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比正反
❶ 對立統一是什麼
直白點就像太極的陰陽魚一樣,有生有死,有黑有白,有陰有陽,有善有惡,這些對立的因素可以和諧的表現在一個事物或者事情上
❷ 有沒有相對但不兩立的事物
宇宙是個統一體,相對但不兩立的事物到處存在,比如男女。
禪院文集 反常思維篇
二、對立統一是宇宙的表象不是宇宙的實質
雪峰
從表象上看,宇宙處處體現著對立:真假、善惡、美醜、正反、明暗、陰陽、順逆、動靜、尊卑、貴賤、窮富、生死、前後、大小、好壞,等等,等等。
但『莫比烏斯帶』告訴我們,宇宙只有統一,沒有對立。
誰能指出『莫比烏斯帶』哪是正面,哪是反面?它只有一個面,或者說,『莫比烏斯帶』的正面中有反面,反面中有正面,正反兩面是水乳交融,無法區分的。試看下面常規思維下的對立統一。
上下:常識認為山頂是上,山腳是下;領導都在上面,群眾都在下面;太陽在上,地球在下;頭上,腳下;河有上游下游等。反常思維認為,宇宙中並沒有上下,上下只是觀念的問題,比如太陽和地球,從太陽系的角度來看,並沒有上下之分,只是位置的不斷變換而已;地球有上下嗎?南極和北極哪極是上?哪極是下?拿個地球儀看看,假設地球的表面上都站滿了人,那麼,能分清誰在上面,誰在下面嗎?當然分不清。如果我們把地球不斷地縮小,縮小到無,那麼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是腳對腳站著,各自的頭都在相反的方向,此時,誰能說清是頭在上面,還是腳在上面?當然說不清。同理,到底山頂是上,還是山腳是上?不論向什麼方向,只要我們沿著一條直線前行,我們最終會回到起點,那麼,河流有上游和下游嗎?群眾可以沒有領導,但領導必須有群眾,那麼,是群眾在上面,還是領導在上面?
有無:宇宙中到底有什麼東西?春天,花園里百花齊放,爭奇斗艷,到了冬天,花園里剩下了什麼?恐龍在哪?我們的祖先在哪?假如地球被外太空一束激光擊中,頃刻煙消雲散,地球上的一切東西包括地球都消失了,還有什麼?我們從小學起,一直在不停地拼搏奮斗,在追求擁有,但死亡後我們得到了什麼?流芳百世的英名?繁衍昌盛的子孫?千古不朽的業績?假如地球抖一抖,這些東西還存在嗎?
從超凡的角度講,越是追求有,其結果將是一無所有;越是追求無,其結果將是擁有一切。釋迦牟尼、耶穌、老子等不追求擁有,但他們擁有一切;盜賊、騙子、貪官在費盡心機追求擁有,但他們一無所有。一個農民,若不適當地停下來想一想,他將永遠是個農民;一個工人,若不停下來左右看看,他將永遠是個工人。一個人,若不靜下心來悟一悟,他將永遠是個人。無中擁有一切的有,有中擁有一切的無。我曾經要求一個朋友放棄一切,與我修道,但他放不下擁有的一切,他還想要光宗耀祖,千古流芳,眼睜睜地看著他墜入紅塵,投入實質上的虛無,我無可奈何。思維不通,一根雞毛也拿不動,「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回頭就是反常思維。
成敗:人生沒有成敗,有的只是不同的生命軌跡,成功失敗只是俗人的概念,在俗人的眼中,升了官、發了財、光了宗、耀了祖就是成功,丟了官、失了財、下了崗、離了婚就是失敗,但從生命的終極目標來看,只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的八仙才是成功者。
回顧有記載的人類幾千年歷史,誰是成功者?埃及法老?亞歷山大?愷撒?康士坦丁?查理曼?拿破倫?亞瑟王?格利高里?亨利?成吉思汗?彼得大帝?華盛頓?林肯?希特勒?斯大林?甘地?毛澤東?布希?各國元首?亞里士多德?培根?但丁?哥倫布?孔子?馬丁.路德?盧梭?孟德斯鳩?伏爾泰?馬克思?達爾文?莎士比亞?牛頓?愛因斯坦?普朗克?沃特森?洛克菲勒?比爾.蓋茨?
若以上這些人是成功者,那麼其餘的人就是失敗者了?若一無所有,無家可歸的沿街乞討者被定義為失敗者的話,那麼其餘的人就是成功者了?
到底誰是成功者?誰是失敗者?真有成功的人生嗎?若沒有成功的人生,難道所有的人都是失敗者嗎?
「殲滅敵軍四萬人,我們成功了!」殺了四萬生命,你們成功了嗎?
「把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挫敗了,我成功了!」挫敗了他人,就算是成功嗎?
「哥們,慶賀吧!我們成功地搶劫了儲備銀行。」
「真舒服啊!我成功地騙到了他的所有錢財。」
「你可真聰明,成功地把公司財產轉移到了你國外的私人帳戶上。」
「我們成功地炸毀了世貿大樓。」
「我們成功地在廣島釋放了原子彈。」
「我成功地散布了薩斯病毒。」
「我成功地克隆了人,使人們不清楚『他是他爸爸,還是他是他兒子』。」
「我們成功地將廢水排入了河流。」
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成功嗎?
家喻戶曉的拿破崙.西爾寫了一本《成功學全書》,他的書在三十多個國家以二十多種語言銷售了兩千多萬冊,他本人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造者」。
偉大!實在是偉大!但有人說過:「你沿著一條無懈可擊的推理思路往前走,一切都正常,但走到頭猛然發現自己卻陷入了左右為難的矛盾之中。」不知西爾先生是否已走到了頭,是否已發現自己陷入了左右為難的矛盾之中。
《成功學全書》是教人如何成功的,那麼是不是說,沒讀《成功學全書》的人都是失敗者?達到什麼境地才算成功?擁有多少財富才算成功?搶劫幾次銀行才算成功?盜版幾次才算成功?污染幾條河流才算成功?貪污多少錢才算成功?生多少個孩子才算成功?創辦幾個跨國集團公司才算成功?
如果一張紙的一面是成功,另一面是失敗,那麼,若把這張紙變成『莫比烏斯帶』,我們如何分辯出哪裡是成功,哪裡是失敗呢?
得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得到的越少,失去的也越少,不失不得,不得不失。
從中學課本中我們就知道「物質不滅定理」,嚴格來講,不叫「物質不滅定理」,而應叫「能量不滅定理」,物質有生滅,而能量才是宇宙中永恆不滅的。
能量是守恆的,就是說,宇宙中的能量是個定數,能量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地球上的能量增加了,太陽上的能量就減少了,水的溫度增加了,燃料的數量就減少了,經歷的事越來越多了,壽命越來越短了,智慧越來越多了,頭發越來越白了。
能量是個定數,那麼宇宙中還有什麼是定數?
