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作者
① 誰能給我幾本關於污水處理的書給我作為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
書名:環境科學與工程進展叢書--SBR及其變法污水處理與回用技術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定價:60 條形碼:9787502543594 ISBN:ISBN 7-5025-4359-7 作者:張統 印刷日期:2003-3-1 出版日期:2003-3-1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平裝16開,394頁 中圖法: 中圖法一級分類: 中圖法二級分類: 書號: 簡介:本書為《環境科學與工程進展》系列叢書之一,對近年來國內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工藝處理的研究和應用進行了介紹,基本上包括了國內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SBR工藝在不同廢水中的應用研究;SBR脫氮除磷研究;CASS工藝研究及應用;各種SBR的變形工藝應用研究;污水處理與回用及其他技術與工藝。 本書大多數文章均為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應用經驗,均為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工程指導意義。本書適用於污水處理技術研究人員,污水處理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人員參閱;也對給水排水、環境工程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有一定參考價值。 目錄:第一章 SBR工藝原理及應用 一、間歇式活性污泥工藝的發展與應用 二、SBR的工藝發展和應用適用性問題的討論 三、SBR工藝的分類和特點 四、SBR法與活性污泥膨脹 …… 二十三、UASBAF-SBR工藝處理屠宰廢水 二十四、鐵屑過濾-SBR工藝處理棉紡印染廢水的研究 二十五、開發厭氧/好氧序批式一體化反應器的構想 二十六、豬場廢水厭氧消化液SBR處理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 第二章 SBR工藝用於污水脫氮除磷 一、供氧方式對SBR法硝化反應控制參數的影響 二、間歇式生物膜法除磷工藝特性研究 三、間歇式生物膜法除磷機理研究 四、間歇式生物膜法的脫氮特徵及機理研究 …… 十二、應用SBR工藝強化生物除磷系統的研究 十三、SBR法處理城市污水的脫氮除磷功效 十四、活性污泥外循環SBR系統的生物除磷能力 十五、SBR工藝用於生活污水除磷脫氮的試驗研究 第三章 CASS工藝原理及應用 一、建築小區污水處理技術及設計實例 二、CASSL+膜過濾工藝處理中小城市污水與水回用 …… 十四、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藝及設計 十五、CASS工藝在處理低溫生活污水中的應用研究 第四章 SBR其他變形原理及應用 一、MSBR系統的特點及其除磷脫氮的機理分析 二、MSBR工藝的運行機理 …… 九、SBR法DAT-IAT技術在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應用 十、UNITANK工藝處理城市污水工程實踐 第五章 污水處理與回用其他技術進展 一、我國城市污水回收和再用的實例分析 二、我國污水處理事業現狀及今後發展的趁勢 三、生態衛生(排水)系統國內外發展比較 四、關於天津市城市污水污泥處理與處置的技術研究與探索 …… 二十一、集成電路廢水處理系統設計 二十二、新型氣浮器及其處理造紙廢水的工程設計 二十三、航天發射場推進劑廢水對地下水影響程度分析與研究 二十四、集中供暖主管道腐蝕查定及防腐方法 閱讀地址: http://www.buildbook.com.cn/book/B10011346.shtml
② 珠爾扎布的作者介紹
1、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長樂人,謝萬英,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來源於「玉壺里的冰心」。
2、魯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章壽,後改稱周樹人,原余山,後改稱余才,就讀於仙台醫學院(今東北大學)。
「魯迅」是他在1918年出版《狂人日記》時使用的筆名,他最有影響力的筆名是浙江紹興。他是著名作家、思想家、民主鬥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說:「魯迅的方向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3、葉聖陶
葉聖陶(1894-1988),男,葉少俊,字炳辰,生陶,1894年10月28日出生,江蘇蘇州人。他是一位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商和社會活動家。他被稱為「優秀的語言藝術家」。
1907年,他考入曹橋中學。1916年,他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附屬上宮學堂教書,並介紹了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191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白話小說《佐坦春宴》。1923年,他出版了長篇小說《倪歡之》。
4、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子華,外號秋氏,後改稱自清,字沛賢。現代中國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鬥士。
他祖籍浙江紹興,出生在江蘇省東海縣(現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他開始出版詩歌。1928年,第一本文集《背板》出版。
5、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他自己叫「社語」,與別人比較起來。因為老捨出生在農歷的立春時節,他的父母給他起名叫「慶春」,大概包含了慶祝春天、憧憬美好未來的意思。
③ 有關水的現代文(除了您回答的,又作者的姓名)
生命源泉的流程
江水汩汩而流,滋潤著兩岸的花草樹木,滋養著江內無數魚蝦走蟹,哺育著江岸上幾多辛勤的勞者。
我是江水,我激盪著滾滾東流,放眼望去,你看不見我的盡頭。我是生命之源——岸上的樹木需要我,這里的魚兒依賴著我,至於人們——更是時刻也離不開我。
農民耕種需要引用我灌溉農田,林主植樹需要我滋潤助長。人們生活,我是不可成缺的日用品,工廠生產,我是其發電動力......世界上,你們到處可見我的身影,我正為一切生靈的生存默默地付出著,付出著,我是無私的、無悔的。
然而......
