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水臨界量
A. 人眼多少亮度的臨界值會轉換視細胞視椎細胞和視桿細胞相互轉換
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B. 安全標准化
風險評價在《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准通用規范》中是第二個一級要素,
5.2風險管理
5.2.1范圍與評價方法,5.2.2風險評價,5.2.3風險控制,5.2.4隱患治理,5.2.5重大危險源,5.2.6風險信息更新
下面簡單談一下我從事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准化咨詢與考評的體會:
第一步 組織企業的風險評價小組,由各級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組成參與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制定企業的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第二步 首先是根據所從事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標准以及企業規章制度確定本企業的風險評價准則;
第三步 確定風險評價范圍,包括:
1、規劃、設計和建設、投產、運行等階段;2、常規和非常規活動;3、事故及潛在的緊急情況;4、所有進入作業場所的人員的活動;5、原材料、產品的運輸和使用過程;6、作業場所的設施、設備、車輛、安全防護用品;7、人為因素,包括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8、丟棄、廢棄、拆除與處置;9、氣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
第四步 確定評價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JHA)、安全檢查表分析(SCL)、預先危險性分析(PHA)、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作業條件危險分析(LEC)。
目前企業較為常用的風險評價方法為工作危害分析(JHA)與安全檢查表(SCL)法,其中首先要確定企業的作業活動清單和設備設施清單,以進行風險嚴重性和可能性的分析,確定風險度,最後確定重大風險,並根據確定的重大風險的優先控制順序確定重大風險控制措施。
風險度R= L×S (L、S均採用1-5級)
其中R為20-25時,為巨大風險,在採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繼續作業,對改進措施進行評估,應立即整改;
R為15-16時,為重大風險,採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建立運行控製程序,定期檢查、測量及評估,應立即或近期整改;
R為9-12時,為中等風險,可考慮建立目標和操作規程,加強培訓及溝通,2年內治理;
R為4-8時,為可接受風險,可考慮建立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但需要定期檢查,有條件、有經費時治理;
R<4時,為輕微或忽略的風險,無需採取控制措施,但需要保存記錄
其中,風險分析要具體到主要的設備、作業活動、檢維修等非常規活動,以及重要的公用設施。
第五步 有新的法規、標准或企業的情況變更時定期更新風險評價的信息。
時間有限,如有其他問題,我們可繼續聯系。[email protected]
C. 焦慮/抑鬱自評量表的得分是怎樣計算的他們的臨界值分別是多少
凝神養元湯三階段 :
第一階段:以滋養心神,安神凝志,理氣寬胸,改善失眠多夢、提高睡眠質量;
第二階段:生精益髓,交通心腎,醒腦開竅,強心益智,平衡陰陽穩定焦慮不安,心慌心悸、舒緩機體症狀;
第三階段:清心醒神,養腦益氣,疏肝解郁,理脾祛痰,凝神養元來改善植物神功能經紊亂
D. 玉米始穗、灌漿結實的最低溫度臨界值是多少
低於16度澱粉酶的活動就受到抑制導致生長、結穗、灌漿停止。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 想把糖尿病臨時的臨界值感覺控制好怎麼辦
要注意的地方多了,洋醫生醫療給你六條建議
飲食:控製糖尿病病情需要注意平衡飲食,並保障進食時間規律,避免血糖濃度起伏過大,食用早餐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早餐應該選擇全穀物麵包、酸奶。
