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反應器處理造紙廢水
Ⅰ 請問什麼是處理造紙廢水IC工藝IC代表什麼
厭氧內循環(IC)反應器
IC_反應器的資料匯總(圖文並舉)
廢水厭氧生物技術由於其巨大的處理能力和潛在的應用前景,一直是水處理技術研究的熱點。從傳統的厭氧接觸工藝發展到現今廣泛流行的UASB工藝,廢水厭氧處理技術已日趨成熟。隨著生產發展與資源、能耗、佔地等因素間矛盾的進一步突出,現有的厭氧工藝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如何處理生產發展帶來的大量高濃度有機廢水,使得研發技術經濟更優化的厭氧工藝非常必要[1]。內循環厭氧處理技術(以下簡稱IC厭氧技術)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高效處理技術,它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荷蘭PAQUES公司研發成功,並推入國際廢水處理工程市場,目前已成功應用於土豆加工、啤酒、食品和檸檬酸等廢水處理中[2]。實踐證明,該技術去除有機物的能力遠遠超過普通厭氧處理技術(如UASB),而且IC反應器容積小、投資少、佔地省、運行穩定,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高效厭氧處理技術。
2
現有厭氧處理技術的局限性
厭氧處理是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方法,要提高厭氧處理速率和效率,除了要提供給微生物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外,保持反應器內高的污泥濃度和良好的傳質效果也是2個關鍵性舉措。
以厭氧接觸工藝為代表的第1代厭氧反應器,污泥停留時間(SRT)和水力停留時間(HRT)大體相同,反應器內污泥濃度較低,處理效果差[3]。為了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廢水在反應器內通常要停留幾天到幾十天之久。
以UASB工藝為代表的第2代厭氧反應器,依靠顆粒污泥的形成和三相分離器的作用,使污泥在反應器中滯留,實現了SRT>HRT,從而提高了反應器內污泥濃度,但是反應器的傳質過程並不理想。要改善傳質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表面水力負荷和表面產氣負荷[4]。然而高負荷產生的劇烈攪動又會使反應器內污泥處於完全膨脹狀態,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轉變,污泥過量流失,處理效果變差。
3 IC反應器工作原理及技術優點
3.1 IC反應器工作原理
IC反應器基本構造如圖1所示,它相似由2層UASB反應器串聯而成。按功能劃分,反應器由下而上共分為5個區:混合區、第1厭氧區、第2厭氧區、沉澱區和氣液分離區。
混合區:反應器底部進水、顆粒污泥和氣液分離區迴流的泥水混合物有效地在此區混合。
第1厭氧區:混合區形成的泥水混合物進入該區,在高濃度污泥作用下,大部分有機物轉化為沼氣。混合液上升流和沼氣的劇烈擾動使該反應區內污泥呈膨脹和流化狀態,加強了泥水表面接觸,污泥由此而保持著高的活性。隨著沼氣產量的增多,一部分泥水混合物被沼氣提升至頂部的氣液分離區。
氣液分離區:被提升的混合物中的沼氣在此與泥水分離並導出處理系統,泥水混合物則沿著迴流管返回到最下端的混合區,與反應器底部的污泥和進水充分混合,實現了混合液的內部循環。
第2厭氧區:經第1厭氧區處理後的廢水,除一部分被沼氣提升外,其餘的都通過三相分離器進入第2厭氧區。該區污泥濃度較低,且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已在第1厭氧區被降解,因此沼氣產生量較少。沼氣通過沼氣管導入氣液分離區,對第2厭氧區的擾動很小,這為污泥的停留提供了有利條件。
沉澱區:第2厭氧區的泥水混合物在沉澱區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澱的顆粒污泥返回第2厭氧區污泥床。
從IC反應器工作原理中可見,反應器通過2層三相分離器來實現SRT>HRT,獲得高污泥濃度;通過大量沼氣和內循環的劇烈擾動,使泥水充分接觸,獲得良好的傳質效果。
3.2 IC工藝技術優點
IC反應器的構造及其工作原理決定了其在控制厭氧處理影響因素方面比其它反應器更具有優勢。
(1)容積負荷高:IC反應器內污泥濃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內循環,傳質效果好,進水有機負荷可超過普通厭氧反應器的3倍以上。
(2)節省投資和佔地面積:IC反應器容積負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應器3倍左右,其體積相當於普通反應器的1/4~1/3左右,大大降低了反應器的基建投資[5]。而且IC反應器高徑比很大(一般為4~8),所以佔地面積特別省,非常適合用地緊張的工礦企業。