岸上,保護我的樹林被砍伐了;生活中,人們排出的污水直嗆我的喉嚨;生產中,工業廢水無情地注入,使我頭暈目眩......如此這般,我遭受風沙無情的摧殘,忍受污水廢水殘酷的毒蝕......我在縮小,不再激盪,不再奔騰,只能緩緩流淌著。
我成了小溪,我已然無力維持我過去雄偉的姿態。但我仍不屈服,仍就不盡地流駛,仍為無數生者的存在盡我綿薄的力能。
農者們是會用我灌溉農田,林主不疑我潤枝的能力,生活生產,依舊離不開我......過往懼怕我的小孩,而今居然願在我旁邊嬉笑打鬧,這是"因禍得福"吧?我想是該知足的——依舊是默默的,無私的,無悔的付出。
但是......
成為小溪的我,始終逃脫不了人們無盡的折磨。沙塵、污水、廢水。變本加厲的,更有許多過客送給我許多禮物——果皮、飯盒、可樂瓶......我還能流淌嗎?我的前路受著無限的阻礙。
我成了一灘死水。農者、林者等,他們還會多看我一眼嗎?不能,不留一絲眷顧。
默默的,無私的,無悔的付出?不能了,我已經失去了我引以為豪的能力。我應該責怪的,可是會是誰呢?我所應該責罵的居然是我一味為之付出的人們——可笑至極,或許我連責罵的能力也喪失了。
最後......
我是一滴——不,已不是水,那是眼淚,是江水的淚,是小溪的淚,也是死水的淚。然而,不久它更會成為所有生靈的淚。
生命的源泉是水,水沒了,生命何處可尋?
那麼,請保護生命之源。
水的啟示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水:雨水、露水、江水、河水、湖水等,它們有的晶瑩透明,有的渾濁不堪;有的緩緩流動,有的激昂澎湃;有的小如珍珠,有的浩瀚如雲。它給我們帶來了太多太多的啟示,使我們的心靈也如水一般清明。
遙望那向東流去的河水,讓人們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時光飛逝。古人對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這些詩句的字里行間無不包含著前人對後人的期望:要珍惜時光。是啊,擁有無限生機的我們,若不趁著這逐漸流逝的大好時光奮力一搏;又更待何時呢?
