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污水廢水 » 草編廢水

草編廢水

發布時間: 2021-03-16 10:02:00

⑴ 改革開放30年家鄉的變化的調查報告

我們的家鄉上庄地處北京市海淀區的西北部,是北京的後花園。上庄不僅山清水秀,風光旖旎,而且土地豐腴。它面積39.8平方公里,人口1.3萬。清代大學士明珠墓、納蘭性德墓和雙塔故城遺址、遼金遺物鐵鑄牛均在境內。改革開放後我們的家鄉上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新農村的建設。在寒假期間,我們中隊對上庄做了一個具體的調查。
一、物質方面
首先說吃,爸爸生活在七、八十年代,中國的經濟剛開始復甦,人們已經能吃飽穿暖了。豆腐,蘿卜、白菜,經常吃,雞蛋、豬肉、魚一個月也能吃上幾次了。到了現在,每家每戶的飯桌上幾乎天天有六七個青菜,還有肉或熟食。
其次談談穿吧,看著現在滿大街樣式新潮、色彩艷麗的衣服,你很難會想到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穿衣情況。爸爸小時候穿的是哥哥、姐姐們穿剩下的衣服,穿壞、穿破時也捨不得扔掉,總是縫了又縫,補了又補,洗干凈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時的衣服布料粗糙,樣式單一,顏色基本上就是藍、綠、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歲月里,「的確良」如一股清風闖進人們的生活,代表著時髦和前衛。他們都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而驕傲。鞋子卻是奶奶一針一線,納底兒做的。
在住房方面,30年前的住的都是平房,燒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對環境污染很大。再看現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樓房。據了解,改革開放前,未實行計劃生育,每家都有四五個孩子,房屋數量不夠,一家人通常擠在一個屋裡。到了現在,人們再也不會為住房問題擔憂。而且屋內有客廳、卧室、衛生間和廚房。客廳中有電視機,冰箱、錄音機,洗衣機……各種家電應有盡有。
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們上庄與相鄰的幾個村子已經實現了村村通的目標。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鋪到了農民的家門口,改變了原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舊貌。上庄水庫大橋的使用,使上庄的公路更暢通了,而且也加強了各村之間的交流。水庫新閘的竣工不僅提高了防洪能力,還設計了一條生態魚道,它也成為上庄的又一景觀。
出行方面,現在有人騎自行車,有人騎摩托車,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車,已經進入家庭。在以前,因為這里沒有醫院,人們看病只能進城去看。進一次城,要先走11里地到屯店大橋去坐車,再坐一個小時左右的公共汽車,才能到海淀。現在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公共汽車、計程車、城鐵、地鐵、城際快車、飛機構成了立體交通網,日行千里已不是夢想。
說完了吃飯穿衣、住房和出行問題,我們來談談醫療方面。在以前由於經濟落後,村子的醫療水平很落後,村內只有赤腳醫生,大病要進城去看。現在人們看病再也不用進城了,因為村邊建起了惠民醫院,使農村醫療衛生情況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經濟建設方面
30年前的上庄跟現在可是完全不一樣,它是一個交通閉塞的村子,很荒涼,人口也很少。人們只會種些麥子、白薯和玉米,還要靠天吃飯,家家一到春天就會挨餓。
現在,由於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需要,上庄人發展起了觀光農業。村民們通過引進資金和技術後,建起的農業觀光園、採摘園。放眼望去,十幾座蔬菜、水果大棚一字排開,錯落有致。大棚外雖是冰天雪地,但大棚內卻是一片綠色的海洋,草莓、油桃等果蔬長勢喜人。滿棚的草莓枝繁葉茂,鮮嫩可人,就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正在笑迎八方客。
為了解決剩餘勞動力再就業為題,村裡建起了草編場。草編場有著神奇的魔力,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通過工人們的一雙巧手,可以把普通的樹枝和稻草變成美觀實用的傢具和裝飾品。
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村裡建起了蘑菇種植基地。基地里種有平菇、香菇、金針菇、杏鮑菇……人們喜愛的各種菌類。昔日身價昂貴的它們,早已成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了。
鎮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創辦的三元生物工廠。它們不僅帶動了家鄉經濟的發展,還為鄉村中的大部分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再就業的機會。看,這一幢幢氣派的廠房,一間間寬敞又明亮的辦公室,它們也成為鄉村建設的又一亮點。
三、精神方面
在人們所關心的教育方面,現在真正實現了九年義務教育。在30年以前,由於國家經濟不發達,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學校不僅規模很小而且師資水平也差。一個班有四十多個人,教室里只有4盞日光燈,一塊木頭黑板,剩下只有課桌椅了。操場都是用土鋪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兒鋪成的。跑步時,不小心摔倒後,兩個膝蓋准會摔破。操場晴天還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場就變成了水塘,一兩個星期都沒法用。現在,我們的校園里不僅有明亮的教室,還有寬闊平坦的塑膠操場和植物園。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還有16盞日光燈,一台空調,四台電扇,新安裝的多媒體電腦。寬闊平坦的塑膠操場是同學們開展體育競賽的好地方,看,他們一個個好像飛毛腿跑得多快呀!游戲活動時,我們玩得多麼專注,多麼開心呀!
在全國開展的全民健身活動中,我們上庄也不甘落後。村裡新建了全民健身場,這里有我們最愛玩的翹翹板,滑梯,空中漫步和自行車……大人們喜歡在這里健身,我們也愛在這里玩耍。
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裡修建了文化大院,這里有圖書室、棋牌室、書畫展廳、健身房等……人們工作之餘不僅可以在這里看書、下棋,還可以唱戲和扭秧歌……電腦教室,寬敞明亮。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學到電腦知識,還可以用QQ上網聊天,既能語音又能視頻……
為了傳承民族藝術,村裡修建了曹氏風箏工藝坊。看,這一隻只只精巧的沙燕,一條條神氣的巨龍,一隻只會發出響聲的大蜻蜓,誰見了都會愛不釋手。它們就是由有著200多年歷史的曹氏風箏工藝坊製作出來的。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各種各樣的曹氏風箏,還可以親手學習製作曹氏風箏。
四、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問題:

1.自然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環境問題一直是全世界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對於我們的村子來說,環境問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上庄境內有條河溫榆河,近年來由於河的上游工廠和養豬場的污染,以前的碧水已不復存在,從遠處看就像一條黑綠色的帶子擺在河床上。河水變成了黑綠色,這就害苦了那些魚類、藻類。現在再也看不到魚、蟹等動物,只能聞到惡臭。
2.白色垃圾危害嚴重。由於人們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等,造成大量白色垃圾。這些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對環境的危害特別大。它們被人們隨手丟棄後,隨風飄揚,影響環境美觀。

