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廢水
1.要看當地有沒有相關的管理制度及排放標准
2.要看你的污水廠的處理水的水質情況
3.一般情況下,雨水管道是直接把雨水排入天然水體的。
4.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後,也是多排放水體的。
Ⅱ 什麼是市政廢水
城市污水 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徑流污水等,由城市排水管網匯集並輸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應因地制宜採用多種形式,要根據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同時考慮水體的自然凈化以及污水在利用過程中的凈化作用.確定廢水的處理程度及相應的處理工藝。處理後的污水,無論用於工業、農業或外排,均應符合國家規定標准。城市污水處理分為三個級別,即一級處理(機械處理)、二級處理(生物處理)、三級處理(高級處理)。一級處理主要採用格柵、沉砂池、沉澱池等構築物,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懸浮物等。二級處理主要去除一級沉澱池出水中的膠體和溶解性有機物。典型設備是生物曝氣池(或生物濾池)和二次沉澱池。三級處理主要去除二級出水中營養物(氮和磷)及其他難降解物質。主要方法有絮凝、過濾、吸附、離子交換等物化法。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避免水體富營養化或回用水。城市污水處理.一般以一級處理為須處理.二級處理為主體.三級處理很少使用。
Ⅲ 污水處理工程屬哪種專業工程屬水利或市政
污水處理方法有哪幾種 可以運用這些物理方法
原|2020-03-10 19:19:14|瀏覽:37
1、污水處理方法有4種。分別是:
2、沉澱(重力分離)。污水流入池內由於流速降低,污水中的固體物質在中立的作用下進行沉澱,而使固體物質與水分離。這種工藝分離效果好,簡單易行,應用廣泛,如污水處理廠的沉砂池和沉澱池。沉砂池主要去除污水中密度較大的固體顆粒物,沉澱池則主要用於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呈顆粒狀的懸浮固體。
3、篩選(截流)。利用篩濾介質截流污水中的懸浮物。屬於砂濾處理的設備有格柵、微濾機、砂濾池、真空濾機、壓濾機(後兩種主要用於污泥脫水)等。
4、氣浮(上浮)。對一些相對密度接近於水的細微顆粒,因其自重難於在水中下沉或上浮,可採用氣浮裝置。此法將空氣打入污水中,並使其以微小氣泡的形勢由水中析出,污水中密度近於水的微小顆粒狀污染雜質(如乳化油)黏附到氣泡上,並隨氣泡升至水面,形成泡沫浮渣而去除。根據空氣打入方式的不同,氣浮設備有加壓溶汽氣浮法、葉輪氣浮法和射流氣浮法等。為提高氣浮效果,有時需要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
5、離心與旋流分離。使含有懸浮固體或乳化油的污水,由於懸浮固體和廢水的質量不同,受到的離心力也不同,質量大的懸浮固體被拋甩到污水外側,這樣就可使懸浮固體和污水分別通過各自的排出口排出設備之外,從而使污水得以凈化
Ⅳ 飯店油污廢水是否可以直接排入市政管網。如不允許依據是什麼
國家環保法 由於廚房廢水含有過多油脂 和 其他有害物質 環保法不允許直排 必須經過隔油池過濾 並經當地環保部門檢測合格 方可正常營業 但是其實 大家沒有一個合格的 所以呢 你就意思一下就好了
Ⅳ 請問下大家:企業污水是直接排至市政污水管網,還是先要通過企業內部污水處理設備再排至污水管網的
這個要看你們項目環評內容及主管部門的批復。其實兩種做法都有,通過處理後達標排入污水管網或受納水體是常見的;但有些工業區建有集中處理廠,則區內企業污水可以經過簡單預處理或直接排入污水管網進入集中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然後交納處理費給處理廠,只要達到處理廠接管的水質要求就可以。
Ⅵ 市政污水處理存在什麼問題
市政污水是通過下水管道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統的各種生專活污水、工屬業廢水和城市降雨徑流的混合水。
城市污水中90%以上是水,其餘是固體物質,它們中普遍含有懸浮物、病原體(包括細菌、寄生蟲、病毒)、有機物和植物營養素(氮、磷)四類污染物,隨污染源不同城市污水還可能還有多種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
目前市政污水存在的較多問題是:污水處理工作開展得不夠徹底、污水處理工藝較為落後、污水處理設備維修費用高等。
解決應對:
1.重視污水處理設施的配置,增加市政污水處理中的資金投入,從源頭控制污水排放和治理;
2.改善市政污水處理的運營模式,提高效率,新增多投資渠道,使投資主體多元化;
3.革新污水處理工藝,提高污水的利用率;完善污水收集模式,避免出現盲目集中和過度的雨污分流;
