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養殖廢水
Ⅰ 請問海水養殖廢水中的COD、懸浮物和氨氮它們的值各是多少呢急用啊!有分加的,謝謝!
一般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分析
Ⅱ 關於珍惜水源的資料
最佳答案
最佳答案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我們珍惜、節約資源時喊的一個口號。可是,又該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節約資源呢?為什麼要大力推薦節約呢?下面請聽聽我的心聲吧!
先說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為2100多立方米,只佔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別是西部地區缺水非常嚴重,一些山區地方連人、畜飲水都非常困難。
我國的用水面臨著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比如:用完水後,要擰緊水龍頭,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浪費現象,如果發現水龍頭壞了,要及時修理,避免損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別小看廢棄的電池,因為一粒紐扣電池會污染600噸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裡,水將無法飲用。我們應該把電池收集起來,送往回收站,這樣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電池得到回收,一舉兩得。大家不能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要行動起來呀!
不僅僅要節約用水,還要節省森林資源。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覆蓋率只有18.21%,相當於世界森林平均覆蓋率的61.52%;全國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森林蓄積分別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質量不高,平均每公頃蓄積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這就是森林資源向我們發出的警報!我們要節約利用森林資源,首先,不能亂扔稿紙,也不拿沒寫過的紙張折飛機之類的小工藝品,更不要亂砍亂伐,任意踐踏花草樹木,要植樹造林,愛護花草樹木;不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如紙杯、木塊等等。在學校,我們要建立「綠色銀行」,撿起以前丟棄的紙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時,自帶勺子、筷子。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利用我們有限的森林資源。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離不開電。電,給我們帶來各種便利,但是我們要節約用電,因為電幾乎是由燒標准煤產生的,而在我國儲藏的煤只夠開采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該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用電。首先,從自我做起,我牢記「人來燈開,人走燈滅」,盛夏時節,開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適合就可以了。平時的照明燈,盡可能用節能燈,因為普通燈泡把大量的電能轉化為了熱量,只有小數轉為光線,而節能燈把電能幾乎轉化為了光明。
Ⅲ 水產養殖廢水怎麼處理,水產養殖廢水處理工藝
水產養殖廢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
1物理處理法
1)過濾法
由於養殖廢水中的剩餘殘餌和養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懸浮態大顆粒形式存在,因此採用物理過濾法去除是最為快捷、經濟的方法。常用的過濾設備有機械過濾器、壓力過濾器、沙濾器等。在實際處理工程中,機械過濾器(微濾機)是應用較多、過濾效果較好的方式。沸石過濾器兼有過濾與吸附功能,不僅可以去除懸浮物,同時又可以通過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屬、氨氮等溶解態污染物。
12)泡沫分離法
泡沫分離根據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氣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氣泡為載體對液相中的溶質或顆粒進行分離,因此又稱泡沫吸附分離。其原理是向被處理水體中通入空氣,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質被微小氣泡吸著,並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後分離水面泡沫,從而達到去除廢水中溶解態和懸浮態污染物的目的。由於泡沫分離技術不僅可以將蛋白質等有機物在未被礦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質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質在水體中積累,而且可向養殖水體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對維護養殖水體生態環境有良好作用。
泡沫分離是根據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質的液體中鼓泡,使液體內的表面活性物質聚集在氣液界面(氣泡的表面)上,在液體主體上方形成泡沫層,將泡沫層和液相主體分開,就可以達到濃縮表面活性物質(在泡沫層)和凈化液相主體的目的。被濃縮的物質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質,也可以是能與表面活性物質相絡合的物質,但它們必須具備和某一類型的表面活性物質能夠絡合或鰲合的能力。
2化學處理法
1)臭氧處理法
海水工廠化養殖廢水存在養殖生物排泄物等懸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等物質,而且也存在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因此,利用臭氧、過氧化氫、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學氧化劑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難生物降解溶解態有機物是養殖廢水深度處理的主要手段。因此採用O3/UV工藝,既能提高處理效率又可減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術凈化湖水可達到水質凈化及水體增氧的目的。
