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廢水
『壹』 處理生產馬鈴薯澱粉產生的廢水
馬鈴薯主要是在我國東北地區有很多農民在種植,九月份到十月份是最佳加工時期,這幾回個月氣溫很答低,十月末好會有霜凍現象,氣溫已經跌落到零下,這就給馬鈴薯生產商造成了很大困擾,因為產生的廢水更是難以處理,而且給環境造成了特別大的破壞。
目前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的主要方法及弊端
我國國內對這類型廢水一級處理方法還存在很多弊端,採取的工藝如下三種:(1)單純曝氣法,(2)自然處理法;(3)生物處理法。單純曝氣法由於處理成本高,停留時間長,處理效果低,而限制了它的推廣;採用自然處理法需要一定的農業灌溉用地和乾旱的氣候條件,這種方法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它的大面積推廣;生產澱粉的原料以馬鈴薯為主,馬鈴薯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懸浮的以呈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且不含有毒物質,可生化性良好有機廢水處理設備,採用生物法處理,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以馬鈴薯為原料的澱粉生產,在生產工藝,季節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點。
『貳』 澱粉廢水 二級達標排放 是多少 COD BOD
在澱粉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高濃度酸性有機廢水,主要是溶解性的澱粉和少量蛋白質,一般沒有毒性,但COD很高,通常為1000~30000mg/L,SS為1500mg/L。如將廢水直接排放到環境水體中,不僅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也造成水資源的浪費。玉米澱粉生產不受季節影響,可全年生產。但工藝用水量較大,一般為5~13m/噸玉米。玉米澱粉廢水的主要成分為澱粉、糖類、蛋白質、纖維素有機物質,COD值為8000~30000mg/L,BOD值為5000~20000mgΠL,SS值為3000~5000mg/L。一般來說,澱粉廠所排放的污水有三個主要來源,一是水洗工藝中排放出來的污水,此污水pH值為6。5~7。0,COD值在6500~10000mg/L左右;二是在澱粉脫水時產生的工藝水,其有機物濃度較低,COD值大約在2000mg/L左右,呈弱酸性;三是在轉換生產產品時,生產設備的清洗水,其有機物濃度也較低,COD值為1000~1600mg/L,呈中性。此外,還有車間地面沖洗水。對於中小型澱粉廠,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污水的排放量為600~630m/d,主要水質指標:COD值為6000~7000mg。/L,pH值為6~615,SS為1500~2000mg/L。
薯類(主要是馬鈴薯和地瓜)為原料的澱粉生產,其廢水的水質特徵為:
(1)輸送和洗凈廢水。通常含有泥土、馬鈴薯碎皮及由原料溶出的有機物,這種廢水懸浮物含量高,但COD和BOD值都不高;
(2)生產廢水即分離廢水。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物質,如糖、蛋白質、樹脂等,同時也含有少量的微細纖維和澱粉,COD和BOD值都很高,且水量大。因此,本工段廢水是馬鈴薯原料澱粉廠污染廢水的主要來源;
(3)生產設備洗刷廢水;
(4)澱粉渣貯槽廢水。澱粉生產過程中,作為副產品產生大量的渣滓,長期積存在貯槽內,會含有一定量的廢水,這種廢水雖然不產生怪味,但因發酵其酸度很高
『叄』 澱粉的廢水怎麼處理好呢
方法有很多,我這邊用的是「CLEAR NITE 污水處理劑」,網路搜下就能找到。
(1)沉澱分離法
澱粉不溶於冷水,可直接通過物理沉澱使廢水中懸浮物沉澱下來,一般使用沉澱池或沉澱塘。澱粉廢水含有蛋白質、澱粉,糖類及懸浮物,屬高分散系的親水膠體,這種膠體一般比較穩定,當池中產生厭氧反應時,生成的有機酸使廢水pH值下降,處於膠體狀態的蛋白質,將形成絮凝體而沉澱,能夠提髙分離效果。
沉澱池(塘)HRT約2~7d,每噸原料需要設沉澱池(塘)容積1.5~1.6m3。沉澱池(塘)的凈化效果,SS去除率一般在70%左右,效果好的可達90%,BOD5的去除率可達20%~30%。
(2)化學絮凝法
直接採用自然沉澱,處理時間長,BOD5的去除率低,如果加入葯劑,採用化學混凝法,破壞膠體的穩定作用,使分散狀態的有機物脫穩、凝聚,形成聚集狀態的粗顆粒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混凝沉澱法比物理沉澱法去除效果好,處理時間短。通過混凝可以除去分子量較大的有機物,而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可通過活性炭吸附法除去。
(3)生物處理法
澱粉生產廢水屬於髙濃度有機廢水,不含有毒物,可生化性好,因此,國內外常用的澱粉廢水處理方法是生化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厭氧生物法、生物膜法、生物穩定塘等。由於澱粉廢水有機物含量高,採用好氧生物法處理能耗大,處理費用高,而厭氧生物法無需供氧,處理費用低,應用廣泛。
『肆』 澱粉廠的污水怎樣處理
目前,國內抄外經常採用的澱粉廢水處理工藝有如下幾種。
1.