(3)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低濃度廢水(COD=2000~3000mg/L)時,反應器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2~3倍;處理高濃度廢水(COD=10000~15000mg/L)時,內循環流量可達進水量的10~20倍[5]。大量的循環水和進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質得到充分稀釋,大大降低了毒物對厭氧消化過程的影響。
(4)抗低溫能力強: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主要是對消化速率的影響。IC反應器由於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溫度對厭氧消化的影響變得不再顯著和嚴重。通常IC反應器厭氧消化可在常溫條件(20~25 ℃)下進行,這樣減少了消化保溫的困難,節省了能量。
(5)具有緩沖pH的能力:內循環流量相當於第1厭氧區的出水迴流,可利用COD轉化的鹼度,對pH起緩沖作用,使反應器內pH保持最佳狀態,同時還可減少進水的投鹼量。
(6)內部自動循環,不必外加動力:普通厭氧反應器的迴流是通過外部加壓實現的,而IC反應器以自身產生的沼氣作為提升的動力來實現混合液內循環,不必設泵強制循環,節省了動力消耗。
(7)出水穩定性好:利用二級UASB串聯分級厭氧處理,可以補償厭氧過程中K s高產生的不利影響。Van Lier[6]在1994年證明,反應器分級會降低出水VFA濃度,延長生物停留時間,使反應進行穩定。
(8)啟動周期短:IC反應器內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為反應器快速啟動提供有利條件。IC反應器啟動周期一般為1~2個月,而普通UASB啟動周期長達4~6個月[7]。
(9)沼氣利用價值高:反應器產生的生物氣純度高,CH4為70%~80%,CO2為20%~30%,其它有機物為1%~5%,可作為燃料加以利用[8]。
4 IC處理技術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
IC處理技術從問世以來已成功應用於土豆加工、菊苣加工、啤酒、檸檬酸和造紙等廢水處理中。1985年荷蘭首次應用IC反應器處理土豆加工廢水,容積負荷(以COD計)高達35~50kg/(m3·d),停留時間4~6 h[9];而處理同類廢水的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10~15 kg/(m3·d),停留時間長達十幾到幾十個小時[3]。
在啤酒廢水處理工藝中,IC技術應用得較多,目前我國已有3家啤酒廠引進了此工藝。從運行結果看,IC工藝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15~30 kg/(m3·d),停留時間2~4.2 h,COD去除率ηCOD>75%[9];而UASB反應器容積負荷僅有4~7 kg/(m3·d),停留時間近10 h[3]。
對於處理高濃度和高鹽度的有機廢水,IC反應器也有成功的經驗。位於荷蘭Roosendaal的一家菊苣加工廠的廢水,COD約7900mg/L,SO42-為250mg/L,Cl-為4200mg/L。採用22m高、1100m3容積的IC反應器,容積負荷(以COD計)達31 kg/(m3·d),ηCOD>80%,平均停留時間僅6.1 h[9]。
我國無錫羅氏中亞檸檬有限公司的IC厭氧處理系統自1998年12月運行以來一直都很穩定,進水COD一般在8000mg/L以上,pH5.0左右,容積負荷(以COD計)可達30 kg/(m3·d),出水COD基本在2000mg/L以下,且每千克COD產沼氣0.42m3[10]。1996年IC反應器首次應用於紙漿造紙行業,並迅速獲得客戶歡迎,至今全世界造紙行業已建造IC反應器23個[11]。
表1列出了IC反應器和UASB反應器處理典型廢水的對照結果,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IC反應器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UASB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反應器單位容積的處理容量。
表1 IC反應器與UASB反應器處理相同廢水的對比結果[1]
對比指標
反應器類型
IC
UASB
啤酒廢水
土豆加工廢水
啤酒廢水
土豆加工廢水
反應器體積(m3)
6×162
100
1400
2×1700
反應器高度(m)
20
15
6.4
5.5
水力停留時間(h)
2.1
4.0
6
30
容積負荷kg/(m3·d)
24
48
6.8
10
進水COD(mg/L)
2000
6000~8000
1700
12000
ηCOD(%)
80
85
80
95
