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貯存池
⑴ 污水處理池是什麼
問題太寬泛了
只能給你一個寬泛的回答
污水處理池就是用來處理污水的池子。
⑵ 污水貯存池建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畜禽養殖污水貯存池已有相應國家標准,即《畜禽養殖污水貯存設施設計要求》(GB/T26624—2011)其中規定建造的基本要求如下:
(1)內壁和底面應做防滲處理,具體參照GB50069相關規定執行。
(2)底高於地下水位0.6米以上。
(3)高度或深度不超過6米。
(4)地下污水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導流渠,防止徑流、雨水進入貯存設施內。
(5)進水管道直徑最小為300毫米。
(6)進、出水口設計應避免在設施內產生短流、溝流、返混和死區。
(7)地上污水貯存設施應設有自動溢流管道。
(8)污水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和圍欄等防護設施。
⑶ 糞便貯存池建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畜禽糞便貯存池已有相應國家標准,即《畜禽糞便貯存設施設計要求》(GB/T 27622—2011),其中規定建造的基本要求如下:
(1)地面為混凝土結構。地面向Π形槽的開口方向傾斜,坡度為1°,坡底設排污溝;污水排入污水貯存設施;地面應能滿足承受糞便運輸車以及所存放糞便荷載的要求;地面應進行防水處理,防滲性能要求滿足GB 18598相關規定。
(2)牆體:牆高不宜超1.5米,採用磚混或混凝土結構、水泥抹面;牆體厚度不小於240毫米,牆體防滲按GB 50069相關規定執行。
(3)頂部設置雨棚,雨棚下玄與設施地面凈高不低於3.5米。
(4)其他要求:設施周圍應設置排雨水溝,防止雨水徑流進入貯存設施內,排雨水溝不得與排污溝並流;周圍應設置明顯的標志以及圍欄等防護設施;宜設專門通道直接與外界相通,避免糞便運輸經過生活及生產區。
⑷ 污水貯存池建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內壁和底面應做防滲處理,具體參照GB50069相關規 定執行。
(2)底高於地下水位0.6米以上專。
(3)高度或深度不超屬過6米。
(4)地下污水C存設施周圍應設置導流渠,防止徑流、雨水 進入1C存設施內。
(5)進水管道直徑最小為300毫米。
(6)進、出水口設計應避免在設施內產生短流、溝流、返混 和死區。
(7)地上污水貯存設施應設有自動溢流管道。
(8)污水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和圍欄等防護 設施。
來源於問問我
⑸ 污水處理排污應急池有什麼要求
設計要求
1、事故池容積確定應執行的標准或規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 1190-2009和中國石化安環[2006]10號等。GB50483規定的應急事故水池容積確定方法,對所有涉及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事故排水的項目均應適用執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確定、圍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積確定時應按《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14)、《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14)等有關規定執行。
最大降雨量確定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業給水排水系統設計規范》(SH3015-2003)等執行。必須根據項目特點、行業標准或規范、事故池容積確定的具體要求等,注意區分各標准規范的適用范圍和具體規定條款的執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業和石油庫。
2、應急事故水池容量應根據發生事故的設備容量、事故時消防用水量及可能進入應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綜合確定。罐區防火堤內容積、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進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積、現有儲存事故排水設施的容積均可作為事故排水儲存有效容積。
計算應急事故廢水量時,裝置區或貯罐區事故不作同時發生考慮,取其中的最大值。應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對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排水能力進行校核,明確導排系統的防火、防爆、防滲、防腐、防凍、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須注意事故時進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與正常生產時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質區別,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歷時不同,正常生產運營過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剛下的雨水,一次降雨過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其設計參數計算必須按GB50014規定的短歷時暴雨強度公式確定;而事故時降水量應根據事故消防時間(參照GB50016、GB50160規定一般為2~6h,Q/SY 1190規定為6~10h)確定。
二是匯水面積不同,初期雨水的匯水面積必須考慮生產區和儲存區總的匯水面積;事故時只考慮裝置區或罐區單獨的能進入事故排水系統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時匯水考慮,且應採取措施盡量減少進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統的雨水匯集面積。
