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磁窯溝污水

磁窯溝污水

發布時間: 2021-02-25 14:38:17

① 晉能集團下屬有哪些煤礦

晉能集團下屬有:李家窯煤業、和尚嘴煤業、炭窯峪煤業、黃土坡煤業、口泉煤業、高山煤業、張家灣煤業、新旺煤業、小窯頭煤業、梅花溝煤業、蓮盛煤業、石碣峪煤業、泰山隆安煤業、泰安煤業、貓兒溝煤業、天和煤業。

王家嶺煤業、金達煤業、呂鑫煤業、鴻潤煤業、亨元煤業、巍山煤業、盤城嶺煤業、程庄煤業、上社煤業、保安煤業、上社二景煤業、常順煤業、皇後煤業、和諧煤業、晉玉煤業、舊街煤業、鴻泰煤業、三元煤業、王莊煤業、中能煤業、馬堡煤業、古韓荊寶煤業、小常煤業、福達煤業、黃山煤業、新村煤業、晉永泰煤業。

石窟煤業、吉安煤業、盛泰煤業、裕興煤業、南河煤業、四侯煤業、野川煤業、蓋州煤業、七一煤業、首陽煤業、掌石溝煤業、大西煤業、西河煤業、關嶺山煤業、峪煌煤業、惠陽煤業、店上煤業、盛平煤業、金辛達煤業、同富新煤業、沙坪煤業、磁窯溝煤業、福昌煤業。

(1)磁窯溝污水擴展閱讀:

煤炭產業,資源整合兼並重組煤礦448座,礦井遍布全省六大煤田、11個市、47個縣,保留煤礦166座,產能15130萬噸/年;煤炭堅持深化「減優綠」,先進產能佔比56%,形成1個2000萬噸級、2個1500萬噸級、1個1000萬噸級的煤炭生產區域。

生產礦井70座,產能7770萬噸/年;先進產能佔比達到56.1%;原煤入選率55.87%;年煤炭貿易量達到1.65億噸,用戶覆蓋全國主要煤炭消費市場。

② 河曲的地理環境

全縣現有耕地 35.87萬畝,糧食作物以穀子、糜子、高粱、土豆、小麥、玉米等為主。經濟作物有辣椒、線麻、芝麻、花生、大蒜等。造林面積25萬多畝,木材總儲積量達六萬多立方米,育苗面積五千多畝。主要樹種有楊、柳、榆、槐等。果園面積1.3萬多畝,年產量300多萬斤,主要種類有蘋果、梨、葡萄、大棗、沙果、核桃等。
●生態經濟帶建設工程 依託東南部高山區現有的林草資源、退耕還林及生態建設的實施,結合中北部產煤區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大力發展林牧業,造林面積32萬畝,種草12萬畝,牛羊等牲畜年發展30萬個羊單位,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0.7萬噸、3.6萬噸、1.2萬噸,重點企業主要有河灘奶牛育種有限公司、生華酸奶廠、天寶奶站,規模養殖場達到800個以上。
●農副產品加工龍頭建設工程 形成小雜糧加工、土豆澱粉加工、油料加工等系列,重點企業主要有晉西北綠寶食品廠、山西聖達精製澱粉廠、蓖麻油脂廠等。
●晉陝蒙接壤區「菜籃子」建設工程 藉助節水灌溉項目、黃河灘地開發項目機遇,結合沿黃地區5萬畝水澆地優勢,建成高效農業區,發展大型保鮮貯藏庫6個,建成周邊地區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
●河灘奶牛育種公司擴建項目 山西河灘奶牛育種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2月,公司注冊資金346.3萬元,佔地面積683畝,到2005年底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12.6萬元,公司計劃投資2956萬元,到2008年建成存欄5000頭奶牛的畜牧龍頭企業。
●河曲縣振鋼鐵業公司糧油(蓖麻)加工項目 計劃投資7500萬元,年加工轉化小雜糧8000噸,年產蓖麻油3萬噸,年可創利稅6500萬元。
●河曲聖達精製澱粉有限公司擴建技改項目 計劃投資7380萬元,建成馬鈴薯保鮮庫一座、變性澱粉生產線一條,後續建設羧甲基澱粉鈉項目,建成後澱粉產量可達到2.8萬噸/年,粗飼料6萬噸/年,可增加農民收入7200萬元。 經過結構調整,實現由過去的「小而全」向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轉變,全縣現有各類注冊工業企業53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6戶,主要以煤炭、電力、化工產業為主。企業注冊資本金26573萬元,2005年工業生產總值197000萬元,工業增加值114000萬元,利稅75938萬元。
發展目標思路 抓住三大機遇,一是魯能河曲電廠列入國家「西電東送」電源點項目的機遇,二是全國加緊實施大型煤炭基地建設規劃和全省實施「資源整合,關小建大」的機遇,三是全省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倡發展新型潔凈能源產業的政策機遇,著力推進以煤電化為主的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使我縣成為全省乃至華北地區大型煤電化基地。
●煤:規劃整合建設「五大陣營、十大礦區」。全縣由27座礦井整合壓縮為17座,包括:魯能電煤一期300—600萬噸/年的上榆泉煤礦、二期1000萬噸/年的黃柏煤礦,晉神500萬噸/年的沙坪煤礦、240萬噸/年的磁堯溝煤礦,華鹿120萬噸/年的陽坡泉煤礦,奧達45萬噸/年的梁家磧煤礦,300萬噸/年的11座(壓縮後)地方民營煤礦,最終形成3000萬噸/年的生產能力。
