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含氟廢水
⑴ 含氟廢水如何處理
含氟廢水國內外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澱法、離子交換法、膜過濾法、吸附法。
混凝沉澱法:對於低濃度含氟廢水一般採用混凝沉澱法,利用混凝劑在水中形成正電的膠粒吸附廢水中的氟離子,但是混凝沉澱池池體一般比較大、佔地面積大,且停留時間長以及產生大量污泥,且出水很難達標等缺點。
膜過濾法:與常規分離方法相比,膜分離過程具有不污染環境、能耗低、效率高、工藝簡單等優點,尤其是反滲透(RO)膜分離過程被廣泛用於廢水的除氟,RO膜對氟離子呈現出高的截留能力,但是膜處理一般投資大,操作過程復雜,膜使用壽命較短,需要經常更換膜。
然後,離子交換法也有其缺點,會產生過量的再生廢液,吸附周期長,且會消耗大量脫附劑,排出大量含鹽廢水易引起管道腐蝕,材料昂貴、樹脂再生處理困難。
所以,含氟廢水不能直接通過上述方法達到排放要求, 因此必須要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江蘇海普功能材料開發的吸附法,可以達到處理效果。
採用海普吸附工藝處理含氟廢水時,將廢水預先過濾去除其中的懸浮和顆粒物質,然後進入吸附塔吸附,吸附塔中填充的特種吸附材料對廢水中的氟進行選擇性吸附並富集到吸附材料中,吸附出水氟濃度降低,吸附飽和後,對吸附材料進行脫附處理,使吸附材料得以再生並重新繼續吸附,如此不斷循環進行。
寧波某企業的廢水經吸附處理後,實驗處理效果表明採用吸附處理,廢水中的氟去除率達到97%以上,在保證達到客戶的要求的同時留有一定的安全餘量,能有效防止入料廢水的水質波動造成出水不達標。
從上圖及上表中可以看出原水與出水無色透明,廢水中的氟幾乎完全被脫除,試驗證明利用特種吸附劑吸附可以有效的降低廢水中的氟濃度。
⑵ 含氟廢液的處理方法有什麼
化學沉澱法
化學沉澱法是含氟廢液最常用的處理方法,主要用於高濃度含氟廢液的處理,採用較多的是鈣鹽沉澱法,即石灰沉澱法。向廢液中加入石灰乳,至廢液完全呈鹼性為止,並加以充分攪拌,放置一夜後進行過濾。混凝沉澱法
由於鈣鹽中和產生的氟化鈣沉澱是一種微細的結晶,不經凝聚難以沉降,因而常常在加入鈣鹽的基礎上再加入混凝劑來處理含氟廢液。混凝沉澱法常用的混凝劑有鋁鹽、鐵鹽等無機混凝劑和聚丙烯醯胺類有機混凝劑兩類。吸附法
吸附法是將裝有氟吸附劑的設備放入含氟廢液中,使氟離子通過與固體介質進行離子交換或者化學反應,最終吸附在吸附劑上而被除去,吸附劑可通過再生恢復交換能力。吸附法常用於處理低濃度含氟廢液,可作為含氟廢液的深度處理方法。由於成本較低,操作簡便,除氟效果較好,吸附法是含氟廢液處理的重要方法。
其他方法
除了上述幾種比較常用的方法外,還有一些方法在一些特種含氟廢液處理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如電滲析法、電凝聚法、反滲透膜法、離子交換法和液膜法等方法。電滲析法是在外加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使水中的陰、陽離子作定向遷移。電凝聚法主要是依靠電解析生成的活性絮狀沉澱的靜電吸附和離子交換作用除氟。反滲透技術是藉助比滲透壓更高的壓力,使高氟水中的水分子改變自然滲透方向,通過反滲透膜被分離出來的一種方法。離子交換法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或離子交換纖維實現除氟離子的一種方法。
答案來自
⑶ 含氟廢液有哪些處理方法
目前市場上用於廢水中氟的去除方法主要有葯劑法和吸附法兩種:
針對低含量且要求精度去除(<1ppm)的含氟廢水,傳統葯劑法處理工藝受處理精度與處理成本的制約,逐漸被吸附法處理工藝所取代。
然而,吸附法處理工藝中,常規吸附劑(如沸石、活性氧化鋁等)在氟的精度處理中,存在波動大、處理量低、衰減明顯等問題;而常規陰離子交換樹脂則因離子選擇性順序的限制,樹脂對氟的選擇性很低,在競爭交換吸附中,氟離子處於劣勢而影響樹脂對氟離子的去除效果。
(陰離子選擇性順序:ClO4-> I->CrO42->SO42- >Br- >CN- >NO3- > Cl- > F- )
藍曉科技專研開發的seplite®LX-760、seplite®LX-860除氟專用樹脂,是一種新型納米級金屬負載聚合物樹脂,該樹脂對水相中的氟離子具有單一選擇性,相比常規陰離子交換樹脂,該樹脂具有選擇性高、處理量大、處理精度高、同樣工況條件下樹脂用量更少、樹脂使用壽命長(一般大於3年)的特點。經多家工業企業中試與工業化驗證,出水氟含量可穩定維持在1ppm以下,樹脂性能穩定可靠,被廣大使用單位認為是廢水精度除氟的可靠保障。
