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水排放
1. 污水中也有營養,但為什麼不能直接把污水排到海洋中
污水海洋處置是指將露水由陸上處理設施經放流系統從水下排入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的環境容量,將經過處理(通常為一級處理)的污水通過海底管線輸送到離岸一定距離處,由多孔擴散器排放的技術。防止和控制海洋污染,保護海洋資源,保持海洋的可持續利用,維護海洋生態平衡,保障人體健康
合理利用海洋的環境容量,將經過處理(通常為一級處理)的污水通過海底管線輸送到離岸一定距離處,由多孔擴散器排放的技術[1]。
污水的微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反應進行的一種水處理方法。由於微生物具有多樣性,能夠分解多種污染物,所以其在水處理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微生物與水處理工程的研究方向就是充分利用微生物控制、消除水體的有機物、營養鹽類、重金屬污染物及利用微生物進行水處理使水資源再生[2]。
2. 市民如何少量排放垃圾減少海洋污染
一、針對個人而言:
1. 保護自己,簡單舉例如下:
a. 盡量不購買可疑生產地(捕撈區)的海產品及相關加工食品。
b. 不到可疑污染區域旅行、遊玩。
c. 時時關注相關正規新聞發布以了解信息。
2. 保護海洋,自身做起:
a. 不去做污染海洋的事情,個人的話包括最基本的不亂丟垃圾......等;
企業的話包括不埋暗管偷排污水......等。
b, 全民監督、舉報。
3. 配合學校、政府及新聞事件,教育小孩或下屬相關海洋保護觀念及法規宣導。
4.對身邊的一些工廠留意,如果有進行排放污水的行為及時舉報,以免流匯進海洋對生態系統造成污染,就我們自己生活而言,我們也應做到不要將洗衣等生活用水排放進河流,以免河流流進海洋從而造成污染。
二、針對政府而言:
1. 樹立並宣傳「永續利用」的觀念。
2. 前盡可能的對海洋各項指標及資源做完整的調查及監測。
3. 政府設立專職機構嚴加監督管理。
4. 建立監測、控管、預警及危機處理的同步機制及系統。
5. 嚴格管制研究、調查及學術單位做無效采樣及調查。
6. 積極溝通協調周邊地區及國家,並建立海洋污染應急通報、
海洋資源共同保育或有限開發合作模式,以防治海洋污染,
及時並同步處理緊急事件、保育海洋資源。
7. 針對因海洋或捕撈區已嚴重污染而沒落的漁村或居民居住點,
進行遷村並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或培養生存技能
3. 在各種海洋污染中,為什麼污水排放是對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
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有污水和生活廢棄品等。近來雖然海上原油泄露事故時有發生,但是事故發生後基本都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追責,因此能控制住其影響。而作為大陸排污的「終點」,海洋卻始終無法負擔和解決人類生產生活的垃圾問題。
中國海洋總污染量的80%來自陸地,每年僅沿海工廠和城市直接排入海洋的污水就多達上百億噸.近年來,中國海域的石油污染趨於嚴重,對海洋生物資源危害最大.因此,為了使海洋能夠千秋萬代造福於人類,我們應加強海洋環境的保護力度,防止海洋污染,並對海洋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
4. 為什麼大海會被污染
被污染的海洋
海洋在無知人類的全面侵入下,早已被嚴重污染。人類繼續把在陸地上演練純熟的老手段:「開發-掠奪-破壞」運用在了地球最後一塊陣地——海洋。美國每年排放入大海的污水超過200億噸,排放入海的還有超過7000萬噸工業廢渣。日本排放入海的污水超過130億噸,獨聯體每天有超過300萬噸的污水排入波羅的海。中國每年也有100億噸的污水排放入海洋,1996年7月,中央電視台的報道說,中國沿海有200多個排污口,晝夜不停的向大海排放污水,使沿海水域、漁場嚴重污染,渤海灣的漁民沉重的發現:沒有魚了!!!