俯首注視那被雨水打上小孔的石頭,讓人們體會到了水滴石穿。這其間蘊含著深刻的辯證法: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任何事物是由量的慢慢積累才導致最終的質變。設若讓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一夜間變成一個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或是讓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瞬間變成一位滿臉皺紋的老婦人,再或是讓一個雙眼殘疾的人一眨眼間變成一名100米運動員等等,都會讓人覺得難以接受,難以相信。因而凡是要想獲得成功的人必須從點滴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時時牢記"水滴石穿"。
傾聽那春雨水滋潤萬物的聲音,讓人們感受到了什麼是空靈。那一絲絲輕盈的細雨猶如淘氣的精靈,伴隨著微風,輕輕地跳到樹葉上、花叢中、泥土中,也跳到了在一旁聆聽的人的心中,讓人聯想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雨聲在喧囂的生活中為我們平添了一份平靜、一份空靈。
凝望那洶涌澎湃的波濤,讓人們感覺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力量。那激盪的海水中,蘊含著大自然雄偉的力量,同時也教會了人們:應該奮力拚搏,不管有任何艱難和阻礙,只須盡自身全力去搏,便無須遺憾了。正如洶涌的波浪無所顧忌地向海邊的岩石打去一樣。
水之吟
水,清澈、通透、晶瑩,它是萬物的生命之源,不論是動物、植物,還是我們人類,都離不開它。我喜歡水,喜歡它富於形式的存在方式,喜歡它給予我綿綿的遐思和感悟。
喜愛露珠,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每天清晨,當每個人都還在夢鄉之時,它卻已悄然降臨於每一朵即將綻開的花骨朵上,每一根綠油的碧草之上,那是上天對萬物的恩澤,雖然它存在的時間太過短暫,美麗總是片刻,每當太陽出現,它就不得不散盡在光華的塵世間。
露珠的消散,讓我感悟到了時間的珍貴,讓我了解到什麼是"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我學會了把握今天,憧憬明天。
喜愛小溪,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走在山間之中,你會聽到那淙淙的流水聲,那是它從高處流下時頑皮地跺著自己的腳的明快節奏。它那輕快的腳步聲,不正預示著自己對未來的信心嗎?
小溪的流動和那跳動著的韻律節拍,告訴了我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喜愛春雨,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梅雨時節,正是萬物生長的黃金時段。這時,蒙蒙的細雨,便就像一串串珠鏈一般形成珠簾。它從天空落下,降落到凡塵,雖污染了自己,卻滋潤了生靈,"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雨,教會了我什麼是無私的奉獻,也賜予了我人生的意義,那是在點點滴滴的給予之中。"落紅本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喜愛大海,那是愛水的一種形式。
置身於海邊,你會看到海那深邃的顏色和它那寬廣的胸懷。百川東流入海,大海才是百川的歸屬,百川的氣魄,你會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你會把自己心裡的瘡傷撫平。
大海,贈予了我博大的胸襟,恩澤了我包容的心。我不再會去斤斤計較,而是學會了"寧靜以致遠"的道理。
水之堅忍篇
石是堅硬的,看起來不可破解。然而水滴石穿又是什麼呢?這不禁給人以啟迪:水能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打擊,終能將巨石化解,而做為人類,只要我們也擁有一份水一般的執著、堅忍;一切攔路虎都是不足為懼的。
水之博愛篇
水是具有極度奉獻精神的,它無論走到哪裡,都將給周圍的生靈以潤澤,若是沒有它的奉獻。青山早已化為黃山,而崖間的青苔碧草,甚至這萬物生靈,早也已經灰飛煙滅,這就是一種博愛。而人世間也需要一種博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當互惠互利,而災難到來時,人們更應抱在一起,互相溫暖。
水之漂泊篇
水的一生,無處為家,卻也四處為家,只要他能到的地方,他都願意一去,無論是風光無限的崖頂還是溝回縱橫的山間,抑或是萬卻不復的深淵。當他在世間走完一個輪回時,青山卻能依舊在那裡。人應當做到隨遇而安,也應該到處走走看看。
水之絢爛篇
水是五光十色的,可它本來是沒有顏色的,青山在他的懷中,他就成了家,落日在他懷中,他就成了紅,而那江心的秋月,更明潔白如雪。他善於學習,善於吸納。而做人不也應該師"夷"長技嗎?
水,他澎湃;水,他昂揚;水,他充滿活力......總之水的個性還有許多許多,正如古語有雲:仁者樂水。水具備著人類社會一切優點。
當日曹操感慨曰:生子當孫仲謀,而今我嘆曰,生子當如水。
溯流求水
高二年9班廖曉靜
猶記寶玉大嘆:"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若言歷史是一卷永不完結的風景,兩岸高山便是泥塑的男兒,起伏不絕,而底下淡淡東流的水,就是那些女子了。
羸 弱
流水無形,所謂的變化皆由外物雕著,一如被拖入歷史的西施。
她是一國的禍水,卻不是一國的英雄。被范蠡沉江的時候,她那一汪秋水,望的可是早年浣溪紗?