在太陽系現時范圍內,時序是個定數。中國先哲定出的農歷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署、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就是個定數;每年、每月、每日、每時相對應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天乾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及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都是定數,周文王從先天八卦中演算出,後被姜子牙、張良、諸葛亮應用的《奇門遁甲》中的吉凶擇日學就是定數。
地球的運行軌跡及旋轉速度是定數,月亮的盈虧是定數,海洋的潮起潮落是定數,女性的月經來潮是定數,動物和植物的壽命是定數(大象不會活三百歲,楊樹不會生長三百年),辛巴威的旱季和雨季是定數,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及水量是定數,人能長幾根頭發是定數,身高與最大限度的兩中指距離之比是定數,人有幾條腿、幾個頭等是定數。
有個彈性極限,鋼鐵有個疲勞極限,各種物體有個運動極限,動植物有個生長極限,人造的所有用品都有最大使用壽命,再好的汽車跑到一定的公里數,必然要淘汰報廢。
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內,水沸騰時的溫度是個定數,結冰時的溫度也是定數,各種物質的燃點是個定數,各種化合物的飽和度是個定數,各種顏色的成分比例是定數,聲音的傳播速度是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和眼睛看到的光線的波長是定數。
有理數范圍內的一切都有定數。錢財的多少、壽命的長短、位置的高低、影響力的大小等都在有理數范圍內,所以都是定數。人的一切都在有理數范圍內,所以人的一切都是定數,凡是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東西都在有理數范圍內,都是定數。
無理數范圍內的一切是否不是定數?最著名的無理數是圓周率Pi,Pi=3.141592653589......,另一個是黃金分割比率Phi,Phi=1.61803398874989484821......這是宇宙無窮奧秘中的兩個普通人都知道的奧秘,但它們的結局在哪兒呢?它們也受時空的限制嗎?
中國道家有一句名言:「天機不可泄露。」世俗之人把這句話用來保守秘密,實際上這句話的本質指無理數范圍內事物的發展趨向及定數。
長期的反常思維會導致一個人的靈性超越常倫,靈性超越常倫後,會認識到許多「天機」,天機可以泄露,關鍵是向誰泄露?耶穌教導我們:「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黃帝陰符經》中說:(天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道德經》說:「大道(天機)甚夷,而民好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天機者會無為,但是若把天機泄露給普通人,反而會導致「無為小人,反殉而夭。」——《莊子》。釋迦牟尼曾對須菩提說:「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誦讀,為人解說。」
天機不是不可泄露,關鍵是泄露了反而會壞事,假如我說:「人大腦中能想像出來的都是真實存在的。」這就會使無數的人墮入歧途,突然給一個窮人一百萬兩黃金,他會日夜不得安寧,他既要防範小偷,又要防範強盜;既要應付鄰里好友的借錢纏繞,又要應付親人親戚們的諸多要求;既要對付當地官僚的攤派,又要對付「好心人」和「君子」們的叮囑和建議,其結果會害了他。所以我必須得說,我說的話全是廢話。
盡管「天機不能泄露」,但我可以從無理數Pi(圓周率)和Phi(黃金比率)中透露一點信息,一是宇宙無限、生命無限;二是作為人,其生命是有限循環的,但生命一旦超越了有理數范疇,就進入了無理數范圍,其生命是無限不循環的,就象佛經中講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象速度,若物體的速度小於7900米/秒,它只能在地球上生活,但若在大於或等於7900米/秒小於11180米/秒范圍內,它就可以繞著地球飛行,但一旦其速度超過了11180米/秒,它就可以擺脫地球的引力束縛,進入龐大的太陽系內,當其速度超過16670米/秒時,它就可以不受太陽系的束縛,自由進入浩瀚的銀河系中領略銀河系的千姿百態、萬種風情了;三是時間只存在於有理數世界中,無理數世界中沒有時間。
普通人的智慧從自然數發展到無理數,可以說是達到了極限,再往前發展,就進入了復數的領域,也就是神佛的思維領域了,比如虛數i,就不是常人就能理解的智慧了,因為虛數有「虛無縹緲」的屬性,在物質世界中找不到一個實際的例子,盡管電工學和量子力學中應用了虛數,但那隻是虛數的「九牛一毛」,離對虛數的正確理解和全面認識還差「十萬八千里。」
我們先拋開無理數和復數不談,在有理數范圍內,一切都有定數,就人而言,每個人所擁有的東西的多少已經在自身生命結構中限定了,就象地球上的水量,海洋中多了,湖泊河流中就少了,或者冰河中的少了,或者地下水就少了,不可能到處都增多,因為地球上的水量是個定數,常量。
人生所擁有的東西是定數,比如健康、壽命、美色、財富、聲譽、自由、快樂、智慧、安全、子女等,假如把一個人所擁有的數量定為1,那麼各因素(假定為10)各佔0.1,這些因素都在一個非常靈敏的多面體蹺蹺板上,當美色大於0.1時,健康就要小於0.1,或者聲譽的份額就要下降,當財富的量大於0.1時,自由或者祥和的量就要下降,當知識越來越多的時候,壽命有可能越來越短,總之,一個因素上升,另一個或其它幾個因素就要下降,維持總量為1不變。人的定數,不能局限在幾年、幾十年或幾百年之內,否則,會進入歧途。
也許有人會拿現實社會中的事例要否定這個定理,要問,某人當了大官,還發了大財,且妻妾成群、健康長壽、聲譽良好、多子多孫,你如何解釋?
