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網普查
㈠ 地下管線普查的內容
地下管線普查一復般包括:已有管線資制料的收集和管線現狀調繪圖的編制、地下管線探測 、地下管線圖的繪制、成果檢查與驗收、地下管線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等內容。
地下管線普查項目的主要工作是地下管線探測。地下管線探測從狹義上說是在非開挖的情況下探測地下管線的走向與埋深,從廣義上指從現狀調繪、數據採集(明顯點調查、隱蔽點探查、管線點測量)、數據處理、成果生成等一系列活動,其目的是摸清地下管線的敷設情況,並經採集、處理,最終形成空間地理信息數據。
地下管線探測涉及測繪技術、勘察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屬於地理信息空間數據服務領域。
㈡ 地下管線普查的技術依據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
《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
《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專》(GBT20257.1-2007);
《基礎地理信息要屬素分類與代碼》(GB/T13923-2006);
《衛星定位城市測量規范》(CJJ/T73-2010);
《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測量(RTK)技術規范》(CH/T2009-2010)
《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規范》(CJJ100-2004);
《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2009);
《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18316-2008);
㈢ 管線普查是什麼工作
管線普查在2016年到達頂峰後,國內大中城市在基本完成六米以上道路地下管線資料庫的建立後,管線普查規模降低,行業迅速滑落。期間,雖有個別城市啟動小區等非公共區域地下管線普查,以期實現管線數據全覆蓋;但是,市場整體沒有啟動起來,仍在延續縣鎮地下管線普查及城市部分專業管線普查的趨勢。
隨著管線普查市場總量的快速萎縮,管線行業不得不實施轉型升級,轉向管線檢測、修復。這既是被動的,也是主動的,主動來自於城市治理需求產生的市場空間。目前,在排水管線清淤、檢測、修復,以及雨污混接調查等方面,市場正在快速啟動。其他,如供水管線的漏損檢測、非開挖修復等一直在穩步推動。
若無其他變數,管線行業將在這樣的環境下,轉型升級,並持續發展下去。
臨近2019年的年底,各項工作仍在緊密開展當中,做好當下手裡的工作,完成2019年的收官,並布局2020年的工作安排,相信各家都在運作。恰巧在這個節點,「通知」文件發布。行業增添變數,市場出現變局,明年的工作肯定會不一樣。
我們需要仔細研讀文件。差別首先體現在題目上,本次發文(以下稱「100號文」)與2014年的「27號文」,多了「進一步」,雖然,單憑這幾個字無法量化,但它體現在文件的具體內容上。我們說說管線普查。
本次文件明確了「管線單位是管線普查的責任主體」,「管線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指導管線單位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這與以前的組織方式不同。按以前的經驗,管線普查由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管線權屬單位配合,當然,管線普查費用由政府出資。這樣的組織模式決定了管線數據、管線管理主體的自上而下,在實際工作當中,有些問題不易解決。
這就是大家關心的管線數據共享問題、覆蓋問題、更新問題。現實工作當中,政府組織一次管線普查不太容易,按目前的狀態,只是六米以上的市政道路,這在范圍上不能滿足管線權屬單位的到戶管理要求,管線權屬單位不得不自行補足剩餘的管線。還有,管線權屬單位所要求的專業詳細數據,在市政府組織的普查中是不完整的,只有位置、走向以及基本屬性等基礎信息,管線權屬單位在管理中不得不自行補足屬性數據。由此導致管線資料庫的不同,並影響到數據共享與更新。對於管線因增建、維護等改變以後的結果,管線權屬單位是最先掌握的,但是在更新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的渠道,持續導致管線數據的差異化,進一步影響到與管線有關的一系列工作。
管線數據的差異與共享、覆蓋、更新之間存在著互為因果的復雜關系,它是兩個主體之間因為產權關系、管理關系在對待地下管線的角度和需求不同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的共同結果。
因此,本次「100號文」開始就強調了問題所在,那就是,針對「馬路拉鏈」、管線事故頻發等問題,加大統籌治理力度,取得積極進展,但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管線信息共享不到位、管線建設與道路建設不同步等問題依然存在。
在管線綜合管理協調機制上,強調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統、通信設施系統、廣播電視傳輸設施系統、能源供應系統、給排水系統、環境系統和防災系統等城市基礎設施的共同載體,要求管線綜合管理牽頭部門要加強與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聯動協調,形成權責清晰、分工明確、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以城市道路為核心、地上和地下統籌協調的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協調機制。
在推進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方面,強調管線單位是管線普查的責任主體,各地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和管線單位要在管線普查基礎上,建立完善專業管線信息系統。積極探索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與專業管線信息系統共享數據同步更新機制,加強地下管線信息數據標准化建設,在各類管線信息數據共享、動態更新上取得新突破,確保科學有效地實現管線信息共享和利用。
這個是有所指的,已經普查的管線怎麼辦?推倒重來?肯定是不可能的,那就需要探索、研究已有數據的使用問題,這涉及到修補測。產生的新的數據如何管理?而這又與管線參與規劃、設計、審批、搶險等一系列的綜合管理有關系。此前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隨著主體的變化,存儲、共享、應用等都要重新考慮。
管線普查同時也包括,全面深入摸排管線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危險源,對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消除。在規范城市地下管線建設和維護方面,管線單位要加強對管線的日常巡查和維護,定期進行檢測維修,對管線運行狀況進行監控預警,使管線始終處於安全受控狀態。這與當前的工作是銜接的,同時,管線普查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使命。
㈣ 地下管網普查方法有哪些
城市地下管網管線種類多、專業性強,而且分屬各個不同的專業部門回管理。因此,要做好地答下管線的普查工作,首先要弄清各種專業管線的種類、規格、材質及其設計施工要求等,以便選擇合適的管線探測儀器和方法,保證地下管線探查的質量和效率。 包括上水、下水、雨水、電力、電信、煤氣、工業等多種管線類型。
英國雷迪(迪升)RD8100地下管線探測儀是自來水公司、煤氣公司、鐵道通信、工礦、基建單位改造、維修、普查地下管線的必備儀器之一,它能在不破壞地面覆土的情況下,快速准確地探測出地下自來水管道、金屬管道、電纜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鋼質管道防腐層破損點的位置和大小。
㈤ 地下管線普查的意義
城市地下管線普查是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通過地回下管線普查,可查明地下管線的答現狀,為城市地下空間的合理開發利用、綜合管理、城市數字化、智慧城市建設等奠定堅實的基礎。
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能量輸送、物質傳輸和信息傳遞的重要載體,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被譽為城市的「生命線」。
㈥ 地下管網普查都有哪些方面的內容 參考文獻
地下管線復普查主要包括地下管線探查、制地下管線測量和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三大部分。
地下管線探查包括管線現狀調繪,用物探和實地調查的方法確定管線的位置、埋深、走向和管線附屬設施情況,設立管線點等工作。
地下管線測量包括管線點測量、管線圖編繪等。如果城市建成區范圍內測量點密度和地形圖現狀程度不能滿足地下管線測量的需要,還必須進行必要的控制點補充測量和地形圖更新補測。
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包括計算機設備配置、網路建設、應用系統開發、資料庫建設、數據動態管理維護和數據利用服務等工作。
㈦ 雨污水管網普查測繪報告怎麼做啊
網上搜索啊,一大堆,這類成果報告都有固定的模式,然後根據你的工程情況修改修改應該就沒啥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