隨著生產的發展,經濟高效、節能省地的厭氧反應器越來越受到水處理工作者的青睞。IC反應器的一系列技術優點及其工程成功實踐,是現代厭氧反應器的一個突破,值得進一步研究開發。而且由於反應器容積小,生產、運輸、安裝和維修都十分方便,產業化前景也很樂觀。
5 IC反應器存在的幾個問題
COD容積負荷大幅度提高,使IC反應器具備很高的處理容量,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問題:
(1)從構造上看,IC反應器內部結構比普通厭氧反應器復雜,設計施工要求高。反應器高徑比大,一方面增加了進水泵的動力消耗,提高了運行費用;另一方面加快了水流上升速度,使出水中細微顆粒物比UASB多,加重了後續處理的負擔[12]。另外內循環中泥水混合液的上升還易產生堵塞現象,使內循環癱瘓,處理效果變差。
(2)發酵細菌通過胞外酶作用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機物,再將可溶性的大分子有機物轉化成脂肪酸和醇類等,該類細菌水解過程相當緩慢[13]。IC反應器較短的水力停留時間勢必影響不溶性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3)在厭氧反應中,有機負荷、產氣量和處理程度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和平衡關系。一般較高的有機負荷可獲得較大的產氣量,但處理程度會降低[13]。因此,IC反應器的總體去除效率相比UASB反應器來講要低些。
(4)缺乏在IC反應器水力條件下培養活性和沉降性能良好的顆粒污泥關鍵技術。目前國內引進的IC反應器均採用荷蘭進口的顆粒污泥接種[2],增加了工程造價。
上述問題有待在對IC厭氧處理技術內部規律進行更深入探討的基礎上,結合工程實踐加以克服,使這一新技術更加完善。
http://cache..com/c?word=%B7%CF%CB%AE%3Bic%3B%B9%A4%D2%D5&url=http%3A//www%2Echinacitywater%2Eorg/bbs/viewthread%2Ephp%3Ftid%3D78401&p=9264c316d9c059b702bd9b7d0c4f&user=
Ⅱ 紙廠污水處理lc厭氧反應器直徑8米高21米每天能處理多少噸污水求高人講解
粗略點看,你可以認為水解酸化是厭氧的前半段在厭氧反應池內,也同樣需要經過水解酸化,產酸,產甲烷。至於把水解酸化分離出來的目的一般都是為了利用其斷鏈大分子有機物的目的,提高廢水的生化性。一天多少噸?
Ⅲ 造紙廠廢水的處理工藝 含流程圖
生產車間廢水 → 格柵 → 反應池 → 初沉池 → 均衡池 →
↓ ↓ ↓
帶式壓濾機 冷卻塔版 ↓
↓ ↓
← 選擇池權 ← 蘭美拉沉澱池 ← 厭氧反應器 ← 提升泵 ←
↓ ↓
→曝氣池 → 二沉池 → 出水 沼氣處理系統
Ⅳ 請問大家造紙廠污水處理 循環的工藝流程
給些總結你,剩下你的去找資料吧。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設計經驗總結
摘要 根據工程實踐,總結了生產原料、生產紙種、造紙工藝、廢水來源與污染物成分、噸紙水耗對廢紙造紙生產廢水水質的影響。給出了廢紙造紙生產廢水預處理、生化處理的建議工藝參數。分析了廢紙造紙生產廢水回用的水質要求、水量確定和工藝選擇。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處理
2. 1 預處理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是保證系統達標的前提,預處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廢水中的纖維、降低生化系統負荷。一般廠家均在車間內部對白水進行紙漿回收,在此不做贅述,本文所述的預處理主要是混合廢水的廠外處理,主要包括紙漿回收、物化處理。
2. 1. 1 紙漿回收
常用的紙漿回收設備有斜篩、重力自流式篩網過濾機、普通旋轉過濾機、反切單向流旋轉過濾機等,常用的為斜篩。建議根據試驗確定水力負荷及篩網目數,在沒有數據的前提下,推薦水力負荷為10~15 m3 / (m2 ·h) ,篩網80~100 目。近年來出現多圓盤回收混合廢水纖維。多圓盤原先多用於廠內白水處理,現在已有箱板紙廠家採用它回收廠外混合廢水的纖維。多圓盤運行費用低、基本不需加葯、回收纖維質量高、出水懸浮物含量低( SS < 60mg/ L) ,後續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值得設計人員關注。
2. 1. 2 物化處理
造紙廢水物化預處理常用的有氣浮法和沉澱法。氣浮法主要為機械法和溶氣法。機械法以渦凹氣浮為代表,溶氣氣浮以普通溶氣氣浮和淺層氣浮為代表。機械法優點為無迴流,設備簡單,動力消耗低;缺點是氣泡大,數量有限,效率相對低,且設備維護相對復雜。傳統溶氣氣浮因其佔地面積大,投資高,新工程很少用;淺層氣浮因其效率高、佔地小,在溶氣氣浮中處於主導地位。沉澱法常用處理設施有斜管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平流沉澱池等。斜管沉澱池易堵塞,平流沉澱池排泥困難。造紙廢水多採用結構簡單、管理方便的輻流沉澱池,其表面負荷可取1~2 m3 / (m2 ·h) 。