牽扯到了時空和生命結構的轉換問題。
神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可是你們富有的人有苦難了,因為你們現在已經收到全部的安慰。」(路加福音6章24節。)
佛釋迦牟尼說:「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孽,應隨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孽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金剛經》第16品「能凈業障分。)
仙老子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道德經》36章。)
綜合一下神佛仙的教誨,意思是說,人今世多了,來世就會少,今世受苦受難了,來世就會享受快樂幸福,你銀行帳戶上超支的多了,關鍵時候你就無錢可用了,天要收斂你,必先擴張你,削弱你,必先增強你,廢棄你,必先興旺你,奪取你的福分,先要暫時給你享受。
總之,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你所擁有的永遠是1。
在我看來,那些大福大貴的人很可憐,他們的前景令人十分地擔憂,而那些受苦受難的人,雖然生活異常艱難,可前景非常美妙。
這就是悖論,是很難理解的,因為現實中缺乏實例,如果我說:「今日享福的人是由於他們在前世積了德,是前世修來的福分。」人們很難相信,因為沒有幾個人知道自己的前世和來世,更不知他人的前世和來世,不具備反常思維的條件,我們無法把前世、現世、來世聯系起來,就象無法把正面和反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樣。
最有價值和意義的人生是多奉獻,少享受,人可以虧人,但上蒼(上帝)決不虧人。
以上只舉上下、有無、成敗、得失對立的例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對立是宇宙的表象,而統一才是宇宙的實質。
❸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
楊進
1 緒論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是應用物理學的理論和方法,通過環境工程物理性質的差異或其形成的物理場來研究、解決環境工程問題,以達到人類與自然和諧協調發展的學科。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不同於常規的地球物理方法,它具有獨到的特點:勘探目標的淺表層是一種特殊的地質地球物理環境;勘探方法具有抗干擾性和靈活性;物性差異小探測信號弱,需較好的信號提取技術;需要不同時間連續跟蹤動態檢測;建立專用的物理-地質模型。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的基本任務是從聲、光、熱、電、磁等物理場的變化來認識地球,其主要應用領域有資源勘探、環境保護、災害防治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等。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涉及組成要素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氣圈,涉及物性包括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涉及人類活動空間包括聚落空間、區域空間、地球空間及星際空間。
2 環境工程問題
2.1 環境問題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對環境問題的研究內容是自然成因和人為成因的環境問題,既包括聚落環境,也包括全球環境變化。其主要研究內容:①自然力引起的環境災害與變化,如地震、火山、滑坡、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以及空間環境變化的觀測和研究預測。②人類生活與生產排放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引起的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含土壤)污染的探測和監測。③經濟建設和交通等引起的輻射、雜訊、振動等能量場污染的測量與研究。④人為物質與能量污染引起的全球變化,如氣候、旱澇災害的研究和預測。
2.1.1 世界環境問題
隨著人口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所需的生活、生產資料急劇增長、排放「三廢」(氣體、液體、固體污染物)相應增加。人類活動空間擴大,改造自然、破壞生態日益加劇,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①資源匱乏,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物質條件。隨著人口增加,資源需求與日俱增。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包括能源資源)日益短缺,而且破壞環境造成污染。②森林資源面積縮小,使全球氣候調節功能降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退化;淡水資源短缺,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重障礙。③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毒有害氣體,大量排放,造成大氣污染,引起「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范圍擴大;二是土面積生態破壞、表現為大面積森林破毀,草場退化、土壤流失和沙化;三是突發環境事件,范圍大、危害嚴重,其特徵是:第一,造成全球性危害,第二,污染源多樣,既來自工農業,也來自人類生活。既來自發達國家,也來自發展中國家。第三,污染事件多發影響面大。
2.1.2 中國的主要環境問題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千差萬別、多種多樣,面臨較突出的環境問題不盡相同,但總體來看,優先考慮的七個環境問題包括:
(1)水污染(以有機污染為主);
(2)城市大氣污染(以總懸浮物和SO2為主);
(3)工業有毒、有害廢渣和城市垃圾對大氣、水和土地的污染;
(4)北方地表水資源相對貧乏,許多城市嚴重缺水;
(5)分布廣泛而嚴重的水土流失;
(6)森林覆蓋率低,天然林面積小,林木蓄積量相對較小,草原退化嚴重;
(7)原生環境面積縮小,物種資源減少。
2.2 工程問題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對工程問題的研究主要在鐵路、公路、水利、電力、油氣、城市建設等領域。目前服務范圍及可望解決的地質問題或提供的參數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探測工程區及場址區的覆蓋層厚度並分層,了解基岩起伏形態、劃分風化厚度、查明隱伏構造等,為工程選線、選址提供基本資料。②測定基岩、洞室圍岩動彈性參數,為岩體工程地質分類和質量評價提供科學依據。③岩基快速測試技術是利用岩體彈性波速、回彈值及岩石點荷載試驗值作為地質評價的定量或準定量手段,為工程基礎開挖、建基面驗收、施工質量監測等提供數據。④地球物理測井可提供多種物理力學參數,為鑽孔岩層劃分、了解地下含水層特性;判斷地基液化及劃分場地類別等提供定量化指標。⑤層析成像技術通過測定孔與孔、洞與洞、孔與洞之間地震(聲波)速度重建波速場的分布特徵,使地質勘查達到由點或線到面的飛躍。⑥工程質量檢測。工程構築物的質量檢測、地下埋設物檢測。⑦地下管線探測,可查明管線類型、埋深、走向和位置等,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基礎資料。⑧考古調查和研究:包括古文化遺址的發掘和研究,文物表面腐蝕程度評價以及古代人文活動規律的評定等。⑨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國家建設中特別是西部地區,經常遇到滑坡、溶洞、地面下沉、水庫壩基漏水等工程地質問題。