●電:建成「三廠兩網」。即魯能火電、龍口水電、晉神煤矸石發電、黃河中游調峰總控網、1000KV超高壓輸電線路主變網。其中魯能河曲電廠一期2×600MW,二期2×600MW,三期6×660MW,龍口水電4×100MW+20MW,晉神煤矸石電廠2×300MW。最終形成總裝機7000MW/年的發電能力,建成新的特大型電力工業城。
●化:形成「兩廠四化」格局。「兩廠」即同德化工公司、華鹿煤化工有限公司。「四化」即同德化工公司年產6萬噸/年的民用炸葯、4萬噸/年的無機硅化物,華鹿煤化工有限公司40萬噸/年二甲醚,60萬噸/年的甲醇。
重點項目推介
●山西魯能河曲電廠 山西魯能河曲電廠是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的重要電源點之一,由山東魯能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晉能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國際電力集團公司按比例投資建設。一期工程首批2×600MW機組,總投資42.7億元,2005年投產發電,年銷售收入15億元。二期6×1000MW機組項目的各項前期准備工作也正在加緊推進,全部達產後銷售收入達到105億元。
●山西魯能上榆泉煤礦 山西魯能河曲電煤項目是河曲電廠的配套項目,礦區總面積109.68平方公里,地質儲量33億噸,規劃為上榆泉和黃柏兩個井田,隨河曲電廠建設進度分二期,由山東魯能物礦公司、山東魯能發展集團和山西晉能集團公司共同投資建設。一期上榆泉煤礦總投資18億元,井田面積33平方公里,地質儲量9.6億噸;年生產能力300萬噸,最終擴至600萬噸;二期黃柏煤礦井田面積77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3.4億噸,初期建設年產400萬噸,最終擴至年產1000萬噸,計劃投資10億元,全部達產後銷售收入19億元。
●山西晉神河曲煤炭有限公司 是山西晉神公司(由省煤銷公司和神華集團共同出資組建)在河曲投資項目,關閉整合地方12座小礦井,開發建設240萬噸沙坪煤礦和120萬噸磁窯溝煤礦。計劃擴產為生產能力740萬噸的2座礦井,並立項新上2×300MW機組的煤矸石火電廠,全部達產後銷售收入達到24億元。
●華鹿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該企業是2005年河曲引進的集縣城集中供熱、煤礦開采、煤化工綜合開發的集團,下屬華鹿陽坡泉煤礦已完成30萬噸技改,並將進行120萬噸技改擴產;同時投資23億元的60萬噸/年甲醇和40萬噸/年二甲醚項目已經省發改委批准立項,建成達產後銷售收入可達到13.5億元。
●山西同德化工有限公司 由原河曲縣化工廠改制組建,該公司通過技改擴建,已形成3萬噸炸葯、1萬噸白炭黑的生產規模,2006年銷售收入1.99億元,在民爆行業內位居我省第一、全國第三。2006年投資3000萬元與大同眾誠公司合作在內蒙清水河縣新建年產10000噸粉狀乳化炸葯生產線,現已投產,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
●山西奧達電力有限公司 前身是山西省河曲縣第二發電廠,公司擁有兩個獨資企業、四個控股企業、八個合作企業,2006年銷售收入2.9億元。 現狀概述 「十五」期間,全縣GDP、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五項指標每年平均分別以40%、54%、48%、16%、16%的速度遞增,「十五」期末該五項指標分別達到20.1億元、19.7億元、3.63億元、6902元、1662元是「九五」期末的5.37倍、8.71倍、7倍、2倍、2.1倍。其它各項經濟社會預期指標也均提前超額完成。
發展目標 預計到「十一五」期末,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可望達到100億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遞增3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0453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遞增37%;財政總收入達到18億元,是2005年的5倍,年均遞增3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遞增18%,達到15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遞增20%,達到4000元;趕上全省平均水平。
產業發展規劃 全縣形成五大產業基地,即:東南部高山5鄉生態畜牧基地、雜糧基地,西北中部6鄉(鎮)煤電化基地,沿黃河4鄉(鎮)瓜菜基地、黃河風情旅遊基地。
項目建設規劃 圍繞做強五大基地,突出抓好能源工交、基礎設施、公共事業三大類100多個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300億元。

