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bod的測定
㈠ 生活污水測BOD5,要用稀釋法還是稀釋接種法
直接稀釋
㈡ 生活污水中bod5測定用什麼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5)測定
一、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 微生物分解存在於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 主要是有機物質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分別測定水樣培養前的溶解氧含量和 20±1℃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為五日生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
對於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因含較多的有機物,需要稀釋後再培養測定,以降低其濃度,保證降解過稱在有足夠溶解氧的條件下進行的。其具體水樣稀釋倍數可藉助於高錳酸鉀指數或化學需氧量(CODcr)推算。
對於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業廢水,在測定 BOD5時應進行接種,以引入能分解廢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 當廢水中存在難於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時,應接種經過馴化的微生物。
二、儀器
1、恆溫培養箱
2、5-20L 細口玻璃瓶
3、1000—2000mL 量筒
4、玻璃攪棒:棒長應比所用量筒高長 20㎝。在棒的底端固定一個直徑比量筒直徑略小,並帶有幾個小孔的硬橡膠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帶有磨口玻璃塞並具有供水封用的鍾形口。
6、宏吸管:供分取水樣和添加稀釋水用。
三、試劑
1、磷酸鹽緩沖溶液:將 8.5g 磷酸二氫鉀(KH2PO4),21.75g 磷酸氫二鉀(K2HPO4),33.4g 磷酸氫二鈉(Na2HPO4·7H2O)和 1.7g 氯化銨(NH4Cl)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的 PH 值應為 7.2。
2、硫酸鎂溶液:將 22.5g 硫酸鎂(MgSO4·7H2O)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3、氯化鈣溶液:將 27.5g 無水氯化鈣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4、氯化鐵溶液:將 0.25g 氯化鐵(FeCl3·6H2O)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5、鹽酸溶液(0.5mol/L):將 40 mL(ρ=1.18g/ mL)鹽酸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
6、氫氧化鈉溶液(0.5mol/L):將 20g 氫氧化鈉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7、亞硫酸鈉溶液(C1/2 Na2SO3=0.025 mol/L):將 1.575g 亞硫酸鈉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不穩定,需每天配製。
8、葡萄糖—谷氨酸標准溶液:將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鈉(HOOC—CH2—CH2—CHNH2—COOH)在 103℃乾燥 1h 後,各稱取 150mg溶於水中,移入 1000 mL 容量瓶內並稀釋至標線,混合均勻。此標准溶液臨用前配製。
9、稀釋水:在 5-20L 玻璃瓶內裝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溫在 20℃左右。然後用無油空氣壓縮機或薄膜泵,將此水曝氣 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飽和,也可以鼓入適量純氧。瓶口蓋以兩層經洗滌晾乾的紗布,置於 20℃培養箱內放置數小時,使水中的溶解氧量達到8mg/L。臨用前於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氯化鐵溶液、硫酸鎂溶液、磷酸鹽緩沖溶液各 1mL,並混合均勻。
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應小於 0.2 mg/L。
10、接種水:可選用以下任一方法,以獲得適用的接種液。
(1) 城市污水,一般採用生活污水, 在在室溫下放至一晝夜,取上層清液使用。
(2) 表層土壤浸出液,取 100g 花園土壤或植物生長土壤,加入 1L 水,混合並靜置 10min ,取上清液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處理廠的出水。
(5) 當分析含有難於降解的廢水時, 在排污口下游 3-8km 處取水樣作為廢水的馴化接種液。如無此種水源,可取中和或經適當稀釋後的廢水進行連續曝氣、每天加入少量該種廢水,同時加入適量表層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適應該種廢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當水中出現大量絮狀物,或檢查其化學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現突變時,表明適用的微生物已進行繁殖,可用作接種液。一般馴化過程需要 3-8 天。
11、接種稀釋水:取適量接種液,加於稀釋水中,混勻。每升稀釋水中接種液加入量生活污水為 1-10 mL;表層土壤浸出液為20-30mL;河水、湖水為 10-100mL。
