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污水治理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
① 污水處理廠污泥對環境的影響
污泥——由來污水處理自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澱物質組成,是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產物。污泥中的寄生蟲、病原菌、重金屬等隨意棄放,勢必帶來較嚴重的二次污染,對污泥進行減量、無害化處理處置是整個凈化系統不可或缺的環節。
紡織印染行業廢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與城市污水的污泥成分稍有不同,印染污泥一般惰性物質較高,例如牛仔服裝洗漂廢水產生的污泥含砂量很高,而有機物、病原菌等含量較城市污泥少,熱值也較低,一般重金屬含量較城市污泥高。且印染行業本身因使用原料、產品品種、產品加工方式等不同產生的污泥成分也不盡相同,使用硫化染料的企業,硫化物的含量勢必較高。
危害:印染污泥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殘留,內在水份比例高很難脫水,成份非常復雜、有害物質含量高、有一定的粘性等特殊性,一直以來印染污泥處理都是一個難題,一般未經處理的污泥隨意傾倒或未經處理填埋,造成大量的土地報廢,地下水受到嚴重污染,
② 為什麼要重視農村垃圾治理,現在污水治理越來越引起
近幾年,隨著經濟發展,很多地方農村新房蓋高了,拖拉機、摩托版車增多了,農民餐桌豐盛權了,衣著打扮光鮮了。但是,那裡的環境衛生卻不如人意,甚至越來越遭:垃圾亂堆,污水橫流,不僅侵損地表,污染河流,而且孳生蚊蠅,使農民健康受到危脅。農
③ 在水處理中TOC指的什麼
TOC=總有機碳(Total organic carbon)
水中的有機物質的含量,以有機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來表示,稱為總有機碳。 TOC的測定類似於TOD的測定。在950℃的高溫下,使水樣中的有機物氣化燃燒,生成CO2,通過紅外線分析儀,測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總有機碳量。
水中TOC的監測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若相當多的有機污染物存在於水中,將直接影響水體的質量,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危害,因此水和廢水的監測,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其中水體中總有機碳(TOC)含量的檢測,日益引起關注。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體中有機物質總量的綜合指標。TOC的測定一般採用燃燒法,此法能將水樣中有機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來表示有機物的總量。因而它被作為評價水體中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項重要參考指標。
拓展資料:
水處理的方式包括物理處理和化學處理。
人類進行水處理的方式已經有相當多年歷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種孔徑大小不同的濾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將水中的雜質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較重要者為以活性炭進行吸附,阻隔方法則是將水通過濾材,讓體積較大的雜質無法通過,進而獲得較為干凈的水。
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澱法,就是讓比重較小的雜質浮於水面撈出,或是比重較大的雜質沉澱於下,進而取得。
化學方法則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品將水中雜質轉化為對人體傷害較小的物質,或是將雜質集中,歷史最久的化學處理方法應該可以算是用明礬加入水中,水中雜質集合後,體積變大,便可用過濾法,將雜質去除。
④ 從愛水惜水節水三方面寫作文,550字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擰水龍頭,水就源源不斷地流出來,可能絲毫感覺不到水的危機。但事實上,我們賴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目前,全世界還有超過10億的人口用不上清潔的水,人類每年有310萬人因飲用不潔水患病而死亡。面臨全球性的水資源匱乏,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2007年3月22日,第15個世界水日,主題是「應對水短缺」,希望大家都來關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生存需要水,我們的生活和經濟社會系統的運轉都離不開水這一基本物質。
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是工業、農業、服務業的命脈。回溯人類文明的起源,毋庸置疑,是水孕育和造就了四大文明古國。水的文明史與世界文明史密切相關。
地球上的水是不斷循環和變化的。但它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是最為寶貴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從太空看地球,它似乎是一個「水球」。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水所覆蓋,總水量為13.68億立方千米(1立方千米=10億立方米)。 但是,其中絕大多數是海水,約占總水量的96.5%。分布在陸地的淡水水量大約只有0.48億立方千米,約占總水量的3.5%。因此,地球可用的淡水資源極為匱乏。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2173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的1/4。在缺水的同時,由於經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國的用水量在不斷增加,污水排放量也在增加。大家已不同程度地察覺到,生活的自然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人類賴以生存的河流、濕地等生態系統也在發生劇烈的變化,一些生態系統退化問題觸目驚心。我國許多地方面臨著「有水皆干、有水皆污」以及「濕地退化、河道斷流、地下水超采、入海水量減少」等嚴峻水問題的挑戰。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當我們每天接受水的洗禮時,當我們享受水給人類帶來的福利的同時,請不要忘記真誠地說聲「謝謝」。