③ 山西省呂梁市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東與太原市和晉中市相鄰,南與臨汾市接壤,北與忻州市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地勢北高南低,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一般海拔1000——2000米。地理位置介於北緯36°43'—38°43'和東經110°22'—112°19'之間。氣候屬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差異懸殊。春季乾燥,雨少風多;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涼爽,氣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年平均氣溫8.9℃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2351.7——2871.7小時,無霜期一般為133——178天。全市東西寬約142.16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總人口350萬,其中農業人口佔80.4%。 呂梁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市區境內的骨脊山,古稱呂梁山。據《永寧州志》記載:「其名骨脊者,以泰山在左,華山在右,常山為靠,衡山為朝,此山是隆居中,依然天地之骨脊焉」, 骨脊的古意與呂梁相通,故以呂梁山引申命名。 呂梁市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當時呂梁地區有屈邑、平陵邑、中陽邑及瓜衍縣等。歷代呂梁分屬於石州、汾州、嵐卅、隰州,晉寧軍、太原府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呂梁各縣均屬晉綏邊區(先稱晉西北)行政公署。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後,呂梁境內設興縣專區和汾陽專區。1971年5月1日,呂梁地區組建。2004年7月撤消地區設立地級呂梁市。全市轄一區,即離石區;二市,分別是汾陽市、孝義市;十縣,分別是交城、文水、中陽、柳林、交口、興縣、嵐縣、臨縣、方山、石樓。148個鄉鎮(81鎮67鄉),12個街道辦事處,3110個行政村,81個居委會。 離石區是呂梁市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呂梁人傑地靈,物華天寶,蘊藏著豐富的地上地下資源和人文資源,是三晉大地一顆璀璨的明珠。 歷史沿革 呂梁地區的建置,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當時呂梁地區有屈邑、平陵邑、中陽邑及瓜衍縣等。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以後,呂梁為趙國境域,境內設有中陽、茲氏、大陵等。秦莊襄王四年(前246)設太原郡後,呂梁遂為太原郡境域,設有大陵、茲氏等縣。 漢初,呂梁仍為太原郡境域。漢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分設西河郡後,呂梁分屬西河、太原、平陽三郡。大陵、平陶、茲氏為太原郡轄縣;藺、皋狼、中陽、離石、土軍、隰成、臨水為西河郡轄縣;蒲子縣為平陽郡轄縣。王莽代漢後,茲氏縣改茲同,大陵縣改大寧,平陶縣改多穰,臨水縣改監水。東漢始立後各縣遂復舊名。東漢初,呂梁屬於西河、太原、河東三郡。離石、藺、皋狼、臨水、中陽、平周為西河郡轄縣;大陵、平陶、茲氏為太原郡轄縣;蒲子縣屬河東郡。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九月「因匈奴寇掠,西河郡治南徙五百九十里」遷至離石縣,為呂梁境內最早的郡級建置。同年,臨水縣並入離石。中平年間美稷縣「南徒於茲氏縣界,尋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8年)「南匈奴內附」, 左部居於茲氏,中部居於大陵。 三國初分,呂梁為魏國境域。黃初二年(公元221年)設置西河郡,治茲氏縣,轄離石、中陽等縣;大陵、平陶二縣仍屬太原郡,蒲子縣仍為平陽郡轄縣。 西晉。呂梁境內各縣分屬於西河國和太原國,屬縣未變,僅茲氏縣改隰城。東晉十六國時期,呂梁境內較為混亂。後趙石勒元年(公元319年)「以離石縣境荒廢」設置永石郡,尋改西河,後燕置離石護軍。永興後西河郡並入太原郡。 北魏初立,呂梁為太原郡境域,設置有大陵、平陶、茲氏等縣。天興初增設離石鎮,延和三年(公元434年)設吐京鎮,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吐京鎮下設嶺東、嶺西二縣,平陶縣移出區境,大陵縣改受陽。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復置西河郡,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吐京鎮改吐京郡,同年,廢蒲子縣,設汾州,吐京、西河等五郡為其轄郡。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設永安縣,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嶺東縣改新城,嶺西縣改吐京。 東魏,呂梁仍為汾州和太原郡境域,汾州轄西河、吐京等郡,隰城、永安二縣屬西河郡;吐京、新城二縣屬吐京郡;受陽縣仍屬太原郡,離石境域仍設離石鎮。 北齊、北周之際,呂梁當兩政權紛爭之地,北齊斛律金所築長城的起點——金鎖關即在區內黃蘆嶺上,今遺址尚存。當時呂梁境內設有西汾州懷政郡、南朔州西河郡、吐京郡神武郡和並州太原都。南朔州系由汾州改稱,治所仍設隰城,西河郡隸屬之。離石鎮改懷政郡,轄縣有昌化、良泉等縣,蔚汾縣屬神武郡,受陽縣屬太原郡,吐京、新城二縣屬吐京郡,後因裁郡改屬懷政郡。北周建德年間,西汾州改稱石州;大象年間,南朔州改稱介州;並增設定胡、窟胡、烏突三縣及同名郡。 隋,呂梁分屬於離石郡、西河郡、太原郡、樓煩郡、龍泉郡。離石、修化(窟胡縣改)、太和(烏突縣改)、平夷、定胡(即今柳林縣孟門鎮)、寧鄉等縣屬離石郡,西河郡轄縣有隰城、永安二縣,受陽縣仍屬太原郡,嵐城縣屬樓煩郡,石樓縣屬龍泉郡。 唐代,呂梁分屬於石州、汾州、隰州、嵐州、並州(後改太原府)。西河(隰城縣改)、孝義(永安縣改)二縣屬汾州,離石、平夷、定胡、臨泉、方山屬石州,宜芳、合河二縣屬嵐州;石樓、溫泉二縣屬隰州,交城、文水二縣屬並州(太原府)。 五代時期,呂梁境域內所屬未變。 宋代,呂梁分屬於石州、汾州、嵐卅、隰州,晉寧軍、太原府。離石、平夷、方山為石州轄縣。西河、孝義為汾州轄縣;宜芳、合河為嵐州轄縣;石樓、溫泉為隰州轄縣;定胡、臨泉為晉寧軍轄縣;交城、文水二縣為太原府轄縣。 金代,僅因晉寧軍被撤銷,轄縣改屬石州,其它州縣的隸屬未變。 元代,呂梁大部屬於太原路(後改冀寧路)管轄,境內設置有交城縣、文水縣、興州、嵐州、臨州、石州 (轄離石縣、寧鄉縣)、汾州(轄縣有西河縣、孝義縣)。石樓為晉寧路轄縣。 明初,呂梁除石樓縣屬隰州外,境內州縣均屬太原府。縣有興縣、嵐縣、臨縣、交城、文水,州有石州(轄寧鄉縣〕、汾州(轄孝義縣)。