接種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值宜在 0.3-1.0 mg/L 之間為宜。接種稀釋水配製後應立即使用。
四、測定步驟
1、水樣的預處理
(1)水樣的 PH 若超出 6.5-7.5 范圍時, 可用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至近於 7,但用量不要超過水樣體積的 0.5%。若水樣的酸度或鹼度很高,可改用高濃度的鹼或酸進行調節中和。
(2)水樣中含有銅、鉛、鋅、鉻、鎘、砷、氰等有毒物質時,可使用經過馴化的微生物接種液的稀釋水進行稀釋,或增大稀釋倍數,以減少毒物的濃度。
(3)含有少量游離氯的水樣,一般放置 1-2h,游離氯即可消失。對於游離氯在短時間內不能消散的水樣,可加入亞硫酸鈉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計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樣 100 mL,加入 1+1 乙酸 10mL,10%(m/v)碘化鉀溶液 1 mL,混勻。以澱粉溶液為指示劑,用亞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游離碘。 根據壓硫酸鈉標准溶液消耗的體積及濃度,計算水樣中所需要加入亞硫酸鈉溶液的量。
(4)從水溫較低的水域中採集的水樣,可遇到含有過飽和溶解氧,此時應將水樣迅速升溫至 20℃左右,充分振搖,以趕出過飽和的溶解氧。
從水溫較高的水域或廢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樣, 則應迅速使其冷卻至 20℃左右,並充分振搖,使與空氣中氧分壓接近平衡。
2、水樣的測定
(1)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溶解氧含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地面水,可不經稀釋,而直接以虹吸法將約 20℃的混勻水樣轉移至兩個溶解氧瓶內,轉移過程中應注意不使其產生氣泡。以同樣的操作使兩個溶解氧瓶充滿水樣,加塞水封。立即測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將另一瓶放入培養箱中,在 20±1℃培養 5 天後,測其溶解氧。
(2)需經稀釋水樣的測定
稀釋倍數的確定: 地面水可由測得的高錳酸鹽指數乘以適當的系數求出稀釋倍數(見下表)
高錳酸鹽指數(mg/L)
<5
5-10
10-20
> 系 數 0.2、0.3 0.4、0.6 0.5、0.7、1.0
工業廢水可由重鉻酸鉀法測得的 COD 值確定。 通常需作三個稀釋比,即使用稀釋水時,由 COD 值分別乘以系數 0.075、0.15、0.2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使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 0.075、0.15 和 0.225,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稀釋倍數確定後按照下述方法之一測定水樣:
① 一般稀釋法 :按照選定的稀釋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於1000 mL 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勻水樣,再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 800mL,用帶膠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攪勻。更多資料登錄易凈水網(www.ep360.cn)查看攪拌時勿使攪棒的膠板露出水面,防止產生氣泡。
按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步驟,進行瓶裝,測定每天溶解氧和培養5天後的溶解氧量。 另取兩個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裝滿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作為空白,分別測定 5 天前、後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釋法:直接稀釋法是在溶解氧瓶內直接稀釋。在已知倆個容積相同(其差小於 1mL)的溶解氧瓶內,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再加入根據瓶容積和稀釋比例計算出的水樣量,然後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剛好充滿,加塞,勿留氣泡於瓶內。其餘操作與上述稀釋法相同。在 BOD5測定中,一般採用疊氮化鈉改良法測定溶解氧。如遇干擾物質,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其它測定法。溶解氧的測定方法附後。
五、計算
1、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
BOD5(mg/L)=C1-C2
式中:C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經 5 天培養後,剩餘溶解氧濃度(mg/L)。
2、經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BOD5(mg/L)=[(C1-C2)—(B1-B2)f1]∕f2
式中:C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經 5 天培養後,剩餘溶解氧濃度(mg/L);
B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 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 (mg/L);
B2——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 在培養後的溶解氧濃度 (mg/L);
