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中裝廢水的容器
『壹』 茶道中一個桶形內有夾子的器具叫什麼
茶筒。
茶筒是用來盛裝茶則(茶勺)、茶匙、茶夾、茶漏、茶針的茶器筒。
茶筒形如筆筒,專與茶則屬、茶針、茶漏、茶夾、茶匙一起被稱為茶道六君子。材質通常為竹木,竹製品氣質清雅,木製品質感純然,與茶香墨香相得益彰。中高檔的茶道六君子是由檀木製成的。
茶道組合使用完之後,要擦乾或晾乾,以免滋生細菌。故裝進茶筒時,不要沾水。
(1)茶道中裝廢水的容器擴展閱讀:
常用的茶道用具
一、茶荷
置茶葉的用具,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兼具賞茶功能。
二、茶漏
常用在小壺泡茶時,放置於壺口,便於將茶葉水倒入茶壺時用,以穩固茶壺,有效過濾茶湯中的各種雜質。
三、聞香組杯
包含品茗杯和聞香杯;品茗杯用來品茶及觀賞茶的湯色;聞香杯用來嗅聞茶的香氣所用,比品茗杯稍高,可以有效的保留茶葉的香味,聞香杯其實是烏龍茶特質的茶具,大多時候是在泡烏龍茶時才使用。
四、公道杯
公道杯的作用是均勻茶湯的濃度。使一起喝茶的茶友能喝到同樣濃度的茶湯,不會出現同一泡湯,你喝到的比較濃,他喝到的比較淡的情況,非常公平,所以叫公道杯。
『貳』 茶道用具有那些
茶道用具
1、沖泡茶葉的器皿,可能是紫砂壺或蓋碗等
2、燒水壺
3、喝茶的杯
至於其內他的容裝點與修飾都是因為而異
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復雜
泡茶與飲茶技藝,不是擺放道具的表演
大家不要搞錯了
讓茶發揮至最佳境界,把茶葉沖泡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湯
並如何飲茶才是健康
這才是茶藝和茶道之根本
『叄』 標准茶道的全套用具是什麼
沒有標准
只有限定,那是原罪。
茶道是泡茶,是讓茶發揮至最佳境界的科學泡茶和健康飲茶,然後靜慮而後動,則善終。
茶道的全套用具,應該是泡茶用具,但不應寫茶道哦。
『肆』 茶道都要用到哪些東西
【茶道具】
煮水
爐:位於地板里的火爐,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風爐: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爐,功能與爐相同;用於五月至十月之間氣溫較高的季節。
柄杓:竹製的水杓,用來取出釜中的熱水;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蓋置:用來放置釜蓋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屬、陶瓷、竹等各種材質;用於爐與用於風爐的蓋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備用水的儲水器皿,有蓋。
建水:廢水的儲水器皿。
茶罐
棗: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濃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來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從茶罐(棗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飲茶所用的器皿。
樂茶碗:以樂燒(手捏成型低溫燒制)製成的茶碗。
茶筅:圓筒竹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製成。
茶道,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雅緻的文化修養,也是日本人接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禮儀。日本人飲茶的風俗最早是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廣泛流行於民間。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約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正規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號。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茶室的構造與陳設,基本上都是中間設有陶制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著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用竹製茶匙按一定動作將茶碗中的茶攪成泡沫狀),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
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嘗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鑒賞,贊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茶道還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辭儀。「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伍』 日本茶道的道具以及流程
日本的茶道又有著繁瑣的程序,一整套品茶流程下來大約需要4小時左右,在現在高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茶道佔用大量的時間,因此會更加顯得莊重和珍貴。
茶道的流程主要分為更衣、觀賞茶庭、初茶、茶食、中立、濃茶、後炭、薄茶、退出、銜接等過程,其中濃茶是最為重要的一環,而具體方式則根據不同的茶道流派而有所不同。
關於最重要的茶道具,網上的各種介紹也比較混亂,我竭盡所能的在整理一下吧……
廣義的茶道具包括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內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
接待用器具主要包括懸掛的軸字、軸畫、吸 煙用具、茶碗等。
茶席用器具主要包括裝飾壁龕的用具、有關炭的禮法的用具、茶道禮法用具、懷石餐用具。
其中,茶席用具包括壁龕裝飾器具、掛軸、花瓶。
炭禮法用具包括:釜、茶爐、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禮法用具包括擱板、水碗、茶碗、茶葉罐。茶器、茶杓、蓋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後不要的水的容器。多為陶器製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圓盒)。
院內用具包括草履、圓形座墩、院內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處),用具包括銅鑼、水壺、茶巾盆、圓竹刷(攪和茶葉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狹義的茶道具則僅僅是指涼爐、茶碗、茶杯、茶壺、茶釜、茶勺、茶入(茶瓶),甚至有人將茶碗本身稱為茶道具。
涼爐:主要用於煮沏茶用的水,對水的要求便是滾沸。
茶碗:陶制,最主要的茶器和茶道鑒賞道具,也是在日本數量最多、品種最繁雜的茶具之一。為了同茶道的「無」之心保持一致,並不提倡用華麗的茶碗。在日本茶人眼裡,最好的茶碗往往是韓國人吃飯用的陶制大飯碗(高麗茶碗)……
茶釜:剛才說的涼爐是用來燒水的,這次的茶釜就是用來盛水的小鍋。日本的茶釜以千姿百態而聞名。
茶入(茶瓶):根據網上的描述我猜想就是茶瓶,用來盛茶葉的粉末的小罐。據傳最早是中國用來盛放火 葯或者頭油的容器……日本人喝茶,會先把茶葉碾成粉末,稱為抹茶,然後將水注入。濃茶的濃度有如稀粥,而薄茶的濃度也和咖啡彷彿,一想起來我就覺得難以下咽……
茶勺:舀茶粉用的長柄小勺,標准一茶勺=4.68克。
茶杯:網上的介紹把我弄糊塗了,茶碗既是接待用的道具,也是喝茶用的道具,那麼茶杯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而且戰國以前的資料都沒有關於茶杯的任何記載,難道是後期逐漸取代茶碗的方便茶器?或者是不同茶道流派使用的茶器不同?