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五月,汾州升為府,並倚郭設汾陽縣,原太原府所轄州縣、臨縣、永寧州及轄縣寧鄉縣和原汾州轄縣改屬汾州府,府治設汾陽縣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樓縣改屬汾州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取消汾州府建置,永寧州廢州改縣,三年(1914年)1月,永寧縣改離石,寧鄉縣改中陽。民國七年(1918年),增設方山縣。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呂梁各縣均屬晉綏邊區(先稱晉西北)行政公署。 1940年1月中旬,離石縣抗日民主政府在石安(今孟門鎮石安村) 成立,首任縣長梁延檀。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後,呂梁境內設興縣專區和汾陽專區,興縣專區轄有興縣、臨縣、離石、方山、嵐縣等11縣,汾陽專區轄縣有汾陽、孝義、交城、文水、中陽、石樓等9縣。 1951年3月27日汾陽專區撤銷,交城、文水、汾陽、孝義等縣劃歸榆次專區,中陽縣劃歸興縣專區;石樓縣劃歸晉南專區。 1952年7月1日,興縣專區撤銷,興縣、嵐縣劃歸雁北專區;臨縣、方山、離石、中陽劃歸榆次專區。 1954年7月1日,離石、方山二縣合並為離山縣。1958年11月10日,文水、交城二縣並入汾陽縣,中陽縣與離山縣合並為離石縣,孝義縣並入介休縣,嵐縣分別劃入靜樂和興縣,石樓縣並人呂梁縣。1959年9月19日除孝義縣以外其它各縣恢復建置,1961年5月恢復孝義縣建置。 1971年5月1日。呂梁地區組建,同時恢復方山縣,新增設婁煩、交口二縣;1972年4月,婁煩縣劃歸太原市;1971年10月5日,新增設柳林縣。1992年孝義撤縣設市;1996年離石市撤縣建市;1996年汾陽撤縣建市。 2003年10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地區建制、設立地級呂梁市。
行政區劃
全市現轄1區10縣,受省政府委託,代管兩個省轄縣級市。總人口3727057人,國土面積達21095平方公里。(2006年數據) 呂梁市面積21143平方千米,人口350萬(2003年)。呂梁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離石區面積1323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033000。區人民政府駐交通路。 孝義市面積 948平方千米,人口43萬。郵政編碼032300。(山西省計劃外單列市) 汾陽市面積1176平方千米,人口40萬。郵政編碼032200。(山西省計劃外單列市)山西省並沒有計劃單列市。 文水縣面積1064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032100。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 中陽縣面積1441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033400。縣人民政府駐寧興鎮。 興縣面積3167平方千米,人口27萬。郵政編碼033600。縣人民政府駐蔚汾鎮。 臨縣面積2979平方千米,人口58萬。郵政編碼033200。縣人民政府駐臨泉鎮。 方山縣面積1433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033100。縣人民政府駐圪洞鎮。 柳林縣面積1288平方千米,人口30萬。郵政編碼033300。縣人民政府駐柳林鎮。 嵐縣面積1509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033500。縣人民政府駐東村鎮。 交口縣面積1258平方千米,人口11萬。郵政編碼032400。縣人民政府駐水頭鎮。 交城縣面積1821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030500。縣人民政府駐天寧鎮。 石樓縣面積1736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032500。縣人民政府駐靈泉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 有漢族、回族、滿族、朝鮮族、布依族、黎族、羌族、藏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哈尼族、錫伯族、黎族、白族、土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 呂梁是著名的革命老區,2003年10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地區建制、設立呂梁市。全市現轄1區10縣,受省政府委託,代管兩個省轄縣級市。總人口347萬,面積21095平方公里。呂梁是資源富區,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礦藏有40多種,含礦面積佔全市國土面積的90%以上,主要有煤、鐵、鋁礬土、白雲岩、煤氣層等。其中含煤面積11460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54.3%,遠景儲量1101億噸,探明儲量404億噸。4號優質主焦煤被譽為「國寶」,儲量達62億噸;鋁礬土品位高、埋藏淺,預測儲量達4.4億噸,為山西之冠;鐵礦石已探明儲量9.87億噸,佔全省睥29.41%。地上核桃、紅棗、沙棘等經濟資源得天獨厚;野生動物有國家珍禽褐馬雞以及金錢豹、鹿、獐等,鳥類140多種;小雜糧品種齊全,質優量大。
自然地理
位置 呂梁市組建於2004年,轄一區十縣,代管二市,總面積21095平方公里,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介於北緯36°43'—38°43'和東經110°22'—112°19'之間,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東與太原市和晉中市相鄰,南與臨汾市接壤,北與忻州市為鄰。 交通 鐵路 [1]呂梁市境內有介西、太中銀和孝柳等多條鐵路。孝柳鐵路目前沒有開通客運列車,介西鐵路南起介休市,北到孝義境內的陽泉曲鎮,在介休與南同蒲鐵路相連接,已開通每天往返於陽泉曲和省會太原之間的客運列車。列車途經孝義、介休、平遙、榆次等地,太原站的發車時間是早上7點,陽泉曲站的發車時間為下午2點,全程需要4小時40分鍾。 2011年1月11日通車的太中銀鐵路穿境而過,呂梁境內有交城、文水、汾陽、呂梁等站,其中呂梁站為太中銀鐵路第三大站,使呂梁真正意義上進入了鐵路時代,太原至呂梁路程縮短在三小時之內。 公路 307國道與209國道縱橫貫穿整個呂梁市,是呂梁與外部聯系的重要通道,它們和境內的九條省道、夏汾高速等組成了遍布全市的快速公路交通網路。位於市政府附近的離石汽車站是呂梁汽車客運交通的樞紐,有開往太原及周邊地區的客運班車。 氣候 呂梁市屬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差異懸殊。