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污水厭氧生物處理
『壹』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各有什麼優缺點
廢水的好氧生物處理與厭氧生物處理各有什麼優缺點
好氧生物法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版條件下,好氧微生物權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以溶解狀與膠體狀的為主),作為營養源進行好氧代謝。
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厭氧生物處理是有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藉助轉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二氧化碳,水等簡單小分子有機物。也稱厭氧消化、厭氧發酵或厭氧穩定技術。厭氧處理後的污泥和消化液可用於農田作為肥料。
『貳』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要經歷哪幾個階段
厭氧抄處理用處很多的襲,我只說一些我了解的
1高濃度可生化廢水,例如屠宰廢水這種廢水有機物含量高,分子量大,需要先進行水解等處理,為後續的好氧處理提供條件
2產沼氣例如污泥厭氧消化,因為甲烷菌嚴格厭氧,但是一般來說對設備要求比較高
3脫氮除磷現在國標越來越嚴格,對n/p營養物質要求越來越嚴格,主要就是利用聚磷菌厭氧釋放磷,好氧吸收磷作為一個單元
4防止絲狀菌膨脹主要就是當接觸池用,利用聚磷菌轉化有機物為pha防止後續單元絲狀菌利用cod繁殖個人就知道這些,你可以聽聽別人的意見
『叄』 污水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⑴ 能耗較低:因為厭氧生物處理不需要供氧,能源消耗約為好氧活性污泥專法的1/10,還能產生屬具有較高熱值的甲烷氣(CH4)。每去除1gCODcr可以產生0.35標准升甲烷或0.7標准升沼氣。沼氣的熱值為22.7KJ/L,甲烷的熱值為39300KJ/m3,一般天然氣的熱值為34300KJ/m3 。
⑵ 污泥產量低:因為厭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每處理1kgCODcr產生的污泥量為0.25~0.6kg,而厭氧生物處理系統每處理1kgCODcr產生的污泥量只有0.02~0.18kg。
⑶可對好氧生物處理系統不能降解的一些大分子有機物進行徹底降解或部分降解。
⑷ 厭氧微生物對溫度、PH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更為敏感,運行管理好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的難度較大。
⑸ 水溫適應廣:好氧處理水溫在10~35℃之間,當高溫時就需採取降溫措施;而厭氧處理水溫適應廣泛,分低溫厭氧(10~30℃)、中溫厭氧(30~40℃)和高溫厭氧(50~60℃)。
『肆』 污水生物處理技術中好氧/厭氧/缺氧生物處理有何不
好氧生物處理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回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答法。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以溶解狀與膠體狀的為主),作為營養源進行好氧代謝。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過程不需另加氧源,故運行費用低。此外,它還具有剩餘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優點。其主要缺點是反應速度較慢,反應時間較長,處理構築物容積大等。但通過對新型構築物的研究開發,其容積可縮小。此外,為維持較高的反應速度,需維持較高的反應溫度,就要消耗能源。
對於有機污泥和高濃度有機廢水(一般B005≥2 000mg/L)可採用厭氧生物處理法。
『伍』 污水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⑴ 能耗較低:因為厭氧生物處理不需要供氧,能源消耗約為好氧活性污泥法的1/10,還能產生具有較高熱值的甲烷氣(CH4)。每去除1gCODcr可以產生0.35標准升甲烷或0.7標准升沼氣。沼氣的熱值為22.7KJ/L,甲烷的熱值為39300KJ/m3,一般天然氣的熱值為34300KJ/m3 。
⑵ 污泥產量低:因為厭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好氧生物處理系統每處理1kgCODcr產生的污泥量為0.25~0.6kg,而厭氧生物處理系統每處理1kgCODcr產生的污泥量只有0.02~0.18kg。
⑶可對好氧生物處理系統不能降解的一些大分子有機物進行徹底降解或部分降解。
⑷ 厭氧微生物對溫度、PH等環境因素的變化更為敏感,運行管理好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的難度較大。
⑸ 水溫適應廣:好氧處理水溫在10~35℃之間,當高溫時就需採取降溫措施;而厭氧處理水溫適應廣泛,分低溫厭氧(10~30℃)、中溫厭氧(30~40℃)和高溫厭氧(50~60℃)。
『陸』 厭氧生物處理工藝應用於廢水處理時有哪些優缺點
好氧生物處理是在有游離氧(分子氧)存在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使其穩版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優點權有反應速度較快,廢水停留時間較短,故處理構築物容積較小;處理過程中散發的臭氣較少;對能降解有機物分解完全等。缺點有對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率低、污泥量較厭氧處理多、運行費用較高等。
厭氧生物處理是有機物在無氧的條件下,藉助轉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作用下,將大部分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等簡單小分子有機物與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優點有有機物去除率高、污泥量少、運行費用少等。缺點有廢水停留時間較長、有機物分解不完全、臭氣產生多等。
