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車廢水經沉澱的ss去除率
⑴ 你好,我的是屠宰廢水,曝氣沉砂池,斜板隔油沉澱池,對COD,BOD,SS的去除率大概是多少呢後續處理是SBR
預處理除了格柵,最好有個篩網類的東西,碎肉雜毛什麼的對生化很有影響。最後再加個混凝沉澱或氣浮之類的,COD達到80更保險一些。
⑵ 請問:修車場廢水(或者洗車廢水)的BOD5、COD、SS、含油率等一般為多少啊急救阿~~~
3-5%
⑶ 曝氣沉砂池對SS的去除率是多少
曝氣沉砂池抄對襲SS的去除率是25%左右。
由於曝氣作用,廢水中有機顆粒經常處於懸浮狀態,砂粒互相摩擦並承受曝氣的剪切力,砂粒上附著的有機污染物能夠去除,有利於取得較為純凈的砂粒。 在旋流的離心力作用下,這些密度較大的砂粒被甩向外部沉入集砂槽,而密度較小的有機物隨水流向前流動被帶到下一處理單元。另外,在水中曝氣可脫臭,改善水質,有利於後續處理,還可起到預曝氣作用。
普通沉砂池截留的沉砂中夾雜有15%的有機物,使沉砂的後續處理難度增加,採用曝氣沉砂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此缺點。
⑷ 水污染處理中,水解酸化池的SS去除率一般是多少啊
水解酸化池沒有SS去除指標,內有攪拌的出水SS為500-1000mg/L,沒有攪拌的SS一般低於100mg/L,如果非專要計算SS,就參屬考進水SS減去出水值。混凝沉澱BOD去除率要根據水質來定,最好做一個小試,實際去除率為小試去除率的80-90%,沒有做小試的,要麼以自己做過的同類或類似廢水的經驗,或多看看類似廢水方面的文章再取值。
⑸ 是不是印染廢水一般不加初沉池若用初沉池其對ss的去除率高嗎
河南環宇化工化工原料,水處理
⑹ 【求助】沉澱池對COD、BOD、SS有去除嗎去除率一般是多少
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去除率和水質有關,因為沉澱池去除的主要是顆粒性物質,即非溶解性COD、非溶解性BOD以及SS
⑺ 在污水處理中,為什麼使用的沉澱池往往對SS的去除率都不高
懸浮物的去除率取決於沉澱速度與停留時間、水深沉降速度受比表面內積(顆粒大小)影響
自由容沉澱去除率 = (進水懸浮物的總量SS-出水懸浮物的總量SS)/進水懸浮物的總量SS.
水中懸浮顆粒在水中的沉降,根據水中懸浮顆粒的凝聚性能和濃度,沉澱可分成四種類型:自由沉澱、絮凝沉澱、成層沉澱和壓縮沉澱。
其實這也是懸浮物沉澱經過的四個階段~在污水廠中用量筒取曝氣池混合液,如果是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幾分鍾內就可以觀察的這四種沉澱現象。
假設懸浮顆粒大小不變,水體低速向單一方向流動,各水深流速一致,水體越深,懸浮顆粒沉澱所需要經過的時間就越長,如果該水體水流方向寬度很小,那麼沉澱效率就會極低,如果水深小,水流方向水體寬度很長,效果則相反。
流速也是需要控制的一個參數,如果流速足夠大,石子也可以懸浮不沉。
可以去翻閱有關平流沉澱池的沉澱理論,即水流方向上水面越寬,流速越緩慢,水深越小,沉澱效率越高。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使水與沉澱底面的接觸面積增加,這可以參考斜板、管沉澱池。
⑻ SBR工藝對ss去除率是多少
以下供你參考
水解酸化階段,基本上不去除COD、BOD,因為水解酸化的目的是分解大分子分子鏈,使得大分子變成小分子,從而更容易被後續工藝處理。而SS和色度基本上也是不能去除的。
UASB階段,對COD和BOD的去除率一般能達到60%~70%,SS去除率也差不多,色度一般能去除50%左右。
SBR階段,進一步去除COD和BOD,運行的好,能達到90%~95%,SS去除率看運行情況,一般能去除30%左右。色度基本上不去除。
混凝沉澱,主要去除SS,加葯混凝,應該能去除90%。
⑼ 導致沉澱池SS去除率較低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解決
沉澱池懸浮物去除率較低,有以下原因:
1. 混凝效果不好;
2. 水力負荷過大、或者說流速過內大、或者說停留時間容HRT過短;
3. 有不利條件出現,如溫差引起的翻池等。
解決辦法:
1. 強化前段混凝工藝:適當調整混凝劑和絮凝劑的加葯量;調整混凝作用的水力條件;調整混凝作用的池體停留時間;
2. 降低負荷:控制進水流量;增加池容;添加斜板裝置等;
3. 控制不利條件的出現:關注夏日沉澱池溫差問題。
⑽ 水解池、UASB、接觸氧化池的 COD/BOD/SS去除率是多少啊,高手請教下
1、水解池:自cod 20%-30%;bod 20%-30%;ss50%-70%。
2、UASB去除率:COD 40%-60%-;BOD 30%-50%;SS:10%以下。
3、生物接觸氧化去除率:COD 30%-50%;BOD 40-60%;SS 80%。
在生活污水進入污水管網之前,為了對生活污水進行初步處理,從源頭上減少污水處理廠的處理符合,常用化糞池和隔油池對生活污水進行初步處理,處理的效率一般都比較低。
(10)洗車廢水經沉澱的ss去除率擴展閱讀:
化糞池廁所的結構原理
化糞池由相聯的三個池子組成,中間由過糞管聯通,主要是利用厭氧發酵、中層過糞和寄生蟲卵比重大於一般混合液比重而易於沉澱的原理,糞便在池內經過30天以上的發酵分解,中層糞液依次由1池流至3池,以達到沉澱或殺滅糞便中寄生蟲卵和腸道致病菌的目的,第3池糞液成為優質化肥。
新鮮糞便由進糞口進入第一池,池內糞便開始發酵分解、因比重不同糞液可自然分為三層,上層為糊狀糞皮,下層為塊狀或顆狀糞渣,中層為比較澄清的糞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