f1 —— 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f2 —— 水樣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易凈水網為你解答,易凈水網有跟多專業污水處理技術文章
㈢ 生活污水BOD5測量方法和計算方法
1.水樣的預處理
(1) 水樣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圍時,可用鹽酸或氫氧化鈉稀溶液調節至近於,但用量不要超過水樣體積的0.5%。若水樣的酸度或鹼度很高,可改用高濃度的鹼或酸液進行中和。
(2) 水樣中含有銅、鉛、鋅、鎘、鉻、砷、氰等有毒物質時,可使用經馴化的微生物接種液的稀釋水進行稀釋,或提高稀釋倍數,降低毒物的濃度。
(3) 含有少量游離氯的水樣,一般放置1~2h,游離氯即可消失。對於游離氯在短時間不能消散的水樣,可加入亞硫酸鈉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計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樣100mL,加入1+1乙酸10 mL,10%(m/V)碘化鉀溶液l mL,混勻。以澱粉溶液為指示劑,用亞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游離碘。根據亞硫酸鈉標准溶液消耗的體積及其濃度,計算水樣中所需加亞硫酸鈉溶液的量。
(4) 從水溫較低的水域或富營養化的湖泊採集的水樣,可遇到含有過飽和溶解氧,此時應將水樣迅速升溫至20℃左右,充分振搖,以趕出過飽和的溶解氧。從水溫較高的水域廢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樣,則應迅速使其冷卻至20℃左右,並充分振搖,使與空氣中氧分壓接近平衡。
2.水樣的測定
(1) 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溶解氧含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地面水,可不經稀釋,而直接以虹吸法將約20℃的混勻水樣轉移至兩個溶解氧瓶內,轉移過程中應注意不使其產生氣泡。以同樣的操作使兩個溶解氧瓶充滿水樣後溢出少許,加塞水封。瓶不應有氣泡。立即測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將另一瓶放入培養箱中,在20±1℃培養5d後。測其溶解氧。
(2) 需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根據實踐經驗,稀釋倍數用下述方法計算:地表水由測得的高錳酸鹽指數乘以適當的系數求得(見下表)。
工業廢水可由重鉻酸鉀法測得的COD值確定,通常需作三個稀釋比,即使用稀釋水時,由COD值分別乘以系數0.075、0.15、0.2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使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0.075、0.15和0.25,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高錳酸鹽指數(mg/L)
系 數
<5
—
5~10
0.2、0.3
10~20
0.4、0.6
>20
0.5、0.7、1.0
CODcr值可在測定水樣COD過程中,加熱迴流至60min時,用由校核試驗的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按COD測定相同步驟制備的標准色列進行估測。
稀釋倍數確定後按下法之一測定水樣。
① 一般稀釋法:按照選定的稀釋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於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勻水樣,再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800mL,用帶膠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攪勻。攪拌時勿使攪棒的膠板露出水面,防止產生氣泡。
按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步驟,進行裝瓶,測定當天溶解氧和培養5d後的溶解氧含量。
另取兩個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裝滿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作為空白,分別測定5d前、後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釋法:直接稀釋法是在溶解氧瓶內直接稀釋。在已知兩個容積相同(其差小於lmL)的溶解氧瓶內,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再加入根據瓶容積和稀釋比例計算出的水樣量,然後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剛好充滿,加塞,勿留氣泡於瓶內。其餘操作與上述稀釋法相同。
在BOD5測定中,一般採用疊氮化鈉修正法測定溶解氧。如遇干擾物質,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其他測定法。
3.BOD5計算
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
BOD5(mg/L)=c1-c2
式中:cl—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經5d培養後,剩餘溶解氧濃度(mg/L)。
經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式中:B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B2—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水樣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㈣ 污水(純凈水廠)處理中的bod檢測方法和原理