五、我們的幾點建議

以上就是我們所調查的上庄在改革開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通過這次調查,我們認為30年來我們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絕後的,現在與30年前相比簡直有著天壤之別。但目前的現狀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改善環境建設。禁止河上游工廠和養豬場將廢水排入河中,通過政府調控,恢復自然景觀,使河水保持在以前的水平,達到生態平衡的目的。
2.減少對料袋的使用。針對人們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情況,政府應下大力氣從根本上治理。多生產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提倡環保布袋的使用,實行垃圾的分類回收等,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3.重視對農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門應多開設一些「農民文化站」,應該針對農民需求,豐富「農民文化」的形式和內容,開設特種養殖和種植講座,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4、開展農副產品的深加工。上庄是北京的牛奶、水果、蔬菜供應基地,農副產品只限於粗加工,很難獲得高收益。政府要引進科技含量高的加工企業,通過深加工提高農副產品的價值,提高農民的收益。

⑵ 陽朔縣的地理環境

農業是陽朔縣國民經濟的基礎。1985年國民生產總值12835萬元,農業總產值6562萬元,佔51.13%。農業不僅為27萬人民提供糧食,而且為85%的輕工業企業提供原料(其產值占輕工業總產值的94.3%),為85%的出口商品提供貨源,直接間接來自農業的稅收占財政收入的24.8%,工業品69%銷往農村市場。
農作物以糧食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1985年早、中稻播種面積佔耕地面積61%。糧食產量中,稻穀佔96%。其次是薴麻、黃(紅)麻、花生、芝麻、糖蔗等經濟作物,種植6.3萬余畝,佔耕地面積21%。
民國26年(1937年)全縣糧食總產量3304萬公斤。民國34年日軍入侵,兵荒馬亂,田地荒蕪,糧食總產量只有730萬公斤,平均每人有糧60公斤。1949年糧食總產量3123萬公斤,人均產糧255公斤,人均有糧229.5公斤,人均產值155元。
1950年至1985年的36年中,糧食總產量每年平均遞增3.3%,農業總產值每年平均遞增3.1%。
1985年畝產、總產和總產值分別比1978年增長39.18%、21.75%和35.1%。糧食總產量和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都遞增5.2%。農業商品產值(按現行價計算)總計3359萬元,商品率37.52%。其中農業(種植業)1605萬元,商品率28.47%,林業177萬元,商品率47.44%;牧業1228萬元,商品率72.20%;副業273萬元,商品率25.61%;漁業76萬元,商品率43.44%。 建國前,陽朔縣只有手工業,憑借簡陋的工場和簡單的工具從事生產。主要有紡織、縫紉、彈花、印染、製糖、釀酒、榨油、鐵器、木器、竹器、陶器、金銀器、造紙、印刷、製革、制筆、草編、建築、修理、雕刻、榨米粉、做面條、磨豆腐等行業。產品主要在縣內市場銷售。唐代麻織桂布是主要貢品。豆腐乳遠銷香港、澳門等地。食油每年出口約350噸,銷往梧州等地。黃片糖年產約15噸,部分銷往荔浦、平樂、桂林。粗紙年產約50噸,少量銷往平樂、荔浦、桂林等地。民國38年(1949年),全縣工業總產值62.48萬元。
建國初期,由於手工業勞動力向農業轉移,生產下降,總產值從1950年的66.99萬元減少到1952年的58.4萬元。在社會主義改造中,工商業者、小商、小販65人組成白沙酒廠、永光油廠、群生染廠3家公私合營工業。小手工業者組成鐵木、車縫、紡織、棕麻、豆腐、綜合等集體所有制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40個,社員887人;生產合作組12個,114人;供銷生產合作社1個,20人,占從業人數的95.4%。水上船民組成造船和修理組1個。至此,城鎮手工業生產納入集體生產的軌道,私有制手工業幾乎全部消亡。
1958年至1978年,凡私自加工、出售產品者,被視為「野馬副業」、「資本主義尾巴」而遭到大批、大剎。1979年後,允許個體經營、聯戶經營和私營經濟存在和發展,糧油加工、被服加工、食品飲料、機械修理、竹木陶器、工藝美術、化工建材、印刷、五金、采礦等個體手工業和工業企業相繼出現。1982年40戶75人,1985年發展到244戶504人,產值154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6%。
1958年始辦公社工業。70年代興辦「五小工業」,集體工業逐步發展為農具、木器、五金、修理、被服、化工、建材、工藝美術、陶器、機電、食品、編織等小型工業企業。
1985年,全縣集體工業包括縣屬二輕工業、供銷社辦工業、街道辦工業、鄉(鎮)辦工業共57家,產值592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1.59%。其中二輕工業企業占集體工業總產值的35.6%,供銷社辦工業企業佔8.4%,街道工業企業佔29.9%,鄉(鎮)辦工業企業佔26%。
1952年創建的陽朔火電廠和醬料廠,1953年興辦的糧食加工廠和1956年開辦的糖果廠,為陽朔縣第一批國營工業企業。1957年產值85.97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9.38%。
1958年至1960年,縣財政投資105.61萬元,開辦農械廠、印刷廠、炸葯廠、白沙化工廠、造紙廠、煉鐵廠、磚瓦廠、水泥廠、竹器廠、陶器廠、棉紡廠、肉精廠、鉛鋅礦等一批地方國營工業企業,同時把公私合營的酒廠、油廠、染廠和集體所有制的陽朔鎮車縫社(被服廠)、建築工程隊過渡到全民所有制。1959年國營工業總產值比1957年增長345.9%。1961年調整時,除農械廠、印刷廠、酒廠、鉛鋅礦外,其餘相繼下馬。被服廣、建築工程隊退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集體辦。1962年國營工業總產值比1959年下降59.4%。
1966年至1976年,先後興辦糖廠、化工廠、炸葯廠、農葯廠、水泥構件預制廠、肥皂廠、耐火材料廠、汽車修配廠、木器廠、罐頭廠、香料廠、磷肥廠、自來水廠、大理石廠。1977年國營工業總產值比1965年增長428.4%。
1979年後,根據原料、資金、技術、產品質量、銷路、虧損和污染等情況,對原有工業企業實行關、停、並、轉。「文化大革命」期間辦的工廠60%被迫關閉。鉛鋅礦、化工廠、農葯廠因廢水污染農田和灕江而停辦。水泥構件預制廠、肥皂廠、耐火材料廠、汽車修配廠、木器廠因產品質量低劣、經濟效益差而下馬。國營工業總產值1980年比1978年下降12.67%。
1985年,全縣共有國營工業企業31家,總產值1996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2.79%。其中獨立核算企業16家,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7.4%,占國營工業產值的78.86%;上交稅利總額204萬元,比1978年增長32.46%;全員勞動生產率11398元,比1978年增長83.81%。