烽火台上,有人笑出淚水;炮烙架前,有人熏出玉珠。
於始,水告訴我們的是一個個含淚的故事。
流水無形。
無 依
是誰在低呤,"自古美人與名將,不許人間到白頭";是誰在長嘆,"虞兮虞兮奈若何?"。
烏椎一聲長嘯,只為哀項羽的一世悲涼。虞姬的三千青絲,只為襯項羽的柔情萬丈。
項羽兵敗該下,自刎烏江,而虞姬何在?自盡帳中。
水依附著岸,依附著山。岸盡山崩之後呢?
流水無依。
柔 韌
那條水其實也不那麼平靜,至少,起過一層大浪,與山平齊。
一代女皇,居高臨下。她盡現了千萬女子積累千年的非凡才幹。滋養的水,是大唐的萬里江山。
流水以她的柔韌,揚起了巨浪。此後,多少朝代,朝堂之上,珠簾之後,一個女人,淡淡道著她的不屈與柔韌。
流水不腐,她正用其更新萬物的力量,掩去其弱,盡現其力。
清 明
李碧華說過:"她是鶴立雞群的鶴;藕斷絲連的藕;聞雞起舞的雞;群蟻付膻的膻。文壇如此寂寞,只出張愛玲一位這樣的奇女子"。
張愛玲展現的是流水的明透。
她用一支筆,一組浮華蒼涼的文字,勾畫出一個時代的生存狀態。誰能遺忘她的透徹,她的銳利?
流水至清。
水的贏弱,水的無依,水的柔韌,水的清明......千萬女子,窮盡一生,述說著流水的精魂。
水的啟示
高二年14年楊 琦
說到水,人們便是再熟悉不過了,我們天天都要接觸到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嘛!但你可曾想過,水除了可以用來生存以外,還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教會我們怎樣生活!
水教會了我們要堅持!
大家是否有注意到老尾尾檐下淺淺的小洞,是否有注意到溪水中扁滑扁滑的鵝卵石,這都是水的傑作。水固然是柔,石頭固然是硬,但只要懂得堅持,就這樣一下一下的沖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石頭也可以被擊穿,可以被磨平!而對於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像水一樣,懂得堅持!在遇到困難時不應該退怯,而是堅持努力奮斗,成功就在不遠處!
水教會了我們要學會包容!
在一盆清水中滴上幾滴墨水,很快,墨水散去了,不見了,清水還是清水。清水可以包容一切,甚至是對比極大的墨黑,那麼我們呢,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會包容,要有水般廣闊的胸襟,退一步海闊天空。在將與他人爭吵時,想想水,我們也應該像水一樣懂得包容,減少不必要的磨擦,這樣,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好了很多了,和平了很多!
水教會了我們要無私!
水是無私的,她是生命的源泉,她用自己養育了世間無數的生命。然而她不求回報,只是這樣默默地、無私地為人類為生物奉獻著自己的一點一滴。我們也應該學習水的無私,將自己無私地奉獻於建設社會主義的隊伍中去,為祖國、為世界的美好將來獻出自己的微薄的力量!
水教會了我們要熱愛環境!
人類總是不夠重視地球,泛砍泛濫,亂丟垃圾、污染環境等等把地球搞得污煙瘴氣,於是,水來教育我們了,一次又一次的泥石流、洪水、赤潮等等,水以其特有的形式給人類敲響了警鍾:要保護環境,要熱愛環境!於是,我們悔過,我開始明白要熱愛環境要保護環境,我們開始採取行動來彌補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水教會了我們......
水,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東西,不僅是生命的源泉,還是我們生活的老師,給予我們許多啟示,我們在用水時,不應該無視其重要性,要珍惜她,愛護她,更應該思考她給我們的啟示!