實驗原理
碘量法測定水中溶解氧是基於溶解氧的氧化性能。當水樣中加入硫酸錳和鹼性KI溶液時,立即生成 Mn(OH)2沉澱。Mn(OH)2極不穩定,迅速與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錳酸錳。在加入硫酸酸化後,已化合的溶解氧(以錳酸錳的形式存在)將KI氧化並釋放出與溶解氧量相當的游離碘。然後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換算出溶解氧的含量。可分別測同一水樣五天前和五天後的溶解氧差值即為五日生化需氧量。
此法適用於含少量還原性物質及硝酸氮<0.1mg/L、鐵不大於1mg/L,較為清潔的水樣。
二、實驗主要儀器
1.250mL碘量瓶
2.100 mL 碘量瓶
3.150mL錐形瓶
4. 恆溫培養箱
5.移液管:1 2 5 10 25 50 mL
6.虹吸管
7.滴定儀
三、試劑配置
1.硫酸錳溶液:稱取36.4gMnSO4•H2O,溶於蒸餾水中,稀釋定容至100mL。(此溶液在酸性時,加入KI後,遇澱粉不產生藍色。)
2.鹼性KI溶液:稱取500gNaOH溶於300~400mL蒸餾水中,應不停地攪拌搖勻(否則易成絮狀),稱取150gKI溶於200mL蒸餾水中,待NaOH溶液冷卻後將兩種溶液合並,混勻,用蒸餾水稀釋至1L。若有沉澱,則放置過夜後,傾出上層清液,儲於塑料瓶中,用黑紙包裹避光保存。
3.(1+5)硫酸溶液:用50mL移液管移取50mL蒸餾水,再用10mL移液管移取10mL濃硫酸(分析純),緩慢流入裝有50mL蒸餾水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
4.濃硫酸(分析純)
5.1%澱粉溶液:稱取1g可溶性澱粉,用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用剛煮沸的水沖稀至100mL(可大概,不必精確定容)。冷卻後,加入0.1g水楊酸或0.4g氯化鋅防腐。
6.0.02500mol/L(1/6K2Cr2O7)重鉻酸鉀標准溶液:稱取於105--110℃烘乾2小時並冷卻的優級K2Cr2O71.2258g,溶於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搖勻。
7.0.025mol/L硫代硫酸鈉溶液:稱取3.2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於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鈉,用水(煮沸放冷)稀釋至1000mL。儲於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標定。
標定方法如下:
於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KI,加入10.00mL 0.02500mol/L重鉻酸鉀(1/6K2Cr2O7)標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搖勻。於暗處靜置5分鍾後,用待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黃色,加入1mL澱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褪去為止,記錄用量。
C=
式中:C—硫代硫酸鈉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時消耗硫代硫酸鈉溶液的體積(mL)。
四、實驗步驟
1.取水樣及分裝:
(1)、將水樣先潤洗500 mL兩遍,再將水樣沿燒杯壁緩慢流入燒杯中,應注意水流不應過快,嚴禁氣泡產生。
(2)、調PH:用PH計將水樣PH調至6.5~7.5范圍內。
(3)分裝水樣:將虹吸管一端插入水樣中,另一端用洗耳球將水虹吸出,然後將此端虹吸管靠碘量瓶緩慢流下,先裝入250 mL碘量瓶中,裝之前要潤洗兩遍;後裝入100mL碘量瓶中。250 mL碘量瓶口應有水樣溢出,保證有水封,之後在瓶口包保鮮膜封住,放入20℃恆溫培養箱培養5天。
2.測定100 mL的碘量瓶中水樣的溶解氧:
(1)將移液管插入液面下,依次加入0.5mL硫酸錳溶液及1.0mL的鹼性碘化鉀溶液,蓋好瓶塞,勿使瓶內有氣泡,顛倒混合15次,靜置。待棕色絮狀沉澱降到一半時,再顛倒幾次。
(2)分析時輕輕打開瓶塞,立即將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0mL濃硫酸,小心蓋好瓶塞,顛倒混合搖勻至沉澱物全部溶解為止。若溶解不完全,可繼續加入少量濃硫酸,但此時不可溢流出溶液。然後放置暗處5分鍾。
(3)用吸管吸取50mL上述溶液,注入150mL加有轉子的錐形瓶中,用0.025mol/L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黃色,加入0.5mL澱粉溶液,注意接近終點時應緩慢地滴,用蒸餾水將殘留於壁上內的葯品沖下,繼續滴定至藍色恰好褪去為止,記錄用量V1。
3.五天後測定250 mL碘量瓶中水樣溶解氧:
(1).將移液管插入液面下,依次加入1.0mL硫酸錳溶液及2.0mL的鹼性碘化鉀溶液,蓋好瓶塞,勿使瓶內有氣泡,顛倒混合15次,靜置。待棕色絮狀沉澱降到一半時,再顛倒幾次。
(2).分析時輕輕打開瓶塞,立即將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濃硫酸,小心蓋好瓶塞,顛倒混合搖勻至沉澱物全部溶解為止。若溶解不完全,可繼續加入少量濃硫酸,但此時不可溢流出溶液。然後放置暗處5分鍾。
(3).用吸管吸取50mL上述溶液,注入150mL加有轉子的錐形瓶中,用0.025mol/L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黃色,加入1.0mL澱粉溶液,注意接近終點時應緩慢地滴,用蒸餾水將殘留於壁上內的葯品沖下,繼續滴定至藍色恰好褪去為止,記錄用量V2。
五、計算
溶解氧(mg/L)=