3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方法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方法研究環境工程問題的機制是目標體在物性發生變化時(污染、破碎、擠壓等),會產生相應的地球物理場效應,即物質的電導率、介電常數、密度、磁導率和彈性等會發生變化,根據目標體與周圍介質物性的差異,藉助專門的儀器和一定的測量方式,觀測地球物理瑒的分布特徵和分布規律,結合有關地質資料對地下目標做出地質解釋,達到勘探的目的。目前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方法在研究解決環境工程問題時,幾乎使用了當前地球物理的所有方法。但是在解決環境工程問題的過程中,有些任務是傳統地球物理方法難以完成的,因此近些年來又發展起一些獨具特色的、專用於環境工程勘察的新方法,如地震面波法、高精度地震反射法、高密度電阻率法、探地雷達、天然聲輻射測量等等。對於同一種方法,應用於不同領域時,其方法原理雖然相同,但由於工作目的和探測對象的不同,在工作方式上往往有較大的差異,並形成各自的特點。
電(磁)法是以岩土介質的導電性差異為基礎,通過觀測和研究人工電流場的變化和分布規律,進而探查地質目標和解決環境工程問題的一類傳導類電法勘查方法。它是勘查地球物理方法中方法種類最多、應用面最廣的一類方法。地震勘查方法主要是研究人工激發的地震彈性波在岩、土介質中的傳播規律,用以確定介質的結構及其力學性質的差異,了解不同介質層的地下分布。目前用於工程環境檢測、災害調查的彈性波方法主要有以淺層為主的折射波法、反射波法和面波法,以及層析技術。環境重力方法是以物質重力差異為基礎,藉助重力儀器解決環境地質問題的方法。利用重力勘探解決的環境工程地球物理問題主要有地震預報、滑坡探測、地面沉降災害等。磁法勘探是一種研究地質構造、尋找礦產資源的方法,也可用來尋找帶有磁性的地下污染物等。環境工程地磁方法是以物質磁性差異為基礎,藉助一定的儀器和觀測方法獲取地球磁場信息,通過分析研究磁場信息的變化,達到研究在自然環境演化和人類活動過程中引起的環境工程變化問題。放射性測量方法,也就是核地球物理方法,是近代物理學中核物理理論在地球科學中的應用。核地球物理所涉及的范圍很廣,從空間上來講,已用於星際、航空、地面及海底。從應用對象上講,它不但應用於金屬、油氣等的勘查,更廣泛地應用於環境工程領域。如檢查大氣中的污染物、處理廢棄物、尋找基岩地下水以及地質災害的監測、預報與防治等。
下面給出目前應用於環境工程地球物理中的各種分支方法。
電(磁)法類主要有電阻率法、激發極化法、電磁感應法(瞬變電磁法、甚低頻法)、探地雷達、地面核磁共振法、激光技術與激光雷達方法;環境工程地震勘探方法有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高解析度淺層地震勘探、瞬態瑞雷波法;重力勘探;環境工程地磁方法、高精度磁測;放射性測量方法;層析成像技術(地震層析成像技術、電磁波層析成像技術)。
4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的應用
目前,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的應用領域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地球物理場的環境效應調查、環境污染的監測和防治、天然和人為災害的監測和防治、基礎性建設的工程勘查(包括西氣東輸、南水北調、三峽工程、高速等級公路的建設等)。廣泛的應用領域為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的理論、方法、技術及進一步的深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技術方法的研究領域。環境工程地球物理在這些領域中已經有不可勝數的成功實例,但仍處於形成和發展中,它的研究和應用領域有待於擴展、完善。
地球物理場的環境效應調查包括:天然核輻射環境效應的調查,解決氡氣災害遠景的區域預測、室內氡濃度監測和新建築規劃區的選址和設計;天然電磁場環境效應的調查,研究電磁場的生物效應和對人文設施的影響;人工彈性波場環境效應的調查,研究人工振動對工程建築的破壞和地基承載力的影響。環境污染的監測主要是放射性污染的監測、水資源污染的監測、地下固體廢料污染的監測。放射性污染的監測重點調查區域性自然放射性背景、核事故污染、礦山探采和選冶污染、採煤和燃煤的污染、石油開采及運輸中的放射性污染、建築材料的放射性污、核廢料處理場地的選址;水資源污染的監測主要工作是調查地下水無機污染、地下水有機污染、地下水污染通道、多個含水層之間交叉污染等狀況;地下固體廢料污染的監測重點是探測固體廢料埋藏場地的位置、范圍、厚度、隔離層、滲漏通道和污染范圍、廢料堆放場的選址。地質災害的監測主要是調查滑坡、泥石流、岩溶、洞穴、地裂縫、地面沉陷、土地鹽鹼化災害、海水入侵、煤層自燃、礦井地質災害(如岩爆、陷落柱、突水、瓦斯突出、井噴)等。工程問題主要有地下管線的探測、區域性的地質調查、建築工程質量無損檢測、建築物質量無損檢測、高等級公路、機場跑道路基路面質量的無損檢測、地基加固效果檢測、大型工程地基勘查等。
例如採用高密度電阻率法、瞬變電磁法、探地雷達法、地溫法及化學分析法在北京某垃圾填埋場進行滲漏檢測。用美國SIR-10A探地雷達儀,100MHz屏蔽天線,時窗400ns。地溫法採用日本UV-15精密測溫儀。化學分析樣取1.5m深土樣,實驗室用氣相色譜分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等有機污染物。這三種方法的測量結果,都沒有異常顯示。說明該區地表粘土層比較緻密,滲透性不好。而高密度電阻率法,使用E60B儀器,電極距3m,斯倫貝格排列,同時沿剖面布置60個電極。數據經預處理後,進行二維反演。結果表明,垃圾滲漏液由局部透水層滲入深部。被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呈低電阻率特徵,視電阻率在10Ω·m左右可定性為被滲漏液污染,垃圾場滲出液的實測電阻率均在0.40Ω·m左右,而自來水的電阻率均在32Ω·m左右。垃圾滲漏液污染已經鑽井證實,並且已於2002年開始施工,做地下水泥防滲牆處理。
例如陝-京天然氣輸氣工程涿縣-北京段的地下管線探測中,查清天然氣管道鋪設沿線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工作中採用金屬管線探測儀和探地雷達進行探測。在探測過程中,遇到的多為軍用電纜,並與天然氣管道溝呈不同角度相交,這種電纜如按常規探測易產生漏測,為解決這個問題,採用從遠處已知電纜位置追蹤的方法向天然氣管道溝方向逼近,同時在管道溝沿線採用「環形」布線的探測技術來進一步詳查。在數據採集時,採用發射機與接收機保持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保證儀器經過地下管線上方時,接收到有用信號,防止有用信號丟失。上海某地質勘查院應用探地雷達方法完成了滬閔路污水管和浦東楊高路地下雨水管等項目的探測。在浦東楊高路地下雨水管探測中,採用天線距1m,測點距0.1m,中心頻率100 MHz。所探測目的體在雷達圖像上的反映信號清晰,反映的上頂面深度為1.6m,管徑1.6m,後開挖驗證雨水管上頂面埋深1.54m,管徑1.6m,效果頗佳。
5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進展