⑶ 【急】【關於環境保護】急求環境保護成功實例,, 如三北防護林,,謝謝!,,標題長長長長。。。

牛皮製革廢水治理工程【網上找的,不知道對不對啊,小初初

⑷ 壽光有特產嗎

趙廟煙花 趙廟爆竹煙花,始產於清朝初年,距今已有350多年歷史,原系桂河董姓八世祖從河南學得煙花技術,返里自製,技藝世家單傳,即「有長子不傳次子,有子不傳女,外姓不得傳」之祖訓。故長期以來煙花技術發展緩慢,清末時,僅有三家生產,以爆竹為主。建國後發展很快,其品類除爆竹外,還有起花、金盤托月、桿花、瓮花等。1984年,趙廟鄉為充分發揮地方傳統名產優勢,在桂河煙花技藝和聲譽的基礎上,將一些老藝人和青年技術骨幹力量組織起來,成立了趙廟煙花廠,後改為壽光煙花廠,使品類增至11大類,105個品種。
羊鹽牌工業鹽 羊鹽牌工業鹽是山東羊口鹽場生產的優質工業鹽。1958年開始生產,利用海水和地下鹵水,採用先進的「新、深、長」生產工藝精製而成,產品具有晶體大,顆粒均勻,純度高,色澤正等特點。產品質量穩定,符合BG5462-85國家標准。該產品1985年被評為省優產品,1990年又榮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銷往全省各地及安徽、山西、湖南等六個省,是濰坊純鹼廠、齊魯乙烯廠定點供應單位。
聯盟牌尿素 該產品含氮量為46.0%(W/W) 以上,是一種高效中性氮肥,長期使用不會使土壤變質劣化。適用於小麥、玉米、棉花、水稻、煙草、果樹、蔬菜、豆類、谷類、麻類、瓜類等多種作物,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還可在枝藤蔓密的農作物或菜田、果樹等農作物上葉面噴施。聯盟化工集團尿素生產採用水溶液全循環法。生產控制採用DCS集成控制系統,並採用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吸冷卻器與銅洗裝置熱力網路」專利技術,解吸廢水經深度水解裝置解吸後回收利用,環保效益十分顯著。生產技術水平居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該產品2000年通過產品質量認證,獲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首批免檢產品榮譽稱號。
高濃度硫酸鉀復合肥 聯盟化工集團生產的高濃度硫酸鉀復合肥為灰白色不規則顆粒。其特點是:肥效持久,有效養份利用率高,水溶性好,能與土壤充分接觸,有利於吸收,不用任何添加劑,使用後無毒無殘留,含氮、磷、鉀各15%(可根據客戶需要調整養分比例),並含有作物生長所需的第四大元素硫18%。適用於小麥、玉米、棉花、豆類、水稻、瓜果、蔬菜、煙草等多種作物,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年生產能力為20萬噸。
膠版印刷紙 晨鳴紙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導產品之一,系自製優質化學麥草漿配以商品木漿抄制而成,產品執行QB1012-91標准,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該紙以優良的品質得到了國內外廣大客戶的歡迎,用戶遍布20多個省市,並遠銷東南亞、埃及、伊朗等國家,多次被評為「用戶信得過名優產品」,中國「公認名牌」產品等,1991年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獎,1997~1998年被省經貿委評為山東省名牌產品。
台頭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生產是台頭鎮民營經濟兩大支柱產業之一,共有企業148家,佔全鎮民營企業的65%,從業人員近萬人,年生產能力3000萬捆,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1億元。台頭鎮防水卷材業興起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鎮、村辦集體企業,當時主要產品是簡單的石油瀝青紙胎油氈。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十年時間,個體防水卷材生產廠家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起來,規模不斷膨脹,發展成為台頭鎮民營經濟最大的支柱產業。產品也由單一走向多元,研製開發的SBS、APP、SBR、聚乙烯丙綸布等系列產品,技術含量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並遠銷東南亞、中東、西歐、非洲、南美、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台頭鎮已成為山東半島及全國最大的防水卷材生產基地。

⑸ 關於西雅圖的資料(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在西雅圖的土地上,回盪著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的著名演說。文章以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表達了印第安人對這片土地的留戀和眷顧,表達了人們對土地的愛。

這篇文章被譽為是有史以來在環境保護方面最動人心弦的演說,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人類與大地上河水、空氣、動植物等的血肉關系,強烈地表達了印第安人對土地無比眷戀的真摯情感。從結構上說,這篇文章屬於總分總的結構。第1~3自然段用跳躍式的筆觸描述了充滿靈性的萬物,總寫這片土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神聖的。第4~8自然段表達了西雅圖酋長對白人的強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轉讓了,希望白人能牢記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這部分又分別從善待河水、善待空氣、善待動物三個層面來寫;第9~11自然段則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和大地的關系,指出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屬於大地,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語言優美,內涵豐富,情感充沛,是本文的最大特點。一方面,課文大量運用擬人、比喻等表達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當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間處處充滿著對這片土地的珍惜和熱愛,表達出對它們無比眷戀的感情,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另一方面,體現課文主旨的語句「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片土地是神聖的」反復出現,產生一詠三嘆的表達效果,不僅使主題深化,而且強化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把握本文主要內容,了解土地與人類生存的密切關系;二是激發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須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自己的家園;三是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語言的優美,感悟語言蘊涵的意義