減重:超重會延緩人體對於胰島素的反應,從而加大控制病情的難度,適當的減重能提高身體敏感性,改善血糖的控制,減少對於胰島素葯物的依賴。
減壓:當精神緊張時,腎上腺會分泌過多的皮質激素,它會讓交感神經興奮,提升血糖,增加胰島素的需要量,加重胰島細胞負擔,所以為了控制血糖,應該學會深呼吸。
足療:糖尿病容易造成病足,很難發現足部傷口,所以要時常關注足部護理,建議每天用溫水和肥皂洗腳,注意腳趾縫之間的水分,避免滋生細菌。
睡眠:睡眠不足會直接導致血糖濃度升高,增加體內壓力,每天應該養成不間斷睡眠7-8小時。
運動:定期運動的糖尿病患者,發生是中風或心臟病等並發症的危險性明顯降低,不過在運動前應該咨詢醫生,不可過激運動。
F. 臨界爵跡2至3的全部章節!
爵跡123要的話留郵箱
G. 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治療核輻射83天的記錄好看嗎
好看,有啟發和教育意義。
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發生在1999年9月30日上午10點35分,日本東海村JCO公司的一座鈾轉換廠工人違反操作程序,把富集度18.8%的鈾溶液(相當於含16公斤鈾)直接倒入沉澱槽中。
由於鈾量超過其臨界質量的2.9倍,當即產生藍白色的閃光,現場產生了γ和中子輻射。此次臨界事故使現場93名工作人員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輻射,其中2人先後不治身亡。
事故中第一個死亡的大內久先生,所受到的核輻射劑量為普通人年上限的2萬倍。醫療小組投入了最新醫療技術來治療這個前所未有的患者,結果卻無法戰勝核輻射的威力。
83日的治療皆詳細記錄在案。
只要核能未被人類完全控制,這樣的事故便還會發生吧。希望他不白白死去,通過家屬的請求,此次得以公開。
通過醫療記錄和筆錄,追蹤大內先生的83天。
(7)醫療廢水臨界量擴展閱讀:
事故原因與教訓:
從東海村核燃料加工廠的這次臨界事故,發現了包括事故發生時的應急處理問題與事故發生後的救援疏散等問題上均存在不少缺陷。
由於事故發生單位和日本原子能安全管理部門事先都認為不會發生臨界事故,因而都沒有制定相應的核事故應急預案,從而造成整個事故後的救援行動相當遲緩,各種指揮部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臨時匆匆成立,關於對本次事故的原因與應吸收的教訓剖析如下:
人員不遵守操作規程
為防止臨界事故的發生,避免鈾的聚集量超過臨界量,必須嚴格執行「臨界管理」。日本東海村核燃料加工廠曾有質量控制規定以嚴格控制鈾的加工處理或使用量。
而本次臨界事故就是由於操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為了所謂縮短工作時間,向沉澱槽中一下投入了超過鈾臨界量的大量鈾溶液而發生。據事故調查,這起事故中的操作人員不僅違反了國家認可的正規操作規程,而且還違反了本單位內部編制的操作規程。
從本次事故可以看出,雖有非常完善的設計與設施,也不能保證不會發生事故。可見,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安全管理機制,避免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再次發生是何等重要。
忽略對中子輻射的防護
鈾臨界事故時會發出中子輻射,中子輻射能穿透混凝土牆,而事故發生單位在事先卻根本沒有考慮對中子輻射的監測和防護;
廠內沒有配備必需的監測中子輻射的專門儀器,也沒有配備應付中子輻射的防護器材和用品,也給現場救援工作帶來困難,導致不少搶救人員不得不在現場外待命,延誤了搶救時間。當然,安全有效的中子輻射防護服,當今世界上幾乎還沒有,這也將是今後研究的課題。
事故報警不規范
東海村消防隊接到報警的時間是9月30日上午10時43分,報警內容只講有急病人,請派救護車,卻沒有說明是發生了核輻射事故。從而造成搶救人員在不知實情,在毫無輻射防護裝備的情況下進入事故現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線照射。
H. 易制毒化學品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按照《莆田市荔城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部門職責分工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鎮境內發生因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蝕品等引起的一次死亡1人(含)以下,或中毒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化學品事故或險情。
二、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事故應急救援應在預防為主的前提下,遵循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分級管理、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存在重大危險源的單位應組織配備專業或兼職搶險、救援隊伍及救護設備設施,承擔本單位危險源發生事故時的搶救、救援和處理處置工作;組織專業人員對危險源進行普查、辯識、評估、建檔、申報和登記,列出重大危險源並採取監控措施;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組織應急救援和處理處置,並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三、重大危險源分布狀況及分類
全鎮危險源基本沿福廈路、南少林路、荔涵大道、東川路、荔園路等國道、省道、區道分布,有化工產品和塗料製造業和成品油儲存、運輸,液化石油氣充罐站以及可能存在單位及居民內的化學品生產、經營、使用,在它們的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中,存在著不少的重大危險源。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重大危險源是指生產、運輸、使用、儲存危險化學品,且危險化學品的數量等於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一般分為四類:
(一)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貯存區;
(二)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生產、作業場所;
(三)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運輸工具;
(四)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學物質的廢棄物處置場所。
鎮村建站要根據全鎮危險化學品危險源普查情況,制定危險化學品危險源普查基本情況匯總表,為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理處置提供參考。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成立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由鎮政府分管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的黨委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鎮黨政辦主任、派出所所長、村建站站長、安辦主任擔任。成員由經濟開發服務中心、財政所、民政辦、工會聯合會、文化服務中心、義務消防隊、衛生院、運管站、交警中隊、8710部隊領導組成。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村建站、主任由鎮村建站站長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報警電話,電話號碼為:0594-2880625,傳真0594-2892359
(二)工作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在鎮政府領導下,負責統一部署、協調、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實施;決定預案的啟動和終止;指定應急救援總指揮;指揮參與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開展工作;視情協調駐莆部隊參與救援。
2、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修訂;組織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工作;做好危險化學品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准備工作;接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或險情報告後,迅速報告領導小組組長,並通知有關成員單位和人員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3、各成員單位職責:
(1)鎮村建站:負責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並負責配合區環保局對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和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危害性的鑒定,做好廢棄危險經學品和事故現場危險物質的處置。
(2)鎮派出所:負責組織事故現場的安全警戒、人員疏散、受害人員營救、現場及周圍地區治安秩序維護。
(3)鎮文化服務中心:負責配合區委宣傳部做好新聞采訪工作。
(4)鎮義務消防隊:負責配合區消防大隊控制和撲滅火災,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質泄漏的事故現場,事故得到控制後負責洗消工作;組織傷員的搜救工作。
(5)鎮安辦:督促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牽頭單位鎮村建站進行危險化學品等重大危險源普查,為應急救援提供詳細情況。
(6)鎮衛生院:負責組織醫療救護隊對事故現場受害人員進行救護,調動醫療器材,確定醫療衛生應急搶救隊伍和裝備,並將詳細情況進行備案。
(7)鎮運管站:負責向區交通局聯系運輸車輛,保證運送疏散人員和供應物資,防止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泄漏事故。
(8)鎮交警中隊:負責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交通暢通、安全。
(9)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配合鎮村建站對全鎮危險化學品危險源進行普查,並負責協調有關部門搶險救物資的供應,協助、指導企業組織恢復生產。
(10)鎮民政辦、工會聯合會:負責組織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接待安撫、撫恤和救濟及慰問、理賠等工作,迅速啟動突發災害應急救援機制,配合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11)鎮財政所:負責對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演練及搶救經費的保障。
(12)武警8710部隊:根據救援工作要求,組織防化專家和防化部隊參加現場救援。
(13)各村(社區)要按照「安全屬地管理」的原則,負責本轄區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儲存、使用的調查摸底、登記、造冊,並上報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發現隱患要及時上報,要配合鎮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的聯合行動,做好專項整治。
五、現場救援專業組的建立及職責
為確保及時、有效、順利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內設危險源控制組、現場警戒組、救援排險組、醫療搶救組、物資供應組、善後處理組等六個組和應急救援辦公室。其職責和單位組成如下:
(一)危險源控制組
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險作業,及時控制危險源。由事故單位人員和專業隊伍組成,並根據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准備好專用的防護用品、用具及專用工具等。
參與危險源的控制一般由專業防護隊伍和消防隊伍組成。該組人員應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並配備專業的防護和急救器材。
(二)現場警戒組
由鎮派出所、運管站、交警中隊組成:由鎮派出所負責人任組長。
1、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並組織警戒,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
2、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無關人員;
3、負責救援運輸車輛的暢通。
(三)救援排險組
1、火災、爆炸類事故由鎮派出所的負責人任組長。
2、中毒類事故由鎮衛生院的負責人任組長。
3、道路運輸類事故由鎮運管站的負責人任組長。
(四)醫療搶救組
由鎮衛生院負責現場對傷員進行傷情判別,依據不同傷情施行緊急搶救,現場處置和安排轉運傷員。根據事故等級啟動相應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隊伍等級。
(五)物資供應組
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和工具、器具和救治葯品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由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鎮運管站、鎮交警中隊、鎮衛生院組成。
(六)善後處理組
由鎮負責事故傷亡人員及家屬的接待安撫、扶恤、理賠等善後處理和社會穩定工作。由鎮民政辦、工會聯合會,勞動保障事務所、黨政辦等部門組成。
(七)應急救援辦公室
應急救援辦公室設在鎮安辦,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其職責:
1、接到事故報告後,迅速報告領導小組組長,按照組長指示,通知各有關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處理應急救援事務;
2、負責向各個組傳達領導小組組長的指令;
3、監督有關部門建立和管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伍和裝備,並負責對各部門的救援設備進行登記備案;
4、監督有關部門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定期演練;
5、對有關部門和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制定的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備案;
6、負責向區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及請求援助。
7、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六、應急救援程序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一般包括報警與接警、應急救援隊伍的出動、實施應急救援、事態監測與評估、後期處置等幾個方面。
(一)事故報告與報警
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或可能發展成為重特大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各村(社區)、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立即向鎮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火災事故同時向119報警,報告或報警的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名稱、危險化學品的種類、數量、事故類型(火災、爆炸、有毒物質的大量泄露等)、周邊情況、需要支援的人員、設備、器材、交通路線、聯絡電話、聯絡人姓名等。
(二)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1、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到危險化學品事故或險情報告後,應迅速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匯報,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本《預案》,指定應急救援現場總指揮,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鎮直有關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應迅速趕赴事故現場,在事故現場設立現場指揮部,總指揮由領導小組指定人員擔任。指揮部負責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確定應急救援的實施方案、警戒區域;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匯報和通報事故有關情況;必要時向區救援中心發出救援請求。