5.1 儀器的更新換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①GPR發展理性化、系統化和快速化。GPR近年來發展很快。超寬分離天線及雙靜態多頻天線等的研製成功,使探地雷達的工作頻寬達0.1~100 MHz,時距在0~20000 ns。另外,儀器的體積變小,重量變輕,價格變低,但性能卻變得更好。②淺層地震方法與儀器有新的發展。尤其是三維高解析度地震勘探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得研究人員可以藉助計算機對地質體進行三維立體研究,從而大大提高對環境分析的准確度。跨井地震成像技術、地震剖面偏移處理技術等也都有所發展。攜帶型震源的出現改變了以往地震法儀器龐大、勘探費用高等缺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③高靈敏度近地表磁梯度儀器的出現。目前美國已經研製出一種G-858銫光泵磁力儀,具有穩定性強、靈敏度高、圖形、數字、聲音實時顯示、操作方便等優點,並能同時測量總場和水平及垂直梯度。
5.2 方法技術的更新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技術除了常用的電法和電磁法(電阻率法、激發極化法、自然電位法、音頻大地電磁法、甚低頻法)、位場法(磁梯度測量的方法、微重力測量)、淺層地震方法(地震折射法、地震反射法)、放射性方法外,新近出現了高密度電法、探地雷達、面波勘探和核磁共振法。這些新方法不同程度地提供了最佳的解析度,且能降低近地表信號衰減、地層非均質性和某些類型雜訊的影響。
5.3 資料處理技術的提高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的發展,也促進了數據處理、正反演解釋和成像技術的發展。頻譜分析、小波分析和統計方法廣泛應用於數據的去噪和弱信號的提取。反射地震和探地雷達資料的偏移成像等,採用包括解析方法、有限單元、有限差分等方法,研究的介質從各向同性向各向異性介質的方向發展,正演擬合也逐步趨於真實的介質,反演方法也從線性方法向非線性方法發展。但從目前的軟體來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多道面波技術的頻散曲線反演主要是一維,還沒有二維反演方法和軟體;電磁法的反演也大多集中在一維和二維,廣泛應用的三維反演軟體開始研發;淺層反射地震和探地雷達反演軟體逐步向標准化、商業化方向發展。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地球物理處理方法的發展,眾多對地球物理數據進行處理的軟體也隨之出現。在這些數據處理程序中,許多新理論、新演算法被採用,最近發展起來的混沌理論、分形理論、小波理論、模式識別等或多或少都有所體現。例如我國的研究者提出的基於小波變換的地震記錄分頻處理技術(Frequency Division Process,簡稱FDP)可將薄層的可識別度減小到1/16~1/64波長,大大提高了地震記錄的信噪比和解析度。這些理論的應用使得分析過程更與自然環境下的情況接近,提高了研究結果的可信度。
5.4 應用領域的擴大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應用於解決更廣泛的各類問題,新的應用領域仍在持續不斷地擴大。在最近幾年的進展中,有些是隨著儀器的更新和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而出現的,有些是受到了社會需求的刺激而出現的,有些則是受各種法律規定的強制因素而產生的。雖然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目前已有許多用途,但也存在著許多潛在的用途。如確定水文地質特徵,對基岩頂面和塌方底面成圖,勘探煤、金屬和其他礦物,民用、采礦和天然地震工程,確定地基加固程度和處理後的改善程度,探測和對地下設施成圖,確定岩石的可剝離性,監測大地運動和物理性質隨時間的變化,監測大壩和大堤的強度,確定溝渠充填物的性質,調查污染物的羽狀化,檢測未爆炸的軍火,勘探考古現場。
6 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幾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1)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方法逐步向高解析度、高精度的質量檢測和監測方法方向發展,表現在環境與工程應用領域的擴大(例如,有關農業利用土地的物理和化學的性質,公共衛生和安全方面如污染治理以及本領域各類工程的質量檢測等)、儀器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資料處理技術的進步(最近數十年或數年發展起來的混沌理論、分形理論、小波理論、模式識別等)。
(2)地下水有機污染的研究是研究的重要領域。地下水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將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環境地球物理方法用於地下水研究,目的是對地下水質量的監測及保護,而不是地下水的供應與開發。
(3)地質災害預報和環境污染監測是研究的主要內容,重點解決地質災害預報、環境污染長期的地球物理監測。
(4)採用綜合地球物理的方法研究環境工程問題。工程與環境問題種類較多,性質各不相同,涉及的范圍和領域也比較廣泛,應採用綜合地球物理方法才能取得更好地地質效果。
(5)特殊環境下的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技術有待發展。加強對礦山地球物理技術的研究,發展水下地球物理勘探技術。
(6)環境工程問題的時間剖面地球物理勘探,對目標體進行動態、連續、長期的檢查是環境工程地球物理的發展方向。
(7)生態環境研究是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學研究的新熱點。
(8)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信號採集、數據傳輸、資料處理及地質解釋的數字化、可視化及網路化是新的發展趨勢。
總之,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是一個新興的學科,研究和應用領域正在不斷拓展。其方法技術具有快速、經濟、可靠的特點。特別是在當前自然和人為災害不斷困擾著整個人類的情況下,地球物理技術在環境工程問題諸方面的應用都取得了新進展,在國民經濟建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解決環境工程問題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王敬國.2000.資源與環境概論.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王豐.2003.地球——人類滄桑的家園.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陳立民,吳人堅,戴星翼.2003.環境學原理.北京:科學出版社
周律等.2001.環境物理學.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王秀明.2000.應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陳仲侯等.1993.工程與環境地球物理教程.北京:地質出版社
王興泰.1996.工程與環境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術.北京:地質出版社
楚澤涵,任平.2002.環境地球物理學.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程業勛,楊進.2005.環境地球物理學概論.北京:地質出版社
Jonh M.Reynolds.1997.An Introction to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Geophysics.John Wiley&SONS