每個人都應懷有一份愛與感謝之心,要懷有對水的敬畏之心,從點滴做起,節水、愛水,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保護我們生活的美好世界。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資源屬於國家所用,因此,生產和生活用水的開發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的有關規定,作到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因此,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對水利工程進行環境評價。我國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即進行環境評價,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報告,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編寫環境影響評價表。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於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如果中水利用能在全社會范圍內通行,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又能令社會形成一種珍惜水資源的良好風氣。目前,許多大中型企業已經開發利用中水,如霍州煤電集團各個礦井都利用中水返回井下灑水和地面沖廁,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一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製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一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污染,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保護水資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類的健康離不開水。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但不可以幾天不喝水。而現在,全球有20億人口正處於嚴重缺水狀況!!水的危機,已經向人類敲響了警鍾!
中國的水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鹹的,是不能直接飲用的;再加上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寒冷的南、北兩極和終年積雪的高山上,這樣淡水資源就所剩無幾了。而且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很多。
小時候我想,自來水龍頭里的水不是一直流個不停嗎?爸爸媽媽常常給我講哪些地方最近又鬧乾旱了,不要說種莊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難以保證。我總覺得不可想像,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東西嗎?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麼多嗎?怎麼會缺水呢!
後來,我慢慢長大,也慢慢弄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總水量為18萬億億升。這個數量似乎能滿足全球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但實際情況並不令人樂觀。現存水儲備的99%是不宜人類利用的海水和極地冰,其餘1%還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層,人們生存所依賴的河流湖泊的水僅占總量的 0.01%。世界上已有18個國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資源擁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項報告表明,世界上有34億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 50升水,這標志著人類正面臨著淡水短缺的危機。
這一嚴峻形勢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人們賴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臨著越來越多污染的威脅。只有杜絕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或者減少其數量,河流湖泊中原有的污染物才會隨水流走、稀釋,逐漸減少。因此,防治河流湖泊污染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制污染源。我們知道,河流湖泊污染來源是工業廢水和城鄉生活污水。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對廢水排放等各方面,都作了嚴格的限制和規定。
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的話,將來地球上流下的最後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淚。
⑤ 為什麼越來越重視污水治理
隨著的發展,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壓力越來越大,社會循環用水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環可承載的范圍。而污水處理後的水已不再是廢水,而是一種寶貴的資源,能提高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⑥ 現在污水處理行業怎麼樣
隨著國家對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視,污水處理行業目前在全國范圍都得到了大專力支持。截污工程的開展以及越屬來越多企業工業廢水的接入,很多污水廠都需要擴建或新建,很多鄉鎮污水廠也建立了(一般都沒有投入運行),所以可以說這個行業目前是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過程中。
當然從目前的經營狀況來說,多數污水廠都處於虧損狀態,隨著相關制度的完善,污水處理在今後幾年內必然會有大的改觀。
⑦ 保護水資源 (急!!!!)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類的健康離不開水。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但不可以幾天不喝水。而現在,全球有20億人口正處於嚴重缺水狀況!!水的危機,已經向人類敲響了警鍾!