⑹ 請問活性污泥里這兩種微生物的學名

活性污泥的活性污泥處理系統,廢水生物處理中的主體作用的物質,不管用什麼方法處理結構和什麼樣的過程,通過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的活性污泥與有機污染物成穩定的無機物的活力,在有氧條件下,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無機物,從而達到廢水凈化的目的。經處理的水的質量是好還是壞的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物種的組合物,其活性的數目。
主要是由細菌,微型動物微生物和懸浮物,膠體物質,混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棕色的絮凝物的活化污泥。其中的微生物主要由細菌,細菌主要動膠菌細菌和絲狀菌,的數量可以佔90%至約95%的合計量在污泥中的微生物,細菌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在處理有機廢水,如在活性污泥處理A - B,在高負載下運行的一段停留時間,污泥齡是相對短的,在這種情況下,較高的真核微生物不能存活,而只有一些短代原核細菌的適應,生存和生長和繁殖。此外,該活性污泥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的微動物[1]。
存在大量的原生動物在活性污泥法處理生活污水和部分微型後生動物物種的識別標識,根據它的優點和缺點的歧視,處理水質,因此被稱為活性污泥系統微型動物表示生物[2]。
1微生物類群
1.1變形蟲
他們的變化形成的偽足的細胞器作為鍛煉和喂養,常見的阿米巴和案例昆蟲擴展到細胞質。
1.2鞭毛蟲
已超過一個或一根鞭毛,鞭毛運動器官,共同滴蟲聚房子滴蟲,眼蟲,豆形的昆蟲和粗袋鞭蟲,等。
1.3纖毛蟲
動物身體表面或部分表面纖毛的細胞群,口圍吞噬和消化的器官,作為一個運動或餵食工具,固定的類型和游泳兩個公共游泳池漫遊蟲,草履蟲,管,葉甲蟲,斜管蟲,常見的無柄鍾蟲覆蓋昆蟲獨縮蟲,聚緣毛,草編昆蟲累枝。
1.4後生動物
是不是經常在活性污泥系統,水質更好或更穩定的,共同的輪蟲,紅斑的選票貝氏體其他昆蟲。根據兩年的顯微鏡檢查記錄的污水處理廠,紅斑投票貝氏體昆蟲通常無處可看到8,日,時,水的溫度高,一般在22℃。
2代謝捕食
1)通過表面吸收的有機物質中的溶解度,吞噬細廢水中的有機顆粒,代謝後,然後使氧化分解是一個穩定的無機材料。
2)捕食細菌或免費的細菌在活性污泥系統,維護生態平衡,改善水質。捕食的細菌,可以促進生長的細菌,細菌的生長,可維持在對數生長期,以防止人口的老齡化,改善的活力的細菌,由於自由細菌的密度,是比較困難的沉澱容易受影響的水質,微型動物吞食的水可以大大提高水的質量。
3)固定的纖毛蟲和吸管蟲分泌黏液,附著絮狀物增長;吸附的懸浮微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形成絮狀物絮狀物。
3改善水質
1)由某些原生動物分泌物,在這個過程中的沉降促進自由細菌絮凝提高結算效率和細菌去除率。
2)原生動物捕食細菌,細菌的活性,增加可溶性有機的攝入量。
3)原生動物和細菌一起,共同攝入的病原微生物。
在活性污泥系統的4個指令
好4.1活性污泥法
當活性污泥的性能是良好的活性污泥絮體大,性能穩定顯微鏡下觀察生物鍾屬蓋屬肋骨木盾纖維屬屬單獨收縮,收縮屬聚,各種秸稈屬,輪蟲,累枝的情況下,寡毛類和其他無柄物種或匍匐種。
4.2的活性污泥的劣化
劣化的活性污泥絮凝物是小,豆形昆蟲生物,出現的情況下,毛滴蟲屬,聚房屋滴蟲是快速游泳生物體。大面積的污泥嚴重惡化時,微型動物死亡或幾乎沒有出現下降污泥沉降,處理水質較差。
4.3從惡化恢復到正常的時間
惡化在過渡期內恢復到正常漫遊屬生物活性污泥,管葉甲蟲是一個緩慢的游泳或匍匐動物。
4.4活性污泥膨脹
活性污泥膨脹發生在秋冬季節,污泥沉降差,30分鍾沉澱是高,污泥濃度相對較低,污泥指數SVI值是比較高的。絲狀菌引起污泥膨脹的生物,由於絲狀菌的大量繁殖,活性污泥絮狀物,細碎的顆粒,顏色相對較淺。
4.5溶解氧不足
活性污泥的曝氣池溶解氧持續不足的顏色比正常的黑色和散發出的氣味。
4.6溶解氧過高
在正常情況下,每毫升活性污泥法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觀察到約300輪蟲,在正常情況下,只有極少數可以觀察到肉等足類動物生物。當連續曝氣曝氣池過高,就會有大量的肉,介形蟲和輪蟲類生物。
4.7進水濃度和BOD負荷過低
案例廢水的BOD負荷過低,將有屬,也標志著硝化的出現。
4.8其他環境的變化
當活性污泥生物量指示性急劇降低,它可能是受毒素或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的突然變化的影響,因此必須採取措施,以減少微生物的影響。
在活性污泥的廢水處理過程中,曝氣池微生物顯微鏡來確定的操作狀態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的檢測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據曝氣池的微生物種群變化採取適當的工藝調整措施,以確保活性污泥處於良好狀態,並在污水處理標准。

⑺ 雲南八十一怪

1、斗笠反著戴(滇中元江、新平一帶)

誰戴斗笠都是凹面朝地扣住頭,而花腰傣的斗笠偏要凹面朝天,擋了太陽,接了雨水,而且使得本來水靈的姑娘愈發靈動欲飛。

2、姑娘四季把花戴(全省)

因為鮮花四季開不敗,姑娘也才四季有花戴;把花戴在身上、穿在身上,姑娘便四季如花,成了花姑娘。

3、四季同穿戴(全省)

一方面是在同一時間內,人們分別穿著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當中,可以穿著同樣的衣服度過司機,即「穿戴無四季」。

4、大姑娘不用褲腰帶(傣族地區)

一塊花布首尾相連,形成筒狀,罩住下身,三折兩裹,往腰間掖緊,不僅顯腰身,而且穿脫便當。

5、少時花,老來紅褂穿在外(昆明地區)

年少時花枝招展,老來難忘當年俏,於是紅褂當外套,鮮艷奪目,喜氣洋洋。

6、裙子套在外(全省)

裙子展示女人的美麗,褲子展示女人的勤勞;裙子套在褲子外,美麗便建立在勤勞的基礎上。

7、衣服後面尾巴擺(紅河等地)

衣尾裝飾。學者說,這是由猿變人、尾巴消失的記憶;姑娘們說,走動起來搖搖擺擺,頭也漂亮,尾也漂亮。

8、鞋子後面多一塊(全省)

鞋子後面多一塊綉花布,首先是實用,是永遠跟定鞋子的鞋拔子;然後便是裝飾作用,圖個好看。

9、腳趾頭常年露在外(全省)

老式布鞋的剪口開得大,穿上後可見到中間兩三個腳趾頭的跟部,既通風散熱,又節省布料。

食物類

10、粑粑叫餌塊(全省)