春季乾燥,雨少風多;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涼爽,氣候宜人;冬季寒冷,降雪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02.5mm,呂梁關帝山主峰一帶為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而臨縣、柳林沿河一帶較為乾旱,降水量通常在450mm以下。 水文 (一)、水資源總量及其特點 呂梁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4.47億立米,其中:河川徑流量為11.1億立米,地下水資源量為8.9億立米。水資源總量中河川徑流(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重復量,重復量包括河川基流量4.069億立米,柳林泉年徑流量1.23億立米,河道滲漏、山前側向補給地下水的地表徑流0.207億立米,共計5.51億立米。根據呂梁的自然社會狀況,水資源呈現以下特點:一是非常貧乏。按1999年全區人口334.54萬人計算,人均佔有量為433立米,為全國人均水平的20%,比全省平均水平還少30立米。按1999年全區耕地878萬畝計算,畝均佔有量為165立米,為全國畝均佔有量的11.5%,比全省平均水平少40立米。二是分布極不均勻。首先乾旱年和豐水年相差懸殊很大,降雨極值比相差達5.93倍。其次年內分配不平衡,佔有水資源總量76.7%的河川徑流,近三分之二的量集中在汛期,且以暴漲暴落的洪水出現。再次是區域分配不均,平川區每平方公里9萬立米,而山丘區每平方公里只有6.5萬立米,占平川區的72%。三是日趨衰減。根據《山西省水資源公報》(1997年)公布,1997年呂梁市水資源總量僅有8.821億立米,佔多年平均徑流量的57.1%,其中地表水佔4成,地下水佔6成。 (二)、水系 呂梁市全境均屬黃河流域,以呂梁山為界,河流分為直入黃河和通過汾河流入黃河兩個水系,即黃河支系和汾河支系。 1、黃河支系 黃河支系流域面積13786平方公里,河流多源出呂梁山西麓,水源多為潛層地下水湧出,水源不穩定,水量受季節變化影響比較明顯,並且受年度間降水量影響的變化也比較明顯。其中較大的河流有: 黃河幹流 自保德縣而來,至興縣北會村牛家窪入境,為呂梁市與陝西省界河,經興縣、臨縣、柳林至石樓縣後北頭村出界,境內全長296公里。據吳堡水文站觀察記錄,年平均徑流量397.3億立方米,年平均含沙量20.9公斤/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達2.68萬立米/秒(1940),枯水期最小流量僅有39.5立米/秒(1978年)。 嵐漪河 發源於岢嵐縣荷葉坪山馬跑泉,至興縣木崖頭鄉青草溝村東南1公里處入呂梁境,至裴家川口匯入黃河。河道全長120公里,其中呂梁境內36公里。流域面積2167平方公里,呂梁境內為544平方公里。河床比降為8.59%。多年平均徑流量0.94億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1170萬噸,1967年實測洪峰流量2740立米/秒。該河季節性變化較強,冬季有四個月為結冰期(上年12月至下年3月)。 蔚汾河 發源於嵐縣野雞山,由界河口入興縣境,至張家灣村匯入黃河。據縣志載:「管涔以西至合河,皆漢汾陽縣城,汾陽北山,汾水出焉」。又因河流經縣南蔚山腳下,故名蔚汾河。較大的支流有南川河和交樓河。河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1478平方公里,河床比降9.73%,多年平均徑流量0.757億立方米,年均輸沙量1440萬立方米。據1967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1840立米/秒。該河冬季結冰,封凍期三個月,(上年12月至下年2月)。 湫水河 古稱臨水,亦名龍泉水、秋水。《水經注》謂之「陵水」。發源於興縣白龍山下湫水寺,流經臨縣湫河川至磧口鎮匯入黃河。河全長122公里,流域面積1989平方公里,河床比降為6.5%,多年平均徑流量1.05億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2400萬噸,平水期流量1.1億立米/秒,1967年實測,最大洪峰流量3670立米/秒。主要支溝有郝家溝、油坊溝、代坡溝、太平溝、城庄溝、榆林溝、安業溝、大峪溝、車趕溝、招賢溝等,長度在10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溝共有26條。 三川河 由北川、東川、南川河及三川河柳林段合稱,流經方山、離石、中陽、柳林四縣市,於柳林縣石西鄉兩河口村匯入黃河。三川河全長168公里,河床比降4.14%,流域面積4161.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2.84億立方米(含柳林泉流量1.23億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4070立米/秒(1966年),年平均輸沙量2440萬噸。其北川河為三川河正源。發源於方山縣北赤堅嶺,至離石縣城西與東川河匯合。全長90公里,流域面積1456.1平方公里,河床比降6.4%,常年清水流量約0.6立米/秒,年平均輸沙量202萬噸,年平均徑流量0.949億立方米。北川河上源多為花崗岩和古老變質岩山區,降水較多,水量豐足,河谷雙較開闊,寬約1000--2000米,由於河流彎曲,谷中形成了極不對稱的兩級階地。東川河位於離石縣東北,上源分小東川河和大東川河,在五里鋪匯合,全長44公里,河床比與北川河相匯。東川河流域總面積為944平方公里,年平均輸沙量804萬噸,年平均徑流量0.306億立方米。南川河古稱寧鄉水,發源於中陽縣劉家坪鄉界牌嶺,由南向北流經中陽縣城、金羅等地,在離石縣交口鎮匯入三川河。南川河上源偏東為枝柯河,偏南為其幹流。主河道全長60公里,流域面積835.4平方公里,河床比降上游為1.6%,下游為1.0%。年平均徑流量0.458億立方米。南川河流域上游為土石山區,面積為5976平方公里,植被較好,年平均輸沙量24.6萬噸,中下游為黃土丘陵區,面積238平方公里,年平均輸沙量569.3萬噸。三川河柳林段,一名清水河,由北川、東川、南川河自離石縣城至交口鎮間匯合而成,向西至柳林縣兩河口村匯入黃河。全長78公里,河床比降0.38%,流域面積925.5平方公里,河谷寬度500--1200米,年平均徑流量0.236億立方米。 屈產河 又名龍泉水,發源於石樓縣東石樓山西側。流經城關、西衛由曹家垣入柳林縣,至石西鄉下塌上村匯入黃河。全長74.9公里,流域面積1205平方公里,河床比降為0.93%,年平均流量為0.342立米/秒,洪水期流量為130--240立米/秒,結冰期由上年11月開始至下年1月開始解凍。 2、汾河支系 汾河支系流域面積7309平方公里,河流源出呂梁山東麓,水源系潛水的斷層水。由於水源不穩定,河流水量受季節變化影響較大。其中主要河流有: 汾河幹流 自太原市清徐縣而來,文水縣閻家堡村東一公里處入呂梁境,為呂梁地區與晉中地區界河。在文水縣徐家鎮村南一公里處出境,又經平遙、介休市至孝義市霍家堡村折而重入呂梁境,至東董屯村南二公里處出境,境內長度共計40公里。據蘭村水文站實測:平均流量為21.8立米/秒,含砂量44.2公斤/立米。 嵐河 亦名嵐州河,《嵐縣志》稱:「綠水河」,發源於嵐縣河口鄉馬頭山腳下,上源亦稱嵐城河,有普明河、合會河等較大支流,至曲立入婁煩縣境後江入汾河。