水的淺思
高二年14班林 倩
水,無處不在。小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大到洶涌澎湃的大海。它充斥在我們的周圍,有時你都注意不到它,有時你又會被它所震撼。水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那麼,什麼是水?物理老師說,水是一種無色液體;化學老師說,水是由氫元素與氧元素組成;生物老師說,水是生命之源。我說,水是一種很有靈性的東西,它既清透,又深邃;既寧靜,又奔放;既渺小,又偉大。它永遠是讓人捉摸不透,變幻莫測。
所以,我喜愛甚至崇拜水。崇拜它的空靈與多變。當然,並不是只有我,古今有多少人都對水抱著崇敬。
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杜甫的《春夜喜雨》;普希金的《致大海》......他們都直接或間接的稱頌著水以及由水組成的江河湖海。
為什麼這么崇敬水?難道只是因為水本身的多變嗎?不,決不止是這樣!這是因為水代表了許許多多的為人們所喜愛與稱贊的品質。
水是堅持的象徵。君不見,從那高高的唐古拉山上的一掬清泉,是如何流入那廣闊的大海之中。以及那一滴滴水,又是如何慢慢穿透了那厚厚的岩石。正是堅持。堅持不懈,決不放棄,向著即使再遙遠,再困難的目標前進。
水是歲月的象徵。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水極其迅速地流過,你既挽留不住它,更抓不住它,正如那匆匆流過的歲月。所以,要關注那水,那歲月。
水是自由的象徵。水不受束縛,沒有固定的形態。它從來只是任自己的意去行動。正如那小溪,即使有岩石阻擋,它也能沖過去,繼續往前流。竹籃打水也永遠只能是個空。
水還是美與善的象徵。"柔情似水"、"上善如水"。水的清與純是善與美的最佳體現。怪不得李白曾寫出"清水出芙蓉"的名句呢。
水的象徵義是如此之多,我們可以去理解它,可以去解剖它,但決不可能去准確定義它。讓我們都來喜愛它吧!願如水一樣的精神,在我們的心中永駐!
如水人生
高二年13班李子韻
人生,宛若水,或激越奔騰,或沉鬱嫻靜。中途的蒼山丘陵,溝壑盆土,都只是過程,而最終的目標,便是那蒼茫大海。
當水穿越於崎嶇山間時,尖銳的石子割破了它的肌膚,可他不畏縮,卻發出清越的歌聲;當它流淌於叢林草地時,嫵媚的花兒依附在它身上,試圖挽留,它只是打了個圈,便繼續上路;當峭岩陡壁橫在面前,它卻也不後退,懷著一種使命,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縱使雪花四濺,而那轟鳴,卻源於生命的呼喊。
當人生飛躍時,便當如水,縱使前面有困厄艱難,或矯情挽留,仍當奮勇向前。
"詩仙"李白一生坎坷不斷,可他卻如一川江水,縱情於巴山蜀水,輾轉於廬山峰巔,帶著"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呼喊,奔流到海不復回,以文學的豪邁奔放,詮釋了一段激昂如水的生命。
弘一法師李叔童早年為蘇楊河畔的煙雲脂雨,為西子湖畔的柳歌燕舞所迷,遲遲走不出那片人生的汊灣。直到三十歲那年,他以自己的信念,為人生的河道開拓了入海口,自此,生命方由死水便成了活水,匯入了那片汪洋禪海中。
然而,水並不是每時每刻都奔流向前的,它也會滯留,也會停步不前。或因為那高山的阻隔,或因為雨水的不濟。人生亦如此,或為時局所困,或生命的力量不夠。這時,我們應積蓄生命的力量,以求早日能夠沖破桎梏,奔向大海。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一生經歷"三起三落",在每一次流放時,那生命便好像囚禁於崇山峻嶺間。然而他並不氣餒,默默積累能量,以智慧的積累為中國未來譜寫了美麗的藍圖。
古往今來,以生命的積累沖破命運的阻隔的事,例不勝枚舉。從孔子卮而作《春秋》,到司馬遷忍辱編《史記》;從曹雪芹乃經數十載寫《紅樓夢》到馬克思五度改《資本論》,無一不體現以生命的積累去破除命運的阻擋。
是水,目標便是大海。縱使途中艱難不斷,險阻不絕;縱使會有羈絆,會有困卮,我們仍應讓生命如水,去不斷開拓、奔騰。
給心靈一池清水
高二年13班曾 姝
水,生命之源,自古便是文人墨客鍾情的事物。同樣的水,滋養了奇峰秀石,潤化了天地生靈,孕育了生命的傳奇,也無怪它會受到如此青睞。而水,更是給了中華文化一汪清雅與高潔。
西子湖畔,留下了東坡學士的從容與高雅,留下了他對民生的關懷,於是當後人們漫步於這一池清水旁,時空便完成了一次次的倒回。
二泉映月,映照出了瞎子阿炳眼前的一片痛苦與黑暗,更映照出了他心中的那一份清澈與坦然,於是當後人們聆聽著這曲泉般流淌的絕唱,淚水便也如二泉奔涌至心中。
江洪傾瀉,沖走了無數本是溫馨的家園,卻也沖出了中國人心中最無私的愛心與奉獻,於是當98年的特大洪水席捲中華大地之時,億萬中國人民用愛築起了一道無堅無摧的長城。
......
