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地熱井廢水
㈠ 陝西省關中盆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項目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
陝西省國土資源廳
地熱資源不但是一種新型的清潔能源,而且含有一些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能夠供洗浴、康樂、旅遊、供暖、養殖、種植、生活飲用或生產用水等,還具很高的醫療價值。故對地熱的開發利用已愈來愈受到社會的青睞。
陝西關中盆地蘊藏著豐富的地熱資源,早在隋唐時期,著名的臨潼驪山華清池溫泉、藍田湯浴溫泉和眉縣湯浴溫泉就已被古人用於醫療洗浴、旅遊觀賞等。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形成熱潮,帶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為了建設經濟強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大關中盆地地熱資源開發力度,加快溫泉旅遊業的發展,延長經濟產業鏈,促進陝西旅遊再上一個新台階,成為建設生態省和環保型都市的重要舉措。於是,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陝西省政府合作開展了陝西省關中盆地地熱資源調查評價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查清了關中盆地地熱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現狀
通過對關中盆地19000平方千米面積開展1:25萬地熱地質調查,查明關中盆地熱儲量3.23×1018千卡,相當於標准煤4.61×1011噸。計算出渭北碳酸鹽岩溶隙裂隙型地熱流體開采資源為50.76×104米3/日;秦嶺山前基岩裂隙型地熱流體開采資源量為0.288×104米3/日;盆地中部新生界孔隙裂隙型地熱流體的總靜儲量14781.20×108米3/日,可采資源量為43.92×108立方米。現有熱水井302眼,地熱水開采量約5894.19×104米3/年。開發利用的范圍主要集中在熱儲條件較好、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如西安市、咸陽市及其周邊地帶,其次分布在旅遊資源較好、有溫泉出露的秦嶺山前地帶,如眉縣西湯浴、長安區東大、藍田東湯浴、臨潼驪山等地及其主要用途。為將來關中盆地地熱資源科學合理地綜合開發利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開展了地熱資源綜合利用研究與科學合理的區劃,提出了開發利用方向
針對地熱資源特點,分析研究其綜合利用價值,科學地劃分了關中盆地地熱資源的限制開采區、保持現狀區和適宜開采區,以及地熱開發有利地段,提出了關中盆地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向,以及在地熱能利用、地熱水資源礦物質利用、地熱水產養殖、地熱資源合理利用、地熱資源的系統化管理、回灌技術等方面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地熱資源,解決以往總體開發利用水平不高,資源浪費嚴重的局面,達到實現梯級開發來節約資源的目的。項目不但取得了新成果,為地方政府地熱可持續開發利用管理提供了決策依據,為地熱開發提供了示範工程,且使關中盆地地熱資源開發步入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和可持續的軌道。
三、建成了一批開發利用示範,產生了巨大的效益
通過該項目,施工完成了6口地熱井,使關中盆地熱井總數超過310眼,年采熱水能力超6000萬立方米,僅供暖面積就超過500萬平方米。
古城咸陽市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地熱專業委員會授予「中國地熱城」(圖1),國家發改委確立其為「國家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國土資源部將「咸陽市綠源地熱能開發項目」首批命名為「溫泉(地熱)開發利用示範單位」、「陝西省咸陽市天虹基·紫韻東城小區」為「淺層地溫能開發利用示範單位」。近年來,地熱水資源的開發,改變了城市能源結構,減少了煙塵、灰塵排放,使天空更加蔚藍,空氣更加清新,咸陽市先後榮獲「中國魅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宜居城市」。咸陽地熱城、西安臨潼華清·愛琴海(圖2)、咸陽海泉灣溫泉世界(圖3)地熱綜合開發典範等,極大地推動了當地地熱旅遊業的發展。
圖1 咸陽地熱城
圖2 西安臨潼華清·愛琴海
圖3 咸陽海泉灣溫泉世界
工業鍋爐每燃燒一噸標准煤,就產生二氧化碳2620千克、二氧化硫8.5千克、氮氧化物7.4千克、煙塵200千克、廢氣1萬立方米。關中盆地每年開采5884.79×104米3/年地熱水,其中攜帶熱能(按井口溫度降到15℃計算),摺合標准煤204595.2千克。也就是說,關中盆地2007年開采地熱水減少了503.924千克二氧化碳、1739.059千克二氧化硫、1514.004千克氮氧化物、40919.04千克煙塵和204595.2萬立方米廢氣排放。
㈡ 打一口30萬平米的地熱井多少錢
你應該是想問鑽鑿一口可以供暖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地熱井需要投回資多少吧?