臭氧的凈化原理在於它在水中的氧化還原電位為2.07 V,高於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它能夠破壞和分解細胞的細胞壁(膜),迅速擴散滲入細胞內,從而殺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間物質羥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劑難分解的有機物。因此,用臭氧處理廢水,既能夠迅速滅除細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質,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從而達到凈化養殖廢水的目的。
2)電化學法
電化學是研究電和化學反應相互關系的科學。電和化學反應相互作用可通過電池來完成,也可利用高壓靜電放電來實現,二者統稱電化學,後者為電化學的一個分支,稱放電化學。在水產養殖廢水的處理中,用電化學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亞硝酸鹽和氨氮的研究結果表明,亞硝酸鹽完全去除的時間和能耗隨著傳導率的增加而降低,輸入電流最大為2A時,耗能最少,pH相對於輸入電流和電導率來說幾乎沒有影響;在酸性條件下有利於亞硝酸鹽的去除,鹼性條件有利於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於亞硝酸鹽的去除速度。
3生物處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廢水生物處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廢水中連續通入空氣,經一定時間後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狀絮凝物。其上棲息著以菌膠團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吸附與氧化有機物的能力。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系統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組成。
污水和迴流的活性污泥一起進入曝氣池形成混合液。從空氣壓縮機站送來的壓縮空氣,通過鋪設在曝氣池底部的空氣擴散裝置,以細小氣泡的形式進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還使混合液處於劇烈攪動的狀態,形懸浮狀態。溶解氧、活性污泥與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觸,使活性污泥反應得以正常進行。
第一階段,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顆粒吸附在菌膠團的表面上,這是由於其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多糖類黏性物質。同時一些大分子有機物在細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
第二階段,微生物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吸收這些有機物,並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給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應進行的結果,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長,污水則得以凈化處理。
經過活性污泥凈化作用後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澱池,混合液中懸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體物質在這里沉澱下來與水分離,澄清後的污水作為處理水排出系統。經過沉澱濃縮的污泥從沉澱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為接種污泥迴流至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的懸浮固體濃度和微生物濃度;增殖的微生物從系統中排出,稱為「剩餘污泥」。事實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從污水中轉移到了這些剩餘污泥中。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並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生長於某些固體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進行有機污水處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厭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動物以及藻類等組成的生態系統,其附著的固體介質稱為濾料或載體。生物膜自濾料向外可分為慶氣層、好氣層、附著水層、運動水層。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著水層有機物,由好氣層的好氣菌將其分解,再進入厭氣層進行厭氣分解,流動水層則將老化的生物膜沖掉以生長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復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點:(1)對水量、水質、水溫變動適應性強;(2)處理效果好並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約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於固液分離;(4)動力費用省。
Ⅳ 海水養殖廢水是如何進行處理的
海水養殖來廢水處理系源統包括相連通的斜板沉澱池與三段式脫氮除磷池,三段式脫氮除磷池包括順序設置的配水區、缺氧段、好氧段、除磷段和集水區,缺氧段填充礫石基質,好氧段填充沸石基質,並設置穿孔曝氣管,除磷段填充除磷功能填料基質,斜板沉澱池底端設置進水管路,斜板沉澱池頂端與配水區相連通,集水區設置出水管路,集水區與配水區之間設置迴流管路,使部分處理後水通過迴流管路輸送回配水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能同時降低水體中濁度、溶解性COD和氮磷含量,創造性地將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與吸附除磷技術相結合應用於海水處理領域,適用於解決大規模養殖廢水凈化排放的問題。
Ⅳ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一、防止和控制沿海工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隨著沿海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環境壓力的加大,中國政府採取一切措施逐步完善沿海工業污染防治措施。
1、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