呂梁境內河長56.7公里,流域總面積1146平方公里,本區境內為105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為0.668億立米,年平均輸沙量為547萬噸。該河水量季節性變化較大,平水期流量僅有1.8立米/秒,洪水期流量為170立米/秒,最大洪峰流量1879立米/秒(1958年)。 磁窯河 發源於交城縣西北磁窯溝內賀家嶺,故名。瓦窯河為其最大的支流。河出磁窯溝後進入平川區,至石侯村合瓦窯河入文水縣境,經汾陽至孝義北橋頭村匯入汾河。現河道為原汾河故道,河原由交城境內入汾。河全長121公里,流域面積為568.6平方公里,河床比降溝口以上為3.33%,以下為1%,多年平均徑流量為800萬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20萬噸。該河水量季節性變化明顯,百分之九十的徑流集中在汛期,均被下泄出界,上游極少用於灌溉,文水縣以下可得洪灌之利。 文峪河 古稱文谷水,又名文水,為汾河的主要支流之一。《元和郡縣志》謂:「文谷水,出交城縣西南文谷」。又因河水多波紋,故名。河發源於關帝山腳下,自上而下接納了東西葫蘆水、窯兒河、三道川、二道川水、西冶河、頭道川水、峪道河、禹門河、向陽河、陽城河、虢義河、孝河等,至孝義市南姚村東1.5公里處匯入汾河。全長155公里,流域面積4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3203平方公里,平川區909平方公里。據1956年——1984年實測資料,年平均徑流量2.56億立方米,其中最大值5.84億立方米(1964年),最小值0.921億立方米(1972年),汛期徑流量為1.11億立方米,佔全年徑流量的43%;最大洪峰流量為1751立米/秒(1959年)。該河水量季節變化明顯,冬季12月至下年1月為結冰期。 孝河 正源為況鎮河,至薛家會以下先後接納下堡河、柱濮河、曹溪河,經孝義古城南,東流至蘆南村0.5公里處匯入文峪河。全長56.5公里,流域面積460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0.16億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為2100立米/秒。 雙池河 上源為村川河,發源於交口縣,先後接納了大麥郊河、院川河等,至雙池鎮以下稱雙池河。全長72.6公里,流域面積為1111平方公里,其中呂梁地區境內982.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為10.7%,年平均徑流量為0.184億立方米。 (三)主要泉水 呂梁市境內大於100升/秒的泉水,共有七處,總年徑流量為1.53億立方米。 柳林泉 位於柳林鎮東龍門會、寨東一帶的三川河谷中,屬於奧陶系中統石灰岩內出露的上升泉。泉水呈集中和分散狀出露,泉水海拔高度為801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23億立方米,(流量3.9立米/秒),泉域范圍4400平方公里,其中石灰岩裸露面積1700平方公里。泉水來自不同的方向,反映在水質上有明顯的差別,河谷北側的水質較好,南側因受煤系地層的影響,水質略差。 吳城泉 出露在吳城鎮驛溝與大東川交匯處,由於呈城逆斷層上盤古老變質岩的抬升,阻擋了自東部匯集的岩溶水,形成蓄水構造。流量為170--530升/秒,鑽孔單位涌水量4.36--7.6升/秒·米。大者可達26.66升/秒·米。 神頭泉 位於汾陽市峪道河鎮神頭村,泉水出露在北--北東向斷層帶上,地下水由北--西向寒武奧陶系內溶洞水補給,涌水量316--450升/秒,礦化度0.25克/升。泉口標高海拔1127.07米。 峽口泉 一名向陽泉,位於汾陽市城西15公里的向陽村西峽口一帶,故名。因溝谷的常年侵蝕,使寒武系石灰岩出露在地表,中統石灰岩中的地下水溢出成泉,為一下降泉,泉水由北側寒武--奧陶系內溶洞水補給,流量為150--175升/秒,礦化度0.26克/升,泉口標高海拔1150.88米。 西冶泉 位於中陽縣南川河東源枝柯河上,出露在北--北東向離石油房坪--中陽枝柯一線的斷裂帶上。由於西側古老變質岩的抬升,阻擋了由東部而來的岩溶水,形成蓄水構造,該泉屬於間歇泉,泉水大約以14年為一個周期,每次流出時間為一年,呈散泉。流量150--210升/秒,泉口標高海拔1240米。 水神頭泉 位於交口縣康城鎮解家坪村以西,泉水出露自奧陶系中統石灰岩,流量20--252升/秒,水量的瞬間變化很明顯。泉口周圍的鑽探調查均未見到水,據分析該泉為局部上層滯水泉。 棗林泉 位於離石區棗林鄉棗林村,出露於北--北東向斷裂帶上,礦物質豐富,水質極好,經質檢部門檢驗,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 (四)地下水 呂梁市的地下水資源總量,多年平均為7.9074億立方米,其中山丘區為7.0304億立方米,佔全區地下水資源總量的88.91%,其中河川基流量4.957億立方米,佔山丘區地下水總量的70%以上;平原區內的地下水資源總量為2.0264億立方米,其中重復計算量為1.1494億立方米。 地下水多年平均可采量為2.3819億立方米,(不包括河川基流量),其中平原區1.8504億立方米,山丘區0.5315億立方米。 山丘區的地下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山丘區內的各條河道上,上游多為變質岩類裂隙水,區內降水量較大,自然植被較好,水源較為充足;中下游一般為碎屑岩類裂隙水,區內地形支離破碎,水土流失嚴重,河川基流很不穩定。此外碳酸岩類岩溶水是呂梁境內的主要地下水資源之一,區內碳酸岩類地層出露較廣,約在4000平方公里左右,在出露區內形成了一系列的小泉水,如柳林泉、神頭泉、峽口泉等,受山前斷層影響,一部分作為平原區的補給水源,轉入平原區內,一部分補給了境外的郭庄泉和黃河。區內的滲入區,人畜飲水都十分困難。 平原區內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但區內地勢平坦,經濟發達,需水量大,水資源開發程度較高,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在一些城鎮、居民地和工業區內,往往造成地下水超采,形成了「漏斗」。 土壤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西依黃河,東連太原盆地,轄13個區縣市,148個鄉鎮(81鎮67鄉),12個街道辦事處,3110個行政村,126個居委會,347萬人口。全市東西寬約142.16公里,南北長約200公里,全市總面積2.7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13.5%,摺合面積3169.9萬畝,其中農業用地2308.17萬畝,建設用地121.78萬畝,未利用地739.95萬畝。在農業用地中,耕地803.46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25.35%;園地22.5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0.71%;林地1193.09萬畝,37.64%;牧草地97.76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08%;其他農用