Ⅶ 市政道路設計 污水計算
市政道路設計 污水計算:
第2.1.1條 層民生活污水定額和綜合生活污水定版額應根據當權地採用的用水定額,結合建築內部給排水設施水平和排水系統普及程度等因素確定,可按當地用水定額的80%~90%採用。
第2.1.2條 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宜按表2.1.2採用。
註:(1) 當污水平均日流量為中間數值時,總變化系數用內插法求得。 (2) 當居住區有實際生活污水量變化資料時,可按實際數據採用。
第2.1.3條 工業企業內生活污水量、淋浴污水量的確定,應與國家現行的<<室外給水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協調。
第2.1.4條 工業企業的工業廢水量及其總變化系數應很據工藝特點確定,並與國家現行的工業用水量有關規定協調。
第2.1.5條 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宜適當考慮地下水滲入量。
Ⅷ 什麼是市政污水
市政污水
市政污水主要來源為生活污水,人們在日常生活活動中產生的廢水,主要是生活廢料和人的排泄物,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淋浴、洗衣等的廢水以及沖洗廁所等的污水。
水質特點
水質相對比較穩定,但渾濁、深色且具有惡臭,呈微鹼性,氮磷含量高,一般不含有毒物質,同時生活污水很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繁殖,因此常含有大量的細菌(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此類污水可生化性好,屬於比較容易處理的污水。
治理思路
格柵、調節池、初沉對污水進行預處理後,通過生化處理去除污水中氮、磷,減少富營養化現象的出現。出水《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918-2002)一級排放標準直接外排,也可進一步消毒後作為綠化用水、沖廁用水等回用。
典型治理工藝
1、曝氣生物濾池 (BAF)
特點:反應池內生物量大,種群豐富,處理設施緊湊,可大大節省佔地面積,能耗低。
2、改良A2/O工藝
特點:改良A2/O工藝綜合了A2/O工藝和改良UCT的優點,有著良好的生物脫氮除磷效果,脫氮能力高於A2/O工藝。
3、改良型氧化溝工藝
特點:改良型氧化溝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而且在厭氧和缺氧條件下能把大分子有機物裂解成易於好氧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
4、CASS工藝 (Cyclic Activated S1udge System)
特點:CASS工藝是普通SBR工藝的一種改進型工藝。CASS反應池由預反應區和主反
應區組成,預反應區控制在缺氧狀態,因此,提高了對難降解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CASS進水是連續的,單個池子可獨立運行。
Ⅸ 市政設計中給水、污水、廢水和雨水分別常用什麼管材
各種管線在道路下的埋深,合理安排好各管線平面位置後還應合理控制各管線高程。一般來說,從上至下管線順序依次為電力管(溝)、電訊管(溝)、煤氣管、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電力、電訊一般設置管溝。 根據各自管線的技術要求及本地區的氣候、水文特點,管線埋設一般如下:
雨水管道:不小於1m;污水管道:不小於2m;
給水管道:
DN150~DN200 0.8m~1.0m
DN200~DN300 1.0m~1.5m
DN400~DN500 1.5m~2.0m
DN600~DN1200 2.0m~2.5m
各種管線的優先原則
①、壓力管(自來水、煤氣)避讓重力管(雨、污水管),壓力管上方覆土不夠時,可從下方繞行。
②、同類小管徑避讓大管徑。
③、支管避讓干管。
④、軟管(電力線、通訊線)避讓壓力管(自來水、煤氣管)。
⑤、管道相互交叉時,其相互之間的垂直凈距離不小於0.15m。個別管線如電力管溝與其他管線最小垂直距離為0.5m。
給水排水管線距離的平面及立面距離
①、給水管道與建築物、鐵路和其它管道的水平凈距,應根據建築物基礎的結構、路面種類、衛生安全、管道埋深、管徑、管材、施工條件、管內工作壓力、管道上附屬構築物的大小及有關規定等條件確定,一般不得小於(左頁)下表中的規定:
②、給水管應設在污水管上方,且不應有介面重疊;當給水管道敷設在下方時,應採用鋼管或鋼套管,套管伸出交叉管的長度每邊不得小於3m,套管兩端採用防水材料封閉。給水管道相互交叉時,其凈距不應小於0.15m。當給水管與污水管平行設置時,管外壁凈距不應小於1.5m。管道穿越河流時,可採用管橋或河底穿越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