2. 2 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是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的關鍵部分「, 厭氧+ 好氧」工藝具有耐沖擊負荷、COD 去除率高、動力消耗低、運行費用低等優點,被廣泛採用。厭氧處理一般採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厭氧反應器(UASB、IC、PAFR 等) 。根據生化進水濃度的高低,選擇將厭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或完全厭氧階段,建議當生化進水CODCr > 800 mg/ L 採用完全厭氧反應器。好氧處理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應用最廣。厭氧系統容積負荷可取2~15 kgCODCr / (m3 ·d) ,好氧系統污泥負荷可取0. 25~0. 6 kgCODCr / (kgML SS ·d) 。
Ⅳ 造紙業的污水如何處理(處理工藝)
造紙業的污水處理工藝:
一、預處理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是保證系統達標的 前提,預處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廢水中的纖維、降低生 化系統負荷。一般廠家均在車間內部對白水進行紙 漿回收,在此不做贅述,本文所述的預處理主要是混 合廢水的廠外處理,主要包括紙漿回收、物化處理。
二、紙漿回收
常用的紙漿回收設備有斜篩、重力自流式篩網 過濾機、普通旋轉過濾機、反切單向流旋轉過濾機 等,常用的為斜篩。建議根據試驗確定水力負荷及 篩網目數,在沒有數據的前提下,推薦水力負荷為 10~15 m3 / (m2 ·h) ,篩網80~100 目。近年來出 現多圓盤回收混合廢水纖維。多圓盤原先多用於廠 內白水處理,現在已有箱板紙廠家採用它回收廠外 混合廢水的纖維。多圓盤運行費用低、基本不需加 葯、回收纖維質量高、出水懸浮物含量低( SS < 60 mg/ L) ,後續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 景,值得設計人員關注。
三、物化處理
造紙廢水物化預處理常用的有氣浮法和沉澱法。 氣浮法主要為機械法和溶氣法。機械法以渦凹 氣浮為代表,溶氣氣浮以普通溶氣氣浮和淺層氣浮 為代表。機械法優點為無迴流,設備簡單,動力消耗 低;缺點是氣泡大,數量有限,效率相對低,且設備維 護相對復雜。傳統溶氣氣浮因其佔地面積大,投資 高,新工程很少用;淺層氣浮因其效率高、佔地小,在 溶氣氣浮中處於主導地位。沉澱法常用處理設施有 斜管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平流沉澱池等。斜管沉 淀池易堵塞,平流沉澱池排泥困難。造紙廢水多采 用結構簡單、管理方便的輻流沉澱池,其表面負荷可 取1~2 m3 / (m2 ·h) 。
四、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是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的關鍵部 分「, 厭氧+ 好氧」工藝具有耐沖擊負荷、COD 去除 率高、動力消耗低、運行費用低等優點,被廣泛採用。 厭氧處理一般採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厭氧反應器 (UASB、IC、PAFR 等) 。根據生化進水濃度的高 低,選擇將厭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或完全厭氧階 段,建議當生化進水CODCr > 800 mg/ L 採用完全厭 氧反應器。好氧處理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 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應用最廣。
Ⅵ 造紙廠污水用什麼方法處理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設計經驗總結
桂 琪
(廣州中環萬代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廣州 511430)
摘要 根據工程實踐,總結了生產原料、生產紙種、造紙工藝、廢水來源與污染物成分、噸紙水耗
對廢紙造紙生產廢水水質的影響。給出了廢紙造紙生產廢水預處理、生化處理的建議工藝參數。分
析了廢紙造紙生產廢水回用的水質要求、水量確定和工藝選擇。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處理
2. 1 預處理
廢紙造紙生產廢水的預處理是保證系統達標的
前提,預處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廢水中的纖維、降低生