厭氧-好氧串聯工藝 厭氧部分一般採用UASB、厭氧濾池、厭氧塘、縱向折流套筒式厭氧污泥床(VBASB)處理工藝,好氧部分可採用生物接觸氧化、循環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藝,厭氧前面採用調節池預曝氣、沉澱等預處理,好氧...
2.
兩段好氧串聯工藝 該工藝可為生物接觸氧化與氧化塘串聯,也可採用酵母菌-焦炭固定床生物膜兩段好氣處理工藝。
3.
化學絮凝-活性炭吸附
『伍』 澱粉製品廢水怎麼處理
處理方法比較簡單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直接曝氣。效果還行連雲港有一家公司就是採用此方法。
『陸』 澱粉廠的廢水怎樣處理
目前,國內外經常採用的澱粉廢水處理工藝有如下幾種。
(1)厭氧-好氧串聯工內藝
厭氧部分一般容採用UASB、厭氧濾池、厭氧塘、縱向折流套筒式厭氧污泥床(VBASB)處理工藝,好氧部分可採用生物接觸氧化、循環式活性污泥法等工藝,厭氧前面採用調節池預曝氣、沉澱等預處理,好氧後面一般接氣浮、吸附、過濾等後處理,以保證出水達標。
(2)兩段好氧串聯工藝
該工藝可為生物接觸氧化與氧化塘串聯,也可採用酵母菌-焦炭固定床生物膜兩段好氣處理工藝。
(3)化學絮凝-活性炭吸附
『柒』 玉米澱粉廢水的危害以及解決辦法有哪些
玉米澱粉能產生污抄染廢水。以玉米襲為原料生產澱粉時,會產生大量含高濃度的有機化合物及懸浮物的廢水。玉米澱粉生產廢水成分復雜,主要有機污染物含有澱粉(多聚核糖)、蛋白及其降解中間體等。
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的要求,到201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要達到40~50%,用於城市污水處理產業的投資需求約為1 800億元,建成後每年的運行費在70億以上。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1996)要求,為了滿足出水排放標准,絕大多數城鎮污水處理廠都必須採用二級生化處理或深度處理工藝技術。
『捌』 馬鈴薯澱粉場廢水處理的優缺點有哪些
澱粉生產過程所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馬鈴薯澱粉廢水的COD值通常為版1000~30000mg/L。由於馬鈴薯澱粉廢水權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在實際工程中其處理方法主要以生化法為主。試驗認為Fenton試劑氧化可作為澱粉廢水的預處理方法。高濃度的有機澱粉廢水,通過採用物化絮凝和吸附柱吸附處理後,廢水COD去除率為54%~65%。採用PAC和PAM
混凝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廢水的COD去除率達58.14%,SS去除率達到91.11%。採用混凝沉澱-泡沫分離-吸附工藝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結果表明,採用該法處理後,澱粉廢水的總COD去除率達到80.1%,處理效果較好。
『玖』 澱粉廢水處理工藝里都有哪些工序
澱粉廢水治理總體上宜採用「預處理+厭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的污染治理工藝,工藝流程圖如下:澱粉企業額根據澱粉生產的原料和產品種類、廢水性質選擇合適的廢水工藝路線和單元技術。
預處理工序中,澱粉生產廢水應通過格柵、沉澱、氣浮等工藝去除懸浮物後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調節;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應在沉澱池前設置消泡設施;薯類澱粉廢水中的原料輸送清晰廢水應通過沉沙等工藝去除污水中的沙粒後進入調節池。
厭氧生物處理可選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厭氧顆粒污泥膨脹床反應器(EGSB)、內循環厭氧反應器(IC)等工藝;廢水在進入厭氧反應器前應先進行PH調節和溫度調節;澱粉糖及變性澱粉生產廢水需投加營養鹽調節碳氮比後再進行厭氧生物反應。
好氧生物處理可選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缺氧-好氧(A/O)+二沉池、氧化溝+二沉池等工藝。
深度處理可選用混凝沉澱、砂濾、膜生物反應器(MBR)等工藝;根據用水需求可通過納濾、反滲透處理後回用。根據回用目的的不同,回用時可選擇超濾、超濾+反滲透(RO)、超濾+RO+混合離子交換床等工藝。其中,可採用MBR代替好氧生物處理(脫氮除磷)+深度處理,也可將MBR作為深度處理工藝。
『拾』 馬鈴薯澱粉廢水如何處理
澱粉生產過程所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污染物,馬鈴薯澱粉廢水的COD值通常為內1000~30000mg/L。由於馬容鈴薯澱粉廢水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在實際工程中其處理方法主要以生化法為主。試驗認為Fenton試劑氧化可作為澱粉廢水的預處理方法。高濃度的有機澱粉廢水,通過採用物化絮凝和吸附柱吸附處理後,廢水COD去除率為54%~65%。採用PAC和PAM
混凝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廢水的COD去除率達58.14%,SS去除率達到91.11%。採用混凝沉澱-泡沫分離-吸附工藝處理馬鈴薯澱粉廢水,結果表明,採用該法處理後,澱粉廢水的總COD去除率達到80.1%,處理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