4、在非事故狀態下需佔用事故池時(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佔用容積不得超過事故池容積的1/3,並應設有在事故時可以緊急排空的技術措施。污水處理事故池不可作為事故儲存設施,不能把風險進一步轉加到污水處理系統。
(5)污水貯存池擴展閱讀
處理方法
按作用分
污水處理按照其作用可分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學法三種。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質,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化學性質。常用的有重力分離、離心分離、反滲透、氣浮等。物理法處理構築物較簡單、經濟,用於村鎮水體容量大、自凈能力強、污水處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況。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將污水中呈溶解或膠體狀態的有機物分解氧化為穩定的無機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處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作用來處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質或膠體物質的方法,多用於工業廢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還原法、離子交換法等。化學處理法處理效果好、費用高,多用作生化處理後的出水,作進一步的處理,提高出水水質。
按處理程度分
污水處理按照處理程度來分可分為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物質,常用物理法。一級處理後的廢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還須進行二級處理。二級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物,BOD去除率為80%~90%。
一般經過二級處理的污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處理法。三級處理的目的是進一步去除某種特殊的污染物質,如除氟、除磷等,屬於深度處理,常用化學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故水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⑹ 怎麼做污水收集池
那就是集水池唄?確定停留時間、處理水量、變化系數。如果集水池有兼化糞池的功能那麼停留時間就要取的長一些,我以前做的就是大概2小時峰值水量的容積。
⑺ 在農村污水建個沉澱池儲存池定期拉走能達標嗎
您好樓主
這樣是不能達標的。拉走排放肯定是不行的。
有些水水體時間長了看似干凈了但是污染物還是存在的,必須經過處理才能達標排放。不然都是非法排放,現在國家對環境監察非常嚴格。一定要注意。一旦有人舉報或者被發現。處理結果很嚴重的。
⑻ 污水處理各種池子裡面一般應該安裝什麼設備希望能夠詳細點
池子內安裝抄什麼設備襲 看什麼池子了 好氧池需要安裝曝氣頭和曝氣管
缺氧池 水解池 需要安裝 攪拌機 或者粗孔曝氣系統
各類沉澱池需要安裝刮泥機 排泥管 排泥泵 提升泵
過濾池需要安裝過濾填料 安裝反沖洗設備 比如 反沖洗氣和反沖洗水
接觸氧化池(屬於好氧)需要安裝 填料 有各種組合填料或載體
還是老老實實找設計公司去設計吧 自己隨便弄幾個 可以,但是不可能處理好污水
良心啊 兄弟 不要昧著良心賺錢
⑼ 污水處理池系統包括那些池
預處理(沉澱、沉砂池)、反應池(好氧、厭氧池)、二沉池(深度處理池)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是指各種形式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的復雜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懸浮的大小固體顆粒;②膠狀和凝膠狀擴散物;③純溶液。 按污水的性質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水污染可根據污染雜質的不同而主要分為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類。污染物主要有:(1)未經處理而排放的工業廢水;(2)未經處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的農田污水;(4)堆放在河邊的工業廢棄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礦山污水。 污水處理廠:有人調查100多座大處理廠,一半曬太陽呢,還有資金不足\成本高\效率低的,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 污水處理成本能耗情況:基本都是高能耗\低效率。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已是我國城市水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是當前和今後城市節水和城市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我們要把處理生活污水設施的建設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內容來抓,而且是急不可待的事情 。
編輯本段處理技術劃分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常用處理方法
⑽ 畜禽場污水貯存池體積如何確定
畜禽養殖場污水主要來自於畜禽圈舍沖洗水、未清理出的糞尿以及管理區生活廢水等,在回設計污水貯存池的答時候還需要考慮到當地降水影響以及預留不可預見體積,其計算公式如下:
V污水貯存=V污水+V降水+V預留式中:
V污水——養殖場污水體積,單位為米3(m3);
V降水——降水量體積,單位為米3(m3);
V預留——預留安全體積,單位為米3(m3)。
污水體積:採用水沖糞工藝的養殖場污水體積可以參考豬、雞、牛每百頭存欄每日3.0、0.1和25米3;干清糞工藝的養殖場污水體積可以參考豬、雞、牛每百頭存欄每日1.5、0.06和19米3。
降水體積:以當地25年當地最大日降水量和平均持續時間進行計算。
預留體積:高度通常預留0.9米,按貯存池設計的長和寬進行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