幾乎所有用糧食做成的盤形食品都可以叫粑粑,而雲南偏就把用大米飯舂揉而成的食物叫了餌塊,其中的燒餌塊也是盤形,與粑粑形似。

11、豆腐燒著賣(全省)

實則是燒豆腐,外加干濕作料,香脆糯軟一應俱全,十人見了九人饞,還有一人睡著了,夢里夢見豆腐攤。

12、鮮花當蔬菜(全省)

看花、戴花都還不夠,索性吃花。吃什麼補什麼,花好吃,人好看。既當菜,又美容,還當葯用,一舉多得。據說雲南可食用花卉達160多種。

13、青菜叫苦菜(全省)

雲南人所叫的苦菜是外省人眼中的青菜,不過味略苦而已。苦菜則是苦苣,為菊科植物。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野生苦菜生長。從前常在青黃不接時救荒,被譽為「救命菜」。

14、螞蚱當作下酒菜(滇西等地)

同類說法還有「牛屎拱拱(屎克螂)當做下酒菜」;「螞蝗也當下酒菜」。

15、地瓜當菜賣(全省)

地瓜、雲南人叫「土瓜」,從泥土中刨出,撕了皮當水果吃,而切成片炒肉吃則是一道獨特的風味菜。相反,蘿卜本是菜,雲南人則拿了當水果生吃。街頭常有老太賣泡腌蘿卜片,抹點辣醬,便是小孩、姑娘的零食。是故,又說「蘿卜也當水果賣」。

16、石頭煮青苔(西雙版納)

版納江河中生長著一種青苔(滑苔),秋冬水淺時,婦女和孩子多喜潛水撈之。洗凈曬干可收存,如干紫菜,集市上常見有售。青苔可油炸食,煮湯更佳;加入姜、蔥、蒜、辣子和清水、油鹽,將洗凈的鵝卵石燒燙放如青苔湯盆,水沸即成。

17、家果野果難分開(全省)

植物王國,果實繁多,但許多並未經過人工馴化栽培,未成大宗商品。要想品嘗,只有到當地、即時一飽口福。曾有一首打油詩寫了雲南人常吃、街頭常見的水果。全文共有69句,就說到58種果子,其中很多是「野果」,如稀稀果、火把果、雞嗉子果、多依果、酸木瓜、葛根、拐棗、糠枇棗、鎖梅、酸角、桑椹、火麻子等。

18、游春炊鍋當主菜(全省)

鍋與爐合二為一,用銅打制而成。栗炭火置於中空的柱筒中,食物環繞周圍,邊煮邊吃。郊遊野炊,攜帶使用方便,而且保溫。

19、過橋米線人人愛(全省)

不用炒,不用煮,生肉、生菜和米線在滾燙的雞湯中燙熟了就吃。故又有「過橋米線燙生菜」之說。

20、香蕉油炸賣(全省)

90年代初,昆明市場出現一種叫「雲南十九怪」的食物,其實是將香蕉曬干後,用油炸著吃。

21、牛奶做成片片賣(滇西)

將液體的奶做成固體的扇形奶片,雲南人叫「乳扇」。熟吃,生吃都行;咸、甜、淡均可。

22、洋芋、包穀街前賣(全省)

漫步昆明大排擋、小吃攤,只見洋芋(馬鈴薯)剝皮後,一個個囫圇渾圓或一塊塊成串地在油鍋里煎炸,黃燦燦香噴噴,時髦男女圍坐一團吃得津津有味。包穀(玉米)上市時,街頭巷尾常見人支一隻火鍋、一口大鍋現煮現賣,熱氣騰騰,無論老幼皆喜買一隻當點心邊走邊吃。

23、哈尼吃飯街心擺(元陽省)

元陽哈尼族春節「昂瑪突」節,是他們一年之中祭護寨神,拜龍求雨的日子。屆時家家戶戶要做40多種民族風味的菜餚,每家湊一二桌,抬到村子中心的小街上一字擺開。足足有700多米長,蔚為壯觀。當地人稱「長龍宴」或「街心酒」,堪可號稱中國第一長宴。開席時,全村數千人「傾巢出動」,圍桌而坐。主持人「龍頭」被推出來坐首席,各家菜餚他先嘗過後扒出一部分堆在一起,由他又分發到各戶各桌,表示齊心協力,不分彼此。接著全體舉杯共同祈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然後吃菜喝酒,聊天逗樂,唱歌跳舞,入夜則青年男女談情說愛。這樣的大宴要吃三天三夜方才罷休。

24、豪筵佳餚數野菜(全省)

山國雲南,可食花草無計其數。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雞鴨魚肉吃膩了,想吃個稀奇,吃個清淡,吃個美麗,便將眼光投向山茅野菜。這是真正的「綠色食品」,沒有化肥,沒有殺蟲劑,沒有廢氣廢水污染。常見的有如水芹菜、水蕨菜、折耳根、杉松尖、樹花、樹蝴蝶(又叫青蛙皮),灰挑菜、鵝腸菜等。昆明的一些國際飯店、食府,將這些山茅野菜請上了豪華筵席,或炒或燴或涼拌(所以又有「花花草草拌冷盤」之說)。

25、竹筒當煙袋(全省)

雲南當竹,用竹筒燒飯、烤肉、釀酒、裝水,可偏偏將竹筒吸煙視為怪。含有尼古丁的煙氣經水過濾後再進入肺部,這是竹煙筒的主要功效。除了口鼻噴雲吐霧,且手操之、眼觀之、耳聞之,多官能享用。

26、煙筒裝酒賣(全省)

近年來雲南不少酒廠開發了一種「煙筒裝酒賣」的專利產品。說明標簽稱「為體現民族特色,用雲南十八怪之一的水煙筒裝酒。一物多用,喝完酒,換上底部空心蓋,其包裝即可用於抽煙」及「作工藝品擺設」。

27、宵夜點心是鹹菜(全省)

夜市上,往往有鹹菜大席。主食不過一碗稀飯,鹹菜則有二三十碟,什麼韭菜花、茄子酢、大頭菜、鹵腐、太和豆豉、泡蘿卜、酸腌菜、糖漬蒜、骨頭糝、豬肝酢、腌乾巴菌苤藍丁、油炸雞樅……可謂傾滇池之所有,展鹹菜之大觀。如此豐盛的鹹菜宴僅不過區區1元人民幣,實在劃算。

住宅類

28、泥巴當瓦蓋(怒江、金沙江等峽谷地帶)

