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斜板沉澱池作用
1. 斜管(板)式沉澱池的工作原理
淺池襲理論原理
設斜管沉澱池池長為L,池中水平流速為V,顆粒沉速為u0,在理想狀態下,L/H=V/ u0。可見L與V值不變時,池身越淺,可被去除的懸浮物顆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將H分成3層,每層層深為H/3,在u0與v不變的條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將u0的顆粒去除。也即總容積可減少到原來的1/3。如果池長不變,由於池深為H/3,則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將沉速為u0的顆粒除去,也即處理能力提高倍。同時將沉澱池分成n層就可以把處理能力提高n倍。這就是20世紀初,哈真(Hazen)提出的淺池理論。
2. 斜板沉澱池應用場合
1適用於舊沉澱池的改建、擴建和挖潛
2用地緊張、需要壓縮沉澱池面積時
3適用於初沉池,不適用於二沉池(我們實際工程應用時,二沉池也用過斜板沉澱池)
3. 斜板斜管沉澱池為什麼不能作為二沉池使用
洗沙之後沉澱池的廢水怎麼處理呢,這幾張動圖一目瞭然】
無論是洗砂還是選礦,廢水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特別是在環保日益嚴厲的當下。對這兩種作業了解的朋友,一定對沉澱池不陌生。
它是利用沉澱作用去除廢水中懸浮物,凈化水質的設備。按照初次沉澱池的形狀和水流的特點,國內通常將初次沉澱池分為平流式、豎流式、幅流式及斜板管式四種。
01、平流式沉澱池
平流式沉澱池的池型呈長方形,廢水從池的一端流入,水平方向流過池子,從池的另一端流出。在池的進口處底部設貯泥斗,其它部位池底有坡度,傾向貯泥斗。
優點:1)沉澱效果好;2)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強;3)施工方便;4)多個池子易於合為一體,節省佔地面積。
缺點:1)池子配水不易均勻;2)採用多斗排泥時,每個斗需要設單獨的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量大;3)採用連帶刮泥機排泥時,其支承件和驅動件都浸於水中,易銹蝕。
適用條件:1)適用於地下水位高,以及地質較差的地區;2)適用於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
02、豎流式沉澱池
池型多為圓形,亦有呈方形或多角形的,廢水從設在池中央的中心管進入,從中心管的下端經過反射板後均勻緩慢地分布在池的橫斷面上,由於出水口設置在池面或池牆四周,故水的流向基本由下向上。污泥貯積在底部的污泥斗。
優點:1)無機械刮泥設備,排泥方便,管理簡單;2)佔地面積小。
缺點:1)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難;2)對沖擊負荷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差;3)造價較高;4)池徑不宜過大,否則布水不均。
適用條件:適用於處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處理廠(單池容積一般小於1000m³)。
03、輻流式沉澱池
輻流式沉澱池是一種大型沉澱池,池型多呈圓形,小型池子有時亦採用正方形或多角形。池的進、出口布置基本上與豎流池相同,進口在中央,出口在周圍。但池徑與池深之比,輻流池比豎流池大許多倍。泥斗設在池中央,池底向中心傾斜,污泥通常用刮泥(或吸泥)機械排除。
優點:1)多為機械排泥,運行較好,管理較方便;2)機械(刮)排泥設備已趨於定型;3)結構受力條件好。
缺點:1)佔地面積大;2)機械排泥設備復雜,對施工質量要求高。
適用條件:1)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及工程地質條件較差地區;2)適用於大中小污水處理廠。
4. 污水處理設備的斜管沉澱池有什麼特點
(1)利用了層流原理,水流在板間或管內流動,水力半徑很小,所以雷諾數較低,內一般情況下,雷諾數容Re在200左右,水流呈現層流狀態,對沉澱極為有利,斜管內水流的弗勞德數約在1*10^-3~1*10^-4之間,水流呈穩定狀態。
(2)增加了沉澱池的面積,使沉澱效率提高。當然,由於斜板的具體布置、進出水的影響及板或管內流態的影響等,處理能力不可能達到理論倍數。實際提高的沉澱效率與理論沉澱效率比稱為有效系數。
(3)縮短了顆粒沉澱距離,使沉澱時間大大縮短。
(4)斜板或斜管填料內絮狀顆粒的再凝聚,促進了顆粒進一步長大,提高了沉澱效率。
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5. 斜板隔油沉澱池斜板的作用
泥水分離,泥靠重力沉降。
6. 斜管沉澱池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啊
原理:
在平流式或豎流式沉澱池的沉澱區內利用傾斜的平行管或平行管道內(有時可利用容蜂窩填料)分割成一系列淺層沉澱層,被處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澱淺層中相互運動並分離。
根據其相互運動方向分為逆(異)向流、同向流和側向流三種不同分離方式。每兩塊平行斜板間(或平行管內)相當於一個很淺的沉澱池。
(6)污水斜板沉澱池作用擴展閱讀
優點:
①利用了層流原理,提高了沉澱池的處理能力;
②縮短了顆粒沉降距離,從而縮短了沉澱時間;
③增加了沉澱池的沉澱面積,從而提高了處理效率。
這種類型沉澱池的過流率比一般沉澱池的處理能力高出7-10倍,是一種新型高效沉澱設備。並已定型用於生產實踐。
7. 沉澱池斜管填料的主要作用
造成「淺池復效應」
使顆粒沉降制到斜管底部被捕集並脫落
轉載:
設斜管沉澱池池長為L,池中水平流速為V,顆粒沉速為u0,在理想狀態下,L/H=V/ u0。可見L與V值不變時,池身越淺,可被去除的懸浮物顆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將H分成3層,每層層深為H/3,在u0與v不變的條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將u0的顆粒去除。也即總容積可減少到原來的1/3。如果池長不變,由於池深為H/3,則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將沉速為u0的顆粒除去,也即處理能力提高倍。同時將沉澱池分成n層就可以把處理能力提高n倍。這就是20世紀初,哈真(Hazen)提出的淺池理論。
8. 斜板沉澱池為什麼可以應用於污泥濃縮或生化處理的二次沉澱池
斜板沉澱池是根據淺池沉澱理論設計出的一種高效組合式沉澱池;也統稱為淺池沉澱池。在沉內降區域設容置許多密集的斜管或斜板,使水中懸浮雜質在斜板或斜管中進行沉澱,水沿斜板或斜管上升流動,分離出的泥渣在重力作用下沿著斜板向下滑至池底,再集中排出。這種池子可以提高沉澱效率50~60%,在同一面積上可提高處理能力3~5倍。可根據原廢水的試驗數據來設計不同流量的斜管沉澱器,使用時一般都要投加凝聚劑。 斜管沉澱凈水法是在泥渣懸浮層上方按裝傾角60度的斜管組建,便原水中的懸浮物,固體物或經投加混凝劑後形成的絮體礬花,在斜管底側表面積積聚成薄泥層,依靠重力作用滑回泥渣懸浮層,繼而沉入集泥斗。由排泥管排入污泥池另行處理或綜合利用。上清液逐漸上升至集水管排出,可直接排放或回用。
詳情可參考金華神舟
9. 斜板沉澱池與其他沉澱池相比,有什麼優點斜板沉澱池的運行方式又是怎樣的啊
主要優點在於不易堵塞,表面負荷高。運行方式主要是上流式水流在斜板中由於「淺池作用」攜帶的固體被沉積下來,通過池底的污泥收集系統統一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