污泥中含鉻23000mg/kg干污泥,而且用在農田中,農作物的果實中含鉻量最高,這樣就直接影響到人體的身體健康。所以,前提還是鉻必須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