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脫氮硝化
㈠ 廢水處理的硝化反應條件。
小試SBR反應器,,當襲DO濃度恆定為0.4mg.L-1時,氨氮氧化的速率較低.提高DO濃度,氨氮氧化速率可隨之升高.低氨氮生活污水硝化過程中仍有N2O產生.DO濃度為0.4 mg.L-1和0.9 mg.L-1時,污水N2O產生量(以N計)分別為1.5 mg.L-1和1.6mg.L-1;而DO濃度為1.5 mg.L-1和2.0 mg.L-1時,N2O產生量則分別降低至0.5 mg.L-1和0.4 mg.L-1.當DO濃度高於1.5mg.L-1後,繼續提高DO濃度,氨氮氧化速率升高的速率變緩,同時N2O產生量大幅降低.因此,從提高污水脫氮效率節能降耗和控制N2O產生量2個角度考慮,生活污水脫氮過程中控制DO濃度在1.5 mg.L-1較為適宜.
㈡ 關於污水處理的硝化和反硝化具體是怎麼來
關於污水處理的硝化和反硝化具體是怎麼來
硝化是NH3-N轉變為NO3-氮,反硝化專是指NO3-態氮轉化為N2
硝化用硝酸或硝酸鹽屬處理,與硝酸或硝酸鹽結合;尤指將〖有機化合物〗轉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處理)
反硝化
也稱脫氮作用.反硝化細菌在缺氧條件下,還原硝酸鹽,釋放出分子態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過程.
㈢ 污水氧化溝中常聽到的硝化液迴流,硝化和反硝化指什麼 硝化液迴流又什麼什麼意思,就詳解
硝化:來好氧條件下利用硝化細菌自(好氧菌)將氨氮、有機氮轉化為硝酸鹽,不能降低總氮
反硝化:厭氧條件下利用反硝化細菌(厭氧菌)將硝酸鹽還原成氨氣,降低總氮
硝化液迴流:將部分硝化池出水迴流致反硝化池,提高總氮去除率
㈣ 污水處理中什麼是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是指一個生物用氧氣將氨氧化為亞硝酸鹽繼而將亞硝酸鹽氧化為硝酸鹽的作用。尤指將有機化合物轉化成硝基化合物或硝酸酯(如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處理)。將氨降解為亞硝酸鹽的步驟常常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驟。硝化作用是土壤中氮循環的重要步驟。這一過程由俄國微生物學家謝爾蓋·尼古拉耶維奇·維諾格拉茨基發現。
反硝化,也稱脫氮作用,是指細菌將硝酸鹽(NO3−)中的氮(N)通過一系列中間產物(NO2−、NO、N2O)還原為氮氣(N2)的生物化學過程。參與這一過程的細菌統稱為反硝化菌。
(4)廢水脫氮硝化擴展閱讀
常見硝化方法:
(1)稀硝酸硝化一般用於含有強的第一類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應在不銹鋼或搪瓷設備中進行,硝酸約過量10~65%。
(2)濃硝酸硝化這種硝化往往要用過量很多倍的硝酸,過量的硝酸必需設法利用或回收。
(3)濃硫酸介質中的均相硝化當被硝化物或硝化產物在反應溫度下為固體時,常常將被硝化物溶解於大量濃硫酸中,然後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進行硝化。
(4)非均相混酸硝化當被硝化物或硝化產物在反應溫度下都是液體時,常常採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過強烈的攪拌,使有機相被分散到酸相中而完成硝化反應。
(5)有機溶劑中硝化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採用不同的溶劑,常常可以改變所得到的硝基異構產物的比例,避免使用大量硫酸作溶劑,以及使用接近理論量的硝酸。常用的有機溶劑有乙酸、乙酸酐、二氯乙烷等。
㈤ 污水處理中什麼中硝化和反硝化
本發明污水處理硝化/反硝化工藝,相對於現有技術,由於採用缺氧池中反硝化液作為好氧池射流曝氣工作液(好氧池原射流曝氣動力泵,只是抽取為缺氧池水),使得好氧池中液位由於外來補充液位獲得提升,同時缺氧池液位下降產生液位差(例如形成50-80cm液位差),從而可以形成無動力溢流迴流,省略了現有技術迴流動力例如迴流泵、氣提裝置等,節省了迴流能耗,並且射流曝氣本身需射流泵,也基本不增加動力(只用射流泵達到射流曝氣與硝化液迴流功能)。同時,缺氧池相對好氧池低的DO,低DO反硝化液作為射流曝氣射流工作液,明顯提高了曝氣氧溶入量,因而提高了曝氣充氧轉移效率,經測試可以提高氧轉移效率20-30%,從而可以減少20-30%曝氣供風量,降低了射流曝氣供風風機能耗,加節約迴流提升能耗,此段總能耗可以節省10-20%。再就是,運行時好氧池水位提高,還可使得後續處理單元池液位可以同步提高(例如50-80cm),以及使最終出水液位也提高50-80cm設計,不僅減少了因自流需要降低池深工程建設費用,可以節省池下挖的土建池投資10-20%,而且還降低了污水提升能耗。由此改變迴流方式(確切說是改變了好氧池射流曝氣射流工作液來源),實現一改新增三功能的技術效果。本發明改進的污水處理硝化/反硝化工藝,是對現有射流曝氣方式生物脫氮硝化液迴流方式的重大改進,可以用於所有帶硝化/反硝化工藝段的污水處理工藝。好氧射流曝氣射流工作液採用缺氧池反硝化液,以及可以設計好氧池液位高於缺氧池液位二大特徵,區別於現有技術,構成本發明改進重要識別特徵及核心。