夯土築牆,抹為頂,就地取材,冬暖夏涼。土平屋頂成為山區特有的曬糧場子和活動院子。這叫「土掌房」。*山吃山,從「千層餅」似的板岩上一層層、一片片剝下平整的石片,當瓦做屋頂,任風吹雨打,穩穩當當,卻也頭重腳輕,故又說「石板當瓦蓋」。

29、蓋房木頭壘起來(滇西等地)

一根根整木頭壘成一面牆,四面木牆呈「井」字形圍成一間房,加個頂便成了家。俗稱「木楞房」,學名「井干」建築。

30、房子空中蓋(熱帶濕潤地區)

立柱懸空蓋房,想是由巢居演變而來。說是通風透氣、防水防獸。下面養家畜、堆雜物,上面住人,各得其所。

31、泥巴土基當磚塊(全省)

在稀泥中加入稻草、頭發之類,用木框基模一塊塊脫出,曬干後便成了「泥巴磚塊」,俗稱:「土基」。

32、石頭砌牆實實在在(大理地區)

大理有三寶,其中之一是「鵝卵石砌牆不會倒」。從地基到牆身、屋檐全以石頭砌成,從院落到村巷、水井的高矮隔牆也是石頭砌成。

行游類

33、火車沒有汽車快(全省)

善於在平直之路馳騁的火車,到了山高坡陡的雲南也只能幹著急。橋隧多,彎道多,如何快得起來?機動靈活的汽車搶先在前也在情理之中。

34、袖珍小馬有能耐(全省)

一方水土養一方馬,雲南馬馬小重心低,善於爬坡下坎,山地運輸遠在高頭大馬之上。

35、火車不通國內通國外(滇南)

20世紀初由法國人修築的滇越鐵路,是雲南乃至大西南唯一的鐵路,而且是條「國際鐵路」。修路的目的是掠奪資源,自然只能通國外。

36、溜索比船快(怒江峽谷)

兩山之間拉一條繩索,人懸吊於瑣上溜來溜去,這恐怕是最原始的「橋」。兩點一線直來直去,船速如何能比?

37、山間鈴響馬幫來(全省)

馬幫是一種原始的運輸方式。對於山高谷深的雲南,馬幫曾經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說是馬,實際多是沒有生殖能力卻有耐力的騾子。山道崎嶇狹窄,有時面臨深淵,如有對頭馬幫來,根本無法相讓,所以老遠聽見馬鈴響,便要早做讓避的打算。

38、出國旅遊新馬泰(全省)

雲南人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旅遊,是改革開放後90年代以來的事。東南亞地區與雲南在人文、地理等方面殊多異同,有親緣關系;二則地理位置挨近;三則費用相對低廉,故有「北京人在紐約」,「上海人在東京」,「雲南人在曼谷」之戲言。

——用物類—— 39、樹上松毛扭著賣(全省)
雲南山區多松樹,松針散落滿地遍山,集攏起來,扭結成麻花串,便於攜帶,便於買賣。用松毛串發火易燃火旺,燒烤食物清香撲鼻。
40、蠶豆數著賣(全省)
一來蠶豆個大,二來沒有用秤的習慣,三則買賣雙方有的是時間,於是,一五、一十慢慢數來。
41、雞蛋拴著賣(全省)
同類還有「柿餅串著賣』:將新鮮柿子壓制風干成餅狀,用線穿聯成串,掛起來存放,上街買賣攜帶方便,以串論價交易明白。與「雞蛋拴著賣」大同小異。
42、背簍用頭帶(全省)
背簍背在背脊上,背帶勒在腦門上,使力使在脖子上。多山的雲南坡坎多;背簍重,取上放下傷腰;又要騰出手搓線等,故然。
43。草薦當鋪蓋(全省)
草薦就是用草編織成的墊褥,防潮,保溫,透氣。在沒有棉花的地區,草薦就是「棉絮」。
44、吃飯不用碗和筷(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傣族的「手抓飯」又糯又黏,用碗用筷都不方便,索性出手取而代之,省了碗筷,多了情趣,少了對資源的消耗,有利於生態環境保護。
45、草帽當鍋蓋(全省)
草編的鍋蓋形似草帽狀,不僅具有鍋蓋的所有品質,而且草鍋蓋下的菜格外香。
46、牛屎粑粑牆上曬(藏族地區)
餅狀的牛屎糊在牆上晾曬,曬干後的牛屎是很好的燃料。這是就地取材,廢物利用,而且清潔環境

——習俗類—— 47,背著娃娃談戀愛(某些少數民族地區)
一說先結婚後戀愛,二說結了婚還能再戀愛,三說背著弟妹去談戀愛。總之是對某些民族婚戀性愛習俗的極致說法。
48、有話不說歌來代(全省)
從來說的就沒有唱的好聽,而且往往說不出口的卻唱得出口。以歌代話,更中聽、更動聽、更耐聽。
49,水火當作神來拜(全省)
敬重水與火,便就有了生命和希望,有了光明和溫暖;如果喪失對水與火的敬畏,災難也就臨頭了。
50、男背娃娃去趕街(全省)
又說「娃娃出門男人帶」。賢內助未必是女人,男主內未嘗不可。在漢族眼裡,這是角色顛倒,其實是不懂男女平等。雲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僅安全可靠,而且方顯出男人本色。
51、男人趕出家門外(某些少數民族地區)
以女承家,從侶居,男人只好暮合朝離地走婚,婚後新娘便回娘家,所謂不落夫家,男人雖婚卻無家,這是一些古老的習俗。
52、姑娘叫老太(滇中地區)
「老太』』實為「姑太」、「姨太」;冠以「老」字,是昵稱,即「老小」之意。近似於北方的「小姑於」、「小姨子」,「小姑奶奶」的意思。
53、兩斤當作一斤買(昆明等地)
多數地方的市面論價是以市斤計,而雲南有地方偏就要以公斤計。初來乍到者誤以為價高,實則是兩市斤的價。
54、敢上刀山下火海(怒江地區)
「刀山敢上火海敢闖」,常用作表示對某人某事的忠心或決心,殊不知在僳僳族中真有其事。每年二月初八要舉行「刀桿節」,在兩根20多米高的筆直樹干間,綁上36或72把鋒利的鋼刀做成刀梯,好漢們全憑一雙徒手一雙赤足拾級攀登。上「刀山」之前或之後,還興「下火海」。在一堆炎炎通紅的炭火面前,下「海」者赤足在火堆中疾跑、跳躍和翻滾,甚至還要手捧炭火「洗瞼」。「上刀山下火海」以手腳沒有傷為成功,這樣表明自己勇敢、清白的習俗活動已有500餘年歷史。