2、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過程清潔生產,採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改變生產工藝和流程,減少工業廢物的產生量,增加工業廢物資源再利用率。
3、按照「誰污染,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專業處理和就地處理,禁止工業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徹底杜絕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直接排海。
4、加強沿海企業環境監督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
5、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將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指標落實到每一個直排海企業污染源,做到污染物排放總量有計劃的穩定削減。
二、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發展迅速,對沿岸海域環境壓力加劇。對此,中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沿岸海域環境,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
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髙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沿海城市環境污染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
三、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農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一些沿海省、市結合生態省、生態市建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控制土壤侵蝕,綜合應用減少化肥、農葯徑流的技術體系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負荷。嚴格控制環境敏感海域的陸地匯水區畜禽養殖密度、規模,建立養殖場集中控制區,規范畜禽養殖場管理有效處理養殖場污染物,嚴格執行廢物排放標准並限期達標。
四、防止、減輕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在渤海海域,啟動船舶油類物質污染物「零排放」計劃,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制度,加強漁港、漁船的污染防治。建立大型港口廢水、廢油、廢渣回收與處理系統,實現交通運輸和漁業船隻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處理、達標排放。
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
五、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
我國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今後,應建立海上養殖區環境管理制度和標准,編制海域養殖區域規劃,合理控制海域養殖密度和面積,建立各種清潔養殖模式。
控制養殖業葯物投放,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示範,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產養殖環境,減輕或控制海域養殖業引起的海域環境污染。
六、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產生石油類等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2007年部分海洋油氣區專項環境監測結果顯示,油氣田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質符合該類功能區環境質量控制要求,未對鄰近其他海洋功能區產生不利影響,開發過程中無重大溢油事故發生。在鑽井、採油、作業平台應配備油污水、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使之全部達標排放。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應制定溢油應急方案。
七、防止和控制海上傾廢污染
嚴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禁止向海上傾倒放射性廢物和有害物質。2007年主要傾倒區及其周邊環境監測表明,所監測傾倒區的底質環境狀況總體保持正常,傾倒區尚有底棲生物存在,其優勢類群主要為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傾倒區環境質量基本滿足傾倒區的環境功能要求。
(5)海水養殖廢水擴展閱讀:
污染因素
海河流等途徑進入海洋。沿海農田施用化學農葯,在岸灘棄置、堆放垃圾和廢棄物,也可以對環境造成污染損害。船上的船舶由於各種原因,向海洋排放油類或其他有害物質。船舶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航行、停泊港口、裝卸貨物的過程中對周圍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產生的污染。
主要污染物有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有三類,另外,也將產生粉塵、化學物品、廢氣等,但總的說來,對環境影響較小。
Ⅵ 如何處理海水養殖廢水
是叫抄海水養殖廢水。
海水養殖廢水處理方法
1、物理處理法
海水養殖廢水處理特別是沉澱、過濾和泡沫分離等技術,這些物理處理設施具有造價和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缺點是只能去除水體中的懸浮物,不能去除溶解性污染物,特別是不能除去對魚類等養殖對象有強毒性的氨氮。
2、化學處理法
化學處理技術中,氧化技術較多應用於海水集約化養殖廢水處理,由於臭氧具有氧化能力強,處理後的水體中溶解氧含量高,能快速分解水體中有機質和還原性無機質,殺滅水體中的病毒、細菌和微藻,無二次污染等優點,特別適合海水養殖廢水中污染物特點和處理後的水質要求。臭氧氧化技術的不足之處是處理成本較高,殘留的臭氧對養殖對象產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3、生物處理法
生化處理技術利用微生物的吸收、代謝作用去除水體中有機物和氨氮,與物化技術相比具有投資低、不易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是處理溶解態污染物最經濟有效的方式。海水養殖廢水中的有機物主要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可生化性好,特別適合採用生化處理技術。目前海水養殖廢水生化處理中應用較多的是生物接觸氧化、生物轉盤、生物流化床等工藝。
Ⅶ 環境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
