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造紙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① 3000m2造紙廢水處理工藝(課設)
以COD計,各級如下:格柵-沉砂池-初沉池850(15%)-水解酸化池720(15%)-A/O生化池290(60%)-混凝沉澱池110(60%)-濾池
② 造紙廢水處理設計有哪些參考文獻
我做的設計也是造紙廢水的,有好多,給你幾個重要的比較有用的吧。
魏先勛內等主編.
環境工程容設計手冊(修訂版)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閃紅光主編.
環境保護設備選用手冊-水處理設備化學工業出版社,
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主編.
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
化學工業出版社
唐受印,
戴友之等主編.
水處理工程師手冊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③ 有高手有關於:某造紙企業廢水處理方案設計 相關畢業設計嗎急救ing,好心人來郵[email protected] 謝謝!
我做過再生紙的廢水處理,可以幫幫你。如果是原漿紙,就只能祝福你了。
④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
淺層氣浮+水解酸化+SBR
⑤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2011中國制漿造紙廢水處理市場和技術研究報告》指出:
目前制漿造紙廢水治理技術已比較成熟,基本工藝流程是源頭治理與末端治理相結合。如鹼法化學漿企業基本都採用鹼回收技術處理造紙黑液、好氧生化技術處理綜合廢水的工藝路線,其中的好氧生化處理大多採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處理工藝,根據原水水質情況部分企業在好氧生化前採用水解預處理降低進入好樣單元的污染負荷;生產化機漿的企業各工序廢水經源頭治理(纖維回收)和充分回用後,剩餘部分排入末端治理系統,末端治理採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其中的厭氧單元多採用IC反應器、UASB反應器等形式,好氧單元採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技術;廢紙漿企業根據綜合廢水水質情況多採用混凝沉澱(氣浮)-好氧生化、厭氧(水解)-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商品漿造紙企業廢水經源頭治理(纖維回收)和充分回用後,剩餘部分多採用好氧生化處理技術。隨著新修訂《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3544)的加嚴,國內制漿造紙企業大多在生化處理後新增了深度處理措施,行業內採用較多、運行穩定的技術主要有混凝沉澱和Fenton氧化技術,這兩種技術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制漿造紙廢水主要工藝流程包括源頭治理和末端治理兩部分,其中的末端治理系統包括一級、二級和深度處理單元,各級處理工藝的選擇應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和處理要求,經分析論證後具體確定。
⑥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具體方案
看你的進出水水質情況,主要是脫氮
可以考慮:SBR、AO、氧化溝
根據這水量,綜合比專較還是氧化溝和AO最經濟
不過屬AO需要增加混合液迴流系統,提供硝化反硝化,
氧化溝可以採用奧貝爾或者是卡魯賽爾氧化溝,混合液迴流都比較方便
廢水---格柵---調節池---沉澱池---(AO/氧化溝)---二沉池---混凝反應沉澱池----排放
⑦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
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A/O生化池(目測沒有除磷要求)☞混凝沉澱池☞濾池☞出水
這是對於來水回SS可沉降性較好的方答案,可在初沉池前少量加葯。出水要求不是很高,這樣採用生化處理能夠達到要求,水解池增加BC比,採用A/O運行管理方便且效果有保障。設置沉澱過濾保證出水水質,如果出於安全起見,可以加設臭氧接觸池。但個人經驗沒有必要。
如,來水SS沉降性不好,可考慮採用AB法,然後用臭氧保障。
具體的在這里就不展開講了,生化是可以達到要求的。我們院有相關經驗。只是在每個工藝環節的設備採用和參數選取上跟民用市政污水有所區別。
⑧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使用優秀的造紙助留劑,將細小纖維與部分填料都留在紙產品中,有效降低白水濃版度,既減少排放,權有增加產量!
SIDAOPS造紙助留助濾劑:性價比優勢無可比擬!
1
噸紙使用量僅為200克--600克。與進口產品一樣或者更少.
2
助留效果達80%,白水濃度降低10%-20%。
每KG能增加產量80-120KG。
與進口產品效果一樣.
3
稀釋時間僅為20分鍾,極易稀釋,這一點,很多產品望塵莫及.
4
價格和用量都不到同等效果助留劑成本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