—環境類— 55,山有多高水長在(全省)
水往低處流,說明水原本在高處。這高處之水就在雲南,山有多高水有多長,因此日本人說雲南是「亞洲的水塔」。
56、石頭長到雲天外(石林縣)
雲南石頭如同樹木般栽在地上,高聳入雲,成片成林。實則乃大自然的風雨如雕刻刀般塑造出石頭的森林。
57,—年四季花不敗(全省)
占盡天時地利,適合多種花卉生長。於是,你方開罷我吐艷,你剛凋謝我盛開,花與花之間形成默契的「花期接力」。
58、常年都出好瓜菜(全省)
鮮花不敗,自然也有好瓜菜。不同時節自有不同的瓜果蔬菜,常年不斷。雲南人從來口福不淺。
59、奇花異卉居家栽(全省)
「春城無處不飛花」不僅在山野、公園,也在居家百姓小院、陽台。雲南人愛花,各地都有居家養花的傳統。無論你是去機關、單位辦事,還是步入幽深的民居,都能見到各種花或盆景。如昆明人說:「有城無花,民心窄狹,有城無樹,民心燥怒」;保山別號「蘭城」;大理素以「風花雪月」聞名於世麗江家家養花,推門即見。要說私家花園最有名者,當數建水朱家花園。該園系滇軍陸軍中將朱朝瑛清末所建。整個花園佔地2萬多平方米,共有42個天井。有水上戲台、花廳綉樓,假山荷池,花台、庭蔭花木遍布其間,曉它是「滇南大觀園」一點也不過分。
60,煮蛋「蒸人」用熱海(騰沖縣)
中國熱泉數雲南,雲南熱泉數騰沖。騰沖火山多,熱泉也多。距縣城西南24公里左右的黃瓜箐地熱區,一片約9平方公裡面積的山谷間,有80多處熱泉沸沸盈盈。其中最大的一眼直徑6米多,深1.5米,水溫高達97℃。池水晝夜噴涌翻滾,活活一口「大滾鍋」(當地人語)。傳說曾有黃牛失足落水,片刻只剩一副骨架。雞蛋放進一旁開挖的小溝中,幾分鍾便「煮」熟可享。當地人很早就利用這熱海治病,每年春節前後這一帶便搭滿草棚,成群結隊由四方趕來的人,在冒氣的地面鋪細沙石、松毛、草席製成「蒸床」,卧於上蒸個半把小時,起「床」又洗。如此堅持十天半月,便可「來時騎馬抬轎拐棍帶,走時穩步挺胸兩腿邁」了。
61、百縣難與一縣賽(羅平縣)
羅平是雲南的一個縣,然一縣之內,卻有「長江三峽」、「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九寨溝風光」、「黃山雲海」、「路南石林」、「版納森林」、「騰沖熱泉」、「九鄉溶洞」、「天府油田」等87種景觀(尚不包括人文景點)。可謂一縣囊括百縣景,雲南旅遊大世界。
62、風吹石頭打腦袋(大理)
「下關風,上關花」,大理下關城因風勢了得而有「風城」之稱。由洱海出水口形成的風勢能竄上跌下,石仗風勢,腦袋便有苦吃。
63、小小湖泊叫做海(全省)
雲南山高離海遠,卻將大大小小的湖泊叫做「海」、「海子」。此種現象不獨雲南,北京也有,如「北海」、「什剎海」之類。據方家考證,這與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有關。蒙古族世居內陸,因缺水而缺水之詞彙,故將水域通稱為「海子」及「河」。元朝定都北京後,自然打上了其文化烙印,湖成「海子」,進而簡化為「海」。雲南是個移民社會,隨之將湖稱作海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怪的倒是,此於京城為「合法」之子,卻在雲南成了「怪孽」。
64.東邊下雨西邊曬(全省)
高山的立體氣候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的獨特景觀,熱帶、溫帶、寒帶一應俱全,因此,「這邊下雨那邊曬」、「山頭落雪[1J腳曬」之類便不 足為奇。
65,塔樹互包相親愛(滇南)
雲南南部地處亞熱帶,氣候炎熱,雨量豐沛,植物易於生長,傣寨佛塔競長出大樹。樹種不知是風吹來還是鳥銜來,在塔身縫隙中慢慢生長,終紮根於大地,成樹包塔,或塔包樹,相依相擁,相親相愛,蔚為奇觀。
66,圓通賞花人如海(昆明)
昆明圓通山二三月間日本櫻花、垂絲海棠萬樹綻放,是謂「圓通花潮」。到圓通山賞花,清代即為昆明民俗盛事。
67、紅嘴鷗,進城來(昆明)
自1985年始,昆明的冬天增添廠一景:大批從西伯利亞飛來越冬的紅嘴鷗棲息於滇池、大觀樓、翠湖等水面上,深得市民喜愛。
68,三個蚊子一盤菜(熱帶地區)
雲南一年無四季,卻干濕季分明,尤其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酷暑、濕熱,又密不透風,便成「瘴癘之氣」,蚊蠅如何不多不大?當然而今早巳不然,此實屬對過去年代的誇張之說
69、街容市貌變得快(全省)
雲南各地尤其是昆明,改革開放以來,加快舊城改造,改善交通,綠化美化。抓住機遇,辦了幾個大節、盛會,市容市貌日新月異,「土著」居民也時也有「迷路」趣聞發生。
70,四個竹鼠一麻袋(某些地區)
竹鼠,生存於竹林間,食竹筍而肥大,一個就有1——1.5公斤。捉來烹食,是佳餚,也是護竹之道.

