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污水中的動物

污水中的動物

發布時間: 2021-03-09 09:45:57

1. 水中游的動物有哪些'

水中游的動物有:鯨,海豚,鴨嘴獸,水獺,海豹,海獅,海象等等。

1.鯨

鯨分為兩類,一類是須鯨,一類是齒鯨。鯨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包含了大約98種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胎生哺乳動物。中國海域就有30餘種。鯨的所有種類中除幾種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於海洋。鯨本身定義比較模糊,鯨可以包含所有鯨類,還有特定科的鯨類。鯨中還包括所有海豚。

鯨主要分為兩個種類:須鯨(Mysticeti)和齒鯨(Odontoceti)。須鯨的種類較少,但體型巨大,目前已知最小的種類體長也超過6米,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也屬於須鯨。然而齒鯨類的體形差異比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有30cm左右,最大的抹香鯨體長在20米以上。鯨並不屬於魚類,而是屬於哺乳動物類。

5.海象

海象(學名:Odobenus rosmarus(Linnaeus,1758),海象科海象屬的一種動物。顧名思義,即海中的大象,它身體龐大,皮厚而多皺,有稀疏的剛毛,眼小,視力欠佳。長著兩枚長長的牙。

與陸地上肥頭大耳、長長的鼻子、四肢粗壯的大象不同的是,它的四肢因適應水中生活已退化成鰭狀,不能像大象那樣步行於陸上,僅靠後鰭腳朝前彎曲,以及獠牙刺入冰中的共同作用,才能在冰上匍匐前進,所以海象的學名,若用中文直譯便是用牙一起步行者,而且其鼻子短短的,缺乏耳殼,看起來十分醜陋。

參考資料網路-海象

網路-海豹

網路-水獺

網路-鴨嘴獸

網路-鯨

2. 水中的什麼動物會干什麼

水中的什麼動物會干什麼
兩棲動物!兩棲動物:兩棲動物的皮膚裸露,表面沒有鱗片(一些蚓螈除外),毛發等覆蓋,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體的濕潤;其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進行呼吸,長大後用肺兼皮膚呼吸。兩棲動物可以爬上陸地,但是一生不能離水,因為可以在兩處生存,稱為兩棲。它是脊椎動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現在大約有七千多種兩棲動物。兩棲動物是冷血動物。兩棲動物由魚類進化而來。長期的物種進化使兩棲動物既能活躍在陸地上,又能游動於水中;與動物界中其他種類相比,地球上現存的兩棲動物的物種較少,目前正式被確認的種類約有4350種,分無足目、無尾目和有尾目三目。

3. 水中的動物有哪些

鯨魚 海豚 鯊魚 海龜 水獺 魚 蝦 扇貝 海螺 珊瑚 海參

4. 在水中的動物有哪些

脊椎動物有有些哺乳類、兩棲類(這類是不是你自己決定吧)、魚類;無脊椎動物有腔腸動物、棘皮動物、大部分軟體動物。

5. 常見於污水生物處理系統中微型後生動物有哪些

指示功能抄原生動物及微型襲後生動物多,說明水體自凈程度高。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出現順序:細菌 (植物) 鞭毛蟲 變形蟲 動物鞭毛蟲 游泳型纖毛蟲、吸管蟲 固著型纖毛蟲 輪蟲幻燈片50:指示功能具體表現:a.判斷污水處理程度或污泥培養程度。b.判斷活性污泥和處理水質的好與壞。c.根據原生動物的個體形態變化判斷進水水質變化和運行過程出現的問題。幻燈片51:2.凈化功能活性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原生動物,大部分為動物性營養,吞食有機物顆粒及其他較小的游離微生物。3.促進絮凝和沉澱作用活性污泥法主要靠的是細菌(菌膠團)的絮凝和沉澱作用。但,原生動物對於污水的凈化及污泥的絮凝、沉澱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有的物種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質。