式中:C—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時消耗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體積,mL;
8—1/4O2的摩爾數,g/mol;
50---水樣體積,mL。
數據列表表示如下:
1.標定硫代硫酸鈉:
編號 C(1/6K2Cr2O7)
(mol/L) V(1/6K2Cr2O7)
(mL) V(Na2S2O3)
(mL) C(Na2S2O3)
(mol/L) d相對(%)
1
2
3
平 均 值 V標
2.計算五日生化需氧量
需氧量(mg/L)=40(V1-V2)/V標
㈤ 污水處理中BOD的化驗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時亦包括如硫化物、亞鐵等還原性無機物質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
1 含碳物質氧化階段,主要是含碳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2 硝化階段,主要是含氮有機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約在5-7日後才顯著進行。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養法(BOD5法)測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階段。
BOD是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也是研究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處理效果,以及生化處理廢水工藝設計和動力學研究中的重要參數。
(一)五天培養法(20℃)
(1)方法原理
水樣經稀釋後,在20±1℃條件下培養5天,求出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 含量,二者的差值為BOD5。若水樣五日生化需氧量未超過7mg/L,則不必進行稀釋,可直接測定。
(2)稀釋水
Ø稀釋水一般用蒸餾水配製,先通入經活性炭吸附及水洗處理的空氣,曝氣2-8小時,使水中DO接近飽和,然後20℃下放置數小時。臨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鈣、氯化鐵、硫酸鎂等營養溶液及磷酸鹽緩沖溶液,混勻備用。稀釋水的pH值應為7.2,BOD5<0.2mg/L。
(3)水樣的稀釋倍數
1)根據OC(地面水)或CODcr(工業廢水)值估計,分別乘上相應系數;
2)根據經驗等估計。
(4)測定結果計算
1)對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BOD5(mg/L)= D1- D2
2)對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BOD5(mg/L)=[(D1-D2)-(B1-B2)f1]/f2
(5)特殊水樣的處理
若廢水中含有毒物質濃度極高,而有機物含量不高時,可在污水中加入有機質(葡萄糖),人為提高稀釋倍數,在計算時再減去葡萄糖的BOD5值。
水樣中如含少量氯,一般放置1-2h可自行消失。
(二)其他方法
利用BOD測定儀測定
㈥ 測定污水中的BOD、COD有何意義
COD是化學需氧量,BOD是生物需氧量。在工程建設初期需要對被處理污水的性質做了解,以確專定具體污水處理的工屬藝方式。一般情況而言,BOD與COD的比值大於0.3才能用生物處理法,即BOD大於30%才能適合微生物生長。所i以BOD也可以看著是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如果只測COD,在處理工業污水的時候就會出問題,COD的測定方法在我國是用重鉻酸鉀作為氧化劑,其氧化性能很強,低價態的無機物也能提供COD值,比如食鹽的氯離子、二價鐵離子等。
㈦ 處理後的生活污水 測定BOD需要接種嗎
一般要接種,一方面在出水前,要加次氯酸鈉消毒,另一方面細菌主要在活性污泥中,水中較少
㈧ 生活污水檢測的都有哪些指標,除了COD、BOD、TP以外還有哪些
平時運行一般也就是:COD, 氨氮,TP, TN,PH, 出水SS, MLSS,DO
具體的還得看你們的出水標准
㈨ 生活污水中BOD和COD的比值一般在什麼范圍
BOD/COD應在在0.5左右、或者更高點。
化學需氧量COD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
BOD為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9)生活污水bod的測定擴展閱讀:
COD對生活的影響:
化學需氧量高意味著水中含有大量還原性物質,其中主要是有機污染物。化學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機物污染越嚴重,這些有機物污染的來源可能是農葯、化工廠、有機肥料等。
如果不進行處理,許多有機污染物可在江底被底泥吸附而沉積下來,在今後若干年內對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在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後,河中的生態系統即被摧毀。
人若以水中的生物為食,則會大量吸收這些生物體內的毒素,積累在體內,這些毒物常有致癌、致畸形、致突變的作用,對人極其危險。另外,若以受污染的江水進行灌溉,則植物、農作物也會受到影響,容易生長不良,而且人也不能取食這些作物。
但化學需氧量高不一定就意味著有前述危害,具體判斷要做詳細分析,如分析有機物的種類,到底對水質和生態有何影響。是否對人體有害等。
如果不能進行詳細分析,也可間隔幾天對水樣再做化學需氧量測定,如果對比前值下降很多,說明水中含有的還原性物質主要是易降解的有機物,對人體和生物危害相對較輕。
㈩ 生活污水檢測項目有哪些
生活污水檢測:
懸浮物、化學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性正磷酸鹽、總磷、氨氮、動植物油、pH值等。
希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