Murali Sabnavis,N.S.Patangay.1998.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Groundwater Geophysics.Association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sists,Hyderabad,India
Edwin S.Robinson,Cahit Coruh.1988.Basic Exploration Geophysics.John Wiley&SONS
曾昭發,劉四新,劉少華.2004.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的新進展.地球物理學進展,19(3)
崔霖沛,吳其斌.1997.環境地球物理方法及其應用:環境污染、災害及地球物理場環境效應的監測與治理.北京:地質出版社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環境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蔣宏耀等).1997.環境與地球物理.北京:地震出版社
李金銘,羅延鍾.1996.電法勘探新進展.北京:地質出版社
楊成林.1993.瑞雷波勘探.北京:地質出版社
陳燦華,陳紹求.2000.電測深法在岩溶探測中的應用.中南工業大學學報,(1):9~12
何雪洲.1999.地球物理技術在災害地質調查中的應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動態,(1):1~4
王俊茹,呂繼東.2002.地質雷達在環境地質災害探測中的應用.地質與勘探,(3):70~73
王文龍,陳天逵.1995.淺論高密度電阻率法在工程勘測中的應用效果.地球物理與化探,(3):229~237
王玉海,姜濤.2001.地質雷達在檢測地裂縫中的應用.勘察科學技術,(3):62~64
夏望麟,王國利.2002.淺層反射多次覆蓋技術在滑坡勘探中的應用.湖北地礦,(4):135~137
楊文采,杜劍淵.1992.煤礦陷落柱地震層析成像試驗.地球物理與化探,(3):174~180
張獻民,王俊茹,劉國輝.1994.應用高密度電法探測煤田陷落柱.地球物理與化探,(5):363~370
楊進,劉慶成,程業勛.2000.水環境地球物理方法的應用綜述.地質科技情報(2)
王麗娟,王支農,郝書軍.2003.地球物理方法在環保工作中的應用實例.勘察科學技術,(2):58~60
崔霖沛.1998.環境地球物理方法的若干應用領域及其發展趨勢.國外地質科技,(3):9~17
楊進,劉慶成,程業勛.1998.環境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污染監測中的應用.環境科學研究,(6):43~46
崔霖沛.1998.地球物理方法在城市環境評價中的應用.國外地質科技,(1):28~34
徐寶慈.1995.當前環境工程地球物理研究的進展和動向.地球物理化探譯叢,(5):4~8
崔霖沛.1992.環境地球物理-地球物理應用領域的新前沿.地質科技參考資料,(2):15~18
崔霖沛.1995.地球物理學與環境的監測和保護.國外地質勘探技術,(2):1~7
陳暉鳴,余欽范.1998.環境污染調查中磁與電磁測量新技術的應用.地學前緣,(2):237~245
朱海龍.1999.環境地球物理學及其研究現狀.石油地球物理譯叢,(1):1~7
Gueli S.Vakhromeev.2001.ENVIRONMENTAL GEOPHYSICS:MODERN CONCEPTION.地學前緣,(1):47~57
Dwain K.Butler等著.崔霖沛譯.1998.關於近地表地球物理新用途的短篇記事選.地球物理化探譯叢,(2):66~72
John E.Scaife等著.張保祥譯.1998.地球物理技術在城市環境地質調查中的應用.地球物理化探譯叢,(2):55~60
曹俊興,賀振華,朱介壽.1998.工程與環境地球物理的發展現狀與趨勢:1997年工程與環境地球物理國際學術會議側記.地球科學進展,(5):501~504
崔霖沛.1997.地球物理方法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應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5):16~18
程業勛,王南萍,侯勝利.2001.環境輻射的評價方法及現場檢測技術.地學前緣,(1):82
高慶華,馬宗晉,蘇桂武.2001.環境、災害與地學.地學前緣,(1):9~14
宋秀傑,丁庭華.1999.北京市地下水污染的現狀及對策.環境保護,(11):44~47
李曉芹,陶裕錄,馮銳.1998.電阻率層析成像的原理與初步應用.地震地質,20(3):234~242
楊華,李金銘,桂峰.1998.電阻率層析成像方法技術近年發展概況.地球物理學進展,13(4):90~96
潘玉玲,張昌達.1999.核磁共振技術應用的新領域-探查地下水.CT理論與應用研究,8(4):5~8
潘玉玲,萬樂,袁照令等.2000.核磁共振找水方法的形狀和發展趨勢.地質科技情報,19(1):105~108
鄭軍衛,張志強,董連成.2000.環境地球物理學及其現狀與進展.地球科學進展,15(1):40~47
賈民育.2000.微重力測量技術的應用.地震研究,23(4):452~456
John M.Reynolds.2004.Environmental geophysics investigations in urban areas.First Break,Vol.22,No.9,pp,63~69
Dinesh Kumar and B.J.Alappat.2003.Monitoring leachate composition at a municipal landfill site in NewDelhi,In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No.5,pp,454~465
❹ 珍惜水資源的資料,明天要交啦!各位幫下忙。
洗臉、洗菜、洗衣服用過的水和夏天洗澡的洗澡水儲存起來(盛放在浴缸或大盆或桶內),用於沖廁所拖地板擦門窗等;夏天,當室外氣溫將高於室內時,把門窗關閉,防止室外高溫侵入;在床頭、寫字台、廚房案台、洗手間的上方安裝微風吊扇,餐廳裝吊扇或用落地扇消暑,少用或不用空調。
電飯煲燒米飯時,干湯後再保溫10分鍾就斷電,用余熱蒸飯,可以節約電。晚上空調開兩個小時後關掉,打開耗電較少的微風吊扇就能舒適熟睡一夜了。
將每日洗米水用來洗菜,將洗衣服的水用來拖地,然後再拿來沖馬桶,節省清潔水。每晚睡覺前將風扇定時,使用空調者稍調高一兩度,出門關閉電源。
市民用水超過一定范圍後,水費呈遞增,如每月3噸以內價格正常計算。
將廢棄的塑料飲料瓶裝滿水後放入洗手間的馬桶水箱中,增加水的阻力,每次小便後沖一下,可以節省下不少水。
找一隻用過的乳膠塑料桶,用鐵絲將窗紗穿上然後蒙在桶口上,這樣家裡天天洗菜的水倒入桶內過濾後,既能拖地又能沖洗廁所,可節省不少用水量。
1、建議學生的課本用完不要帶走,留給下一屆學生使用;推行後還可適當減少學費,從點滴中培養同學們的節約美德。
2、燃氣灶燃燒時鍋底和火苗輻射區域外圍會有熱量外泄,既造成能源浪費,夏季還會增加廚房溫度,影響人體舒適度。解決辦法是:以不銹鋼等為原料,壓製成雙層空膽節能熱水鍋墊,中空間距2至5厘米,形狀分平、圓底兩種,並留有注水口,容積2升水左右。在不影響主鍋溫度的情況下,熱水鍋墊內水溫可增加15℃左右,夏季可洗澡,冬季可用來洗碗等。
3、在現有40瓦燈泡的鎮流器上加一節可控器,這樣第一次開燈時燈光比較微弱但能看清物品;若想看書寫作業再開一次就行了。這樣也可以省不少電。
4、在社區引進無水洗車服務,這樣1升水最多可以洗8至10輛車。工具和材料如下:無水洗車亮潔劑一瓶(500毫升可用30~50次),一隻平常可澆花的噴壺,一隻軟毛刷,兩條柔軟棉毛巾,一把蠟拖。
5、有一人寫了40條點子。包括用桑樹葉洗衣服、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計劃生育等。
