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
⑴ 某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種離子.甲、乙、丙三位學生分別設計了從該污水中回收
(1)方案一:污水加入氫氧化鈉後會生成多種難溶鹼,主要有氫氧化鐵、氫氧化鋅版和氫氧化銅等,因為這權三種沉澱加熱後均會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水,所以不能得到純凈的氧化銅,更不能得到純凈的銅.
方案二:由於鐵的活動性比銅和汞都強,所以污水中加入過量的鐵粉時濾渣的成分除銅、汞外還含有剩餘的鐵,所以加熱濾渣不會得到純凈的氧化銅,故也不能得到純凈的銅;
方案三:由於鐵的活動性比銅和汞都強,所以污水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後得濾渣的成分主要是銅、汞和剩餘的鐵,濾渣中銅汞不能與與鹽酸反應,而鐵能反應,此時濾渣就變成了銅與汞的混合物,加熱汞轉化成汞蒸氣揮發出來,銅與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銅,氧化銅採用氫氣還原可得純凈的銅,
故答案為:不能;不能;能;
(2)從該過程可以看出該步驟中③是汞的污染環節,要想防止汞污染的產生就得需要對汞蒸氣進行處理,以防止汞蒸氣揮發到空氣中導致污染,則應連接冷卻回收裝置,
故答案為:丙方案的第③步;應連接冷卻回收裝置.
⑵ 某化工廠排放的廢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鋅和硫酸銅,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根據所學知識設計了一個方案,用來回
(1)固體與液體分開的方法叫過濾,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CuSO4═Cu+ZnSO4;
(2)硫酸鋅和硫酸銅的混合液中加入過量的鋅粉,鋅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銅,過濾後固體A是銅和鋅的混合物,濾液是硫酸鋅溶液;故答案為:鋅和銅
(3)銅和鋅的混合物中加入的B物質是:適量的稀硫酸;不能用鹽酸代替稀硫酸,原因是會生成氯化鋅使製得的硫酸鋅不純.
故答案為:(1)過濾,Zn+CuSO4 ═ZnSO4+Cu.
(2)銅和鋅.
(3)稀硫酸,不能,會生成氯化鋅使製得的硫酸鋅不純.
⑶ 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液中含有AgNO3,Cu(NO3)2和Zn(NO3)2.為了減少廢液對環境的污染,並回收銀和銅,某
(1)因為最後得到的是硫酸亞鐵溶液,鐵能夠把硝酸銀、硝酸銅中的銀、銅置換出來,所以固專體a應該是鐵,屬鐵和硝酸銀、硝酸銅分別生成硝酸亞鐵和銀、硝酸亞鐵和銅,又因為鐵是過量的,所以固體甲中含有Ag、Cu、Fe三種物質.
故填:Ag、Cu、Fe.
(2)稀硫酸、硫酸銅溶液都能夠和鐵反應,分別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硫酸亞鐵和銅,又因為稀硫酸或硫酸銅溶液是過量的,所以濾液2中的溶質是硫酸亞鐵和硫酸或硫酸亞鐵和硫酸銅.
故填:FeSO4、H2SO4或FeSO4、CuSO4.
(3)稀硫酸、硫酸銅溶液和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Fe+H2SO4═FeSO4+H2↑或Fe+CuSO4=Cu+FeSO4.
故填:Fe+H2SO4═FeSO4+H2↑或Fe+CuSO4=Cu+FeSO4.
⑷ (1)某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通過目測,初步認為可能含有Fe3+、Ba2+、Na+、
(1)污水復無色,說明不含鐵離制子,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澱產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澱不消失,說明溶液中含有鋇離子,一定不含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用pH試紙測定污水的pH=10,說明廢水呈鹼性,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存在與否無法確定,所以本題答案為:Ba2+、OH-,Fe3+、CO32-、SO42-,Na+、Cl-.
(2)①若物質G為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澱的硫酸銅,而物質E既可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又能與一氧化碳反應,可判斷E物質為黑色的氧化銅;故答案:CuO,CuSO4
②D→F即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澱,故答案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⑸ 【高中化學】某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種離子
(1)方案一:污水加入氫氧化鈉後會生成多種難溶鹼,主要有氫氧化鐵、氫氧化鋅和氫氧化銅等,因為這三種沉澱加熱後均會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水,所以不能得到純凈的氧化銅,更不能得到純凈的銅.