1、30萬平方米首先答根據建築設計的熱指標計算總的熱負荷,一般地板輻射採暖的熱指標取大約42--5w/㎡之間,暖氣片取大約55--70w/㎡之間。
2、地熱井所處的位置不同,出水溫度,水量會有很大的差異,不知道你們在那?若有當地的地熱資源或者附近已有的地熱井資料就可以估算地熱井的可取熱量。用這個公式計算Q=cm△t。
3、單口地熱井產量再高恐怕也無法滿足30萬平方米建築的用熱需求,需要上熱泵,地熱水一次循環後,再用熱泵提取熱量,地熱梯級利用。
4、如果地熱地質條件允許,可考慮同位置一深一淺兩口井的方案,取不同深度的地熱水。
5、費用的話大約1500/M,不同區域井深差異較大,陝西咸陽的地熱井,工程費用大約280-350萬元吧。
㈢ 咸陽地區環境狀況
咸陽市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距省會西安25公里。全市轄2區10縣1個縣級市,總面積10196平方公里,總人口494.3萬,市區非農業人口53萬。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凍冷夏熱,雨熱同季。年均氣溫9-13.7℃,最高41.2℃,最低-26 .7℃;2005年全年無霜期180-220天;年降水量500-566毫米。
咸陽歷史悠久, 風景秀麗,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歷史上曾經是我國第一個封建國家秦王朝的國都及漢、唐等13個王朝的京畿之地,境內有27座帝王陵和400餘 座皇親國戚王公大臣的陪葬墓,綿延百里,蔚為壯觀,素以「秦都、漢陵」聞名於世。自然資源豐富,有煤炭、石灰石、鐵礦石、大理石、油頁岩及石油等礦產資源。科技力量雄厚, 全市有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23所,各類科技人員8萬余名。農業生產發達,是陝西重要的糧、油、果、菜、畜禽產地,是西北唯一的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工業基礎雄厚 , 已形成了以電子、能化、醫葯、旅遊、食品五大支柱產業和輕紡、機械、建材三大傳統產業為主的工業布局。咸陽位於亞歐大陸橋中部及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中部,是我國西部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經過五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基本形成了北部和中部的能源建材基地、南部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電子工業區、石油化工工業區、五陵塬文物風景旅遊區、市區商貿中心區的經濟發展格局。
咸陽市已成為馳名中外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及全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
近年來,咸陽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實施西部大開發這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精心組織實施「結構調整、開放帶動、科教興市」三大戰略,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經濟發展速度,重點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生態環境建設及山川秀美工程,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強化支柱工業建設,加速以旅遊、足療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加快城鄉建設步伐,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力爭在二十一世紀初把咸陽建設成為開放型現代化的西部經濟強市。
咸陽,這個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城市,投資環境十分優越,是西部大開發的一片熱土,是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咸陽交通便捷,航空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距市區僅14公里,歐亞大陸橋橫穿東西,四條高等級公路貫穿市境,縣鄉公路全部油路化,形成立體交通網路。
咸陽郵電通信發達,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無線尋呼、郵政專遞、數字微波及光纜傳輸,頗具規模,現代化通信樞紐及計算機網路與國際聯網。
能源充足,全市水、火電裝機容量140萬千瓦,輸變電線路與西北地區聯網。煤炭儲量120億噸,原煤生產能力300多萬噸。
水源豐富,境內有河流八條,地表水徑流量為7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綜合補給量10億立方米,城市供水十分充足。
基礎設施完善,市區金融、保險、商業、貿易、文化、娛樂、賓館、廣播、電視、衛生、體育等服務機構一應俱全,城市配套設施功能完善。
辦事機構服務高效,建立了咸陽市政務大廳,實行「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提供一條龍全程服務。
我們熱忱歡迎國內外客商來咸陽觀光旅遊,投資開發,共創大業!