6、吊扇啟動時,先開風速最大的擋,然後再換小擋。
7、不小心衣服碰了油漆,在污處塗上清涼油,然後打肥皂洗兩遍,就干凈了。
8、有車族節約要點。外出時盡量乘坐公共汽車,自駕車外出時車內盡量少放一些物品,這樣可以減少車輛負荷和尾氣排放。車輛卸貨或等人時最好熄火,中速行駛,不突然加速,途中盡量不要急剎車,保證輪胎內有充足的氣,車輛停用時最好不要存放汽油,以免揮發浪費。
9、冰箱節電要點。放在室內涼爽通風的地方,與牆壁應保持一定距離。保持冷凍室內的清潔,及時除霜。不要把熱的溫的食物放入冰箱。開冰箱的時間越短越好。選擇合適的材料包裝冷凍食品。冷凍食品需要食用時可放在冷藏室解凍等。
10、有一人寫了20條金點子。包括自帶牙刷,倡導無水日、舊水龍頭免費換新,在各單位開展節約狀元評選等。
11、安裝分式按鈕的抽水馬桶,按大、小便分別用大、小流量來沖洗廁所,這樣可節約不少自來水。
12、過年過節時不寄紙制的賀卡,改用電子賀卡發問候電郵。名片用紙、辦公用紙、信封等應選用再生紙。
13、晚飯後散步兩小時,既鍛煉身體又節約用電;冬季臨睡前用電熱毯預熱替代空調的作用。
14、住宅樓可分設清水和循環水兩個水管,清水管中的水用於飲食、洗漱等,使用後再流淌到樓下蓄水處時將通過一個智能控制過濾水泵,形成循環水,再把它抽到樓頂水箱,用於沖馬桶、洗拖把、澆花等,這樣既節約了水資源,又減少了污水排放。
15、建議在一些城鄉接合部挖少量水井,市民夏日可使用井水洗滌與沖涼,相信可節省較多的自來水。
16、消防栓由地上立式改為地下卧式,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消防栓被撞斷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現象。消防栓掩體箱可由瓦工砌制而成,大小、深淺以能順利放入和取出為合適。
17、「智能生態節水設備」,通過技術處理,可以在洗車時實現自來水循環回用,目前已獲國家專利。
18、都市住戶太陽能上下水管安裝非常不統一,且經常發生漏水現象,既影響市容,冬天又容易凍壞。建議開發商在建住宅樓時,將上下水管安裝在牆壁內通往各用戶家,這樣美觀又節能。
19、現在家庭的特點是人口少,且大多是三口之家,由此出現吃菜難問題。菜買少了,花色營養欠佳;菜買多了,造成浪費,建立社區大食堂既可幫上班族減輕家務負擔,又能彌補小家庭的缺憾。
20、各地方區域內建立廢舊品調劑市場。以網路市場為主,並在一些公共場所如醫院、車站、小區、商場門口設立上網平台,以便及時上網購買自己所需的東西;國家對這類買賣行為除按稅法徵收必要的稅費外,不收取任何費用。
21、一次投入4000萬元改造萬輛計程車、公交車,每年可節約燃料費2億元。建議南京市對計程車、公交車進行強制油改氣。方法如下:增加燃氣加氣站,推廣油氣雙燃料汽車。
22、科學處理葯品包裝問題,如今的葯品往往有不必要的多層包裝,建議廠家生產簡裝葯,希望市民抵制精包裝葯品。
23、建議在農村推廣建造大沼氣池,以兩季秸稈為燃料生產沼氣。
24、成立城市有機肥供應公司。現在都市人口的數量非常可觀,也就產生了大量的人體排泄物,多年來這些都通過下水道排放到河流中,污染了環境還浪費了資源,可將此有機肥運到農村代替化肥,節約又環保。
25、建議回收舊傢具,進行再加工後繼續使用。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木材資源。
26、骨灰盒式肖像雕塑。把骨灰盒製成死者的肖像,背面或下面設有一小閥門,把死者的骨灰擺放進去,這樣就能省下很多原本用於安葬死者的土地。
27、在城市的大部分高樓頂上安裝太陽能發電機,節約能源又緩解電力。
28、利用可再生能源潮汐發電。江蘇省有900多公裏海岸線,每日潮漲潮落兩次,高低潮位差達3米多,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現代科學技術完全有能力利用潮汐能發電。
29、建議家庭使用小型蓄能空調機和相變蓄冷材料。在電力供應緊張時,峰谷電價政策的實施為蓄能空調技術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我國很多地方都已經用上了大型蓄冷空調,但它們都用在大型的建築物內。而小型的、家用的蓄冷空調卻遲遲未出現。該項目已獲國家專利。
30、利用城市高樓頂部風力資源。風速隨高度而遞增,樓越高,風力越大,其儲備的風能資源就越足,目前大城市20多層的高樓比比皆是,如在高樓頂上建成結構性風口或風洞,高樓頂上可常年全天候具備發電條件,樓頂建風車,既可發電,又是一道風景線。
31、利用月光來照明。凡月光較好的夜晚,可以少開或不開路燈,氣象部門完全可以測出一個亮度系數,在什麼指數下開關路燈。
32、夏天到了,轎車停在室外,人剛進車往往覺得溫度太高,身體非常不舒適。建議用太陽能板做車頂,這樣車子熄火後,讓太陽能轉變成電能,啟動車內空調。
33、「自動超越無軌電車」。城市公交車是城市用油大戶,尾氣污染大戶,若能實現公交車輛電氣化、軌道化,對解決石油危機和城市環境保護都有重大的意義。
34、在道路照明時採用高壓鈉燈電子鎮流器產品。該產品具有良好的節電效果,目前日`本、歐美已經產業化了,面對節能、「電荒」,電子鎮流器有諸多獨特的優點,如光通量恆定,亮度不變,不閃動等。
35、在城市熱島中,修建抽熱塔使熱島變涼島,其外形像一座大煙囪。它利用地表和高空空氣的溫差,把地表的熱空氣抽到高空中去,使得地表形成低氣壓區,高空中的冷空氣就源源不斷地經四周沉降,補充到熱島中來,降低熱島的地表溫度。為減少建設投資,可將抽熱塔附建在高樓之內,把抽熱塔的底部作為停車場用。
36、建議多生產設計自由組合式服裝,即買一件衣服,可自行根據天氣心情個人喜好等,隨時組合拼貼衣領、衣袖、口袋等部件,節省大量好衣料又具時裝效果,可做到一衣多穿,比正反兩面穿還要科學。
37、建議郵政部門不要不停地改變標准信封的印製標准,否則每變換一次,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棄信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8、要把建設「節約型社會」當作一次工程,而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號上,有關部門應從政策、體制等各個方面去監督和實施節約舉措,特別是要推廣節約型器材的使用。
38、不搞城市亮化工程,合理節約使用照明,除非在節假日。
40、社會應形成「節約增值制度」,以獎罰方式提高市民整體節約素質。
這是我在人民日報上看的一片文章。據我所知,目前北京只有八達嶺陵園一家實行樹葬的,其他不知道。
6月16日,北京八達嶺陵園樹葬園區將正式開園。截至6月5日晚已有近30人
登記購買樹葬墓位。走入陵園,在傳統的墓葬區,一排排黑色或白色的墓碑排
列緊湊,靜靜地矗立,遠遠一望便知這是一片墓園。在即將開園的樹葬區,景
觀截然不同。一棵棵青松、白楊旺盛地生長著,樹下生長著小草和灌木,樹間
小鳥歡快地唱著,和自然如此相近,彷彿是一座天然森林公園。
緊張的土地資源不允許「逝者」再與「生者」爭地
對於這樣一種新的殯葬形式,陵園總經理吳亞利是這樣看的:「樹葬就是
將逝者的骨灰埋在樹下,不形成墳頭,一方面讓人有真正回歸自然的感覺,另
一方面也讓人感覺到親人的生命透過一棵樹延續下去。」
客戶經理韓先生告訴記者,自從陵園發布開展樹葬的消息後,每天都要接
到十幾個關於樹葬的咨詢電話,其中80%是老年人自己打來的,已有一些老年
人表示要說服子女在自己身後為自己選擇樹葬。記者設法聯繫到一位咨詢者王
大爺。王大爺說,他之所以傾向於選擇樹葬,因為他考察了一些墓園,看到有
些墓地佔了很大的一塊地兒,還搞豪華的裝飾,覺得很沒必要。「人都不在了,
還占那麼大地方,還不如把土地留給後人,讓他們去干點有用的事兒。」
事實上,我國緊張的土地資源已經不允許「逝者」再與「生者」爭地。國
土資源部有關資料表明,雖然我國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但耕地和土地資源相
對稀少,人均土地面積為0.77公頃,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06公頃。而現在我國