方案二:由於鐵的活動性比銅和汞都強,所以污水中加入過量的鐵粉時濾渣的成分除銅、汞外還含有剩餘的鐵,所以加熱濾渣不會得到純凈的氧化銅,故也不能得到純凈的銅;
方案三:由於鐵的活動性比銅和汞都強,所以污水中加入過量的鐵粉後得濾渣的成分主要是銅、汞和剩餘的鐵,濾渣中銅汞不能與與鹽酸反應,而鐵能反應,此時濾渣就變成了銅與汞的混合物,加熱汞轉化成汞蒸氣揮發出來,銅與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銅,氧化銅採用氫氣還原可得純凈的銅,
故答案為:不能;不能;能;
(2)從該過程可以看出該步驟中③是汞的污染環節,要想防止汞污染的產生就得需要對汞蒸氣進行處理,以防止汞蒸氣揮發到空氣中導致污染,則應連接冷卻回收裝置,
故答案為:丙方案的第③步;應連接冷卻回收裝置.
⑹ 某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氫氧化鉀,為了收回利用,欲用2%的稀鹽酸此時廢水中的氫氧化鉀含量(廢
(1)設需加水的質量為x,則根據溶液稀專釋前後溶質的質量不變可知: 10g×30%=(10g+x)×2% 解得:x=140g (2)7.3g稀鹽屬酸中含溶質的質量為:7.3g×2%=0.146g 設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鉀的質量為y HCl+KOH═KCl+H 2 O 36.5 56 0.146g y
解得:y=0.224g 廢水中氫氧化鉀的質量分數為:
答:(1)用10克30%的濃鹽酸配製成2%的稀鹽酸,需加水140g. (2)廢水中氫氧化鉀的質量分數為1.12%. |
⑺ 在某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Cu(NO3)2、AgNO3和Zn(NO3)2等物質,為了實現節能環保理念,在此混合溶液中
因為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有鐵粉,即所加回的鐵粉過量,那說明原混答合溶液中的銀和銅全部被置換出來,即濾液中肯定沒有AgNO3、Cu(NO3)2,則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Ag、Cu、Fe;因為鐵和AgNO3、Cu(NO3)2反應時生成的是Fe(NO3)2,所以濾液肯定中有Fe(NO3)2;又因為鐵不能從Zn(NO3)2溶液中置換出鋅,所以濾液中肯定含有Zn(NO3)2.發生的反應有:Fe+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等.
故答為:Ag、Cu、Fe;Fe(NO3)2,Zn(NO3)2;Fe+2AgNO3=Fe(NO3)2+2Ag.
⑻ 某化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通過目測,初步認為可能含有Fe3+、Ba2+、
肯定還有Ba2+,OH-,肯定沒有的離子有Fe3+,CO32-,SO42-,可能含有Na+,具體思路,第一步容易無色,說明沒有Fe3+,因為含回有Fe3+的溶答液呈黃色,第二步加入了硫酸,生成了不容易稀硝酸的白色沉澱BaSO4,說明肯定含有Ba2+,因為肯定還有Ba2+,所以溶液中就不可能含有了CO32-,和SO42-,因為溶液是無色透明,均一的,含有這CO32-,和SO42-的話,就又有不溶物BaCO3和BaSO4,第三步測定溶液PH值為10,呈鹼性,肯定含有OH-
⑼ 某化工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硝酸銀,硝酸鋇,為了不污染環境並充分利用資源,需要從廢水中回收金屬銀並製得
要從廢水中回收金屬銀,可向廢水中加入適量的排在銀前的金屬,由(2)濾出物是藍色沉版淀,說權明該沉澱是氫氧化銅,由此說明(1)中加入的金屬是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
(2)向濾液A中加入溶液過濾得到氫氧化銅沉澱,說明加入的是一種鹼,又濾液B中只含一種溶質,說明該鹼溶液與硝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和硝酸鋇,據復分解反應原理可知加入的是氫氧化鋇溶液;
濾液B中溶質是硝酸鋇,硝酸鋇溶液可與碳酸鈉、碳酸鉀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澱,所以要得到碳酸鋇沉澱,可向濾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或碳酸鉀溶液;
故答案為:
操作步驟 | 實驗結果 |
(1)向廢水中加入適量 Cu後過濾 | 分離出濾液A和濾出物 Ag |
(2)向濾液A中加入 Ba(OH)2溶液後過濾 | 濾出物是藍色沉澱,濾液B中只含一種溶質 |
(3)向濾液B中加入 Na2C03(合理均可)溶液後過濾 | 得到碳酸鋇晶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