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垃圾堆肥污水

垃圾堆肥污水

發布時間: 2021-03-12 06:27:10

A. 什麼是生活垃圾堆肥法

生活垃圾堆肥是處理與利用垃圾的一種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細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線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機物發生生物化學反應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種類似腐蝕質土壤的物質,用作肥料並用來改良土壤。
垃圾堆肥技術在中國農是從事活動中早有應用,而作為科學進行研究探討此法則始於1920年。按細菌分解的作用原理,分為高溫需(好)氧法和低溫厭氧法堆肥。按堆肥方法,分為露天堆肥法和機械堆肥。
堆肥法操作一般分為4步:
①預處理,剔出大塊的及無機雜品,將垃圾破碎篩分為勻質狀,勻質垃圾的最佳含水率為45-60%,碳氮比約為(20-30):1,達不到需要時可摻進污泥或糞便;
②細菌分解(或稱發酵),在溫度、水分和氧氣適宜條件下,好氧或厭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垃圾開始分解,將各種有機質轉化為無害的肥料;
③腐熟,穩定肥質,待完全腐熟即可施用;
④貯存或處置,將肥料貯存,肥料另作填埋處置。

垃圾堆肥工藝流程,好氧堆肥化是在有氧存在的條件下,以好氧微生物為主降解、穩定有機物的無害化處理方法。由於具有發酵周期短、無害化程度高、衛生條件好和易於機械化操作等特點,好氧堆肥法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應用。好氧堆肥工藝由前處理,主發酵(亦可稱一次發酵,一級發酵或初級發酵)、後發酵(亦可稱二次發酵、二級發酵或次級發酵)、後處理、脫臭及貯存等工序組成。

前處理
生活垃圾中往往含有粗大垃圾和不可堆肥化物質,這些物質會影響垃圾處理機械的正常運行,降低發酵倉容積的有效使用,使堆溫難以達到無害化要求,從而影響堆肥產品的質量。前處理的主要任務是破碎和分選,去除不可堆肥化物質,將垃圾破碎在12~60mm的適宜粒徑范圍。

主發酵
主發酵可在露天或發酵倉內進行,通過翻堆攪拌或強制通風來供給氧氣,供給空氣的方式隨發酵倉種類而異。發酵初期物質的分解作用是靠嗜溫菌(生長繁殖最適宜溫度為30~40℃)進行的。隨著堆溫的升高,最適宜溫度45~65℃的嗜熱菌取代了嗜溫菌,能進行高效率的分解,氧的供應情況與保溫床的良好程度對堆料的溫度上升有很大影響。然後將進入降溫階段,通常將溫度升高到開始降低為止的階段稱為主發酵期。生活垃圾的好氧堆肥化的主發酵期約為4~12d。

後發酵
碳氮比過高的未腐熟堆肥施用於土壤,會導致土壤呈氮飢餓狀態。碳氮比過低的未腐熟堆肥施用於土壤,會分解產生氨氣,危害農作物的生長。因此,經過主發酵的半成品必須進行後發酵。後發酵可在專設倉內進行,但通常把物料堆積到1~2m高度,進行敞開式後發酵。為提高後發酵效率,有時仍需進行翻堆或通風。在主發酵工序尚未分解及較難分解的有機物在此階段可能全部分解,變成腐殖酸、氨基酸等比較穩定的有機物,得到完全成熟的堆肥成品。後發酵時間通常在20~30d以上。

後處理
經過二次發酵後的物料中,幾乎所有的有機物都被穩定化和減量化。但在前處理工序中還沒有完全去除的塑料、玻璃、陶瓷、金屬、小石塊等雜物還要經過一道分選工序去除。可以用回轉式振動篩,磁選機,風選機等預處理設備分離去除上述雜質,並根據需要進行再破碎(如生產精製堆肥)。也可以根據土壤的情況,將散裝堆肥中加入N、P、K添加劑後生產復合肥。