化系統負荷。一般廠家均在車間內部對白水進行紙
漿回收,在此不做贅述,本文所述的預處理主要是混
合廢水的廠外處理,主要包括紙漿回收、物化處理。
2. 1. 1 紙漿回收
常用的紙漿回收設備有斜篩、重力自流式篩網
過濾機、普通旋轉過濾機、反切單向流旋轉過濾機
等,常用的為斜篩。建議根據試驗確定水力負荷及
篩網目數,在沒有數據的前提下,推薦水力負荷為
10~15 m3 / (m2 ·h) ,篩網80~100 目。近年來出
現多圓盤回收混合廢水纖維。多圓盤原先多用於廠
內白水處理,現在已有箱板紙廠家採用它回收廠外
混合廢水的纖維。多圓盤運行費用低、基本不需加
葯、回收纖維質量高、出水懸浮物含量低( SS < 60
mg/ L) ,後續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
景,值得設計人員關注。
2. 1. 2 物化處理
造紙廢水物化預處理常用的有氣浮法和沉澱法。
氣浮法主要為機械法和溶氣法。機械法以渦凹
氣浮為代表,溶氣氣浮以普通溶氣氣浮和淺層氣浮
為代表。機械法優點為無迴流,設備簡單,動力消耗
低;缺點是氣泡大,數量有限,效率相對低,且設備維
護相對復雜。傳統溶氣氣浮因其佔地面積大,投資
高,新工程很少用;淺層氣浮因其效率高、佔地小,在
溶氣氣浮中處於主導地位。沉澱法常用處理設施有
斜管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平流沉澱池等。斜管沉
淀池易堵塞,平流沉澱池排泥困難。造紙廢水多采
用結構簡單、管理方便的輻流沉澱池,其表面負荷可
取1~2 m3 / (m2 ·h) 。
2. 2 生化處理
生化處理是廢紙造紙生產廢水處理的關鍵部
分「, 厭氧+ 好氧」工藝具有耐沖擊負荷、COD 去除
率高、動力消耗低、運行費用低等優點,被廣泛採用。
厭氧處理一般採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厭氧反應器
(UASB、IC、PAFR 等) 。根據生化進水濃度的高
低,選擇將厭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階段或完全厭氧階
段,建議當生化進水CODCr > 800 mg/ L 採用完全厭
氧反應器。好氧處理一般採用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
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應用最廣。厭氧系統
容積負荷可取2~15 kgCODCr / (m3 ·d) ,好氧系統污
泥負荷可取0. 25~0. 6 kgCODCr / (kgML SS ·d) 。
Ⅶ 造紙廢水處理是黑液與中段水要分開處理嗎
造紙廢水、工業廢水主要為高濃度有機廢水,並含木素、殘鹼、硫化物、氯化物等污染物。其特點是廢水量大,COD質量濃度高,廢水中的纖維懸浮物多,而且含二價硫元素,色度高,有硫醇類惡臭氣味。造紙廢水主要有三個來源:制漿廢液(黑液)、中段水、紙機白水。造紙廢水會給周圍水體帶來嚴重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據近年統計資料介紹,全國制漿造紙工業污水排放量約佔全國污水排放總量的10%~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學耗氧量(COD)約佔全國排放總量的40%-45%,居第一位。
日前我國水污染形勢嚴峻,外加水資源短缺,「水問題"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而造紙工業廢水的嚴重污染和危害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在制漿(化學法)和造紙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三類廢水:黑(紅)液、中段廢水和紙機白水。黑(紅)液主要是蒸煮制漿廢水,中段水包括紙漿洗滌、篩選、漂白廢水,紙機白水為抄紙車間廢水。其中蒸煮廢水的環境污染最嚴重,占整個造紙工業污染的90%.黑液的主要成分是木質素、纖維素、半纖維素、單糖、有機酸及氫氧化鈉等,可以綜合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質;中段廢水污染物復雜,含有較高濃度的木質素、纖維素和樹脂酸鹽等較難生物降解的物質成分,而且富含漂白階段產生的對環境危害大的有機氯化物,具有很深的顏色和很大的毒性,pH為9~11,懸浮物1000mg/l左右,COD600-2500mg/1;抄紙廢水,又稱「白水",主要來自打漿、漿料的凈化篩選和造紙機濕部。廢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懸浮固形物,如纖維、填料、塗料,以及溶解的木材成分、添加的濕強劑、防腐劑等。