6. 水中動物如何分類

按照棲息場所可分為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兩種。 水生動物: 1、最常見的是魚(fish); 2、腔腸動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蟲; 3、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甲殼動物,如蝦、蟹; 4、其他動物,如海豚 鯨(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生物。鯨用肺呼吸,所以屬於哺乳動物,而不是魚類。

7. 污水處理中常見的後生動物都有哪些

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出現順序:細菌 (植物) 鞭毛蟲 變形蟲 動物鞭毛蟲專 游泳型纖毛蟲、屬吸管蟲 固著型纖毛蟲 輪蟲幻燈片50:指示功能具體表現:a.判斷污水處理程度或污泥培養程度。b.判斷活性污泥和處理水質的好與壞。c.根據原生動物的個體形態變化判斷進水水質變化和運行過程出現的問題。幻燈片51:2.凈化功能活性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原生動物,大部分為動物性營養,吞食有機物顆粒及其他較小的游離微生物。3.促進絮凝和沉澱作用活性污泥法主要靠的是細菌(菌膠團)的絮凝和沉澱作用。但,原生動物對於污水的凈化及污泥的絮凝、沉澱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為有的物種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質。

8. 水中最厲害的動物是什麼

虎鯨的體型極為粗壯,是海豚科(Class Delphinidae)中體型最大的物種。頭部呈圓錐狀,沒有突出的嘴喙。大而高聳的背鰭位於背部中央,其形狀有高度變異性,雌鯨與未成年虎鯨的背鰭呈鐮刀形,而成年雄鯨則多半如棘刺般直立,高度約1至1.8公尺。胸鰭大而寬闊,大致呈圓形,這點與大多數海豚科成員的典型鐮刀狀背鰭不同。上、下顎各有10至14對大而尖銳的牙齒。

虎鯨的體色圖樣主要由黑與白這兩種對比分明的色彩組成,位於身體腹面的白色區域自下顎往後延伸至肛門處,在全黑的胸鰭之間變得狹窄,到了肚臍後方產生分歧,尾鰭腹面亦為白色。背部與體側皆為黑色,但在生殖裂附近的側腹處有白色斑塊,眼睛斜後方亦有明顯的橢圓形白斑。在背鰭後方有呈灰至白色的馬鞍狀斑紋(saddle)。