歷 史 沿 革
周稱程伯國,後改名畢郢,再改岐周。春秋時稱渭陽。秦為咸陽。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更名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為渭城。晉時設置靈武縣。後趙時更名石安縣。前秦時,將漢劉邦的陵邑——長陵邑改為咸陽郡,並轄靈武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武則天因其母楊氏陵墓——順陵在此,改為赤縣。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升為次畿。五代、宋、金皆稱咸陽。元初,一度將咸陽並入興平,不久又恢復咸陽縣制。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將咸陽遷到渭水驛,即現在秦都區所在地。明、清均稱咸陽,屬西安府管轄。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廢府設道,咸陽歸關中道管轄,不久廢道直屬陝西省政府。公元一九三七年後,屬咸陽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八日咸陽縣解放,歸咸陽行政專員公署。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將咸陽縣的城區建為咸陽市,郊區仍歸咸陽縣管轄,市、縣並列。一九五三年咸陽市、咸陽縣直屬陝西省政府領導。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將咸陽縣並入咸陽市。一九六一年一月曾將興平、周至、彬縣劃歸咸陽市管轄。一九六一年十月復置咸陽專署,四縣劃出,咸陽市仍歸咸陽專署。一九六六年七月改屬西安市。一九七一年十月咸陽市復屬咸陽地區。一九八四年五月咸陽地區改為省轄市後,原咸陽市易名秦都區。
自然地理
【河流 水資源】
① 咸陽市水資源主要由河川徑流和地下水組成。全市多年平均自產地表徑流5.43億立方米,地下水不重復量3.66億立方米,另外還有入境客水量60.79億立方米。大氣降水是地表徑流及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之一。年平均降雨量567.9毫米,年降水總量58.60億立方米。各地年降水量的分布呈南少北多之大勢。
② 河流水系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幹流從南緣流過,在市境匯入的主要支流有漆水河、新河、灃河、涇河、石川河,其中涇河最大,形成了涇河、渭河兩大水系。市內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和溝道有15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6條。
③ 地下水資源蘊藏豐富,水資源總量11.3億立方米。有溫泉12處,熱水鑽空9處。水資源人均水量為全省水平20.5%,全國水資源9.8%。呈現出南富北貧的分布規律。南部潛水是地下水的主要部分,分布廣泛,除局部土石山丘外,其餘均有,只是富水程度差異較大。潛水埋藏淺,易於開發,循環交替快而易於調蓄,但由於近年連續乾旱,地表水供給不足,地下水開采過度,致使水位持續下降,甚至有的河流和池溏還出現了乾涸。總之,全市水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和耕地畝均佔有量都比較低,分別為全省的15.2%和13.6%,在全省十地市中排第九位。過境客水較多,但利用難度較大。地表水與地下水分布極不平衡。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總面積101.96萬公頃,按地貌特徵可分為土石山地、丘陵地、原地和川道四大類。咸陽市土壤分布屬於暖溫帶半濕潤落葉闊葉林灌叢褐土帶向北部的暖溫帶半乾旱草原黑壚土帶的過渡帶。北山以北屬黑壚土帶,北山以南屬褐土帶。耕地面積2001年末40.70萬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39.9%;園地11.85萬公頃,佔11.6%;林地17.98萬公頃,佔17.6%;牧草地2.28萬公頃,佔2.2%。咸陽市農耕地墾殖指數為56.7%,遠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水澆地面積佔到總耕地面積的48.3%,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有效灌溉面積約佔全省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部各縣區市。總的來說,全市土地資源狀況南北差異很大,經濟發展水平也自南向北逐漸下降。南部土地條件較好,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墾殖指數高,農業相對發達。北部以黃土高原丘陵溝壑為主,還有少量的山地,墾殖指數低,林牧用地比重相對較大,土地資源的利用深度和農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生物資源】