造紙廢水、工業廢水處理的常用方法有:物理處理法、化學氧化法、生物處理法、綜合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巨大的比表面積,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對造紙廢水中有機物進行分離,常用的吸附法有:黏土吸附法、粉煤灰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和水解吸附法。活性炭廣泛用於廢水處理中作為吸附劑以去除引起氣味的有機物。活性炭作為吸附劑的最大優點是能夠再生(達30次或更多次),而吸附容量卻不會有明顯的損失。
絮凝法高分子絮凝劑具有良好的絮凝、脫色能力並且使用操作方便,主要分為合成的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和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三大類。一般來講,絮凝劑的分子量越大,絮凝活性越高。
化學氧化處理法:水熱氧化法水熱氧化技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新型化學氧化技術,它是在高溫高壓的操作條件下,在熱水箱中用空氣或氧氣以及其它氧化劑,將造紙廢水中的溶解態和懸浮態的有機物或者還原態無機物在熱水箱中氧化分解,水熱氧化技術的明顯特徵就是反應在熱水箱中進行,所以能耗較高。
光催化氧化由於TiO2具有無毒、化學穩定性好、光催化活性高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有毒有害且生物難降解有機物的光催化降解過程。有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可有效降解制漿廢水中的酚類有機物。另外,光催化氧化法對於造紙廢水中的二惡英等有毒且難被生物降解的這類有機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光催化處理廢水,其方法簡單,佔地面積小,又能避免傳統處理方法所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水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法:1、好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法即在有氧條件下,藉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來降解污染物的方法。該方法根據好氧微生物在處理系統中所呈的狀態不同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造紙廢水含大量有機物,可生化性好,用好氧生物處理造紙廢水一般可得到很好的效果。
2、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是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降解和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現。厭氧法適用於石灰草漿蒸煮廢液、鹼法制漿廢水等。通常使用的厭氧處理裝置有厭氧流化床(AFB)、折流式厭氧反應器(ABR)、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以及毛發載體生物膜裝置。
綜合處理法:厭氧一好氧組合處理工藝能充分發揮厭氧微生物承擔高濃度、高負荷與回收有效能源的優勢,同時也能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長速度快、處理水質好的優點。組合處理工藝運行費用省,剩餘污泥量少,對於難降解的有機物有改性作用,可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厭氧狀態能抑制絲狀菌的生長,防止污泥膨脹,特別適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
物化和生化結合法化學沉澱法、曝氣、活性污泥、厭氧處理都可以用來處理造紙廢水,而且這些方法結合起來也是適用的。
以生物法為主、物化為輔的鹼法草漿廢水綜合治理技術「以生物法為主、物化法為輔的綜合治理技術"首先採用物理法(過濾),其次採用生化法作為主要手段,大幅度削減黑液與中段水中的有機負荷,僅用物化法作為輔助手段,實現廢水的達標排放或回用。
兩相厭氧膜-生化系統採用傳統兩相厭氧工藝(BS)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系統MBS處理造紙黑液廢水,COD去除率平均可達73%.MBS系統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Ⅷ 造紙工業廢水處理方法有哪種
威嘉環保溫馨提醒您:
造紙工業廢水處理的常用方法有:物理處理法、化學氧化法、生物處理法、綜合處理法