脫臭
在堆肥化工藝過程中,會有氨、硫化氫、甲基硫醇、胺類等物質在各個工序中產生,必須進行脫臭處理。去除臭氣的方法主要有化學除臭及吸附劑吸附法等。經濟實用的方法是熟堆肥氧化吸附的生物除臭法。將源於堆肥產品的腐熟堆肥置入脫臭器,堆高約0.8~1.2m,將臭氣通入系統,使之與生物分解和吸附及時作用,其氨、硫化氫去除效率均可達98%以上。

儲存
堆肥一般在春秋兩季使用,在夏冬兩季就需積存,因此,一般的堆肥化工廠有必要設置至少能容納6個月產量的貯藏設施,以保證生產的連續進行。

B. 堆肥處理垃圾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好處:
1、廢物再利用,產生價值。
2、高溫堆肥處理後病原菌減少,有害蟲卵殺死。
3、堆肥過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過程,產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謝產物有意於植物根系生長。
4、堆肥處理後作為有機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壞處:主要是堆肥處理後垃圾的有機質會降低,氮也會有一定的損失。

C. 什麼垃圾可進行降解堆肥處理

廚余垃圾可進行降解堆肥處理。

廚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垃圾,包括丟棄不用的菜葉、剩菜、剩飯、果皮、蛋殼、茶渣、骨頭等,其主要來源為家庭廚房、餐廳、飯店、食堂、市場及其他與食品加工有關的行業。

廚余垃圾含有極高的水分與有機物,很容易腐壞,產生惡臭。經過妥善處理和加工,可轉化為新的資源,高有機物含量的特點使其經過嚴格處理後可作為肥料、飼料,也可產生沼氣用作燃料或發電,油脂部分則可用於制備生物燃料。

(3)垃圾堆肥污水擴展閱讀:

1、廚余垃圾的收集

廚余垃圾非法收集和回收利用會對環境和居民健康產生威脅。對廚余垃圾單獨收集,可以減少進入填埋場的有機物的量,減少臭氣和垃圾滲濾液的產生,也可以避免水分過多對垃圾焚燒處理造成的不利影響,降低了對設備的腐蝕。

2、廚余垃圾的處理

廚余垃圾應當提供給專業化處理單位進行處理,嚴禁將廢棄食用油脂(包括地溝油)加工後作為食用油使用,嚴禁直接使用廚余垃圾飼養畜禽及魚類,嚴禁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廚余垃圾生產肥料。

D. 處理垃圾廢水的好方法

基本上是三種主要的處理方法

1.填埋處理

填埋是大量消納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處理工藝剩餘物的最終處理方法,目前,我國普遍採用直接填埋法。

所謂直接填埋法是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園南側用垃圾堆山,營造人工環境,變害為利,工程佔地近80萬平方米,以垃圾與工程廢土按1:1配合後作為堆山土源,對於滲濾液和發酵產生的沼氣和山坡的穩定性等,都採取了必要的措施。

美國堪薩斯城(Kansas City)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人口不多,城市周圍是廣闊的鄉村,在遠離城市的一塊丘陵山地的低窪處選建填埋場,為了防止二次污染,採取如下措施:

(1)在底部和周圍鋪有防滲層;

(2)分層鋪放,即堆放一層垃圾,而後蓋土壓實,根據介紹,有些垃圾堆放層還安裝導氣和導水管道,並利用產生的沼氣。

日本東京都江東區有一片樹林濃密,花草繁茂的土地,人們稱之為「夢島」,夢島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但是,我國許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採取露天堆放,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每一個垃圾堆放場都成了一個污染源,蚊蠅孽生,老鼠成災,臭氣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滲入地下,對城市環境和地下水源造成嚴重污染。沈陽市曾經對35處填埋場中的10處進行鑽探取樣,分析垃圾斷層樣品和地下水質,分析結果發現:

1、地下水質惡化,污染嚴重,水混濁發臭,水中均檢出厭氧大腸桿菌;

2、垃圾斷層樣品均檢出有毒有害物質。上海市每天有萬噸垃圾運往郊區海邊堆放,一座座高達二三十米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圍環境的嚴重污染。

填埋處理方法是一種最通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處理費用低,方法簡單,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資源的二次污染。隨著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適用的填埋場地愈來愈少,開辟遠距離填埋場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費用,這樣高昂的費用甚至無法承受。

2.焚燒處理

焚燒法是將垃圾置於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於發電和供暖。美國西屋公司和奧康諾公司聯合研製的垃圾轉化能源系統已獲成功。該系統的焚燒爐在燃燒垃圾時可將濕度達7%的垃圾變成乾燥的固體進行焚燒,焚燒效率達95%以上,同時,焚燒爐表面的高溫能將熱能轉化為蒸汽,可用於暖氣、空調設備及蒸汽渦輪發電等方面,美國部分焚燒廠的主要技術指標列於表1。

我國石家莊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引進日本垃圾焚燒裝置對醫院等單位的特殊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殘灰約占焚燒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為優質磷肥。近幾年我國對垃圾焚燒發電產生再生能源技術越來越給予重視。

焚燒處理的優點是減量效果好(焚燒後的殘渣體積減少90%以上,重量減少80%以上),處理徹底。但是,根據美國的報道焚燒廠的建設和生產費用極為昂貴。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裝備所產生的電能價值遠遠低於預期的銷售額給當地政府留下巨額經濟虧損。由於垃圾含有某些金屬,焚燒具有很高的毒性,產生二次環境危害。焚燒處理要求垃圾的熱值大於3.35MJ/kg,否則,必須添加助燃劑,這將使運行費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難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處理

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至70℃儲存、發酵,藉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後,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再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不論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燒或堆肥處理,都必須要有預處理。