咸陽市氣候溫暖,雨量適度,地形復雜,土地廣闊,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植物資源豐富,2001年全市尚有天然次生林5萬公頃,優勢樹種有遼東櫟、山楊、白樺、油松等。大面積的人工林以刺槐為主,四旁綠化為楊樹為主。林木總蓄積量為436.5萬立方米。11.47萬公頃草場,理論載畜量15.7萬個羊單位。中草葯資源比較豐富,開發利用歷史悠久,2001年已發現品種多達626種,分布遍及全市。野生葯材138種,人工種植葯材33種。此外,野生果類植物、野生油料植物、纖維植物、香料和化工原料植物等均有一定蘊藏量,但開發利用還很不充分。野生動物資源有鳥類14目30科140餘種,獸類6目14科約40種。經濟價值高的野生動物有狸、獾、鼬及鳴禽等。
【礦產資源】
境內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探明22種,已開發利用10種,主要有煤、鐵、石灰石、石英砂岩、陶土、油頁岩及石油等,主要集中在北中部台坳區,其中經濟價值最大的是煤炭資源。煤炭資源集中在彬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永壽縣的部分地區。已探明儲量為101億噸,預測為150億噸左右。煤種主要為不粘結煤、長焰煤,為中灰粉、低硫、低磷至中磷、低發熱值至高發熱值的低變質煙煤,是較好的動力煤和氣化用煤。石灰石是咸陽市僅次於煤炭的重要礦產,儲量非常豐富。主要分布在中部的乾縣、永壽縣、禮泉縣、淳化縣、涇陽縣、三原縣境內的北部山地一帶,東西延長75公里,質量佳、厚度大,儲量估計有3000億立方米。礦石的碳酸鈣含量97%以上,氧化鈣含量55%以上,是生產水泥、電石、輕質碳酸鈣等產品和燒制石灰的優級礦石。
㈣ 咸陽華北地熱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咸陽華復北地熱開發有限公司是制1999-11-29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世紀大道鄭國路北。
咸陽華北地熱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1104732643378J,企業法人劉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咸陽華北地熱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鑽井工程;地熱水井工程的施工、管道安裝施工、生產建設、綜合利用以及生產建設所需物資、設備、器材的供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咸陽華北地熱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地熱井採暖 放出的水有害么
如果是集中供暖就有害,因為里加的鹽還有樹脂之類的東西,有腐蝕性!那就不太清楚了,應該會加鹽之類的,因為他得保證防銹和蓄熱!
㈥ 地熱井怎麼提水
在鍋爐的最低端,在安裝的時候,都應該安裝泄水閥門,打開它,就可以放水了。
放干凈後,關閉泄水閥門,往膨脹水箱里直接加水就可以了,水位與原來的相同。
㈦ 我村有一個地熱井,現在礦產資源局不讓取熱水有相關政策嗎
地熱井礦產資源局不讓取熱水,是正確的,為保護地球環境
㈧ 我省咸陽市地下蘊藏著巨大的地熱資源,被稱為中國的「地熱城」.現已探明:在咸陽市區300平方公里范圍內
(1)井口處水產生的壓強:p=ρ 水 gh=1.0×10 3 kg/m 3 ×10N/kg×120m=1.2×10 6 Pa; (2)地熱版水的質量m=ρ 水 V=1.0×10 3 kg/m 3 ×4.95×10 10 m 3 =4.95×10 13 kg; 水溫降低10℃放出權的熱量Q 放 =cm△t=4.2×10 3 /(kg?℃)×4.95×10 13 kg×10℃=2.079×10 18 J; (3) m 煤 =
合理化建議:①利用地熱發電,②利用地熱取暖,③利用地熱開發溫泉保健,④熱帶魚養殖. 答:(1)井口處水產生的壓強為1.2×10 6 Pa; (2)放出的熱量是4.95×10 13 J; (3)可減少6.115×10 7 噸燃煤消耗. 合理化建議:①利用地熱發電;②利用地熱取暖; ③利用地熱開發溫泉保健;④熱帶魚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