(1)一次性死亡1人(含)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50萬元以下的,領導小組組長或委託副組長帶領有關部門人員趕赴事故現場。鎮政府主要領導或委託分管領導、鎮安辦、派出所、鎮義務消防隊、鎮衛生院、鎮經濟開發服務中心、鎮村建站和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組織指揮事故搶救工作。
(2)一次性死亡1人(含)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萬元以上的,由鎮政府主要領導或委託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副組長帶領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及村(社區)主要領導赴現場。
2、現場指揮部設立後,要立即了解現場情況及事故的性質,按危險化學品事故類型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具體實施方案,布置各專業救援隊伍任務。
3、各專業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後,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按各自的分工開展處置和救援工作。
(三)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處置基本程序
1、防護
根據事故現場所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全部進入防護區的相關人員必須按相應防護標准採取相關防護措施。
2、詢情
(1)遇險人員情況;
(2)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
(3)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
(4)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
3、偵檢
(1)搜尋遇險人員;
(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3)測定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
(4)確認設施、建(構)築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
(5)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6)確定攻防路線、陣地;
(7)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1)根據詢情、偵檢情況確定警戒區域;
(2)將警戒區域劃分為重危區、中危區、輕危區和安全區,並設立警戒標志,在安全區視情設立隔離帶;
(3)合理設置出入口,嚴格控制各區域進出人員、車輛、物資,並進行安全檢查、逐一登記。
5、救生
(1)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
(2)採取正確的救助方式,將所有遇險人員移至安全區域;
(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
(4)將傷情較重者送交醫療急救部門救治。
6、控險
(1)啟用單位噴啉、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滅火設施;
(2)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
(3)設置水幕或屏封水幕牆,稀釋、降解泄漏物濃度,或設置蒸汽幕;
(4)採用霧狀射流形成水幕牆,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擴散;
(5)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並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6)若易燃氣體泄漏,所有堵漏行動必須採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
(7)關閉前置閥門,切斷泄漏源;
(8)根據泄漏對象,對不溶於水的液化氣體,可向罐內適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墊層,緩解險情,配合堵漏;
(9)轉移較危險的瓶(罐)。
7、救護
(1)現場救護
□將染毒者迅速撤離現場,轉移到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空氣無污染地區;
□有條件時應立即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
□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採取心肺復甦措施,並給予氧氣;
□立即脫去被染污者的服裝;皮膚污染者,用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沖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
(2)使用特效葯物治療;
(3)對症治療;
(4)嚴重者送醫院觀察治療。
8、洗消
(1)在危險區與安全區交界處設立洗消站;
(2)洗消的對象
輕度中毒的人員;
重度中毒人員在送醫院治療之前;
現場醫務人員;
消防和其它搶險人員以及群眾互救人員;
搶救及染毒面具。
(3)使用相應的洗消葯劑;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須經過環保部門的檢測,以防造成次生災害。
9、清理
(1)少量殘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乾粉等吸附,收集後作技術處理或視情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上灑上中和或洗滌劑浸洗,然後用大量直流水清掃現場,特別是低窪、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
(2)現場環境檢測合格後,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四)事故得到控制後,由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後可方結束救援工作。
(五)應急救援結束後,由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對救援情況進行評做,對險情或事故的損失情況進行統計,將評估結果報應急救援指揮部,由鎮安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相關機構和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由事故發生地的村(社區)會同鎮、區有關部門、單位妥善做好善後工作。
(六)應急救援現場要求
1、現場指揮和各專業救援隊伍之間應保持良好的通訊聯系;
2、車輛應服從當地公安部門或事故單位人員的安排行駛和停放;
3、事故發生初期,事故單位或現場人員應積極採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擴大,並指派專人負責引導指揮人員及各專業隊伍進入事故救援現場。
4、專家咨詢人員到達現場後,迅速對事故情況作出判斷,提出處置實施辦法和防範措施,事故得到控制後,參與事故調查及提出防範措施。
5、對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大量泄漏救援,應使用防爆型器材和工具,應急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服,應關閉手機。
6、事故污染區域應有明顯警戒標志;
7、物資供應組應當保證搶險救災物資供應、運輸和提供特種裝備,在搶險救災過程中緊急調用的物資、設備、人員和佔用場地,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服從應急救援的大局,不得阻攔或拒絕。
I. 氧氣罐儲存區是重大危險源嗎 臨界量怎麼確定
在GB18218-201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中「氧(壓縮的或液化的)」在表1《危險化學品名稱及其臨界量》 中的第56位,
別名:「液氧;氧氣」,
CAS號:7782-44-7,
臨界量 200噸。
若單元設施內數量達到或超過臨界量200噸則位重大危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