E. 垃圾堆肥是目前最生態環保的垃圾處理方法但是堆肥的規模是越大越好嗎

不是堆積的越大越好。

F. 生活垃圾的堆肥處理 具體怎麼做啊或是在哪裡能找到相關資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和環境保護部本月初聯合下發了《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指南》(建城[2010]61號,以下簡稱《指南》)。這一指導性文件與2000年頒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建城[2000]120號,以下簡稱《政策》)相比,內容上有什麼變化?垃圾處理的技術路線和指導原則是否發生轉變?能夠解決目前突出的問題嗎?未來中國城市垃圾處理究竟選擇怎樣的路線?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新舊政策的變化。
從制定背景看,回應了輿論爭議
點明「保障公共環境衛生和人體健康」的宗旨,同時也肯定了焚燒處理方式
去年以來,社會各界關於垃圾處理工藝技術路線的選擇展開了一場大討論,對於垃圾焚燒的爭議尤其激烈。在這場觀點交鋒之中,政府的聲音較為微弱。據記者了解,在去年下半年,社會各界期待政府表態的背景下,相關部門開始研究制定《指南》。《指南》的發布,可視為對這場爭論的回應,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的觀點和態度。因此,在內容上也更側重於對社會各界關注焦點的回應。
針對公眾最為關心的垃圾處理造成二次污染、影響健康等問題,《指南》開宗明義,在總則第一條就明確了「生活垃圾處理應以保障公共環境衛生和人體健康、防止環境污染為宗旨」。
垃圾是否應該焚燒處理,一直是社會輿論的核心問題。對此,《指南》對垃圾焚燒技術的適用性、垃圾焚燒廠建設技術要求及運行監管要求等做了詳細規定。《指南》稱,焚燒處理設施佔地較省,穩定化迅速,減量效果明顯,臭味控制相對容易,焚燒余熱可以利用;焚燒處理技術較復雜,對運行操作人員素質和運行監管水平要求較高,建設投資和運行成本較高;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生活垃圾熱值滿足要求的地區,可採用焚燒處理技術;應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相關標准處理焚燒煙氣,並妥善處置焚燒爐渣和飛灰。
這些內容,實質上回應了「垃圾是否應該焚燒處理」的問題,重申了此前《政策》中所確定的技術路線,進一步指出現有處理方式、技術要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有專家認為,在達到國家有關標準的前提下,《指南》肯定了焚燒處理方式。
從內容看,《指南》更理性、更全面
將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等概念納入其中,並詳細規定了污染防治措施
從內容來說,《指南》實際上是將現行主要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政策、標準的一些要點進行了匯總,但與《政策》相比,著眼點更全面,條款更細化,也更理性。
《指南》重申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並指出「應盡可能」從源頭避免和減少生活垃圾產生,對產生的生活垃圾應「盡可能」分類回收,實現源頭減量。有觀點認為,這里的「盡可能」,實質上突出強調了垃圾管理工作的階段性和現實性。
《指南》提出,生活垃圾處理「應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生活垃圾轉運、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監管等重點環節,落實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過程中的污染控制」,「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促進生活垃圾處理的產業化發展。」這實際上提出了推進「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的目標以及實現途徑。
強調處理過程的污染控制
很多概念首次提出
對於垃圾處理過程的污染控制,《指南》明顯比《政策》深入和具體。如對於爭議較大的焚燒產生二次污染問題,《指南》特別指出,生活垃圾焚燒過程應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煙氣中二惡英的排放,具體措施包括:嚴格控制燃燒室內焚燒煙氣的溫度、停留時間與氣流擾動工況;減少煙氣在200℃~500℃溫度區的滯留時間;設置活性炭粉等吸附劑噴入裝置,去除煙氣中的二惡英和重金屬。生活垃圾在焚燒爐內應得到充分燃燒,二次燃燒室內的煙氣在不低於850℃的條件下滯留時間不低於兩秒,焚燒爐渣熱灼減率應控制在5%以內。
而對於垃圾焚燒廠的監管,《指南》稱,應實現焚燒爐運行狀況在線監測,監測項目至少包括焚燒爐燃燒溫度、爐膛壓力、煙氣出口氧氣含量和一氧化碳含量,應在顯著位置設立標牌,自動顯示焚燒爐運行工況的主要參數和煙氣主要污染物的在線監測數據。當生活垃圾燃燒工況不穩定、生活垃圾焚燒爐爐膛溫度無法保持在850℃以上時,應使用助燃器助燃。相關部門要組織對焚燒廠二惡英排放定期檢測和不定期抽檢。
此外,與此前的《政策》以及其他指導性文件相比,《指南》進一步明確提出「鼓勵家庭廚餘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首次將「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歸類到生活垃圾處理技術;首次將「生活垃圾收集和運輸的數字化管理」概念納入其中;首次指出「規劃和建設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是節約土地資源、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污染控制、全面提升生活垃圾處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指南》是否強推焚燒?是否禁止焚燒混合垃圾?
垃圾處理階段性顯著,預處理後的垃圾仍然是混合垃圾
《指南》發布後,有人認為是國家強力推進焚燒設施建設的方式,也有人通過對《指南》新提出的垃圾分類、處理技術路線等條款進行分析,認為如果遵守《指南》,混合垃圾將不能焚燒。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徐海雲對以上兩種看法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垃圾處理的外部性、公益性、社會性和階段性特徵都非常顯著。減量化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當前需要有具體法律和經濟手段支持;資源化處理則需要重點關注清潔利用,需要調控機制和措施;無害化需要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需求,投入要保障,規劃要落地,運營要監管,溝通要有渠道,責任要有主體。《指南》指出了方向和目標,但並不能因此認定《指南》是「強推焚燒」或者「限制焚燒混合垃圾」。
徐海雲認為,經濟發展以及高人口密度是推動我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發展內在因素。我國正處於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生活垃圾量也隨之增加。而我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往往人口密度很高,土地資源十分緊張。我國東部許多省的人口密度顯著高於德國和日本。如我國江蘇省人口密度達到755人/平方公里,是日本的兩倍以上、德國的3倍以上。因此,依靠土地進行生活垃圾處理的填埋處理方式難以為繼。
另外,垃圾焚燒工況主要取決於垃圾熱值。發達國家垃圾熱值高,焚燒爐爐排往往需要設置水冷,而我國生活垃圾熱值低,燃燒一次風需要預熱,這屬於焚燒爐具體工藝參數設置的技術問題,與能不能進行垃圾焚燒完全是兩回事,更何況,就是進行了預處理,焚燒的仍然是混合垃圾。
還有很多內容需要完善
政府監管只有原則性規定;其他技術能否保障環保達標?
從上文分析來看,《指南》較為客觀和理性,但內容並不完善。首先,關於政府監管方面,《指南》中只有原則性的規定,即「加強設施運行監管,實現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管相結合,技術監管與市場監管相結合,運行過程監管和污染排放監管相結合」。而政府當前的監管能力,包括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甚至設備配置等,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薄弱。如果沒有能力建設、制度建設跟進,政府監管就會流於空洞。
其次,對當前生活垃圾處理的熱點,如技術路線的選擇、運行監管等問題,《指南》給出了具體的回答: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和填埋處理設施建設都是需要的,對於生活垃圾混合收集的地區,應審慎採用生物處理技術。但是,對於「生物處理」、「水泥窯協同處置」等「其他技術」,《指南》沒有提出監管要求,在整體機制不完善的條件下,「其他技術」能否保障環保達標?
再次,關於垃圾滲濾液處理,《指南》提出,宜採用「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和後處理」的組合工藝,在滿足國家和地方排放標準的前提下,經充分的技術可靠性和經濟合理性論證後也可採用其他工藝。這一要求過於籠統,技術指導不明確。
另外,《指南》要求「將廢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料的回收利用納入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范疇,建立具有我國特色的生活垃圾資源再生模式,有效推進生活垃圾資源再生和源頭減量」。但是,垃圾回收利用的目標與責任主體並不明確,缺乏實際指導意義。同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園區」的功能和定位也不明晰。
還有專家指出,「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應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促進生活垃圾處理的產業化發展」,這一條在《指南》中難以發揮作用。