9. 水處理中常見的原生動物有哪幾類

原生動物門(Protozoa)是動物界的1門,為最原始、最簡單、最低等的動物。它們的主要特徵是身體由單個細胞構成的,因此也稱為單細胞動物。原生動物門種類約有30000種。原生動物是單細胞,細胞內有特化的各種胞器,具有維持生命和延續後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如行動、營養、呼吸、排泄和生殖等。每個原生動物都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水處理中常見的原生動物有
(一) 肉足類
特徵:沒有固定形狀,可形成偽足,為動物性營養,中污染帶水體多見.
種類:變形蟲、輻射變形蟲、太陽蟲
(二)鞭毛蟲
特徵: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是運動器官.
種類:植物性鞭毛蟲和動物性鞭毛蟲
植物性鞭毛蟲在中 多污水體中,生活污水中綠眼蟲多見;動物性鞭毛蟲在有機物較多的水體或曝氣池進口會出現.
(三)纖毛蟲
特徵: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纖毛,是運動和攝食的工具.
種類-- 游泳性纖毛蟲:如草履蟲
固著型纖毛蟲:如鍾蟲、群體鍾蟲
*當生物處理中有群體鍾蟲和鍾蟲出現時,可作為處理效果較好的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一種生物只在某一環境中生長,這種生物就是這一環境的指示生物.
二、原生動物在廢水生物處理中的作用
*廢水生物處理中細菌起主要作用,其次為原生動物,並切原生動物可作為指示生物.
*在氧化塘中,細菌起主要作用,其次為藻類,第三為原生動物.
(一)原生動物對廢水凈化的影響
1、從數量上看,原生動物占微型動物總數的95%以上;
2、從食物鏈上看,動物營養型的原生動物,與吞食細菌為主,特別是游離細菌,但也直接利用水中的有機顆粒;
3、從生物絮凝上看,在活性污泥中,細菌本身有生物絮凝作用,特別是纖毛蟲能促進生物絮凝,因為纖毛蟲可分泌出能促進絮凝的糖類和粘液;
二)以原生動物為指示生物
1、原生動物的形體比細菌大的多,以低陪顯微鏡即可觀察,通過觀察原生動物種群的生長情況,判斷生物處理運轉情況和廢水凈化效果.
微 型 後 生 動 物
也稱多細胞動物
微型後生動物:形體微小、顯微鏡觀察
在天然水體、潮濕土壤、水體底泥和污水生物處理構築物中存在.
在水處理工作中常見的後生動物主要是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輪蟲(微生物)、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幼蟲等.
一、輪蟲——大灰水
(一)形態、生理
形態:多數在500 um左右,需在顯微鏡下觀察.身體為長形,分頭部、軀乾和尾部.頭部有輪盤,其咽內有一個幾丁質的咀嚼器.軀干呈圓筒形,背腹扁寬,具刺或棘,外面有透明的角質甲膜,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內有腺體分泌的粘液,藉以固著在其他物體上.
生理:適應pH范圍廣,以pH6.8左右生活的種類較多.輪蟲以小的原生動物和有機顆粒等為食物,在廢水的生物處理中有一定的凈化作用.
生殖:雌雄異體,雄體比雌體小得多,並退化,有性生殖少,多為孤雌生殖
(二)指示生物作用
當活性污泥中出現輪蟲時,往往表明處理效果 為什麼?
好,高級動物對污染物濃度及毒性相對敏感
但如數量太多,則是廢水污泥膨脹的前兆.
提問:為什麼?
答案:破壞污泥的結構,使污泥鬆散而上浮.
在水源水,會阻塞水廠的砂濾池
目前發現的輪蟲有252種,活性污泥中常見的輪蟲有玫瑰旋輪蟲、轉輪蟲等.
二、甲殼類動物(非微生物)
甲殼動物是魚類的基本食料.廣泛分布於河流、湖泊和水塘等淡水水體及海洋中.這類生物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堅硬的甲殼,水生浮游生活.
水蚤
水蚤顏色判斷水體的清潔程度
細胞中普遍含有血紅素,血紅素含量的高低隨環境中溶解氧量的高低而變化.
DO高,水蚤的血紅素含量低,顏色淺,水體清潔.
DO低,水蚤的血紅素含量高,顏色深,水體污染.
三、其它小動物
可同化其它微生物不易降解的固體有機物.
線蟲
長形,形體微小,0.25~2mm.
營養類型:腐食性(以動植物的殘體和細菌等為食)、植食性(一綠藻和藍藻為食)和肉食性(以輪蟲和其他線蟲為食).
•線蟲有好氧和兼性厭氧的,兼性厭氧者在缺氧時大量繁殖.
•線蟲是污水凈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寡毛類動物---顫蚯蚓(2~4mm)
厭氧生活,以土壤為食.
河流、湖泊底泥污染的指示生物.
底棲動物是生活在水體底部的肉眼可見的動物群落.主要包括水棲寡毛類、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幼蟲等.多數底棲動物長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區域性強,遷移能力弱等特點,對於環境污染及變化通常少有迴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壞和重建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且多數種類個體較大,易於辨認.同時,不同種類底棲動物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及對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據上述特點,用底棲動物的種群結構、優勢種類、數量等參量可確切反應水體質量狀況.

10. 水中生活的動物有哪些

水生動物
(aquatic
animal
),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大多數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一級水生動物,但是也包括像鯨魚和水生昆蟲之類由陸生動物轉化成的二級水生生物,後者有的並不靠水中的溶解氧來呼吸。按照棲息場所可分為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兩種。在脊椎動物中,由於體液的滲透壓一般介於海水和淡水之間,故在體液滲透壓調節機制方面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之間具有相反的情況。
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fish),此外還有腔腸動物,如海葵、海蜇、珊瑚蟲;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甲殼動物,如蝦、蟹;其他動物,如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生物。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