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投放核污水
㈠ 日本百萬噸核污水真的排入大海,對環境會有什麼影響
核污染水抄源被排入大海對環襲境必將造成巨大的影響。日本決定排放核污水,這肯定會引發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危機。現在還有中國。韓國等國家對產自日本福島的食品實行限制。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也很清楚,核污水的排放對海洋和陸地都會造成巨大影響。核輻射經過全球的氣候循環將會污染全球每一個角落。南北極被人類稱作最後的凈土,可有誰去看過那邊現在的動物的生存現狀?日本一方面標榜自己為環保大國,一方面又想將核污水排放至大海,對日本自己的國際形象進行抹黑。這無疑一遍又一遍地打自己的臉,拿著自己國家百姓的生活來開玩笑。
㈡ 日本要將福島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官方對此有何表示
官方表示這是唯一的選擇,因為日本第一核電站保管核污水已經達到極限,沒有地方能夠承載這些污水,只能排入太平洋。
㈢ 日本計劃將核污水排入大海,他們這樣做是無奈之舉嗎
從表面上來看,這種行為確實有可能是無奈之舉,因為目前日本的國土面積並不大,如果不排向大海的話,那麼其他地方可以說是沒有供他們使用的,但是這種冷卻的海水積聚到一定程度上的時候,是必須要排出去的,所以無奈的情況下,日本只能這樣做,但是這樣做對於其他國家或大海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其實日本本身是可以制止這種行為的,但是他們必須要關閉核電站,這樣的話對日本本身的發展有著非常強大的阻力,所以日本並不打算這樣做,只能把這些受過污染的水排入到大海當中去,之所以受到其他國家的強烈抵制,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原因:
3、住在海邊的人會受影響
很多國家都有沿海城市,這些人通常都非常喜歡生活在海邊,最重要的是很多富人也喜歡生活在海景房裡面,如果日本這樣做的話,這些住在海邊的人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當然會受到很多國家的抵制。
㈣ 日本環境大臣主張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核污水究竟應該如何處理
封閉存儲。
說到環境污染的問題,就又可以想起來南極冰川的融化帶來的影響,現在的生態平衡被破壞,臭氧層也被破壞了,溫室效應急劇增強了,水平面已經升了很高了,如果核污水再排放到大海,水平面持續上升的話,有可能再次危及人類,我感覺這個方法太是不可行。由於人類的肆意開采排放消耗已經使得地球千瘡百孔了,如果它依然這樣做的話,我感覺大自然的災害會更加嚴重。
美國相關方面的研究專家描述了這樣的事實,在當今地球上包括南極和北極在內的所有冰塊都在以每年上前億噸的速度消失,可能大家還無法具體地感受到,再來說一個事實,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內,海平面升高了兩米左右,隨著時間的增長,溫度的升高,這種速度只會越來越快,並且在之後的一個世紀將會對人類的城市造成可見的威脅,如果到了那時核污染過的水再次使人類受到威脅,錯上加錯。
㈤ 日本核污水欲排大海,周圍國家什麼態度
2011年日本地區發生地震,導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引起國際關注,同時也滯留了諸多社會問題。
就核污水處理問題就讓日本難決策,如今核污水儲存餘量已成為日本棘手問題。近日,有報道稱,日本有計劃將核污水排放到大海中去,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廣泛關注。
不僅僅是韓國,朝鮮國家也同樣對日本核污水排放問題表示了擔憂。有報道稱,朝鮮近日呼籲日本應該立即停止將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的計劃,還聲稱,這將會是全世界的一場災難。由此可見,涉及到各國海洋環境及各安全問題,相關國家也應該有義務站出來倡議日本放棄這種計劃,不是嗎?
㈥ 日本能不能把核廢水丟到沙漠里
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凈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處理水以排放入太平洋的方式來處理。最快本月內將舉行相關閣僚參加的會議最終敲定。該消息一出就引發外界對於日本福島核廢水排入海中風險的高度關注。福島核電站廢水真的只有排入太平洋這樣一種處理方式嗎?一旦排入大海是否將會引發毒害「整個太平洋」的災難呢?
120餘萬噸核廢水將排入太平洋?