G. 用「堆肥法」填埋垃圾會污染環境嗎

得看垃圾的種類,任何垃圾填埋多少都會造成污染。
尤其是生活垃圾、污泥、餐廚垃圾,都會存在多環芳烴、重金屬等的污染。
農作物秸稈、綠化植物廢棄物這些污染較輕,裡面部分原料重金屬可能超標。

污染程度可以控制,比如堆肥法場地下面鋪設的防滲層的效果對污染控制尤為重要。
而露天放置的垃圾產生的氣味、多環芳烴等都是比較難控制的。

H. 說明垃圾堆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影響

垃圾堆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影響如下
好處:
1、廢物再利用,產生價值。
2、高溫堆肥處理後病原菌減少,有害蟲卵殺死。
3、堆肥過程既是有益微生物的再殖過程,產生大量有益的此生代謝產物有意於植物根系生長。
4、堆肥處理後作為有機肥施用安全性更好。
壞處:主要是堆肥處理後垃圾的有機質會降低,氮也會有一定的損失。

I. 環保局對垃圾的處理方法

以上海為例,可回收物將交由可回收物利用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有害垃圾採用高溫處理、化學分解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濕垃圾採用生化處理、產沼、堆肥等方式進行資源化利用或者無害化處置;干垃圾採用焚燒等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置。

上海2020年將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雖然在全國范圍來看,垃圾填埋仍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填埋這種相對落後的垃圾處理手段正在逐步淘汰。

垃圾焚燒作為填埋的有效替代方法,具有佔地較省、減量效果明顯、余熱可以利用等特點,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我國也正在逐步推行。2016年住建部曾聯合四部委發布《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總處理能力50%以上。