以下結合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射流曝氣A/O工藝),示例性說明及幫助進一步理解本發明實質,但實施例具體細節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並不代表本發明構思下全部技術方案,因此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總的技術方案限定,一些在技術人員看來,不偏離本發明構思的非實質性增加和/或改動,例如以具有相同或相似技術效果的技術特徵簡單改變或替換,均屬本發明保護范圍。
㈥ 什麼是污水處理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是NH3-N轉變為NO3-氮,反硝化是指NO3-態氮轉化為N2。反硝化 也稱脫氮作用。因為氮變成氮氣走了!
㈦ 污水生物脫氮處理技術必須滿足哪些條件
C/N比值抄是判別能否有效脫氮的重要指標。從理論上講,C/N≥2.86就能進行生物脫氮,但一般認為,C/N≥3.5才能進行有效脫氮。
氮也是構成微生物的元素之一,一部分進入細胞體內的氮將隨剩餘污泥一起從水中去除。這部分氮量占所去除的BOD5的5%。
在有機物被氧化的同時,污水中的有機氮也被氧化成氨氮,並且在溶解氧充足、泥齡足夠長的情況下進一步氧化成硝酸鹽氮。
反硝化菌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以利用硝酸鹽(NO-3-N)中的氮作為電子受體,氧化有機物,將硝酸鹽中的氮還原成氮氣(N2),從而完成污水的脫氮過程。
由此可見,要達到生物脫氮的目的,完全硝化是先決條件,充足的碳源是基本保障。
㈧ 污水處理中脫氮原理反硝化、硝化的順序,不明白,(我是個外行)
在污水處理中按脫氮原理,或者說要達到脫氮的目標,順序是先硝化細菌在好氧環境下進行硝化作用,把污水污泥中的氮轉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然後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進行反硝化反應,把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的目的。
但是,污水處理中,不僅要脫氮,而且還要除磷,而磷在好氧條件下才聚磷,厭氧和缺氧要在好氧之前。但這對脫氮影響不大,因為污水處理中的經過好氧處理的大部分污泥還要迴流利用,所以厭氧——缺氧——好氧是個循環的過程,經過循環過程,氮在缺氧去除,磷在好氧去除。
(8)廢水脫氮硝化擴展閱讀:
A2/O工藝(AAO工藝、AAO法:厭氧-缺氧-好氧),是一種很常用的二級污水處理工藝,具有脫氮除磷的作用,用於二級污水處理或者三級污水處理,後續增加深度處理後,可作為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首先,污水與迴流污泥進入厭氧池進行混合,經一定時間厭氧分解作用,去除部分BOD,並使部分含氮化合物轉化成氮氣(反硝化作用)而釋放,迴流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聚磷菌等)釋放出磷,滿足細菌對磷的需求。
然後,污水流入缺氧池,池中的反硝化細菌以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為碳源,將好氧池內通過內循環迴流進來的硝酸根和亞硝酸根還原為氮氣而釋放。
接下來,污水流入好氧池,水中的氨氮進行硝化反應生成硝酸根或亞硝酸根,同時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供給吸磷微生物能量,微生物從水中吸收磷,則磷富集在微生物內,最後經沉澱分離後以富磷污泥的形式從系統中排出。
網路:A2O
㈨ 廢水脫氮
僅靠微生物硝化反硝化肯定不能搞定,加鹼(一般用石灰)調PH到11左右,吹脫氨氮去除率可達80%以上,吹脫完後再用微生物硝化反硝化除氮,要注意營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