近日,日本政府終於公開放風:將於本月內正式決定福島核電廠內儲存的約130萬噸含放射性物質氚的核廢水向大海投放的具體時間。也就是說,目前雖沒有正式決定,但日本政府已經不再猶豫不決,計劃於2022年開始向太平洋排出核廢液。
《朝日新聞》17日稱,日本政府今後將在聽取反對海洋排放特別強烈的漁業團體等意見後,召開相關閣僚會議,進行最終判斷。最早將於本月27日召開內閣會議進行最終決定。
所謂核污水,是指流入廢堆的高污染廢水。東京電力公司通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後將水保存在儲存罐中,蓄積的水達到120多萬噸。由於地皮製約,現在東京電力公司可以新建儲存罐的最大儲量為137萬噸。《讀賣新聞》17日稱,現在每天新增140噸污染水,東京電力公司估算到2022年9月將達到儲存罐上限的137萬噸。未來海洋排放將持續30年。
只有排入大海一種處理方案嗎
日本為了降低核廢水中的放射性物質,2015年開始,投入使用了一種名叫「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的設備。原理概括地講,就是利用特殊材料通過「吸附」「共沉澱預處理」等工藝,能夠將鍶、銫等60餘種放射性物質濃度降至一定的標准值以內,但其中的放射性物質氚基本除不掉。因此,總體上依然達不到環境排放標准。
據聯合國新聞網報道,日本此前設想的核污水處理方案包括排入大海、蒸發後排入大氣、埋入地底以及在核電站內新建儲水罐等,日本政府一委員會在今年2月發布報告稱,「排入海洋或大氣是最現實的選擇」。
英國《金融時報》16日稱,為日本政府提供建議的科學家考慮了一系列處理方案,包括將其蒸發到大氣中或埋入地底。但將廢水稀釋然後排放到海洋中,被認為是最安全、最經濟的方法。
果真除了向海洋排放別無其他方法可選了嗎?有分析認為,站在東京電力的角度,確實沒有地方可用,但站在日本政府的角度,福島核電廠周邊還有廣闊的可利用空間,這里的一些地區核輻射量依然很高,至今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暫時不可居住地區」。如果在這里擴建新的儲存點不僅條件具備,並且在處理過程中風險也是可控的。比如,核電站解體時間是大約30-40年,而且目前已經基本知道10年間核廢水的增長量,處理方法也會不斷改進。就是說,今後最多再建設4500-6000個儲存罐,就可以全部容納核廢液,這些土地既然不能住人,何必讓其荒廢呢?尤其是放射性物質氚的半衰期約為13年,就是說在下一個10年,目前保存在福島核電廠內的核廢液的放射性將降低50%(20年以後再降25%……)。日本的研究機構可以充分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開發新的放射性污水處理方法,也可以通過國際合作加速這一過程。
後續危害引發關注
今年8月的美國《科學》雜志刊文稱,福島核電站核污水處理罐中還含有多種放射性成分,需要更多關注將這些污水釋放到海洋可能帶來的潛在危險。
在這些放射性污水中,有一種同位素——氚備受關注。雖然在這些放射性污水中,氚的含量處於最高水平,但它並不容易被海洋動物和海底沉積物吸收。它是一種危害較小的放射性元素,這也是日本政府認為能排放污水的原因。
實際上,除了難以去除的氚之外,2018年科學家發現在處理後的污水中還存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鈷60和鍶90。雖然這些同位素的含量遠低於氚的含量,但它們在不同污水處理罐中的含量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根據東京電力公司的估計,有超過70%處理後的放射性污水,還需要通過第二次處理減少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才能滿足釋放到海洋的標准。和氚不同,它們需要更長的時間降解,並且它們很容易進入海洋沉積物,且與海洋生物如魚類具有很強的親和力。
㈦ 日本10月後或正式決定核污水排放入海,要破壞環境嗎
並不是破壞環境,日本政府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表示核污水並不會對海洋的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影響,只不過日本政府排出的核污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質,所以對於人類和海洋生物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還會威脅到人類的健康,所以日本的這個決定遭到了日本民眾和漁民,以及太平洋周邊國家的反對。
雖然日本政府表示核污水不會威脅到海洋生物和海洋環境,但是這話應該是不可信的。而且帶有放射性的物質的核污水一旦排放到海洋中的話,不僅會影響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甚至還會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而人類原本就是食用海洋生物的,如果海洋生物長期待在有放射性物質的海洋中的話,那麼對於人類自身的來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於漁民來說,海洋也就會有輻射,是會影響到漁民的生活和健康的。
對於現代今天,原本就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讓人類的生存已經產生了危機,而日本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在加劇全球氣候變暖的步伐,所以這個辦法是不可行的。
㈧ 日本計劃將核污水排入大海,此舉沒有遭到反對嗎
此舉不僅遭到了當地的漁業部門的反對,也遭到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反對,因為大海是流通的,對其他國家也造成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