茶壺:用來裝茶葉的容器。
『陸』 茶具中裝小夾子的桶叫什麼
叫容則,一起叫六君子
『柒』 茶道中暫時放置茶葉的容器叫什麼
是茶荷。盛放待泡干茶的器皿,形狀多為有引口的半球形,用以觀賞干茶外形,通常用竹、木、陶、瓷、錫等製成。
茶荷的使用方法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在用賞茶荷盛放茶葉時,泡茶者的手不能碰到茶荷的缺口部位,意識與茶葉潔凈衛生。用手拿賞茶荷時,拇指和其餘四指捏住茶荷兩側,放在虎口處。另一隻手托住茶荷和底部。
(7)茶道中裝廢水的容器擴展閱讀
其他茶具配套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為竹製。
5、茶夾:又稱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捌』 茶道用具都有哪些
茶道六用是泡茶必不可少的輔助用具,包括茶則、茶匙、茶夾、茶版漏、茶針、茶筒,多權為竹、木質地。
用途:茶則用來盛取茶葉;茶匙協助茶則將茶葉撥至泡茶器中;茶夾代替手清洗茶杯,並將茶渣從泡茶器皿中取出;茶漏可擴大壺口的面積,防止茶葉外溢;茶針用來疏通壺嘴;茶筒用來收納茶則、茶匙、茶夾、茶漏和茶針。
使用茶道具時要注意保持乾爽、潔凈,手拿用具時不要碰到接觸茶葉的位置,擺放時也要注意位置,不要妨礙泡茶。
茶道六用
『玖』 用來裝茶葉和廢水的叫什麼
水方(茶盂、水盂):用於盛接棄置茶水。茶荷為中國民間泡茶用具。茶道六用之一,系盛放待泡干茶的器皿,形狀多為有引口的半球形,用以觀賞干茶外形,通常用竹、木、陶、瓷、錫等製成。
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瓷器、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9)茶道中裝廢水的容器擴展閱讀
1、置茶器
茶則: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茶漏(斗):放於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茶荷:屬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還可視茶形、斷多寡、聞干香。茶擂:用於將茶荷中的長條形茶葉壓斷,方便投入壺中。茶倉:分裝茶葉的小茶罐。
2、理茶器
茶夾:將茶渣從壺中、杯中夾出;洗杯時可夾杯防手被燙。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茶針:用於通壺內網。茶槳(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於通壺嘴。茶刀:取、倒茶葉。
3、分茶器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壺中的茶湯泡好後可倒入茶海,然後依人數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數少時則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產生苦澀味。茶海上放濾網可濾去倒茶時隨之流出的茶渣。
4、品茗器
茶杯(品茗杯):用於品啜茶湯。聞香杯:藉以保留茶香用來嗅聞鑒別。杯托:承放茶杯的小托盤,可避免茶湯燙手,也起美觀作用。
5、滌潔器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茶船(茶池、茶洗、壺承):盛放茶壺的器具,也用於盛接溢水及淋壺茶湯,是養壺的必須器具。渣方:用以盛裝茶渣。滌方:用於放置用過後待洗的杯、盤。茶巾:主要用於干壺,可將茶壺、茶海底部殘留的雜水擦乾;其次用於抹凈桌面水滴。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拾』 日本茶道中茶罐用途是什麼,裝的是茶葉么
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些器具的種類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龕處懸掛的軸字、軸畫、吸煙用具、茶碗。茶席用具包括裝飾壁龕的用具。有關炭的禮法的用具,茶道禮法用具。懷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龕裝飾器具、掛軸、花瓶。
炭禮法用具包括:釜、茶爐、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禮法用具包括擱板、水碗、茶碗、茶葉罐。茶器、茶杓、蓋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後不要的水的容器。多為陶器製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圓盒)。
懷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種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裝米飯和大醬湯)、碗(飯碗、大醬湯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種陶瓷器小缽,盛膾物用)、八寸(一種約24公分、四方形杉木質的器皿。用來盛酒餚)、烤物缽(一種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內用具包括草履、圓形座墩、院內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處),用具包括銅鑼、水壺、茶巾盆、圓竹刷(攪和茶葉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日本茶道分幾個流派,它們分別以各自的家元(家主)為中心,使自家的傳統得以傳承。家元(家主)擁有許多弟子,經過從師從藝階段,獲得家元(家主)發給的證書,凡獲取准師范、師范證書的人都接受過茶道的啟蒙教育。今天日本的茶道流派很多,從最古老的擁有400年歷史的利休派到近幾年才誕生的新流派,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從茶會的組織法、茶道禮法的規矩看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