沙漠化面積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多億
噸。
專家稱,造成我國土地資源緊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逝者占生者的
地,是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原因。有報道稱,某些地區的墓地佔地比「活人的
平均居住面積還大」,不斷擴展的墓地正在侵佔著日益稀缺的土地資源。
人口眾多而土地資源短缺,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矛盾。目前我國
每年新出生人口2000萬左右,人口死亡率在6‰左右,僅北京每年火化的遺體就
在7萬具以上。逝者的數量是日復一日的累計增加,每年公墓在用地上任何一點
數量上的增長,都會使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愈發突出,都會使奇缺的土地資源日
益不堪重負。
國家綠化委員會的專家指出,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墓碑墓穴盡可
能不再佔用土地資源,盡可能不再破壞自然環境。
樹葬節約資源效應明顯:一個家族的人身後可選擇「團聚」在同一棵樹下
土地,是一種有限的寶貴資源,消耗一點就少一點,而人類卻要永遠地繁
衍下去。
殯葬業人士告訴記者,就節約土地而言,骨灰盒入土比棺材入土前進了一
大步。因為安放骨灰盒佔地不會超過1平方米,可一座土葬墳墓至少佔地12平方
米,一口棺木需用木材0.5立方米,即使按每年只有1000人土葬計算,也要佔用
土地1.2公頃,浪費木材500立方米。
但目前每年安置骨灰盒所消耗的土地資源也不可小視。雖然各地的殯葬管
理條例都要求,安葬骨灰的墓穴每個佔地不得超過1平方米。但殯葬業內人士向
記者透露,即使嚴格執行這一規定,每個墓穴實際佔地不會少於3平方米,因為
建一個墓園要有必要的走道、綠化等配套設施,這些公攤面積算下來,「1平方
米條例」的執行,大大縮了水。
有人曾做過計算,樹葬所佔用土地僅為傳統墓穴的1/10。以八達嶺陵園的
做法為例,他們在樹下挖一個3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小坑,把骨灰深埋進
去,佔地只要0.09平方米,確實僅為1平方米的1/10。吳亞利介紹,一個家族
的人身後還可以選擇「團聚」在同一棵樹下,這樣節約的土地將更為可觀。中
國綠化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王九淵說,樹葬所佔的土地,實際上養育著一棵樹,
完全可以視為綠化面積。大規模地建墓地使「青山白化」現象嚴重,樹葬不僅
可以減少用地,今後還可以進一步增加森林資源。據悉,八達嶺陵園中每個樹
葬墓位將向中國綠化基金會捐贈500元,用於長城的保護和綠化工作。樹葬,有
力地推動了綠化工作。
❺ 潛水泵在相序接反的情況下,導致反轉後會不會損壞潛水泵
會。
有許多類型的潛水泵正轉和反轉時皆可出水,但反轉時出水量小、電流大,其反轉時間長了會損壞電機繞組。
潛水泵在下水前應向泵內注入清水,起動空轉兩三次,檢查運轉是否正常,轉向是否符合要求。如果轉向相反,將任意兩相接線調換即可。
潛水泵電機接線必須接實,以免電機缺相運轉燒毀電機。
潛水泵使用時不要頻繁地開關,因為電泵停轉會產生迴流,若立即開機,會使電機負載啟動,導致啟動電流過大而燒壞繞組。
(5)廢水比正反擴展閱讀
潛水泵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不需固定安裝基礎,便於移動使用等特點。宜用於小容量的臨時排水,提取井水和農業灌溉。潛水泵另一個好處是泵不會高過液面,可以避免空穴現象。
第一個成功使用潛水泵的人是亞美尼亞油井系統工程師及發明家Armais Arutunoff,他在1928年在油田中成功架設了第一個潛水油泵。
潛水泵的應用
根據分類的不同,用途也就不一樣。比如潛水排污泵主要應用大部分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有飯店、賓館、醫院、建築、市政工程等,均是用於排放固體以及各種長纖維的淤泥、廢水、城市生活污水。
磁懸浮泵的主要應用則相對高端,都是一些工礦企業的供水、排水系統,農田灌溉及高原、山區供水等領域。
井用潛泵則主要被應用在深井提取地下水,包括用於河流、水庫、水渠等提水工程,農田灌溉及高原山區的人畜用水,亦可供城市、工廠、鐵路、礦山、工地供排水使用。
❻ 凈水器有水桶和沒水桶的區別
1、儲存水的方式不同
凈水器的桶是用來儲存被凈完之後的水的,因此帶桶回的凈水器可以稱它為儲水式凈答水器,而不帶桶的則是直流式,需要藉助出水泵。
2、出水方式不同
儲水式凈水器的出水利用的是桶類水的自身壓力,不需要藉助出水泵。
沒水桶的凈水器依靠出水泵出水,屬於直流式出水。
3、佔用空間不同
儲水式凈水器的桶很佔地方,因此想要安裝此類凈水器,必須對你家的櫥櫃有所要求,要是太小了,可能就裝不了了。
直流式凈水器,這類凈水器的優點就是小巧,不會佔用櫥櫃的體積,幾乎任何一個廚房都可以裝。
4、噪音不同
直流凈水器的出水不是受到的水壓作用,而是需要用出水泵對其輸送壓力,因此每次打開凈水器的時候,出水泵就會開始工作,產生的噪音比較大。
儲水式凈水器由於受水壓作用出水,所以所產生的聲音很小。
5、凈水程度不同
儲水式的會把凈化完的水儲存進水桶里,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對凈化後的水造成二次污染。
直流凈水器不用將凈化後的水進行儲存後,這類凈水器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❼ 洗衣機上排水和下排水區別
1、排水原理不同
洗衣機上排水和下排水,指的是洗衣機的兩種排水方式,上排水是洗衣機的排水口在洗衣機的上部,排水時是通過水泵提升廢水,然後排出。下排水就是排水口在洗衣機的下部位置,利用自壓力將廢水排出。
2、洗衣機安裝方式不同
上排水安裝時要讓排水管高出洗衣機的頂部再向下,形成一個弧度有利於將廢水排出、下排水在安裝時,排水管放置在水平的地面或向下的坡度,有利於廢水的排出。
3、應用的洗衣機不同
滾筒式洗衣機和波輪式洗衣機其實就是兩種排水方式的代表、下排水的方式大多數是應用在波輪洗衣機或者是部分的滾筒洗衣機上的,而上排水的方式則被應用在一些高端的滾筒洗衣機上。
4、利弊
下排水方式被大多數波輪洗衣機和部分滾簡洗衣機採用,比較簡單、不需要額外用電,排水徹底
上排水這種排水方式多被採用在中高端滾筒洗衣機上,這種排水方式也有他不利的一面,因為是通過排水泵排水所有要用到電,而且電機做功過程中還會產生噪音,同時這排水方式結構較為復雜。
(7)廢水比正反擴展閱讀
洗衣機日常保養及工作原理
為使洗衣機長期運轉正常好用,必需按時認真進行正確的潤滑維護保養,需要潤滑的地方主要是軸承和齒輪,軸承需由注油孔注入抗磨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的L-TSA22號防銹抗氧化潤滑油,一般2-3年加油一次,如用一般機械油則需每年加油一次。
滾筒洗衣機
滾筒洗衣機發源於歐洲,洗衣方法是模仿棒錘擊打衣物原理設計,利用電動機的機械做功使滾筒旋轉,衣物在滾筒中不斷地被提升摔下,做重復運動,加上洗衣粉和水的共同作用使衣物洗滌干凈.
波輪式洗衣機
波輪式洗衣機是洗衣機的一種,由電動機帶動波輪轉動,衣物隨水不斷上下翻滾、洗滌衣物有單桶、套桶、雙桶幾種。
它的結構比較簡單,維修方便,洗凈率高,但對衣物磨損率大,用水多。如今隨著科技發展,出現了電腦控制的新水流洗衣機,採用大波輪、凹型波輪等。
優點是對衣物纏繞小,洗滌均勻損衣率低;洗滌缸缸體有全塑、搪瓷、鋁合金、不銹鋼四大類。波輪式洗衣機工作原理:依靠裝在洗衣桶底部的波輪正反旋轉,帶動衣物上下左右不停地翻轉,使衣物之間、衣物與桶壁之間,在水中進行柔和地摩擦,在洗滌劑的作用下實現去污清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洗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