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對天氣氣候的危害:
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等。
(7)海水養殖廢水擴展閱讀
防止方法:
1、 對於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等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後排放。
2、外出盡量不用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節約紙張。
4、多種植花草樹木、不亂砍濫伐。
污染的特點:
1、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
2、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後果嚴重。
3、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並不易消除。
Ⅷ 生蚝在多少°水裡面生長才不會死
牡蠣養殖技術作者:coreone 提交日期:2006-3-29 19:34:00 | 分類: | 訪問量:345 一、牡蠣的養成方法 (一)投石養成法 此法適用於底質較硬的潮間帶和潮下帶,選用拳石或較大的石塊作附著基,均勻分散或成堆、成行在養成場里分散養成。目前該法已逐步被淘汰。 (二)水泥條養在法 此法是我國目前開展的最為廣泛的一種牡蠣養殖方法,其主要養殖技術為:待水泥條附苗結束後,正確掌握移養日期。為縮短養成期,移養工作應在10月1日以後開始,因10月1日後,海區基本無藤壺苗附著。爭取在11月底前結束。養成區應選擇在低潮區為宜,這樣能增長攝食時間。在多泥沙海區,要避開潮流過急處插養,這是因為牡蠣在漲、退潮時貝殼張開,泥沙灌入體內導致窒息死亡。 養成形式選定,硬底質可用單插式,軟塗底質宜用簇堆養成,因其可增強抗風力,避免底腳軟倒,且可節省勞力。 養成方法:排列要順潮向,行距間要開溝排水,這樣可減輕促淤和下陷。 (三)垂下養成法 垂下牡蠣養殖法是目前國內外牡蠣養殖的先進技術,且有養殖周期短、產量高等優點,是我國牡蠣養殖業的發展方向。現分別介紹如下: 1、筏式養殖法:此法適用於干潮時水深4米以上,風浪平靜的內灣。筏的結構大小因地而異,沒有統一規格,筏子通常用圓木和毛竹紮成有5×10米的,也有10×10米。每台筏用6-9個浮桶或其他浮子作浮力,並以錨或樁固定在海底。將已附好苗的蠣殼串、橡皮條懸掛在筏子上進行養成,也可在筏上吊掛裝有單體牡蠣的籠子進行牡蠣的籠養。 2、延繩養殖法(寧波市曾用本法養過):延繩系由1500股聚乙烯單絲絞制而成,全長96米,兩端打樁於海底,兩頭各為30米長樁纜(具體應以滿潮時水深2倍以上定樁纜長度),中間36米為浮綆,每隔1.5米縛一個直徑32厘米玻璃球,附著器吊距為橡皮條0.4米、貝殼串0.5米,一根延繩前者可吊91條、後者可吊73串。延繩間距為當地潮養的1-1.5倍。浮綆應與主流方面成50-60度偏角,形成拉流現象。該法優點是有較大抗風浪能力。 3、棚架式養殖:此法養殖海區要求潮流暢通,流速20-25厘米/秒,有適量淡水注入,海區餌料生物、水溫、鹽度等理化因子適宜牡蠣養成。養殖區域選擇在低潮區或小潮汛時能保持2-3米水深的區域,海水透明度在0.5米以上,塗面平坦,不能過軟,塗質為沙質或泥沙質。 棚架為兩行或多行對應平行的樹樁(毛竹、石均可)及水平敷設的聚乙烯繩(或毛竹)組成,標樁行順流設置,樁行中兩樁距離為3-4米,行與行之間的相對距離為1米左右,樁行長度根據養殖場地確定樁的長度,一般為3米,也可視灘塗底質軟硬而定,樁頭大部分垂直打入塗中,上端露出灘面0.6-0.8米,在樁頭的頂端,用240絲(股)以上的聚乙烯繩或毛竹把樁按行串連起來,樁行的兩端用斜樁將聚乙烯繩固定,構成一個固定的低棚架。 當采苗後40-45天,采苗達到生產要求後,將采有牡蠣苗的采苗器分散,移到低潮區的棚架上養成。將蠣殼采苗器的兩端分別吊掛在養殖棚架的聚乙烯繩或毛竹上,苗串平掛略呈拋物型,串與串之間距離20-25厘米,並行掛養,苗串最低點離灘面20厘米以上。 (四)其他養殖方式:目前國內開展的牡蠣養殖方法還有底播插灘養殖、灘塗播養等等方法。 二、養成管理 牡蠣養殖中經常性管理有:經常巡視、觀察,特別是在台風過後,應及時下海整理好附苗器,在水泥條養蠣過程中要減輕促淤和下陷,一般每月一次順簇腳耥溝扒泥。在垂下式養殖中,應及時清除附在筏上及附苗器上的雜質及過多附著物,發現殼串斷繩掉入泥中要及時掛好,特別要注意防止筏、繩被沖走,棚架倒塌,在台風季節前均要及時加固。 三、敵害及病蟲害 (一)赤潮:赤潮不僅對漁業,而且對貝類養殖業也有很大的危害性。產生赤潮的生物主要有環勾藻、光甲藻、角藻、多甲藻、夜光蟲等等。由於赤潮的侵襲而引起牡蠣的大批死亡。 (二)肉食性腹足類及其他敵害:紅螺、荔枝螺等肉食性腹足類對牡蠣的危害極為嚴重,而藤壺、海鞘、苔蘚蟲等與牡蠣爭奪附著器和食物,影響牡蠣的附著和生長;其他如鋸緣青蟹、蝦類和一些鱝科魚類對牡蠣的危害,也相當嚴重。 (三)菌類和寄生蟲:國內對牡蠣的病害和寄生蟲報道極少,國外報道的有:牡蠣的微孢子蟲寄生使牡蠣大批死亡,日本牡蠣的弧菌病。涉及牡蠣的牛普吸蟲病、六鞭毛蟲病等等。 (四)工業廢水污染及農葯污染:目前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許多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入大海中,對牡蠣養殖造成極大的危害,另外因許多劇毒農葯的過量使用,農田中排出的水也會成為污染物之一。 對上述這些危害,作為養殖戶來說,在選址上應避開赤潮多發海區及農業廢水污染區,對敵害生物應加強管理,特別是在幼苗期間,更要及時清除附苗器上的敵害生物。
Ⅸ 保護海洋的措施
答:我國主要採取9項措施保護海洋。
基本策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基本方針:「專全面規劃,合理布局屬,綜合利用,化害為利,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主要措施:
(1)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利用,化害為利;
(2)依靠群眾,大家動手;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3)建立監測沿海污染的網路,發布海域污染通報,評價海域環境質量
(4)開展海洋環境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5)防止海岸工程對海洋環境的損害,主要指在海岸建造港口、油碼頭和興建入海口的水利工程等;
(6)防止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對海洋環境的污染,主要指爆破勘探、鑽井、試油、輸油等;
(7)防止陸源污染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主要指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在海岸灘塗設置廢棄物堆放處理場等;
(8)防止船舶對海洋環境的污染,規定了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的限制條件、申請、批准和監督的程序。
(9)開拓海洋生態保護工作領域,搶建一批海洋自然保護區和海洋特別保護區,有選擇、有控制地開展保護區生態恢復、生態養殖、生態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