中國的水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是大部分水都是海水,而海水是鹹的,是不能直接飲用的;再加上大部分淡水都分布在寒冷的南、北兩極和終年積雪的高山上,這樣淡水資源就所剩無幾了。而且分布不均,東多西少,南多北少,缺水的地方很多。
小時候我想,自來水龍頭里的水不是一直流個不停嗎?爸爸媽媽常常給我講哪些地方最近又鬧乾旱了,不要說種莊稼,就是人喝的水都難以保證。我總覺得不可想像,水不是地球上最多的東西嗎?大江、大河、大湖、大海不是有那麼多嗎?怎麼會缺水呢!
後來,我慢慢長大,也慢慢弄明白: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總水量為18萬億億升。這個數量似乎能滿足全球人口對水資源的需求,但實際情況並不令人樂觀。現存水儲備的99%是不宜人類利用的海水和極地冰,其餘1%還大都在800米以下的地層,人們生存所依賴的河流湖泊的水僅占總量的 0.01%。世界上已有18個國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資源擁有量不到1000立方米。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項報告表明,世界上有34億人口平均每年只能得到 50升水,這標志著人類正面臨著淡水短缺的危機。
這一嚴峻形勢並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人們賴以生存的河流、湖泊正面臨著越來越多污染的威脅。只有杜絕污染物進入河流湖泊,或者減少其數量,河流湖泊中原有的污染物才會隨水流走、稀釋,逐漸減少。因此,防治河流湖泊污染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控制污染源。我們知道,河流湖泊污染來源是工業廢水和城鄉生活污水。國家制定了一系列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對廢水排放等各方面,都作了嚴格的限制和規定。
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的話,將來地球上流下的最後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淚。
⑧ 農村污水如何治理
買設備,污水凈化的設備。需要資金和規劃,需要有關部門的經濟支持。
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環保問題越來越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工業污水必須經過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後,才
(1)由分析可知:「B的藍色污水」,則知一定含有硫酸銅;又因為「將A的污水與回B的藍色污水通入第一個反答應池,產生藍色沉澱」,故A一定是氫氧化鈉,B為氯化銅;因為「C的酸性污水」,則為鹽酸;又知「將D的污水與C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個反應池,產生大量氣泡」,故D為碳酸鈉,故答案為:NaOH;CuCl2;HCl;Na2CO3;
(2)因為A的污水與B的藍色污水反應:CuCl2+2NaOH=Cu(OH)2↓+2NaCl;因為D的污水與C的酸性污水反應:Na2CO3+2HCl=2NaCl+CO2↑+H2O;鹼性污水與酸性污水反應:NaOH+HCl=NaCl+H2O;由三個化學方程式的生成物可知,最終向外排入的污水中含有的溶質是NaCl.故答案為:NaCl;Na2CO3+2HCl=2NaCl+CO2↑+H2O.