n除氟專用樹脂使用條件
使用溫度(℃) ≤60
pH 6-9
總硬(ppm,碳酸鈣計) <300
參考資料
⑷ 如何處理含氟廢水
對於高濃度含氟工業廢水,一般採用石灰沉澱法,利用石灰中的鈣離子與內氟離子生CaF2沉澱而除容去氟離子。 石灰投加的方式可採用投加石灰乳或投加石灰粉,一般情況下,投加石灰粉適合在酸性較強的場合,投加石灰乳多在pH相對較高的場合。石灰的價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因此很多時候只能以乳狀液投加,由於生的CaF2沉澱包裹在 Ca(OH)2顆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除去1mg氟理論上約需要消耗氧化鈣的量為1.47mg,但由於廢水中其他物質的影響以及氧化鈣除氟效果比較差,實際處理過程中,石灰投加量往往需要過量50%以上。
⑸ 含氟廢液有哪些處理方法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含氟廢水處理方法大致分為兩類,即沉澱法和吸附法回
化學沉澱法是通過投加鈣答鹽等化學葯品,形成氟化物沉澱或氟化物被吸附於所形成的沉澱物中而共同沉澱。該方法簡單、處理方便,費用低,但石灰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狀液投加,且產生的CaF2沉澱包裹在Ca(OH)2顆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處理後的廢水中氟含量一般只能下降到15mg/L,很難達到國標一級標准。而且存在泥渣沉降緩慢,脫水困難,處理大流量
吸附法是指含氟廢水流經接觸床,通過與床中固體介質進行離子交換或化學反應,去除氟化物。這種方法只適用於低濃度的含氟廢水或經其他方法處理後氟化物濃度降至10~20mg/L的廢水。而且接觸床的再生及高濃度再生液的處理是整個運行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觸床頻繁的再生使運行成本較高。排放物周期長,不適應連續處理連續排放等缺點。
⑹ 怎麼處理含氟廢水
加入石灰水 形成氟化鈣沉澱。
⑺ 為什麼含氟廢水處理多數用石灰而不是氯化鈣
含氟廢水幾乎沒有多少接觸,我從學校學習到畢業工作,做環保水處回理有近十年,也沒有接觸答過相關廢水的處理,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原因應該是因為二者之間物理化學性質不同。氯化鈣的物理化學性質接近食鹽,性質比較穩定,難以與其它化學物質反應,進行離子交換而形成新的化合物,最終改變物理性質後實現與水分離達到處理目的。而石灰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化學穩定性相對較差,溶解產生的碳酸根離子易被其它酸根離子取代而形成新的化合物。使用石灰可以調節PH值只是一個原因,最主要原因是石灰分布廣,易製取,價格低廉,而且鈣離子的化學轉換往往會引發物理性狀的顯著改變,容易實現雜質與水的分離,達到處理的凈化目的。
⑻ 除含氟廢水時,使用硫酸調節ph有何影響
加入濃硫酸調節ph的作用是
硫酸的摩爾質量為98.08g/mol,含H的質量2.016g
1克98%的濃硫酸內含H的質量=0.02g,比重為1.841,
1毫升容98%的濃硫酸含H的質量=0.02g×1.841=0. 0368g
1m^3=1000L,
PH=8=-lg[H+],[H+]=10^(-8),
PH=6.5=-lg[H+],[H+]=10^(-6.5),
10^(-6.5)-10^(-8)
=0. 000000316228-0. 00000001=0. 000000306228(g/L),
1000×0.000000306228g/(0.0368g/毫升)
=0.0083毫升。
將10毫升98%的濃硫酸溶於水稀釋到1L均勻,
用滴定管加入此稀硫酸溶液8.3毫升於1立方米水中攪均勻即成。
⑼ 未處理的含氟廢水(光伏廢水)的pH一般是多少
光伏含氟廢水呈酸性,ph值6左右,一般採用鈣鹽預處理,處理工藝步驟非常多,cod非常高,深度處理一般採用mbr膜生物反應器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