水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象徵,因為中華兒女有水一般清澈的心,有水一般綿延的愛,有水一般廣博的胸懷。
於是,我們總願給心靈一池清水,讓它融盡塵世的硝煙,讓它帶走無端的煩惱。
給心靈一池清水,便是還自己一個清盈透明的世界。我們看到了陶淵明,身在濁世,卻因心中有一池清水而出淤而不染,保持了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風度,為後人所稱頌。我們聽到了屈原豪放的吶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而正是這心靈的一池清水讓他不願受世俗之染,毅然投身清清的汩羅江。
給心靈一池清水,也是給生命一個美麗的理解。張海迪雖然身殘嚴重,甚至無法自理,但心中的一池清水讓她有著對生命的執著與渴望,於是她用常人難以想像的毅力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給心靈一池清水,更是給世界一份無限的關愛。當希望工程發起時,我們看到了無數中國人積極的參與,是的,是他們心中的那一池清水,讓他們深深關愛著山溝溝里那一群群渴望上學的孩童。
給心靈一池清水,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我們用清高、用毅力、用堅強、用寬容、用愛心來充盈這池清水,讓它凈化我們的心靈,沖洗世間的不快,讓它成為我們永恆的自豪!
水
高二年12班潘登龍
是誰,令關西大漢喝"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是誰,令即將遠行的遊子低吟詠"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又是誰,令秋月水畔的少年嘆"所媚伊人,在水一方"?
水,是人們心中冰瑩的高士,賈寶玉稱"女子是水做的骨",集天地精華的是山中高士晶瑩雪(薛),讓人見了只覺得清爽立足。
水凝聚成冰,又是多麼超然出世,"瀚海瀾千百丈冰",萬古奇景,也須冰來點綴。曾文火《冰鑒》所謂識人之道,也必心如冰雪,無雜念,足見古人對冰之贊譽。
世說"水火不容",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唯有將心中的一腔炙火,化作心為止水的鎮定,才可成大事業。
有言"女人是禍水"不,那大男子主義者,把事業上的成敗壓在女子瘦弱的肩上,實在有令人毛骨悚然之嫌。古代有將軍殺了愛妾來饗軍民,充其量不過是殺了一條愛犬,還冠冕堂皇載入正史,水之禍未若於此。
落地成雨的是水,凝聚成露的是水,離人淚也是水,水是人們心中隨物賦形的影象。東坡有雲:"吾文如滔滔江水,雖一日千里不難也",別有懷抱者借水抒胸臆也。
天使的眼淚,落到地上,茫茫天地間就像一掛水簾,又有如梁實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所載"有如米氏章法"實為有趣。
世界上最柔韌的東西化為水。才能使水即使受到怎樣的摧毀,都毫發未損,任你抽刀斷水,我獨巋然不動,能禁得大風浪者,柔才是剛,舍水其誰?