魚沒有了,赤潮來了。隨著江河排入海洋的氮、磷等大量富含養分的物質,使海域的水體富氧化,導致一些微小的海洋生物——海藻的過度繁殖,從而形成赤潮。這些過度繁殖的藻類消耗掉大量氧氣,使大量海洋生物缺氧致死;一些藻類還會堵塞魚鰓,使魚窒息而死;另一些藻類更會分泌毒素,毒死海洋生物,或侵入貝類體內並殘留一段時間,如被人食用,就會中毒,嚴重的導致死亡。
就在現在,航運中泄露的原油和排放的污水、陸地排放的污水、向海上傾倒的廢棄物、開發-破壞海洋礦物,都時刻嚴重污染著海洋。而過度捕撈使海洋生物有的大大減少、有的瀕危、有的絕種。而大量人類還沒有多少認識的海洋生物則悄悄的消失了。還有各種人工合成的物質,並非來自大自然,生物圈無法分解,即使海洋自身號稱強大的凈化功能也無能為力。
污染嚴重、物種銳減、赤潮頻繁,都使海洋蒙上了巨大的災難。法國著名的學者查卡·伊斯柯瓦斯認為:「近五十年來,由於世界海洋的污染,成千種海洋生物正無影無蹤的消亡,特別是近二十年來,這個過程更加強化了。海洋空間如果繼續污染下去,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後果,如果海洋死亡,人類便不復存在。」
5. 海洋中的污水消耗海水中的什麼意思
海水污染的種類:
1、船舶造成的污染
何謂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縱、海上事故及經由船舶進行海上傾倒致使各類有害物質進入海洋,海洋生態系統平衡遭到破壞.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徵:(1)經由船舶將各類污染物質引入海洋.(2)污染物質進入海洋是由於人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說污染行為在主觀上表現為人的故意或過失.(如:洗艙污水、機艙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進入海洋後,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態系統的破壞.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現為:(1)船舶操作污染源,這種污染的產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員的故意或過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員故意的將含有有害物質的洗艙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機艙工作人員故意將含有污油的機艙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海洋,還有的由於工作責任心不強錯開伐門將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於發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擱淺、觸礁等事故使各種污染物質,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艙由於事故破裂造成的滲漏對海洋造成的污染.(3)船舶傾倒污染源;這種污染源的產生,主要表現在,經由船舶故意的將陸地工廠生產所產生的生產廢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產生的帶有污染物質的污泥污水,傾倒入海洋.所以說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
2、海洋石油開發對海洋造成的污染
我國海域石油蘊藏量十分豐富,目前多數開發者集中在近海海域勘探開發.隨著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飛速發展,有的鑽井船和採油平台,人為的將大量的廢棄物和含油污水不斷地排入海洋,因此,海洋石油開發也是目前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程度上對我國近海海域的自然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海洋石油開發對海洋造成污染主要表現在;(1)生活廢棄物、生產(工作)廢棄物和含油污水排入海洋.(2)意外漏油、溢油、井噴等事故的發生.(3)人為過程中和自然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含油污水流入海洋中.石油進入海水中,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石油進入海水後,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蓋於水面,使海水與大氣隔離,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洋生物死亡.對幼魚和魚卵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來的幼魚魚體扭曲並且無生命力,油膜和油塊能粘住大量的魚卵和幼魚使其死亡.油污使經濟魚類、貝類等海產品產生油臭味,成年魚類、貝類長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體內蓄積了某些有害物質,當進入市場被人食用後危害人類健康.
3、工廠對海洋的污染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人心,有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跨越,沿海居民對灘塗養殖利用面積正逐年擴大.從養魚、養蝦、養蟹、到養殖比前述更有經濟價值、更珍奇的水生動植物.這些養殖業的發展,帶動了水產市場的繁榮,豐富了人民群眾的飲食生活,提高了飲食水平.增加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給一部分人創造就業機會.可是,近幾年來,在我國沿海時常發生海水赤潮等海水變質現象.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除氣侯因素外,再就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
處理海水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一))降低石油在海面上的氧化和分解需要的氧氣.據統計,1升石油完全氧化達到無害程度,大約需要4萬升的溶解氧.造成海洋中O2減少,CO2的相對增多,以及進入海水中的太陽光減少,使海洋中大量藻類和微生物死亡,厭氧生物大量繁衍,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失衡;石油泄漏到海面,幾小時後,便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醌、酮、醇、酚、酸和硫的氧化物等,對海洋生物有很大的危害;海水含油量在0.1毫克/升時,孵出的魚苗大都有缺陷,海洋石油污染使石油黏附在魚卵和魚腮上,使魚類大量死亡;許多海鳥也因為翅膀黏附石油而不能飛行或在海中浮游以及食用被石油污染的魚蝦而生病死亡.由於向海洋排放的含有污油廢水的比重大於海水,以及泄漏後的石油滴會黏附在海洋懸浮的微粒上沉落海底,這些有毒物質常常沿海底流動,污染了海底的底質和生物等,使生物大量死亡,破壞了海洋的生物多樣性.海洋一旦遭到油污,後患將持續幾十年.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泄漏入海洋的石油數量高達150.7萬噸,使當地沿岸生態遭受毀滅性破壞,生態恢復至少需要100年時間.