⑩ 小流量污水處理
為使污水經過一定方法處理後,達到設定的某些標准,排入水體、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等的採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各個處理構築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後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於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於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澱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築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築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築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運行條件並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豎流沉澱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但由於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生物處理構築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佔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聯系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後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乾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針對各個處理構築物的節能途徑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N也是有效的辦法,定期對水泵進行維護,減少摩擦也可以降低電耗。
2.沉砂池
採用平流沉砂,避免採用需要動力設備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採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機械排砂,這些措施都可大大節省能耗。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的能耗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設備上,採用靜水壓力法無疑會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處理構築物
國外的學者通過能耗和費用效益分析比較了生物處理工藝流程,他們認為處理設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發生在電機這類單一的設備上,因而節能應從提高全廠功率因數、選擇高效機電設備及減少高峰用電要求等方面入手。他們提出的節能措施既包括改善電機的電氣性能,也包括解決運轉的工藝問題,還包括污水廠產物中的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
曝氣系統的能耗相當大,對曝氣系統能耗能效的研究總是涉及到曝氣設備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氣設備雖然層出不窮,但目前仍然可劃分為2類:第1種是採用淹沒式的多孔擴散頭或空氣噴嘴產生空氣泡將氧氣傳遞進水溶液的方法,第2種是採用機械方法攪動污水促使大氣中的氧溶於水的方法。微孔曝氣,曝氣擴散頭的布局和曝氣系統的調節這些都是節能的有效措施。在傳統活性污泥處理廠曝氣池中辟出前端厭氧區,用淹沒式攪拌器混合的節能、生物除磷方案。這一簡單的改造可以節省近20%的曝氣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節能也達到12%。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於污水處理節能,曝氣系統進行階段曝氣,溶解氧存在濃度梯度,既減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處理效果,減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採用厭氧處理可以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中對排泥設備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系統節能研究主要集中於污泥處理的能量回收。從污水污泥有機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於處理過程早在上世紀初就已投入實踐,但能源危機之前一直不受重視。目前有兩種回收途徑:一是污泥厭氧消化氣利用,一是污泥焚燒熱的利用。
消化氣性質穩定、易於貯存,它可通過內燃機或燃料電池轉化為機械能或電能,廢熱還可回收於消化污泥加熱。因此利用消化氣能解決污水廠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給問題。林榮忱等人比較了沼氣發電機和燃料電池兩種利用形式,認為燃料電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對消化氣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氣發電機組並網發電的研究和應用在國內已有應用實例,是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沼氣綜合利用的可行途徑。
另外一種能量回收方式是將城市固體廢物焚燒場建在污水處理廠旁,將固廢與污水污泥一起焚燒,獲得的電能用於處理廠的運轉。
城市污水處理的能耗分析研究與節能技術和手段的發展往往並不同步。由於污水處理能量平衡分析方法研究的欠缺,節能措施的制訂和實施常常超前。而多數節能途徑和手段常常由處理廠的操作管理人員結合各處理設施實際情況提出,具有經驗性和個別性,不一定能適用於其他污水廠甚至是工藝相似的污水廠;另一方面,從廣義上說,污水處理學科領域的技術創新、新材料和新設備的使用都蘊涵著節能增效的潛力,因而節能的途徑和手段往往是很寬泛的。
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概況
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環境污染成了一大難題。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約許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標,要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20%。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尤其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中西部環境與生態保護已被提上首要議事日程。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自200年前工業革命以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成為一個地區文明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近200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已從原始的自然處理、簡單的一級處理發展到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深度處理污水,並回用。處理工藝也從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發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藝)等多種工藝,以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相對於國外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6.7%。在我們大力引起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經驗的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發展,尤其是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參考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應符合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總投資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資金非常龐大,因此嚴格控制總投資對國民經濟大有益處。
(2)運行費用低。運行費用是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是評判一套工藝優劣的主要指標之一。
(3)佔地省。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極其緊缺。土地資源是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和規劃的一個重要因素。
(4)脫氮除磷效果。隨著我國大面積水體環境的富營養化,污水的脫氮除磷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國最新實施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也明確規定了適用於所有排污單位,非常嚴格地規定了磷酸鹽排放標准和氨氮排放標准。這就意味著今後絕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要考慮脫氮除磷的問題。
(5)現代先進技術與環保工程的有機結合。現代先進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自控系統設備的出現和完善,為環保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廠大都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和自控系統,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穩定的合格出水,而我國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後。計算機控制和管理也必將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的方向。
結論
污水處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綜合技術。一段時期以來,能耗大、運行費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建成的一些處理廠也因能耗原因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能耗問題將成為城市污水處理的瓶頸。能否解決耗污水廠的能耗問題,合理進行能源分配,已經成為決定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益好壞的關鍵因素。能耗是否較低,也是未來新的污水處理廠可行性分析的決定性因素,開發能效較高的污水處理技術,合理設計及運行污水處理廠,必將是未來污水處理廠設計和運行的必由之路。
污水處理的目前的難點在於降低水中的高含量的氯離子、氟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