當然,水也會令人迷惘。"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故需有一雙慧眼,往水一撥,則萬相皆變了形狀,怎能不提示我們要警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時間如水,我不想為水迷惘,把握今天,休將白發唱黃雞。
"浪滄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濁我足"我願以心來親近水,讓水盪滌心靈。
願不再有時間若流水之嘆。
願不再有"天使的眼淚"。
願人世間一切都為之般晶瑩剔透,感受那一渠"鳧雁滿回塘"的一清清池水。
潔凈·悲憫
高二年11班李 愷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因為瀑布的"飛流直下",從而使瀑布下的石頭顯得清凈。水是潔凈的,因為它的不斷沖刷,從而使周圍一切的污漬褪去,還以它們清白。
當耶穌被愚味的羅馬人殘忍地釘在十字架上時,說道:"天父啊!原諒他們罷,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當一個羅馬人將一柄長矛刺進耶穌的胸膛時,傳說從耶穌胸膛流出來的不是血液,而是清泉。正是這既是血液又是流水的清泉,洗滌著人類的愚味,洗滌著人類的罪惡。
上帝因憐憫人類,而派下了耶穌;而耶穌因憐憫人類,從而在十字架上為人類贖罪。當清泉在流淌時,我想,耶穌復活後,應該感到欣慰。
水又是悲憫的,因為它能包容一切,從而使萬物得到了滋生。"潤物細無聲",當萬物生長之時,應該感受到,他們的身體內,流的是水。
林肯,這位黑人的耶穌。為了黑人的解放,他發表了宣言;為了黑人的解放,他不得不進行了一場內戰;也是為了黑人的解放,他最後倒在了刺客的槍下。當他倒在地上為了生存而掙扎時,一口泉眼正在枯竭。正是從這口泉眼所說出來的泉水,洗去了黑人身上的恥辱,滋潤了黑人的生命。林肯逝世之後,再也沒有一位黑人被鞭子抽打,再也沒有一位黑人被銬上腳鏈,再也沒有一位黑人慘死在庄園里。我想,現在的黑人,乃至全人類,在幸福地生活時,都不應該忘記那口泉眼,那位耶穌——林肯。
耶穌與林肯,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世界因有他們的存在,成千上萬的人得到了解脫。他們潔凈,他們悲憫。《辛德勒的名單》中有一句話:"救人一命,如救蒼生"。反映了水的品質的真諦。盡管耶穌與林肯均已不在人間,然而他們所留下的清泉,卻不曾乾枯過。他們將與世長存。
世間萬物,因有水的沖洗而愈發潔凈,因有水的滋潤而蓬勃生長。潔凈而又悲憫的水啊!你將與世共存。
剎那間,又有一滴水悄悄滑落。
還有很多,可以去鏈接看。
參考資料: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④ 環保文章
低碳生活 從我做起
人人都知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是人類與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生命的延續,人類的生存,一刻也離不開自然資源。而面對今天地球的現狀,每一個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為地球的明天而憂慮。自從我在電視里了解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我便意識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
通過看電視、查資料,我明白了什麼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盡量少排放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多了會使我們生活的空間環境變暖,也就是「溫室效應」。我們生活的環境溫度升高了,就會使南極的冰川融化成水,大量的水流到海里,會使海平面升高,可能就會淹沒一些海島國家上的居民。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具體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要節約能源。
但是對於低碳生活,人們遭遇著類似的尷尬: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也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卻不得不以增加碳排放為代價。專家指出,盡管人們不能避免碳排放,但卻可以減少碳排放。每個人都不可能過「零碳」的生活,在資源匱乏的當下,我們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資源用於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費。同時,養成「低碳生活」理念,在可選擇、可替換的條件下,首選自然、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實,加入到低碳一族當中並非難事,「低碳生活」細節貫穿在家居生活的各個環節,就拿日常生活用電來說:家用電器的插頭插座接觸良好才能節電;電水壺的電熱管積了水垢後要及時清除,這樣才能提高熱效率;熨燙衣物最好選購功率為500瓦或700瓦的高溫電熨斗,不僅升溫快,還能節電;所有的家用電器盡量不使用「聲控、光控、遙控」等作為控制開關,這樣可節電10%~15%。這樣看來,每個人都能為控制全球氣候變暖做出積極的貢獻。
如果我再告訴你,回收23.5萬噸廢鐵,可以建造36個埃菲爾鐵塔;回收6000噸廢鋁,可以生產74架空中客車飛機;回收120萬噸玻璃,可以建造254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那麼請你想一想,就因為你懶於分揀,被你隨手扔掉的將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啊!