(9)垃圾堆肥污水擴展閱讀: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固體廢物控制與資源化教研所所長劉建國表示,隨著垃圾分類逐步推動,我國也將加快建設濕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預計在未來幾年,生物處理設施會成為我國垃圾處理整個技術格局中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如果幹、濕垃圾不分開,垃圾在焚燒時會因為含水量太高而導致燃燒不充分,容易產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因此,無論是填埋減量,還是焚燒的標准化,都需要對垃圾進行前端分類。

J. 垃圾處理、廢物利用、污水處理

處理方法如下
1.填埋處理

填埋是大量消納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處理工藝剩餘物的最終處理方法,目前,我國普遍採用直接填埋法。

所謂直接填埋法是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天津市在水上公園南側用垃圾堆山,營造人工環境,變害為利,工程佔地近80萬平方米,以垃圾與工程廢土按1:1配合後作為堆山土源,對於滲濾液和發酵產生的沼氣和山坡的穩定性等,都採取了必要的措施。

美國堪薩斯城(Kansas City)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人口不多,城市周圍是廣闊的鄉村,在遠離城市的一塊丘陵山地的低窪處選建填埋場,為了防止二次污染,採取如下措施:

(1)在底部和周圍鋪有防滲層;

(2)分層鋪放,即堆放一層垃圾,而後蓋土壓實,根據介紹,有些垃圾堆放層還安裝導氣和導水管道,並利用產生的沼氣。

日本東京都江東區有一片樹林濃密,花草繁茂的土地,人們稱之為「夢島」,夢島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但是,我國許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採取露天堆放,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每一個垃圾堆放場都成了一個污染源,蚊蠅孽生,老鼠成災,臭氣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滲入地下,對城市環境和地下水源造成嚴重污染。沈陽市曾經對35處填埋場中的10處進行鑽探取樣,分析垃圾斷層樣品和地下水質,分析結果發現:

1、地下水質惡化,污染嚴重,水混濁發臭,水中均檢出厭氧大腸桿菌;

2、垃圾斷層樣品均檢出有毒有害物質。上海市每天有萬噸垃圾運往郊區海邊堆放,一座座高達二三十米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圍環境的嚴重污染。

填埋處理方法是一種最通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處理費用低,方法簡單,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資源的二次污染。隨著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適用的填埋場地愈來愈少,開辟遠距離填埋場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費用,這樣高昂的費用甚至無法承受。

2.焚燒處理

焚燒法是將垃圾置於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於發電和供暖。美國西屋公司和奧康諾公司聯合研製的垃圾轉化能源系統已獲成功。該系統的焚燒爐在燃燒垃圾時可將濕度達7%的垃圾變成乾燥的固體進行焚燒,焚燒效率達95%以上,同時,焚燒爐表面的高溫能將熱能轉化為蒸汽,可用於暖氣、空調設備及蒸汽渦輪發電等方面,美國部分焚燒廠的主要技術指標列於表1。

我國石家莊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引進日本垃圾焚燒裝置對醫院等單位的特殊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殘灰約占焚燒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為優質磷肥。近幾年我國對垃圾焚燒發電產生再生能源技術越來越給予重視。

焚燒處理的優點是減量效果好(焚燒後的殘渣體積減少90%以上,重量減少80%以上),處理徹底。但是,根據美國的報道焚燒廠的建設和生產費用極為昂貴。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裝備所產生的電能價值遠遠低於預期的銷售額給當地政府留下巨額經濟虧損。由於垃圾含有某些金屬,焚燒具有很高的毒性,產生二次環境危害。焚燒處理要求垃圾的熱值大於3.35MJ/kg,否則,必須添加助燃劑,這將使運行費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難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處理

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至70℃儲存、發酵,藉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後,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再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不論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燒或堆肥處理,都必須要有預處理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