④ 長治2015年哪些道路將進行改造

2015年長治市城市建設攻堅戰已全面打響。「一年初見效,兩年大見效,三年大變樣」的宏偉藍圖漸成現實,一座功能完善、生活舒適便捷的「五宜」城市即將呈現。今年將建設或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5項、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26項、社會公益事業性設施建設項目3項---誰不想先睹為快?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6類45項,總投資23.96億元。

一、12條市政道路工程

1、長興南路道路建設工程:起點解放東街,終點城南街,全長780米,規劃控制紅線40米,雙向六車道,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

2、威遠門路(城西路)南段道路建設工程:起點為五一路,終點五針街,全長2369米,規劃控制紅線50米,雙向六車道。目前五一路至解放西街段1005米已完成招標工作。

3、德化門路(城南路)西段道路建設工程:起點為英雄南路,終點為西一環,全長1800米,規劃控制紅線50米,雙向六車道。目前英雄南路至天晚集段637米已完成招標工作。

4、延安北路道路建設工程:起點為緯八路,終點為北二環路,全長1305米,規劃控制紅線40米,雙向六車道,目前北一環路至北二環路段425米已完成招標工作。

5、西南外環道路建設工程:起點為西外環路,終點為南外環路,全長4700米,規劃控制紅線60米,雙向六車道。

6、北二環路道路建設工程:起點為延安北路,終點為長興北路,全長519米,規劃控制紅線30米,雙向四車道,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

7、鐵香爐巷道路改造工程:起點為長興中路,終點為英雄中路,全長361米,規劃控制紅線24米,雙向四車道,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將根據征遷進展情況進場施工。

8、府後西街道路改造工程:起點英雄中路,終點站前路,全長3312米,規劃控制紅線50米,雙向六車道,為世行貸款項目,目前正在進行施工圖紙設計。

9、英雄南路道路改造工程:起點解放西街,終點南一環路,全長2606米,解放西街至城南路規劃控制紅線40米、城南路至南一環路規劃控制紅線50米,雙向六車道,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

10、長晉高速長治南出口改造工程:起點長晉高速長治南出口收費站,終點長子快速連接線,全長245米,寬30米,雙向六車道。

11、光榮巷道路改造工程:起點解放西街,終點軍分區干休所,全長250米,規劃控制紅線16米。

12、長北干線道路改造工程:起點北寨十字,終點北外環,全長2320米,規劃控制紅線60米,雙向六車道,目前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二、6座市政橋梁工程

1、五一橋建設工程:五一橋位於五一路與城西南路交叉口,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

2、潞安橋(十中橋)建設工程:位於城東路與新營街交叉處,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

3、城西路南延橋梁建設工程:位於城南路與城西路交叉處,橫跨黑水河,項目估算投資3000萬元。

4、城南路西延橋梁建設工程:位於城西南路與城南街交叉口南側,上跨黑水河,估算投資3000萬元。

5、長興南路橋建設工程:位於長興南路南段與城南路交叉口,上跨南護城河,估算投資1500萬元。

6、英雄南路橋建設工程:位於英雄南路與城南路交叉路口北側,上跨南護城河,將結合英雄南路道路改造對該橋梁重新建設,工程投資1300萬元。

三、3座人行過街天橋工程

1、英雄北路小學過街天橋:位於市區英雄北路主幹道捉馬村路段,估算投資420萬元。

2、長治學院南校區過街天橋:橫跨東外環,估算投資410萬元。

3、市醫院過街天橋:擬建在市醫院和鵬宇大酒店之間,估算投資390萬元。

四、3座鐵路立交橋工程

1、紫金西街鐵路立交橋工程:位於紫金西街與太焦鐵路相交處,現狀寬7米。擬建橋梁寬50米、機動車道24米,雙向六車道、兩側各12米非機動車道和人行便道,估算投資6500萬元。

2、五針街鐵路立交橋工程:估算總投資6800萬元,位於五針街與太焦鐵路相交處,現狀寬16米,是我市東西城市主幹道的重要節點之一。擬利用現狀舊橋,在兩側增加兩孔各16米新橋:各增加一條機動車和人非共板。同時對該橋西出口與長子連接線、西外環道路進行交通優化組織。

3、南外環(南環街)鐵路立交橋工程:位於長晉高速東側、長治縣王童村附近,估算總投資0.75億元。

五、北一環路與城東北路互通立交橋工程

位於長鋼鐵路編組站,是城東路與北一環兩條主幹道的重要交通節點,建設該立交橋將有效緩解周邊道路交通壓力,控制投資4.5億元。目前,已完成規劃方案設計。

六、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2015年,我市將主要對主城區20條背街小巷實施改造,分別是嶺南巷、秦家巷、富華巷、淮海清華小吃街、鳳凰咀、華豐北路、磁性巷、瓦窯溝東一二巷、北營三巷、東後巷、分水嶺西、中營街、七一巷、西南關清真寺巷、爐坊巷、光榮西巷支巷、西南城巷支巷、火葬場路、新安巷、神後巷。總長18.9公里,面積11萬㎡。