6. 為什麼污水都直接排入大海,書上不是說經過污水廠處理嗎
為什麼污水都直接排入大海?應該說,有多方面的原因。
1、污水,有多方面版的污染權源,就有多方面的具體情況;
2、不管什麼情況,污水都直接排入大海,都是違法 海洋環境保護法的,都應該追究其法律責任。
3、對於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生產的污水排放,必須設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達標後才可以排放入大海;
4、沒有設置污水處理廠的,工業生產的污水直接排入大海,當事人和環保局,都要承擔起法律責任。
5、公民有權對此進行舉報,提起環境訴訟。
7. 人類為什麼要把污水排入海洋
你所謂的污水是指經過處理的還是未經過處理的,如果是未經過處理的那就是環境污染,如果是處理完的只要達到相關標准要求排放到河流或者海洋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這些標准都是按照自然水體自凈納受能力確定的。
8. 海水自凈能力很強,向大海里排放生活污水造不成什麼不良影響
海水的自凈能力再強,也是有限度的
所謂自凈能力,一個是稀釋,一個是微生物分解。
9. 船舶污水處理 海洋排污標准
去看看MARPOL 公約吧,裡面有各類排放物的排放標准,摘錄一段生活污水的給你:
1,船舶在距最近陸4 海里以外,使用主管機關按照第3(1)(a)條所批準的設
備,排放業經粉碎和消毒的生活污水,或在距最近陸地12海里以外排放未經
粉碎和消毒的生活污水。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將集污艙中儲存的生活污水
頃刻排光,而應在航行途中,船舶以不小於4節 的船速航行時,以中等速率排
放;排放率應經主管機關根據本組織制定的標准予以批准;或
2, 船舶所設經批準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正在運轉,該裝置已由主管機關驗證符
合本附則,3(1)(a)(i)條所述的操作要求,同時
(!) 該裝置的試驗結果已寫入該船的《國際防止生活污水污染證書》
(! !)另外,排出物在其周圍的水中不應產生可見的漂浮固體,也不應使水變色;或
3, 船舶在某一國家所轄的水域內,按照該國可能施行的較寬要求排放生活污水。,如生活污水與具有不同排放要求的廢棄物或廢水混在一起時,則應適用其中較為嚴格的要求。
10. 海洋被污染了多少
被污染的海洋
海洋在無知人類的全面侵入下,早已被嚴重污染。人類繼續把在陸地上演練純熟的老手段:「開發-掠奪-破壞」運用在了地球最後一塊陣地——海洋。美國每年排放入大海的污水超過200億噸,排放入海的還有超過7000萬噸工業廢渣。日本排放入海的污水超過130億噸,獨聯體每天有超過300萬噸的污水排入波羅的海。中國每年也有100億噸的污水排放入海洋,1996年7月,中央電視台的報道說,中國沿海有200多個排污口,晝夜不停的向大海排放污水,使沿海水域、漁場嚴重污染,渤海灣的漁民沉重的發現:沒有魚了!!!
魚沒有了,赤潮來了。隨著江河排入海洋的氮、磷等大量富含養分的物質,使海域的水體富氧化,導致一些微小的海洋生物——海藻的過度繁殖,從而形成赤潮。這些過度繁殖的藻類消耗掉大量氧氣,使大量海洋生物缺氧致死;一些藻類還會堵塞魚鰓,使魚窒息而死;另一些藻類更會分泌毒素,毒死海洋生物,或侵入貝類體內並殘留一段時間,如被人食用,就會中毒,嚴重的導致死亡。
就在現在,航運中泄露的原油和排放的污水、陸地排放的污水、向海上傾倒的廢棄物、開發-破壞海洋礦物,都時刻嚴重污染著海洋。而過度捕撈使海洋生物有的大大減少、有的瀕危、有的絕種。而大量人類還沒有多少認識的海洋生物則悄悄的消失了。還有各種人工合成的物質,並非來自大自然,生物圈無法分解,即使海洋自身號稱強大的凈化功能也無能為力。
污染嚴重、物種銳減、赤潮頻繁,都使海洋蒙上了巨大的災難。法國著名的學者查卡·伊斯柯瓦斯認為:「近五十年來,由於世界海洋的污染,成千種海洋生物正無影無蹤的消亡,特別是近二十年來,這個過程更加強化了。海洋空間如果繼續污染下去,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後果,如果海洋死亡,人類便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