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縮合廢水
① 廢水處理中生化污泥的馴化方法
1.活性污泥的培養
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接種最好利用ADC廢水排放口的底泥或者利用同類NH3-N廢水生化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進行培養馴化。由於ADC生產廠廢水排放口取泥相當困難,所以採用自行培養馴化活性污泥。污泥取自玉帶河的底泥,呈黑色,有臭味,含有大量泥沙等無機物,鏡檢觀察不到微型動物,污泥活性極差.
污泥培養初期,每天悶曝22h,靜置2h,排放4L廢水,再加入4L自配水。7天後,污泥顏色呈黑色,沉降性能良好,出水混濁,測得MLSS為1500mg/L,SV為6%,反應過程中pH值、COD、NH3-N濃度沒有較大的變化,說明培養出的細菌量較少。14天後,污泥呈淺黑色,沉澱時泥水界面由開始模糊逐漸變得邊緣清晰,鏡檢時可以觀察到草履蟲、漫遊蟲、裂口蟲、吸管蟲等。隨著生物相逐漸變好,預示菌種培養出來了。測得污泥MLSS為2200mg/L,SV為11%,COD和NH3-N去除率分別達到43%和10%,污泥活性還不強,需要繼續培養。此後,每天運行兩周期,每周期曝氣10h,靜置2h。30天後,污泥的絮凝和沉澱性能良好,混合液靜置半小時,上清夜清澈透明,泥水界面清晰,污泥呈黃褐色,鏡檢有大量新型菌膠團,較為密實,可以觀察到許多活躍的鍾蟲(如圖4.2所示)。測得污泥MLSS為4100mg/L,SV為21%,COD去除率達到90%以上,NH3-N去除率在30%以上,污泥活性較強,至此認為培養階段結束
2.活性污泥的馴化
培養出來的活性污泥含有大量異養菌,而硝化菌是自養菌,污泥中含量非常少,需要進一步進行馴化,使之占優。與硝化菌相比,反硝化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生長和繁殖快,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反硝化菌受到廢水物質的抑製程度要比硝化菌小。本試驗中同時進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馴化。
初步確定IAT池運行周期為5h,其中曝氣3h、沉澱1h、排水1h,迴流比R1為250%,迴流比R2為300%。在馴化過程中每隔兩天增加廢水中的NH3-N和COD濃度,使污泥穩定運行兩天,馴化結束時的NH3-N的濃度從51.7mg/L加大到123.4mg/L。此階段從2004年4月13日開始到2004年5月26日結束。
在系統運行過程中,每隔兩天提高一次進水COD和NH3-N濃度。污泥馴化初期,進水COD濃度251.3mg/L,NH3-N濃度51.7mg/L,COD去除率為85.59%,而NH3-N去除率僅為23.21%。這是因為異養菌占優勢,生長速率快,硝化菌世代時間長,生長速率慢,含量較少,與異養菌競爭處於不利地位,硝化反應速率低。4天後,NH3-N去除率明顯升高,達到了46.70%,這說明系統中的硝化菌逐漸占優勢,但NH3-N處理效果還不很理想,還需要繼續馴化。44天後,進水NH3-N濃度為123.4mg/L,出水NH3-N濃度穩定在10mg/L以下,去除率在90%以上,此時系統取得了良好的脫氮效果。.四川永沁環境
② 發泡劑ADC(HG/T2097-2008)標准
HG/T2097-2008發泡劑ADC
序言
本標准代替HG/T 2097—1991《偶氮二甲醯胺(發泡劑ADC)》。
本標准與HG/T 2097—1991的主要技術差異為:
——提高了發氣量優等品指標;
——提高了篩余物指標;
——增加了pH值項目和試驗方法;
——純度指標改為抽檢指標;
——平均粒徑改為用戶協商指標,由原來的微粒度測定儀測定改為用激光粒度儀測定;
——分解溫度優等品指標修改為大於等於200℃,測定方法增加熔點儀測定方法。
本標準的附錄A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准由全國橡膠與橡膠製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化學助劑分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准主要起草單位: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標准參加起草單位:江蘇索普(集團)有限公司。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李強、李萍、陳洪、孫永貴、鄭常君。
本標准於1991年首次發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
內容簡介
本標准規定了發泡劑ADC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標准適用於以尿素、水合肼為原料經縮合、氧化而製得的發泡劑ADC。本標准適用於以尿素、水合肼為原料經縮合、氧化而製得的發泡劑ADC。
標准文本下載:http://www.wenxueboke.cn/book/book.asp?id=bkbk863232
或http://www.bjstandard.com/standard/detail.asp?id=8245
③ 將4種氨基酸足量置於適宜條件下,經脫水縮合形成的三肽化合物最多有幾種
三肽:64種。
假設這4種氨基酸分別為ABCD,則有如下64種:
AAA,AAB,AAC,AAD,
ABA,ABB,ABC,ABD,
ACA,ACB,ACC,ACD,
ADA,ADB,ADC,ADD;
BAA,BAB,BAC,BAD,
BBA,BBB,BBC,BBD,
BCA,BCB,BCC,BCD,
BDA,BDB,BDC,BDD;
CAA,CAB,CAC,CAD,
CBA,CBB,CBC,CBD,
CCA,CCB,CCC,CCD,
CDA,CDB,CDC,CDD;
DAA,DAB,DAC,DAD,
DBA,DBB,DBC,DBD,
DCA,DCB,DCC,DCD,
DDA,DDB,DDC,DDD;
注意,ABC和CBA不是同一種三肽(肽鍵是有順序的,不是中心對稱的)
而三肽最多隻含三種氨基酸,因此由4中不同氨基酸構成的三肽不存在。
其實也就是3個位置,分別排4中氨基酸,因此有4的3次方個,即64個。
而四肽則為4^4個,即256個,五肽為4^5個。
四種都用的四肽有4*3*2*1種,即24種。(同樣氨基酸的不能重復出現)
四種都用的五肽,則必有一種氨基酸用2次,其出現的位置有5*4/2=10種可能,另三種有3*2*1種排列,故共有6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