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項目

一、城市供水設施建設工程

1、微子鎮至二水廠新建輸水管線工程:擬新建潞城市微子鎮至長治市二水廠輸水主管線24.35公里。

2、新區供水管網建設工程:擬新建新聞中心、體育中心、商務中心、澤馨苑小區和聖鑫園保障房小區環狀供水管網,總長10.12km。

二、城市集中供熱工程

對漳山電廠2×300MW+600MW機組進行供熱改造,向市區實施熱電聯供,項目投運後可增加集中供熱面積1400萬平方米。

三、污泥(餐廚垃圾)處置廠工程

新建污泥(餐廚垃圾)處置廠,廠址選擇位於長北污水處理廠西南部約1km的污泥處理預留用地,佔地約為4公頃,處理污泥能力300噸/日。

四、城市照明設施改造工程

改造城東北路、液壓廠、和濟醫院、裕警苑、史家莊十字路口18盞中桿照明燈,並改造自動監控系統。

五、城市環衛設施建設工程

共4項,概算總投資5.32億元。 包括:新建一座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可消納主城區5年生活垃圾),新建10座公廁,新建6座垃圾中轉站;建設一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

六、城市地下管線普查規劃建設項目

完成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地下綜合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和城市地下綜合管網規劃。

七、三河一渠綜合治理工程

2015年5月底前,石子河十中橋至紫坊橋完成蓄水。10月1日前,東防洪渠、黑水河具備通水條件;石子河、東防洪渠年底全面完工;黑水河和南護城河年底前各完成80%工程量。

社會公益事業性設施建設項目

一、長治火車站改造工程

總投資3000萬元,目前已編制完成施工圖紙設計。

二、長治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建設工程

擬在長治國家城市濕地公園12平方公里水域和沿線可利用陸地范圍,實施交通、照明、環衛、科普展覽、觀賞游覽等7項基礎配套設施建設。

三、長治機場改擴建工程

新建12000㎡的航站樓、釋放加蓋跑道350m、新建停機坪10120㎡、新增廊橋4座、擴建機場廣場、配套改進燈光供電系統和供排水系統,工程總投資3.69億元,目前各項前期工作已完成。

完善6個建設項目

1、襄垣城際連接線工程:

全長20.2公里,目前,除轉體橋外,橋梁工程所涉1~5號橋及下穿鐵路箱涵已基本完工,道路工程路基已基本成型。

2、長安高速連接線工程:

全長11.62公里,於2013年7月開工建設,現已具備通車條件,擬於2015年6月前全面完工。

3、體育路建設工程:

全長300米,於2014年11月開工建設,擬於2015年6月底完工。

4、行政中心過街天橋:

位於商務大廈和體育中心之間,橫跨太行西街。

5、火炬中學過街天橋:

橫跨太行西街。

6、完善城隍廟、觀音堂、上黨門、六府塔文物保護修復工程:

項目總投資0.45億元,已完成投資0.3億元,2015年完成投資0.15億元。擬於2015年8月底完工。

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項目

一、完善2014年園林綠化項目

共12項,分別是府後東街、縣前巷、西斜街、中山巷、漳澤西街、緯二十五路、南一環路、太行街、英雄北路、體育路、長安高速連接線道路綠化工程和太行街(液壓廠至湖濱路)兩側綠地恢復工程。

二、城市美化綠化工程

本著節儉、點綴的原則,2015年城市美化工程擬投資160萬元,美化時間段按五一勞動節、夏季、十一國慶節實施,多採用地栽宿根花卉或擺設花缽等方式,原則上不設大型花架、花壇、花境等。

三、公園游園配套設施改造工程

公園游園配套設施改造工程包括:八一廣場東西兩側、紫金廣場、電桿廠4所公廁、濱河游園噴泉維護改造、孟家花園游園改造。

主城區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

一、棚戶區改造項目

2015年,啟動推進7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涉及1855戶、6866人、佔地97946㎡、建築面積85628㎡。分別為:軸承廠棚戶區、長防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棚戶區、114地質隊棚戶區、延東一巷棚戶區、九鼎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棚戶區、市太行糧食機械廠棚戶區、縫紉機廠棚戶區。

二、城中村改造項目

2015年,重點推進1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分別為:城區馬坊頭、桃園、李家莊、西南關、柏後、新華、南關、附城、長子門、華東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郊區壺口、關杜庄、大辛庄、湛上、梁家莊、米家莊村6個城中村改造項目;高新區大化家莊、史家莊、小化家莊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國道過境段改建工程

一、國道208線長治過境公路改建工程

起點位於長治市郊區骨堝村西,路線在余庄東下穿長治市迎賓大道,沿國道208西過境向南,終點位於長治縣司馬。路線全長13.6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准設計,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度24.5米,總投資估算為8.46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6220.75萬元)。

二、國道207線長治過境公路改建工程

路線布設在長治市、潞城市東,老頂山東側,終點位於壺關縣四家池村,路線總長40.926公里,全線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准設計,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度24.5米,總投資估算為24.40億元 (平均每公里造價5958萬元)。

三、國道207-208線連接線公路工程

起點位於長治縣司馬村,與現有國道207相接,路線自西向東,終點止於賈掌村,與擬建的國道207線長治過境段公路相接,路線全長11.719公里。全線技術標准按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准設計,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整體式路基寬度24.5米,本項目總投資估算為5.42億元(平均每公里造價4621萬元)。

⑤ 磁窯河的介紹

磁窯復河,黃河支流汾河中游支制流。發源於山西省交城縣西北磁窯溝內賀家嶺,故名。瓦窯河為其最大的支流。流經交城、文水、汾陽、平遙、介休5縣(市)1,到介休市洪善村匯入汾河。磁窯河在文峪河左側,汾河右側。現河道為原汾河故道,河原由交城境內入汾。河全長121公里,流域面積為568.6平方公里。該河水量季節性變化明顯,百分之九十的徑流集中在汛期,均被下泄出界,上游極少用於灌溉,文水縣以下可得洪灌之利。

⑥ 太平庄鄉的太平庄鄉下轄村

抄襲太平庄村 磁窯溝村 小磨溝村 楊家坡村 邵家窪村 羊柵村 冷飯坡村 莊子上村 沙溝子村 鳳凰山村 西嶺村 大磨溝村 板井村 長城梁村 紅纖林村 郝家坡村 小南庄村 小山村 嶺腳底村 窩鋪溝村 圪坨子村 宋村村 井溝村 西口子村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