——其他—— 71、「饅頭腔」吃酸辣菜(全省)
雲南方言屬北方語系,因在滇漢族基本是省外(尤其是江淮、華北一帶)移民,又因地處西南一隅,與中原漢語演變不能完全同步,故音韻及詞彙等仍有較多「古跡」留存。如昆明南郊叫「哥哥」作「高高」(音),此為上古旨讀法「街」、「鞋」讀作「該」、「孩」,是為中古音。再如詞彙——「刻薄」作「鵲薄」,出自明清小說中的土語俚語,如《西遊記》例句:「這個美猴王,性情能鵲薄」;「一向」、「從前」作「一了」,出自元明清戲曲,如《凍蘇秦》例句:「一了說『若要富,土裡做」』;「吃」的罵人話為「疃」,《集韻》解:「疃,食無廉也」;膀胱叫「脬」,《倉頡篇》解:「脬,盛尿者也」。如此等等,看似土,實則古。傳說保山回民領袖杜文秀曾—土京告狀,被京官誤為京中訟棍喝下堂去,原因就在他操一口「小京腔」。所以至今保山人愛自嘲:「吃酸辣菜,說饅頭腔」,此種現象,全省皆然。
72、「姐勒姐告」姐不在(瑞麗地區)
姐勒是瑞麗縣一個區,轄內有著名姐勒金塔;姐告是雲南的「天涯海角」,楔入緬甸境內的一個傣寨。「姐」在傣語中是「城鎮」的意思,並非姐妹。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許多地名據民族語言用漢字注音而來,如按漢字本義去理解,極易望文生義,相去甚遠,鬧出誤會、笑話。
3、東寺塔不在東寺街(昆明)
昆明市區有四座塔,兩南兩北遙相對峙。北二塔相距僅27米,皆在華山東路上段東側;南二塔則「東寺塔」坐落在書林街,而「西寺塔」在東寺街,二者相隔兩條街。當地人熟視無睹,外地人不免納悶。原來,建於南詔時期的這兩座塔,一名「覺照寺塔」(或「常樂寺塔」),一名「慧光寺塔」,因分立東西,被老百姓以東西冠之。清道光年間東寺塔因地震傾圮,後在原塔址以東重建,此便是東寺塔不在東寺街,亦無寺之故。』
74、大理有條「洋人」街(大理方城)
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新風景,大理古城二招附近是老外最喜落腳之處。這里西餐館、吧間遍布,牆上滿是外文水牌、廣告。老外三三兩兩或坐或躺或讀書或聊天,悠然自得。有的甚至在此安家落戶,有的因這里山好水好,不憚遙遙萬里,常來常往,可見大理魅力之大。
75、金馬碧雞排大街(昆明)
昆明金碧路與正義路相交處兩側建有「金馬」、「碧雞」兩座牌坊。始於明代,後屢毀屢建,今之所見系1999年所建。傳說每逢一甲子(即秋分與中秋重迭之日),由於地球、月亮、太陽三者運轉角度的關系,下午五六點鍾時日月(兩坊倒影)會在此「交輝」。故民謠唱道:「奇怪奇怪真奇怪,兩座牌坊排大街。金碧交輝霞光燦,日月斗光六十年」。
76、阿詩瑪會說「古得拜」(石林縣)
石林景區外,辟有商業區,各種民族工藝品、土特產琳琅滿目。做生意的多是當地撒尼婦女,在長期的「對外貿易」熏陶下,也懂得用外語討價還價了,有的「阿詩瑪」還把生意做到昆明賓館門口,甚至做到了國外。
77、湖通游魚不往來(華寧、澄江、江川縣境內)
澄江撫仙湖與江川星雲湖兩湖相連通,相連處名為海門。二湖之魚從古至今「老死不相往來」,究其原因,撫仙湖水深百米,清澈寒冽,而星雲湖水深數米,水渾肥溫潤,故兩湖魚種不同,習性亦不同,各守其域,「井水不犯河水」。
78、老母豬扎武裝帶(全省)
如同放羊放馬一樣,豬也在山上放養,奔跑起來未必在犬羊之下。在其身上紮上帶子,無非是為了拴得住、管得住。
79,霓虹燈下對歌來(昆明)
都說廣西有個劉三姐,其實雲南民歌浩如海,據有關部門統計,共有11萬多首。「要唱調子我最多,三天三夜還沒唱完一隻牛耳朵。前面裝了十八馱,後面還在九凸坡」。號稱「歌舞之鄉」的雲南,少數民族就不用說了,幾乎都能歌善舞,就是省城漢族也「人人都會哼山歌,個個都是風流人」。不但舊時有「趕馬調」、「求雨歌」、「討飯歌」、「猜謎調」,改革開放後的八九十年代更呈興旺景象,·打歌對調、「歪花燈」從田間地頭「長驅直入」至市中心,與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相映成趣。活脫脫一個「都市裡的村莊」,一『個歌舞的墟集,圩場。
80,東巴文化名在外(麗江)
納西族創造的東巴文化包括東巴教、東巴經、形文字、東巴舞及古樂等。東巴經共有1000多卷,內容涵括天文、地理、數學、文學、藝術、醫葯學、動植物學等人類智慧的諸多方面。其記錄經書、舞譜的東巴文是世界上現今還「活著」(使用著)的象形文字。早在本世紀初便引起了國外學者的注意,至今學術交流不斷。納西古樂中有一部分保存了中原唐宋宮廷及道教洞經音樂的菁華,堪稱音樂「活化石」。其幽遠古老、典雅曼妙的韻味,受到中外賓客青睞,古樂隊多次受邀飛往國外訪演講學。
81、「八國聯軍」打進來(全省)
雲南人民風純朴,恥於言商,許多高寒山區生存環境惡劣,只一味苦吃苦做;滇中則富庶,氣候溫和,謀生較易,怪的是或窮或富皆「安分守己」,大多性情安祥恬退;同時也形成了保守、疏懶、缺乏冒險進取精神,不事拼搏,不願告訐爭訟的性格。所以在提倡競爭的今天,在許多宗生意場上常常「丟城失地」,節節敗退,讓江浙、四川等外地人所佔領,如菜攤子、美發店、成衣鋪、修鞋點、建築工地等等。無奈之下雲南人只好以此戲謔,不過既認識到這點,能吃苦的雲南人會發奮的。

⑻ 怎麼利用秸桿來賺錢

電視里說的是用秸桿可以煤,也可以做普通的復合門。
但是有一點就是買他們的機器!

⑼ 雲南八十一怪是什麼

你被刷了 沒這回事

熱點內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電影推薦 發布:2024-08-19 09:13:07 瀏覽:886
類似深水的露點電影 發布:2024-08-19 09:10:12 瀏覽:80
《消失的眼角膜》2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4:43 瀏覽:878
私人影院什麼電影好看 發布:2024-08-19 08:33:32 瀏覽:593
干 B 發布:2024-08-19 08:30:21 瀏覽:910
夜晚看片網站 發布:2024-08-19 08:20:59 瀏覽:440
台灣男同電影《越界》 發布:2024-08-19 08:04:35 瀏覽:290
看電影選座位追女孩 發布:2024-08-19 07:54:42 瀏覽:975
日本a級愛情 發布:2024-08-19 07:30:38 瀏覽:832
生活中的瑪麗類似電影 發布:2024-08-19 07:26:46 瀏覽:239