『柒』 簡述好氧生物法處理污水和厭氧生物法處理污水的異同
好氧生物法處來理溶解的、膠體自的、固體的有機物。
厭氧生物法處理有機污泥和高濃度的有機廢水。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時間短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時間長。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需要供給氧氣。
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不需供給氧氣,同時還可產生甲烷。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有大量的污泥產生。
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污泥產量低。
好氧生物法處理廢水無臭氣。
厭氧生物法處理廢水有臭氣產生。
『捌』 污水凈化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的三個階段是怎樣的
理論研究認為三個階段,即厭氧消化過程分為水解發酵階段、產乙酸產氫階段、版產甲烷階權段三部分。
水解發酵階段和產乙酸產氫階段又可合稱為酸性發酵階段。在這個階段,污水中的復雜有機物,在酸性腐化菌或產酸菌的作用下,分解成簡單的有機物,如有機酸,醇類等,以及CO2、NH3和H2S等無機物。由於有機酸的積累,污水的pH值下降到6以下。此後,由於有機酸和含氮化合物的分解,產生碳酸鹽和氨等使酸性減退,pH值回升到6.6~6.8左右。
⑴ 水解酸化階段。污水中復雜的大分子、不溶性的有機物在細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小分子、溶解性有機物,然後滲入細胞體內,水解產生揮發性有機酸、醇類及醛類等。
⑵ 產氫產乙酸階段。在產氫產酸菌的作用下,各種有機酸分解轉化為乙酸、氫和二氧化碳。
⑶ 產甲烷階段。產甲烷菌將乙酸、氫及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
『玖』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是處理環境.厭氧生物處理就是在厭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好氧生物處理就是在有氧條件下微生物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其次是所能處理的有機物.厭氧生物處理處理大分子量的有機物.主要是將大分子量的有機物分
解成較小分子量的有機物並將其中一部分的有機物轉化成甲烷等可利
用的能源
好氧生物處理處理經厭氧生物處理後的廢水中分子量較小的有機物並
將其分解成無機物,分解的無機物在二沉池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劑和/或絮
凝劑將其沉降與水分離從而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
厭氧處理是利用厭氧菌的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通常需要時間較長.厭氧過程可分為水解階段、酸化階段和甲烷化階段.
水解酸化的產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機物,使廢水中溶解性有機物顯著提高,而微生物對有機物的攝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質才可直接進入細胞內,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質首先要通過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進入微生物體內代謝.例如天然膠聯劑(主要為澱粉類),首先被轉化為多糖,再水解為單糖.纖維素被纖維素酶水解成纖維二糖與葡萄糖.半纖維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單糖.
水解過程較緩慢,同時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厭氧降解的限速階段.在酸化這一階段,上述第一階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菌體外,主要包括揮發性有機酸(VFA)、乳醇、醇類等,接著進一步轉化為乙酸、氫氣、碳酸等.酸化過程是由大量發酵細菌和產乙酸菌完成的,他們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機酸.
好氧池的作用是讓活性污泥進行有氧呼吸,進一步把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運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條件的最佳,這樣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進行有氧呼吸
『拾』 污水厭氧生物處理的機理
三階段理論來:
1、水解發自酵階段. 復雜的有機物在厭氧菌胞外酶的作用下,首先被分解成簡單的有機物,如纖維素經水解轉化成較簡單的糖類;蛋白質轉化成較簡單的氨基酸;脂類轉化成脂肪酸和甘油等.繼而這些簡單的有機物在產酸菌的作用下經過厭氧發酵和氧化轉化成乙酸、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類.
2、產氫產乙酸階段.產氫產乙酸菌把除乙酸、甲烷、甲醇以外的第一階段產生的中間產物,如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醇類等轉化成乙酸和氫,並有二氧化碳產生.
3、產甲烷階段. 在該階段中,產甲烷菌把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產生的乙酸、氫氣和二氧化碳等轉化為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