或許有人認為,即使自己「低碳」了,也擋不住工礦企業的違規排放。但是,冰川融化、氣候惡化,每個人都將受到懲罰。「低碳生活」帶來的其實是一種新的生活質量觀。需要理清的是,過「低碳生活」,並不是意味著就不能開車、住大房子、享受空調了。低碳的真實含義是要給人們身體健康提供最大的保護和舒適感,對環境影響更小或有助改善環境。如歐洲現在建設了很多零排放建築,隔熱效果非常好,在自然通風的條件下,隔熱層可以把室內溫度調控到一個合適的水平,且能保持很長時間。在交通領域,可以開發太陽能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等,同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事實上,每一個普通公民在舉手投足之間就可盡享「低碳生活」。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環保網站「互聯網森林」的首頁上列出的平易近人的10件減排案例就生動有趣:少用一個塑料袋,減排二氧化碳0.1克;5層以下,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每次平均可減排二氧化碳600克;選擇應季蔬菜水果,每千克減排二氧化碳400克;夏季空調調高1℃,平均每台每天可以減少排放175克二氧化碳;一棵樹,一年可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這些告訴我們,低碳生活就在我們身邊,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裝修中少用裝飾燈、選用節能燈管,都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總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只要我們都重視起來,我們的環境就會越來越好,相信大家以後都會努力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面對自然氣候的惡化,於是人們從日常的行為開始保護地球家園――開始了低碳生活。
地球只有一個。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不可能找到第二個地球,並實施大規模移民。為了人類自己的生存,為了子孫後代的延續,我們必須善待地球!
⑤ 50萬人產生多少生活污水
50萬人產生多少生活污水?
如果按照每個人每天產生100斤污水計算,50萬人一天就要產生5000萬斤污水。
⑥ 作者為什麼說地下水污染就等於全部水體的污染
地球上可被人類輕易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相對於全球來說,
而大部分淡水都深藏在地下,
我國的水污染,是從解放後開始的,在非工業發展時期,染布行業的廢棄染料就能對地下水產生嚴重的污染,這個是本人聽老一輩說的,隔壁村地里挖了個坑,放廢棄染料,然後,周圍好多村的水井打出來的水都有了顏色……,之後那個染布廠被查倒閉了
舊年代往下挖2米深的井就能出水,現代你就算挖10米也不會出,地表土壤,黏土對於地下水來說是防護層,可以阻隔污染物滲透地下,而中國人口比較多,所以需要的水井也多,有些人為了節省處理污水的成本,直接把污水注入河道,而注入河道太明顯了,容易被查,有些人就把污水注入地下,地下主要是沙石結構,對於污水的滲透性很好,地下水很容易污染,如果污水直接注入水脈,那就更嚴重,在一條流動的河裡投毒,當然是下游遭殃,老百姓飲用了這種水,或許因為稀釋,一開始沒什麼不良影響,而長期如此得了病,也是老百姓自己承擔醫葯費,那些老闆把錢塞進腰包,給有給環保局送點錢就完事兒,實際,是本地老百姓沒什麼影響,本地的環保局收錢獲利,下游百姓遭殃
⑦ 尋找作者 這首詩是哪一個作者寫的啊
你好這位朋友!
這首關於珍惜水的詩歌,
作者:王璐佳
寫於:2012年4月24日!
願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回答完,望君採納!
⑧ 這篇散文《水兮 水兮》 的作者是誰
水兮水兮
李紅
⑨ 求桃李不言gl污水版和番外啊!各位大佬們
這個你直接網路,去網上搜,多往下翻一翻就有了,求採納,沒有的話是你下載的瀏覽器不對,要用u。c。的瀏覽器就可以搜到,當初點開的時候主頁顯示過,我也搜過,可以搜到的,現在也能搜到,求採納,謝謝
⑩ 桃李不言gl污水版
《桃李不言gl》作者:一盞夜燈.txt: http://pan.kaixinget.com/file/57132-399398167 點擊普通下載即可,滿意記得給個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