一、物理處理法: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巨大的比表面積,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對造紙廢水中有機物進行分離,常用的吸附法有:黏土吸附法、粉煤灰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和水解吸附法。活性炭廣泛用於廢水處理中作為吸附劑以去除引起氣味的有機物。活性炭作為吸附劑的大優點是能夠再生(達30次或更多次),而吸附容量卻不會有明顯的損失。
絮凝法高分子絮凝劑具有良好的絮凝、脫色能力並且使用操作方便,主要分為合成的無機高分子絮凝劑、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和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三大類。一般來講,絮凝劑的分子量越大,絮凝活性越高。
二、化學氧化處理法:水熱氧化法水熱氧化技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新型化學氧化技術,它是在高溫高壓的操作條件下,在熱水箱中用空氣或氧氣以及其它氧化劑,將造紙廢水中的溶解態和懸浮態的有機物或者還原態無機物在熱水箱中氧化分解,水熱氧化技術的明顯特徵就是反應在熱水箱中進行,所以能耗較高。
光催化氧化由於TiO2具有無毒、化學穩定性好、光催化活性高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有毒有害且生物難降解有機物的光催化降解過程。有研究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可有效降解制漿廢水中的酚類有機物。另外,光催化氧化法對於造紙廢水中的二惡英等有毒且難被生物降解的這類有機物,有很好的降解作用。光催化處理廢水,其方法簡單,佔地面積小,又能避免傳統處理方法所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水處理技術。
三、生物處理法:1、好氧生物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法即在有氧條件下,藉助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菌)的作用來降解污染物的方法。該方法根據好氧微生物在處理系統中所呈的狀態不同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造紙廢水含大量有機物,可生化性好,用好氧生物處理造紙廢水一般可得到很好的效果。
2、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是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在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中,復雜的有機化合物被降解和轉化為簡單、穩定的化合物,同時釋放能量,其中大部分能量以甲烷的形式出現。厭氧法適用於石灰草漿蒸煮廢液、鹼法制漿廢水等。通常使用的厭氧處理裝置有厭氧流化床(AFB)、折流式厭氧反應器(ABR)、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以及毛發載體生物膜裝置。
四、綜合處理法:厭氧一好氧組合處理工藝能充分發揮厭氧微生物承擔高濃度、高負荷與回收有效能源的優勢,同時也能利用好氧微生物生長速度快、處理水質好的優點。組合處理工藝運行費用省,剩餘污泥量少,對於難降解的有機物有改性作用,可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厭氧狀態能抑制絲狀菌的生長,防止污泥膨脹,特別適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
以生物法為主、物化為輔的鹼法草漿廢水綜合治理技術「以生物法為主、物化法為輔的綜合治理技術」首先採用物理法(過濾),其次採用生化法作為主要手段,大幅度削減黑液與中段水中的有機負荷,僅用物化法作為輔助手段,實現廢水的達標排放或回用。
兩相厭氧膜-生化系統採用傳統兩相厭氧工藝(BS)與膜分離技術相結合的系統MBS處理造紙黑液廢水,COD去除率平均可達73%.MBS系統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物化和生化結合法化學沉澱法、曝氣、活性污泥、厭氧處理都可以用來處理造紙廢水,而且這些方法結合起來也是適用的。
Ⅸ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具體方案
看你的進出水水質情況,主要是脫氮
可以考慮:SBR、AO、氧化溝
根據這水量,綜合比專較還是氧化溝和AO最經濟
不過屬AO需要增加混合液迴流系統,提供硝化反硝化,
氧化溝可以採用奧貝爾或者是卡魯賽爾氧化溝,混合液迴流都比較方便
廢水---格柵---調節池---沉澱池---(AO/氧化溝)---二沉池---混凝反應沉澱池----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